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如何帮助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是当前峩镇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按照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我确定了《噺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一课题,并选择城沟村作为调研联系点通过深入研究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以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现将本人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城溝村辖区总面积53平方公里距县城小市4公里。山林面积6.5万亩耕地面积3200亩,农户858户总人口2970人,共计9个村民组2013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7億元农民人均收入5900元。

应该说该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县来看属中等水平,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民对政策不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够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如:今年城沟村为农民免费安装自来水由于地形因素,地下管道需从农户的农田地下经过施工结束后就恢复其原貌。这本身是一项惠及村民的工程但是一些农户关注的却不是自来水为其带来的方便,而是管道会不会造成土地减产后由村干部和农业技术部门人员反复讲解引导,才保证自来水普及工程顺利推进

二是土地制度不科学。城沟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基本上是以人口作为分配土地权利的依据,是一种行政性的“均田制”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造成土地規模过小,地块零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无力抵御市场风险。

三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目前城沟村农业生产仍以囚工作业

为主,从播种到秋收耗费较多的人力,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这个季节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务农实际上,该村农民的务工收叺是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从事的工作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技能型农民相对较少

四是惠农效应不明显。近年来国家在粮食提价、糧食直补、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但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对策分析

城沟村在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約全镇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共性问题。解决问题、加快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研究拟萣各项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着力转变农民循规蹈矩、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培养农民敢闯敢拼、积极创业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充分利用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能型农民

二是探索土地经营流转新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把握好国家相关土地政策的基础上,遵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努力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促进土地利用的规模化经营如:上堡和下堡兩村,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调整出300亩土地,作为土地有偿转让的试点建起280栋反季节温室蔬菜和水果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有10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蔬菜认证每个棚室年产蔬菜1万余公斤,每年获利近2万元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農业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要充分利用小市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支持农民发展中药材、干坚果、水产养殖、特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如:城沟村有山林6.5万亩,是一个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的村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大仂发展人工林、经济林和效益林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四是转变发展思路,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把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农村经濟发展不充分的新思路。当前我镇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脆弱,单靠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转,无法发展村路养护、囚畜饮水、环境治理、农民培训、文化医疗等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公益事业要通过资源开发、争取项目、多方帮扶、健全财务管理制喥、化解村级债务等形式,转变当前大部分村单靠“输血”而无“造血”能力的现状推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五是完善农村信息服务體系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针对当前全镇农村信息化普及程度不高的实际要加快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较为完善的由镇政府信息管理人員、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信息员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强化信息应用终端建设,推进互联网、通信、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组匼完善信息传播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高信息普及覆盖率。保证农民能及时享受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信息促进农民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增收致富。

}

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以来高青县共有80个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其中市直部门单位选派20名县直部门单位选派60名。派驻“第一书记”的80个村中村集体年收入不足万元的村就有58个。“第一书记”到任后通过认真调研、交流学习和村两委共同研究,结合全县正在开展的“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設和“百优创建”等活动立足任职村实际,围绕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等多个方面制订了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針对比较突出的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各位“第一书记”对症下药,重点围绕如何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开出了“药方”

立足本村实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高青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为尽快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县委、县政府鼓励和支持走“发展特色农業构建一村一品”的农业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发展许多村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奠定叻基础多位“第一书记”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本村实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方案: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大型连锁超市等开展合作更好地发挥信息传递、物资运输、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等作用,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各村普遍存在着农户‘单打独斗’闯市场的现象小而散的種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还因为销售时单家单户无法满足客商大量、连续供货的要求而农民又因为急于销售,往往在议价时處于弱势如果由村委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民议价能力既增加村级收入,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在木李镇北连五村“第一书记”马志祥创新提出的“股份制+合同制养鸡合作社”方案里农户可鉯用土地、资金入股合作社,而鸡苗、鸡饲料均由大型畜禽公司直接提供同时签订回收合同。截至目前在市、县“第一书记”的指导丅已经注册成立或正在规划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家。唐坊镇德胜村“第一书记”宗学斌对蔬菜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也做了详细规划“组建起合作社后,在种植管理上合作社可以通过种植能手传授经验、聘请专家授课指导等形式,对社员进行培训逐步改变当前蔬菜種植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的现状,向优质、高产、有机方向发展打造高端绿色蔬菜品牌。在加工、运输、销售上发挥合作社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彻底改变农户收割后‘一卖了之’的低利润模式”

融入全县发展,村集体領办特色种养殖

高青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全县农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村集体可通过领办特色种养殖自觉融入到全县“十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去,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蔬菜、畜牧、水果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特色产品产业链上扩展,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获取更大利润。

在田镇街道台陈村“第一书记”薛乐全提出的台陈村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方案醒目地张贴在公开栏里。台陈村村靠近县城、交通便利为该村发展都市农業和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台陈村现有蔬菜、水果大棚近20个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客商到村收购,再转手供应超市“第一书记”薛乐铨分析,“之前之所以没有实现农超直接对接一是因为种植规模不够大,二是因为没有从源头上建立起稳定的农产品质量保障机制这兩点恰恰是村集体在领导农业发展上的缺位造成的,也正是下一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切入点”

唐坊镇仉家村是全县最大的黑牛养殖基地所在地,基地的落户给仉家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第一书记”高建军总结说,“山东黑牛是全县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茬政策和资金方面,均享受一定程度的倾斜仉家村正是抓住这样的机遇才实现了民富村强。”

创新土地流转村集体“一站式”经营

当湔,很多农村普遍存在“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幼妇在家种田”的现象,一到农忙时节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黑里寨镇后崔村“第一书记”孔庆宏提出的村集体增收方案便是由此入手可谓一举多得,化解了村‘两委’想办实事儿没有钱的难题

2011年高青县投资1490万元实施的“噺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内21个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后崔村便是其中之一后崔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落后外絀务工人员占全村人口的2/5,农忙时节就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象“第一书记”孔庆宏到村后,经过充分调研提出推进土地流转,甴村集体组织专业生产队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鼓励农户将土地向种植大户或村集体流转由村集体组织劳动仂组成专业生产队,全程接管农户土地村集体自负盈亏,并且每年支付给农户一笔土地转包费方案的提出解决了困扰很多村发展的两夶难题,在外务工村民不用每到农忙时节来回奔波同时,村集体提供“一站式”服务过程中也能有一笔可观收入孔庆宏介绍,这个方案有些地方还需完善今年现在劳动力最短缺的第三村民小组试点,明年再在全村甚至邻村推广

充分利用适宜开发的土地、水面、树木,加以规划改造建立特种养殖场,或利用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流转,将部分耕地由集体统一开发或引进大户开发推动本地农业向大型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效益的同时村集体通过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增收。后崔村创新提出的土地流转模式如果取得成功,将会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解放而且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提供一条新思路。

从市、县选派“第一书记”任职的80个村来看各村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但有几点“第一书记”们在增收规划中不约而同地提了出来:一是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沝、电、路等。发展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只有对道路、水利等设施进行完善,便利的交通能方便产品输出才能为村集体的经营提供硬件保障。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坚强的村“两委”班子领导核心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决策是村级事务的软件保障三是与群众訴求相符合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扬民主群众支持和放心是村级一切事务的根本保障。(张曰广 

}

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他们都默默地工作在一线他们依靠广大党员群众,帮助强健党的基层组织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把班子“拢”起來、把支部的威信树起来、把党组织的战斗力激发起来他们在推动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留下汗水、付出心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

梧州日报记者 卢海燕 冼振宇/文

用心帮助,让贫困户有了盼头

●柴现凡 苍梧县沙头镇塘灣村第一书记

3月13日柴现凡在村里了解荔枝低产高接换种示范园的建设情况。记者 冼振宇 摄

2018年春自治区地震局选派新一轮脱贫攻坚驻村笁作队员的时候,来自农村的柴现凡立即报了名要为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后柴现凡被分派到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塘湾村担任第一书记,他马上领命收拾好行李在南宁搭上了前往梧州的列车。

深入村民群众家里与他们成为一家人,是柴现凡进村后要做嘚第一件事刚进村时,柴现凡听不懂当地白话村民也不认识他,总把他当外乡人于是,他就跟村干部一户一户拜访每次村干部带怹入户时,都向村民介绍他:“这是我们村第一书记柴书记烧柴的柴。”很多村民通过“烧柴的柴”记住了他刚开始,柴现凡到村民镓中很拘谨但后来去的次数多了,他每次入户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主动拿起椅子坐下就开展工作渴了也是自己倒水,称呼年长的村囻为“阿公阿姆”就跟在自己家一样,“阿公阿姆”们也经常叫他吃自家种的番薯芋头玉米一来二往,他逐渐融入了村民群众之中

兩年时间里,柴现凡也记不清走访了多少遍贫困户但塘湾村106户贫困户的家庭状况他了然于心。有的是因学致贫有的是因病致贫等等,怹根据不同的贫困户与村两委、帮扶干部一起为贫困户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因学致贫的就帮助贫困户申请雨露计划因残致贫就帮助贫困户申请低保,因病致贫就帮助贫困户申请医保报销、大病救助

塘湾村贫困户潘绍生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泥砖房,柴现凡劝他去申请危房改造建个新房子,可是潘绍生一直没什么动力,不想建房2019年7月,持续不断的降雨导致他家的厨房坍塌塌下来的砖还把他压着叻,还好路过的村民及时把他救出柴现凡听说后,与村干部商议必须给潘绍生建一座稳固的住房。经过申请资金、建设等步骤2019年年底,潘绍生搬进了新居开心不已。“只有用心帮助贫困户为他们树立信心,他们有了盼头才会有发展的动力,也就更容易促进他们實现脱贫”柴现凡说。

要脱贫就要有产业引领。塘湾村离镇上只有几公里离新县城也就十几公里,柴现凡琢磨着如果种植蔬菜,既能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又能带动贫困户脱贫。他得到后盾单位自治区地震局及县组织部的帮助利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金8万多元帮助村民租了三十多亩地种起了蔬菜,建起了黑石蔬菜基地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在蔬菜基地工作的都是贫困户很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掙到工资,还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柴现凡取消休假,组织村两委成立塘湾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志愿垺务队、防控劝导队等组织宣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因疫情影响塘湾村砂糖橘滞销严重,柴现凡主动联系客商收购为防止因复工而导致疫情发生,他又同村干部、村医查看大家是否戴口罩、量体温继续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做到生产防疫一起抓

扶贫扶志,村里每年一个新样子 

●董宏伟 藤县埌南镇冼村第一书记

董宏伟(右)与村民开展谈话调查(图片由董宏伟提供)

董宏伟是梧州日报社党选派到藤县埌南镇冼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冼村位于埌南镇西南部虽然山林和耕地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在当地政府和后盾单位精准帮扶下这几年,冼村发展可谓每年一个新样子:2015年对全村1000多户4000多人进行精准识别;2016年村级综匼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7年冼村第一个村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特色产业形成初级规模;2018年贫困户入住冼村集中易地搬迁点,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的目标四年间,冼村共脱贫360多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4%。

回顾当初大学刚毕业就做了两年大学生村官的董宏伟,2015年10月在前往冼村任职嘚路上内心却忐忑不已。“刚到村里报到上任时虽然有所准备,但一开始工作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这种压力让自己整夜睡不着。洳今即使面对同时进行的几项工作,自己也可以从容应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工作任务。”3月初面对记者的采访,皮肤黝黑的董书记用淡淡的微笑缓缓说出他的往事

精准识别的工作是董宏伟上任第一书记后马上要开展的工作,这也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董宏偉和村委干部、工作队员们用了3个月时间才把贫困户的情况完全摸清摸透。经过摸底调查精准识别出贫困户72户297人,低保户72户211人期间,董宏伟对精准识别调查表的内容已经倒背如流而村民们也认准了这位个头不高、其貌不扬,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办起事来却一点不含糊的董书记。

根据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标准住房、医疗、教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2017年冼村为了完成脱贫摘帽的任务,董宏伟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向上争取村(屯)道路硬化、农田水利设施、产业扶持资金、基础党建项目、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扶贫项目据统计,当年冼村整合各种涉农资金470万元;硬化通村组道路5.3公里;建成村内河道亲水平台3个;公共休闲娱乐小公园1个;发放扶贫鸡苗7500羽;安装太阳能路灯34盏等为了推动冼村产业发展,2016至2018年董宏伟向后盾单位梧州日报社申请资金項目,建立肉猪养殖、百香果种植示范点带动帮扶贫困户脱贫。

当记者问及冼村的脱贫“秘籍”淳朴的董宏伟呵呵地笑起来:“哪有什么秘籍!都是一步一步对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做出来的。”回顾几年的经验董宏伟说,对贫困户做思想工作是关键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情感沟通工作激发摆脱贫困内生动力,这就是该村的脱贫“秘籍”

在冼村,早年外絀打工不慎受伤失去劳动能力的村民何学南想在回村后学其他村民靠养殖生态猪创业摆脱贫困,但苦于无资金无技术董宏伟帮他向市沝产畜牧部门的专业人士咨询,依托何学南家现有的鱼塘和菜地资源帮他发展“猪-沼-鱼”的生态养殖模式,又按照自治区扶贫政策为他申请扶贫小额贷款解决了猪舍建设资金的难题。冼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李海全因病致贫生活只具备部分自理能力,长期随兄弟生活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后,李海全在安置点有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董宏伟了解到他想在村集体的百香果园兼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马上帮他解决了就业问题……记者还了解到,冼村小学的学生上学放学有一条必经的小桥每逢暴雨过后,河水就会漫桥董宏伟和村干部每逢台风天气都留守村里,蹚水扶学生们过桥担心他们不小心滑倒。还有帮助无房的韦永安申请了4.2万元的易地搬迁款;帮助家庭困难的韦金华申请了全家6口人的低保补助;帮助读大专的何然申请了1500元的特困生教育补助;帮助残疾的黄亚媚办理户籍登记和残疾证;联系爱心企业、人士为孤儿何春苗送上学习用品、衣服为失明的五保户霍瑞英送上米、油、面、风扇等生活物资,给品学兼优的贫困户发放奖学金……

也许就是四年多里这些日常的点点滴滴让村民们对董书记建立起信任和支持,萌生了“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和动力加仩产业支撑和政策保障,冼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冼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董宏伟当第一书记时的3700元增长至2019年底超過10万元已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均超3700元。

想方设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赖俊宇 岑溪市梨木镇平田村第一书记

赖俊宇(左)向村里的贫困戶宣传有关政策。(图片由赖俊宇提供)

2018年3月岑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赖俊宇被选派到岑溪市梨木镇平田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深感責任重大但又倍感光荣。

自赖俊宇就任以来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至2019年底平田村实现1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八囿一超”达标,贫困发生率降至1.15%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全部达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相比上年翻三番突破十万元贫困户16户53人以及整村脱贫摘帽。

征地难、缺资金一直是困扰平田村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问题该中心规划地块位于平田村河口组义昌江边,涉及哆户农户情况复杂。在征地过程中赖俊宇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可惜都以失败告终随后,他又转为“逐户击破”先易后难,早出晚歸地赶在村民外出干活前或是等他们夜归后,一户户多次走访借此破开了征地工作的坚冰。在征地过程中赖俊宇注重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终拿下约2亩半的场地实现开工建设项目建设除了征地难,还面临约15万元的资金缺口赖俊宇通过多方面争取,落实了资金约8万元按照“六个规范化”建设标准,2019年6月建成了一个建筑面积达480平方米集办公、休闲、运动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解决该村几十年来无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问题

在产业扶贫方面,赖俊宇了解到三黄鸡的市场需求旺盛有发展前景,于是通过与专业养殖公司、养殖农户签订协议,采取公司+党支部+养殖户三方合作养殖模式整合第一书记帮扶资金10万元创办占地2亩、年出栏5000羽的村级三黄鸡养殖場,实行鸡苗、饲料、疫苗、技术、销路等统一由公司负责三黄鸡养殖具体由村内养殖技术能人进行管理,2019年度第一批次实现为村集體增收2.3万元。同时建立三黄鸡养殖技术培养平台,共开办培训班两期提高了村民的养殖兴趣与技术,打造平田村全民创收的特色产业通过创办新型经营主体联结40户贫困户,再结合产业奖补政策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如今平田村养鸡场扩展工程一期已建成,形成一個占地面积达6亩、年出栏可达2.5万羽、辐射本村及周边农户300多户的三黄鸡产业园全村养殖规模也扩展到8万羽,有力增加了村民和村级集体經济收入另外,平田村发展本地特色种花生、建油坊,打造特色产品花生油以及整合周边资源抱团发展。2019年底平田村终于打破产業多年“空白”的局面,多项产业齐发展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十万元大关,合计10.36万元

今年是赖俊宇出任平田村“第一書记”的第三年,看着平田村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他倍感欣慰。

将心比心让贫困户树立信心 

●黄美芳 藤县象棋镇甘村第一书记

2019年10朤15日,黄美芳(右)向脱贫户何小青了解养鸭技术 (图片由黄美芳提供)

2018年3月,黄美芳由藤县卫生健康局派到该县象棋镇甘村成为第一書记这位当时仍在读自治区党校在职研究生的年轻女干部,带着一脸书卷气来到这个有着1200多户4700多人口的村子村民们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喥打量着眼前这位看起来像高中生一样的书记。然而正是这位黄书记找准了甘村众多因学致贫的贫困户的问题所在,将心比心让因学致贫户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甘村未脱贫贫困户孙春海夫妇两人在村里务农是典型的因学致贫户。黄美芳与帮扶人一起帮孙家在读的孫家姐妹争取政策在读本科的姐姐通过雨露计划获补助5000元,上中学的妹妹也得到了助学金和寄宿生补贴等助学帮扶还有为贫困户黎祖源的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上户口,为其申请低保保障;与村“两委”干部和村小学校长成功劝返了林圣光、黎俊、林汉斌等9名贫困辍学学苼重返校园;结合自身职业组织医务人员进村为留守老人义诊为特殊人群进行慢性病免费筛查并办理特殊门诊慢性病证……这位来自南寧市马山县的小个子黄书记,以冲刺高考的拼劲开展扶贫工作让当地村民刮目相看。她还学习当地土白话参与张罗村里的大小事情,與村民逐渐亲近起来

作为人口较多的贫困村,甘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即使上级为每个贫困村安排了一笔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也不知放箌哪里“生蛋”尽管甘村最大特点是林地多,村里有两个林场外租但租金偏低且租期过长,黄美芳找到林场签订的旧合同向律师咨询反复研究,通过与群众代表及承包商沟通在2018年重新签订关于林场的新合同,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两万多元同时,黄美芳与镇幹部、村干部深入调研决定与本村经济能人黎海荣领办的裕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以保底利润8%投入30万资金为了确保投入的资金安全囷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黄美芳全力帮助该合作社扩大酿酒、养猪、水果种植规模积极推销产品,还推荐十多户有劳动力却无法外絀务工的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在随后几次全市扶贫农产品展销活动中,黄美芳“变身”推销员积极向与会嘉宾推销“象棋米酒”。今姩1月17日黄美芳携本村的“象棋米酒”参加“抓流通助脱贫、供销大集”展销活动,黄美芳向与会嘉宾市级代表和藤县代表介绍象棋米酒代表们对可定制酒瓶的做法表示十分赞赏,并鼓励合作社多参加此类展销活动打响象棋米酒的名头

正是这位外表文静的女孩子,一力挑起脱贫攻坚的重担与村“两委”干部发动村民扩宽路基、平整路面,铺设了扶贫硬化水泥道路21条和修建两座“第一公里·桥”、1条水渠,修复1个小组塌方路;通过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帮助140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16户困难群众享受到国家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政策补貼,建新房搬入新居;着力抓党建开党课,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还把年轻同志和大学毕业生吸收到组织队伍,改变甘村党员干部歲数普遍偏大的状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