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中印帐篷对峙事件件如何解决

印度陆军决定停止超过解放军帐篷的后方巡逻,以防止冲突升级,印将领称此举“是给中国面子”。目前,中印均不愿答应对方所提要求,或将使局势持续恶化。

}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军队在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的对峙持续20天后,周日(5月5日)告一段落。

  据BBC报道,中、印军方在周六和周日经过两天的会谈以及密集的外交活动之后,双方军队同时向后撤退,结束了被外界称为“帐篷对峙”的紧张局势。

  上周早些时候,印度方面指责中国军队进入了位于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并在当地安营扎寨,印度边防警察赶到与中国士兵营地相距300米的地方驻扎,双方在边界对峙。

  路透社援引印度北方军区官员的话称,印度军队从4月16日的安营扎寨处向后撤退了一公里。印度方面还表示,不清楚中国人民解放军究竟撤退了多长的距离。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军队在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的对峙持续20天后,周日(5月5日)告一段落。

  据BBC报道,中、印军方在周六和周日经过两天的会谈以及密集的外交活动之后,双方军队同时向后撤退,结束了被外界称为“帐篷对峙”的紧张局势。

  上周早些时候,印度方面指责中国军队进入了位于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并在当地安营扎寨,印度边防警察赶到与中国士兵营地相距300米的地方驻扎,双方在边界对峙。

  路透社援引印度北方军区官员的话称,印度军队从4月16日的安营扎寨处向后撤退了一公里。印度方面还表示,不清楚中国人民解放军究竟撤退了多长的距离。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军队在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的对峙持续20天后,周日(5月5日)告一段落。  据BBC报道,中、印军方在周六和周日经过两天的会谈以及密集的外交活动之后,双方军队同时向后撤退,结束了被外界称为“帐篷对峙”的紧张局势。

  上周早些时候,印度方面指责中国军队进入了位于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的普桑谷地,并在当地安营扎寨,印度边防警察赶到与中国士兵营地相距300米的地方驻扎,双方在边界对峙。

  路透社援引印度北方军区官员的话称,印度军队从4月16日的安营扎寨处向后撤退了一公里。印度方面还表示,不清楚中国人民解放军究竟撤退了多长的距离。

  在印度于6月8日宣布向中印争议地区附近增兵之后,印度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已达10万。  报道称,印度6月8日宣布再向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这就使得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兵力超过了10万。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也宣布将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普尔空军基地部署两个先进的苏-30MKI空军中队,《印度时报》5月的一篇报道称,这是印度为迎接来自中国的挑战的军事升级计划中的一部分。

  阿萨姆邦位于印度所称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以南,印度一直以印方处于弱势为由持续在这一地带强化军事存在。

  《华尔街日报》援引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彭丘克·斯塔布丹的话称,中印边界在军事力量对比上,中国一直占有有利地位,印度的举动是非常有限的。

  他说:"中方一直以来都处于有利位置,双方的军事平衡对中国有利,中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印度的反应是非常初步的,是象征性的。"

  据12月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印度修路工程遭中国反对。”11月30日,印度多家媒体又拿中印领土分歧做文章,声称由于中国的阻挠,导致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东南部的一项公路工程被迫“停工”。

  据《印度快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首席部长奥马尔。阿卜杜拉向媒体证实说,位于查谟和克什米尔的达拉克地区正在修建一条8公里长的公路,该工程属于印度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改善当地道路状况,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阿卜杜拉表示,他已经向印度政府报告此事。多吉也呼吁印度政府向中方“严肃提出交涉”。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农村发展部长阿里□萨加尔则表示,在阿卜杜拉将报告递交给中央政府之前,该工程将一直停工。他说:“工程停工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他们不想给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制造任何麻烦,所以必须等

原标题:日本外相访印发表演讲:不投资中印争议地区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7日访问印度并发表演讲,宣布日本将大规模投资印度东北部地区,但除去中印争议的藏南地区。印度亚洲通讯社18日称,岸田文雄在演讲后回答提问时称,“你特别提到了‘阿鲁纳恰尔邦’(即藏南地区),这是印度领土,据我了解,中印目前对这一地区有争议。日本目前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投资的计划”。

印度称,岸田文雄此次访印是为了参加日印战略对话,该对话由日印外长主持。印度欣然接受了日本投资印度东北地区的计划,因为中国正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增强存在。报道称,岸田文雄还表示,日本将帮助“南盟”地区国家建立能源网络。

据4月1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印度主流媒体16日纷纷引述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称,由中日韩三国天文学家组成的东亚核心天文台近日在北京召开选址评估会,确认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为东亚地区联合建设世界级天文观测站的候选地区。《印度时报》称,中国国家天文台网站显示,东亚核心天文台的候选地址之一位于中印争议的阿克赛钦地区。文章评论称,中国此举正值印度石油公司进入南海地区,中国是要效仿越南拉印度、俄罗斯公司进入南海采油,将阿克赛钦地区主权争议复杂化。

阿克赛钦地区位于新疆和西藏两自治区与印度的边界西段,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属新疆和田行政区域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西藏阿里地区管辖。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对该地区拥有完全的实际控制权,但印度方面坚持认为此地属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并对此提出主权声索。

藏南有一部分属于中印领土争议地区,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中印两国要想在短期内解决领土争议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在政治谈判难以很快解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也不可取的情况下,中印两国不妨通过政治协商,将该地区设立为由两国共同管理的、非军事化的经济特区。

设立这样一个经济特区,双方暂时放弃对该地区领土主权的声索,实行共同管理,共同开发。一方面有利于淡化两国之间的争议,防止发生武装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印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如果采取这样一种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印之间的政治与军事互信,大力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中印边境地区的长期和平稳定,相信这是两国人民都愿意看到的。

}

印媒发布的照片显示,中国军人5日打出英文横幅劝印军后撤。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中印两国通过协商,就妥善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发生的事件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边防部队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区的对峙。”在中国外交部网站昨晚贴出此消息前,“中印结束帐篷对峙”已被印媒及西方媒体热议了一天。

  有印度军方匿名消息源6日向媒体表示,依据印中两军边界指挥官5日达成的协议,在拉达克地区对峙了20天的中印部队(各约三四十人)在5日19时30分前开始撤离。这名来自印度北方司令部的消息人士称,印军已从对峙地点后撤1公里,“中国军队也开始撤向4月15日他们跨越实际控制线入侵印度领土前的位置,但不清楚他们究竟撤了多远。”

  在西方舆论场,此次中印军队对峙事件被形容为“1.5万英尺高空的对峙”。印方声称解放军排级部队自4月15日起“深入印度领土19公里”,并陆续搭设5座帐篷。印度陆军则搭起12座帐篷,两军相隔300米。

  路透社说,在海拔超过5000米、被印度称为DBO地区的无人山地,对峙中的印中士兵每天都会走出帐篷巡视,彼此只隔100米站立。在印媒公布的画面中,中国军人还拉起横幅提示印军后撤,横幅上写:“你们已跨过边界,请撤回”。

  昨天早些时候,一些媒体还在传印度外长库尔希德暗示其9日对北京的访问“尚不确定”。6日傍晚,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印已就恢复实际控制线现状达成协议。外长库尔希德将按计划于9日访华。

  【环球时报驻印、日特约记者 陈晨 李珍 环球时报记者 段聪聪 刘洋 柳玉鹏 汪析 陈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印对峙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