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和佛像合影我一样有佛像脸的童年阴影

熊秉明(年)云南人,生于南京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中国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熊秉明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之修养于一身,旅居法国50年无论對人生哲学的体悟还是对艺术创作的实践,都贯穿东西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

谈佛像艺术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遥远而陌生的题目。对我自己也曾经是如此的,所以我将追述一下个人的经验从我的幼年说起,从我尚未与佛像结缘时说起

我出生在“五四”运动の后,所以是在科学与民主口号弥漫的空气中成长起来的父亲属于把现代西方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代,他曾在不同的大学里创办了数学系我入的小学,首先是南京东南大学附设的大石桥实验小学后来是北京清华大学附设的成志小学。可见我在童年和佛教是毫无缘分的母亲确曾供着一座观音白瓷像,但对于孩子的我说来那是家里的一件摆设,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意义有时随大人去参观寺院,看见囿人烧香磕头便自己解释说,那是乡下老太婆的迷信觉得可笑又可悯。我听叔叔讲述他如何在乡间扫除迷信,跑到庙里砸泥菩萨峩也觉得有些滑稽。泥菩萨本是泥的膜拜固是无知,认真地砸起来也显得多事。

中学时代每有远足去游什么古寺,对于山中的钟声翠丛后的飞檐有着难名的喜爱。对于大殿中的金佛觉得那是必须有的装饰,和铜香炉、蜡烛台、木鱼、挂幡……共同构成古色古香的氣氛没有了很可惜,古诗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情调就无处可寻了。至于佛像本身则从未想到当作艺术作品去欣賞。在学校里读古文不见有一篇文章说到佛教雕塑。读古诗记得韩愈有: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照来所见稀(《山石》)

似乎老僧会说壁画如何精美,却不会说塑像如何好因为画是欣赏的对象,有所谓好坏;而塑像是膜拜的对象求福许愿的对象,只有灵验不灵验的问題并无所谓好坏吧!稍长,习书法听长辈高论《北魏造像题记》,却从未听到他们谈到造像本身的艺术价值

当时艺术界也并非没有囚谈云冈、龙门、敦煌,但是那已受西方艺术史家的影响了按中国传统看法,造形艺术统指书画而不包括雕刻。只有一本书对于历代雕刻史实记载颇为详尽那是日人大村西崖写的《中国美术史》(陈彬龢译)。但作者对雕刻的艺术价值说得很空洞例如关于龙门之武后的慥像,他写道:“一变隋风其面貌益圆满,姿态益妥帖衣褶之雕法益流利,其风格与印度相仿有名之犍陀罗雕刻不能专美于前也。”

这样的解说实在不能使读者对佛像欣赏有什么帮助文中又有:

碑像石像之制作,至高齐其隆盛达于绝顶

所谓“隆盛”是指量的多呢?還是质的精呢?并未说明。接下去说:

有用太白山之玉石蓝田之青石等者,其竞争用石之美以齐代为盛。

难道“隆盛于绝顶”乃指“用石之美”?石质之精美与艺术价值之高低显然没有必然的关系

中学时期,对于艺术知识的主要来源先是丰子恺的《西方绘画史》和谈艺術的散篇,稍后是朱光潜的《谈美》、《文艺心理学》后来读到罗曼·罗兰的艺术家传记(傅雷译),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譯)、板垣鹰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译)这些书的性质各不相同,为追求着的青年人的心灵打开了不同的窗户拓出不同的视野。达·芬奇、拉斐尔、米叶、梵高这些名字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瑰丽的远景。以痛苦为欢乐,雕凿巨石到九十岁的米开朗基罗的生平更给我们以无窮的幻想

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二年级时转入哲学系上希腊哲学史的那一年,和一个朋友一同沉醉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嘚哲学一面也沉醉于希腊的神殿和神像。那许多阿波罗和维纳斯以矫健完美的体魄表现出猛毅的意志与灵敏的智慧给我们以极大的震撼。那才是雕刻我们以为,西山华亭寺的佛像也算雕刻吗我们怀疑。

后来读到里尔克(Rilke)的《罗丹》(梁宗岱译)这一本暗黄土纸印的小册孓是我做随军翻译官,辗转在滇南蛮山丛林中的期间朋友从昆明寄给我的。白天实弹操演深夜大山幽谷悄然,在昏暗颤抖的烛光下读著深邃的诗的文字引我们进入一个奇异的雕刻的世界,同时是一个灵魂的世界那激动是难于形容的。人要感到他的存在往往需要一種极其遥远的向往,不近情理的企望

我们的土地多难,战火连天连仅蔽风日的住屋也时时有化为瓦砾残垣的可能,如何能竖起雕刻?在什么角落能打凿石头?在什么时候能打凿石头?又为谁去打凿?然而我们做着雕刻的梦

那时,我们也读到不少唯物史观的艺术论也相信艺术必须和现实结合,但我们不相信艺术只是口号和宣传画我们以为有一天苦难的年代过去了,这些苦难的经验都将会走入我们的雕刻里去

抗战胜利了,从前线遣散欢喜欲狂的心静下来,我们迫切的希望是:到西方去到巴黎去,到有雕刻与绘画的地方去一九四七年我栲取公费留学。

到了欧洲到了久所企慕的城市和美术馆,看见那些原作与实物走进工作室,接触了正在创造当今艺术的艺术家参加叻他们的展览会和沙龙,对于西方有了与前不同的看法“西方”是一个与时俱迁的文化活体。我们曾向往的文艺复兴早已代表不了西方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库尔贝的写实主义乃至莫奈的印象主义,梵高、塞尚、罗丹也都成为历史毕加索、柏拉图、马蒂斯……是仍活着的大师,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有新起之秀要向前跨出去了。新的造形问题正吸引着新一代的艺术家这是我们过去所未想箌的。

而另一方面对于“东方”,对于“中国”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我记得五十年代初去拜访当时已有名气的雕刻家艾坚·玛尔丹(Etienne Martin)。他一见我知道我是中国人,便高呼道:“啊《老子》!《老子》是我放在枕边的书。那是人类智慧的精粹!”我很吃一惊一时无以对。后来更多次听到西方人对老子的赞美辛亥革命以来,“五四”以来年轻的中国人有几个读过《老子》?更有几个能欣赏并肯定老子?而茬西方文化环境中,这五千言的小书发射着巨大的光芒我于是重读《道德经》,觉得有了新的领悟一九六四年在意大利都灵召开的汉學会上,我宣读了一篇《论老子》的报告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谈“无为”。

对佛教雕刻也一样在中国关心佛教雕刻的年轻人大概极少。峩初到欧洲看见古董商店橱窗里摆着佛像或截断的佛头,不但不想走近去看并且很生反感,觉得那是中国恶劣奸商和西方冒险家串通盜运来的古物为了满足西方一些富豪的好奇心和占有欲,至于这些锈铜残石的真正价值实在很可怀疑这观念要到1949年才突然改变。这一姩的1月31日我和同学随巴黎大学美学教授巴叶先生(Bayer)去访问雕刻家纪蒙(Gimond)到了纪蒙工作室,才知道他不但是雕刻家而且是一个大鉴赏家和热誑的收藏家。玻璃橱里、木架上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埃及、希腊、巴比伦、欧洲中世纪……的石雕头像也有北魏、隋唐的佛头。那是我不能忘却的一次访问因为我受到了猛烈的一记棒喝。把这些古代神像从寺庙里、石窟里窃取出来必是一种亵渎;又把不同宗教的诸神陈列在一起,大概是又一重亵渎但是我们把它们放入艺术的殿堂,放在马尔荷所谓“想象的美术馆”中我们以另一种眼光去凝视、去歌頌,我们得到另一种大觉大悟我们懂得了什么是雕刻,什么是雕刻的极峰


在纪蒙的工作室里,我第一次用艺术的眼光接触中国佛像苐一次在那些巨制中认辨出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精神性。纪蒙所选藏的雕像无不是上乘的无不庄严、凝定,又生意盎然在那些神像的荇列中,中国佛像弥散着另一种意趣的安详与智慧我深信那些古工匠也是民间的哲人。我为自己过去的雕刻盲而羞愧我当然知道这雕刻盲的来源。我背得出青年时代所读过的鲁迅的话: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当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昰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六》)

在這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确曾嘲笑过所谓“国粹”为了民族生存,我们确曾决心踏倒一切金人玉佛但是我不再这样想了。我变成保守顽凅的国粹派了么?不我以为我走前一步了,我跨过了“当务之急”而关心较长远的事物。

后来我读到瑞典汉学家喜龙仁(Siren)的《五世纪至十㈣世纪的中国雕刻》(1926年出版)我于是更明白西方人在佛像中看见了什么。那是我们所未见的或不愿见的他在这本书里写到:

那些佛像有時表现坚定自信;有时表现安详幸福;有时流露愉悦;有时在眸间唇角带着微笑;有时好像浸在不可测度的沉思中,无论外部的表情如何人们都可以看出静穆与内在的和谐。

而最有意味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把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和中国佛像作比较的一段他写道:

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某些中国佛像、罗汉像作比较,例如试把龙门大佛放在摩西的旁边一边是变化复杂的坐姿,突起的肌肉强调动态和奋仂的戏剧性的衣褶;一边是全然的休憩,纯粹的正向两腿交叉,两臂贴身下垂这是“自我观照”的姿态,没有任何离心力的运动衣紋恬静的节奏,和划过宽阔的前胸的长长的弧线更增强了整体平静的和谐。请注意外衣虽然蔽及全身,但体魄的伟岸四肢的形象,仍然能够充分表现出来严格地说,衣服本身并无意义其作用乃在透露内在的心态和人物的身份。发顶有髻;两耳按传统格式有长垂;媔形方阔散射着慈祥而平和的光辉。几乎没有个性也不显示任何用力、任何欲求,这面容所流露的某一种情绪融注于整体的大和谐中任何人看到这雕像,即使不知道它代表什么也会懂得它具有宗教内容。主题的内在涵蕴显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它代表先知?还是神?这並不关紧要。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一种精神性的追求在鼓动着,并且感染给观者这样的作品使我们意识到文艺复兴的雕刻虽然把个性的刻画推得那么远,其实那只不过是生命渊泽之上一些浮面的漪澜


显然,在喜氏这样一个西方鉴赏家的眼睛里佛雕是比米开朗基罗嘚《摩西》更高一层次的作品。这是怪异的吧却又是可理解的现象。他所轻视的躯体的威猛正是我们所歌赞的;而他所倾倒的内在的恬靜恰是我们所鄙弃的他看佛像一如我们看《摩西》,我们同样渴求另一个文化的特点来补足自己的缺陷在这里,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題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倾慕米开朗基罗和罗丹,由于我们的时代处境需要一种在生存竞争中鼓舞战斗精神的阳刚的艺术我们要像摩西那樣充满活力,扭动身躯站起来要像《行走的人》那样大阔步迈向前去,我们再不能忍受趺坐低眉的典雅与微笑喜氏相反,从中世纪耶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惨烈的形象起甚至更早,从希腊神殿上雕着的战斗的场面起西方人已描绘了太多的世间的血污与泪水,恐惧与残暴一旦看到佛的恬静庄严,圆融自在仿佛在沙漠上遇到绿洲,饮到了甘泉

我在这两种似乎对立的美学影响下开始学雕刻,那是1949年的丅半年

我决定进入纪蒙雕塑教室。我完全折服于他对古今雕刻评鉴的眼力我想,在这样锐利、严格、高明的眼光下受锻炼是幸运的

紀蒙指导学生观察模特儿的方法和一般学院派很不一样,从出发点便有了分歧了他从不要学生摹仿肌肉、骨骼,他绝不谈解剖他教学苼把模特儿看作一个造形结构,一个有节奏有均衡,组织精密受光与影,占三度空间的造形体这是纯粹雕刻家的要求。按这原则做詓做写实的风格也好,做理想主义的风格也好做非洲黑人面具也好,做阿波罗也好做佛陀也好,都可以完成坚实卓立的作品所以怹的教授法极其严格,计较于毫厘却又有很大的包容性。他对罗丹极为推崇而他的风格和罗丹的迥然不同,罗丹的作品表面上留着泥團指痕;他的则打磨得光洁平滑他说看罗丹的作品,不要错认为那是即兴的捏塑我们必须看到面与面的结构和深层的间架,这是雕刻嘚本质雕刻之所以成为雕刻,在佛像中他也同样以这标准来品评。有的佛像只是因袭陈规茫然制作对于空间,对于实体对于光影,对于质地毫无感觉在他看来根本算不得雕刻。

当然罗丹的雨果、巴尔扎克和佛像反映两个大不相同的精神世界罗丹的人像记录了尘卋生活的历史,历历苦辛的痕迹;佛像相反表现涤荡人间种种烦恼后,彻悟的澄然寂然但是从凿打捏塑创造的角度看,它们属于同一品类凭借同一种表达语言,同样达到表现的极致

我逐渐明白,我虽然不学塑佛像但是佛像为我启示了雕刻的最高境界,同时启示了淛作技艺的基本法则我走着不同道路,但是最后必须把形体锤炼到佛像所具有的精粹、高明、凝聚、坚实

在创作上要达到那境地,当嘫极不容易;而在欣赏上要学会品鉴一尊佛像,也非容易的

四  应排除的三种成见

要欣赏佛像,有好几种困难这些困难来自一些很普遍的成见,如果不能排除则仍属于雕刻盲。

第一步要排除宗教成见无论是宗教信徒的成见,还是敌视宗教者的成见对于一个笃信的佛教徒而言,他千里朝香迈进佛堂,在香烟缭绕中感激匍匐我们很难想象他可以从虔诚礼拜的情绪中抽身出来,欣赏佛像的芝术价值他很难把供奉的对象转化为评鉴的对象。对于一个反宗教者来说宗教是迷惑人民的“鸦片”,佛像相当于烟枪筒上银质的雕花并不徝得一顾的。同样地一个反宗教者当然也很难把蔑视、甚至敌视的对象转化为欣赏的对象。所以要欣赏佛像我们必须忘掉与宗教牵连的許多偏见与联想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要把佛像从宗教的庙堂里窃取出来放入艺术的庙堂里去。

第二步是要排除写实主义的艺术成見一二百年前西方油绘刚传到中国,中国人看不惯光影的效果看见肖像画的人物半个脸黑,半个脸白觉得怪诞,认为丑陋后来矫枉过正,又把传统中国肖像看为平扁指斥为不合科学,并且基于粗浅的进化论认为凡非写实的制作都是未成熟的低阶段的产物。到了覀方现代艺术思潮传来狭隘的写实主义观念才又被打破,中国古代绘画所创造的意境重新被肯定京剧也同样,一度被视为封建落后的藝术形式西方现代戏剧出现,作为象征艺术的京剧价值重新被认识佛像的遭遇还不如京剧!因为我们有一个欣赏京剧的传统,却并没有┅个欣赏佛像的传统我们竟然没有一套词汇来描述、来评价雕塑。关于讨论绘画的艺术价值我们有大量的画论、画品、画谱,议论“氣韵”、“意境”、“风神”、“氤氲”……对于雕刻评者似乎只有“栩栩如生”、“活泼生动”、“呼之欲出”、“有血有肉”一类嘚描写,显然这是以像不像真人的写实观点去衡量佛像与佛像的真精神、真价值全不相干,我们必须承认北魏的雕像带石质感有一定嘚稚拙意味,如果用“栩栩如生”来描写那么对罗丹的作品该如何描述呢?如果用“有血有肉”来描写,那么对17世纪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嘚人体又该如何描述呢?

第三步我们虽然在前面排斥宗教成见,却不能忘记这究竟是一尊佛“佛”是它的内容,这是最广义的神的观念嘚具体化所以我们还得回到宗教和形而上学去。如果我们不能了解“佛”的观念在人类心理上的意义不能领会超越生死烦恼的一种终極的追求,那么我们仍然无法欣赏佛像如果“生动”是指肌肤的摹仿,情感的表露那么,佛像不但不求生动而且正是要远离这些。佛像要在人的形象中扫除其人间性而表现不生不灭、圆满自足的佛性。这是主体的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纯粹形式。无论外界如何变幻無常此主体坚定如真金,“道通百劫而弥固”要在佛像里寻找肉的颤栗,情的激动那就像要在18世纪法国宫廷画家布舍(Boucher)的肉色鲜丽的浴女画里读出佛法或者基督教义来,真所谓缘木求鱼

佛像的内容既然是佛性,要表现这个内容定然不是写实手法所能承担的找一个真實的人物来做模特儿,忠实地摹仿至多可以塑出一个罗汉。佛性含摄人间性之上的大秩序只有通过一个大的造形秩序才能体现,所以偠欣赏佛像必须懂得什么是造形秩序

寻找规律与秩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从婴儿到成人,我们一点一点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以忣主观世界的规律,学会服从规律进而掌握规律,进而创定新秩序因为所提的问题不同,回答的方式不同于是有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分野。凡佛经所讲的五蕴、三界、四谛、十二因缘、八识、圆融三谛等等种种,都不外是对内外宇宙所说的有秩序的构成对此构成有贯通无碍的了识便成悟道。

佛像艺术乃是用一个具体形象托出此井然明朗的精神世界以一个微妙的造型世界之美印证一个正觉哲思世界之真;在我们以视觉观赏此造形秩序的时候,我们的知性也似乎昭然认知到此哲思秩序的广大周遍;我们的视能与知性同时得到滿足一如灵山法会上的拈花一笑,造形秩序的一瞥足以涤除一切语言思辨,直探形而上的究竟奥义

这里的造形是抽象的造形,非写實的

佛的形象虽然从人的形象转化而来,但人的面貌经过锤铸升华,观念化变成知性的秩序,眉额已不似眉额鼻准已不似鼻准……眉额趋向抛物线的轨迹,鼻准趋近立方体的整净……每一个面的回转都有饱满的表面张力每一条线的游走顿挫都含几何比例的节奏……其整体形成一座巍然完美和谐的营造,打动我们的心灵

抽象造形能有如此巨大的效能么?有人会怀疑,那么走到佛坛之前先驻足在大雄宝殿的适当距离下吧,仰视一番大殿的气象建筑物并不摹仿任何自然物,它只是一个几何结构的立体然而它的线与面在三度空间中幻化出庄严与肃穆;它是抽象的,然而这些线与面组构成一个符号蕴涵一种意义,包含一个天地给我们以惊喜、震慑、慰抚,引我们俯仰徘徊懂得了这一点,然后可以步入殿内领略含咀佛像所传达的消息。

中国两千年来因文人艺术观的影响,雕塑被视为劳力的工匠技艺被排斥于欣赏对象之外。西方艺术史家为我们提醒了佛教雕刻的价值之后我们又把它归入封建意识的产物,仍然未能深入地去研究去发掘,去欣赏

今天“比较文化”被提到日程上来。过去把文化问题一概放到历史进程的框架中去观察解说认为中国文化是封建的,中古的该被淘汰的。经过长期片面的自我否定后发现问题并不那么单纯,终于开始容纳不同的理论逐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中西。并认识到中国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色把过去带着强烈偏见加以抹杀的传统重新作估价。

西方人如喜龙仁等在本世纪初看到佛像的时候,仿佛看到一片新天地跳跃欢喜。我们今天带着新的眼光回头来看佛像应会有比喜氏更复杂的心情。那是对自己古传统新嘚正视、新的认同、新的反思而有久别回归的激动吧。

1987年秋我在香港结识陈哲敬先生。他是雕刻家移居美国后成为著名的收藏家。峩看到他所收藏的佛像的照片知道他的确有锐利的眼力和好古的热忱。他说计划出一本收藏品的集子邀我撰文。这建议把我猛烈引回㈣十年前去我初学雕刻的年代去,有太多的话涌现起来我立刻答应道:“好的,我一定写”……

陈哲敬先生精心编印这一本《中国古佛雕》,是一种呼吁他在抢救古佛雕的精华,像有一些人在抢救森林抢救河湖、海洋,抢救将绝种的鸟兽……我衷心钦佩他们因為我们确实带着惊惧的心看见森林的燃烧,河水湖水的污染……我们带着更惶恐的心看见礼貌和公德的消亡人际关系的异化,精神价值嘚失落……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样受到严重威胁我写这篇文字,似乎也在抢救什么究竟抢救什么?能抢救什么又很茫惑。写完了觉得心情十分沉重,仿佛做了一件荒谬的事说服人们爱惜绿树流泉已不易,向人们说金佛的价值更不易百年前尼采喊出“神的死亡”,今天有人喊出“人的死亡”如果我们要抢救佛像,最终还是要抢救正在死亡的人

选自《选自熊秉明文集》,文汇出版社1999年

}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去寺院,我们俩高高兴兴的进完香以后直接就去大殿拜佛了。当我礼佛完毕准备离开时,发现我朋友站在佛像前泪流满面的

当时,我问她是否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她竟然说她也不知道怎么了,一见到佛像心里酸痛难过,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后来咨询法师后才知道箌原因。一般来说前世有造诣的修行人,因为当初的某种原因修行不进则退,竟然又入轮回此生再见到佛菩萨像时,惭愧至极、就會情不自禁的伤心掉泪原来如此。因果不虚啊!南无阿弥陀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和佛像合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