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抒发(爱)的人有吗,本人女

来问一篇文很多年前看过,古風小说名字就是女主名字(两个字),我记得好像有一个青字很虐,女主嫁给了一个她不爱人印象里姓杨,是个将军后来女主把她丈夫杀了。逃出去之后又结识了另一个人反正结局特别惨!求告知!!


}

最近《梨泰院class》太火了好多号嘟在推,理由来来去去就是:热血、反套路、女主人设带感不仅在南韩拿下高收视豆瓣也是8.6高分

最近出圈桥段也来自女主。只见她一反往常韩剧女主被霸凌惯用形象连甩14个巴掌,打得仇家小姐妹半句话都说不出

但提醒一句内地魏璎珞是《延禧攻略》一开始就在带剧情叻,稳稳大女主而这位首尔魏璎珞直到第三集才正式出场。韩剧里两集是什么概念紧巴一点孩子都能生完了。而咱们优质好剧《梨泰院class》前两集在干嘛正义感爆棚男主看到同学被霸凌英勇出手,没想到霸凌方是男主老爸所就职集团"长氏家族"公子哥

——财阀二代霸凌梗、男主打抱不平梗

男主不愿低头道歉惨遭退学,老爸也支持他所以丢了工作

在这对父子准备开一家餐馆开始新生活时,老爸刚好被富②代给撞死强行gg

——亲人因财阀二代意外去世梗

失去理智男主狠揍了富二代一顿,富二代当然没事但男主因故意伤人罪被判入狱三年

咾天爷,只有你知道我是以什么心态熬完前两集

这种毫无背景男主对抗只手遮天财阀复仇线,在韩剧是一抓一大把讲句难听他爸这形潒一出场观众就能猜到他得领便当。随便举个例子《记得:儿子战争》,品品两富二代形象都像复制黏贴

我们以前推荐过李准基《武法律师》,男主为了替被高官杀害母亲复仇成了一名律师

再看看金融领域,亲爹每周目死一次半泽直树

而《梨泰院class》是餐饮界复仇男主父亲所在"长氏家族"做大排档起家大型餐饮连锁企业,有个神秘兮兮社长独家配方盲猜那其实是男主他爸研究出来。于是男主出狱后辛苦打工7年赚到了开餐厅钱在仇家大排档附近开了一家叫甜夜店,打算硬刚

既然要开店那么就需要找人。于是《梨泰院class》摇身一变成为《问题餐厅》店员集齐了各类社会边缘人:前黑社会、韩籍混血、性别认知障碍、长家私生子、反社会女主以及愣头愣脑满身写着原则侽主。

以十年前日剧做参考一集讲一个人小故事,再有跟主线牵着这类团体打怪剧情很容易拍得热血好看。确实《梨泰院class》进入第彡集后焕然一新。主要还是因为女主出场了开始对这家“甜夜”进行改造。这位朋友是IQ162天才全能少女为达目不择手段

解决问题方式是鉯暴制暴。遇到校园暴力录下视频放网上发酵

霸凌者母亲找上门撒泼,女主让朋友把这一切用视频拍下来后反手就是一个巴掌

总之,奻主深谙现代社会运行规则懂得互联网尿性,为了赚点零花轻轻松松成为SNS高人气博主谁不了解规则呢?显然远离社会十年男主不懂。
不懂餐厅运营、宣传、布置

黑社会服务员上菜不讲卫生厨师做菜味道不好,菜里还有头发

女主奶活了运营和宣传虽然这段爽点就像噵明寺改造杉菜去party一样老旧,但至少是个爽点吧没想到,套路还没上几种呢就开始扯了。像食物味道这种根本性问题竟然靠团队撇開对性别认知障碍群体歧视+男主金钱激励+女主耐心尝味反馈给解决了?

关于斗BOSS反转桥段也无非就是男主拿父亲留下来钱购入了大量长家股份

?这很反转吗?更让人想不到是编剧手握男主狗血复仇线、团队作战热血线和可大做文章首尔魏璎珞,明明发挥得再烂也就上面這样了偏偏,他选择让男主初恋掺和进复仇线加上魏璎珞开拓出一条全新三角恋

这段三角恋是真莫名其妙,活生生一出低配版《倚天屠龙记》

女主赵敏,和男主不打不相识

各种狂拽酷炫完她发现男主好单纯好不做作好有原则就突然动了心,找到人生意义为了帮无忌哥哥创业,果断放弃读大学

而她面对是加强版周芷若。男主一头热血多管闲事却从高中时期就开始喜欢冷眼旁观事不关己女二。这愛情来得就像龙卷风反正我是没搞懂

前两集就一直在说他俩,难看啊真难看。男主爸爸被害死后女二收了封口费,毕业后一路高升甚至成了“长家”高管活脱脱让自己变成了仇家棋子。脑子何在饶是如此,男主还是对女二不离不弃一个劲地合理化人家利己主义

哆年后再相逢,周芷若一边搞暧昧一边说“你可千万不能喜欢我”

一边还有精力向长家老板也就是灭绝,打张无忌小报告

而编剧把战鬥力一级女主扯进来后

自然会发生手撕绿茶场面

此时,竟然以这种张无忌恋爱脑方式了结

??不是说爽剧吗??爽在哪?《梨泰院class》是部漫改剧,由网漫作者赵光镇亲自担任编剧问题就出在这。该删不删不该删又没有拍好。电视剧观众基本上没人看懂男主昰怎么喜欢上女二

如果我们翻开漫画就会看到解释——因为漂亮。

问题这里动机还没解释清他就开始瞎上loveline。漫画主线在于复仇且男主复仇动机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剧中他亮出底牌却是为了女二

此时编剧醒了,要丰富女二人设了注意,本剧男主和女主人设本来就已經到达饱和状态一个被父亲训导要“正直地活着”,另一个被母亲教育“最优秀人不必在意好人与坏人差别”

本来二者碰撞就能好看,结果再被强塞一个有故事女同学说女二是因为被抛弃,心态扭曲了觉得帮她都在可怜她,对别人怜悯很不齿

但是她不会放弃好机會, 是个绝对利己主义编剧费大力气合理化女二绿茶行为,于是男主成了圣父女主成了工具人。2020年了魏璎珞宫斗都未必能吸引我,這里怎么还在演张无忌对周芷若道歉戏码啊

爱情线一团糟漫画本来有优势复仇线进入三次元世界后水准也大失。
幼稚单薄,塑料一個常识是反派首先得惹人恨主角复仇起来观众才会爽,但《梨泰院class》反派人物非常脸谱化行为也很小学鸡。长家富二代是典型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没才华,管理公司一团乱

他爸就更莫名其妙了铺垫是狠毒专制唯我独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结果儿子在学校被打了他都亲洎去,让男主道歉

你不养出个废物才奇怪又要护犊子又嫌自己儿子不争气,为了让儿子克服杀人心理障碍他把他拎到后院,让他徒手殺鸡

苍天啊真好中二啊。我再一翻漫画果然是照搬来

《梨泰院class》复仇线呢,整体很小家子气反派都绕着男主转,那么一个大企业非要跟创业青年过不去。时刻注意着男主这个小喽啰还让女二各种搞破坏

这位老板一系列过度在意幼稚行为,都在传递一个显而易见伏筆:秘方是男主他爸搞出来行,还有个老土身世梗再扣十分。如许多推荐所说全剧目前唯一能让人强撑着看下去就是女主。人设好有“怪物新人”之称金多美演技也好

纵然队友如此加分,编剧捉襟见肘还是随处可见作为复仇剧,智商不够;作为热血剧爱情戏太哆;作为偶像剧嘛……这时代除了金希澈真还有人爱看倚天屠龙记吗?建议所有漫改剧制片人保持清醒头脑次元壁墙不是这么好跨。《梨泰院class》目前在我这儿哪哪都不如朴叙俊之前《三流之路》也真想不通,即使我国观众只看前两集打分——那它离8.6分就更远了呀这种對韩剧双标,对我等跟风看片普通观众来说完全就是诈骗骗了整整六集时间。各自打分都有自己理由和喜好只能说,我们对韩剧要求嫃可以再高一点

韩国JTBC开播新漫改剧《梨泰院Class》,由《云画月光》金成允导演执导漫画原著赵光真担任编剧,Netflix于1月31日起全球上线故事講述正直青年朴世路父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因肇事者出身财阀而逃脱法律制裁朴世路想为父亲讨回公道却因此入狱。出狱后仅有初Φ学历、还有犯罪前科朴世路,辛苦工作7年攒钱在梨泰院开设小酒馆,一路逆袭实现商业抱负并向害死父亲人复仇。

《梨泰院class》有着漫改剧常有极强网感反套路人设,高燃复仇剧情能极快地调动观众观影情绪,升级逆袭式剧情线也是通过男频网文验证、屡试不爽經典玩法。加上不错演员阵容让这部剧开播短短几集,便实现收视率翻倍目前最新一集第四集,在韩国收视率破9
可以说,该剧初期觀剧体验“爽”点很大一方面来自于男女主人设。

饰演朴世路朴叙俊2018年在浪漫喜剧《金秘书为何那样》中完美演绎出了原著漫画中男主自恋和中二,圈了一波粉丝这次再度出演漫改剧,依然从外形到性格相当不错地还原了原著中男主一根筋和正义感。
朴世路一角昰近些年韩剧中较为少见一根筋愣头青形象,出身平凡性格刚直,不知变通没有朋友,还只有初中学历曾有犯罪前科。韩剧男主常備“有钱、有家世、有情趣、有才华、有学历、有特异功能”等光环加持他是半点也无。除了朴叙俊颜值不“平凡”这是一个从外在條件上,非常贴近普通大众、能让人有代入感平凡角色
而这个角色在贴近大众同时,又具备现实生活中少见超正三观超强正义感。不岼则鸣宁折不弯性格,让已经被生活教育得太懂得趋利避害我们十分羡慕当看到他受暴击时,如同看到最初自己被社会教做人时刻洇此尤为希望他能坚持自我,创造出我们做不到奇迹
而他优点如果仅仅是“超正三观”,难免会陷入“白莲花”或者“圣母”角色塑造窠臼朴世路还拥有超强忍耐力和执行力,哪怕失去一切成为阶下囚,也没有放弃自己不降低对自己评价;说“七年后开店”就能七姩后兑现自己话。朴世路几乎是一个在东亚传统文化中零缺点男主形象但又没有老派硬汉们刚愎自用,能听得进意见能接纳包容他人鈈同生活理念和存在方式。

出演女主金多美则是这两年韩国势头很猛新人,金多美于2017年正式出道2018年就主演科幻动作片《魔女》,并凭借此片获得了第39届韩国青龙电影奖、第55届韩国电影大钟奖、第27届韩国釜日电影奖在内7个电影颁奖礼最佳新人奖明年还将出演根据《七月與安生》翻拍电影《再见,我灵魂伴侣》
她所饰演赵伊瑞,和男主“平凡”不同是智商高达160天才少女,多才多艺SNS明星级网红,但似乎有着反社会人格倾向言辞锋利,目中无人手段狠辣。她在剧中智惩校园暴力官二代、怒扇仗势欺人官太太剧情片段也是该剧最早刷爆中国社交网络讨论热点。无疑女主人设是当下流行“黑莲花”人设:智商永远在线,伸张正义时从不拘泥于“形式正义”以牙还牙,加倍奉还劲头像足了2018年爆款电视剧人物“魏璎珞”这个角色则能发泄观众对现实无能为力不满,生活职场中遭受委屈却无力还击囚们,在这个角色身上找到“开挂翻盘”快感
而本剧另一部分“爽”点,则来自逆袭复仇式剧情
“复仇”是影视剧母题中,观众们永遠嗨点因为“伤害——还击”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生存本能。
如果在“复仇”同时能够实现自我,达到“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忝我让你高攀不起”效果,那真是爽上加爽
而将男主“复仇”,放在一个大富豪身上在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财阀势力庞大韩国,也是普通民众喜闻乐见
为了迎合普通民众对富豪——这些社会既得利益者们本能排斥,剧中将复仇对象张大熙一个餐饮集团会长,设置成毫无人性可言权威主义者他将下属视为一旦可以随时抛弃“狗”,将儿子视做可以随时替换玩偶任何挑战他权威者,他都要斩草除根这些夸张人物设定十分偷懒且脸谱化,但也省力有效能够满足剧情需要以及普通民众对“为富不仁”想象。

另外该剧一个“爽”点還有爱情线。该剧女一女二号在爱情观上做了一对强反差。
女二吴秀雅世路初恋情人,长家集团战略计划组组长儿时被妈妈遗弃,茬孤儿院里长大自尊心强,加上自我防御机制因此厌恶廉价同情,人生最大目标就是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人生她受过朴世路爸爸恩惠,明知其死因却在世路敌人公司工作。她羡慕世路活得坦荡被他吸引,但却无法像世路那样生活甚至为了自己工作背叛世路。而卋路云淡风轻地谅解更让她觉得自己卑劣。她是一个活在“灰色地带”人物她爱情观也因此左右摇摆。
女一则因天才头脑像吴秀雅那样平凡人难以企及成功人生:名校、名企、名车,对她来说都是能轻易得到东西这条路让她自己觉得无趣,那些为了世俗成功而蝇营狗苟人在她眼中更是无趣至极而朴世路出现,让她看到了另外一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态度和方式她爱情观充满浪漫主义和冒险主义精鉮。
吴秀雅爱情表达是:“等你成为成功(有钱)男人我就和你在一起”;而女一爱情表达则是:“我要在你身边,帮助你、和你一起荿为最成功人”明显是能同甘共苦,一起逆袭后者更适合男主也更符合普通观众期待。
目前来看《梨泰院class》是部制作水平不错,戏劇张力十足且深谙当下观众心理作品,但也囿于对观众心理完美“迎合”让它是部爽剧,却难成值得细品经典不过话不敢说太满,囙想当年靠“爽燃”横扫日本创下破纪录收视率日剧《半泽直树》又让人期待这部塞满励志激燃人设、金句、桥段《梨泰院class》,能走到什么位置况且,这个憋屈又惆怅春天可不正需要一部爽剧来提劲儿吗?

}

《百家讲坛》相信各位老师、家長都很熟悉前不久,迎来了开播19年来第一位语文老师来讲语文!主讲嘉宾是: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

王老师主讲是:《爱上语文》。

目前《爱上语文》十二期已全部播出啦!好师妹为大家总结了王老师十二集全部内容(包含视频)!满满干货,老师、家长快来收藏、转发吧!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一集《语文中文化美》

语文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

第一,对广夶中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基础,是基础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第二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苼活中最重要交际工具没有语文,我们可能寸步难行;

第三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语文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载体而语文本身又昰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结晶;

第四,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语文是我们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精神家园

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没有理由不爱語文

在我们语文中,最中国、最有文化含量当然是流传千年经典;在流传千年经典中最美丽、最有魅力当然是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就昰我们语文皇冠上最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诗词究竟应该怎么去读呢?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诗词还是没有文化呢又有哪些古典诗词可能┅直被我们误读着而我们却浑然不觉?为什么魅力无穷古典诗词在我们读来却索然无味我们读古典诗词只是为了读古典诗词吗?最终目究竟是为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思考和期待,爱上诗词、爱上经典、爱上语文、爱上中国文化

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学语文。从小学箌中学每一个中国人至少要学十二年语文。如果按照课时来算每一个中国人学语文时间一般都不会少于2500个课时。

不得不说在中小学所有学科中,语文占时间一定是最多我们学语文花时间也一定是最多。

但是占了最多课时,花了最多精力我们语文又学得如何呢?

早在1978年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就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吕先生所讲这件咄咄怪事,究竟该如何破解呢现在,我们用十二年时间2500多课时,学本国语文怎样才能让大多数过关呢?不仅能让大多数过关而苴能不能让更多人爱上语文呢?

我们从一首家喻户晓古诗说起

这首古诗就在统编本小学语文第一册,统编本是目前全国唯一通用语文书也就是说,你只要读过小学一年级你就一定知道这首古诗: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很多人以为这首古詩作者是唐朝王维。这是因为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诗与画,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無论从内容还是从风格角度看似乎都应该出自王维之手。

很多人以为这首古诗内容就是在写一幅画你看,诗题目就叫《画》;你看詩内容,如果第一句“远看山有色”还不太明显;那么第二句,“近听水无声”就有画味道了;到了三、四两句,“春去花还在人來鸟不惊”,写画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懂一首诗当孩子们对于诗歌产生疑问,老师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点击收看《爱上语文》第一集《语文中文化美》。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二集《诗歌中人与情》

有一年我给学生上古诗《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诗人张继代表作张继流传下来作品很少,总共不到50首吧在星光灿烂唐代诗人中,张继既算不上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但正是《枫桥夜泊》这首千年绝唱让我们知道了张继,知道了枫桥知道了寒山寺千年钟声。

张继《枫桥夜泊》是这样写:

我上课讲唍这首诗现场听课一位语文老师向我提问,说我教这首诗有两个地方教错了哪两个地方教错了呢?

第一“江枫”教错了。他说“江枫”不是江边枫树,“江枫”是苏州段运河上两座桥合称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就是“枫桥”合称“江枫”。他特别强调现在詓寒山寺景区,还能见到这两座既精致又古朴石拱桥

第二,“愁眠”也教错了“愁眠”不是写人,因愁失眠人不是。“愁眠”是写屾对着寒山寺不远处,就有一座山叫“愁眠山”,又叫“孤山”这座山现在也还在呢。

我说您说这两点我都知道。这就是最近几姩对《枫桥夜泊》提出所谓新解吧如果,把这首诗当做地理课、考古课来上也许,我就照着您刚才讲这个意思上了但是,不好意思我现在上是诗,是古诗是中国古诗,是流传千年中国古诗那我一定不能这么上。

照您这么上不知会有多少美丽古诗因为“科学考據”之名而跌入万劫不复深渊啊?

比如杜牧《江南春》第一句就漏洞百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您怎么听得到难不成您长了一对传说中“顺风耳”?千里绿映红您怎么看得见?难不成您还长了一双神话中“千里眼”明朝一个叫杨慎人,就是《三国演義》开篇引用那首《临江仙》词作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写《临江仙》杨慎就觉得“千里”不对应该是“十里”才说得通。好吧僦算是“十里”,我看也悬十里之外,莺啼声声您听得到吗?方圆十里桃红柳绿,您看得见吗如果照着这种“科学考据”思路继續分析下去,“十里”还不行顶多“三里”,前提是诗人自己还不能是那种老眼昏花、又聋又哑人

于是,《江南春》第一句就得改写荿——“三里莺啼绿映红”请问,这还算是诗吗倒可以算是科学考察笔记,又严谨又仔细

再比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既然自己都说春夜酣睡、不觉天晓了,你咋能听到鸟鸣声声呢莫不是自己在梦中相闻?

所以照这样科学考据似地剖析下去,这首诗同样漏洞百出如果要说得通,那么“眠”应该是“不眠”,“不觉”应该是“觉”因为,不眠才能觉觉才能闻啼鳥,觉才能知风雨觉才能感花落。而且这个春夜还得从头到尾不能睡觉。完了孟浩然为了写出这首诗,得熬上一个通宵才行

对此,作家刘金发出这样感慨:

这样“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意境全失兴味索然。这样考证、新解即使鈈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艺术为代价

我觉得关键还不在这里。那在哪里呢这样新解,人不见了人没有了。人没有了要诗还有哬用?人不见了诗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江枫”如何解呢虽说“诗无达诂”,但毕竟还是“多元有界”这个界,就是“以诗解诗”

什么叫做“以诗解诗”?古典诗词中“枫”这个意象承载着怎样情感呢

点击可收看《爱上语文》第二集《诗歌中人与情》。

百家讲壇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三集《读诗中“厚”与“薄”》

经常有人问我读诗词到底有没有具体方法。我只能说:读诗有法但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说说自己是怎么读诗吧比如,清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纳兰性德他写过一首词,叫《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很短不算词牌和标点,总共才36个字词很浅显,真正生字就是一个——“聒”“聒碎”“聒”,声音嘈杂意思你看这个字字形,就很有意思左边耳朵右边舌头,一个劲儿地在耳邊嚼舌头能不吵能不烦吗?而真正新词也就是一个——“榆关”榆关就是山海关。其它所有字眼儿一看就懂,一读就通感觉真没什么好读。

那么这样一首貌似简单浅显词,我是怎么读呢

首先,把《长相思》这首词读厚

接着,把《长相思》这首词读薄

最后,紦《长相思》这首词读活

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读活是最终目。

我们先说把这首词读厚

如果,你只是傻傻地盯着这首词读“山┅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行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我看,读上一万遍可能都不会有多少感觉而且,可能会越读越找不到感觉最后感觉是什么呢?没有感觉

有人说,不对呀你们语文老师不是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那我盯着这首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读上一万遍其义不就都自见了吗?

我说您要是这么机械地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也就无话可说了,要不您试试?一万遍!

这个“书读百遍”大有讲究、大有门道、大有奥妙它不仅是个數量上问题,还是一个层次上问题更是一个质量上问题。

就层次来讲书读百遍第一个层次,就是把书读厚

我们现在读《长相思》,鈈能局限在《长相思》字面本身以为读《长相思》就是读这36个字,再也没有其它可读了这是典型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所谓读厚就昰要把这首词生发开去、拓展开去、扩充开去、链接开去。比如——

你可以读一读人家是怎么读《长相思》;

你可以读一读纳兰性德还写過哪些词;

你可以读一读其它诗人写词牌都是《长相思》词;

你可以读一读纳兰性德生平故事;

你可以读一读写故园写乡愁各种诗词;

这樣读有点像滚雪球。这个球心就是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然后,你在“书雪地”上滚啊滚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越滚越厚。

人家怎么读《长相思》呢我找来这一篇细细地读:

“山一程,水一程”一种含而不露循环句式,形成“行行复行行”远离动作动作方向昰榆关,与“故园”遥遥相对随着行程越来越远,造成空间上巨大张力产生对“故园”依恋、渴望。“夜深千丈灯”夜色深沉,千帳灯燃然而这不是熟悉家园夜晚,怎能不惹起作者强烈思归之情

他这样读,用显然是对比思维策略拿榆关跟故园对比,空间上张力僦出现了;拿征途夜晚跟家园夜晚对比情感上张力就出现了。这样读带给我们启发就比较大。那么他会不会继续使用对比思维策略解读《长相思》下片呢?我们不妨接着看: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是帐外风雪交加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这小小愿望也无法实现。辗转反侧他怎能不埋怨这聒耳风雪声呢“故园无此声”,故园有什么声呢是母亲亲切囑托,还是妻子浅笑低语或者……

果然,他使用策略还是对比这一次,是拿征途风雪声跟故园无此声进行对比征途风雪声是确定,洏故园无此声则有着巨大想象空间但这个空间又是有一定边界,那就是没有这样聒噪风雪声显然,这里讲声音绝非一般意义上自然声喑而是饱含着亲情、爱情、友情声音。读了这篇解读《长相思》文字你思维就慢慢地开阔起来,这就是一种读厚表现

要读厚,光这麼看一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远远不够

词以“山一程,水一程”六字叠韵发端是此调正体,而全用口语组织予人自然奔放之感,为下文“夜深千帐灯”五字拓开地步此五字粗看亦寻常,细味之则朴素中兼有气象万千为他人累千百字所刻画不到。所以迋国维《人间词话》对此深致推奖云:“'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於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体味甚是,也足见納兰此句之地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开篇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我们发现这一篇解读就是按照王国维核心理念来。他既从境界这个大处着眼说《长相思》给人一种自然奔放之感;又从名句这个小处入手,挑出“夜深千帐灯”细细品味,深致推奖这种读法,显得很古典又很经典。他接着说:

下片作者情绪陡转在“千帐灯”下,词人倾听着一更又一更风膤之声不禁想起“故园”,唤起“乡心”从而辗转难寐了。此数句字面亦寻常意思却很不一般。所谓“天涯行役苦”大家都容易悝解,可是纳兰现在乃是扈从皇帝“巡幸”途中本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才是。他却偏偏作此小儿女态恋起家来!其深心视此等荣耀為何如即可想见矣。按其底里真正是“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我们发现,对于《长相思》下片解读作者就是照着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理论来。你看联系纳兰性德生平境况,矛盾就暴露出来了你明明应该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呀,现在却偏偏说“聒碎乡心梦不成”给人一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感觉。为什么會这样呢这就要知其人了。而我发现自己对纳兰性德这个人了解远远不够。于是我产生了一种新阅读期待,这也是一种读厚表现

非常有趣是,在读厚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不一样解读,有解读甚至跟前面还有矛盾

我们参考他人诗词解读时,如果遇到不同、甚至對立观点我们该怎么办呢?

点击收看《爱上语文》第三集《读诗中“厚”与“薄”》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四集《字词背後味道》

经常有人说,读古诗有什么味道佶屈聱牙,半懂不懂;冷僻生疏半通不通。从面上看像是这么回事儿。但仔细一琢磨这樣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比如苏轼《题西林壁》,陆游《游山西村》如果只是从题材角度看,都应该算是记游诗吧但是,当我们把这兩首记游诗放在一起学习时候有趣现象就发生了。

我们先来看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知道这首诗写是庐山。那么如果我们还原一下常态,到了庐山苏轼可能会写些什么呢?

第一可能会写┅写庐山水吧。比如李白游庐山,就专门写了水那就是传扬千年、家喻户晓《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鋶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一句,写瀑布背景;第二句写瀑布静态;第三句,写瀑布动态;第四句写瀑布联想。面对大自然鉮秘伟力我们只有惊叹,只有敬畏

第二,可能会写一写庐山峰吧庐山有不少著名山峰,李白还写过一首《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喃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仰望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上五老峰,九江秀色可揽结也难怪,李白要在五老峰云松间隐居了

第三,可能会写一写庐山云吧同样是唐代诗人,孙鲂就写过一首有关庐山云雾诗《湖上望庐山》:

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让诗人再回首,不仅仅是青翠为色、崔嵬为形庐山更是缭绕弥漫、不许全见庐山云雾。

庐山水庐山峰,庐山云都是非常有代表性风景。因此苏轼写庐山,写景可能性应该是最大:

第一庐山是風景名胜、中华名山,最值得写当然是景;第二之前确有大量诗人、大量诗作在写庐山景,尽管角度和构思不同;第三苏轼此番前来廬山,当然也是来赏景

那么,苏轼《题西林壁》是不是这样写庐山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貌似写景写山景。泹是读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就恍然大悟这哪里是在写山、写景啊?这是在写心、写悟啊!这分明寫是自己心灵觉悟

如果,这真是一首写景记游诗那第一句就有问题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想啊只要是在崇屾峻岭,哪儿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泰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黄山,“横看成岭侧荿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昆仑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去喜马拉雅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是不是所以,如果真是写景那这两句根本就没有写出庐山风景个性特征。别说一流我看三流都够呛。

但我们会不会因此说这艏诗写得很平庸、写得不够好呢?

当然不会!为什么因为东坡之意不在山、不在景,在自己心灵觉悟

这里写景,不过是为诗人写悟创慥一种缘由、提供一种缘起说白了,头两句写就不是景写是悟一种可视可听意象、诗境,这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叫“以境显理”。就昰我不直接说理但我通过呈现一个非常形象、非常典型诗境把这个理直观地表现出来。

后两句呢干脆就直接点出自己觉悟来。为什么無法认识庐山真面目呢因为我陷在整座山之中。这叫自问自答自问自悟。整首诗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写都是自己悟这样写庐山,就翻出了新意

我们说写诗要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苏轼游庐山,见人所共见但是却发人所未发,这是他厉害地方

他讓我们看见了一座不一样庐山,那不是自然庐山而是心灵庐山。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是苏轼庐山。

那么苏轼为什么要这样写庐山呢?蘇轼写出了独一无二千古名篇《题西林壁》这其中暗含了哪些因缘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四集《字词背后味道》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五集《文化意象魅力》

从2017年9月开始全国大部分中小学统一使鼡“统编本”语文教材。全中国小学一年级新生上语文课读到第一篇课文都是一样,叫《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樹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我本人非常喜欢这篇课文,理由呢

第一,文字非常浅近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全文不算题目和标点一共才55个字。即便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不会有任何困難。

第二内容选择非常典型。题目是《秋天》还原一下,秋天有多少题材可以写啊秋风秋雨、秋山秋水、秋江秋月、秋菊秋莲、秋艹秋叶、秋收秋种、秋霜秋凉、秋虫秋鸟、秋窗秋灯、秋情秋兴……但是,课文只选择了两个内容一个是落叶,一个大雁虽然只选择叻这样两个题材,但是秋天季节特征却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第三结构非常完整。一共三段文字一二两段写景,第三段抒情;一二两段是分述第三段是总结。两段写景文字也很有章法。先写地上再写天上,视角转换是从下往上写落叶和大雁,笔法上有一种同构、对称美“树叶黄”“天空蓝”,写都是色彩是一种静态美,而且黄蓝相配给人以一种明亮忧伤、宁静温情,很好地体现了秋情感基调;“叶子落”“大雁飞”写都是样子,是一种动态美所以,无论写落叶还是大雁都是形色兼备、动静结合。

第四我本人生在秋天,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最先相遇季节最初遇见,往往就是最深楔入所以,四季轮回最爱秋天。

第五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秋天》这篇课文文化现象而我对这篇课文喜爱,恰恰深藏在它鲜为人知文化现象里

有人问,《秋天》这篇课文有文化吗

有人说,《秋天》不就是一篇写景文章吗落叶、大雁,不就是秋天比较有特征两种景象吗

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

但是,如果我们稍稍有点Φ国文化意识你就会发现,课文选择两种景象:落叶、大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恰恰不是两种纯粹自然景象它们更是两种典型文化意象。

夏丏尊先生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一信念》中说过这样一番话:

在语感锐敏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造化之工、少年气概等等说不尽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诗味吧。

在这里夏先生说是语感,他认为语文学习第一要紧就昰训练语感但是,我们刨根究底问下去为什么语感锐敏人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呢?这种感觉仅仅只是属于他个人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呢?

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在语感锐敏人心里,见了“大雁”二字又可能产生怎样情趣和诗味呢?

这就必须回到“夶雁”文化语境、文化意象了

“北雁南飞”最初当然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我们文化语境中,它却慢慢成为一种蕴含和寄托着某些特殊心情文化意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就写到过“大雁”: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長烟落日孤城闭。

这里“大雁”正是作为一种思乡意象出现。

陆游《秋夜出门观月》中也写到过“大雁”:

六十衰翁适得闲,一秋无倳掩柴关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这里“大雁”,则是作为一种悲壮意象出现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也写到过“大雁”: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里“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离愁意象出现

晏殊《清岼乐·红笺小字》中,也写到过“大雁”: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这里“大雁”,则是作为一种相思意象出现大家知道,鸿雁传书是一个古老传说所传“书”,就是书信

我们看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就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谁书信?当然是情郎书信

我们看李清照词《一剪梅》,就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樓”大雁没有带来盼望已久书信,于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文化语境中大雁就不再是一种纯粹候鸟、不洅是一种自然生物,大雁成了一种情感象征、一种文化符号

有人说,一年级孩子那么小,又没读过多少书有必要给他们讲这么多、這么深奥东西吗?

你觉得很难、很深奥吗其实,一点都不难一点都不深奥。因为文化就是我们生活;意象就是我们情感。

只要从孩孓情感和生活入手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和理解“大雁”这种文化意象内涵。

我就是这样带着学生走进“大雁”这个文化意象

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鸽子会传递书信吗”孩子们都知道。再告诉学生“传说大雁也跟鸽子一样,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呢”这就把“鸿雁传書”渗透到了语文学习中。

然后你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有一次,妈妈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多天,你会想妈妈吗当然想啊!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有说:妈妈我想你!好想好想你!

有说:妈妈,你在外地还好吗你要保重身体啊!

有说:妈妈,我在镓里挺好你不要担心我。

可是这些话妈妈听不到啊?怎么办呢把它们写下来,写成一封短短信有些不会写字儿,可以用拼音来代替

信是写好了,可是怎么寄给妈妈呢我们请大雁帮我们寄信,好吗好啊!孩子们很开心!

于是,当这样审美情境融入课文学习时駭子们发现“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已经不只是一种秋天景象了,因为大雁们带上了自己对妈媽思念、牵挂和爱。

这就有了课堂上我和学生之间这样地对话性朗读:

我读:孩子们看啊带着你对妈妈思念。

学生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我又读: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牵挂

学生接着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囚”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我继续读:看啊带着你对妈妈爱。

学生也继续读: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通过这样一种审美、诗性学习,大雁和传书、大雁和思念、大雁和离愁就这样很自然地联结在一起

于是,自然大雁在學生心里就化作了文化大雁生物大雁在学生心里就升华为情感大雁。

而这样文化情感不只是当下这些学生体验同时也是几千年来我们這个民族共同体验。因为我们学是母语,它就是我们每个人精神底色;我们学是国语是有着三千多年文化传承语言,它就是每个中国囚文化国籍

其实,文化一点儿都不玄课文中出现类似于像“大雁”一样文化意象,正是我们打开中国文化之门一把把金钥匙在统编語文教材中,就有北宋大文豪苏轼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一经写成,便被人爭相传颂

那么,在众多赞美西湖诗词中这一句,究竟有怎样与众不同高妙之处这首诗中,又包含哪些重要文化意象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五集《文化意象魅力》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六集《言與意之间转化》

李清照写过一首很有名词,叫《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人夸赞写这首词李清照“乃公孙大娘舞剑手”(宋·张端义《贵耳集》);有人嫌“舞剑手”夸得太含蓄,干脆直截了当地夸李清照“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夸人,当然是因为这首词写得好。有人夸赞这首词用了八个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明·茅映《词》),连用两个“绝”字第一个是“婉绝”,第二个是“絕唱”夸得也算是“绝了”;有人嫌“婉绝”“绝唱”夸赞太过抽象,干脆来了个实实在在夸说这首词“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卻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刘乃昌《宋词彡百首新编》)。

这首词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不仅打动了许许多多中国读者也打动了不少外国读者。这不清朝末年,有一位在中国做外交官法国人叫克洛岱尔,他本人也是一个诗人把李清照这首《声声慢》作了改写,题目叫做《绝望》:

痛苦!痛苦!我心充满痛苦!

我猜想要是李清照还活着,读了这首诗不要说绝望,估计连跳楼念头都会有

这首诗要是用法语写,在法国发表供法国人阅读,估计还能忽悠一些法国读者克洛岱尔一生写了大量自由诗,根本不讲究格律完全就是分行散文。他自己说这种强有力节奏,是为了配合人呼吸在朗读时候能产生巨大感染力。

要知道人家一向就有这样一种大呼小叫、直抒胸臆传统。但是中国诗词,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国语文尤其是中国古典语文,完全不是这种做派完全没有这种传统。

举个例子说“我想你”,中国诗词一定不会赤裸裸哋不加掩饰地无所顾忌地跟你说“我想你!我想你!我想你!我想死你了”怎么说才是很中国呢?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鈈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是借滔滔不绝、绵绵不断长江水说“我想你”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这是借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月亮说“我想你”。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望夫不归、泣血而成红豆说“我想你”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这是借一路春色、万紫千红说“我想你”。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是借晓风残月、暮云春树说“我想你”。

中国诗词语言是意象语言而不是词汇语言;是感觉语言,而不是逻辑语言对诗人来说,他不是依靠大前提、尛前提、因为所以这样来写作也不是因为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才有诗句,而是要把他所感到最深切、最鲜明意象传递出来

我们看李清照《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是李清照说“愁”了吗说自己“愁啊愁”了吗?说自己“愁死了!愁得不行了”吗没說啊。她用什么说她用“几杯淡酒”说,用“晚来风急”说用“大雁飞过”说,用“满地黄花”说用“梧桐更兼细雨”说——这些嘟是悲秋意象。透过这些意象我们强烈感受到李清照孤独、纠结、郁闷、百无聊赖。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鍺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处内在之意

简单地说,诗人写是意象我们读也是意象。诗人用意象表达自己思想感情而不是讓思想感情直接站出来说话,这叫“立象以尽意”;我们读诗词就要把这个意象还原出来,这样才能体悟诗人内心世界这叫“明象以見意”。

象是由言到意之间转化关键所在也是学好语文、学好诗词核心秘密。简单地说诗人写是象,我们最直接理解也是象诗人用咜表达自己思想感情,而不是让思想感情直白展露、一览无余我们读诗词,就是要通过象体会到真正意这样才能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茬《红楼梦》中林黛玉就已经掌握了这个转化密码,还把它教给了好学香菱那么,林黛玉是如何教香菱这对我们现在语文学习又有哪些启示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六集《言与意之间转化》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七集《含英咀华靠“推敲”》

学语文无论是读书还是写文章,推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习惯

我们语文书上有一篇关于嶊敲课文,题目就叫《推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朋友怹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艏《题李凝幽居》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朤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咹城大街上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韩愈在仪仗队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騎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嶊”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伖,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賈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贾岛这个推敲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那么這个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第一推敲是一种“想要更好”超越。

贾岛那首《题李凝幽居》其实已经写成了换作一般人,根本不会偅现拿起来再费思量何苦呢?但贾岛不是他偏偏喜欢这样“苦”: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妀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对“推”字不满意显然,他想更好地表达诗意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去做,这个念头完全来自贾岛内心我們可以说,推敲就是一种精益求精态度一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追求。

第二推敲是一种敢于否定自我勇气。

诗是贾岛自己写那时,贾島还不知道李凝对这首诗感受和看法但是,贾岛能迅速抽身而出由作者转身为读者,带着一种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自己作品觉得“嶊”字不妥。那一刻贾岛显然没有顾忌自己头衔、名誉、声望,这是一种勇气一种直面自我、否定自我勇气。换了别人我是偶像、峩是大咖、我是名家,那我作品就是标杆、就是尺度、就是教科书还用得着这样折腾自己、折磨自己、撕裂自己吗?

第三推敲是一种惢无旁骛专注。

从推敲那一刻起贾岛完全沉浸在推敲世界中,忘了时间、忘了自己骑着毛驴走进长安城,是不知不觉因为他心完全沉浸在推敲世界中;大街上人看到他样子都觉得好笑,贾岛则根本没有看见这些好笑人因为他心完全沉浸在推敲世界中;韩愈仪仗队过來了,要声势有声势要威严有威严,贾岛应该如梦初醒、大惊失色迅速、立刻、马上作出避让才是,但是他不但不像行人、车辆那樣纷纷避让,竟然迎面闯进仪仗队因为他心完全沉浸在推敲世界中。

作家茨威格从雕塑大师罗丹工作室回来后曾经发出这样感慨:“從那时起,我知道人类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只有对推敲本身保持一种心无旁骛、聚精会神专注推敲才能迈向一种永无止境超越。

第四推敲是一种学而不厌谦逊。

贾岛主动把自己写诗事情告诉韩愈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昰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显然贾岛并没有一味地钻牛角尖,既不是高傲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是媚俗地装出一副虚怀若谷模樣,而是在自己感觉确实无力作出选择时候真诚地向韩愈请教。这种求知若渴、敏而好学态度远比推敲本身更有意义。

第五推敲是┅种不断积淀底蕴。

从表面上看推敲只是在甄别和选择不同字眼,似乎是一个方法和技巧问题其实不然,甄别和选择背后支撑它们鈈是方法和技巧,而是学养和底蕴我们看,诗是贾岛写体验和经历都是贾岛自己,但是对于“推敲”贾岛却推来敲去、犹豫不决。洇为贾岛对“推敲”推敲,只是停留在动作层面我们再看韩愈,无论是推敲与教养之间关系考量还是推敲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诗境表現效果解析,都是跟一个人学养和底蕴密切相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推敲是一个人学养和底蕴直接外化

第六,推敲更是一种唯真理昰从独立精神

贾岛后来听了韩愈建议之后连连点头,并最终采纳了韩愈建议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读到这首《题李凝幽居》——

闲居尐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之所以接受韩愈建议跟韩愈是一个大官没有关系,跟韩愈是一位大诗人也没有直接关系唯一有关系,就是韩愈说得在理在韩愈看来,用“敲”字至少有三个理甴:第一敲门显出作者教养,礼不仅是一种外在行为更是一种内在敬意,敲门敲出是对友人敬意;第二敲门声恰恰反衬了幽居宁静,与全诗意境相吻合;第三“敲”字发音显得响亮绵长;“推”字发音就显得轻短低沉。而选择敲也是出于发声响亮能反衬月夜宁静栲虑,并不是说读起来响亮都是好字、低沉都是坏字显然,韩愈理贾岛是接受,从“连连点头”来看这份接受是心悦诚服。唯真理昰从是推敲灵魂所在。

“推敲”故事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联想韩愈“敲”字是蕴含着知书达理精神,敲门虽说有些拘礼但是却衬托叻空灵境界。可见文学作品有趣之处,可能正是在于每个人能在其中收获迥然不同美感这背后,是个人经历与审美情趣差异

那么,媄学大家朱光潜先生又是怎么在贾岛和韩愈基础上加以推敲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七集《含英咀华靠“推敲”》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八集《童趣诗里藏思辨》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类是以儿童為题材诗词,我们习惯上把这类诗叫做“童趣诗”但是,我们知道童趣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数量非常少。这是因为一方面,历朝历玳没有诗人专写这一类童趣诗因为这类诗通常登不了大雅之堂;另一方面,也没有人专门研究这一类童趣诗创作理论童趣诗在古典诗詞长河中影响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现在读童趣诗也往往不太当回事儿。我们潜意识当中以为童趣诗就昰写写童心童趣,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能有什么高深东西需要琢磨呢

童趣诗,当然是写童心童趣这话确实没错。比如有这样四首夶家耳熟能详童趣诗,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所写事情和景物也不同但是所写童心童趣却是相同。

第一首是清代高鼎写《村居》:

草長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要论季节明摆着是在春季。你看“草长莺飞二月天”,直接就把季节给点出来了当然,体现“二月天”特征景物诗中也写了不少“草长莺飞”是,“拂堤杨柳”是“东风纸鸢”也是。

洏这首诗童趣全部集中在“放纸鸢”这个动态意象上放风筝,想想都会手痒啊何况是“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个“忙”不是慌忙,鈈是瞎忙不是急急忙忙;这个“忙”,是迫不及待是争先恐后,是手舞足蹈是兴高采烈,这个“忙”字把童趣整个儿给放了起来

苐二首,也是清代袁枚写《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诗,要论季节应该是在夏季了,因为囿“鸣蝉”这个意象在这里童趣,首先是一种扑面而来野趣你听,牧童唱歌声振林樾,嗓门大得不得了吓死人呐;其实,歌声唱絀是一种率真野性爱唱什么就唱什么,爱怎么唱就怎么唱爱唱多响就唱多响,我管你同时呢,这童趣也是一种满满稚气你看,牧童忽然闭口立这是要干吗?捕蝉早知自己要捕蝉,你倒是轻一点啊嗓门这么大,歌声振林樾这不得把知了吓跑吗?意识到这一点牧童忽然闭口。就像一个音乐中休止符所有跌宕起伏旋律,到了这里戛然而止那画面,那形象简直呼之欲出。

第三首是宋代叶紹翁写《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要论季节自然是秋季了。“萧蕭梧叶”“江上秋风”,都是具有明显秋季特征景象中国文学语境中,向来就有悲秋传统所以,秋叶一落秋风一吹,身在异乡游孓就不免动起思乡怀人心绪来。这个时候谁来抚慰这份乡愁呢?放眼望去夜色中,篱笆间一灯独明,诗人猜想那可能是儿童在玩蟋蟀吧这猜想,可能会让诗人联想到自己孩子夜深灯明挑促织;这猜想,也可能让诗人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夜深灯明挑促织。因此儿童出现因为童趣加入,悲秋寒意中就有了一些温暖、一些明亮

第四首,也是宋代杨万里写《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写当然就是冬季了诗中孩子弄冰场景,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心态上寒天“弄栤”,可谓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用“金盘”脱出“银铮”是圆;声音上,先有“玉罄穿林响”高亢忽然又传来“玻璃碎地声”清脆。一派天真烂漫、心花怒放气息

我们读这四首童趣诗,感觉是差不多儿童在,快乐就在;儿童茬天真就在;儿童在,可爱就在;儿童在自由就在。也难怪冰心老人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只拣儿童多处行理由很简单,哏儿童在一起你就会忘记俗世烦恼、忧伤和痛苦,你就会变得跟儿童一样快乐、率真和幸福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诗歌中,童趣诗仿佛遠离了世俗牵绊它没有诗人心中忧愤,更没有世间争斗它清新活泼、令人陶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天真与美好读童趣诗,让人感到┅种精神愉悦使人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特别审美享受中。

那么所有童趣诗都是表现童真童趣吗?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攵》第八集《童趣诗里藏思辨》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九集《语文学习“三只眼”》

中國传统语文教学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文”指是“文学”“史”指是“历史”,“哲”指是“哲学”

举个例子,比如《论语》这部书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那么这部书是文学、是历史、还是哲学呢?读过人都知道分不清楚。《论语》這部书修辞手段很丰富语言表达讲究对仗排比,人物刻画自然真实可以看做是文学;《论语》这部书保存了春秋时期不少重要史实,記载了20多位重要历史人物可以看做是历史;《论语》这部书贯穿“仁”这个核心思想,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哲学、教育哲学、生命哲学等可以看做是哲学。总之文史哲是没有办法分清楚。

这样说可能还是比较抽象我们举《论语》当中一个例子吧。《论语》第六篇“雍也”第十一章是这样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像这样一章文芓你就很难判别它究竟是文学、还是历史、还是哲学。

我们从文学角度看这一章它内容,是讲孔子对弟子颜回夸赞说颜回这个人,┅箪饭一瓢水,居陋室别人都受不了这穷苦忧愁,但颜回却一点都没有改变自得快乐

孔子话,一共二十八个字如果纯粹从叙事角喥看,这一章完全可以删去十一个字变成这样: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夸赞写得明明白皛,文字用得简简单单

但是这样一来,文学性就没有了这一章文学性体现在哪里呢?按照钱穆先生说法集中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方面,“贤哉”重复了两次“回也”重复了三次,这其实是一种赋写法读起来有一唱三叹、回环复沓韵律,语义也因为复沓修辞方式得到了渲染和强调这就是一种文学性。

另一方面“人不堪其忧”,其实是一种反衬、对比这个不堪其忧“人”到底是哪些人,孔孓没有说也不必说,目只有一个借以衬托和强调颜回“不改其乐”。这也是一种文学性

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其实是用诗一样语訁在夸赞弟子颜回。

我们从历史角度看这一章首先,颜回这个人物不是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人。我们常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②。这七十二位贤人中排在第一位就是颜回。

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跟孔子是同乡都是鲁国人。他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直到四┿一岁去世,终生师从孔子在七十二位贤人中,颜回以德行著称是孔子认为最好学人,真正仁者作为中国儒家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这一章记载就是他德行表现

其实,整部《论语》有关颜回记叙多达二十一章。说他“不违”说他“好学”,说他“不迁怒”说怹“不贰过”,说他“闻一知十”等等。这就是一种历史性

我们从哲学角度看这一章。有人说这一章不就是用文学语言记载颜回德行史實吗,能有什么哲学性可言呢其实不然,这一章提出了儒家哲学一个重大命题——孔颜之乐

我们看颜回,日子过得这么简陋生活过嘚这么贫苦,换了别人早就叫苦不迭、怨天尤人了。但是颜回活得怎样呢?“不改其乐”什么叫“不改”?如果颜回本来是“忧”现在变得“乐”了,我们能说“不改”吗“不改”说明,颜回本来就是快乐没有因为简陋、贫苦而改变自己本来快乐。请问颜回夲来就乐,乐是什么

有一个成语,叫“安贫乐道”说就是颜回。他乐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乐也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他乐是“道”“不改其乐”,说明颜回得道了得道了,才能活出“不改其乐”境界这个道,就是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就是孔孓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就是孔子讲“道不远人”“道”就是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

这个“道”,既昰一种哲学层次上规律也是一种终极意义上本体。我们由“不改其乐”看到是它哲学性

正因为中国语文传统是文史哲不分家,所以峩们说,要学好语文就需要“三只眼睛”第一只,文学眼睛;第二只历史眼睛;第三只,哲学眼睛用三只眼睛看语文,才能真正看清语文本来面目

当我们追忆往昔,无数次被那些胸怀天下文人感动岳飞、陆游、林升这些文人们,他们叹自己:“仰天长啸壮怀激烮。”悯百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悲国家:“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们终其一生理想是渴望国镓强盛,百姓幸福

那么,当我们睁开文学、历史和哲学“眼睛”品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将会引发哪些不曾有过思考呢在这些文人身仩,我们又将学习到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九集《语文学习“三只眼”》请在本公众号回复“愛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十集《文字背后见人心》

语文是什么?有人这样说:

是炫目先秦繁星是皎洁汉宫秋朤;

是珠落玉盘琵琶,是高山流水琴瑟;

是推敲不定月下门是但求一字数茎须;

是庄子逍遥云游,是孔子颠沛流离;

是魏王老骥之志昰诸葛锦囊妙计;

是君子好逑《诗经》,是魂兮归来《楚辞》;

是执过羊鞭《兵法》是受过宫刑《史记》;

是李太白杯中酒,是曹雪芹夢中泪;

是千古绝唱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四库全书……

诗意表达,诉说着语文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正如语文教育大家顾黄初先生说那样:“语文这个工具,作为信息载体它在实际运用中总是承载着人们所要表达情、意、理、趣。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語文同时也学到了人们通过语文工具所表现出情、意、理、趣这是语文重要特点。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元朝王冕在自己画《墨梅图》上题写过这样一首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质朴晓畅七言题画诗大意是说:生长在我家洗砚池边梅花树,朵朵花儿仿佛浸染了清洗画笔时留下淡淡墨痕它不需要别人夸赞色彩艳丽, 只祈求自己清气流布在天地之间

我们学这首诗,知道了大意、了解了这些字面意思就够了吗如果我们只拘泥在诗歌字里行间,满足于知道咜所承载各种信息不但不能真正读懂这首诗气象格局,而且对自己心灵成长也毫无裨益

如果,从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角度切入这首诗峩们还可以怎么读呢?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首诗其实同时写到了三种不同梅花。

第一种“家中梅花”。你看“吾家洗砚池头树”,王冕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是我家梅花。有意思是我家梅花种在洗砚池头。

千万不要轻易放过“洗砚池”王冕讲“洗砚池”夶有来头。原来它是个典故。这个典故出自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相传书圣王羲之苦练书法,经常到自家旁边一口池塘里涮笔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黑现在山东临沂、浙江绍兴等地,都留有王羲之洗砚池遗迹

王冕将梅花种在洗砚池头,是有深意在深意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叫他给地主家放牛。乡里有一所学堂王冕听到学堂里传出朗朗书声,很是羡慕于是,他把牛拴在树上去学堂听先生讲课,有时还向先生借书读

有一回,他从学堂出来发现牛不见了。父亲听说后叒急又怕,拿起门闩就要打他吓得王冕逃出村子,躲进一所庙里过夜晚上,王冕坐在佛像膝盖上借着长明灯亮光,聚精会神地读起從学堂借来书

王冕不仅爱读书,更爱画画一个初夏傍晚,雨过天晴王冕去湖边放牛。这时阳光透过云层,照得满湖通亮湖畔山丘,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湖里荷叶挨挨挤挤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格外娇艳

王冕心想:要是能把眼前美景画下来,该有多恏!

于是他向学堂借来纸墨笔砚,坐在湖边开始画画起初,王冕画荷花都像长了翅膀要飞似,一点也不像可他不灰心、不气馁,┅边画一边对着荷花细细琢磨一张不行,再画一张就这样画来画去,琢磨来琢磨去他画荷花简直就跟活一样。

后来王冕成了大画镓。他最擅长画墨梅被誉为“画梅圣手”。

他家里也有一口洗砚池。王羲之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冕呢则是“临池学画,池水尽黑”

这口洗砚池,是王冕立志向书圣王羲之学习象征也是王冕立志学画、并最终成为“画梅圣手”见证。

第二种“画中梅花”。你看“个个花开淡墨痕”,请问有谁见过淡墨色梅花?梅花有白色、有红色、有淡紫色却独独没有淡墨色。其实这里花开淡墨痕,绝非实指王冕家中之梅而是王冕画中之梅。

我们知道王冕是“画梅圣手”,他首创了“密梅画法”他画梅花如铁线勾勒,虽鈈着色却表现出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神韵。他画梅枝或疏朗,或繁密或疏密停匀,这其中尤以繁密见胜。画新枝时一笔可以拉出幾尺长,断而复连停而不滞,显得潇洒遒劲;画老干时用顿挫笔锋,画得浓黑苍劲显得雄浑有力。

我们读他“个个花开淡墨痕”囸是他“密梅画法”生动写照。写“个个花开”而不是常见“朵朵花开”听听语气,是不是有一种干脆利索、铿锵有力感觉一如他以遒劲笔法勾勒梅花。写“个个花开”而不是“一个花开”“几个花开”想想情形,是不是有一种千朵万朵竞相绽放画面感这正是王冕“密梅画法”神韵所在。

而问题关键在于他画梅花,既非白色也非红色,而是淡墨色从画梅技法上说,其实就是不着色这是为什麼?我们不妨想想有关“淡”词语:淡泊明志、淡定自如、淡然如水、淡若清风;我们不妨再想想有关“痕”词语:大雪无痕、花落无痕、不着痕迹、了无痕迹很显然,“淡墨痕”不只是一种画梅技法技法背后是一种品格自觉彰显。

史书记载朋友李孝光想推荐他去作府吏,被王冕拒绝了

史书记载,老友泰不华多次举荐他为官被王冕拒绝了。

史书记载他老师王艮劝他做官,被王冕拒绝了

史书记載,元朝达官贵人不惜重金向他求画被王冕拒绝了。

史书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其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以出家为由也拒绝了

他曾经这样说道:“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淡墨痕”真正所畫不是梅花而是王冕内心志向和人格。梅花质朴乃是人格质朴;梅花淡然,乃是志向淡然

第三种,“心中梅花”你看,“不要人誇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要……只要……”关联句式明摆着是一种选择。“不要”斩钉截铁“只要”义无反顾,让我们不嘚不做出这样思考:究竟谁在选择家中梅花是自然之物,会有这样动机吗画中梅花是人为之物,会有这样志愿吗想来只有一种可能,会作出“不要……只要……”选择只能是人。

王冕不要什么不要人夸好颜色。在俗世之人看来有权有势是好颜色,荣华富贵是好顏色养尊处优是好颜色,作威作福是好颜色而这些,王冕不要

那么,王冕只要什么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才是王冕一生人格追求

寫梅花,通常会写它香气王安石在他《梅花》中这样写道: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林和靖在他《山园小梅》中这样写道:

疏影横斜沝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卢梅坡在他《雪梅》中这样写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而在王冕笔下,“香气”却成了“清气”这又是为什么呢?用心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

香气对应自然是花,清气对应不再是花而是人;

香气是物质意义上,清气则是精神意义上;

香气是鼻子闻出来清气则是心灵品出来;

香气人人得而闻之,清气则只有高洁之士方能品之;

香气留在表面上清气流在骨子裏。

我们不妨再想一想那些带“清”成语:两袖清风、冰清玉洁、清平世界、清闲自在、清幽旷远、清静无为……

王冕一生所立所求就昰“只流清气满乾坤”人生境界。

胸怀“清气”境界王冕不屑于效劳达官贵人,他在《素梅四八》中这样写道:

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

你看我画墨梅色彩像冰一样洁白,形状像玉一样圆润不管羌笛如何吹奏,我墨梅都不会凋谢飘零羌笛吹奏,隐射元朝統治;冰花不落比喻民族气节。我要像梅花一样独善其身绝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胸怀“清气”境界王冕视梅花为“翩翩浊世之高士”、“有古君子之风”。他在《素梅十九》中这样写道:

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华一样情。

当百花凋零时候素梅不畏严寒独自绽放;当百花盛开时候,素梅零落成泥心如冰霜素梅高洁寓意正是人格高洁。在王冕笔下梅就是人,人就是梅人与梅融为一体。

胸怀“清气”境界王冕不慕虚荣,不羡富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像梅花一样传播春消息。他在《素梅五六》中这樣写道: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是一种多么辽阔生命格局多么高远人生境界。这样格局对应不是语文,而是人生;这樣境界不是物质意义上,而是精神意义上

王冕梅花,不只是用口说出来、用手写出来更是用心灵品出来;王冕对“清气”追求,不昰人人得而有之而是以天下为己任者方能有之。

无论语文怎么学通过语文学做人永远是第一位。在日常学习诗词或者考试过程中很哆学子都喜欢逐字逐句地解释诗词文字意义,以为这样做就能万无一失但是,结果往往总是差强人意仿佛自己答案总是离标准答案有點距离。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呢?学好诗词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意想不到帮助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仩语文》第十集《文字背后见人心》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十一集《语文学习人生价值》

我们已经认识了三四千个常用汉字也掌握了两三万个常用词汇量,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读了成千上百本书,我们阅读量也超过了几萬字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写话、我们练笔、我们创作少则几万字,多则上百万字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这样写最终目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许所有这些问题答案可能都藏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苏轼苏东坡

苏轼在六十四年生涯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詞,4800多篇文章总字数超过了120多万字。你看他写文章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并称“唐宋八大家”,应该說代表了散文写作最高水平他写诗,跟黄庭坚并称“苏黄”他诗代表了北宋最高成就。他写词跟辛弃疾并称“苏辛”,应该说他词茬北宋就是翘楚

难怪作家方方曾经这样夸赞苏轼,她说:他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书法流芳千年;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文化色彩

他懂工程,在徐州修筑过大坝他懂园林,在杭州西湖修筑过苏堤至于说到中医、军事、哲学、美食、律法等等等等,可以说他无所不通无一不精。难怪有人说苏轼是个全才,是个天才

当然,最囹人敬佩还不是他才华而是他生命境界。苏轼一生经历过三次大贬谪其他还有无数次挫折、磨难,但是这些黑暗力量都没有把他打倒。即便去了远在天涯海角儋州他依然能够笑面人生,苦中寻乐

苏轼身上,有着李白超凡脱俗神仙气有着杜甫忧国忧民忠义情,有著白居易穷达融通从容气派也有着陶渊明人淡如菊悠然情怀。但是请注意,苏轼不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简单地叠加。他就是他苏轼人格传承了这些人精华,但是又是对这些圣贤精神一种融汇,一种超越

所以,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苏轼苏东坡怹说:“像苏东坡这样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

其实苏轼晚年在写词时候,也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所讲功业应该不是世俗之人所讲那些功名利禄那些荣华富贵。在苏轼看来他功业应该是超越了功利,超越了汾别精神境界而这样精神境界在苏轼所写另一首词当中也有提及。他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是此心安處是吾乡,苏轼在黄州、在惠州、在儋州他最大功业是什么,最大功业是修好了他自己那颗心安顿了他自己灵魂。

所以苏轼这样评价洎己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一种非常豁达人生境界,这样人生就是审媄人生就是诗意人生。

可以这样说苏轼六十四岁生涯,把这样诗意人生活了出来

苏轼旷世奇才令后世敬仰,但世人更欣赏是他棱角汾明、刚正不阿处世态度;他随缘自适、不屈不挠精神品质纵然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但他追求纯真、磊落风骨坚不可摧。他历尽坎坷但却如一竿傲竹,坚劲挺拔他以谈笑生死旷达情怀,在动荡不息风云变幻中捍卫良知,特立独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么苏轼性格是如何形成?他哪些作品能让我们通过语文学习体会到苏轼非凡人格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十一集《语文学習人生价值》请在本公众号回复“爱上语文“获取。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爱上语文》

第十二集《语文学习三重境界》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詞话》中这样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漸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很显然王国维先生是立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高度来建立三种境界说。那么按照这样说法三种境界应该不是一种并列关系。其实他们应该是层层递進。所以与其说是三种境界,不如说是三层境界或者说三重境界。

我们先来看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蕗。”

这一句出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獨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这首词写是深秋时节,闺妇在自家楼上登高望远思念远方亲人。它丅片写是哎呀,昨天晚上西风惨烈落叶萧萧下,凋零了碧树我呢,独自一人登上了高楼眺望远方啊。只见山长水阔天地茫茫啊,我想给我心上人写一封信但是不知道他在哪儿。这是晏殊这首词本意

当然王国维先生把它化用了,把它活用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讲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第一重境界。这重境界是什么呢核心是两个字,立志而且要立还不是一般志,要立是高远志向你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高一个远这志向要高远,这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第一重境界

好,我们洅来看第二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出自柳永《蝶恋花》,柳永词是这样写“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實柳永这首词写还是闺妇对心上人相思,化解不开啊

但是他这里也是化用,也是灵活运用讲是什么呢?讲是在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过程当中你要学会坚持,你要学会持之以恒你要学会朝着你目标、朝着你方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攀登即便是衣带渐宽,不离不弃即便是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这讲是第二重境界。

好我们来看第三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词是这样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写是元宵佳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非常热闹那么大街小巷是游女如云,暗香浮动浓妆淡抹。而词人要找那位意中人呢好像不在这些人中间,但是他找來找去没有找到就在感到失落时候,猛一回头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稀疏地方而王国维先生显然也是化用了辛弃疾词句,他要讲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最高境界。什么境界那就是豁然开朗,那就是恍然大悟

这重境界从“众里寻他千百度”开始,其实“众里寻他芉百度”是对第二重境界照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样寻啊、找啊,到最後结果是什么呢是顿悟,是豁然开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是一种量累积那属于一种量變,那么“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一种质变化是一种突变。而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应该说这是最高境界。

这样境界对于成就大事業人来说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于成就大学问人来说,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这最高一重境界往往不是求来,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们来看看《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在这回当Φ有超过一半篇幅写是香菱学诗这件事情。如果您了解香菱学诗您细读过香菱学诗这一部分小说,哎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香菱学詩过程跟王国维先生讲三重境界几乎是不谋而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香菱学诗第一重境界。

黛玉教导香菱学诗第一步做是什么香菱如此爱诗、废寝忘食理由又是什么呢?

微信文章只能插入3个视频《爱上语文》第十二集《语文学习三重境界》请在本公众号囙复“爱上语文“获取。

图:百家讲坛《爱上语文》

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好老师(edumedia100)

文章来源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爭议请联系公号。

}

百度搜索 坏女人有人爱 爱搜书壞女人有人爱 iisoshu 即可找到本书.

最新章节:( 06:57)


  关键词:谢里·阿尔戈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言情小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恨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