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畜牲的话作恶,造怪

品味畜牲—看守所里的故事(上)
东西南北路歧多,举步昏迷怎奈何。忽遇贵人相指引,自身方岂出尘变。
有人说在当今的社会,一个忙碌着的人突然停下来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住了医院,要么是进了监狱。我停下来了,是因为被关进了看守所。日,被刑事拘留到了广州某看守所,7月16日获取保候审释放出来,被关了三个半月,105天。
看守所里经历了人生一大考验,品味了痛苦,今天以拙劣和零散的文字记录了这一段苦难,好让来者一个警醒,让挚爱亲朋了解我这一段的经历,也给不喜欢我的人一个痛快。也许我的文字令某些部门或某些人不舒服,深表歉意。
这里我描述的畜牲,就是羁押在看守所的在押人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中表述是“在押人犯”。但现在在监室里的“监规”里,都称畜牲为“在押人员”,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笔者在这干脆把“在押人犯”或“在押人员”称作“畜牲”。
造恶业,堕恶道,为畜牲。在社会上,对被抓进牢房的,都被称之为社会的渣滓,尽管很多人连监狱与看守所有什么不一样都不知道,但在世俗的眼里我们这些社会垃圾就是一群畜牲。在监室(习惯叫“监仓”或“仓”)里,除了时间什么都缺,缺乏人应有的尊严、应有的人权,缺乏应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仅仅是维持生命的地方。从其形式上看,与饲养猪的猪栏,与动物园的猴山、老虎笼颇为相似,我们与畜牲也没什么分别。对于我们来说,此时真的也希望自己就是一只畜牲,这样就没有了思想,没有了恐惧;没有了牵挂,没有了痛苦。
进入看守所,每只畜牲都被赐予一个“犯号”,我被编号为“9A0650”,从犯号上就知道我是该看守所2009年关的第650只畜牲了。在日常对仓外的交流中,我们都使用犯号而没有了爹妈给的名字。其实不少畜牲,他们没有身份证,他们给办案单位报出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都是有假的,这样一来既可以瞒过籍贯派出所,也可以隐瞒其前科。
在监室30多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羁押着一些进入了刑事诉讼程序的畜牲,也就是一些在刑事拘留、逮捕、刑事侦查、起诉或申诉阶段的畜牲,也有已经判决的等“上场”的罪犯,上场就是转到劳改场(监狱)去伏刑。早日上场是畜牲们的愿望,因为看守所是最辛苦的地方,劳改场的生活条件比看守所好很多,空间也大很多,一些坐过牢的畜牲描述那就是一家大工厂,还有阅览室、运动场、小商场等设施。在看守所等待的时间,小案一般要半年左右,如果是大案,特别是同案多案情复杂的,需要等几年的时间。案中若有案犯被判死刑的话,那么其他的案犯只能等死刑执行了才可以上场。我刚进去时的那个仓的仓头ZZhH,据说是贩毒的,2003年被关进来的,就在看守所待6年多了,二审才刚结束,他被判无期徒刑,因为有同案被判死刑,那么他只能等同案的死刑执行了,他才可以上场,在看守所还不知要等多久。这样一来他可惨了,因为他被判的是无期徒刑,所以他上场之后就算是改判有期徒刑,但在看守所关的时间是不算数的(如果判有期徒刑的则是算数的,是从失去自由的那天算起。而判无期徒刑已上的,要等服刑之后表现好争取改判,改判后的刑期是从改判的时间算起,也就是说之前的所有服刑时间都不算了,这就是法律)。用他的自己话讲,他这条“石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浮起来。在看守所,还有已经判了刑留在看守所伏刑的罪犯,他们一般是犯非暴力罪,剩下刑期3年以内的罪犯,在看守所里走动负责完成所里各项杂务,大家称之为“大差”或“差哥”。大差是畜牲们羡慕的角色,因为在看守所服刑总比在监狱舒服些,离家又近一些,家人探视方便很多。
等待中的畜牲涉嫌犯什么罪的都有,看守所就是社会罪恶的缩影,也是一个犯罪大讲坛。虽然监规不准互相交谈案情,但正是交谈案情是最可打发时间的节目。解读他们的每一段犯罪过程和成长经历都是一部泣血的悲剧,每一个悲剧都给自己一大感悟,也是我在看守所的一大收获。所见所闻的涉嫌犯有偷窃、抢夺、抢劫、诈骗、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打架斗殴、偷渡、贪污受贿、行贿、计算机黑客、维护黄色网站、制造假洗发水、走私象牙、走私汽车、贩卖穿山甲、贩毒、制毒、黑社会、暴力抗拒执法等等,各式其式。畜牲大部分都在二十、三十岁之间,四十岁以上的不多,四十岁以上我都称其老畜牲,我也是老畜牲,我所碰到最老的畜牲六十岁了。可怜的老畜牲WZh,替出国人员翻译资料,原来他工作的公司做的是非法移民生意的,翻译资料不小心翻出了一个偷渡罪,被判2年徒刑,因有同案在上诉正等上场。可怜的老头,虽然感到委屈但又无力申述,在仓里的生活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什么不可以判他缓刑呢?没钱没关系罢了。仓里有一个段子:“一年两年算个叼;七年八年刚刚好;十五无期当养老。”
等待中的畜牲不太怕坐牢,最担心的就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普遍地对办案单位、起诉部门、法院不放心,对我们的司法制度没信心,他们只相信有钱有势才有公正的待遇。等待中的畜牲很无奈,但在这个时候,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有在默默地等,在行尸走肉。
美国电视剧《越狱》火爆一时,那是美国而不是中国,那是监狱而不是看守所。我所经历的中国看守所没有逃跑的可能。如果光靠里面的畜牲往外逃,除非是里应外合,利用假手续出去,象《越狱》那样越狱是不可能的。我进的看守所关押畜牲的监室大概30平方米,监室以外的地形不说,其实光想擅自走出监室的门也难。进入仓门是一条通道,大概1米宽8米长,通道的右边就是床,大概2米宽8米长,床就是距离地面40多厘米水泥通铺,也象个大舞台,床上从仓门开始编号从1到13号位。13号床位相隔一小矮墙就是厕所,通道与床接着是小板与厕所,小板有一个水泥砌的橱柜,厕所也是洗澡的地方。通常刚进仓的畜牲就被安排睡在13号床位。
白色厚重的铁仓门,上面有一个直径10厘米大小的观察孔,仓门下方距离地面60多厘米高还有一个大概20厘米高30厘米宽的交换口,平时是关着的,使用的时候从外面可以打开,送饭、送药甚至打针等就靠这个交换口。另外在旁边1号床位的墙上还有一个10厘米高40厘米宽的观察孔。监室通道的尽头是风门,风门后面是10平方米大小的风场。风场是露天的,有铁网罩着。仓门外就是走廊,这走廊的上方是巡仓走廊,小板与厕所上方也是巡仓走廊,所以监室有普通房子的两层楼高,估计站在巡仓走廊观察仓里和风场会一目了然。
为了方便对畜牲的监视,防止畜牲逃跑、自杀,头顶的两支日光灯24小时亮着,监室和风场的监视器也是24小时开着的。监室上方有两台大吊扇也是24小时开着。监室的墙上还有一个电子钟;墙上有一个酒店式的日历牌,通道的墙上有一个学习宣传栏。高墙深锁,插翼也飞不出去,想自杀也不容易。真正体会到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
&&& 二、躲猫猫
我所经历的看守所远没有《越狱》那么暴力,也没有“躲猫猫”的事情发生。被抓进去的那个晚上,我先被带到一个设备非常简陋的医务室,一个满口乡音的老男人,估计他就是狱医,给我做了个非常简单的“口头”体检,就是问问你有什么毛病而已。体检之后办案单位办了入仓手续,我就被带到一个大淋浴间,和几只畜牲一齐,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个精光,用一个写上犯号大塑料袋装起来。然后我们被命令进去洗了个澡,在大萝筐拿一套囚衣穿上。囚衣是深蓝色的,样式有点像运动服,囚衣一股恶心的霉臭味,听说这是其他畜牲穿过还没洗的。那天带我进仓的狱警算是特别开恩,让我穿回自己的内裤进监室,按要求是不允许的。在进仓前他还反复地叮嘱我,如果被人打的话就按警铃。这样,我就被带进了过度监室C210仓,跨进了痛苦的深渊。
在外面的时候,看守所的暴力行为和牢头狱霸的事也有所闻。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钻到监室的时候,有几个畜牲过来召呼安排一切,十分友善,没有任何欺压暴打的迹象。后来听说在这看守所,几年前就不打人了,特别是“躲猫猫”事件之后,经过打击牢头狱霸的活动,仓里文明了很多。虽然得到了畜牲们的善待,但在这灰暗冰冷的监室,真正体会到了从天堂掉到地狱的感觉,好不凄凉。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度日如年。
轰动一时的“躲猫猫”事件相关的两个管教被送上法庭,《广州日报》刊登了他们受审大幅照片,非常狼狈和可怜。不能说他们没有过失,但让他们走到这一步却是不应该。班房里打死人,不是第一回,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也不但是中国的问题。从古到今,我想有国家,有监狱,有看守所,就有“躲猫猫”事件的发生。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关着一群精神被高度压抑的畜牲,他们一旦爆发,摧毁一个生命是非常容易的事。“躲猫猫”事件正是沉积了上千年的班房文化的表现,社会经济发展和司法文明的程度和水平的结果,让两位可怜的管教来吃此猛药,实在是不公平。没办法,谁让你们被选为“典型”呢。当典型最可悲,不但没有半点侥幸,不会有法外开恩,就是要杀一儆百,领导的一句话就被“从严”、“从重”地处理了。这美其名为教育一大片,是建筑在个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是以当事人的人权、前途甚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某部门所谓的教育效应,来换取领导者本身的政治效果。这也是一种执法腐败现象,以一种错误的行为来处理另一种错误行为。可悲!我们的行政水平、法制意识也就是这样子了。可悲!谁让你摊上呢,自认倒霉吧!顾影自怜,自己何尝不是典型呢。
我不敢说狱警是最辛苦的警察,但决对不是警察们心中的好警种,我估计他们是作为警察中被小看的一族,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辛劳是不为外界所理解的。在看守所我所见的狱警,有负责我们几个仓的主管,有负责巡仓的管教。特别是主管,他们在上班时间里都是忙碌不停,要绞尽脑汁地对付我们这帮无恶不作,诡计多端的畜牲。整天忙着巡仓、找仓头和其他畜牲出去谈话,了解仓内的情况,发现异常又要采取如安排调仓等措施。在我观察,主管都把每个仓的畜牲的结构调配到最合理,先要选一个合适仓头,然后把犯暴力罪和非暴力罪;年轻的与年长的;脾气好的与性格暴燥的适当调配在一起,其目的就是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少出麻烦事,让大家顺利过渡在看守所的羁押期。在我看来一个狱警,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相当的职业水平,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善良仁爱之心,是难以胜任这份工作的。我觉得负责我们仓的L主管就非常不简单,畜牲们对他都有较高的评价。
8月15日《广州日报》报道,“躲猫猫”事件一审宣判狱警以渎职罪、虐待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及有期徒刑1年;牢头(仓头)被判无期徒刑。网友还攻击狱警判刑太轻,在这个网民就是判官的年代,两位狱警可惨了。放过他们吧!真希望大家历史地、客观地看问题,放过他们吧,当狱警不容易。
“国庆”阅兵令人鼓舞,令人感动,我庆幸自己能自由地感受这份喜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了,改革开放也30年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拥有相当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几十年我们走了别人几百年的路,取得了别人累积了几百年的成就,也累积了别人几百年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不可能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太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此时此刻,渴望我的祖国真正的崛起,期盼着我国的法制民主化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期盼着一个司法独立,民主、自由、文明、公正、法制的社会。
三、粗茶淡饭
在看守所里,缺乏生活用品和食品,生活简陋、简单,真正是粗茶淡饭。但这里的生活却又十分有规律,每一天的每一项安排,都按照看守所的安排严格执行。
早上7:00起床,收拾被铺及个人洗漱;整理内务和清洁仓内卫生之后就准备吃早餐了。早餐通常在7:30到8:00供应。看守所每天免费给畜牲供应早、午、晚三餐。早餐周一、三、五、日供应每人两个包点,两天吃面包,一天吃豆沙包子、一天吃馒头;周二、四、六只有白粥,只有很稀的粥,所以畜牲们都是会利用粥水泡快速面吃的,当然快速面是另外自己买的。快速面是看守所里的美食之一,在那结下了快速面情结,到今天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一种垃圾食品,但还是喜欢不时地偷着吃。
看守所是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日用品和食品供应的,而畜牲购物则不是随心所欲的。每个月可购物三次,逢3(3号、13号、23号)每个畜牲根据看守所提供物品清单,写一份包括所需物品的编号、货名、数量、价格,还有畜牲的仓号、犯号及姓名的“购物单”,看守所提供可购的物品包括快速面、饼干、冲剂、牛奶、豆浆晶、拖鞋、水桶、毛巾、牙刷、牙膏、肥皂、卷纸、内裤、信纸、邮票等几十个品种。“购物单”统一交由大差去统计并在畜牲的账户上扣款,然后再把“购物单”反馈各自核对金额并签名确认,这样大差才去备货,所以大概要五、六天后所订购的东西才能送入仓里。购物的钱是外面的家人送来的,每月只能送500元,统一由看守所保管,每一个畜牲开一个账户,所有的购物、加菜都在这里开支。当然,不少没人送钱来的畜牲就不能买东西了。他们也很可怜,连牙膏、肥皂、卷纸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也要向有钱的“借”。看守所是没有提供生活用品的,只有在进仓时会先给一个“生活包”每只畜牲,里面有漱口杯、饭盒、毛巾、牙刷、牙膏、内裤和卷纸,只要你有钱开账户,他们就马上把“生活包”的三十多块钱扣回。看守所偶尔也有水果甚至还有雪糕供应,当然你必需要有钱。
8:30是打坐背监规时间。按照看守所的要求,每个畜牲都必须在进去两周内内背熟监规,所谓监规就是“在押人员的权力与义务”、“六要”、“六不准”,还有其他一些对罪犯的要求等。开始还认真地背一背,后来发现管教根本没时间检查,所有就应付式地念一下。后来还让我负责带领大家学习,每次只让畜牲们从头到尾读一次监规就给他们“自习”了,所以我们仓打坐背监规时间就成了畜牲们读书看报或聊天打盹时间了。
管教通常每天进仓内查仓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一般由我们的主管负责。上午是我们打坐时,大概9:00后进仓来检查内务等。凡是管教进仓内来查仓,我们都会事先把仓内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
到了9:30是做早操时间,我在看守所里学会了做第八套广播体操。早操之后是操练,操练跟我原单位的准军事化训练的项目差不多,由一名畜牲叫口令,立正、稍息,左转、右转,原地踏步等动作。有些仓练得长一点,有些仓练得认真一点,有些仓练得马虎一点。虽然管教吩咐老畜牲可以不用操练,但为了多动动身子骨,所有我没缺席过一次早操和操练。到了操练时间整个看守所都会热闹起来。逢周六、日就不用背监规、做早操和操练。有时想象一下自己与他们站在一起操练的模样,想到自己今天也沦落到与这帮地痞流氓为伍,心里不免一番酸楚与感慨。
早操和操练之后是自由活动,到了10:30左右就供应午餐了。午饭后又一次整理内务和清洁仓内卫生,11:30到12:00又要求打坐等管教点数,管教点数不会进到仓里来,他们只站在巡仓走廊上面看一看而已。管教点数后12:00统一开铺午睡。午睡到13:30,下午的安排是上午的翻版。13:30到14:00打坐,14:30又开始操练。15:30再次打坐学习背监规,打坐等到16:00管教第二次进仓查仓。管教查仓后又准备晚餐了。
晚饭到了16:30左右供应。看守所的正餐是供应一荤一素配米饭。荤菜要么是一个鸡蛋,要么是一个咸鸭蛋,要么是“摇头丸”,“摇头丸”是指难吃得都让人摇头的肉丸,那只不过是一些淀粉与味精的混合物,我给起的名“摇头丸”,后来大家都叫习惯了。晚饭的荤菜好一点,周二、四、六晚餐吃“马标”,“马标”就是猪肉,这是看守所传下来的说法,估计以前很难吃上肉,能吃上猪肉就像从前中“马标”那么不容易(中“马标”就是中彩票)。周一、五晚餐供应鸡翅尖。凡是有传统节日就有鸡翅吃,就是比鸡翅尖多了一节。今年我在看守所过了两个节日,“五一”节惯例每只畜牲一个鸡翅,听说他们春节的时候,也是只有一个鸡翅。端午节每只畜牲还送了一个咸肉粽子,破例每只畜牲一个鸡腿!真是大节日啊!配的素菜要么是牙菜、要么是白萝卜、要么是南瓜、要么是东瓜,偶尔也有黄瓜和绿叶菜吃,素菜的确很素,没油缺盐的。白米饭当然是陈年的老米了,不过分量足够,每餐都有剩饭。对于看守所的畜牲来说,吃“马标”那天是节日,吃鸡翅、鸡腿是大节日,而对于吸烟的畜牲来说还有一个节日,就是逢周五下午我们的L主管都会送些烟进来,让大家在风场抽上一两根香烟。看着一帮畜牲蹲在那里吞云吐雾,陶醉在烟草的芬芳里的模样,真可惜自己不喜欢抽烟,少了一种享受。
除了看守所免费提供的饭菜之外,如果账户有钱的畜牲还可以加菜,加菜也有两种形式,就是“订菜”和“临加”。订菜每逢周2根据看守所提供下周加菜清单,需要加菜的就写一份包括所需加菜的日期、菜名、数量、价格,还有畜牲的仓号、犯号及姓名的“订菜单”,看守所每周有四、五天提供加菜,每天有两款选择,包括酱油鸡、蒸草鱼、番茄炒蛋等品种。“订菜单”交由大差去统计并在账户上扣款,到时订的菜就送到仓来。临加则是每天都有,上午下午各一次,菜车推到仓门外,只要账户有钱就可以加菜了,不过临加的菜价比订菜的菜价贵25%。没钱的畜牲也就不可能加菜了,通常加了菜的也会分点给他们吃的。如果每天需要加菜,再加上购物的话,一只畜牲在里面每个月需要一千多块钱。
晚饭后也需要整理内务,清洁室内卫生,到了17:30又是打坐的时间,大概18:00管教又来点数。晚上20:30到21:00又是一次打坐时间,管教最后一次来点数。快到22:00就统一开铺睡觉,电视节目也到22:00结束,电视节目是从17:30开始的。
风场每天开放两次,上午是8:00到10:30;下午在14:00到15:30,开放风场是让畜牲们出去透透气晒晒太阳,还有就是凉衣服。由于仓内是不准凉衣服的,也没有可凉衣服的地方,所有衣服是统一凉在风场的毛巾挂钩上。如果遇到下雨天,衣服有时在风场凉大半个月都不干了。好几次眼看衣服晒干了,忽然来了一阵雨,风门又还没到点开,那就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衣服又一次淋湿了。那时感觉
很无奈,连上天都跟我们过不去,真是天意弄人。
看守所里的生活供给十分简单。饮用水每天只供应两次,早餐、晚餐各一次通过热水管送来,供应时间不到十分钟,每次通常接两水桶,作为全仓畜牲一天的饮用水。如果晚上洗澡需要用热水的,也只能等接完饮用热水之后,抓紧用自己买的水桶去接。
在仓里需要理头发的话,大概要等两个月,由其他仓的一只会理发的畜牲进来替我们剃光头。剪指夹每周一次,外面送入指夹刀让畜牲们轮流剪;剃胡子同样每周一次,也是送入一个电剃须刀让畜牲们轮流剃。在仓里就连衣服都不能穿整齐的。由于一直被禁止“通信”和“顾送”,所以家人无法送衣服给我,只有买汗背心穿,但仓里没有短裤卖,就捡别人穿过的短囚裤穿。这些一代传一代旧的短囚裤,基本上都是开裆与没有橡皮筋的,只有把短囚裤别在内裤橡皮筋上才不至于裤子掉下来,在开裆处也隐约可见内裤了,那倒是通风透气。不过大部分年轻的畜牲干脆光着膀子,穿着内裤在仓里游荡。曾经一段时间我错过了一次理发时间,刚好那周又没有送电剃须刀进来,以至头发蓬松,胡须邋遢,衣衫褴褛,我这行头只要前面再加一个钵子,蹲在大街上绝对能赚点善心人的钱。
为了防止自杀,仓里连牙刷都被锯短的,圆珠笔也是超短的。仓里更加不可能有玻璃及其制品,所以仓里是没有镜子的。但这难不到那些聪明的畜牲的,他们利用放生了的畜牲留下的塑胶水杯,用囚服拆下来的小绳作为锯子,把塑胶水杯锯开两部分,在塑胶水杯底部包嵌上豆浆晶包装的背面,因为豆浆晶包装背面正好是反光照人的锡纸,然后再把塑胶水杯的上半部分套回,把锡纸刚好拉平夹在中间,一个小巧的镜子就做成了。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平整不歪,真正有镜子的效果是非常不容易,是很讲经验的手艺。仓里还有一个照“镜子”的地方,在风场高处有一个监视器,监视器是用玻璃保护着装在广播喇叭下面,只要站在适当的位置就可以反射到自己的模样。但是由于距离比较远,只能看到模糊的样子。好几次当我照这面“镜子”的时候,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女儿正在看着我!我太想念我的女儿,想念我的妻子、我的家人。每照这面“镜子”总是让我伤感,让我落泪。后来再没有勇气照这面“镜子”了。
在看守所里看病也不容易。仓里的畜牲如果感觉不舒服,就要先写“求医报告”,说明自己的病情,然后通过管教送给医生。通常要写得严重点,才会送来一些药,送来的药也是很少很简单,医生很少来珍症的。大师说得好:疾病以减食为医药。可能仓内的饮食正符合少食、素食的养生之道,所以畜牲们很少生病,就算是得了一些小病,也很快自愈,所以普遍畜牲都懒得求医,只是有时发高烧时才要求打一针。最不可思议的,就是畜牲不用出仓门通过交换口打针,打针时畜牲半蹲着把屁股挤出交换口外,医生就在外面操作扎针,奇观。
人的适应能力真是没有底线,何况是畜牲。无论什么的环境他们都可以应付,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苦难来临的时候只有去面对,只有去克服。听说在看守所里最长有被关了超过十年的,真不可想象。如前面所述我碰到的那个仓头,他也被关了6年多了,而且将起码要在监狱里再待十七、八年,我看他已超过45岁了,被判了个无期徒刑,重获自由时估计要到65岁后的事了。但他仍然坚信他这条“石船”能浮起来,仍然在仓里很认真地、很刻苦地锻炼身体,坚持跑步、健身和练拳。来自外国的畜牲的适应能力更是令人惊讶,看守所关的外国畜牲主要是来自非洲和中东,一般是犯有与毒品相关的罪。我曾经碰到过两位来自伊朗的畜牲,一个50来岁,一个30来岁。老的那位以一本经书(我估计是《古兰经》)打发了他所有的时间。他总是心平气和的,要么就在虔诚地祈祷,要么就在专注地研读经书,读书时还会用一些小纸条做笔记。除了不吃猪肉外,起居饮食与其他的畜牲无异,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对他没有影响,都跟他没有关系。年轻的那位更利害,我只见过他一面,他被关了一年多,已经融入了中国这个大家庭,在仓里练就一身漂亮的肌肉和健石的身材,能用普通话跟我们交流,而且他还负责仓里操练的指挥。他在隔壁的C212仓,那是关未成年(十八岁)畜牲的少年仓。指挥操练时有板有眼,带着洋腔的口令规范、准确、有力:“踏步……走!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小畜牲们也故意学他带着洋腔地呼应:“一、二、三……四!”兴之所至他还来句英文:“ONE、TWO、THREE……FOUR!”
小畜牲们也跟着:“ONE、TWO、THREE……FOUR!”
十分好笑,十分好玩。他们的坚强、乐观真令人佩服,坚信适应能力是没底线的,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淌不过去的河。
规律的生活、简单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劳动),对于很多平时生活日夜颠倒、饮食无常、居无定所的畜牲来说,关进看守所是一个很好的“休整”。所以不少畜牲,特别是年少的,他们越关越胖;越关越壮实。但我却瘦了,进去的时候大约67公斤,出来的时候59公斤!直到今天,妻子每当想起我被释放时那个干瘦憔悴的模样还会流泪。在看守所的105天,105天畜牲般的日子,让我感受到原来生活是可以如此简陋的,需求可以如此之简单的。让我学会了节检;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简单。我们不需要为失去的和未得到而烦恼,重要的是珍惜已得到的。朋友问这三个半月的牢狱之灾对我的性格和人生观有什么影响,自我感觉这使自己更加简朴、更加豁达、更加沉稳,也更加坚强。
&&& 四、读书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前面提到的那位来自伊朗的老畜牲,就是靠一本书支撑着他,读书对我来说也是在看守所里的一大收获。看守所里畜牲的文化生活是极为贫乏的,只有不定期地送进来一份《广州日报》,除此以外仓里还有一本监规和一本刑法外就没有其他书籍、报刊提供了。电视是从下午五点半开始播放一直播到晚上十点,电视机装得老高,而且很小很残效果很差。播放的节目是连续剧,基本是韩剧或者台湾青春偶像剧,很不合口味,据说上面有规定不能播有暴力内容的戏,也许是打算醇化这帮血气方刚的畜牲吧。可能提意见的多了,到了六月中电视节目改为转播TVS4(南方电视台影视频道)的节目,这是一个电视剧频道,没有电视新闻报道和其他节目。其实无论什么节目,无论效果如何,无论喜不喜欢看,我都会跟着认真地看,为的是消磨那漫长的时光,打发那百无聊赖的夜晚。
有书可读是从自己被调仓开始的。4月15日,我在C210仓待了十三天之后被调到了C211仓,即从过度仓调到了老兵仓(普通仓)。这里的仓头老陈ChJH是已被判了四年徒刑等着做大差的罪犯,他是一个老大学生,喜欢读书。他的家人可以送书进来,所以他有不少书,而且还乐意借给我们看。一大箱子的书包括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经济类、社会科学、小说、医疗养生、宗教、杂志等等。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他还专门让其老婆送了两本我想读的书进来,本来我想把那两本书带出来留念,可惜管教没让带。
开始时读书只是打发时间的方法,值班、打坐及自由活动的时间都靠读书来消磨,虽然按照监规的要求值班和打坐时是不准看书报杂志及聊天的。但这样做时间也太难熬了,没有办法只能当管教来巡仓的时候就把书藏起来,而其实管教就算发现你在值班或打坐时看书报杂志,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说到值班,这是每个畜牲在仓里的一项任务。白天安排畜牲轮流值班当“轮值员”,值班时要求穿上“黄马褂”,就是印有看守所字样的黄背心,可这背心是尼龙做的,非常之不透气,所以白天不管轮到谁值班,一般会把“黄马褂”塞给一些小畜牲穿的。睡觉值班就不好找其他畜牲代替了,睡觉值班每两只畜牲编为一组,每组值一个班,每个班值一个半小时。午睡及晚上睡觉都安排值班,也就是说一天24小时都是安排有值班的。这种值班我个人理解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自杀。值睡觉班时要求畜牲一个站在4号床位对着的通道上,另一个站在13号床位对着通道上,要面对着睡觉的畜牲,不准看书报杂志的,而且要求做记录。记录的内容其实主要是记录巡仓管教来巡仓的具体时间,在看守所整天24小时每隔半小时就会有一个巡仓管教在上面巡仓走廊巡过。巡仓管教一般都会在正点和半点的时间经过。每当值班时我都坐着看书,等差不多到点估计巡仓管教将要来的时候,才放好书,站起来穿上“黄马褂”,等巡仓管教走过之后再继续看我的书。有时看书看入神忘记管教巡仓来了,但也不用紧张,因为巡仓管教走到巡仓走廊时,他们应该是被要求打卡的,那打卡机会发出微小的“吱”的一声,只要听到这“吱”的一声就知道巡仓管教来了。因为我上半夜睡得好一些,所以就选择了值凌晨04:00到05:30的这个班。夜深人静,别有一番宁静。因为有书,时间才过得容易些,仓里最丰富的是时间。因为有书,才可以暂时麻醉自己,麻醉被煎熬的心。
除了读书仓里还有一种打发时间的好方法,就是一种Sudoku的数字游戏,游戏书也是老陈让家人送进来的,我们仓里大部分畜牲都热衷于这种游戏。我没参与,因为那箱书还没有读遍呢,我在里面的三个多月所读的书,比我过去十年读的书还要多,也使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但很多年轻的畜牲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他们既不会看书也不会玩数字游戏,甚至连给家里写信,都需要我们代笔。他们在仓里的自由活动时间只是闲逛或闲聊,喜欢炫耀在外面风花雪月的日子。泡女、嫖妓、蹦迪、索K、吸毒几乎就是这些小畜牲们在外面的全部文娱生活了。好几只畜牲都说广州大学城的女大学生很容易搞上手,“工作”之余他们经常到那里,只要有钱有车就会有女大学生跟着你吃、喝、玩,当然包括陪他们玩成年人游戏。一只涉嫌制毒的畜牲被抓的时候,就是与两个同案和三个广州大学城的女大学生混在一起。那三个女大学生当然也是以制毒嫌疑被关进了看守所,好在畜牲还有点良心说她们不知情,关了十几天就放了出来。但是制毒嫌疑可不是闹着玩的,她们自己受苦不在话下,能保住学籍已经不错了,可怜的是他们的父母和家人,不可想象当接到自己女儿因为制毒被抓的通知时候的情形。这看守所之旅很可能就会改变了她们的一生!畜牲们的道德低线与文化水平都是同样的低,一些经常出入看守所和监狱的畜牲流行一句形容外面的老婆话:“一年人等B也等;两年人等B不等;三年B不等人也不等。”
老陈是我的恩人,他的书不但消磨我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我的视野。在外面时总是以忙为借口忽视了读书,以其他的媒体取代了读书,也可能是外面的诱惑太多,使自己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但在仓里,没有选择,只有读书。就连看什么书也没多少选择,也正是没有选择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收获。以前自己老是主观地认为这类书好,那类书不值得看,基本上只对艺术类的书感兴趣,而且是那些以图片为主的书,所读的书都是比较单一,而在仓里的书不多,只好什么都看。在仓里我首先找保健的书看,因为身体健康最重要。在这里不能生病,病了求医难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能留下什么毛病,出去之后自己辛苦不在话下还要劳累家人照顾,身体不好影响谋生还要花钱治病。一口气读了《医行天下》、《求医不如求己》、《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后来又在看《黄帝内经使用手册》。读了这些书,就按照里面的按摩和练功的方法进行锻炼。坚持每天起床后散步半小时,虽然监室只有三十平米,通道也只不过八米长一米多宽,但我们都会很又次序地来回在通道上散步。一边散步一边进行头部、胸部、手等部位的穴位按摩,然后又靠墙背上的穴位。每当用餐后又继续散步,每天在仓里散步超过一个半小时。到了打坐时间就敲打腿上的穴位,做眼保健操及按摩脸部穴位。放风时间就在风门上练拉筋,晚上值班时就练闭目金鸡独立功,睡觉前则练推腹功和练放松颈椎功。现在什么足三里穴、涌泉穴,胃经、肾经等等知道的不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见效,在仓里得过扁桃腺发炎和感冒,虽然没有吃药却很快就好了。凭我个人这几个月的经验,在看守所待长了,对脊梁骨的影响最大。
除了关于健康的书之外,读得最多的是人物传记的书。原来我是不喜欢看这类的书,老陈却有不少这些的书,但看了之后收获很大。读了胡雪岩、张国焘、刘少奇、彭德怀、江泽民、李嘉诚等传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给自己深刻的感悟。有一本关于文革《亲历历史》的书,大家争着看,对里面关于监牢的描写及笔者的经历很有同感。还有一本很旧的书《智者的声音》,这已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书,收集了一些文学家、美术家、科学家等学者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在岳麓书院的演讲稿,没想到当时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已经是那么的先进、那么的受用,真是怪自己读书太少、见识太浅。由于老陈是打过越南死里逃生的老兵,他还有不少关于军事方面的书,但我始终没有兴趣去看,也许当没有选择地去看的时候,也会有新的发现。《荣宝斋》是一本消遣性质的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里面其中塑造的一个杨宪基的人物,他的经历让我产生了共鸣,读到他最后写的一首诗的时候不禁老泪纵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感性的我就是缺乏理性,缺乏理性的我通常缺乏对数字的敏感,一向以来对经济都不是很关心,所以对理财投资更是一塌糊涂。有一本很厚的《巴菲特全集》应该对理财投资很有参考价值,而对于将要另谋生计的人来说,更应该好好地学习。也许我真的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怎么看都看不进去。后来看了一本关于职场的小说《浮沉》,更感觉自己离那商海太远了。我这种在机关混了28年的人,一无所长只沾染了机关那些坏杂气,真不知道将来如何养家糊口。但是,只要能从这场危难中解脱出来,从讨厌的环境解脱出来,能放下不应该承受的包袱和担子,能在自由的空间里与家人同甘共苦,经济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对我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天气一天天地热起来,夏至那天气温接近37度。仓里只有那头上两台大吊扇吹着,我们仍然整天都是汗流浃背的,睡觉时被窝全都是湿的。在仓里我们都希望刮台风,因为这样有几天凉快的日子。除了台风,在仓里最有效的避暑方法就是读书了。唐人白居易的“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专心的阅读是最有效达到心静境界的方法。忘却了炎炎夏日不难,但真正达到心静和静心的境界又谈何容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象大师那样达到清净智慧的境界,解脱那贪、嗔、痴之困扰呢。根据经常光顾看守所的畜牲说,在监室里夏天辛苦,冬天就更辛苦,因为监室十分通风,每当打坐的时候,凉风阵阵,衣服单薄,非常难受。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乐事,一是读自己喜欢的书,一是与知己聊天。的确,读书使人在精神上得到了暂可停泊的港湾,已成了我在看守所里的追求与寄托了。在我离开看守所的最后一刹还在读书,记得那是7月16日的上午,早上我还在揣摩着自己将被判多少年,从来没想过会有马上出去好事。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就盘腿坐在靠近墙上观察孔的1号位床上,翻着老陈刚送进来的《黄帝内经使用手册》。忽然有个大差在观察孔小声地叫我:“出来。”我问:“出来?调仓?”大差:“你是不是叫WJX吗?”“是啊。”“取保候审啊!收拾私人物品出来。”天啊!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曾几何时,我做梦都想听到大差习惯性地大喊:“9A0650放生!”这回真的放生了,却是太意外了。心“嘭嘭”地跳,在几个大差的指挥下在走廊手足无措地换了衣服,到下面的大厅办了手续,跟着办案人员通过层层铁门和重重关卡走出看守所大门,这时我才缓过神来,哦,这是真的。我不敢回头看,因为不想再回到这个地狱。能奇迹般地被取保出来,没有花钱,没有搞关系,也不是领导开恩,是我国司法文明进步的充分体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畜牲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