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待遇怎样啊,211东华汽车本科生待遇进去是当

【媒体报道集锦】全国两会委员积极履职议国是
发表日期: | 稿件来源: 宣传部 | 作者:媒体集锦 | 摄影:科学网等 | 编辑:清墨 | 访问量:10725
2018年3月3日到20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钱锋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我校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教授与会,并就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推进原材料制造工业高质量智能转型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科研项目立项安全风险预评估”制度、精准扶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提交了相关提案。《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联合时报》以及央广网、中国发展网、新民网等媒体原发了近40篇两位委员积极履职的相关新闻,部分报道详见下文。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
《中国教育报》:12位委员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钱锋委员: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本报北京3月6日讯(记者 焦以璇)今天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委员说,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不完善、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等困难和挑战。
钱锋建议,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另外,探索构建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形成多渠道学生发展路径。
钱锋认为,应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此外,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保障与支持。
第06版:新征程·新闻
原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时间:& |&&作者:焦以璇
原文链接:&
全国政协委员钱锋:
《经济日报》:推动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
& & 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大而不强,发展受到资源、能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表示,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中,创新水平亟待提高,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 & 钱锋委员建议,一要突出原材料制造工业及其智能优化制造的战略地位,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体系,实施原材料工业重点企业智能制造专项行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要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做好“原材料制造工业智能优化制造”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研究新时代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及重点任务、重点工程科技问题、重大关键技术及路线图等。三要一体化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等,研发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原创性关键技术和系统。四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建设“原材料制造工业智能优化制造”示范工程,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体系。
原文来源: 经济日报 第8版 |&&发表时间: &|&&作者:李治国
原文链接:&
蓝闽波委员
《中国科学报》:建立科研项目立项安全风险预评估制度
& & 本报讯(记者黄辛)“科学研究的未知性决定了实验室安全的复杂性,随着我国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当前实验室安全形势严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教授建议,建立“科研项目立项安全风险预评估制度”,减少实验室安全风险。
& & 蓝闽波表示,我国在科研实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尚属空白,目前科研项目申报中主要对项目的意义、创新性、可行性及相关工作基础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与审核,但对实验项目涉及的安全内容至今未进行明确要求,导致科研人员将工作重点全部放在研究成果上。而预先对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考虑尤其显得不足,未能充分考虑是否具备合适的安全硬件条件、是否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是否有处理安全风险的能力,以及是否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使风险降至可接受范围。
& & 在他看来,许多被批准的科研项目是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也势必会影响我国科研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
& & 蓝闽波建议,对评估不达标的科研项目采取暂缓开展的方法,可以减少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1版 &|&&发表时间: |&&作者:黄辛
《人民政协报》:让中国标准走出国门
蓝闽波委员建议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出的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已成为行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使者”。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自2013年中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在合作中茁壮成长。“一带一路”不仅惠及国内百姓,更是造福世界人民。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提到“一带一路”,回顾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带一路”也是两会代表、委员建言中的热词之一。
“高校、科研院所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亲历者。”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认为,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优良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此重要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他呼吁国家相关部委鼓励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
据蓝闽波介绍,近年来受经济问题的困扰,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出现停滞现象,急需与中国在进行多领域合作中达到其再次振兴的目的;还有东南亚一些欠发达的国家,科技基础较差,急需大量技术支持,因此对中国的技术非常渴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尽快让中国的企业融入当地国家建设,让中国的技术助推当地发展,将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由此,蓝闽波建议,要根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加以应对;在国家相关机构的帮助下,让中国国家标准成为相关国家的标准,可以减少企业在投入技术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技术纠纷。
对于已经具有完备的技术基础的国家,他建议,应采取相应措施,有组织地安排企业与有技术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帮助相关国家建立适用标准,也可让中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强对相关国家的科技、管理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以扩大对中国技术的了解和使用。
在调研中,蓝闽波发现,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类人员的培训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建议可通过国家支持、企业配套的方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培训。该专项资金可以采用竞争性方法执行。”
此外,蓝闽波还着重提醒,对于一些欠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在参与当地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标准的缺失问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政策,推进国家标准和建设规范走出国门。”
原文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时间:& |&&作者:王硕
原文链接:&
《中国经济导报》:钱锋委员:打破条框藩篱培养工程人才
& & 中国经济导报讯&前方记者张洽棠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表示,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亟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 & 钱锋认为我国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专业设置、调整的灵活性不够,不利于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新的工科专业。而且,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所需的课程开设滞后,促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动力和机制不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难以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学科和院系间泾渭分明、难以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他表示。
& & 钱锋建议,要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探索建立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科人才需求,制定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规范;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尽快出台促进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指导意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实质性提高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原文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表时间:& |&&作者:张洽棠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新时代,师道何往
■本报记者 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见习记者 许悦
& & “兴国必先兴师。”这是今年年初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第一条。国家为此设定了目标: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无可指摘。然而,在重要贡献的背后,依然存在着教师总量不足,师资结构、待遇不合理,师德建设须跟进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兴国兴师的瓶颈。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此展开了热议。
&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 &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融合机制
& & 在现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
& & 当前高校中,对于教师的评价多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众所周知,在对于教师的评价中,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对于从事应用型研究的教师,除非在某个项目或领域作出很大成果,否则很难获得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一位教师在科研上所获的建树,也往往比同级别的教学成果更受重视。如此行事,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于培养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教师队伍,自然是很不利的。因此,找到一个适合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
& & 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大力倡导对人才的分类评价,这当然是顺应人才发展趋势的。但我担心在该意见落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难落实的问题。因为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终究没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 & 在这方面,近些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的“工匠精神”便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在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中,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切实贡献的就是人才,并不会因为其身份而有所限制。以工科为例,我们有很多教师所作的贡献甚至会带动、支撑起一个产业,对这种人才的评价自然不能只看论文而下定论了。
& & 除此之外,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在深层次上打通行业、企业与高校的联系。仍以工科为例,在国外,很多工科教师都有在工厂等一线实际工作的经历,这方面尤以德国表现突出。我国虽然也有教师有这种实践经历,但毕竟还属少数。很多教师依然只专注论文,这也导致他们脱离实际,甚至都不敢进到工厂、企业去,因为他们对于生产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还有很多教师属于海外归国人才。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对于国内行业/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更是知之甚少。如果这些人在归国后依然只会纸上谈兵,或局限于实验室模拟/模试研究,便很难真正满足行业的需求,发挥他们的真正能力。 这不仅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无益,对于工科学生的教育更会产生阻碍。因此,我们更应该要求这类教师走进企业,真正地了解企业、行业所需。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创新机制吸引一些工厂、企业的工程师,尤其是常年在行业第一线的专家,让他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 & 在我国,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只关乎学校,而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话题。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学校与社会、企业深度融合参与。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引导企业联动校园,而全社会也应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观念,尤其是对“工匠”的观念,营造出公平、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如此,才能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才能让他们能够立足中国大地,作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
& & 《中国科学报》 ( 第6版 两会)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 &|&&作者: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许悦
原文链接:&
《经济日报》客户端:钱锋委员 &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有待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就此建议,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亟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图为钱锋委员。
钱锋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推进,工程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但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比如,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等。
因此,钱锋建议,首先要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设体现高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 其次,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第三,探索与实践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此外,还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促进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以解决工科教师“非工化”的问题。
原文来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 |&&发表时间:& |&&作者:崔国强 李治国
原文链接:&=
《文汇报》客户端:【委员心声】钱锋: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工程科技人才基础
&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工程教育快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本专科工程专业学生规模已居世界首位。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教授也提醒说,工程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对培养“工程师”重视程度仍不及“科学家”;高校工科专业与一些新兴产业存在脱节;较之那些在车间里摸爬滚打、脱颖而出的技术人才,工科大学生“不够接地气”。
& & 过去几年的全国两会,钱锋持续关注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今年更是通过提案全面梳理问题,寻找对策。他希望高校的课程设置能更合理,工科教师“非工化”的问题能得到解决,高校和企业可以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共同体”,从而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工科教育要更跨界更交叉
& & 高校工程专业设置过细、课程体系不健全,“重专业课、轻通识教育”的观念较普遍——这在钱锋院士看来是最需要补上的短板之一。出现这个状况,有其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从零到一’的高速增长阶段,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特别强调‘专业对口’。”
& & 但如今,我国GDP已突破80万亿元,产业门类越来越齐全,对工科学生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必须做出相应改变。钱锋打了一个比方:“工科教育应该像建造大楼,或许入口没有那么宽敞,但建筑内部必须留够空间。”
& & 在他看来,如果要想拓宽工科学生的知识功底,工科教育就应更加突出跨界、交叉特色,也就是说,要在教育中打破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并使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考核方法等与之相匹配,包括建立“工科+”双学位、主辅修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钱锋说,目前炙手可热的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真正要落地,就必须与具体的应用领域和学科深度融合,也就是和工程科技对接,为此,高校工科课程的调整应该更灵活,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所需开辟新专业,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校企联动让学生“接地气”
& & 让工科大学生更“接地气”、让“走出象牙塔”的工程师更适应产业需求,钱锋院士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校企联动,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 & 他回忆起自己当年求学时的情形: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就读期间曾前往工厂开展多轮实习。他认为,实习对工科学生的发展非常关键,“那时候,大学生毕业后是可以直接到工厂独立操作设备的,但现在,学生连操作车床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 & 工科学生实习难的原因可以理解——企业对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可一旦接收学生,反倒还要承担可能引起的各种风险。钱锋说,面向高层次工科人才需求,应该建设一批集教育、实训、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和基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应该探索形成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在学生实习方面,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引导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也要增强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 & 值得一提的是,钱锋一直支持在工科专业中打通本硕连读。他表示,部分发达国家,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企业实习长达一年时间。我们如果能将本硕环节打通,提高学时利用率,就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也有机会拥有一年的实习期。
让教师不再“从学校到学校”
& & 优化工科教师结构、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这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另一重要环节。钱锋认为,目前高校中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比较缺乏,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的成长背景单一,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
& &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高校和企业的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评价标准不尽一致,尽管“唯论文论英雄”已有所淡化,但论文依然是企业人才进入高校发展的一道门槛。另一方面,企业也不太愿意承担为高校培训教师工程能力的责任。
& & 钱锋表示,国家应该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包括让企业专家到高校“短期上岗”,为其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创造条件;支持工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包括在企业中任职、开展博士后研究等,从而实质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水平。
& & 作为在工程科技领域公认的强国,德国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频繁而高效——工科专业教师要想评教授,必须拥有企业实践经验,而企业也非常重视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钱锋说,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原文来源: 《文汇报》客户端& |&&发表时间: &|&&作者:张懿
《经济日报》客户端:蓝闽波委员 &推动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车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客观要求,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要求。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认为,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保有量、建成投运充电桩最多的国家,为人类共同应对气候、环境变化挑战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尽早研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车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对确保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同时,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按照车载动力使用标准,当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后就不宜继续使用。锂离子电池直接淘汰,一方面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如回收处理不当,将造成新的二次污染。
基于此,蓝闽波委员认为,开展有序充电研究,开展电池梯次利用提高电网资源效率,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积极探索有序充电服务模式,将为今后几年的电动汽车规模化市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蓝闽波委员建议,一是研究和完善智能有序充电、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标准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阶段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结合电动汽车中远期发展规划,确保标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探索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服务,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通过技术、经济措施,引导电动汽车低谷充电、错峰充电、排队充电,提升电网设备和客户电力设备利用率,满足不断增长的规模化、多样化充电需求,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三是加大车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电池梯次利用和储能应用的补贴政策,鼓励各方参与。
原文来源: 《经济日报》客户端& |&&发表时间:& |&&作者:崔国强 李治国
原文链接:&
【央广网】政协委员钱锋:“非工化”现象日趋明显 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应走出象牙塔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王晓蕾)在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拥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多少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实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也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但我国目前的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我国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势日益明显”,今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上学来的多,却疏远了市场和前沿科技成果,这导致了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的严重缺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图)
“虽然都叫工程师,但是我们感觉和车间一线脱颖而出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大学工科毕业生往往空有理论不接地气”,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党支部书记徐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他们做出的项目计划有时并不是很贴合实际,不那么管用。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曾对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过深入调查,其中90%的受调查者认为,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
“我们现在的高校工程老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然后留在学校当老师,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钱锋对记者坦言,教师是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工科老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高校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势日益明显,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
“高校教师应该走出象牙塔,接触行业内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理论”。针对工科教师“非工化”的问题,钱锋强调应该加强校企人员流动,让企业专家到学校中来,让学校老师到企业中去。通过企业在高校设立“实践讲席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派送到高校任教,为行业专家到高校“短期上岗”提供制度保障,为他们加入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创造条件。相反,高校教师也应该到企业任职、进行博士后研究等,实质性提高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促进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钱锋也表示,政府要完善政策,明确工科教师入职条件。特别要改革工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在职称晋升与考核评价体系中,应该实行理工分类评价,对于工科教师不可单纯以论文论高低,更要关注工科教师的科技创新、专利成果在技术转化中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因素。
原文来源:&央广网& |&&发表时间:& |&&作者:王晓蕾
原文链接:&
【中国发展网】钱锋:新时代应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九三学社上海市副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表示,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驱动的新经济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亟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通过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快速增长,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推进,工程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国,获得国际同行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充分肯定。但我国工程教育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钱锋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工程专业设置过细。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专业设置、调整的灵活性不够,特别是国家目录外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性不够,不利于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新的工科专业。
第二,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晰,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所需的课程开设滞后,促进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动力和机制不足,授课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难以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学科和院系间泾渭分明、难以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本硕”“本硕博”工程人才贯通培养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学生实践和跨专业学习等方面条件准备不足。
第四,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队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非工化”趋向日益增加,绝大部分教师的工程实践止步于实验室模拟,尤其一些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
对此,钱锋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设体现高校优势与特色的专业集群;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改革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二是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探索“工科+”双学位、主辅修制度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科优势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三是探索与实践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产业高层次工科人才需求,制定本硕博阶段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成果评价等规范,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建立适应不同培养方案的选课体系,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基于相应准入条件的学生分流方案;针对本研分段连续培养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培养模式和选课体系等。
四是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创新高校与境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多主体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促进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指导意见,建设一批集教育、实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和基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等活动的体制机制。
五是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通过企业在高校设立“实践讲席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派送到高校任教,为行业专家到高校“短期上岗”提供制度保障,为他们加入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通过教师到企业任职、进行博士后研究等,实质性提高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促进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以解决工科教师“非工化”的问题。
原文来源:&中国发展网& |&&发表时间:& |&&作者:张洽棠
原文链接:&
【中国政协杂志】蓝闽波:推动智能充电技术研发推广
“中国速度”往往让世界瞠目。短短几年时间,我国就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建成充电桩最多的国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为人类应对气候环境挑战作出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和主要成本承担部件,如何正确充电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汽车的经济技术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呼吁,要尽早研究推广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技术和车载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国家发改委2015年10月颁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指出,为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到2020年,要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蓝闽波委员分析,根据电动汽车使用特点,居民私家车充电主要集中在下班后,且基本上在居家场所完成,如电动汽车达到一定规模,必然引起充电负荷快速增长,对住宅小区的配电容量带来严峻挑战。而且商业场所和企业充电更多在白天,很容易与常规负荷用电高峰叠加,对电网供电和用户侧电力设备形成较大压力。
“探索智能有序充电服务,是解决电力容量矛盾,提升电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电网改造成本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开展有序充电技术研究,提高电网资源效率,是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他作了进一步解释,在技术上深度融合“互联网+”,实现电动汽车低谷充电、错峰充电、排队充电,不但能够提升电网设备和客户充电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据我掌握的情况,目前我国有序智能充电技术基本成熟,已经有企业开发出了相应产品,关键在于对这项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应用。”蓝闽波委员说。
原文来源:&中国政协杂志官微& |&&发表时间:&
|&&作者:王钊冀
原文链接:&
【东方网】蓝闽波委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汪伟秋3月14日北京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5次提到“一带一路”,回顾过去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今年两会上,“一带一路”也是代表委员们建言中的热词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认为,“高校、科研院所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亲历者。”他呼吁国家相关部委鼓励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
蓝闽波认为,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优良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此重要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
“高校、科研院所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亲历者。”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认为,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优良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充分利用此重要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他呼吁国家相关部委鼓励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
“近年来受经济问题的困扰,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出现停滞现象,急需与中国在进行多领域合作中达到其再次振兴的目的;还有东南亚一些欠发达的国家,科技基础较差,急需大量技术支持,因此对中国的技术非常渴求。”因此,在蓝闽波看来,如何尽快让中国的企业融入当地国家建设,让中国的技术助推当地发展,将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蓝闽波建议,要根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加以应对;在国家相关机构的帮助下,让中国国家标准成为相关国家的标准,可以减少企业在投入技术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技术纠纷。
对于已经具有完备的技术基础的国家,他建议,应采取相应措施,有组织地安排企业与有技术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帮助相关国家建立适用标准,也可让中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当地企业合作,加强对相关国家的科技、管理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以扩大对中国技术的了解和使用。
原文来源:&东方网& |&&发表时间:&
|&&作者:王永娟、汪伟秋
原文链接:&
《新民晚报》:两会o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 蓝闽波
扶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需坚持务实合作,把宏大的愿景转换为具体的行动。同时,也必须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实现互利共赢。调研发现,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等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亟须国家前瞻性地予以研究并作出制度性安排。
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培训,该专项资金可以采用竞争性的方法执行,通过国家支持、企业配套的方法予以扶持。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政策推动国家标准走出国门,推广中国技术。
特派记者 邵宁 范洁 江跃中 方翔 整理
特派记者 刘歆 张龙 摄影
A03:全国两会·新民眼
原文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时间:&
|&&作者:邵宁 范洁 江跃中 方翔 刘歆 张龙
原文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精准扶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科技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已经由规划设计方案变为各方积极参与的合作行动纲要,在一些重点合作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然而,这些国家地域和原有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会面临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例如,有的国家基于原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基本是技术输出国,受经济问题困扰,高技术发展出现停滞现象,急需与中国合作达到再次振兴的目的;而对于一些东南亚国家,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国家,科技基础较差,对于中国技术非常渴求,如何尽快将中国技术融入当地经济,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在国内,一些地区紧扣国家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2017年,由“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组织等共同倡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首届峰会在上海举办,峰会致力于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科技共同体”。广西与教育部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精心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的急需人才,带动相关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在具体操作上,第一,建立职业教育研究平台。推动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的深度交流,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供决策咨询、推广和宣传等服务。第二,输出中国技术和服务。面向东盟及发展中国家举办多期援外培训班,已经培训了一批政府官员、技术官员。第三,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能力。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对相关国家的技术人员在技术和技能方面加以培养。
要将中国的企业真正融入当地的建设,国家在推进这些发展战略的同时,需要根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精准应对。对于欠发达国家,培训和技术是目前急需推进的重点,其中,相关技术规范在这些国家的适用是相关国家接受中国技术的重中之重。同时,对于已经具有完备技术基础的国家,让企业的产品尽快适应当地技术规范,也是解决中国产品进入相关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实现这些条件,国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有组织地安排企业与有技术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帮助相关国家建立适用标准和规范,并提供培训,以扩大对中国技术的了解和使用。
鉴于该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高校、科研院所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亲历者。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优良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为此,国家相关部委可以开展调研,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政策予以扶持。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培训。各类人员的培训是国内企业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由于涉及面较广,需要培训的内容层次也不同,尤其是受到语言限制,迫切需要量身定制一批培训教材。为此,该专项资金可以采用竞争性方法执行,通过国家支持、企业配套的方法予以扶持。
整合有效资源,推进国家标准和建设规范走出国门。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在参与当地建设过程中,面临标准缺失问题,推进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走出国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政策推进国家标准走出国门,推广中国技术。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
原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表时间:&
|&&作者:蓝闽波
&原文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钱锋:打破学科校企藩篱 培养新时代工科人才&
& & 本网讯(记者&金寒草)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在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建议高校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打破固有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培养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 & “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钱锋指出,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已获得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但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等问题。
& & 钱锋建议,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其次,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另外,探索与实践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研分段衔接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配套制度体系,形成多渠道的学生发展路径。
& & 同时,钱锋还提出建立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等。他建议创新高校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此外,他还建议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表时间: &|&&作者:金寒草
&原文链接:&
代表委员呼吁
《经济参考报》: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 “一般而言,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到8年。”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说,这意味着,2012年前后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从2018年开始逐步迎来动力电池“退役”期。
& &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说,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主要是锂离子电池。本来定位“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如果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碱污染和粉尘污染。
& & 为加强回收,今年2月底,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一些企业也抓紧机遇,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国轩高科近日表示,已成立电池综合回收的相关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回收利用生产线。
& & 与一般的电池不同,车用动力电池体积大、成分复杂,其回收利用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
&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现阶段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整车厂难以对所有已售车辆的动力电池做到从新车出售到最终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 “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回收资质,逐步淘汰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陈虹说。
& & 利用方面,目前行业探索的主要方面包括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等。“按照相关标准,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蓝闽波说。不过,就像玩具用过的干电池可以用在遥控器一样,从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仍可以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 & 梯次利用后的动力电池,就可以转入再生利用环节。即由具备资质的企业,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拆解,从中提取钴、镍、锰、锂等有价值的金属。对其他不可利用残余物,依据环保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
& & 不管梯级利用还是再生利用,前提是能够监控废旧电池的流向,确保其流入有技术、有资格的厂家,如此整个行业才能健康有序运转。
& & 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动力电池生产和回收信息的可追踪、可溯源。暂行办法提出,电池企业应与汽车企业协同,按照国家标准对所生产动力蓄电池进行编码,并通过溯源信息系统上传电池编码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信息。
& & “建议在社会征信体系中,增加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动力电池编码信息。在电池回收时,由回收企业上报管理机构,定时更新个人征信信息,以此杜绝车主私自拆卸电池并在市场上非法出售的行为。”陈虹表示。
& & 代表委员们还表示,考虑到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刚刚起步,建议在新能源汽车销售阶段,将其中一部分购车款或政府补贴,转入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电池的梯级利用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寿子琪说,政府在做好引导和监管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建立价值交易闭环。
& & 原文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发表时间: &|&
作者:何欣荣 王琳琳 郭敬丹
& &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改革开放40年o高教风雨路
■本报记者 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见习记者 许悦
1978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科教事业的春天就此展开。而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复苏与发展,无疑是这场变革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领域。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校在汲取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同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吹响了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号角。
在隆隆响起的改革春雷声中,高等教育这艘“大船”业已经历了40年的风浪考验。那么,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段,它又有哪些镌刻于心的记忆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上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全面复兴
在这约10年左右的时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完成了在制度体制层面上的初步重建,很多对日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制度设置,也在这个时期登上或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如高考制度、学位制度、学分制度等等,而在这种改变的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渴求与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在上世纪末便逐步开始了市场化的探索,可以说,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应该算得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纯精英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依然处在象牙塔之中,此时的改革也更多地保持了高等教育的某些“纯真性”。这一点,对于目前依然处于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我们来说,其实是有着别样的借鉴作用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多年前,由邓小平提议和决策,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从此,中国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逐步恢复了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那时,在中央解放思想的号召下,全国高等教育战线百花齐放,各个学校都积极开展改革的试点。大有英雄比武之势,像上海交大的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工资制度“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华南理工学院的理工结合,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这都是很先进的理念……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改革措施,大部分都是那个时代推出来的,至今还为许多高校所效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嘉庚讲席教授刘宏:如果没有恢复高考的政策,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的命运以及中国的命运将完全被改写。
自改革开放到80年代的这段时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恢复到繁荣的一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多项改革,但驱动这些改革的核心力量,几乎都来自于当时社会对于人才和知识的极度渴求。“知识改变人生、知识改变中国”是那段时期的真实写照。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也再次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面临着和80年代十分类似的人才需求背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80年代,鉴于当时独特的时代背景,我们对于人才的使用和评价都更加直接,不会太多地考虑“学历”“头衔”等因素,只要是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都会为我所用;在人才的考核和评价方面,也是更加看重其发挥的实际作用。反观今日,我们可以利用的人才规模已经远远超过当初,但随之而来的则是愈加重视某些头衔和“帽子”;在人才评价上,也更多地将权重片面放在一些诸如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指标上,这其实并不利于我们对人才的充分利用。在这方面,80年代的某些做法和态度,其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上世纪90年代,重点高校遴选白热化
1949年,我国高校仿照苏联模式院系调整以后,一直采用行政主导的财政体制办学。随着体制弊端逐步暴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自90年代开始,政府改用“工程”拨款的方式办高校。
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211工程”“985工程”毫无疑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中央政府立项和推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它们的目标层次及建设任务虽然不同,但都旨在通过极大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大学及其学科的质量水平。
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巨额投入,我国一批高校得以迅速发展。但由于“211工程”“985工程”身份标签化,却又从此引发了考生择校、就业歧视、高校拨款等一系列公平问题。
河南大学原校长娄源功:河南拥有近一亿人口,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艰巨、潜力巨大,但没有一所“985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河南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按人口来评定,河南应该有两到三个“985工程”高校。
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在就业领域,名牌大学不应成为求职者的准入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非“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不能胜任哪些工作。用“院校门槛”来区别对待“211工程”和非“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9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很难在本专业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不是不想发表,而是研究没有与国际接轨,学术研究思路、成果表达方式都没有接轨。现在,我所在学科的每位教师每年都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文章,文章数量已经基本与国外教授持平。尽管我国科技成果的原创性还不能令人满意,但这种科技文章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也是一种进步,更重要的是为原创性成果产生奠定了“数量”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211工程”对我国重点高校科技水平的提升功不可没。
全国高校都非常想申请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因为进入这些工程给本学校甚至每位教师带来的切身利益都非常明显。最直接的利益是能够得到比其他院校更充裕的资金支持,可以购买更好的教学科研设备,更容易产出高水平成果。第二个利益是生源质量明显好于非“211工程”“985工程”院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工作。即使是现在,是否是“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还是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进人条件。资金、生源、学生就业这三项指标对任何大学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没有哪个高校不尽其所能去争取进入“211工程”或“985工程”。
“211工程”“985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给高校贴上了标签,分成了甲乙丙组,给予不同组的高校不同的支持和环境。在看到“211工程”“985工程”对我国重点大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这个工程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竞争机会的不平等。对于非“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而言,在失去资金、生源、学生就业等优势之后,通过竞争赶超的机会微乎其微。教育公平不只是一个理念,更重要的是发展动力。如果有一个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每个院校都能够在发展中相互竞争、都能感觉到竞争压力,这将给我国高校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本世纪00年代,高校扩招与内涵式发展
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由1999年的9%提高到2010年的15%,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当时政治、经济、人口等多方面原因推动的。不过,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提升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直到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出台,持续13年的高校扩招终于被叫停。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秦绍德:高校扩招的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进入初步小康以后,普遍有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大学扩招使我们从一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全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之后展开的是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路程。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黎大志:1999年高校扩招有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考虑,但更多的是国家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大批社会建设者、满足老百姓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的考虑。然而,13年高校扩招也带来了一些不足:教学质量下降、高校负债、大学生就业难。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从整体看来,大学扩招既无大致规划、也无明确目标、更无具体方向。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扩招也就成了无的放矢的盲目扩大,无法实现最初愿景和目标,并且还导致大学培养不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业困难。
我国的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直到2008年以后稳中有升,可以说扩招的高峰期持续了大约10年。之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我认为,无论是高校扩招还是内涵式发展都是时代的产物。1999年到2008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对应的时间恰恰是我国以GDP为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指标、GDP高速增长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说,高校扩招从几个方面对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大幅提高了人民的平均文化水平和公民的素质;二是1999年前后大规模下岗潮开始,高考扩招缓解了就业压力;三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不过,扩招稀释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确实有所下降。
但总的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扩招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整个社会的素质确实因为扩招而有更快的提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则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
& & &&本世纪10年代,自主招生探索在路上
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校自主招生,旨在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固有模式,为高校和广大学子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从自主招生实施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间,变革剧烈。自2008年始,北京市查处的高校腐败案中近一半涉及招生、人事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就曾因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收受贿赂问题被举报,而暂缓了一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被统一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导致“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取消。
自主招生政策的探索之路波折不断,这条路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完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高考自主招生腐败的原因,就是来源于权力不受监督,就是没有其他一方来监督这个权利。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有问题,是这个自主有问题。其实不是这个自主有问题,而是原来的制度基础有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自主招生的方向是对的。高校招生考试越多元越好。为什么天天期盼高校招生考试多元化,可等到多元化来了又否定它呢?
自主招生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的多元化发展很有意义。
在我国,由于受到自身社会、文化的影响,很多事情一旦放开就有可能变得混乱无序,但是控制得过紧也不可取,因此对于度的把握很困难。作为大学教育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应该相对多元化地发展、自主发展,这样才更加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像自主招生这样的招生形式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高考的一种补充。自主招生应该在可控的和有效的管理下适度地扩大范围,让每所学校都在该政策下受益。
如今,我国高校都在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它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发展自身,不再是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这为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一定的发展条件,使得它们可以在有特色的学科方面得以加强并形成其优势,打破以往“985工程”“211工程”的身份限制,让学校不再简单地追求规模大、追求综合性,而是转为强化自身的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的问题。而个性化自主招生对此是有积极意义的,也是一种支撑,更有利于学校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进行定向培养,让每个学校的特色优势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总体上来看,自主招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双一流”发展的理念。
当然自主招生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就我国自主招生的现状来看,程序性、公开性还需加强。首先是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公开透明,体现公平性。其次每个高校都要认真研究招生的考核、选拔的标准、内容、可考性或可评判性等关键点。一些内容如果过于僵硬,就会失掉自主招生灵活的意义,失掉挖掘特殊人才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规定方面的限制,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也会带来问题,所以要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果能将以上几方面做到位,我们就能够做好自主招生这件事并且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中国科学报》&(&第5版 大学周刊)
原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 |&&作者:陈彬 温才妃 王之康 许悦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从学科排名看高校“痛点”在哪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对众多高校来说,2017年年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间节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和意料中一样,相关话题再一次在高校圈发酵。
“如何看待××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A+数位列全国第×?”这则在知乎上的提问,引来数百条回答,有人甚至说“××大学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各种分析评论也莫衷一是。
从2002年教育部推出首轮学科评估以来,这份名单不仅备受学校关注,也成为社会衡量高校的一把“尺子”。学科排名意义何在、如何正确看待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成绩单”,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以评估榜单“论英雄”
从2016年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以来,参评的学校就好像进入“战备”状态。开会、准备资料、统计数据,所有人都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赛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坦承,“为了学科评估花费了不少精力准备材料,甚至还得想方设法和一些失联很久的人重新取得联系。”
据记者了解,为了在评估当中争取好成绩,有些高校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重点围绕优质学科整合材料,或者让一些非优势学科不参评、拆分合并,确保优势学科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方复全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排名就像是一个指挥棒,很多学校千方百计凑材料,使得评估结果相对不客观。”
在此期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将与‘双一流’建设拨款挂钩”的传言,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流学科建设对众多高校来说是主要工作,这份榜单所蕴含的信息量,自然不言而喻。
在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看来,“学科排名确实会影响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力度,最直观的就是经费的多少。排名越靠前,得到的经费越多,除此之外,还会影响高校招生质量,种种因素加起来,高校自然十分关注排名”。
评估标准是否合理
“评估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是唯一依据。评估会有很多主观因素,很多时候并非完全客观,我认为行政管理部门要少做一些排名。”方复全表示。
与以往不同的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没有公布分数和名次,只是将前70%的学科分为九档公布。即便如此,对于评估标准合理性、结果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停止过。2016年两会期间,曾有政协委员提议取消学科评估。中国计算机学会也发出过“取消评估”的呼吁。
不容置疑的是,在眼下的大环境里,排名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会严重影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除了官方排名,各类民间排行榜也是层出不穷。方复全说:“一个好的学科,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在学科排名的作用下,大家为了排名而排名,忽视了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
蓝闽波则认为,以评促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科学的评估能够有效促进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关键在于体系如何更好完善、增加可信度,让这种方法起到推动作用。”
“学科评估有存在的价值,应该把评估结果作为参考,不能成为完全的依据。另外,还要思考如何让结果指导以后的工作,满足社会不同需要,这样高校才能百花齐放,各有特色。”钟章队表示。
学科建设要如何走
在评估名单里,记者发现,有些高校的传统学科体量大,但发展活力不足,本应该通过结构调整收缩规模,但偏偏成绩还不错,客观上又会获得更多的经费投入和支持。
到底是支持此类“大体量”学科铺开发展,还是聚焦于新兴学科、特色学科的建设,确实考验高校的思路和眼光。
蓝闽波表示,学科评估要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特色分门别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事实确实如此,随着“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主要着力点。学科评估应当鼓励高校特色学科发展,如果政府部门管得太细、设立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千校一面”,特色和优势更无从谈起。
例如中医学、民族学等学科,是中国特有的学科体系,人工智能、大数据则是近几年新兴的学科。如果一味按照统一标准去衡量,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钟章队说:“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如何设计评估标准,使评估结果普遍被接受,而且能很好地得到应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局,方复全建议:“政府要给大学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大学根据客观办学规律来规划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一个好的大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学科布局。”
《中国科学报》&(&第1版 要闻)
原文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表时间:&
|&&作者:高雅丽
原文链接:&
政协委员谈工科优秀人才培养——
《经济日报》:以工程人才托举制造强国梦
3月1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小组会议,就本组关注的热点问题议政建言。
“我国人才的数量质量远不能适应制造强国建设需要,不能适应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合发展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时说,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实行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他的话引起多位教育界委员的共鸣。
“要注重改变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掌握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的复合型人才。”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曾勇认为,现代工程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都需要多种技术系统集成。因此,大学要注重以跨学科、交叉班的方式,培养训练学生的系统集成能力。曾勇委员介绍,电子科大已经开设智能制造实验班、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课程横跨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需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技术知识。毕业时,学生能根据自己所修课程获得相应的双学位。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发展方向,我们的学生就是产教融合的受益者。”针对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介绍,早在2015年,学校就与新松机器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学生能够在新松的工厂里试验、实习,校企共同探索做大做强国产机器人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主动融入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中,兰大目前正结合区域发展重大课题大力补齐工科短板。讨论交流中,委员们反映,工科院校在制造人才培养方面还面临不少共性问题。
在培养模式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建议,应探索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我国工科教师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等欠缺。在制造业较发达的德国,工科大学教授须有企业工作经历,促使他们在培养人才时,会将企业需求、技术创新、工程能力融入其中。曾勇委员认为,这种经验值得借鉴,工科教师应该具有跨学科研究和业界实践的经历,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搭建实践平台,学校的考评机制也应作出调整。
“制造业职工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部分学生存在重视虚拟经济、轻视实体经济的观念。”赵长禄委员反映,待遇偏低影响行业吸引优秀人才。对此,委员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制造业特殊人才培养战略,使优秀人才愿意留在装备制造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第11版:2018两会特刊
原文来源: 经济日报&
|& 发表时间:& |& 作者:周
《联合时报》:增强责任担当 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 &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多党合作独特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政协委员的强烈反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内涵深刻,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大意义,为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必将有利于凝聚起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大家表示,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履职能力,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坚持多党合作 发挥制度优势
增强政治定力 作出应有贡献
■ 陈群&&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中共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结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对过去5年间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多党合作优势,作出了系统阐释,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内涵深刻。民盟上海市委将组织广大盟员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利用举办“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纪念活动的契机,做好政治交接,加强思想引领,牢记多党合作初心,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四个新”(新气象、新共识、新提高、新面貌),增强政治定力,积极建言献策;按照广泛凝心聚力的要求,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不辜负总书记的信任与期望
■ 张恩迪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习近平总书记向委员们提出了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优势、坚定不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水平等四点要求。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这是给予民主党派极大的信任和期望,体现了对政党协商这一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的高度重视。
作为涉侨参政党,致公党一直大力弘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带领我们所联系的致公党党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更强的热情、更大的勇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民主党派应有的贡献。
政协要发挥好独到的作用
■ 印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过程中,我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别国不同,完全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是行不通的。
各界人士要团结一致,鼓足干劲,充分利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使其继续发挥巨大作用。政协是人才库,政协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与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广泛,与各界群众联系密切,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独到的作用,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多就带有前瞻性的长远问题建言献策。
努力做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 谢卫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总书记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作为已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对此体会很深,政协强调“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身为委员,不能空谈意见和批评,一定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富有前瞻性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建言。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这是总书记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高要求,也是每个个体都要发挥的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形成合力,进而体现出参政议政的优势,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目标。
增强责任担当&&提升履职水平
让民主监督更具实效
■ 马进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主党派的参政履职给予充分肯定,这让我们倍感振奋。
近年来,在围绕重大工作、特定工作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民主党派正不断地发挥积极作用。就拿上海来说,中共上海市委已委托全市各民主党派开展了“五违四必”、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等专项民主监督活动,查找问题短板,提出对策建议。
以前,党派开展民主监督,不少都是“自选动作”。现在,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随着民主监督形式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让监督朝着更有力、更准确、更具实效的方向不断前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许多重大任务和举措需要合力推进,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需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深入一线调研,积极开展批评监督,推动各项决策真正落地见效。政协委员、党派成员开展调研,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这些参政议政的举措都蕴含着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我们要积极作为,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
要做一名“过硬委员”
■ 蒋颖&&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
习近平总书记以“我来看望大家”开场,让我们倍感亲切。总书记在听取8位委员发言时,时时询问,一一回应,边听边记;在回应委员发言时,字字到点,句句到位,尤其是在回应委员谈到的科技评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时,总书记一句话就道出了问题的根源和破题路径。
作为一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能够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是鼓舞更是鞭策。总书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政治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总书记对无党派知识分子寄予厚望。我要不辜负总书记的期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真理、传播真知,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要坚定“四个自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中有民、心中有责,高质量履职,努力成为“过硬委员”队伍中的一员。
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
■ 钱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政协委员担当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政协委员既是崇高的政治荣誉,更是神圣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牢记使命,关键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四个主动”:一是主动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统战理论以及政协基本知识,努力把握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的规律和特点;二是主动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心民生,善于思考,深入调研,为参政议政积蓄力量;三是主动运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等形式建言献策,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四是主动树立良好的委员形象,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提升个人品德,做一名讲规矩、守纪律、重品行的合格政协委员。
弘扬优良传统&&不忘合作初心
切实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
■ 何少华 上海市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秘书长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成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波澜壮阔的改革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新型政党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作为民进会员,我们要不忘合作初心,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践行“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宗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温“五一口号” 加强思想引领
■ 杨德钧 上海市政协委员,交通银行总行博物馆馆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到一个历史细节:今年是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日,民革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出通电,积极拥护中共中央“五一”号召。
总书记带领大家重温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共同书写了满载成就、满怀荣光的奋进新篇章。民革的老一辈始终做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和风雨同舟的态度不变。我作为一名民革界别的政协委员,要继承这一传统,同广大民革党员一道,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极为广阔的多党合作舞台上发挥中作用,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团结海外侨胞&&助力民族复兴
构建全方位为侨服务体系
■ 沈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上海市侨联主席、党组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侨联工作指明了航向,让我心潮澎湃。作为群团组织之一,侨联要继续发挥联系海内海外的独特优势,将拓展工作渠道、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作为未来工作重中之重,为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近年来,上海市侨联打造了“园区+联盟+基地+驿站”四大新侨工作平台。一方面,通过提供各种服务载体和内容,为新侨创新创业提供助力,使他们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通过植根园区、校区、社区、楼宇,发现和培育新侨人才,团结和凝聚新侨人才,使他们“拧成一股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通过这些举措,使新侨工作在上海重要中心工作——如科创中心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做好侨联工作,需要坚持“国内海外并重、老侨新侨并重”和“拓展海外工作与新侨工作”的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为侨服务体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一己之力。
更好地凝聚侨心侨力
■ 黄罗维 上海市政协委员, 上海《理财周刊》社总编辑助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侨界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侨联组织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已经表明,侨联的各项工作是改革开放不可或缺的助推剂。
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出现,当前侨情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人才回到国内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侨联要更好地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新侨就是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之所在、希望之所在。新侨是引智聚力的聚宝盆,面对侨联工作的新形势,也亟须我们创新工作载体、延伸工作手臂,探索适应新侨特点新的工作方式,上海市侨联就打造了“园区+联盟+基地+驿站”新侨工作四大平台,受到了广大新侨人士的欢迎。
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侨联工作的侨界人士,我觉得侨联的各级组织只有更接地气才能更好地凝聚侨心,从而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比如上海各个区的街镇侨联,作为联系广大归侨侨眷最前沿的“阵地”,可以在接下来的侨联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从长远来看,要做好侨联工作,关键是要发挥包括新侨和老侨在内的每一位侨界人士的作用,我作为一名侨界的政协委员,更要多角度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期的侨联工作贡献力量。
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 屠海鸣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侨联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总书记对海外侨胞和归国侨眷的希望、关爱和鞭策,更说出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广大海外侨胞和归国侨眷的共同心声。
个人的荣辱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对此体会尤为深刻。国家强、民族兴,则海外华人受尊重、有地位;国力弱、民族衰,则海外华人受屈辱、受歧视。历史事实反复印证了这个规律。今天,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强盛、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海外华人深切感受到:强大的国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坚强后盾。深刻认识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海外侨胞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海外侨胞将按照总书记的希望和指示,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采写/&特派记者 刘子烨 冯晓淑 记者 潘良蕾 王畇 戚尔达 谢 臻 游思静)
原文来源:&联合时报& |&&发表时间:& |&&作者:刘子烨 冯晓淑 记者 潘良蕾 王畇 戚尔达 谢 臻 游思静
原文链接:&
《联合时报》:发扬奋斗精神 奋力苦干实干
——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下午,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表示,过去五年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多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还着重围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健全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委员们表示,要发扬奋斗精神,奋力苦干实干,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部署落地生根。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 庄振文(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大的亮点,就是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能够保持战略定力,继续改革开放创新,调结构、稳增长、控风险,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也更坚定了我们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自贸区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这既是谋求自身的发展,更是体现中国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也给世界带来了重大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李国华(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浦东新区副区长):
借自贸区引进国外高端技术
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比较关注自贸区建设。众所周知,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拿医疗行业来说,自贸区有助于引进国外高端医疗技术,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受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举个例子,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对部分进口药物需求十分迫切,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限制,许多国外上市、疗效领先的新药短期内还不能进入我国市场。鉴于以上情况,为了增加国内患者对药物使用的可及性,政府应出台政策,允许自贸区使用这些药物。
拿上海自贸区来说,通过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让患者受益于国外先进医疗技术,还能以此为契机,通过深化多部门联动改革,进一步促进产业国际接轨,为全国探索医疗服务和药品使用新模式,从而更好发挥自贸区建设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和政策叠加优势。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 朱同玉(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科技评审体系呼唤公平公正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我对此深有感触。
科技进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保证,国家的未来必须要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做支撑。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科研投入、科研环境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科研成果评审、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等大众十分关注的程序,进行了不断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上仍不尽如人意,影响评审公平的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安大学本科生招生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