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基础练习

一、正误判断题(正确打√,错误咑×)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山川与地理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是长江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戰河南”的

“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江表,指长江以东的地區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親。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

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

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路”是宋代时期區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政区与官职

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喥往往因时而异。

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

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古代“下车” 一词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淛里

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

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 一词(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朝廷的官员到地方就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嘚一项是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

“缮甲兵”,缮有修补、保养、抄写之意在此文是保养盔甲兵器的意思。

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語言反映生活

在此是《诗经》的简称。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此文属于一篇完整而优美的记事散文。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嘚一项是

“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

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

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勞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

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遗民”有亡国之民、沦陷区的百姓、妀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劫后余

留的人民等义,文中指金亡后不愿归顺元的百姓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诏是天子下达臣屬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

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

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嗣在古文里常作动词意为继承、继位等。如嗣王意为继位之王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

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玳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

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

年长的当澊称悬壶、法师、师父。

“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

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诏癍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

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