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毕业分析能毕业吗

14被浏览7,566分享邀请回答15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图片】====================meta分析学习和各种问题==================【被爱的小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2贴子:
====================meta分析学习和各种问题==================
1、ppt的学习和制作、动画、冲击性/多媒体的制作、ppt每个内容什么意思、图表制作的美观性、3个图摆出来,说哪个标记2、答辩需要讲稿,开头和结尾很重要、结论充分陈述,段落较大,体现你读的文献多切深度3、口语专门练习4、病例分析汇报,每个药物
你好,raymi:1。对于取0.05还是0.1,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我个人倾向于使用0.1,这样结论更稳定,更强健如果P值<0.05,那么你取0.05和0.1都一样,都用随即模型如果P值>0.1,那么你取0.05和0.1都一样,都用固定模型但是如果P值介于两者之间呢,比如0.07,这时候,你取0.1,就用随机模型,那么95%CI范围增大如果你取0.05,就用固定模型,95%CI范围变小,容易出现阳性结果,这样的阳性可能是假阳性,也会导致发表偏倚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用0.1来定义,这样结果更稳定把另外,纠正一个错误,用什么模型,和I2关系不大,甚至没关系,只看P值2.关于模型的选用,也是存在争议的。大致有三派吧:第一个,根据I2定义模型选用,常取用50%,也有采用其他的界值的,这一个为很多新手所使用,也就知道有异质性用随即模型第二个,根据P值定义模型,具体情况参考第一个问题答案第三个,都使用随即模型,可能很多新手不明白了,怎么这样,依据是什么呢?依据是:当异质性较小或者没有异质性时,用随机还是固定,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当异质性很大时,只能选用随即模型,所以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使用随即效应模型,这个属于保守派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个观点和第二个中的定义P=0.1不过这些都有被使用,看个人爱好吧,本来就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投稿的时候,审稿人是大爷,他说你错,你就要改3. 对于RCT质量的评价,无论用risk of bias还是哪种形式的JADAD,个人认为没啥区别,因为质量评价是个很主观的,不那么客观,你严格,就质量差一些,你宽松,质量就好一些,这个也看审稿人的爱好要求把质量评价是针对单个研究的,但是对于,合并研究,我不可能抓住哪一篇低质量研究不放,重要的是纳入的研究的总体的质量如何,强调一下,纳入研究的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个研究,这就存在纵向和横向写法,有的质量评价,在Results部分,会说Jadad评分的平均数或者中位数是多少,有的会具体的写出来多少个研究报道了随即方法,分配隐藏,双盲方法,随访等情况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4,对于Grade,我不熟悉,期望其他战友解答
如具有同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如存在异质性时,先分析原因,使用敏感性分析或分层分析,使之达到同质后在用固定效应模型这还是关系到异质性的问题,也是meta分析新手最棘手,最害怕的事情,但是这一关必须过,要不很难在循证道路上有提高只要有meta分析存在,就会有异质性存在,临床异质性,方法学异质性,统计学异质性,往往临床异质性和方法学异质性会带来统计学异质性,现在比较常用的衡量异质性的定量指标是I2,I2=0%,只能说没有统计学异质性,并不能说没有其他两种异质性所谓的同质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同质,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同质了,就用固定效应模型,存在异质性时,先分析原因,使用敏感性分析或者分层分析可能会消除或降低异质性,或者找到异质性的来源,这样分开的亚组就同质了,可以用固定效应模型可能你做了很多去寻找异质性来源的工作,但是并没有消除异质性,没有找到来源Meta分析不灭,异质性就存在。异质性时meta分析的一个特点,任何一种方法都有优缺点有异质性并不可怕,首先找到来源,给出合适的解释,但是初学者千万不可纠结于异质性而把自己套进去,最重要的是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是可靠,强健的,这才是重点当有明显的异质性时,下结论要严谨,不要太肯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pl781102 战友,你好:如何选择投稿杂志,杂志分高尽量还能中有技巧吗?据搞后修改能否投较原来高点的杂志?中几率大吗?个人经验:对于目标期刊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高分杂志,文章不够质量,可能被拒,浪费时间,选低分,如果发表了,可能觉得不甘心,所以作为作者,能正确的客观的评估自己文章的分量很重要我选杂志一般根据以下几点:影响因子的大小审稿周期长短影响力的高低对国人的偏见杂志的自引率杂志的口味爱好是否收取版面费专业杂志还是综合杂志说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需要你考虑多方面,最后给该杂志做一个综合判断,决定投稿哪个贴出来几个网站供参考,可能对投稿有所帮助:1. 2. 3. 当然,这些网站也是仅供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把握据搞后修改能否投较原来高点的杂志?中几率大吗?这个完全绝对可以,那我自己的一篇文章来说吧这篇文章最初于2012年4月中旬投稿Clin Nutr(IF:3.371),审稿1个多月,提了很多意见,拒绝,后来听说J Trauma(IF:2.478)比较容易中,就去尝试,于2012年5月底投稿,审稿两个月,也是提了很多意见,拒绝了,这个时候,我很受打击啊,难打真的是文章问题吗?但是我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判断,不是我不知道审稿人说的文章的这些缺陷,我也都明白,但是原始研究,纳入的文章就是这个样子,我没法修改啊,我认为自己的文章在选题等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就选了另一个杂志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IF:3.285),没有对文章进行任何内容上的修改,就按照杂志要求修改了格式,直接投稿了,不到一个月,就收到消息,小修,两个审稿人加一起3个问题,我很快修改投稿回去,不到一个星期就接受了,从投稿到接受不到40天这次让我认识到正确评估自己的文章很重要基于这个文章,可以明白,meta分析甚至一篇其他文章,不大可能解决一个临床问题,如果能引出新的问题,重要的问题,让其他人更加关注这个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对meta和RCT孰轻孰重,楼主怎么看?临床医生如何搞好科研?楼主有何见解?对于孰轻孰重,不能这样去评判,不管是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只要有它的价值,就重要,就是好文章,很多letter to the editor是高引用,meta分析比较容易出文章,但是真正能做好的meta不多,目前国内的情况,如果meta分析不好,为什么lancet和BMJ以及其他很多杂志仍然发大量meta分析,RCT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不是我等学生所能做的,目前国内的好的RCT也不多基于此,文章只要有其本身的价值,就是好文章,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临床医生如何搞好科研?这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学生,我不敢妄加评论,说说个人观点吧,做科研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是做不下来的,另外心态也很重要,能静得下来,踏踏实实做,坚持下来,都可以做出来点什么的,至于文章就更不用说了,但是目前国内环境,医疗制度对我们临床医生的的科研不是很有利,现在是做临床的不懂科研,做科研的不懂临床,本来科研取之于临床,服务与临床,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上下而求索啊个人愚见,仅供参考诚邀高手出击,给与指点
ywwx1980战友,你好刚起床,看到了你的消息,谢谢对我文章的关注,欢迎继续找问题出来第一个数据,是发邮件问作者要的,原文章并没有给出这些数据第二个数据,是根据文章中的数据信息粗略计算出来的
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检索i策略,但是大同小异,一般我们都是主题词联合自由词检索,这样查准也能查全SinoMed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我基本不用,不是很了解这个数据库举个RCT的检索策略把,其实有好几种检索,这是其中一种,如下:Medlin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trateg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random$ or placebo$ or single blind$ or double blind$ or triple blind$).ti,ab.(retraction of publication or retracted publication).pt.or/1-3(animals not humans).sh.((comment or editorial or meta-analysis or practice-guideline or review or letter or journal correspondence) n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random sampl$ or random digit$ or random effect$ or random survey or random regression).ti,ab. n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t.4 not (5 or 6 or 7)Embas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trategy(random$ or placebo$ or single blind$ or double blind$ or triple blind$).ti,ab.RETRACTED ARTICLE/or/1-2(animal$ not human$).sh,hw.(book or conference paper or editorial or letter or review).pt. not ex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andom sampl$ or random digit$ or random effect$ or random survey or random regression).ti,ab. not exp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3 not (4 or 5 or 6)如何知道自己的写meta又没人写过,可以去pubmed和考克兰图书馆去查阅,选择文献类型问review,这样你就大概了解基本情况了至于你写meta分析,同时是不是有其他人在写,这个暂时我还不知道呢,除非内部消息把
07兄见解独到,学习了!补充一个丁香园自己的资源:我说一下自己的习惯吧!我最常用的是一个大家更熟知的资源:web of science。只不过这个数据库是IP识别的,一般学校没有。但是,该资源的文献分析功能是pubmed等无法比拟的。这个功能在期刊选择方面尤为重要。我一般都是在这个数据库里面检索与自己写的文章主题相似的文章,然后分析这些文章发表在什么杂志上了,把可以考虑的前几名拿出来,然后去******、dxy搜索发表经验。如果觉得可以,就去看杂志的文章,权衡自己的文章水平和杂志的难度,然后确定投稿期刊。
7、请问打算做一篇系统评价的话,应从何处开始?分几个步骤?谢谢1、提出问题,确定系统评价的题目2、与相关的Cochrane系统评价组联系,申请注册题目3、题目批准后,根据协作网提供的RevMan软件和Handbook制作系统评价的protocol4、计划书完成后提交协作网,接受评价组的修改5、修改到编辑部满意后,发表在CL上6、完成SR全文并送协作网审批7、再修改直到发表在CL上8、跟踪本课题的进展,随时更新。在制作系统评价的过程中体悟循证思维的严谨。认真做好一篇系统评价,必然在实践中感悟到循证思维和做学问的平静与踏实。
8、主要的问题是传统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和联系?两者都是对某一临床问题的总结,都进行文献收集整理。不同的是:1、目的不同,传统综述是为了下一步的科研进行的文献收集总结,系统评价是为了全面总结某一问题,评价当前某一干预措施究竟是否有效。2、方法不同,传统综述主要在于检索,然后分别进行阅读,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系统评价,尤其是cochrane系统评价有严格的方法,具体如上。(问题3和7)而各个试验的质量评估是系统评价有别于一般综述的重要一点。如果将质量不同的试验结果进行合并分析,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质量&的好坏可以根据该试验的设计和进行方式可能防止产生系统误差(偏倚)的程度来决定。目前尚无金标准或统一的量表可用于各试验方法学的质量评估。但可从以下4个基本方面来考虑:a)选择性偏倚的防止:非随机研究应检查组间可比性;b)是否除了所要研究的干预因素以外,其他处理两组一致;c)是否存在排除偏倚,即退出试验的情况两组是否有系统的差异;d)是否存在测量偏倚,如对结局的测量是否采取了双盲法。总之,对试验的质量评估,最好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研究者独立评估,通过讨论解决意见分歧,不足的资料可以通过与研究者个人的接触予以补充,质量的高低可用于权重单个试验结果在总体结果中所占的分量。3、结果不同 传统综述总结以往研究,不一定要有什么结论,而系统评价要得出某一干预措施对于某病究竟有效与否。系统评价的重要地方在评价。
9、请问申请注册题目有什么要求?一般在哪里申请注册?或者是在哪个网申请?国内申请注册循证医学题目是怎样步骤,与国外的不同吗? 不好意思!麻烦赐教!我已经萌动了一点做循证的念头了.总结一下,主要是系统评价是如何注册的。先看一下,然后和专业所在的组联系,具体联系人见下面的网址Contact details of Cochrane Review Groups:(来自熊国斌)自己先搜索一下CL,有没有被注册,如果没有,可以和协作网联系进行注册,他们会对你的题目提问,并发表格给你填,每个组不一样,但类似!经过审核,就可以注册了!一旦注册,就要好好完成,并且一定完成,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慢慢做,潜下心来!
师兄,能帮我计算一下嘛!麻烦你把数据整理成我需要的四格表,如下图,再把资料发给我
审稿人提的问题,都是硬伤,你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不必太担心,你需要做的是如何说服他相信你的结果,想办法证明结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你要把我主动权,转移并分散他对异质性的注意力
这个不好说,单纯的追求统计学指标结果的新颖,不会有什么大的突破建议你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数据,当然要基于临床热点和焦点和临床意义,文章是给读者看的,你要了解读者最希望,最想看到什么东西,我们自己是自己文章的第一个读者,编辑和审稿人是后面的读者,换位思考,如果是别人写这个文章,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东西,什么新的发现,对现有文献的新发现举个例子,之前我带着一个同学作一篇关于外科手术方式的比较纳入的文章和前面的没什么大的差别,因为之前已经发了10余篇meta了,结论也基本确定了,我们做的结局也没什么变化,和之前基本上一样后来,我仔细分析了文章,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去做,我们没有关注之前那些meta一直作为主要指标的并发症什么的指标,我们重点关注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两种手术的经济学效益分析以及其他病人相关的指标,虽然这些研究报道的很少,我们不足以合并做meta分析,我们就做了一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只不过我们把这些之前meta分析不关注的东西作为主要指标,而他们重点关注的指标在我们的文章里被作为次要指标我们投稿了英国外科学杂志,老牌外科杂志,IF>5,一个月后收到revision的好消息,审稿人对文章也赞赏,给出了很多建议,假如我们还是对前面的meta分析只是进行一个简单的更新,我相信英国外科学不会给我们机会的,充其量发个2分左右的杂志,3分都上不去说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你,讲得通俗易懂一些,举个例子,写文章就像做美食,如何用相同的食材做出更加吸引人的美味佳肴,从选取食材,烹饪方法,菜品展示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注意的,就像你要知道品尝的人想看到或者吃到什么样的美食,这个可能需要慢慢积累的,对于一篇系统评价的设计和撰写所以,内容是前提,表达很关键,好的文章需要好的设计和包装,如下图,你本来要表达的是后面的那个效果,但是编辑和审稿人看到的确实前面的效果,那么你只有一种结局,就是作死,哈哈当然,还有很多东西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有机会可以听听我讲课,哈哈
准备在微信公众号happyEBM_07专门发帖详细讲解这个东西
请问下2007战友:我的研究是关于SNP与药物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我的纳入文献共计6篇(含10组研究),现外审专家回复关于模型选择的建议如下:It is better to use always the random effect model, unless the number of study to merge is really small. This also allows a bette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three models (dominant,recessive, allelic).我的研究中显性基因模型是使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因I平方值大于50%;隐形基因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I平方值小于50%。我当前困惑的是,外审专家是否建议我全都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因为我的纳入文献较少。恳请战友指点迷经!建议你全部使用随机模型
1.实验内容2.讨论,ppt简单,然后自己讲扩展,水平3.地方,不要大段大段4.重复不用,整体内容完整,突出重点5.写文章和答辩稍微有点变化,准确度改为标准6.曲线图彩色,位置相同7.参考文献一个一行,字体统一,大小写统一,幻灯片更换时候好看8.ppt如何突出重点,圈什么的,还有箭头等9.衔接讲十遍不忘记,不要光念,背下来10图大一些,文字小一些11肠道坏死,12文章表达变化,格式要一致,p值等,小字大框不好13.线特别多时候指明14讲稿word写出来,质控,要有讲稿15低剂量往高剂量16做事情太随意了,想怎么做怎么做?规范性?17.姓名对齐18.动画效果,箭头是否一起出来液体之后文字,有的动画一起出来,有的分开出来19.打框20.表格上字体21.动画顺序22.太长变英文缩写23.名字三个和两个字对齐24.logo在就行,底板可以改25.ppt16:9?26.数据提取格式27.深入看论文相关所有知识,答辩才能避免被问,cyp2d6 28.不足和展望29.柱形图换颜色30问题引入和输出,审稿
楼主有没有网状meta分析常用专有名词英汉互译呀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请问楼主知道meta分析中的这种方法:Relative Predispositional Effects (RPEs)吗?如果知道可以请教你几个问题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丁香园上的一篇meta分析的体会文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丁香园上的一篇meta分析的体会文章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注今日:85 | 主题:678898
该话题已被移动 - 总参谋长 ,
10:37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微信扫一扫
【共享】meta分析集锦&[精华]
页码直达: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这个帖子发布于6年零18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meta分析已慢慢演变成了许多人发文章的捷径,也成了一些博士毕业的救命稻草,中国人meta分析的SCI文章慢慢地也陷入了made in china的怪圈,出现了不少一年上百篇meta分析的牛人!对于这一现象已有不少有识之士予以强烈谴责。个人感觉,作为博士的我们,仅靠一篇meta分析毕业还是有点寒酸,原创实验还是要搞的,不过闲暇之余写一篇meta分析文章小投一下,也不失为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好途径,现将最近收集的高质量meta分析贴子汇总一下,与大家共享,链接后面汉字部分是我对帖子内容的总结,不甚准确,还请批判理解: meta数据分析步骤 第一篇meta分析之路 第一次亲密接触 由菜鸟到老手 meta分析的基本知识 基本步骤 如何选题 如何查全文献 meta分析入门课件 meta分析入门课件 如何收集尚未发表的数据 如何建立自己的meta分析团队 figure的解释 如何检验亚组间的差别 审稿人意见解读 meta分析的写作规范 meta分析整理贴 与非RCT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杏坛圣手 编辑于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d筱语 谢谢楼主,可是那会不会比较慢?获得全文的常见方法:1、各个医学院校的图书馆都购买了不同程度的医学数据库版权,从各个学校校园网上网进入数据库可以得到诸如springlink ovid等数据库的全文。2、代理服务器,在诸如小木虫,叩诊锤等各个专业的网站里有些前辈会共享他们的代理服务器,同时诸如BMJ等杂志也会提供一些代理服务器也是向中国用户开放的,改变代理服务器设置可以帮助你从网上得到全文,但使用这种方法时候请注意下载时请下载必要的文章,以前经常有代理服务器因为批量下载端口被封的情况,以至于端口越来越难得,而且大量端口被收回后大家分享端口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差,所以尽管是免费的午餐,请大家珍惜。3、google学术 搜索全文的功能里google学术绝对是不差于pubmed的利器。3、图书馆查询,大部分图书馆提供付费和免费的查询,这里面协和图书馆和301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可能是比较全的,其他学校图书馆能查到常见文献,但做meta是往往不够给力。4、直接向作者索要,文章的摘要已经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所以联系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最后一个)也是获得全文的途径之一,这里大家不要觉得人家怎么会给你,人家会保密什么的,首先,已经发表的文章,也就没啥保密的需要了,而引用次数已经成为衡量文章重要性的标准,所以大部分西方作者乐于为你提供全文,从而为自己增加引用次数,这是个互利的过程,至少目前为止,我索要的文章还没被拒绝过。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太好了 正在找呢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关注今日:67 | 主题:2648088
微信扫一扫
硕士毕业论文是Meta分析,被抽到盲审,好担心不过
页码直达:
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是Meta分析,被抽到盲审,很担心不过,毕竟是Meta分析,担心专家不认可Meta分析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你学校认可meta分析这样形式就可以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学校是认可,可是怕外校的专家不认可,心好累啊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没事的…我的也是……一般都会过。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eta分析是论著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