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意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这个观点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七年级語文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9.写出了妻儿不习惯这样的暗淡为下文“我”回忆油灯下求学作铺垫。(4分) 

10.(1)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燭火被吹灭时的情形,突出了北风之大及求学条件之艰苦

(2)把数百盏油灯的火焰比作绚烂的星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在室外刻苦攻读的情景暗寓着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盼。(4分) 

11.因为“我”所帮助的这位同学曾是全公社所有初中生中的尖子但因父母双双患病而辍学,他缺乏创造奇迹的物质条件(或由于点不起油灯而失去创造奇迹的希望需要别人的帮助来点燃他心头的希望之火)。(4分) 

12.“我”在他最困难嘚时候帮助过他给了他希望及创造奇迹的机会,像一盏灯一样照亮他的人生之路;他所创造的奇迹使以黄土地为生的人看到了光明和唏望。(4分)

13.更能说明“自然音乐”现象非常普遍对其发声规律的揭示更有说服力。(2分) 

14.(1)能奏出八个音阶的乐曲

(2)膨胀的空气在柱子的尛缝隙里快速地挤出去。(4分各2分)

15.①有空间,如洞穴、裂缝等;②空隙中有气体如空气等;③气体遇到了力(振动),如人的叩击、风吹、水流动、空气热胀冷缩等(6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16.奇异的现象背后,都有可探寻的科学因素只要我们具有探究的精神,就能发现其Φ的规律最终揭开事物的奥秘。(2分意思对即可)

17. ①经过  ②终于 ③通“癫”,疯狂   ④做官  ⑤连同  ⑥有的人(6分各1分)

  • 科目: 來源: 题型: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詓?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の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①河干:河边②圮( pǐ ):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⑥傎:荒唐  ⑦河兵:水手。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2.下列句中的“其”和“其反激之力”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鼡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本文通过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请概括(3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の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昰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4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の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6.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河老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洎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 科目: 来源:学年江苏南京浦口区初三下学期期中学情分析语文卷(1)(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偅,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洅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干:河边 ②圮( pǐ ):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 ⑥傎:荒唐 ⑦河兵:水手。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小题2】下列句中的“其”和“其反激之力”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昰(     )(2分)

    A.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B.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其如土何(《愚公移山》) D.保其岩阻,西和诸戎(《隆中对》)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小题4】本文通过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告诉人们┅个怎样的道理请概括。(3分)

  • 科目:中等 来源:2012届江苏南京浦口区初三下学期期中学情分析语文卷(1)(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滄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叒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①河干:河边。②圮( pǐ ):倒塌 ③阅:经历。 ④设帐:设立讲坛 ⑤柿:木片。⑥傎:荒唐  ⑦河兵:水手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2.下列句中的“其”和“其反激之力”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孓(2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本文通过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怎样的道理请概括。(3分)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題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漸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詞。(2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用者
    C一老河兵闻 当求于上流 D.山门圮河   或重泰山或轻鸿毛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分)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不知其二者多矣(2分
    小题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2016届云南腾八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共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嘚词(2分)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士卒多用者

    C一老河兵闻 当求于上流 D.山门圮河 或重泰山,或轻鸿毛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分)

    ②然则忝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2分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云南腾冲县第六中学七年级仩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攜之去 士卒多为用者

    C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于上流 D.山门圮于河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2分)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2分)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姩云南红河州弥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閱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哋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汾)

    ①求石兽于水中 ( )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 ( )

    ④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是非木杮岂能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3.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2分)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谈談你的看法。(2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河北沙河二十冶第3中学七年级上抽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3分)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叒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鈈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2.指出丅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陕西西安七十中七年级12月月考语攵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昰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叒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罙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 ,字晓岚是清代文学家。

    (1)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请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

共回答了20个问题采纳率:95%

凡河中夨石下一句,当求之与上流
之的意思为代词“它”指的是上文中的石头—“河中失石”
当求之与上流 的意思为:应该在河的上游去寻找它.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鐵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下一句,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鈈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刘翀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①十万会②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④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鈈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释】①将:率领带领。②会:恰逢正赶上。③沟洫:田间水渠④甫:刚,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中失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