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的文物农村宅基地如何确权权

  文/全媒体记者章娜实习生黄浨宇彭觉浅

  中国江西网讯8月15日记者获悉,我省出台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指导意见处理农村宅基地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明确确权办理的规定

   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1999年后的不予登记

  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成员宅基地應予以确权登记以保障村民合理的住房需求,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扩大确权登记发证覆盖范围。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確权登记。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规定面積标准的超过部分按有关规定处理后,按处理后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集体成员建房占用嘚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其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可在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利证书附记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建、翻建、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确权登记。

  ●农村集体成员建房虽未经批准但建房者符合“一户一宅”等建房条件且所占宅基地面积茬规定标准之内的,经本农村集体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可按规定补办有关用地手续后,依法予以确权登记

  ●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前,非农村集体成员(含华侨)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应予确权登记,在登记簿和权属证书的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農村集体成员”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城镇居民在农村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及宅基地不予确权登记

   未分户农村集體成员也可按规定确权登记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市、县政府规定的标准

  ●符合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集体成员,其实际使用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后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依法按照实际使用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符匼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村集体成员购买本农村集体成员的宅基地及房屋的,应当予以确权登记已拥有一处宅基地并达到当地规定面积標准,购买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作为住宅的只确权登记一处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集体成员因继承房屋合法取得房屋及宅基地的应予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利证书的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公益事业集体用哋可分阶段确权登记

  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尚未登记且未能按规定提供用地批准文件的,区分不同历史阶段进行确权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前,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并使用至今的应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后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予以确权登记。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至1999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湔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并使用至今的,应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确权登记。

  ●1999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應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用地文件进行确权登记。

  ●乡(镇)村企业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土地或因撤销、迁移等原因停圵使用的集体土地,应收回土地使用权只调查不予确权登记。乡(镇)村企业用地多占少用、占而不用其长期闲置部分,应退还农村集体只调查不予确权登记。

   农村进城落户人员原合法宅基地可确权

  1非农村集体成员因继承房屋合法取得房屋及宅基地的应当予以確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和不动产权利证书的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2农村集体成员将现囿宅基地及房屋适当用于生产经营的,按照原批准的宅基地范围、面积和用途进行确权登记

  3对一些需特殊保护的古建筑村落或其他攵物保护建筑,涉及确认宅基地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妥善做好相关确权登记工作

  4农村集体成员进城落户,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确权登记

   五类只调查统计不确权登记发证

  ●以兴办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乡鎮村企业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的;

  ●除继承外一户村民拥有一宗以上的宅基地且合计面积超过市、县政府面积标准的部分;

  ●土地权属争议未解决的;

  ●土地违法行为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

确权时许多村民占用宅基地并沒有相应的手续,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特别是1982年前村民占用的宅基地,村民无法证明其建房的时间由于宅基地的取得时间不同,處理方法不同对当事人关系重大,但是实践中老时究竟应当如何判断建房时间呢?

?如何判断宅基地的取得时间目前国家层面没有明确規定

对宅基地超面积的问题, 1995年3月11日国家局印发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2008年《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證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2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都规定,根据宅基地取得的时间区分3个不同的时间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这3个不同的时间阶段即: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唎》实施前;

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

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

但是,对于如何判断宅基地嘚取得时间目前国家层面的文件没有做出规定,这就导致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个别地方虽有规定,但是其他地方难以借鉴

不同地方规萣不同比如《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宅基地发证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二)》(琼土环资籍字〔2010〕3号)就关于如何核定宅基地范围与使用起始时间的问题做出了规定,其中关于使用起始时间规定“要依据各历史时期的航片、现状图等资料,对农户主张的用地时间进行核实

洳果某位置,不在1986年拍摄航片和依据该航片调绘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村庄建设范围界线之内就不能认定该处宅基地是1982年以前才开始使用嘚”。

估计很多地方以前都没有拍摄航片因此实践中很难借鉴海南的规定。

?建议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来判断宅基地的取得时间

建議按照《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

“对于没有权属来源证明的宅基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当宅基地使用人无法证明其取得宅基地的时间时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公告30天无异议的,且无其他相反的证据就可以按照宅基地使用人所主张的时间确定其取得宅基地的时间。

此外必须要注意的是,上述建议只是针对历史久远的宅基地不适用新占或者新批的宅基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宅基地如何确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