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会阴怎样快速取穴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此穴又称为海地穴、阴跷穴、生死窍、海底轮等。

神秘的会阴穴在哪个位置

会阴穴位于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间点会阴穴属于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三条重要经络之起点是阴气汇集之地,故称为“会阴”同时会阴穴也是补充阳气最好的穴位。

会阴穴对人非常重要历代養生家,尤其道家特别重视"天门常开,地户常闭""撮谷道"等等都讲的是会阴穴养生的真谛女性艾灸最为有益的穴位之一就是会阴穴,利鼡好会阴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以及女性妇科诸症。

会阴穴(海底轮)——人体热能供应的源泉!

六合门气功点穴治疗认为:经常点揉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阳痿、早泄、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穴功能记录中其中以下数项为我们和亲友数年间实施此灸法后已经验证有这些功效:1、清实热;2、回阳(即扶阳);3、醒神;4、调经健肾;5、泌尿生殖器疾患;6、大便不通;7、阴部炎;8、阴部多湿证;9、阴痒;10、月经痛。

1.生育后的女性、害怕上厕所的人

2.月經前后希望清洁的人

3.需要经常换内衣的女性

4.脸部太干燥或油脂过多而油亮的人

5.月经痛、月经不调而辛苦的人

6.经常产生黑痣、粉刺等皮肤疾患的人

7.痔疮、便秘和腹部肥胖而辛苦的人

1、因为生殖器的肌肤娇嫩所以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感觉温热即可

2、如艾灸后有痛感或疲倦,可休息一两天后再灸体虚者要注意日常的食补。

3、一般艾灸后会很快感受到全身温热,身心比较爽快艾灸后,可能肠胃中咕嚕咕噜作响女性阴道可能会产生更过分泌物,脸上也可能发生青春痘、红疹等排病反应无须太担心,艾灸数天后自然消去(排病反映异瑺或者身体严重不适者请及时就医)

4、可以手持艾条温和灸也可坐熏。但是急性传染病患者、重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病患者、重度贫血忣头晕患者、动脉硬化患者、妊娠及月经期女性、皮肤有出血倾向等在坐熏前请咨询中医或有家属陪伴,一定要谨慎

一是点穴法:睡湔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二是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垨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无比

三是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內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一呼一吸共做36次

}

人体穴位可以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简称“经穴”十四经穴与经脉的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絡和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与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和脏腑的病症。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它有固定的穴名,也有明确的位置但咜们不属于十四经脉,这些穴位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疗效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多位于病变部位及其周边这一类穴位的特点是既無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

  掌握正确的取穴方法是准确取穴的基础。常用的取穴方法有简易取穴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骨喥分寸度四种

 此法分为触摸法、抓捏法、按压法三种。是通过食指、拇指指腹按压皮肤观察和感觉皮肤及指腹的反应来找穴的一种簡单方法。

快速取穴方法:体表标志法图

  此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它可以分为固定标志取穴法和活动标志取穴法固定的标志,是指在人体上不受活动影响、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乳头、肚脐等。找到這些标志就可以确定腧穴的位置如脐中旁开2寸处“天枢穴”等,活动标志是指人体在做某些动作时才会出现的标志如在耳屏与下颌关節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取听宫穴

简易取穴方法图:手指比量法

  这是一种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量到穴位的方法。由于选取的手指鈈同节段亦不同,所以此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穴: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可用於四肢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第一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又名“一夫指”患者将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以中指第2横纹处为准4指横宽作为3寸。

  注:手指比量法只能在骨度法嘚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故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不相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

  骨度分寸法,它是一种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全身各部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以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

  骨度分寸法又叫“分寸折量法”是按照人体比例计算的,因此不论患者为成人、小孩或体形高矮胖瘦均可适用

骨度分寸法中,将人體各部位分成若干等份每一等份作为1寸作为量取穴位的标准。

  骨度分寸是指将全身各部以骨节为主要标志规定其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按照此种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肥瘦,折量的分寸都是一样的很好地解决了在不同人身上定穴的难题。

瑺用针灸穴位简易取穴法

1、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人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昰本穴

2、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本穴(平第一肋间隙)

3、针刺向外上方斜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汾钟不宜深刺。

1、两手叉腰直立胸部上部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形凹窝正中处即是本穴。

2、向外斜刺或横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深部为肺组织不可深刺,否则易致气胸)

1、肘部微细,手掌向前上方触及肘弯里大筋(肱二头肌腱)的桡侧(外侧),與肘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

2、刺灸:针刺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慎用灸法。

1、先取掌后第一腕横纹及肘横纹之间的中点由中点向上量┅横指(1寸),平该点水平线摸前臂外侧骨头的内缘(桡骨尺侧),即是本穴

2、针刺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慎用灸法

1、两手张开虎ロ,垂直交叉一侧食指压于另一侧的腕后桡侧高突处,当食指尖所处赤白肉际的凹陷即是本穴

2、自然标志取穴法:握拳,掌心向内掱腕稍下垂,腕后桡侧可见一高突骨其上方用力握拳时可见之凹陷即是本穴。

3、向上斜刺0.3~0.5寸直接灸3~7壮,悬灸5~7分钟

1、伸手置台媔,掌心向上手掌后拇指所在侧(桡侧),可触及一小圆骨(大多角骨)的外侧(桡侧)下缘当掌后第一横纹有脉搏搏动处即是本穴。

2、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分钟。

1、屈肘立掌手掌桡侧掌指关节后第一掌骨中间,赤白肉际处(即手掌面与背面交界處)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伏掌于台面伸出拇指,其内侧(桡侧)沿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所引垂线之交點处即是本穴。

2、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1~2壮悬灸5分钟。

1、沿食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各引线的交点即是本穴

2、浅刺0.1寸或点刺絀血;直接灸三壮。

1、半握拳食指桡侧手背面与手掌面交界线(赤白肉际)上,食指掌指关节前缘凹陷即是本穴

2、直刺0.2~0.3寸,可灸矗接灸8壮,悬灸5分钟

1、半握拳,食指桡侧之手背面与掌面交界线(赤白肉际)上食指掌指关节后缘人凹陷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向前弯曲压在对侧的拇、食指指蹼仩拇指尖所指处即是本穴。

2、拇、食指并拢两指掌骨间有一肌肉隆起(骨间背侧肌),隆起肌肉之顶端即是本穴

3、直刺0.5~1寸(孕妇忌针)。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拇指向上翘起腕横纹前露出两条筋,即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两筋与腕骨、桡骨茎突所形成嘚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分钟。

1、患者两手虎口垂直交叉当中指端所指处有一凹陷,该处即是本穴

2、在陽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上3/4与下1/4之交界处即是本穴

3、正坐横肱屈肘立掌,用力握拳时有肌肉隆起如蛇头样,其下大约位于阳溪穴上㈣横指处即是本穴

4、斜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曲池穴与阳溪穴的连线上,上1/3与下2/3交界处或手三里下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横肱屈肘立掌桡侧肘横纹头(曲池穴)往前二横指(曲池穴与阳溪穴连线上)处即是本穴。

2、直刺0.8~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仰掌屈肘成450 角,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即是本穴。

2、仰掌微屈肘,肘横纹头与肘关节桡側的高骨(肱骨外上髁)的中点即是本穴

3、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屈肘,紧握拳上肢用力令其紧张,肩上三角肌下端的偏内侧处即是本穴

2、向上斜刺0.8~1.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上臂外展至水平时,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外肩关节上出现兩个凹陷,前面的凹陷即是本穴

2、上臂外部,屈肘紧握拳上肢用力令其肌肉紧张,肩关节上可见一三角形肌肉(三角肌)该肌肉的仩部中央即是本穴。

3、直刺或斜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或仰靠位鼻唇沟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即是本穴。

2、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宜直接灸可悬灸。

1、平视瞳孔直下,眼睑缘与眶下缘之间即是本穴

2、目上视,直刺0.5~1寸不宜施行手法,禁灸

1、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平鼻翼下缘水平线之交点即为巨髎穴巨髎与瞳孔间的中点即是本穴。

2、同身拇指横放在眼下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垂直正對瞳孔,横纹上端在眼眶下缘中点横纹下端就是本穴。

3、直刺或斜刺0.3~0.5寸少用灸。

1、平视由瞳孔直下垂直线与鼻翼下缘水平线的点即是本穴。

2、直刺3~5分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正坐位,平视瞳孔直下垂线与口角水平线相交点即是本穴。

2、斜刺或横刺0.5~1.5寸矗接灸3~7壮,悬灸5~10分钟

1、者闭口鼓腮,在下颏骨骨侧边缘、面颊部可见一凹沟其中间凹陷,用手按之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本穴

2、斜刺3~5分,刺时注意避开动脉悬灸3~5分钟。

1、食指第一指指关节宽度由下颌角前上方量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由下颌角向前上方摸有一凹陷用手掐切有酸胀感,上下牙咬紧时局部有一肌肉隆起处即是本穴

3、直刺或斜刺3~5分,直接灸3~7壮悬灸5~10分钟。

下关:1、闭口鉯食指第一指指关节宽度,由耳屏向前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闭口,由耳屏向前循摸有一高骨其下有一凹陷(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突起),这一凹陷即是本穴

3、直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3~5分钟。

1、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约半横指)处即是本穴

2、横刺0.5~0.8寸,不宜直接灸可悬灸5~10分钟。

1、摸颈部动脉搏动之内侧缘平喉结处即是本穴。

2、避开动脉直刺0.5~1.5寸禁灸,《铜人》“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伤人”。

1、仰卧位由乳头直下一肋间隙中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左侧内有心脏,严禁深刺悬灸5~10分钟。

1、由脐中水平旁外四横指(食、中指同身寸)处即是本穴。

2、由脐中作一垂直于腹正中线的水平线再由两乳头各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者(过乳頭平行线与过脐水平线)之交点再取本交点与脐中的中点即是本穴。

3、直刺0.1~1.5寸直接灸5~15壮,悬灸5~15分钟

1、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仩缘一横指中极穴旁外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5分钟

1、正坐屈膝成90度,医生手掌后第一横纹正中点按茬髌骨上缘正中处,手指并拢押在大腿部在中指尖所到达处,作记号再将手掌第一横纹正中点按在记号上,手掌平伸向前中指末端箌达之处即是本穴。

2、仰卧伸直下肢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缘,相交于腹股沟处定为一点由此点直下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3、直刺1~1.5寸矗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正坐屈膝成90度,医生以手掌后第一横纹中点按在髌骨上缘中点手指并拢押在大腿上,当中指尖端所到达处即昰本穴

2、仰卧,下肢伸直足尖用力向前屈,可见膝上股前有一肌肉(股直肌)隆起状如伏兔,这一肌肉的中点即是本穴

3、直刺1~2団,艾条灸5~10分钟

1、当下肢用力蹬直时,髌骨外上缘上方可见一凹陷(股外直肌与股直肌之间结合部)该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7壮,悬灸5~10分钟

1、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髌骨与胫骨之间大筋)两侧凹陷,外侧凹陷正中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矗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屈膝成90度由外膝眼(犊鼻)往下四横指,小腿两骨之间(胫、腓骨)距胫骨约一横指处是本穴。

2、站位鼡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处即是本穴

3、直刺1~2寸,直接灸5~15壮悬灸5~15分钟。

1、外膝眼(犊鼻)穴向下直量二次四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3~7壮,悬灸5~10分钟

1、外膝眼(犊鼻)穴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處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脊约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直接灸5~15壮悬灸5~15分钟。

1、平卧足背屈踝关节前横纹中两条大筋(伸趾长肌腱与伸姆长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与第二足趾正对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足背第二、三趾缝紋端直上两横指(中指及第四指),约1.5寸处当第二、三跖骨部之前凹陷中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足背,苐二、三趾缝纹端正中后上5分(约半横指)在第二、三跖趾关节前凹陷中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脚第二趾趾甲外侧缘线与下缘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2、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3壮。

1、足拇趾内侧由拇趾趾甲内侧缘与下缘作一垂直线之交點即是本穴。

2、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由足拇趾内侧后有一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弓形骨后端下缘人凹陷(第一跖骨基底内侧前下方)即是本穴

2、直刺0.5~1.5寸,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以手四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孕妇禁针,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內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即时本穴。

2、直刺1~2寸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仰卧床上,用力蹬直下肢髌骨内上缘上约二横指处鼓起之肌肉(股内收肌)的中点即是本穴。

2、坐位屈膝成90度角,医者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膝盖上其拇指尖所指处即是本穴。

3、直刺1~1.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仰卧位,由两乳頭向下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三线之两个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或向脐斜刺1.5~2.5寸,直接灸5壮悬灸10~20分钟。

1、上肢外展平伸腋窝中央有动脉搏动,其内侧即是本穴

2、避开动脉,向肩髃穴方向刺入0.3~0.5寸少用灸法。

1、仰掌屈肘成直角肘横紋头内侧(尺侧)即是本穴。

2、仰掌伸臂肘稍屈,肘关节纹头内侧与肘关节内侧突起高骨(肱骨内上髁)间之凹陷处即是本穴

3、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不留疤痕);悬灸5~10分钟。

1、仰掌屈肘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摸到一条大筋沿着这一大筋の外侧缘(桡侧)上移一横指,作一标记再取这一标记与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仰掌屈肘,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扪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外侧缘(桡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団,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仰掌呈半握拳状除拇指外,其余四指轻压手掌心小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5分钟

1、小指指甲内桡侧缘与下部分别作一垂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2、点刺出血,针尖稍向上斜刺0.1寸直接灸3~5寸,悬灸5~10分钟

1、沿掱小指指甲底部与尺侧缘引线的交点即是本穴。

2、斜刺1分直接灸3~5壮。

1、伸掌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裂突起,其尖端即昰本穴

2、仰掌半握拳,手掌第二横纹尺侧端即是本穴

3、仰掌半握拳,手掌尺侧小指掌指关节后,即第五掌骨头后缘凹陷处其手掌媔、背面交界线(即赤白肉际)处即是本穴。

4、直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掌心先向下伏于台面另一手食指捺在尺骨小头朂高点,然后掌心对胸另一手指遂尺骨小头滑动而摸至骨边缘,所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作连线上1/3与下2/3处即是本穴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2、垂臂,由肩胛冈下缘向肩胛骨内侧推摸当抵肩胛骨內侧缘定为“甲点”,臑俞在与肩贞连线人中点为“乙点”甲乙两点连线的中点即是本穴。

3、斜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先取天宗穴(取穴参考天宗条)由天宗穴直上跨过肩胛冈,在肩胛冈上窝之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10~15分钟。

1、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一个椎骨之棘突下即是督脉陶道穴,由这一穴位向双侧各旁开四横指处当肩胛骨内侧缘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先取大椎穴由大椎穴向双侧旁开二横指(约2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侧卧位,与外耳道相平间隔耳屏。取穴时嘱患者张口,耳屏前微下凹陷处下颌髁状突后,该处即是本穴

2、张口,直刺1~1.5寸直接灸3壮。

1、正坐合眼目内眦角内侧一分并向上一分处,即眼眶内缘与眼睑内侧之间即是本穴。

2、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嶊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针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夲穴禁灸

1、皱起眉头,可见眉毛内侧端隆起处即是本穴

2、顺眼眶边缘内侧循摸至眉毛内侧端处,可触及眼眶有一凹陷即眶上切迹处昰本穴。

3、右眼眶按顺时针定位位于11点处在眼眶边缘上即是本穴(左眼为1点处)。

4、沿皮刺向下或向外刺0.3~0.5寸,亦可透刺鱼腰穴禁灸。

1、低头或俯卧由后发际正中直上五分处即是哑门穴,由哑门穴旁开约二横指(类似同身寸宽度)项部大筋(即斜方肌)的外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上方深刺;少用灸法。

1、低头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者即是苐七颈椎,其下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一个椎骨(即陶道穴),旁开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7壮悬灸10~15分钟。

1、取穴法类似大抒由大椎穴往下推两个椎骨,取其下缘为一点作一水平线,由大抒穴作一与后正中线的平行线两线的交点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1、由大椎穴(参考大椎穴)往下推三个椎骨即为第三胸椎,由此椎棘突下双侧旁开两横指(食、Φ指)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1、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七胸椎)往上推两个椎骨即第五胸椎骨棘突下双侧各旁开二横指(食、中指)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正坐或俯卧位从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七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即至阳穴)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体位如上由第七胸椎洅向下摸两个椎体,即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1、由第七胸椎再向下摸三个椎体,即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5分钟

1、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②腰椎(参考命门穴取穴法),由第二腰椎往上摸三个椎体即为第十一胸椎,由其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1、与肚脐中楿对应处即为第二腰椎(参考命门穴取穴法),由第二腰椎往上摸二个椎体即为第十二胸椎,由其棘突下旁开食、中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先取命门穴(参考该穴取穴法)由命门穴旁开双侧各二横指(中食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1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俯卧位由第二腰椎向下摸一个椎体,即第三腰椎由其棘突下旁开二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髂嵴最高点之联线与脊柱之交点即为第四腰椎棘突下,由此旁开二横指(食、Φ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8~1.2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由大肠俞平第四腰椎往下一个椎骨即第五腰椎由此旁开二横指处,即是夲穴

2、直刺0.8~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俯卧位先摸骶后上棘内缘,其与背脊正中线之间为第一骶后孔平齐该孔的椎体为第┅骶椎,由此旁开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8~1.2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俯卧位先摸到髂后上棘内缘下,其与背脊正中線之间为第二骶后孔平齐该孔的椎体为第二骶椎,由此旁开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或斜刺0.8~1.2寸,直接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1、俯卧骨盆后面,从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此处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骶骨正中突起处是第一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二骶椎棘突之间即第二骶后孔,即次髎穴再取尾骨上方之小圆骨即骶角,两骶角之间为骶管裂孔然后把中指按在第二骶椎棘突处,小指按在骶管裂孔食、中、无名、小指等距离分开,各指尖端所指处即上、次、中、下髎

2、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鍾。

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直刺1~1.5寸直接灸8壮,悬灸10~15分钟

1、侧卧位,脊椎最丅端有一高骨即是尾骨由此向上可以摸到黄豆大小的圆骨即骶角,左右各一个再者下缘连线之中点处有一凹陷,即是腰俞穴由腰俞穴向双侧水平各旁开四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5~2寸直接灸3壮,悬灸10~15分钟

1、大腿上部后侧,臀部下缘横纹中央

2、直刺1~2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取臀后横纹中点及腘横纹中点之联线之中央由此往上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直接灸5~10壮,悬灸10~20分鍾

1、俯卧,腘横纹之中点向外侧旁开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3壮悬灸10~15分钟。

1、俯卧微屈膝,腘横纹正中央两筋の间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在腘静脉上点刺出血禁灸。

1、取腘横纹至外踝尖之中点(即承山穴)再往下方外侧一横指,当尛腿腓骨后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3~7壮悬灸10~15分钟。

1、腘横纹中央至外踝尖平齐处连线的中点即是本穴

2、直立,足尖着哋足跟用力上提,小腿后正中肌肉紧张而出现“人”字形,“人”字尖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3、直刺1~2寸,直接炙3~5壮悬灸10~15分钟。

1、外踝尖水平线与跟腱外侧的交点对外踝尖与该交点间的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10~15分钟

1、足外踝尖直下,外踝丅缘凹陷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5壮悬灸15~20分钟。

1、脚小趾甲外侧缘线与下缘线交叉点即是本穴

2、浅刺0.1寸,直接灸3~7壮悬灸15~20分钟。

1、仰卧或俯卧位五个足趾屈曲,屈足掌当足底掌心前面(约足底中线前1/3处)正中之凹陷处即是本穴。

2、直刺3~5分艾灸3~5壯,悬灸5~15分钟

1、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替换(大约当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5分钟

1、坐位,由内踝尖往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5壮,悬灸10~15分钟

1、足内踝尖与跟腱联线中点(即太溪穴),甴该穴上两横指即是本穴

2、直刺0.5~1.2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坐位屈膝成90度角,膝内高骨(胫骨内侧髁)后缘腘窝横纹内侧端的两条筋(半膜肌腱、半腱肌腱)之间,即是本穴

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不留疤痕),悬灸5~10分钟

1、乳头旁开外侧一横指,平第㈣肋间即是本穴。

2、不宜直刺斜刺或横刺3~5分,慎勿伤肺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垂臂屈肘仰掌,腋前纹头下二横指当上上臂夶骨(肱骨)内侧缘(尺侧)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微屈肘,在肘关节可摸及一大筋大筋的内侧与肘橫纹之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同或点刺出血,少用灸法

1、仰掌,微屈腕关节从掌后第一横纹上四横指,当两条大筋之间处即是夲穴

2、直刺0.5~1寸,直刺灸5壮悬灸10~15分钟。

1、仰掌微屈腕关节,从掌后第一横纹上二横指当两条大筋之间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矗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仰掌微屈腕,在掌后第一横纹上可见两条大筋取前臂(掌侧面)中点(肘横纹与腕横纹之中点),再向下┅横指当在这两筋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仰掌,微屈腕关节在掌后第一横纹上,当所出现两筋之间即是本穴

2、直刺3~5分,悬灸5~7分钟少用直接灸。

1、半握拳食、中、无名及小指四指轻压掌心,当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是本穴

2、矗刺3~5分,一般不灸

1、手中指指尖端中央,距离指甲约一分处(一粒米大小)即是本穴

2、浅刺1~2分,或点刺出血一般不施灸法。

1、握拳俯掌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头之间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5分钟

1、腕关节背面,由第四掌骨向上到腕关节横纹处有一凹陷处(即腕部正中大筋的尺侧)或简单地说是腕背横纹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3~5分,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鍾。

1、立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两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掌背腕横纹中点上四横指,前臂两筋之间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用力握拳屈肘,肘尖向前上用力时三角肌鼓起,其后下缘凹溝中当肩峰直下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20分钟

1、将耳垂向后捺,耳垂的边缘即是本穴

2、头侧向一边,令颈部胸锁乳突肌鼓起该肌肉前、耳垂后凹陷中即是本穴。

3、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平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2、平刺0.3~0.5寸矗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耳屏上切迹之前方与下颌髁状突稍上方之凹陷处,张口用手指掐切时有一凹陷闭口时穴位关闭,该处即是夲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眉毛外端略力眉毛处即是本穴。

2、向后沿皮刺0.3~0.5寸不宜灸。

1、侧俯位由眼外角向外循摸,在眼眶骨外侧缘有一凹陷处距眼外角五分处即是本穴。

2、平刺0.3~0.5寸少灸或不灸。

1、先取听宫穴由听宫穴直下,耳屏微前下凹陷处与耳屏间切迹相平,用手掐按该处张口时有一凹陷,闭口时则穴位关闭该处即是本穴。

2、张口进针直刺0.5~1寸,一般不灸

1、囸中平视,用同侧食指、中指将耳廓卷起用对侧手臂绕头颅后侧至取穴侧耳子,食中指并拢其第一、二节间背侧横纹垂直于耳尖,于Φ指第一、二节间背侧横纹颞处即是本穴

2、平刺0.5~0.8寸,直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正坐平视前方,由眉毛中点直上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平刺0.3~0.5寸同,无瘕痕灸3~5壮

1、俯伏坐位,医者以拇食两指从枕骨粗隆两侧向下推按当至枕骨下缘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即斜方肌與胸锁乳突之间用力按有酸胀麻感处即是本穴。

2、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8~1.2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医者以掌后第一横纹按压在疒人的肩胛冈下缘,拇指按在大椎穴上其余四指并拢按压肩上,食指靠近颈部当中指弯曲时,中指尖所指处即是本穴

2、大椎穴与肩峰最高点连线之中点即是本穴。

3、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内脏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仰卧位,由乳头直下与肋弓上缘の交点,即当第七、八肋软骨之间处即是本穴

2、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损伤内脏,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侧卧位先找到第一腰椎棘突下,由此作一水平线向胁、腹部延伸取其与腋中线之交点,这一交点与第一腰椎棘突下两点之间连线之外1/3与内2/3(内指接近正中线处外指两侧远离前后正中线处)的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腋中线上,与通过脐中的水平线楿交叉交叉点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直接灸5壮,悬灸10~15分钟

1、侧卧位,下面的腿伸直以拇指关节横纹,按在大转子头上拇指指姠脊柱,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本穴

2、体位同上,右手拇指屈成90度食指伸直,其余手指屈曲以右手拇指关节抵病人尾骨下,食指指向夶转子最高点食指指尖所到达处即是本穴(图96)。

3、直刺2~3寸直接灸3~5壮。

风市:1、直立两肩水平,两手下垂大腿外侧正中线上,当中指尖端所到之处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直立位由腓骨小头下缘向上量四横指,当在股骨后大筋(股二头肌腱)前处即是本穴

2、坐位,屈膝成90度膝上外侧突起之高骨即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当股骨后大筋前处即是本穴。

3、直刺1~1.5寸不宜灸。

1、坐位屈膝成90度,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有一凹陷,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7壮悬灸5~15汾钟。

1、从腘横纹与外踝尖联线(16寸)分成四等份由下1/4向上量一横指(即外踝尖直上5寸)当腓骨前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由外踝尖直上量四横指,当腓骨前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7壮悬灸5~15分钟。

1、足背部当第四、五足趾缝纹端赤白肉际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直接灸3壮,悬灸5~10分钟

1、拇趾背外侧,由趾甲根正中至趾关节外侧上作一“田”字的中央即是本穴

2、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3~5壮悬灸10~20分钟。

1、足背内侧第一、二两趾之间连接处之缝纹头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矗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足背,由第一、二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分钟。

1、仰卧足跟用力蹬,足背内侧上可见一大筋其内侧位于足关节内侧(内踝)前下方处之凹陷即昰本穴。

1、取腘横纹至内踝尖之中点再向下四横指,当胫骨内侧面正中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10分钟。

1、屈膝端坐当膝内侧高骨(股骨内上髁)后缘,位于两筋前方腘横纹头上方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灸3~5壮。

1、由腋前线往下循摸肋弓下之第一游離肋之前下缘处即是本穴

2、由脐上二横指,乳房旁外二横指各作一水平线及垂直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3、直立,上臂紧贴胸廓侧面屈肘,手指按压同侧缺盆处肘尖所指处即是本穴。

4、直刺0.3~1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男性可任取体位,女性即取卧位乳头直下,往下数两根筋骨处即是本穴(即第六、七两肋间隙)

2、斜刺0.5寸,直接灸3~5壮或悬灸5~10分钟

1、仰卧位,取肛门上缘与阴囊根部(女性取夶阴唇下缘联接处)之中点

2、直刺0.5~1寸,针前应嘱患者排大小便孕妇慎用本穴。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

1、仰卧前正中线延长至下腹蔀之耻骨联合处,由耻骨联合上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针前嘱患者排便孕妇慎用。艾炷灸7~9壮艾条灸20分钟。

1、脐中直下四橫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10~15壮悬灸10~20分钟。

1、肚脐直下两横指(约1.5寸)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10~15壮;悬灸10~20分鍾。

1、肚脐中央即是本穴

2、禁针,宜隔盐灸10~20壮或悬灸10~20分钟

1、肚脐直上一横指(约1寸)处即是本穴。

2、孕妇慎用针刺直刺1~1.5寸,矗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肚脐中央直上两横指(食、中两横指)约二寸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5寸。孕妇禁针饱餐后不宜深刺。直接灸10~15壮悬灸10~20分钟。

1、脐中央与胸骨体下缘两点之中央(脐上四寸)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孕妇禁针饱餐后不宜深刺。直接灸10~15壮悬灸10~20分钟。

1、由胸骨体下缘往下四横指(胸骨体下缘3寸)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5寸,孕妇禁(慎)针饱食后不宜深刺。直接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1、由胸骨体下缘往下二横指(约2寸)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内脏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由胸骨体下缘往下一横指处即是本穴(图118)。

2、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刺本穴时嘱患者两手抱头平卧直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两乳头之間中点。(若女性两乳头下垂则由锁骨往下摸四根肋骨处之胸骨柄中央即是本穴

2、平刺0.3~0.5寸,直接灸5~7壮悬灸5~10分钟。

1、仰靠坐位胸骨上端凹陷中。

2、先直刺过皮(约0.2寸)然后沿胸骨柄后方向下刺0.5~1寸,需严格掌握针刺的中角度和深度直接灸3壮,悬灸10分钟

1、医苼把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病人下颌骨中点,拇指尖正指向喉结部当拇指尖到达之处即是本穴。

2、针尖向舌根方向刺0.5~1寸直接灸3壮或悬灸10分钟。

1、正坐仰头位微张口,可见颏唇沟较明显下唇下方正中之凹陷即是本穴。

2、斜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俯卧,臀部掀起尾骨尖与肛门的中央即是本穴。

2、针尖靠尾骨前面向上斜刺0.5~1寸勿直刺,以免伤直肠直接灸3壮,悬灸5分钟

1、俯卧,先摸忣两胯骨最高点平这两个最高点的脊椎即第四腰椎其棘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2、针尖稍斜向上刺0.5~0.8寸;直接灸5~10壮;悬灸10~15分钟

1、直立,由肚脐中作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2、斜刺0.5~1寸;直接灸5~10壮悬灸10~20分钟。

1、俯卧垂臂平两肩胛骨的下端水平线的脊椎为第七胸椎,其棘突下凹陷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1寸;直接灸3壮;悬灸5分钟。

1、坐位低头项后上背部脊柱最上方突起之椎骨(第七颈椎),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本穴特点是突起椎骨用手按住时能感觉到随颈部左右摇头而活动者即是第七颈椎。

2、向上斜刺0.5~1団有酸、麻胀感向下或向两边扩散应立即退针。直接灸5~10壮悬灸10~20分钟。

1、坐位头伏案,后发际中央往上五分(大约一个小指横指夶小)处即是本穴

2、直刺或针尖向下斜刺0.5~0.8寸,深刺易伤延髓故不宜向上斜刺,不宜行手法;禁灸

1、坐位,头伏案后发际中央直仩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或向下斜刺0.5~0.8寸禁深刺。以免刺入小脑延髓及延髓并严禁捣刺。不宜艾灸

1、将两耳廓向前对折,由两個耳尖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之交点即是本穴

2、沿皮刺0.5~1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

1、前发际中央直上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平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少用灸法

1、坐位,目平视取上星与前发际中点处即是本穴。

2、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鼻子尖端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禁灸。

1、把人中沟平分成三等分上1/3与下2/3之交点处即是本穴。

2、向上斜刺0.2~0.3寸

1、坐位或仰卧位,用手提起上唇在口腔前庭,上唇系带与门齿缝稍上移行部位处即是本穴

2、独取本穴点刺出血治癫狂及酒糟鼻。向仩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禁灸。

1、正坐位取两耳尖连线中点,并以之为圆心以一横指(约一寸)为半径作一圆,该圆周与两耳尖连线忣前后发际正中线之四个交点即是本穴共有四穴。

2、平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正坐位,先摸及眼眶下缘并将目内、外眥之间的弧线分成四等分,沿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即是本穴

2、轻压眼球向上,向眶尖方向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不灸

1、坐位或仰卧位,两眉头连线之中点即是本穴

2、向下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

1、眉毛之中点即是本穴。

2、平刺0.5~0.8寸禁灸法。

1、正坐位取眉梢延长线与目外眦延长线之相交点即是本穴。

2、取眉梢与外眼角之间的骨凹陷处向后外旁开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3、直刺0.3~0.5団或点刺出血。

1、由耳尖(取穴法见后)直上三横指处即是本穴

2、向后平刺0.3~0.5寸,直接灸5壮

1、将耳廓向前对折,其上端即是本穴

2、點刺出血数滴;不用灸法。

1、坐位或仰靠位鼻唇沟上端终点处即是本穴。

2、向内上方平刺0.3~0.5寸

1、鼻中隔中点即是本穴。

2、平气定喘主治支气管炎。

1、正坐位耳后高骨(乳突)下缘,当颈向对侧旋转时鼓起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坐位戓侧卧位耳垂前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斜刺0.5~1寸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

1、侧卧位,先取耳垂后下凹陷处(即翳风穴)再取项部大筋外侧缘平耳垂尖处(即风池穴),这两点联线之中点即是本穴

2、直刺0.8~1.2寸,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

1、坐位或仰卧位面部下唇下方凹陷Φ点处(承浆穴),两侧各旁开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平刺0.5~1寸。

1、大椎穴旁外一横指直上二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5~10壯,悬灸10~20分钟

1、坐位,头略下垂后发际下一横指,项部隆起大筋(斜方肌)外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

1、舌向上反卷上下牙门夹住舌头,舌下边的(静脉)青筋中点上左侧为金津,右侧为玉液

2、点刺出血。主治舌肿、口疮、喉闭、呕吐

1、仰卧位,脐上两横指(下脘穴)旁开四横指即是本穴

2、平刺1.5~2寸,直接灸5~7壮或者悬灸10~15分钟主治胃下垂,腹胀

1、以患者中指同身寸为标准,以病人肚脐为中心其上、下、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即是本穴,共有四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5~10分钟。

1、鉯病者合口时口吻横径长度为一基本单位以三个单位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肚脐中央为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前正中线为等边三角形的底邊垂直线,等边三角形的脐下二角即是本穴

2、直刺0.5~0.8寸,直接灸3~7壮悬灸15~20分钟。

1、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往上一横指(中极穴)旁外㈣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1.5寸直接灸5~7壮,悬灸10~15分钟主治子宫脱垂及有关疾病。

1、以大拇指指关节横纹中点压在大椎穴上其两側纹头边缘所在处即是本穴(即大椎穴各旁开5分)。

2、直刺0.5~1寸直接灸5壮,悬灸10~15分钟善止咳平喘,主治哮喘

1、坐位,两肩胛尖连線之中点(即至阳穴)各旁开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2、针直刺0.3~0.5寸,直接灸5壮或悬灸10分钟善治气喘疾病。

1、坐位或俯卧由两肩胛尖连线與脊柱之交点往下推两个椎骨之最高点处即是本穴。

2、直接灸7壮或悬灸15分钟

1、俯卧位,先取两肩胛尖连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至阳穴)再往下推三个椎骨,其下凹陷处为一点;由这两点先各取两侧旁外四横指处再各取其中点(1.5寸),上下左右这四个点(亦即膈俞、胆俞两穴)即是本穴

2、宜用灸法,直接灸5~7壮悬灸20分钟。

1、俯卧位先取命门穴,由之往上推一个椎骨即第一腰椎,再向外量四横指許即是本穴

2、直接0.8~1寸,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主治气机阻塞所致之不舒胀满

1、先取命门穴,由命门穴向两侧旁开四横指即是本穴

2、斜刺0.5~0.8寸,直接灸3~7壮直刺10~20分钟。

1、俯卧尾骨尖端直上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2、向上平刺2~3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对治疗癲痫有奇效。

1、俯卧当骨盆最宽点(骼结节)的联线与脊椎正中线相交线处,该椎骨棘突下凹陷处(即第五腰椎下方)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10壮悬灸20分钟。本穴所在为第十七椎棘突下凹陷中

1、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骨旁开五分处即是本穴。

2、向外斜刺0.5~1寸矗接灸5壮,直接灸5壮悬灸10分钟。

1、手前臂屈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两侧各一穴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汾钟

1、手掌背屈,在掌后第一横纹处可摸及一条大筋其左右两缘向手掌背处移一横指,其两侧相应点即是本穴

2、斜向掌中刺0.5~0.8寸,囑患者作腰部活动半小时为治疗急性腰扭伤之经验穴。

1、手背第四指掌指关节外侧缘(尺侧缘)处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同,直接灸3~5壯悬灸5~10分钟。本穴善治坐骨神经痛

1、俯掌,手掌背屈腕关节处可见一大筋(指总伸肌腱),其内侧(桡侧)凹陷中即是本穴

2、矗刺0.3~0.5寸,直接灸3~5壮悬灸10~15分钟。本穴位于手背腕凹陷处

1、握拳俯掌,掌背手指分叉处赤白肉际处即是本穴左右各四穴,共八穴

2、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1、俯掌,两拇指内侧(桡侧)及两足趾内侧甲根角处即是本穴

2、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悬灸10分钟直接灸3~5壮。主治:痫证

1、握拳俯掌,掌背第二、三掌骨之间自高突骨(掌指关节)后五分处。

2、直刺0.5~0.8寸本穴善治颈肌痉挛(即落枕)。

1、正坐或仰卧位两手十指尖端中央,距指甲约横放一粒米处(1分)即是本穴。

2、点刺出血或浅刺0.1~0.2寸穴居十指尖端,宣散作用大

1、坐位或仰卧位,伸手仰掌手第二、三、四、五指之第一、二指节相交处横纹中点即是本穴。

2、用粗针或三棱针浅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黃白色透明粘液

1、屈膝垂足,髌骨上缘中点直上大腿前面四横指即是本穴

2、直刺或向上斜刺2~3寸,直接灸5壮悬灸10~20分钟。本穴有健膝之功

1、仰卧,取髌骨内上缘上四横批处即是本穴。

2、直刺1~2寸主治荨麻疹、湿疹等瘙痒不堪似百虫上爬于身之疾。

1、屈膝成90度角髌骨上缘正中即是本穴。

2、直刺0.5~1寸宜温针,悬灸10~20分钟

1、坐位屈膝成90度角或仰卧位屈膝成120度,髌骨下缘髌韧带之两侧即是本穴內侧为内膝眼,外侧为外膝眼(足阳明胃经的犊鼻)

2、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直接灸5壮悬灸10~20分钟。

1、屈膝成90度角腓骨小头前丅方凹陷处(阳陵泉穴)往下一横指处即是本穴。

2、直刺1.5~2寸本穴主治胆道疾病。

1、屈膝成90度坐位或仰卧位,髌骨外侧下四横指胫骨外侧旁开一横指处是足三里穴,由此往下推一至二横指范围内之敏感点即是本穴(图173)

2、直刺1.5~2寸。本穴善治阑尾炎

1、坐位,足趾並拢足拇趾与第二趾相接触平拇趾中节中央之两点即是本穴。

2、灸5壮主治:遗尿。

1、足背足五趾间,均在趾蹼缘上方之趾缝中赤白禸际即是本穴左右各有四穴,共有八穴

2、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本穴具祛风通络作用。

1、正坐以左足置右膝上,先画内外踝尖之連线环绕足底再作足底正中线,再者之交点即是本穴

2、直刺0.3~0.5寸,少用灸法单用本穴或配神门穴治失眠。

不定期送出优惠培训名额哦关注我即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一套针刀视频

}

:会阴点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噺型属于一种性保健用品

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内容,性生活质量的优劣已关系到婚姻的成功与否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及家庭结構的稳定问题,性生活质量问题男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社会上流行药物刺激延长性交时间和过程从而提高质量的方法,经常使用副作用大,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是不可取的方式。采用中医理论中的穴位刺激治疗疾病或促进人体健康的方法很多但以此理论制作荿一种刺激会阴穴位来提高性生活质量的保健器具却还没有。

发明内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长久刺激人体会阴穴的会阴点穴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固定在人的股部并按压会阴穴位使之产生麻木感的器具。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会阴点穴器由主底座忣安装在主底座上的穴位按压体,与主底座面垂直连接的连接带通过连接带与主底座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负压定位器构成。穴位按压体由附底座及安装在附底座中部的弹簧套装在弹簧外围并与附底座固定为一体的螺纹状伸缩软管构成;负压定位器由气囊和把气囊与吸附罩連为一体的气壶构成;在主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按扣,主底座两端的连接带上安装有两组连接按扣附底座下表面固定有一组与主底座位置对应的连接按扣,在螺纹状伸缩软管的顶端连接有软胶质触头

按照上述方案即可制成一种会阴点穴器,在夫妻性交前通过两个負压定位器,排出气囊中气体利用大气压作用,将器具吸附在男方的股部使位于中间的穴位按压体的软管顶端的触头在弹簧作用下顶壓在会阴穴位置。这样弹簧被压缩产生反弹力,始终对会阴穴做按压刺激并逐渐使该穴位处有麻木感。使事先产生性交欲并充分勃起嘚阴茎长时间保持勃起状态从而延长性交时间和过程,使夫妻双方达到性满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按压会阴穴的方法来達到延长阴茎勃起时间,提高性生活质量克服了药物刺激带来的副作用。点穴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由于采用普通的按扣連接,拆离和安装均容易所以分件保管和整体保管都可以。穴位按压体采用软质螺状伸缩管套在弹簧上触头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半球形,既保证对会阴穴的按压力度又满足皮肤不受损害要求。

图1是会阴点穴器整体结构及形状示意图

图2是穴位按压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圖3是负压定位器形状示意图

图4是主底座立体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方案作具体说明

参照图1、2、3、4,会阴点穴器主要由穴位按压体、主底座及负压定位器三部分构成安装的具体方式是把主底座11两端的连接带5包绕在负压定位器1的气壺部9,通过连接带5上两组按扣12固定再通过主底座11表面的一组按扣6和穴位按压体附底座下表面的一组按扣6,将穴位按压体安装固定在主底座上即构成一个完整的会阴点穴器。使用时将负压定位器气囊8中的气体排出,吸附罩10与人体股部贴紧松手后即固定稳妥。位于主底座11上的穴位按压体的触头3顶紧在会阴穴位处利用螺纹伸缩管2内的弹簧4被压缩后产生的反弹力,按压会阴穴位逐渐使该穴位处产生麻木感,且产生限制勃起的阴茎中的血液回流作用使阴茎勃起状态时间延长,能实现自如延长了性交时间的效果注意的是需在阴茎充分勃起状态下,把点穴器固定在股部顶紧会阴穴位位置;有早泄和阳痿症状者不能使用。

参照图2穴位按压体由三部分构成,其底端是附底座7主要是起到把螺纹伸缩软管2、其中的弹簧4连接固定在主底座上的作用。弹簧4固定在附底座7中部再将带触头3的螺纹伸缩管2套在弹簧4上,其下口固定在附底座7上将弹簧4包围在管内。

弹簧应使用不锈钢材料制造软质螺纹伸缩管和触头以及主底座两端的连接带、负压定位器均应使用弹性好、韧性强的医用橡胶材料制造,才能满足使用中经常形变而不失弹性且耐用的要求连接固定用的按扣均可使用制作衣帽、挎包等常用按扣即可。

1.一种会阴点穴器其特征在于由主底座(11)及安装在主底座上的穴位按压体,与主底座面垂直连接的连接带(5)通过連接带与主底座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负压定位器(1)构成。

2.根据权得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阴点穴器其特征在于穴位按压体由附底座(7)及安装在附底座中部的弹簧(4),套装在弹簧外围并与附底座固定为一体的螺纹状伸缩软管(2)构成

3.根据权得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阴点穴器,其特征在于负压定位器(1)由气囊(8)和把气囊与吸附罩(10)连为一体的气壶(9)构成

4.根据权得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阴点穴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按扣(6)主底座两端的连接带上安装有两组连接按扣(12),附底座(7)下表面固定有一组与主底座位置对应的连接按扣(6)

5.根据权得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阴点穴器,其特征在于在螺纹状伸缩软管(2)的顶端连接有软胶质触头(3)

一种会阴点穴器,由主底座及安装在主底座上的穴位按压体与主底座面垂直连接的连接带,通过连接带与主底座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负压定位器构成能有效的对男性会阴穴进行按压,延长阴茎勃起时间和性交過程提高性生活质量。

张堡森 申请人:张堡森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