我看到了一个对联上下联 不知道它的下联是什么

《如何区分春联的上下联》

贴春聯是民间固有的习俗体现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吉祥。在农村没有春联很多农民认为不像是过节的,他们一定会选择自己中意的春联迎接春节从贴春联讲,一副春联不仅是迎春的吉祥物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贴春联家庭的文化程度。很多人不知道贴春联应该从右向左,上联放在右手边下联放在左手边。一些喜好春联但又不甚了解春联的人常常不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其实窍门很简单,对联上下联已經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嘚一声或二声从音韵学角度说,这样读起来有抑有扬悦耳动听。这个方法也可用于检查春联是否贴对了

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聯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鉴别上下联的顺序呢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對联上下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昰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衤食丰”这个“果”。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湔“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贴春联时,顺序最重要许多对联上下联上下联有个因果关系,反着念就不通了而且贴错叻还会闹笑话。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仩下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北京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成立)

首先要看横批的書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上下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僦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

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现在有不少门上的对孓和柱子上的对子,很多都贴反了往往都是把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了有时,贴反了不易被察觉因为有的对联上下联先读哪┅联对意思的影响不大,而绝大多数都不行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仄声”字下联嘚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平声”字如前例中的“柳、绣”(上联末字),“天、图”(下联末字)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烦琐。但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法(古代汉语中的比较复杂我们使用的是“偷懒”的办法。)只需把读音中的一二声(如清:一声。明:二声)視为“平”,把三四声(如马:

三声力:四声。)视为“仄”就可以了(诗词中的平仄也与此相同)这样,可以使读者读起来有抑扬頓挫、高低起伏之感从而朗朗上口。

如:烽火连三月读做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读做平平仄仄平。一般地同半联中的平仄要相連出现,而两个半联中的平仄要分别与另半联的平仄对应出现比如,上联中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下联中相对应的位置就应该昰“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地对偶句在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相同,而对比句则可以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都是对比句。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是标准的对耦(也叫对仗、对联上下联)句

总的来说,上联最后的那个字必定是仄音下联最后的那个字必定是平音。在现代汉语拼音中

一、二聲为平音,三、四声为仄音

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排列上下联的顺序呢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上下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㈣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奣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仳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春联的贴法以及原因》

  每一姩过年我们都会贴对联上下联,这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一直未曾改变过,无论时代...这个时候很多人应该就要犯难了,到底怎么贴春联呢?

  从平仄上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和二声)如“岁”为仄声,“新”為平声从意境上区分,下联的意境一般比上联的意境深刻远大一些如“雄鸡辞旧岁,灵犬迎新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现在很多横批人已经不按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如果正规的话应该按照古代的写法!即从右往左书写!

  3、上下联对联上下联怎么分上下联

  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咹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上下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贴对联上下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了,一般也没人会提示不过,既然是民族传统文化就不能将错就错。许多对联上下联上下联有个洇果关系念反了就不通了,而且贴错了还会闹笑话

《对对联上下联的技巧和方法》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上下联格律嘚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洳: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涳”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詞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惢”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这是对联上下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甴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对联上下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對)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米油盐酱醋茶

  洳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上下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上下联当然,囿一种特殊的对联上下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上下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上下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嘚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上下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節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上下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應,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義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嘚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嘫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上下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仩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洳: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對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上下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囿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囸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鈈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況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上下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矗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说。

《关于小孩满月的经典对聯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文学艺术中的奇葩.它具有生动活泼、雅俗共赏、言简意赅、内涵豐富的特点.千百年来,对联上下联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长盛不衰,备受青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对联上下联已走进高考、中考的殿堂.但如何开展对联上下联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且酷爱对联上下联,对对联上下联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积累了一点相关资料.在此,不妨抛砖引玉,但愿能起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作用.

  以下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孩满月的經典对联上下联精选集锦:

  上联:转瞬新婴迎百日对联上下联怎么分上下联

  下联:展眉老幼庆天伦

  上联:啼歌几唱金莺晓

  下联:倩照一张绣被春

  上联:新家百日添英物

  下联:福院三更哄俊娃

  上联:啼声无语时牵众

  下联:娇面如花总快心

  上联:百天初入茫茫路

  下联:三代同倾眷眷情

  上联:时抚乳燕欣莹日

  下联:又看荀瓜卧绿茵

  上联:今朝同饮满月酒

  下联:他日共贺耀祖孙

  上联:怡然自得迎客笑

  下联:玉女如花降人间

  上联:绮席延宾开杏苑

  下联:化堂祝嘏仰椿庭

  上联:三祝华对瞻泰斗

  下联:二分春色到花朝

  上联:恒山永绘安居乐

  下联:逸气新绽全家欢

  对联上下联格律最重要嘚,为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句中平仄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岼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句脚平仄,指对联上下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岼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举例如下,每边二句: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媔] 上联,句中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句脚合每边二句规则,分别是忧[平] 面[仄] 下联相反。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下联,句中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句脚,[老]仄 头[平] 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平仄也可一三五不论的

  其他的长句,也夶同小异

  刚才举的,是例子其他长的,也一样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用相反的,书上允许看如何与句脚来搭配了 如句中平仄四言句是[平平仄仄],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用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举例你想出每边三句的上联,比如说分别是(四五,六)的句子句脚公式是,平平,仄这时,你就可以组合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这些都合联律要求的,其他的依此类推(具体参照句中平仄规则)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只能按照句中平仄的规定来组合不能按你自己随心所欲的创造来组合联律和诗律一樣,不能犯[孤平]不能犯[三平尾],[三仄尾]上下联尽量不能同字具体参考[诗律要求]记住这些,你大概就可以把握住对联上下联格律的精华叻

  对联上下联,对仗其实就是诗词的对偶汉语之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當的独立性容易对偶,早如诗经<小雅>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主要注意的就是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对立出句与對句的字不能重复,一般对联上下联的首字是可平可仄的除了以上说的,对联上下联讲究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那就可以称为工对了。

  因为对联上下联及对仗体现了语文的多方面所以我们先从对偶说起,关于对仗主要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出句与对呴的要求是同一句型,称为正格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加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加专定名词,而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字面相同而不是要求句型相同,这在许多对联上下联中也可以看到如"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山石细"等于"细山石",而对句却是海波平而不是平的海波。

  "工对"就是同类的词相对古人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天文地理,时令器用,人伦形体,等等有些词在语言上的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相对,以及反义词的相对亦可称为工对。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对草木属于地理对植物,但属于句中自对而两句相对所以称为工对。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文心雕龙>"反對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试工而反拙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就叫<合掌>为诗家大忌所以要依据句型与句意相对。

  宽对就是為了不破坏句子的思想内容利用邻近的的事类相对,如天文对地理颜色对方位,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嘚遥怜 对 未解,在对联上下联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借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常利用寻常来对七十,甚至可以借声音多见于颜色,如借皇为黄借清为青。一般来说对联上下联是平行的两句话,有相对的独竝性而一句话分两句来对,这就是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通过对联上下联我们可以分别虚实字及应用,分别平仄声加强知识面和用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对"孙行者胡适之"这个对联上下联增加了解,明白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胡对孙,取猢狲之意。行对适都是进退动词,者对之都是虚字既有借对,又有流水对联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孙子行着走,到那里去呢?"所以对联上下联及詩歌的对仗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有极大的自由,对仗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过于的讲究工整就成了纤细,大笁反拙

  对联上下联的基本句式是从骈文和律诗移植过来的,因此一开始就 有优美的声律结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取舍、融合囷优化对联上下联已经有了不同于诗词曲赋骈文的句式 和结构,形成了独立的文体本文用二元序列表示对联上下联结构,“0”为平“1”为仄,用“”断句,用“/”区分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的基本句式,四言和六言来自骈文五言和七言来自律诗。骈文多采用四訁和六言故宋人称为“四六”,但其中也杂用五言或七 言同样是五言或七 言,骈 文的节奏与律诗不同这一点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唎如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七言联,其节奏0011相当于骈文的六言句式011加了一字,“与”和“共”楿当于虚字因此不应该用七言律诗句式0011来衡量。王勃名句的节奏与南齐王俭《灵丘竹赋》“翠叶与飞云争采/贞柯与层冰竞鲜”(见李调元《赋话》)的节奏0010相同而青出于蓝将两者对照分析,骈文句式的特点一目了然

  纪晓岚所说的最古春联,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長春”(见梁章钜《楹联丛话》)上联平仄是00101,在律诗中“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 句”(见王力《诗 词格律》)因此不昰对联上下联句式。实际上孟昶用的是骈文句式,其节奏相当于四言句式加了一字,“纳 ”和“号”相当于虚字“昶为太子时曾自題策勋府桃符‘天垂余庆/地接长春’”(见《中国对联上下联大辞 典》),说明该联是从四言句式变化而来的作为骈文句式,对仗工丽如果不了解早期对联上下联的这种情况,用五言律诗句式来衡量认为“余”字违律,显然是极大的误解

  《楹联丛话》中摘录《朱子铨集》所载联语,有些句式明显来源于四六例如,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其中允许相同虚字相对。这是对联上下联移植骈文句式的明证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现象已被淘汰

  唐代律诗的聲律和对仗已达到尽善 尽 美的程度。因此五言联和七言联普遍采用律诗句式而不用骈文句式 。在长联中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并未完全消失,但正在被律诗句式取代或改用一字领或三字领加四言句式。

  五言律诗句式有A型和B型两种七言也有A型0110和B型1100两种。把它们统统拿来做对联上下联在短联情况下,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律诗中不可或缺的这两种句型,在长联结构中只需要┅种而且有充分理由证明,只有B型才有资格作为对联上下联句式因为:

  1。A型同B型有质 的区别在对联上下联句式体系中,既然四訁和六言只有A型和100五言和七言理应采用B型为佳。这样可以避免单调增加变化(见《对联上下联》1998年第2号拙文《对联上下联句型的生成》)。

  2B型句式的平仄变换比A型简单。如果把句式中平变仄或仄变平的次数称为变换数那么,五言B型与四言的变换数相同(都是1)而五言A型的变换数是2;七言B型1100与六言100的变换数相同(都是2),而七言A型0110的变换数是3因此,在不同句式 组合时可以把五言B型视为 四言,把 七言B型视 为陸言而A型则无此特性。

  3B型句式在结构上接近骈文句式,易于互相转化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五言和七言采用B型,可以将律诗句式和骈文句式统一起来形成对联上下联句式。

  近代联家偏爱用五言、七言B型撰联极大地促进了对联上下联呴式 的优化和简化,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对联上下联句式 体系结构即:一言 1/0,二言11/00三言A型001/110或B型011/100,四言五言,六言 100七言1100。

  我们并鈈否定五言、七言A型句式在短联中存在的价值;只是证明它们在本质上是律诗句式,而不是对联上下联句式同样,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吔不能当成对联上下联句式 长期以来,对 联 未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固然与文人学士视对联上下联为“雕虫小技”有关;平心而论,不加选择地用骈文或律诗的句式撰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在早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对联上下联没有自己的句式 体系結构,就不能形成独立的文体只能成为骈文或律诗的附庸。

  明确对联上下联句式同骈文、律诗句式的联系和区别是选择对联上下聯最佳结构的基础 。余下的问题是:对联上下联的句式组合有没有最佳结构?

  长联结构无非是不同句式(包括领、衬字) 的组合或同一句式 的重复,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是随意的关键在句脚的平仄安排。

对联上下联句式来源于 诗词曲赋骈文而句脚安排主要借鉴于骈文。因为诗词曲和律赋的句脚都要受用韵的限制惟独骈文讲求对仗和平仄,不需押韵与对联上下联非常接近。例如纪曉岚《绛云别志序》开头一段是:“生生世界,转若飚轮;种种因缘幻如泡影。莺飞草长人间多早谢之花;桂老蝉寒,天上无常圆之月傷心黄土,几玉碎而珠沉;埋骨青山终金销而石泐。去来一瞬瞿

对联上下联怎么分上下联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哋址

}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壺(鸿 飞 求)

历西山 拿衣衫 衣衫落西山 惜善衣衫 [惘  思]

胸满盈文撰写联(洁莲求)

腹无点墨愧人生 (鸿 飞对)

删繁就简三秋树(鸿 飞求)
避重从轻一春花(千千乱凑)

岂能尽如人意(鸿 飞 求)
哪来万事通达(千千凑)

岂能尽如人意(鸿 飞 求)

焉可危言耸听(惘 思)

删繁就简三秋树(鸿 飞 求

拈轻怕重一春藤(洁莲对)

夏热尤逊真情暖(洁 莲求)

冬寒始觉世态凉(鸿 飞 对)

岂能尽如人意(鸿 飞 求)

如何万里春风(洁蓮对)

但求无愧吾心(鸿 飞求)

难解有情君意(惘 思)

但求无愧吾心(鸿 飞 求)

唯有顺从他意(洁 莲对

不能尽如人意(听 笛)

但求无愧吾心(鸿 飞求)

才如江海文始壮(婉 仪)
腹有诗书气自华(鸿 飞求)

唯恐意无真(鸿  飞)

声声玎玲玉磬音(至爱求)

句句上口无限情(鸿 飞對)

月落清江千帆点(鼎天戏求)
日出东山万缕霞(鸿 飞对)

高考在即小心莫作别字先生(看景人)
没事瞎晃,奔逸绝尘幽灵一族(鸿 飞对 )

满园春色满园秀(飞火求)

频上欢乐频下幽(鸿 飞)

重游故地无乡识(灵心求)

再入梦幻有天音(鸿 飞对)

侯鸟去复还(鸿 飞对 )

大千山水板桥竹(满园春色求)

白石墨虾悲鸿马(鸿 飞对)

墨丹青鸳鸯画满纸柔情蜜意(灵心戏)

天开图画江山谱 一笔泼墨锦绣(鸿 飞对

寒窗孤雁 形影楿怜弹珠泪 (灵心求)

银频圣贤不离关心出真情(鸿 飞对)

东篱把酒香盈袖浅盏低吟 多少幽人成佳句(灵心戏)
南山饮泉甜胸怀 迎日高歌 几多焦夫能鸣曲(鸿 飞【绘画】对)

笑语声声 共庆彩云腾紫气(灵心戏)

歌声悠悠 同贺鸿飞翔彩云(鸿飞戏)

笔端必有流露念(东东求)

心中才映纸上花(鴻飞【绘画】对) 

集体乃至国如此(东东求

单干才能家富强(鸿 飞【绘画】对)

妙趣横生随笔出(东东求)

苦心经营纸上来(鸿 飞【绘画】對)

温馨舒适天音里(东东求)

对句觅诗梦幻中(鸿 飞【绘画】对)

饱受风霜受冷落(东东求)

长风破浪有宠期(鸿 飞【绘画】对)(

听天音如坠梦幻(千千求)

学对句,竟然成联(鸿 飞【绘画】对)

长江无静 扬波逐浪 一舟似箭 两岸鸟语 日影摇红才女临风红袖添香 玉腕提笔(┅弯冷月求)

青山有声白云推絮鹰击长空 遍山风响 月照松间 居士归隐 青衫缠身陋室觅句(鸿飞对)

五月桃花红野寺 [花飞落雪]

阳春青蛙扰佳人(鸿飞【绘画】对)

北斗无言流夜色[花飞落雪]

月亮有声招嫦娥(鸿 飞【绘画】对)

水墨丹青鸳鸯画 满纸柔情蜜意(灵心戏)
天开图画江山谱 一筆泼墨锦绣(鸿 飞【绘画】对 )

孤峰排云 落影凄凉天际鹤(紫涵求

群峦叠嶂仰天长叹地上鸡(鸿 飞【绘画】对)


挥洒自如笔带风雨钟山秀(苦丁求)
驰张有度 力透纸背泰岳华(鸿 飞【绘画】对 )

苦丁茶地道如假包换(看景人)

胡老屠沉舟,太公独钓(鸿 飞【绘画】

网上读經空灵儿(灵心求]

幕后影子乐天使(鸿飞【绘画】对 )

网络寻友对联上下联挥笔乐在天音数晨夕 (灵心求)

幕后会朋对句推敲喜有梦幻无早晚(鴻 飞【绘画】对

网络寻友对联上下联挥笔乐在天音数晨夕 (灵心求)

幕后会朋对句推敲喜有梦幻无早晚(鸿 飞【绘画】对

网络寻友对联上下联揮笔乐在天音数晨夕 (灵心求)

幕后会朋对句推敲喜有梦幻无早晚(鸿 飞【绘画】对

风荡舟摇山展画(灵心求)

雨骤风移泉吐诗(鸿飞【绘画】对)

把酒言欢笑对诗陪你到天涯(灵心求上)

品茗语乐喜听曲 伴吾至海角(鸿 飞【绘画】

无律之联思意对(清风似蝉笑求)

把酒言欢笑对詩 陪你到天涯(灵心求上)

品茗语乐喜听曲伴吾至海角(鸿飞【绘画】对) 

燕舞鸿飞春意盎(沧桑求)

莺歌沧桑夏情然(鸿 飞【绘画】对)

吃蜜不忘黄连苦(修身求)

养儿才知父母恩(鸿飞 )

开心对句红颜伴(好玩戏求)

乐意学联知己陪(鸿飞对 

风歌爱语海之魂 (灵心求上)

雨曲凊言山之灵(鸿飞【绘画】对)

花下饮酒酒不醉人花香醉(洁莲求)

频上赏君君莫见客频后愉(鸿 飞对)

一枝西来净化雨有感菩提 [腹有詩书求]

满河东去长流水,莫论上帝(鸿 飞  对)

酣枕吟梦幻醉梦听天音(雪飘夏日求)

聚精观银屏会神觅对句(鸿 飞对)

红袖舞飞花暗香拂動 (野火)

青衫挥画笔人来鸟惊 (鸿 飞对)

铁链锁江风光美(遛学求)

烟云慢山天下秀 (鸿飞对)

江边孤舟虎哥飘(鸿飞戏求人名联)

蓝溪剑客信步游 (腹有诗诗书)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联上下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