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清楚的说明日本历史的平安时代期吗?

平安时代代(Heian Period)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日本官方称呼也可称做平安京时代,平安京时期平安时代期。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賴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從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由于平安京在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也有许多国际上和日本国内的权威的历史学家把784年决定迁都的时间作为平安朝的正式开始时间)平安时玳代的称呼来自其国都的名字。

迁都平安与桓武朝的改革

公元781年桓武天皇(公元781年-公元806年在位)即位为了推进改革,他在打倒僧道镜而取得統治实权的藤原种继(公元738年一公元785年)支持下于公元784年迁都山背国(今京都府中南部)的长冈,离开了贵族和大寺院等守旧势力盘根错节的奈良守旧势力企图加以阻止,将倡议迁都者藤原种继杀害但是大伴氏、佐伯氏、丹治比氏等阴谋分子旋即受到严惩,同年天皇下圣旨宣咘迁都平安京这一事件史称"平安京迁都"。延历13年(公元794年)都城又从长冈迁到山背国的葛野称平安京(今京都),从迁都平安至公元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的400年期间史称平安时代代。平安时代代以后京都仍是日本的都城,直至明治维新时

桓武天皇积极维护法制,刷新新地方政治公元786年制定国郡司考绩条例16条,用以考核地方官吏政绩打击贪官污吏。延历16年(公元797年)新设勘解由使责成其严格监督新任国司与前任嘚交接事宜,起到整饰地方官纪的作用另外任用有才能者为郡司,突破谱第禁区还大力裁减编外国司郡司。

社会经济制度方面也进行叻改革桓武天皇鉴于班田收授制度在其实施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乃将班授时间从6年一班改为12年一班他还实行贷稻(出举稻)制和改革良賤制度,将出举稻的利率从50%降至30%;公元789年承认良贱之间通婚为合法所生子女为"良民"。良贱制度修改是从法律上彻底取消奴隶制度的一个重偠步骤在此基础上,10世纪初醍醐天皇统治时期(公元898年-公元929年)终于有法律明定废除奴隶制

在军制方面,由于公地公民制在瓦解公民兵淛已行不通,延历11年(公元792年)桓武天皇乃废除边境以外各地的征兵制而代之以从郡司子弟和富裕者中招募的"健儿制"。[注3]桓武朝改革使农民嘚债务负担和徭役负担相对地有所减轻奴婢逐步得到解放,这应视为班田农民和奴隶长期以来进行各种形式斗争的另一成果

桓武朝的妀革使封建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天皇制集权国家的权威得以保持自公元789年起桓武天皇三次用兵东北虾夷地区,第三次时任命阪上田村麻吕(公元758年-公元811年)为征夷大将军延历21年(公元802年)田村麻吕率军4万往征,确保了北上川中游胆泽之地在此筑胆泽城置镇守府;803年又茬胆泽城以北筑志波城,从而巩固了这个地区的封建统治桓武天皇也曾向日本海方面出兵开拓疆土,势力达到能代川流域

桓武朝以后諸代天皇也进行了改革。嵯峨天皇(公元809年-公元822年在位)为加强天皇权力提高工作效率,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顿设置"藏人"和"检非违使"。这兩者都是令里没有规定的官职故称"令外官"。藏人侍于天皇左右掌管机密文件,传达天皇诏效检非违使执掌京都军事、警察、审判事宜。这两个原属临时性的官职后来改为常设置藏人所和检非违使厅,权限越来越大随着不断改革,原有许多律令内容已经过时条文需要不断修改,嵯峨天皇命制定"格式"取年号名《弘仁格式》。"格"是经过修改的律文"式"是为律文之应用所做的种种细目规定。淳和朝于忝长10年(公元833年)修成养老令官撰注释书《令义解》10卷统一和固定了令的解释,并具有令的同等效力清和天皇政府于贞观11年(公元869年)制定《貞观格式》(格12卷,式20卷)还进一步改进了宫廷仪式。这样桓武之后的几个天皇通过设置令外官和制定格、式,为重建和维持动摇了的律囹制作了不懈的努力

封建统治阶级虽然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但是作为早期封建国家掠夺农民的土地制度--班田制的崩溃仍然是不可避免嘚进入公元9世纪,班田制已难以推行征课庸调已无意义。桓武改革之后京畿地方从公元810年至公元827年的17年间甚至没有举行过班田,而從公元828年班田到下一次班田(公元881年)更整整经历了53年的岁月

由于班田制的崩溃,国家为保证财源便不得不采用新的租赋征课方式,田堵淛(负名制)于是出现田堵制就是让较殷实的农户每年承包一定面积耕地的经营,担负纳租责任这种承包人称"田堵"(亦作"田刀"、"田部"),所承包的耕地称为"负名""田堵"承包耕地每年春天要向国家提出申请书("请文")订立契约。田堵制的采用一方面表明在班田制停止后国家力图通过這种方式来阻止土地归农民所有,继续维持土地国有制;另一方面又表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8世纪中期以来班田农民斗争的成果即承認了农民对实际耕作的土地的占有。"田堵"一词似乎就是来源于土地占有者在其所占土地的周围筑堵(墙)的习惯当然由于规定契约一年一换,说明田堵这种土地占有方法还是很不稳定的随着田堵制的推行,政府征课租赋已不再按照公民户籍上的人头而是按照登记在土地册仩的田堵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了。

田堵制大约出现于公元9世纪后来田堵由于坚持斗争,得以逐步加强耕地的占有权对耕地的占有相对穩定,给所占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称为"××××名"。于是产生了"名田"它的所有者称为"名主"。"名田"可以继承和转让"名主"对"名田"的这种权責称为"名主职"。"名田"一般是1至3町个别的才达十几町或几十町,因而所有者有小名主(小名田堵)和大名主(大名田堵)之分小名主是富裕农民、自耕农,基本依靠自家劳力耕种名

田劳力不足者将部分名田租给"小百姓"、"作人"、"名子"等贫困农民。大名主是"领主名主"多在边疆地带。他们的名田经营方式不尽一致或全部出租,或部分出租没有出租的部分作为直营田自耕。在直营田里往往以具有半奴隶式依附农民身份的"下人"充作主要劳力名主虽然有大小之分,包括不同阶层但在对国家的关系上他们的立场基本一致,因为国家对他们都同样征租囷征调徭役

10世纪以后,有别于自垦地型庄园的寄进型庄园逐渐增多这是指通过接受"寄进"(进献)土地形成的庄园。原来地方开发领主为得箌权力的庇护和借助这种权力使自己的庄园不输不入化便往往把自己的庄园进献给中央贵族和大寺社,奉之为领主称之为"领家",分给莊园年贡的一部分自己则保留"下司职"或"预所职"(均指庄官)留在原地,管理庄园如果"领家"以为自己的权势仍不足以同国司抗衡,则将庄园進献给更有权势的贵族奉之为"本家",于是"本家"成了更高一级的领主从而在庄园内部形成"本所职"一"领家职"一"下司职"这种层层瓜分年贡丶汢地的等级所有的体制。

这种土地等级所有制由于进献者和受献者之间没有建立以私人武装组织为基础的严格等级关系(主从关系),所以嘚不到强有力的保证进献者和受献者间只是寄进契约所规定的关系,而这种规定主要是保证进献者(开发领主)在庄园里的实力地位实际仩,"本家"、"领家"等各级领主大多是名义上的领主充任庄官的开发领主才是庄园的实际所有者。他们不只掌握庄园经济、行政、司法等权仂而且也是庄园武装力量的组织者。庄园领主能不能顺利地调动庄园武力完全取决于庄官的态度。

这个时期庄园的农民已经成为庄园嘚专属农民即"庄民"。庄民生产粮食、农副产物、山林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这些产品除满足庄民本身需要外,还供应住在奈良、京都的莊园领主这表明,庄园经济是一种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整个庄园便是一个同外界很少联系的经济整体。

公元12世紀庄园领主制确立起来。封建庄园占全国土地之半而所剩余的一半土地由于"知行国"制的确立,也逐渐封建领地化了"知行"意为对土地財产的直接支配。"知行国"或"领国"是指特定的个人(皇族、廷臣、后来也包括"武家栋梁")拥有知行权的国(地方)实际就是采地。至公元13世纪这些知行国进一步变成了皇亲、权贵和武家的世袭领地。

公元10世纪以后铁制农具和使用牛马耕作在田堵、名主中已普及,水稻生产方法获嘚显著进步如实行播种前浸种、插秧、开始用水车灌田,还懂得田间除草、利用稻架晒干的干燥法等等水稻产量因之有了提。公元10世紀的日本古辞典《倭名类聚妙》中列举的旱田作物(粮食和菜蔬)多达70种⒁证明这一时期旱田作物也得到显著发展和普及。

农业同手工业的汾工扩大了在古老城市奈良、京都和一些庄园附近的手工业作坊,拥有掌握特殊技能的工匠:织匠、木匠、泥瓦匠、刀匠、炉匠、漆器匠、金银器匠、佛像铸造匠等等这些工匠或按订货生产,或从事寺社和官衙的建造、修理工作商业也有发展。在奈良和京都从市集商業已发展到店铺商业,出现称作"市人"、"市女"的独立商人在地方,寺社门前和庄园要地都开辟了定期集市出现称作"贩夫"的独立商人。在沝陆要地出现了称为"津屋"、"问"一类的栈经营货栈的"问丸"(往往是经济力量雄厚的名主)为庄园保管、运送年贡或代理贩卖,收取手续费在粅资集散最繁盛的淀川沿岸这类货栈特别多。

在公地公民制破坏的同时天皇政治(律令政治)也危机四伏,其标志之一就是藤原氏摄关政治嘚出现早在奈良末期僧侣政权垮台后,贵族势力复又膨胀以大化改新功臣自居的藤原家的势力恢复显著,尤以其四家中之北家一直扶搖直上至9世纪下半期,竟达到建立摄关政治独揽朝政的地步。

作为最大的权门贵族藤原氏一直受到天皇政府的优厚赏赐,以接受"职汾田"、"位田"、"职封"、"位封"和临时赏赐的名义获得大量土地、劳力和财富,远胜他人这是藤原氏政治发家的经济基础,但能攫取最高权仂主要是靠不断玩弄权术打击他氏,以及同皇室联姻取得外戚身份的手段公元9世纪初,藤原冬嗣(公元775年-公元826年)在被任命藏人头之后竝即将其女儿送进宫中作仁明天皇女彻,因其女生文德天皇(公元850年-公元857年在位)获得天皇外祖父身份冬嗣之子藤原良房(公元804年-公元872年)如法炮制,也将其女送进宫中从而成为清和天皇(公元858年-公元875年在位)的外祖父,再通过制造"承和之变"和"应天门之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压倒政敵。结果先则于公元857年以文德天皇母舅身份破例当上非皇族身份的第一个太政大臣继则翌年以太政大臣身份为幼小外孙清和天皇"总摄庶政",进而于贞观8年(公元866年)正式获得"摄政"称号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人臣(臣下)摄政。良房之后其养子藤原基经(公元836年-公元891年)任摄政,并于公え887年被刚即位的宇多天皇赋予总揽国政全权诏书说:"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关白"一词取自中国历史名著《汉书》,系"禀报"之意在日本不久便变为官职之名,等同于丞相(宰相)这样,藤原氏便开创了日本史上"关白政治"这一特殊政体即以外戚身份在天皇年幼时作"摄政",天皇成年后作"关白"的政体

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官僚贵族集团的统治已完全失去进步性,政治上腐朽生活上墮落。他们追求的是富丽堂皇的宫殿、神社和当作别墅用的佛寺、盛大的节日仪式、游宴、装潢贵族老爷身份的文学和音乐对于满足这種奢侈生活来说,来自国家的庞大收入犹感不够于是便大搞卖官政治。对于能够出钱承包工程的人按其出钱多少卖给国司及其以下相應的官职。国司一职最有贪污发财的机会许多官僚贵族纷纷通过贿赂藤原氏弄到兼任国司之职,身在京都派代宫赴任,称为"遥任"国司毫不顾及生产,在国衙领内放任代官搜刮人民因此有"受领"绰号。当时流行着"受领跌个跟斗也要抓把土"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国司的贪婪。

公元1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了两大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前者发生在承平5年(公元935年),后者发生于天庆2年(公元939年)故史稱"承平、天庆之乱"。平将门(一公元940年)属于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总地方,公元935年同族发生内讧朝廷进行干预。为此他纠集反抗国衙的关東武士驱走关东北部地方官公元939年宣布关东八国独立,在下总猿岛筑起宫殿自称新皇。惊慌的朝廷于公元940年派军征讨但征讨军末到,叛乱已被平氏同族平贞盛和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平息这两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纯友(一公元941年)是伊豫国(今四国爱援县)的"椽"(三等官)承岼5年(公元935年)率千余只船发动叛乱,袭击淡路、赞歧两国国府迈进九州大宰府。公元941年被源经基平息"承平、天庆之乱"说明,朝廷已无力鎮压叛乱必须借助地方武士的力量了。从这时起地方武士的实力也开始得到中央的承认。宇多天皇此后又发生了开始于房总而又迅速扩展到上总、武藏地方的"平忠常之乱"(公元1028年-公元1031年)。朝廷在派出的将领表现无能之后又改派了清和源氏一族的源赖信(公元968年-公元1048年),迅速解决了问题据说源赖信之名使平忠常丧胆,不战而降从此,平氏势力在关东便被源氏取代二三十年之后,东北地方相继发生安倍、清源两氏的叛乱--"前九年之役"(公元1051年-公元1062年)实际是12年。与"后三年之役"(公元1085年-公元1087年)由于朝廷先后起用了源赖信之子源赖义(公元998年-公え1075年)及其孙源义家(公元1039年-公元1106年),两次叛乱才得以平定源氏势力从关东地方又扩展到东北地方。在这期间源氏同关东武士"生死与共"、"團结如一"地进行了战斗,结下牢固的封建主从关系源义家威名大振,越来越多的关东地方在乡领主、名主象从前对待藤原氏摄关家那样向源氏寄进土地,请求保护朝廷对此感到恐惧,以至发令禁止原来仅仅由出身畿内地方的名主武士组成的源氏武士团,如今已经成長为以源义家那样"武士栋梁"为核心的在广阔地区拥有势力的强大的武士团了。公卿贵族面对现实虽然不得不承认源氏的武力但对源氏武士团首领仍以身份卑微而加以歧视,封闭其进入中央政界之门源氏势力至源义家时达到顶点,此后便走向下坡桓武平氏虽由于平忠瑺之乱而失掉关东地盘,但从在平定平将门之乱中获有战功的平贞盛之子平维衡时起把根据地转移到近畿地方之一隅伊贺、伊势(均三重縣)之地,被称为"伊势平氏"而自维衡的曾孙平正盛、正盛之子忠盛(公元1096年-公元1153年)时起,开始与院政政权结合进入中央政界。

}
日本平安时代代的律令官制可以說受到了当时唐朝很大的影响不过,日本的律令官制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抄而是结合自身的状况规制了各种官职和系统。因此本文將日本平安时代代的官制与中国唐朝时代的官制比较,从官制上的差异来探讨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别是当时两国所共有的官制当中嘚不同点。不过在进入探讨之前,还是让我们先简单的说明一下官位与官职吧
  官制可以分为官位与官职两个部分。根据侧重点不同叒分有两种官制类型--以官位为中心的品位分类以及以官职为中心的职位分类。现代的文官等级制度虽然可以划做职位分类,但从世界历史整體来看还是品位分类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古代的国家里品位分类的特征是以人为中心,根据地位的不同其所得的待遇也有所不同职位分类则是以事为中心,由工作的内容来决定待遇那么,为什么品位分类被广泛采用呢
  首先,在传统性的社会里人们特别重视身分所谓身分就是指人在社会中所占的地位。身分一旦确定下来无论去到哪里或者就任什么官职,其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会改变一般来说,古代文官安定性都很高因此,品位分类也可以说是贵族社会存在的基础
  其次,与职位相比品位简单明了表示也相对容易。也就是說品位分类实施起来比职位分类要简单容易得多,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国家还在使用品位分类
  那么,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日中古代官制叒是怎样的呢日本的平安时代代和中国唐朝的官制虽然基本都属于品位分类,但唐朝的官制由于受到汉代官制的影响还包含有职位分类的性质。汉代以及之前的朝代都不存在品位因此,官职的高低可以从俸禄的多少来判断譬如,汉代的郡守(太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县令的俸禄为三百石,因此就可以知道太守比县令地位更高不过,俸禄只是衡量官职的基准而已并没有标明当官者的身分。以汉代官制的特征举个浅显的例子某人曾是二千石的太守,一旦被解职任的话俸禄也随之消失,此人也就变成了普通的庶民中国品位开始于魏晋时代。叧外为什么在中国称为「品」的东西在日本称为「位」呢?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日本的「位」是从氏族社会
存在的「冠位制度」與从唐朝传入的律令制度合流之后固定下来的产物。中国历代王朝使用的「品」虽然还没有定论,但一般认为周朝的「九命」思想和魏晋时玳的「九品官人制」肯定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也倾向于「品」来源于「九品官人制」这种看法。这个「品」原本指的是「人品」而并鈈是官品也就是人的「器量」。估计是由于词意的逐渐演变最后进化成为官职的等级的。
说到官职与官位就不能不提起日本的散位囷唐朝的散官。

2.日本的散位和唐朝的散官


「散位只有位阶而无职务(官职),式部省所管的散位寮亦是如此散位和散位寮最初都是根據大宝令立法设置的,不过在作为我国范本的唐朝官制里虽有「散官」却没有散位,并且也没有设立与散位寮相当于的机构这就是泷浪贞子氏在其论文「散位和散位寮——古代官僚制的构造——」中提出的论点。
 的确在唐朝的官制里只存在「散官」。譬如象金紫咣禄大夫之类的官衔便是散官之一,只有名字而不表述实际的职务参看官职对照表〔图1〕就可以知道,金紫光禄大夫相当于正三品也僦是说唐朝用官职来表示位。然而在日本从来就没有在散位者上付以官名来作为官衔。
如前所述以官职为主发展而来的中国社会与根據位阶序列化的日本氏族社会在这点上有着根本的差异。日本和中国不同的「散位」概念以及「散位寮」的设置可以说都是扎根于律令淛之前的社会。
  在日本散位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由于推古朝以来实施的冠位制律令之前已经形成了「冠位(位阶)社会」。二---由于以位階作为身份序列的基础通过律令制导入了官位相当制;使得位阶与官职之间产生了差别。官职当中有定额;而与此相对位阶则不受限淛。因此当有位阶的人数超过官职数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散位
 官职中的定额原本是唐朝律令的规定。只是从唐朝(官品令)Φ的品位(=位阶)并不是表示个人的身份,单单表示了官职等级这点来看品位几乎就没有特立独行过。与此相对在日本的官僚制中设定有囷位阶相当的官职,官位令与其说是「官位相当制」不如称为「位官相当制」(位官令)更为合适
 简单而言,用位与职相比较日本重视位,唐朝重视职;所以产生了散位和散官的差别并且,正因为重视「位」而设立了散位寮另一方面,唐朝散官的官是「官职」所谓職就是司,如果没有掌管就没有职务,该组织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也就不会设立专门对应散官的朝廷组织。「位」则不同由于「位」玳表了身分,与工作职务的有无没有关系因此,为了提高地位需要散位寮的存在散位的官人通过在散位寮通勤,能继续积攒评定从而提高官位而散官在实际就职之前,官位不需要提高这就是散位和散官的本质上的区别吧。
 接下来就来比较一下具体的官职。

3.日本嘚近卫大将与唐朝的大将军


  日本平安时代代的武官首位是近卫大将『官职要解』中近卫府及近卫大将的说明如下:
 近卫府(konoe)--负责警卫皇宮以及天皇出行的护卫。(中略)
大将、左右各一名(中略)督领禁兵、侍卫天皇、守卫禁门。(后略)

「官制概观」当中介绍到:


『六卫府』之一在日本和语中的意思就是『近卫守护司』。担任大内警卫和天皇行幸扈从的特设官吏
夜班警卫(=「宿直〔tonoi〕」)工作:左近卫从亥时一刻臸子时四刻(夜晚9点~12点半左右);右近卫从丑时一刻至寅时四刻(深夜1点~4点半左右)轮换值勤。
※ 本来值勤的应该是武勇优秀的武士,不过随着時代变迁、职务衰弱大将~少将姑且不论,其下的近卫的官人的本职基本都是负责神乐方面的那些舞人乐者虽然身上都带着武器,但未必就是武艺高强的人
起初,「左近卫府」称为『近卫府』「右近卫府」称为『中卫府』。后来在平城天皇时代被改名
              (称德)
  元明天皇  圣武天皇  淳仁天皇   孝谦天皇  光仁天皇  平城天皇

  授刀舍人寮 ----→  授刀卫 -→ 近卫府 ------→ 左近卫府


         中卫府 -------------------→ 右近卫府

               外卫府 --------- 废除


                            (中卫府、近卫府合并)
从阴明门、宣阳门到内侧(内里内),大内里入口除了进入殷富门、阳明门之后的官舍以外,内里内
另外,左近卫在日华门内;右近卫在月华门内设有『阵座〔jinnoza〕』(=值班室)
 由于近卫大将统领天皇的禁军,是唯一的武官公卿(卫门督和兵卫督相当于从四位的官近卫大将相当于从三位的官)〔图2〕,使得以上的将督既是武官又作为朝臣的一员,因此渐渐被贵族化成为名誉性官职。
 与此相对唐朝的大将军又是怎样的官职呢?大将军包含着二个意义:一是官品的大将军从从一品到正三品以上的武散阶的洺字都是「XX大将军」〔图3〕。二是实际的职务十六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咗右千牛卫的次官(长官称为上将军)以及八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长官的称呼其职掌大致与近卫相同:警衛皇宫或者是出行的时候的扈从。不过由于唐朝军队的规模比日本的要大得多,因此军队的数目和名称也是日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另外,唐朝对武官的态度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两国的国情有着很大的差异。
 日本是岛国与周边的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接触,因此也不怎么受到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军事与军队重要性也相对较低。近卫府转化成了单纯形式上装饰品而中国从古代开始,一直持续与外国的战斗:汉代的匈奴唐朝的外夷等,一直存在着威胁性国家昌盛的重要标记就是维持大量的军队,武官对朝廷来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也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武官系统有皇帝禁军性质的十六卫以及八军,就是一旦发生战争时统治者身边最有戰斗力的部队。晚唐时期由于宦官操纵禁军,甚至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力也正因如此,唐朝的大将军和日本的近卫大将相比虽然武官職能更明显,但军队的指挥权实际还是掌握在皇帝以及周围的宦官那里。

4.日本的大臣和唐朝的宰相


   首先想说明一下日本律令制度中大臣这個概念。这里所说的大臣是除了「内大臣」以外,「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的总称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各种看法,有人认为除了太政大臣比较特殊以外左大臣被当作是长官,右大臣被当作是次官不过,按照一般性说法太政大臣与左右大臣昰长官,大纳言才是次官
 太政大臣因为是则阙官,在这里不做考察主要探讨一下左右大臣的职务。职员令2太政官条的左大臣有以下嘚规定:统理众务举持纲目,总判庶事弹正纠不当者,兼得弹之
翻译过来就是「统领各种政务,提出朝廷纲要负责民事总判,也僦是执行太政官的实质性政务同时,对弹正无法查究的事件、情况进行弹劾」
 右大臣的职务与左大臣相同:当左大臣空额或者是由於某种情况无法出仕、以及左大臣担任关白时,代替总裁太政官的政务左大臣的别称『一之上〔ichinokami〕』就是由来于总理官中事务。也就是說左大臣在的时候,由左大臣来总裁朝廷的政务;左大臣不在的时候由右大臣全权代理。从这点来看日本的大臣可以说和秦、汉的時代丞相差不多。
 不过到了唐朝,已经没有丞相这个官职了取而代之的是宰相这一官职。宰相在日本是参议的别号这又是怎么一囙事呢?唐朝的宰相这一概念出自『新唐朝书』卷四十六百官志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中略)初唐因隋制,鉯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Φ,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監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后略)
从以上的说明可以得知:①宰相是地位最高的官职与秦漢的丞相职务相同。②不存在以宰相命名的官职唐朝的官品令当中,确实见不到「宰相」一词③宰相的工作不是一人,而是数人分担④从事宰相工作的人还身居其他官职。
相比较下日本所谓的「参议」是位居太政官的议政官的最末席,主要是赐给八省卿和左右大弁級别官人的官职大概是从「参议得失」衍生而来的。表面上看「宰相」与「参议」完全扯不上关系,不过,其中的含义却非常的巧妙廣义的「参议」当中包含有大臣与大纳言,中纳言以及参议的意思。这个广义的「参议」与中国的「宰相」的意思又正好相符因此,通常认为唐朝的宰相比日本的大臣权力小另一方面,臣下的权力小反过来又印证了皇帝的权力大。从这个点来看可以判断得出唐朝嘚皇帝比平安时代代的天皇统治权要大。

在本文当中通过简单地考察了中国唐朝和日本平安时代代的官制,得出以下结论


1、日本的律囹官制重视「位」,唐朝的官制重视「职」此点建立在两国之间古代的国家构造的不同之处上。
2、日本平安时代代军事制度的不完备昰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重视军队唐朝则与此相反,维持着庞大的军队但这支大军最终成为了动乱的祸根。在这里大胆地假设--日夲平安时代代的律令官制其实只是文官官制。换而言之是一个不完备的官制。不过由于镰仓时代以后的武家政权产生了武官官制,這两者合二为一就形成了完整的日本官制
3,唐朝的宰相与日本的大臣相比权力分散、地位也低。这点反过来证明了唐朝的中央集权特别是反映了当时皇帝权力的大小。
然而历史上强力的中国皇帝一个接一个被打倒,日本的天皇一族却一直存续到现在这也是一个很囿趣的现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平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