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将至,谁才是中国最该被祭奠的

南方网讯 清明祭祀将至根据民政部相关要求,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近期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

深圳市福田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3月21日发出“文明祭祀 同心战疫”倡议书,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简约的祭扫新风尚

【南方日报记者】叶淑萍

}

清明祭祀将至,不少滨州市民通过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近日记者走访了祭祀用品店和公墓后发现,和过去传统焚纸祭祀不同现在文明祭扫已经越来越受欢迎,更多的人采用鲜花、卡片、电子设备等低碳环保的方式来祭祀践行文明祭祀的新风尚。

2日记者来到滨州仙泉公墓,刚下车就發现有人在兜售鲜花“已经卖出了50多枝”,其中一个卖花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卖的鲜花主要是白菊花、黄菊花,今年卖得特别好“现茬大部分人都接受鲜花的祭祀方式了,从买花这事上就能看出来大家文明祭祀、绿色祭祀的意识比较高了”

随后记者看到仙泉公墓的四周悬挂了许多宣传文明祭扫的横幅,公墓大门的两侧都张贴了文明祭扫、绿色清明祭祀的倡议书墓地上祭祀的花束比比皆是,没了“烟熏火燎”的公墓更显肃穆

“清明祭祀节传统的方式就是带些酒水、食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燒纸钱、元宝虽然是这是老传统,但是太污染环境了用花束祭奠先人,符合现代社会的绿色潮流也能够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前来祭祀的马女士对记者说如今,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大部分人表示已经接受并推崇这样文明、简单嘚祭祀方式

除此之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针对距离墓地较远、自身行动多有不便等情况,网络上也出现了线上网络祭祀通过祭祀网站、手机运用程序等新媒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来祭祀、怀念已故亲人在滨州打工的小刘因为工作原因,清明祭祀没有办法回家“但是现在可以通过网上扫墓的方式来祭祀,既方便环保又能够表达我对亲人的哀思。”

文明习俗正在潜移默化地被更多的人认可和传统的祭扫习惯相比,现在文明的祭扫方式不仅环保而且也更加的经济实惠,但也有少数人采用传统祭扫方式滨州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祭奠方式不烧点纸钱和元宝,总感觉不像是在给先人祭祀表达不了我对亲人的凊感,虽然知道不太环保,但是老思想还是要慢慢转变吧”

见习记者 路皓玥 崔凯月

[责任编辑:杨凡、王佳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明祭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