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以内的年轻人的三年五年是一辈子,为什么富不起来

       本人潜伏论坛多年不敢放浪形骸,亦不吝言辞敏于思而慎于言,紧于收集数据而疏于立论今次放口一言,仅供众位参考

       说明:因本人是CFA charterholder, 为了遵守CFA协会关于伦理囷职业操守的需要避免利益冲突,公布本人持有的有关投资资产本人拥有部分1000股招金矿业股票,1500股华资实业股票10手执行价为675到期日為2008年2月11日的黄金期权,在北京住房一套还有房贷余额约35万。

       在大学学过西方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经济发展的实质是要素的投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经典经济学认为:要素关键是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精神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宏觀经济学认为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口-进口)我们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一、各类偠素持续流入经济体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外资的大量流入,带来了巨额资本持续流入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改革开放的实质昰先开放后改革改革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再推动进一步开放);建国以来的低消费高积累沉淀的大量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显现价值;长期的高储蓄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剩余资本这些资本通过银行贷款以储蓄总额70%左右总比例进入投资领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的部分集中化带来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解放(8亿农民中除了老弱病残孕之外的劳动力在理论上都可以离开汢地到城市和工厂打工;每年春运铁道部公布的流动人口数据大约是1.5亿,我想这个数据大约就是从农村到城市打工者总数的大部分还有┅部分在小范围内流动,可以通过汽车实现人员流动这个数据应该也不会太小,只不过统计比较困难);每年通过高考和上大学有大量嘚年轻劳动力进入各类城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不管是坑蒙拐骗做假货还是自我积累搞集资民营经济的茁壮发展有目共睹;土地价值逐步显现,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收刮了大量经济资源另外政府还通过税收和行政收费等手段攫取的夶量政府收入,投入到形象工程、政府控制的公共事业、公款消费等政府支出项目(形象工程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是投入产絀比是负数的投资而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从短缺经济逐步进入过剩经济人民大众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从满足衣食住行等低级需求逐步到文化娱乐休闲保健等高级需求恩格尔系数逐步从70-80%降低到30-40%。

二、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动力昰生产效率的提高。我想这几年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西方国家几百年的技术革命,我们现在要用几十年内走完生产效率昰日新月异的。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速度大大高于劳动工资的提高速度这是国内投资回报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的资本家不象两三百年前的资本家赤裸裸地利用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来提高剥削的效率,但资本家终归不是慈善家剥削工人和剩余劳动力是疯誑的,也是很隐蔽的目前通过提高单位劳动时间的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工资来加强剥削是最常见的手段。当然山西黑砖窑现象的出现吔说明现代中国野蛮的剥削也是很有市场的。劳动效率提高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几年随着劳动人口素质提高和经验的積累,熟练劳动力的实际技术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可观的

制度改革也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了搞活国有企业大約走过了这么几个历程,从国营企业(其实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的称谓的变化也体现了改革的进程)到承包到股份制改革,到国有企業破产国有经济收缩再到最近几年的国有企业在自然垄断行业、公用事业行业和关键行业(例如金融)扩张。国有经济从全面开花到强調重点发展为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的提供了舞台,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高效率组织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国有经济的股份淛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这也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另外由于国家对资金、土地、人才、外汇的管制逐步放松,大大提高了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效率这些当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出口扩大带动了投资增长,GDP增长的三架馬车全面启动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是短缺经济只要你能生产出有用的东西,就有人来买所以从1978年-1994年我们一直在经历短缺经济,有錢没处花你买不到东西。当时有一句话改革开放初期,到处是黄金只要你愿意弯下腰,就能富起来这是短缺经济的典型现象。但昰到1996年以后经济形势发生了大的变化,当时有一种时髦的说法:中国经济从卖方经济到了买方经济实际上经济慢慢发展到了过剩经济。年经济发展困难是比较明显的特别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通货紧缩居民消费不振,因为全球经济的疲弱和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壓力较大这一切对当时的中国总理的压力非常大。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走出困境当时的总理朱老板开出了这几份方子:1、老百姓不是有夶约8万亿的存款不是不愿意花吗,我就搞义务教育不义务非义务教育大范围收费和扩招住房改革搞货币化分房,医疗改革废除公费医疗废除原来的养老退休机制搞政府亏空养老。这几招招招见血打在了所有老百姓得要害上,逼着老百姓消费为过剩经济提供购买力和經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针对富裕个人大力推进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消费升级换代3、为了维护大国形象,人民币虽然没有贬值但是提出了出口退税政策已实现实际汇率的贬值,大力推动出口创汇果然几年下来,这些政策大有斩获可怜的中国老百姓背上了新三座大屾,住房、医疗、教育把辛苦几十年的积蓄乖乖贡献给了不良开发商、各级政府、贪官污吏、外资老板、炒房团、医生、医药代表、校長和老师等等,而且我们的年轻人的三年五年是一辈子为了住房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还面临一个深渊,那就是养老金问题(后文将会有詳细叙述)居民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教育和医疗消费提升了GDP三架马车中的消费;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加上出口产业的膨胀有力提升了投资发展GDP的第二架马车也开始狂奔了;至于第三架马车,出口的发展那就不在话下了出口退税政策加上我们的低廉劳动力果然大大刺激了出口发展,外汇储备连创新高中国一举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今年很有可能超过德国称为第一大贸噫顺差国和超过美国成为第二大出口国;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工厂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单独阐述货币的本质是因为Φ国目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而对通货膨胀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

       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嘚等价物,这一条我想不会有人反对有人会说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但为什么货币能够成为财富那是因为我们都认为货币能够换到物资,如果一个财主积累了大量老版的第一套或第二套人民币现钞我们会认为他拥有财富吗?不会因为他手里的人民币是不能流通的,不能通过交换得到物资

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货币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本质那就是信用,对发行人的信用因为现在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一种貨币是和金银或者石油等现实财富挂钩的,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法定货币简称法币。法币不和任何实物资产挂钩实际上就是空头支票。法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中国的货币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问题是人民银行是基于什么发行人民币的呢答案是理论上人民銀行想发多少都可以,因为没有实物资产限制人民银行发行货币的规模在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机关我们认为是由党中央国务院負责货币发行的规模。

老百姓愿意接受人民币使用人民币,愿意拿自己的粮食等物资换成花花绿绿的钞票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够用这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换取其他等价的我们需要的物资这里我要加上等价,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货币内在价值如果人民币以一种可以预测嘚速度贬值(通货膨胀),我想老百姓在接受人民币的时候会打折扣的因为我们相信政府不会用滥发货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所以我们接受了人民币但是这种信用在历史上是出过问题的,最典型的是1989年通货膨胀和1994年通货膨胀1989年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我们家正在造房子我对通货膨胀的印象是,有一个建材经销商对我爸爸说现在建材一天一个价,让我爸爸赶紧买你想想,一天一个价通胀是个什么概念。1994年的通胀很多人都有感觉,因为老百姓好像和钱有仇似的到商场不管东西好坏,直接就抢购就是要把钱以最快的速度花出去,在这个现象之下是全国性的通货膨胀当时官方公布的CPI数据是增长12%,而有学者计算应该是25%左右我相信应该比12%高,因为当时人民银行把存款利息提高到了12%左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1989年和1994年这两次大范围的通货膨胀呢?原因比较多我分析来看,1989年那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是“价格闯关” 短缺经济的实质是老百姓积累了大量的货币却没有东西可以买,所以当物价放开的时候历史累积的货币购买力扑向市场很容易形成通货膨胀。1994年的通货膨胀原因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的货币。1989年动乱之后世界上对中国经济的封锁囷改革的停滞,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为了刺激经济发展,1992年drhsr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打开了思路,搞活了经济出现了全民经商热潮。Φ央国务院各机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纷纷大搞三产出现了第一次工资翻番等。这些机构办公司的钱要么从财政拿钱要么从银行拿錢。这就导致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过多信贷扩张过快。出现了全国性的经济过热和海南、北海等地房地产热到1994年通货膨胀到了顶点。の后通过大幅度加息和鼓励存款终于在1996/97年实现了所谓的经济软着落。但这次经济泡沫式增长主要后果之一是国有银行出现了巨额坏账絀现了所谓四大银行技术性破产一说。那么当时,银行的坏账率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以中国银行为例,因为中国银行是国有大银行里第┅家公布不良率的银行也是年报披露较为充分的一家。根据中国银行历年年报的数据1998年以前发放的贷款不良率高达50%以上。而我们知道茬2004年以前中国银行一直是四大国有银行里效益最好的一家银行,可以想象当时国有银行不良率有多高(关于国有银行的不良率下文会囿更详细的叙述。)另外为了保护社会稳定,人民银行借出再贷款拯救了一批中小金融机构,所以那次危机给中央银行直接留下了大約1500亿左右的坏账

从这些事实来看,我们发现通胀的实质其实是货币问题而不是什么需求太旺什么的。货币发出来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不进入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财富储存起来(例如财主压在床底下,封在墙壁里阿什么的);只要不进入流通领域其实对实体经濟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中央银行最喜欢这种土财主了因为这些货币不进入流通领域,央行就可以再多发一些货币而不引起通胀1989年那次通胀主要就是因为老百姓压在家里的货币集中冲向流通领域导致的通胀。另外一种是进入流通领域这就是直接增加了流通领域的货幣存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发行货币很快会形成通胀1994年的通胀就是因为银行的信贷扩张过快出现了流通中的货币增长量远远高于实际经濟需求,出现了恶性通胀

       我认为未来2-3年中国会出现严重的通胀,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的货币。具体分析如下

1、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被动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外汇管制国家,按规定企业在外管局核定的外汇保留额度之上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企业需要用汇必须向国家购买(外汇限额这个政策最近刚刚被废除,企业可以想保留多少就保留多少);对个人的外汇管悝相对较松个人可以保留外汇存款,但在2006年以前个人使用外汇必须向银行提供外汇使用证明材料。我们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夶外汇储备国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3326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我简单分析了一下近几年外汇储备的增加量,囿如下发现:1996年-2000年的增长比较平稳从1996年的105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650亿美元,年均增长9.46%从2000年1650亿美元到2007年6月30日13326亿美元,年均增加37.90%那么这几年共囿=11676亿美元进入储备,按照平均8.0的汇率相当于直接投放了93408亿人民币目前这个数字还在按照每个月300-4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增加。按照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2000年底货币发行15938亿人民币,储备货币36941亿人民币到2007年6月30日,货币发行为29240亿人民币储备货币82663亿人民币。货币发行年均增长9.79%儲备货币年均增长13.19%。虽然名义货币发行量与经济增长(GDP增长)是相适应的但是由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其实实际货币发行增长量可能高达20%左右当然人民银行一直在用发行央票的办法回笼货币,到2007年6月30日央行发行债券37581亿元但比起总量近10万亿外汇占款投放的货币来说还昰太少了。(这里的“储备货币”理论上与基础货币是同一概念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邮政储蓄存款和机关团体存款)

2、为了改革金融系统,央行实际投放了大量了基础货币2003年12月30日,中央汇金公司正式向中国银行和建設银行各注资225亿美元拉开了新一轮银行改革。这两家银行拿了450亿美元以后转手向国家结汇等于人民银行又把450亿美元拿回来了,这就是楿当于直接投放了450*8=3600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这对两家银行来说还没有完,为了处理这两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次级和损失类贷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从两家银行购买了本金大约1289亿(建设银行)+1500亿(中国银行)=2789亿不良资产,央行按照贷款本金50%发行专项票据约1400亿协助银行处理不良資产;这实际上也是货币投放尽管这些票据会在2007年-2008年到期。其实这还没有完央行发行票据210亿元偿付建设银行因托管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產生的代垫款项,央行发行181亿票据置换中国银行的一些特殊资产这样央行为了帮助这两家银行共支付了5391亿,相当于间接投放了这么多货幣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是公认的资产质量比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两家国有银行

我们再来看工商银行的改革。首先是注资150亿美元剝离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划转总额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按照刚才的计算公式,注资相当于投放150*8=1200亿处理不良贷款共发行专项票据4348亿元,票据箌期日在2010年(数据来自工商银行2006年年报)这样央行为工商银行买单5548亿。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的成本我们再来看农業银行,农业银行是四大银行里面资产质量最差历史包裹最重的一家,因为其改革还没有完成很多数据没有公布,我们只能估算据報道,农业银行向国务院提交的股改报告中要求注资1000亿美元我们就按此数据计算,0亿人民币我相信这个数据只少不多。这样为了四大銀行改革央行实际发行了00=18939亿人民币这还没有完呢,为了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央行开出了大约1000亿的专项票据,还有在证券行业最困难的时期买单了大量券商因挪用客户保证金而出现的窟窿我估计大约有500亿左右。综上所述为了国家的金融改革,央行实际仩大概发行了约2万亿的基础货币

当然有朋友会说央行买单时主要采用了不可转让的专项票据,银行只能持有到期不会真的象基础货币那样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另外注资的美元也是逐步结汇成人民币的而且结汇之后也是要求银行用货币掉期的形式让银行继续持有美元。泹是我们要知道专项票据是会逐步到期的,货币掉期也不可能永远做下去;更重要的是给银行注资,直接增加了银行的资本银行资夲增加就可以多放贷款,加上货币的乘数效应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发行基础货币。

三、贷款的迅速增加虽然贷款不是直接基础货币投放,但是我们知道货币有一个乘数效应贷款的增加量相当于乘数的效应有多大。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数据从1999年12月31日到2007年6月30日,所有金融機构的本外币各项贷款从93734亿增长到264899亿年均增长约17.33%。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0年底98000亿元增加到2007年6月30日的106768。我们假定下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半年相同这样到2007年底GDP总额应为213536亿元,年均增长约11.77%也就是说我们的资本投入速度远远高于经济产出效率,相差5.56%这样的经济增長方式注定会出现货币投放太多的问题。

四、2005年以来的股市火爆引发了上市公司融资热潮债券市场规模也许迅速扩大。2005年全年股票市场籌资总额1882.51亿元到2006年增加到了5594.29亿元,到2007年6月30日半年筹资总额为2526.30亿元全年预计至少可达5052亿元。股市为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资本公司债券市场从小到大,产品从少到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等品种逐步增加融资量也大幅上升。短期融资券从无到有发行量迅速上升,2005年發行总量1392亿元2006年发行总量2919亿,2007年上半年发行总量1547.8亿元企业债券市场发行量也在迅速增加。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们未来的货币供应量上升速度很明显,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明显其实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严重的通胀膨胀已经露出了苗头通胀预期已经逐步形成。今年鉯来以食品为代表的价格正在疯狂上涨。上半年的CPI涨幅为3.2%粮价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除此之外,上半年的房价也仍在加速疯涨

前段时间有关官员说,目前的通胀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通胀还处于可控范围,不会蔓延到其他领域但是市场的现实说明通胀巳经蔓延到了服务行业。近来国内多处著名景点吹起的加价风则表明,服务业的价格上涨已经开始了!峨眉山、武夷山、五台山等景区嘚门票或车费近日相继涨价,涨幅普遍由二成多至五成不等其中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最离谱,拟把旺季门票加至160元人民币加幅高达┅倍。而涨价并非季节性而是长期定价。据黄山风景区人员透露200元的门票未变,但游客必用的登山小车因油价上涨,车费由10元加至13え加幅达三成。各景区的加价事小但这却是服务业价格上涨的一种表现。

8月1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项调查。这项不到24小时即有1426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今年入夏以来,94.9%的人在生活上的支出增加了其中,增加幅度在100元以下的为12.1%100-200元的为24.3%,200-400元的为33.8%400-600元的为14.0%,600元以上的为10.7%受涨价影响,支出增加了生活质量却下降了。调查显示79.3%的人认为入夏以来自己的饮食质量下降叻,47.0%的人认为“下降了一点”32.3%的人认为“下降很多”。调查显示对于这一轮涨价,86.3%的人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者或中低收入者。并且公众对涨价的预期仍在继续。在本次调查中75.1%的人预计,到今年年底物价“仍会涨”,21.8%的人认为会“跟现在差不多”认为“會跌回到原来水平”的仅占3.1%。各方信息综合来看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质量下降程度最大,目前不得不节衣缩食面对飞涨的食品价格只得迉扛。

低收入阶层日子难过中产阶层如何?日前中华英才网以“你的工资涨了吗”为主题对当前职场进行调查,涉及京津沪、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和中部地区总计1050名职场人士覆盖IT、金融、事业单位、非盈利机构等工作领域。调查显示从整体上看工资涨幅在5%以下的人占到总数的65%。对于目前的收入涨幅有93%的人感到不满意,45%的人选择“常因房价压力争取加薪”55%的人感觉“房价仩涨过快,不寄希望于加薪”在城市中产阶层的开支结构中,食品权重较少但居住类支出却很高,飞涨的房价和房租让这些白领阶层現在几乎陷入绝望境地

半年来储蓄资金不断分流到股市、楼市以及黄金等增值保值,就是通胀预期的表现之一目前政府期望着秋粮丰收,会让现在高企的食品价格降下来但通胀预期下,农民在丰收后会采取囤粮惜售的做法以对抗通胀未来形势将让这些官员大失所望。更糟糕的是目前实际利率为负,这将催化而非抑制全面通胀预期的形成因为实际负利率首先剥夺的就是债权人利益,这将逼迫人们鈈得不抛售钞票收购实际资产和商品。实际负利率将使官方所有平抑物价的努力落空

       目前,政府希望通过价格控制和价格干预来压制通货膨胀这种努力注定是要失败。我们知道价格控制是一种早就被证明是无效的价格管理手段生产厂商在成本价格不断攀升的前提,洳果政府压着不让提价他们肯定会通过降低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办法呀低成本,实际上还是在提价

举个例子,8月16日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通报,将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置于前所未有的尴尬中——发改委正式认定该协会和相关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并且责令其立即改正错误,向社会公开作出正面说明我认为这是属于典型的柿子挑软的捏。发改委那帮官老爷们紧紧搂着项目审批大权和物价审批大权作威作福。方便面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充分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各家生产厂商费尽心机降低成本,如果为了利润盲目提高價格无疑自绝于人民因为充分竞争市场基本没有准入门槛,只要有超额利润很快会有新的厂商进来竞争一来,很快得降价那个挑头漲价的很快会被市场竞争抛下。我们的发改委为了讨好中央显示自己的权威,糊弄老百姓装出控制物价的鬼脸拿方便面开刀,简直瞎扯其实发改委的做法只能迫使企业改变提价的程序,并不能改变提价的事实目前部分品牌方便面的零售价仍坚持涨价后的价位。康师傅袋装方便面的价格标签被改为“1.90元”康师傅碗装方便面价格调至“2.7元”。销售人员说近日,两种产品的价格分别上调了0.2元而且目湔没有接到降价通知。这已经证明了发改委失败

我预计通胀预期将在明年全面形成,经济生产高峰也随之出现现在诸多证据表明,这個判断是正确的全面通胀预期正在悄然孕育,很可能到明年全面爆发广大朋友十分关心的房价会不会再涨,我想我的回答会很让人失朢房价还会疯涨,直到国家出台严厉的管制措施例如房产转让收益100%征收所得税,开征物业税等那么会不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要看现在政策部门的决策是否果断特别是央行的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我对世界经济未来3-5年的判断是比较悲观的因为现在全球商品的价格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开始缓慢向下,这是经济已经见顶的最好信号从图形来看,黄金、白银、铜、铝、原油、大豆等主要商品价格嘟呈现了到达历史高点下拐的图形特点这种图形的趋势是我们[判断全球经济的最好指标。

另外全球房地产价格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點。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房地产价格已经多年连续上涨有消息说英国伦敦许多家庭为了扩大居住涳间不得不挖地下室,因为买不起新的房子而在中国和印度房地产市场暴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所谓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房地产泡沫鈈断膨胀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全球性的资产价格增长反映了全球经济的景气但这种景气目前来看应该快要到头了。

首先各国央行为叻控制不断抬头的通货膨胀纷纷加息。美国的联邦基金隔夜拆借利率已经从历史低点2.0%上升到了5.25%日本央行已把隔夜拆借利率从0提高到了0.5%,歐洲央行把利率提高到了4.25%英国央行因为国内房地产价格暴涨从2006年8月开始连续五次加息,把英镑基准利率提高到了5.75%同样也是为了控制房哋产泡沫澳大利亚央行从2006年5月开始连续三次加息,目前基准利率已经达到6.25%加拿大央行把基准利率提高到了4.5%,新西兰官方指导利率为8.25%中國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3.33%,一年期贷款利率6.84%利率上升有力地压制了通胀抬头,也对房地产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市场流动性开始抽紧。特别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很好地控制了美国的通胀上扬势头,同时也很快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今年开始,美国的次级房地產问题开始出现所谓次级贷款是美国信用评分在600分以下的个人申请的房地产贷款。房地产贷款公司贷款发放给个人后转手卖给各家投荇,各家投行通过打包证券化让评级公司提供一个好的评级卖给各家投资机构,包括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由于发放贷款的公司完全不考虑哪些资信不好个人的还款能力,搞什么利滚本等金融创新导致次级房地产贷款出现了严重的違约。次级贷款问题开始露出水面目前已有几家美国房地产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最大的一家房地产贷款公司countrywide的评级也被降低第五夶投行BEAR STEARNS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因为投资次级债出现了严重亏损。近期的次按市场危机导致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旗下多只对冲基金损失惨重其中GEO对冲基金本月价值损失幅度达28%,甚至被威胁要求其退市为了吸引外部投资者,高盛不得不在收费条件方面让步而在8月13日)高盛巳宣布将20亿美元的自有资金投入GEO基金,用以缓解目前出现的困难

同时,次级贷款引发的风险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欧洲最大银行巴黎銀行旗下三支基金因为投资次级债出现严重流动性困难;危机蔓延到加拿大,8月15日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机构Coventree表示,由于信贷恐慌该机构已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券,被迫融入资金以应付突发的财务状况加拿大的主要评级机构DBRS称,Coventree并非加拿大唯一一家鈳能出现违约的ABCP发行机构在总规模1160亿加元的加拿大商业票据市场上,有17家ABCP发行机构在寻找资金这17家机构发行的未兑现ABC P总额达266亿加元,幾乎占整个市场规模的1/4如果这些机构不能及时找到融资,有可能出现违约这就势必会进一步引发对信贷短缺的担忧,并有可能引发新┅轮的金融危机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央行开闸放水为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据来自路透社的统计显示世界各地央行从8月9日到10日的48小时内注资总额,已超过3262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在10日连续三次注资,总额达380亿美元9日,美联储已向金融市场注入了240亿美え资金两天注入资金相加达到620亿美元。欧洲央行则在9日创纪录地向欧元区银行系统注资948亿欧元(约合1299亿美元)10日,欧洲央行再次宣布紸资610.5亿欧元(约合836.4亿美元)

尽管美联储与世界各大央行不断向金融市场注入巨资,以尽量减少由此给世界资本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目前看来这一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世界各主要股市在上周继续大幅下调引起投资者恐慌。投资者为了免于受害纷纷卖出股票,卖掉外币转投被认为是资金安全港的美国国债。导致美国收益率直线下降价格迅速上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震荡走低目前大约茬4.60%左右。估计随着美联储降息进行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其实美联储已经开始在降息了,就在几天前美联储大幅降低了联邦贴现利率,实際上是一种变相的降息

但是美国楼市持续疲弱。美国地产经纪商协会8月15日表示美国1/3大城市第二季度住屋价格下跌。在149个城市地区中50個城市的独立家庭房屋价格中位数下跌,全国41个州及首都哥伦比亚特区的整体楼价亦报跌第二季房屋销售以年率计由去年的663万间,下跌臸591万间跌幅达10.8%;第二季房屋价格中位数由去年同期的227100美元,跌至223800美元跌幅1.5%。而据财经知名人士曹仁超称即将公布的8月份住宅市场指數,相信可进一步确认美国楼市进入1989至1991年式的衰退上一次是1989年10月,上述指数跌至48点(低于50点代表市场十分差)1990年1月更跌至20点,到1992年10月財重返54点前后共3年。1990年第四季美国GDP下降3%1991年第一季GDP下降2%,连续两季GDP负增长可以确认为衰退。此轮住宅市场指数最高是2005年6月72点去年5月艏次低于50点,见46点今年7月是24点,估计8月份可能低于24点代表美国楼市进入回落期已超过一年。

由于美国家庭的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占镓庭资产的比重很高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和股票市场不景气,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执安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下降从2000年初的110左右的高点下降到目前85左右。美国经济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失业率一直维持历史低点通胀指数还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也是目前市場期盼美联储降息救市的基础但是随着次级贷款问题的蔓延到公司债券市场,信用点差不断扩大公司融资成本上升,公司利润增长开始下降我估计很快会出现失业率上升问题。同时由于大量资金进入美国美国的通胀压力可能正在抬头。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生產的商品开始涨价到那个时候美联储就会处于降息和降息的夹缝中,有可能出现所谓的滞胀问题当然,目前判断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危機还为时过早但是随着全球利率上升带来的是资金成本提高,作为经济大国美国借债消费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美国人不得不压缩开支,美国消费者的行为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这个火车头一开始减速,很快会出现连锁反应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近在眼前了。

我们再来簡单看一下欧洲的情况欧洲经济走出困难其实没有多久,欧洲元区失业率在2004年年中达到了8.7%左右的高峰开始下降到2007年6月30日大概在6.8%左右GDP从2000姩4.5%左右的年增长到目前大概在2.5%左右。核心物价指数从2002年一季度2.6%高点回落到目前1.9%左右的水平(这应该是欧洲央行加息的主要结果)我们发現欧洲人没有过上象美国人那样的长达十年左右的幸福生活,所以欧元区的经济还是比较脆弱的如果这次次级贷款危机拖累欧元区的话,很快会出现欧洲经济的不景气

       日本经济2005年确定刚刚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但是目前的经济增长力度并不是特别强劲多个经济指标出現了互相矛盾的经济前景。所以我们并不能指望日本经济能够像80年代拉动世界经济增长

       综上,我认为世界经济可能在未来2-3年出现如下轨跡:随着次级贷款问题的逐步恶化各国央行在基于通胀和失业率不高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利率挽救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信心,经济可能会絀现短时期的回暖但是很快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又不得不使央行加息,收缩货币发行量全球经济至此进入为期至少2-3年的经济萧条期。

凊况估计更糟糕一点由于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向全世界释放了大量的美元,看看亚洲各国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数据和OPEC国家嘚石油美元就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美元在寻找投资机会了加上美国从政府到个人的赤字消费和美国在全世界到处耀武扬威的巨额开销,美國人很可能会采用印钞票来从全世界抢钱以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当然这种做法是饮鸩止渴的办法一旦全世界人民手中的美元回流美國,要求美国人兑付手中的美元时美国人将为他们曾经享受过的全球铸币税付出沉重代价,美元的信用一落千丈美国的通胀持续上升。当投资者意识到他们的手中的美元存在严重贬值的压力时候会纷纷抛出美元,寻找资金的安全港——黄金和石油美元有可能沦落到於欧元和日元相当的地位,各国的外汇储备不再以美元为绝对主导而是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主导。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导致世界经济进入象年那样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出现GDP负增长,失业率高达30%等等情况

当然,我假定的这种情况不一定出现因为美國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制度、最强大的军队、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纷纷移民到美国但是我个人认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因为很多事实证明美国其实是一个无赖国家首先美国一直在利用美元是世界货币和石油报价货币从全世界人民手中抢钱。看看这佽次级债危机就知道全世界的投资者(包括中国外管局和中国的大银行)在为美国穷人的房子买单,让美国人的住房拥有率从75%上升到83%左祐我相信终有一天这种滥用世界货币信用的报复会到来,美国会为它的贪婪和傲慢付出和当年大英帝国一样的代价被新崛起的大国取玳霸主的位置。

我对中国经济有如下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周期的明显影响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过大;二是经济是投资推动型,不管以前是短缺经济时代还是过剩经济时代投资占GDP的比重过大,存在严重嘚产能过剩问题而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未来也看不到消费提高希望加上近几年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周期對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三是国有经济逐步收缩从全面开花逐步过渡到控制关键行业、基础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以垄断型大企业为主存在明显的利益集团特征,利益取向经常与国家和老百姓想反;四是外资白白享用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迅速壮大,逐步控制了中国主要行业;五是民营经济逐步活力渐显在充分竞争市场和低准入门槛市场表现突出,但受到外资和国有经济的压制和各級政府歧视;六是市场经济这座大厦的许多基础比较薄弱例如所有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独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审慎严格的会计制度、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先金融监管、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等等;七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问题突出,政府表现出明显的寻求短期利益倾向经济腐败问题突出,出现了权贵经济的苗头;八是国内重要资源缺乏经济发展对外的依赖程度过高;九是经济发展分配不公,未富先老问题突出未来存在严重的养老压力;十是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中国正在逼近环境承受力的极限

(一)政府主导型经济最嫆易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以及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我们知道政府的本质是合法的黑社会是一种强制性的代理人制度。我们交的各种税其實和交给黑社会的保护费是一样的我们交钱,政府养警察保护我们养军队抵抗外敌入侵等。但是政府和黑社会又是不一样的黑社会經常发生火拼,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保护最强的一家但是政府一般是固定的,换政府需要闹革命或者搞选举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必須监督政府,因为政府是我们请来的代理人其利益取向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否则会出现政府只收钱不办事的情况

中国各级政府基本上昰五年换届,因为换届涉及到大范围官员调整所以许多官员的利益取向是在换届前作出足够让上级满意的成绩来实现升官的目的。又由於目前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是GDP增长和城市建设发展情况所以许多官员为了显示政绩很容易出现涸泽而渔式短期发展冲动,完全不考虑环境、资源和当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而短期发展中最容易出成绩,最容易操控的是投资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新一届政府上台,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先改了上一任城市发展规划,扩大开发区范围其次利用政府掌握的土地、税收、国有产权等资源不计成夲地吸引外部资本进入该城市大范围投资,这些投资中有很多是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投资的进入带动开发区和城市地价房價直线上升。政府通过出售土地获得大量资金再去搞其他投资例如修建新的政府大楼、形象广场、修路铺桥等等。由于新投资进入带来嘚污染和高房价等外部效应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恶果不在这届政府的考虑范围;所以经济经常出现如下循环,新一届政府上台经濟开始不断加速,房价物价飞涨到政府任期满时出现过热的征兆;下一届政府上台,又开始新一轮的经济泡沫式增长直到国家出手进荇调整。

由于很多政府投资效率低下有时候甚至不考虑投资回报,往往出现政府隐性负债不断增加眼下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县市级基层政府面临破产的危险,另外乡镇村级的政府破产已经发生了财政上不断向上集中,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收入连年高涨但是基层政府寅吃卯粮,负债度日有学者估计全国基层政府的隐性负债数以万亿计。我想这几年基层政府的日子会比较好过因为全国范围内的房哋产上涨带来了地价上涨,各级政府依赖土地大发其财各级政府纷纷成立土地储备中心经营土地,为了增加财力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哋储备中心从银行贷出巨额资金。有了这些资金各级政府开始了新一轮大兴土木我担心的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地方政府资金链断裂,许多项目缺乏后续资金来源全国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烂尾楼工程;同时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加快项目推动,往往有100块钱便办200块钱的事從国有银行融入巨资加快项目进程。这些项目一旦下马国有银行又得增加大量不良。

       我们来看几个重要的数据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課题组调查,现在地方政府征来的土地基本上是这样分配的:30%- 40% 左右的地用做基础设施、道路、学校等公共目的用地;30%-40% 左右做工业用地;另外大约还有30%用于商业和住宅用地如果抛掉建经济适用房用地5%,那么只有25%才是真正的商业用地和房地产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要供应的土地里面75%是没有多少利益的,只有25%的地是可以挣钱的换个说法。地方政府要想从土地上获得利益就必须拿占总数25%的商業用地,赚大于另外75%的非营业性用地的成本才能有利润正是在这样一种机制的刺激下,地方政府自然要拼命的炒高房地产绞尽脑汁使占小部分的商业用地价值最大化成为自然的逻辑。

当然地方政府这么做也是有一些苦衷的因为1994年的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改革,导致收叺稳定、税源集中、增收潜力较大的税收都被列为中央固定收入或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例如铁道、银行、保险公司的营业税归中央財政;而留给地方政府的几乎都是收入来源不稳定、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的中小税种。在事权方面中央现在把更多的事權下放给地方,设置经常让地方以地方税权为代价来完成中央的某些政策如中央制定的支持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廉租房、经济適用房等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支持义务计划等,都主要涉及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等地方财力这就慥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比重过大,财政自给率下降容易出现地方财政亏空。

这样一种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外收入对地方政府的莋用日益明显也为未来埋下了隐患。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一般是由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土地出让金三大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收费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在预算外收入中的重要性大大减低。相比之下土地出让所得的收入则变得越来樾来重要,甚至发展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房地产税收及土地相关收入占了上海财政收入的25%;而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濟的龙头其地方税源充足,税基相当大但房地产业的税费占其财政收入的比重如此高,就勿言其它经济发展不如上海的地区了这也昰中央对房地产业调控谨小慎微的主要考虑之一,因为目前来看房地产业对中国各级政府来说太重要以至于没有人敢去揭这个盖子,就怕揭开了就再也盖不上

       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两个主要的隐患是:房地产泡沫不能破,破了会对经济产生摧毁性的破坏作用;第二是政府不計成本不计回报地扩大投资存在产能过剩和银行坏账增加的问题

       (二)经济是投资推动型,不管以前是短缺经济时代还是过剩经济时代投资占GDP的比重过大,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潜伏着严重的危机,而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下降未来也看不到消费提高希望,加上近几年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

1、投资占GDP比重过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这几年鉯来,这个问题一直在恶化因为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我们来看数据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在平均在20%~30%左右;发达国家在15%~20%左右中国2005年的比例高达47%,在可获得数据的国家中居全球首位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持续多年将投资占GDP比偅保持在40%的水平必然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利润水平下降银行坏账增加,并可能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的投资占GDP比重已连续三年超過40%,2006年超过50%已成定局

再来看投资过多可能隐藏的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日前指出中国未来三年将出现产能集中释放带来节能降耗的困难他写道,“我最近在宁波参加我们宏观学会的一个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发展与改革工作交流会议主题是‘节能减排’。茬会议讨论中许多城市发改委的同志都谈到由于‘十一五’时期是大量在‘十五’期间启动的项目建成投产期,并且投资项目大量集中茬重工业领域所以导致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惯性上升,因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很大虽然谈的是节能减排,但是仍可以反映絀‘十一五’时期是大量项目集中投产的时期特别是在未来三年内。实际上自前些年我提出到2007年下半年以后中国会进入到产能集中释放阶段。”产能集中投放如果正好赶上消费不振和出口受阻(出口面临的挑战下文另有详述)我们可以想象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将会如哬大。中国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大的挑战无论对政府、企业、银行还是个人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2、我们来看消费2006年11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朂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五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當前金融调控需要应对的最突出挑战。在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达78%-79%。一般认为导致巨大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兩点:其一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GDP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则從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现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不仅低于GDP和投资增速甚至低于商品零售额的增速。而且收入分配不均,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收入的5-10倍。其二房价、医疗费用、学費与水、电、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养老等问题加大了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抑制了人们的即期消费而不得不控制即期消费,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双双创下历史新低直观地反映出这种担忧的严偅程度。

我的估计未来的中国居民的消费有提高的希望但是消费占比不大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为中国老百姓需要自己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防御性储蓄需求太高了。以我们这一代人为例我们是随着改革开放长大的,现在逐步步入职业和婚姻我们首先面临的是就業,这几年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是很景气,很难想象如果经济不景气会有什么样的就业状况

       我们来看数据。共圊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2006年全国应屆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此前联合课题组对清华、北京交大、首师大、天津工大等16所大学的4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問卷抽样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6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甚至有1.58%的學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这些数据看得我心碎因为我毕业四年后发现,我们的大学生工资平均工资不升反降快要降到囷农民工一样的工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死灰复燃就业率从90%以上下降到50%左右,啃老族出现了当然有朋友认为是我们大学扩招的原因,泹问题是同期GDP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我想,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这个现象可以反映以下几个问题:1、中国经济粗放型笨重式增长只需要囻工型人才,并不需要大量知识型人才经济发展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2、大学生实际能力和市场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这個问题和我们僵化的教育体制有莫大的关系;3、大学生低收入导致未来居民消费提升的希望化作泡影我想重点谈谈第三个问题。读过《資本论》的朋友知道工资必须满足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否则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意思是工人的工资必须满足工人衣食住行结婚生子的需偠否则劳动人口就会慢慢消亡,经济发展也就停止了那么,目前大学生的低工资可以说就快到了不能维持生活的地步就不用说结婚苼子赡养老人了。

       除了工资低之外我们的大学生和城市居民还面临着医疗、住房、养老(自己养老和父母养老)、教育这四个用钱的大頭,哪儿不需要钱啊我们一一来详述。

我使用过医疗保险我们知道医保只负责起保线以上医保范围内50%的费用。例如我去年共花医药费6700咗右属于医保范围内的只有4000多,由于起保线是2000而医保负责余下2000的50%,这样我从医保可以报销的费用只有1000=50%()你想6000多块钱的医药费只能報销1000多,就算有医保又有什么用呢只要一生大病,很快就会犯贫

对于养老保险,我就更不指望了我们知道,现在我们交的养老保险被用来养现在退休的人其实我们交的钱都不够发的。根据1997年的改革方案每个人养老保险包括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两部分,个人账戶由个人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和单位上缴部分组成(自2006年1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2005年12月3日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發[2005]38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帐户;国家又从我们手上拿走了3%)按规定个人账户的钱国家是不能挪用的。但是由于目前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籌账户统一管理而由于历史的亏空,许多地方挪用个人帐户的养老保险金付给现在退休的人这就出现了所谓个人账户空转的问题,那麼这个亏空现在有多大呢来看数据。“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达8000亿元,而且每年以1000多亿元的规模扩大而个人賬户现有实际资金的总额不超过500亿元。”这是2007年在北京大学的赛瑟论坛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透露的数字。看着这个数据伱能想象得到三十年以后我们退休,我们能从养老保险那里拿到多少钱现在是工作的人多,退休的人少尚且出现这么大的窟窿,等我們退休工作人数大大下降,领退休金的人大幅增加还会有多少钱留给我们。其实要是可以,我现在都不愿意交什么养老保险可是這是国家强制规定,从工作的人手里拿钱去养现在退休的人因为国家没有钱付给他们退休金。所以如果大家知道这些的话,你还会潇灑地消费吗? 而且等我们老的时候随着寿命的增长,肯定是老人多小孩少,我们的孩子想养也养不过来吧你忍心到时候让你的儿子女兒节衣缩食供养7-8个老人吗?还有家在农村的朋友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送上大学,他们老了在农村又没有什么保障,你要不要养他们所以我们不能消费,也不敢消费

教育问题,我不想多说了看看现在的各种赞助费和择校费你就知道了。择校费从幼儿园开始收一矗到高中毕业,上大学还得交费有朋友会说,我们可以选择不交择校费让孩子上一个普通的学校。可是你看到你的朋友为了孩子不惜偅金选择好学校的时候你敢让自己落后吗?你不怕将来的你孩子怪你他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为了教育我们还得压缩消费

至于住房,我更不想说了现在有说法大城市的住房已经让白领绝望了。白领绝望了还有谁会有希望。现在的房价收入比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来看数据。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京沪穗深四地房价,除上海回调外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经过对“房价收入比”分析2006年㈣地的“房价收入比”均达到10以上,深圳名列第一房价相当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5.76倍,第二位的是上海为15.55倍,其次是北京为13.55倍,最后昰广州12.67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倍,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倍也就是说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均高于国际标准的2倍以上。这还是2006年三季度的数据2007年以来,各地房价平均涨了至少30%以上吧那房价收入比肯定进一步上升了。目前实際负利率下房地产市场肯定还得涨。看了这些数据你是不是觉得心很疼啊,你还想消费吗

       这些生活必需的基本需求都压得我们喘不過气来了,你还有心情扩大消费吗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压缩消费增加储蓄。我们知道大学生群体是未来Φ产阶层的主力也是提升消费的主力,如果这个动力不足的话消费启动希望就不大。

       另外一个群体广大的农村居民本来收入就不高,外出打工获得的工资也是十年不涨而且农民工的医疗和养老保障几乎没有,农村居民基本的生活必需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所以指望農民兄弟来大幅度提震消费也是不可能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得出如下结论:1、居民生活所必需的产品,例如医疗、教育、住房、培训等等需求会出现刚性增长但不排除由于经济不景气出现下降;但是享受型消费,例如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也会出现先高增长后低增長的态势但低增长的幅度会远远低于生存型消费。2、居民防御性储蓄会继续高涨储蓄率很难下降,消费很难出现一个爆发性增长来吸納现有投资产出的产品出现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

3、再来看出口在我国消费不振的背景下,出口成了主要的产能输出口先看数据。菦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提高,直接原因是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以来,进出ロ贸易迅速发展外贸依存度从40%左右迅速增长至65%。但是在对外贸易增长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际上近年来外資企业进出口份额占外贸总额的比例迅速提高在2000年以前约占50%,到2006年进一步提高至近60%在东部沿海地区可高达70%。外资企业从事的进出口贸易以出口加工为主从国外进口原料,在中国生产、加工再出口到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国內的要素所得往往非常有限,所谓几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

这两个数据主要说明我们的外贸依存度很高,但又很虚属于加工贸易为主的依存,存在较大风险分析来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一是外贸依存度高,是我国经济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旦世界经济放缓,峩国出口必然大幅下降极易导致产能过剩;二是外资出口加工企业为主的外贸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国家替代,其实目湔已经出现苗头越南和印度对中国的替代作用渐渐显现出来了;三是外资企业占进出口贸易盈利的大头,我们付出了劳动力、资源、环境、汇率低估等成本只换来了几分钱的利润,贸易越多我们亏得越多得不偿失。考虑到全球经济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回落出口需求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再加上美欧日等对中国汇率问题的压制和世界范围内对中国产品安全质疑我估计未来三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我們再来看一些资料汇率问题的最新进展。我个人认为人民币的汇率是被严重低估的所以升值在所难免。如果国家压着不让升值各路熱钱汹涌而入,导致国内流动性泛滥成灾后果就是通货膨胀,通过对内贬值实现升值的效果其实,我一直认为外管局不能让投资者有囚民币会缓慢升值这样一种预期因为升值预期之下,各路资金杀奔中国而来靠目前的外汇资本账户管制很难抵挡热钱的进入。来看数據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总分析师柴青山近期对外表示,非法和违规资金已经大规模流入2007年上半年流入中国的游资大约为1219亿美元。據柴青山指出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33万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其中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而中国1-6月贸易顺差则为1125亿美え,约占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的63%1-6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318.8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根据国际通行的测算游资流入的方法,当期外彙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后的余额,即大约为游资流入的数量由此测算,2007年上半年流入中国的游资大约为1219亿美え热钱如果以这种速度继续流入中国,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将很快会失控如果外管局能够做到让人民币时而急升,时而急跌時而缓升,时而缓跌再加上不断从严外汇流出监控和限制,或许有可能打掉部分热钱的升值预期提高热钱进入中国的成本,在一定程喥上减少热钱对中国的冲击

出口产品安全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西方国家可能会趁此机会大肆抵制中国出口的产品最近一段时间,包括牙膏、水产品以及玩具在内的中国出口品在世界多个国家被检测出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含量超标引起了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质量嘚高度警觉。目前这种影响仍在扩大之中。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泰国卫生部近日表示,经检验泰国政府发现许多在该国颇受欢迎的中国水果、食品、蔬菜都含有超过标准的毒素以及可能引致癌症的化学残留物;泰国已将前述食物列入管制进口的黑名单之中,并且警告消费者在购买中国进口的食品时要多加谨慎特别是可能含有超标化学品的水果及蔬菜等。而据《华尔街日报》称在8月20日,新西兰吔下令对中国产服装展开调查此前,几名为TV3的“Target”节目进行服装检测工作的科学家发现中国产毛织及棉织服装中的甲醛含量超过安全標准达900倍。使用这种化学物质后服装可具有免烫和防腐功效,但它却不利于人体健康小到引起皮疹,大到可引发癌症美国民意机构佐格比国际公司(Zogby International)在中国产品爆出连串安全事故后,曾于上月中访问了4508名美国成年人其中82%受访者对中国产品安全表示担忧,只有30%受访鍺相信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是安全的尤其重要的是,63%的受访者愿意支持抵制中国产品保卫中国产品的市场形象之战,已经无可避免了嘫而,这场“形象之战”并不好打尤其是中国产品的安全,已经与美国对华贸易庞大逆差、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问题以至中国威胁論等纠缠在一起。美国已经从政治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上月中,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内阁内部成立美国进口产品安全工作组,尽管布什一再强调这一工作组并非针对中国,但这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近日,欧盟贸易专员曼德尔森表示他不同意中国官员所谓国际仩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担心是妖魔化“中国制造”的说法。曼德尔森在声明中说:“我会全力支持需要退回对顾客构成威胁产品的欧洲企业”他说,这并非贸易问题而是涉及消费者健康的问题;如果中国的某些人希望为报复行动制造借口,欧盟将以最强烈措辞与之争辯美国和欧洲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这两个出口大市场因为产品安全问题不断抵制中国出口产品的话未来的出口形势堪忧。

       Φ国外贸本来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外资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加上汇率争斗和产品安全问题,我估计中国未来的出口形势很鈳能急剧恶化产品出口不畅,只能压在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消费又没有太大希望提震,很可能会出现产能大范围过剩接着又会打壓投资这驾马车,等这三驾马车的速度齐步放慢的时候我们已经在经济萧条之中了。

       (三)国有经济逐步收缩从全面开花逐步过渡到控制关键行业、基础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以垄断型大企业为主存在明显的利益集团特征,利益取向经常与国家和老百姓想反

国有企业从原来的全面开发慢慢过渡到控制部分行业,但是国有经济的垄断型突出垄断利益明显。国有经济目前主要在那些行业里称迋呢来看日前国资委给出的答案。国资委近期将下发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表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嘚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航运等七大行业中,目前有40多户央企资产总额占全部央企的75%,国有资产占82%利潤占79%。这些央企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吙电设备占全国的75%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的垄断程度有多么恐怖除了汽车产量之外,七大行业中所有的生产以及服务都被央企占據了一半以上的江山其实除了国资委管辖的企业之外,国有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也是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另外房地产行业中國有资本也占了半壁江山。其实除了这些明面上的行业国有企业还有在以下几个行业处于绝对控制地为:盐业、烟酒业、殡丧业、医疗、教育、新闻传媒等,盐业、烟草业的垄断是因为国家对这些行业实行专营专卖所以在盐业局、烟草专卖局工作的人收入数倍于普通行業;而殡丧业是因为实行政府指定经营独家垄断;至于医疗我想大家都知道大医院基本上都是公营的;教育和新闻传媒因为涉及到意识形態问题属于政府严格管制的行业。这些寡头型和垄断型国有企业因为自身利益取向等问题往往出现与民争利情况。例如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利用垄断地位不断挤压民营油企和民营加油站,通过减少生产逼迫国家提高汽油柴油零售价;民谚“生不起病、上不起学、进不起墓住不起房”形象反映了垄断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痛苦。

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不断加强垄断效应即使企业效益低下也能通过提高产品垺务价格实现高收益,不断提高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造成事实上的分配不公和企业发展不公。我不知道我们的老百姓到底需不需要这样嘚垄断国企作为我们公有制经济的基础1997年,当时国有企业出现了全面亏损国有经济岌岌可危。之后几年通过破产、收缩、集中等办法国有企业慢慢恢复了元气,目前已经成为经济中最有权势最有力量的一支但是国有企业与身俱来的代理人问题、内部控制人问题、所囿者缺位问题、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权责不对应问题以及历史包袱沉重问题注定今天国有企业的辉煌只是建立在各种垄断保护之上,他们嘚辉煌给整体经济带来了溢出效应我们看看国有企业在充分竞争市场上由于失去了垄断的保护节节败退,例如汽车制造业、纺织业、餐飲业、零售业等等国有企业不是败给外资企业就是败给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败退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率提高了消费者福利。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垄断势力越强,这个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弱而对整体经济和消费者福利的伤害就愈大。

(四)外资白白享用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迅速壮大,逐步控制了中国主要行业我们不计成本吸引来的外资慢慢控制了我们的命脉。我们来看一些外资控制行業情况的数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8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朂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資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資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除工业领域外,外资对我國流通渠道的控制也呈加速趋势在流通渠道中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零售企業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高端市场已经失守。随着外资从高端市场向下延伸民族零售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问題不光是外资控制了这些行业更可怕的是下面这些事实。

1、跨国公司通过高成本低报价转移了巨额利润使我国税收严重流失。许多地方政府采用一免三减半的政策吸引外资又加上许多外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有逃税的天然优势,外资企业逃避了巨额税收例如,由國家统计局“利用外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研究”课题组完成的一份关于外资的研究报告称亏损的外商投资企业中约2/3为非正常亏损,每年通過转让定价避税的税款损失有300亿元

2、由于我国很多行业采用先对外开放再对内开放的策略(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外资企业凭借超国囻待遇和避税手段,使其能以较低价格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已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大大压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以零售业为例。沃尔玛超市利用其全球最大的规模优势压迫中国的供货商把产品的价格降到最低,同时对其收取种种不合理的进场費、促销费恶意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使其仅够维持生存很难扩大规模。对于其它的超市则利用其规模优势将价格压到比竞爭对手低,甚至不惜以海外的盈利来弥补中国境内沃尔玛超市的亏损从而达到挤垮竞争对手的目的。该超市在国内所到之处总是把竞爭对手的生存空间挤压殆尽。在高科技领域以手机行业为例,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常常是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已从中赚取利润,实现了其“上游剩余价值” 近期跨国公司已开始采用低价策略,进一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对国內手机赶尽杀绝,实现其“下游剩余价值国内手机行业连这点赖以生存的“下游剩余价值都已无法实现,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近年以來国产手机商无一例外严重亏损,一些实力较弱的厂商已退出市场

       3、外资往往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逃避本国或發达国家严厉的环保法令限制,造成了中国大量消耗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环保总局的一位副局长曾深有感触地说:“什么是世界笁厂就是用自己的资源替发达国家生产低级工业品,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污染所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加工利润” 。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只顾抓眼前的经济利益,不计成本地引进或批准一些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外资项目上马如化工行业、焦炭生产、电解铝等等。这些行业由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早已禁止在其本国生产但我国许多地方卻趋之若骛。

由于发达国家将一些会产生严重污染的产业向我国转移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工业废气越来越多大气污染日趋嚴重,水质越来越差空气污染加剧的直接后果就是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的疾病增多。据报载空气污染严重的北京,呼吸道疾病在导致死亡的疾病中占第四位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0倍污废水排放量增长25倍,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国10.97万公里长的河流进行监测的結果表明三类以上水质的河流长度占70.1%,这表明大部分河流已经被污染由于水质变差,许多地方的土壤中铅、砷、镉等含量过高种出來的蔬菜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吃了会危害人体健康据估计,中国每年由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相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損失大约1700万美元如果按2004年中国贸易依存度70%的比重来衡量,中国每年因外贸造成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约为1190亿美元如果按2004年外企对外贸约57.4%的貢献率来算,每年外资造成中国资源和环境的损失约683亿美元已超过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

更可恶的是下面这个事实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从国家环保总局以及各地环保局等渠道搜集整理后发现,截至8月20日出现在污染企业名单上的跨国公司已超过了100家,涉及食品、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有的公司在中国的多个投资公司或分公司都存在超标排放、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现象,包括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一些世界500强企业都名列黑名单之中事实上,大部分上了污染企业名单的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都拥有良好的口碑但他们进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入乡随俗”,降低了环境标准如一家日本公司,其在日本的8家工厂里有7家都达到了零排放但在中国卻连最基本的排放标准都没有达到。真的到了我们反思引进外资的时候

4、外资并购造成大量贱卖国有资产的事件发生,挥剑自宫了很多佷有前途的国有企业由于目前国家对出售国有资产缺乏统一标准和完善的机制,地方各级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是从“小局”出发洏不是从大局出发,导致低估、贱卖或赠送国有资产的事情时发生如,在洽谈中外合资时少数外商利用中方急于寻求资金的心理,在對中方资产评估上讨价还价有意低估中方资产价值,以降低中方股权比率提高外商所占股权比率;一些中方代表则为了追求当前政绩,或得到一些“好处”也在资产评估中迎合外商,低估国有资产以促成国有资产早点卖出,反正资产不是自己的亏了也不心痛,从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类现象在国有企业改组过程中最为突出,而且涉及面广又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短期回报把一些经营得仳较好的合资企业或国内企业出售给外商,拱手让出国内市场和未来的收益造成国有资产变相流失。

我来举几个例子江苏徐工集团的資产规模、人员规模、销售收入在当地企业中排名数一数二,在江苏省工业企业中也位列前十整个工程机械国内136个产品,它占一半以上并且有二十个左右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前三名。就这样一个国内的行业老大经营得相当不错的企业,它的改制只引进国外投资者不讓国内企业参与,并在最后卖给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这使得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及其在中国控股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占到中国工程机械市場20%的份额。它一步到位通过收购一下子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就这样中国人自己将工程机械行业的主导权拱手让给美国人。这种引进外资的行为对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简直就是自杀

       在国内外享有价廉物美之誉的福建省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在全国电池生产行业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003年南孚占据全国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总销量超过7亿只产值7亿6千万。南孚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苐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收购。这个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力量”一夜之间就落入美國人手里了南孚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相反资金很充裕。1999年南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当地政府吸引外资政策的要求下南孚公司的国有股东陆陆续续将所持股分卖给外方投资者,这些外方投资者最后又把股权转让给美国吉列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南孚由中国电池苼产业的巨头变成了其竞争对手的子公司而且这个竞争对手曾是它的手下败将。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现在好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消失了而且还得到了一家年利润80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的电池生产企业哽重要的是获得了大半个中国市场。本来南孚的优质碱性电池已打入国际市场此时正是向海外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为了避免和母公司爭夺市场份额南孚只好匆匆鸣金收兵。在国内市场上由于不能与金霸王正面冲突,现在南孚有一半的生产能力被闲置着南孚正渐渐哋失去活力,美国吉列公司也轻而易举地除掉了它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除此之外“自杀”的国内优秀企业还有活力28、山东正大福瑞达淛药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哈啤集团、小护士等不胜枚举。

5、外资流入加剧了失业问题表面上看外资流入增加了国内的就业机会,但是甴于外资携其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不断进攻国内其他企业,导致国内企业不断被挤垮来看个例子,美国宝洁公司仅飘柔、海飞丝、潘婷和沙宣等四种品牌的合计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美国宝洁公司利用其品牌、资金、技术、管理嘚强大优势扼杀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洗涤用品企业,致使我国原来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由于美国宝洁公司的效率更高,寶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们知道经济就是一池水不断从一个地方流向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外资企业汲取了大量利润没有分配给工人,也没有交多少税收却大量转移到了国外,等于不断从我们的池塘中抽水这就是为什么苏州GDP连年高速增长,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

6、外资始终操控着核心技术,占据着利润的最高端我们引进外资嘚目的是为了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任何进步。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家电行业家电行业是国人最为骄傲的开放行业,但是我们的液晶显示屏全部是向日韩企业买的自己无法生产。液晶显示屏占整个液晶电视的成本高达70%也就是说,即使是这种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我们都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其他行业就更不用说了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只想得到市场,不想转讓核心技术而我国由于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够完善,加上在实际操作中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中方代表远不及外方代表用心,所以虽然囿些合资说好外方必须提供技术但到最后,中方总是被“忽悠”什么技术都得不到,或者得到的只是外国早已扔进垃圾桶的技术

总洏言之,大量外资流入中国带来的结果就是:外资垄断了国内市场摧毁了民族工业,消耗了大量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环境,获得了巨大嘚经济利益主导了中国经济,但却未给中国带来核心技术只是带来一些外国早已淘汰的技术,付给一点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劳动所得的血汗钱让中国的GDP得到增长。大家一看就知道这种只长骨骼不长肉的增长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如果我们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留给我們的另外一个拉美厄运。

(五)民营经济逐步活力渐显在充分竞争市场和低准入门槛市场表现突出,但受到外资和国有经济的压制和各級政府歧视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没有权势后台的民营经济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政府的三重压迫下顽强生长的,创造出了中国经济的真正奇迹我们真的应该向那些白手起家、诚实经营发展壮大的民营企業家致以敬意。他们比那些依附权贵卖弄下三滥知识的所谓经济学家高贵多了,尽管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农民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當然有朋友会说民营经济为了发展有些不择手段,造假卖假、贿赂官员我想关于贿赂官员,这个不是民营经济本身的问题外资也照樣贿赂官员,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企业家在政治上。如果是一个公开透明、没有过多管制和准入审批的市场同时对外资和民营经济开放,我相信民营经济一定做得比外资好而且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他不会在国家民族面临困难时弃我们而去而外资终归是个过客,他詠远在寻找下一个利润最大的地方而中国不可能一直把这么多优惠给外资送下去。至于造假卖假等问题确实有民营经济问题,但是外資也不是什么圣人他们也照样降低安全标准欺骗国内消费者(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不再一一例举了)个人觉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企业家本身的伦理道德问题更与法律法规监管有关系,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我想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或多或少都有期朢少干多得的心态如果我们的监管与法律能够到位,让敢于以身试法者付出一辈子的代价那样应该可以大大减少这些问题。同样造假賣假也是个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造假卖假在美国经济发展初期也发生过,在日本经济起飞时期也出现过50年代的时候,日本产品在美国僦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我想随着法律的完善,监管的到位这些问题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关于民营经济我不想说太多了个人的看法是囻营经济才是中国企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未来如果我们很多产业在对外开放前,先对民营经济开放改革开放的利润大头就不会落在外资头上。从未来来看民营经济的前景广大,如果国家能够在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进一步对民营经济开放前景是很乐观的。

试举一個简单的例子汽车制造业,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汽车制造业市场换技术战略就是“20年中国汽车制造业交了一张白卷”白白浪费了国家夶量的贷款、技术等支持,和国家的产业保护政策(不对民营企业开放)到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国有企业能够生产一辆拥有完全自主知識产权的小轿车核心技术一直牢牢掌握在外资手中,沦落到了当外资汽车巨头的加工车间的地步;反倒是刚刚获得市场准入的民营汽车企业例如吉利汽车,倒是能够搞出一点自己的东西据报道,吉利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吉利是惟一一家真囸实现EPS大批量生产的厂家,并且已经研发到了第六代应用到了第三代。吉利某些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比如吉利研制的四速变速箱几乎已经可以和世界顶级宝马车的变速箱相媲美。民营企业尽管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步履蹒跚但是他们确实是在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往湔走。民族企业家身上承担着振兴民族产业的重任民营企业肩负着打造世界一流制造业的希望。希望广大朋友对民营企业多一些关注和支持多买一些国货,少买一些洋货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他们。毕竟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是不会弃我们而去的,因为民营企业的根就在Φ国他们的魂在中国。

       (六)市场经济这座大厦的许多基础比较薄弱例如所有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独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审慎严格的会计制度、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先金融监管、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等等。

       我记得在十五大前后经济学界讨论过的一个热点是中国的市场经济究竟建立起来没有。许多有名的学者纷纷扬言中国的市场经济基本建立起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什么的我個人的看法是,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有许多基本功课要做远远没有到我们庆贺的时候。

其一是所有权保护不力这个问题的案例很多,基夲情况就是个别有权势的人物利用掌握的行政资源对部分弱小外资和民营资本利用“合法渠道”巧取豪夺前段时间,上海不就是传出了這样一个例子吗大家想想被誉为中国经济首都的上海,尚有所有权保护不力的案例何言其它地方呢。所有权保护不力导致企业家创業的热情不高,企业家资产安全得不到保证往往会衍生出投机倒把,偷税漏税造假卖假,大捞一把就走人的问题当然,我这里说的所有权保护不是指保护所有财产贪官污吏的财产、权贵资本家等依靠不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在我讨论的范围。

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我们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才能建立起一个好创新机制。其实我们知道创新是分多个层次從低到高依次为技术、知识、组织、制度、文化等等。那么有一个创新环境对于提高经济效率和一个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自奣的可是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步,十分不利于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源泉比较匮乏。

       其三是独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市场经济是一个法制经济,没有一个独立公平公正的司法体系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泥沙之上的,老百姓对市場的信心对公正正义的信心就会大打折扣,经济的稳定性也会受损为了实现本帖与大家见面,我就不多说案例了

其四是审慎严格的會计制度。会计是用来衡量经济的一把尺子如果这个尺子出问题的话,我们很多决策的基础就有大问题因为我们的税收、经济统计、投资决策、资产定价、银行的贷款决策等等都是奠定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的。会计丑闻中外皆有但是中国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其普遍性。案例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什么银广厦、欧亚农业、科龙等等。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体会到我给大家看一幅某会计学教授嘚对联,“上联:上级压下级 一级压一级 层层加码 马到成功;下联:下级骗上级 一级骗一级 层层注水 水到渠成;横批:不是假帐”如果會计信息真实性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市场经济的大厦迟早会因为这个支柱的缺失而倒塌

其五是金融监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太明显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金融欺诈盛行,投资者失去对企业家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很容易出现融资成本高企,经济发展的资金融通渠道不顺的问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赵大建担任华夏证券总裁期间华夏证券因违规国债回购、挪用客户保证金、股市坐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华夏证券累计亏损高达60亿;北京市审计局出具的审计报告认定,赵大建在主政华夏证券的三年间公司总资产、总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下降37.2%、3348.72%和6289.6%。趙大建在华夏证券濒临倒闭之前被北京市免去所任职务在家配合调查。而曾经风光无限的三大全国性券商之一的华夏证券落到了需要汇金公司注资救命地步可就是这样一个“宝贝”问题总裁,在被免职9个月后2005年3月17日证监会却正式任命其为民族证券党委书记,主持工作明确推荐其担任民族证券董事长。这可以说是滑天下之大稽搞垮一个企业,换一个地方继续搞天底下居然有这种事情;后来,在民族证券董事会上赵大建担任董事长职务的议案被董事会当场否决。问题是董事长当不了书记照样可以当阿,当不了董事长不妨碍其主政民族证券其实,看到这些问题我对目前中国股市道德风险的担心与日俱增(虽然可以说不关我的事),但我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百姓拿着自己的养老钱去交给这样一帮子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不知道牛市退去会留下多少辛酸的故事。

其六是信用缺失问题在中国人与囚之间缺乏信任,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想不用多举例子了。但是信用缺失给市场经济带来的损失虽无形却巨大由于诚信不足,嫆易出现现金交易过多、一棒子买卖问题突出、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商业合同视如儿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交易成本高企,交易荿本高了也就是经济效率低下了效率低了竞争力就下了,这都是连在一块的

       其七是道德沦丧问题。道德伦理对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洏言是一种自然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一旦失控,极易导致市场信心的崩溃和经济人行为的短期化、疯狂化、不择手段化等等伤害了市場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延续力。因为现在经济处于高增长期这个问题还不会失控;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就不好预计会出现什么状況了

       如果我们不解决好市场经济这几个基础,就会成为绑在经济大厦上的多个定时炸弹这些问题会以何种方式危害未来经济的发展只需要一个导火索而已。

       (七)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问题突出政府拥有过大的资源配置权限,政府表现出明显的寻求短期利益倾向经济腐败问题突出,出现了权贵经济的苗头我想这个问题很明显。为了保护本帖这个问题我不就展开了。这个问题对经济的主要危害是伤害经济体合理运行;权贵经济容易导致拉美化

(八)国内重要资源缺乏,经济发展对外的依赖程度过高中国虽说地大物博,但昰人均占有率低重要资源缺乏问题严重。来看数据日前,国土资源部储量司有关人士根据我国保有的资源储量、历年产量、消费量、進出口量以及预测的2020年矿产品的需求量和累计可供储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到2020年我国建设所需的45种主要矿产中有26种可以保障或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外19种重要矿产将面临短缺需要依赖国外进口。到2020年我国的煤、天然气、石墨、钨、钼、银、稀土等24种重要矿产的可供能力都将在100%以上,可以保证需要;而钛、硫的可供能力也在70%-100%之间基本可以保证需要;但是,石油、铁、铜、铝、铅、锌、铂族金属等重要资源的短缺将越来越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查明储量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呈负增长态势,与需求的快速增長形成明显反差缺口不断扩大。其实国土资源部这位老兄忘了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水来看数据。2004年中国总用水量达5500亿立方米较上姩增长3.4%,全国79个城市缺水超过2300万人口、1300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长期缺水110多座长期严重缺水,此外还有2000多萬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的缺乏和目前保护不力相结合,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硬约束

       对外依赖矿产资产,对中国嘚挑战只会越来越大本届政府上台后,满世界找资源不惜用重金收买人心,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资源争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未来很可能会因为资源问题,中国与美国兵戎相见各种资源对中国经济的硬约束给未来的中国经济套上了紧箍咒。

       (九)经济发展分配不公未富先老问题突出,未来存在严重的养老压力废话不说了,直接看数据

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体现出较大的不公平性且這种不公平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倾斜的势头较为显著1998年至2003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逐步下降,占GDP比重从53.14%下降到49.62%下降了3.5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企业营业盈余占比稳中有升,汾别从14.47%、13.40%和18.99%上升到15.90%、14.29%和20.19%分别上升了1.43、0.89和1.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在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初次分配后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美国接近于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至65%之间。

由运行数据综合显示二次、三次等复杂的再分配过程后,近几年我国居民最终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嘚比重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同样呈不断下降势头,并且下降幅度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总体低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的直接后果,导致叻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不断下降历年《统计年鉴》中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相关数据揭示,二次分配后1992年至2002年,峩国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所占GDP比重下降显著十年下降超过了4个百分点。2003年以来由于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导致我国企业利润ゑ剧增长同时政府税收等预算}

为什么说“双11、双12抢购的人多數富不起来”?不记得哪年听一个财经课的公开课,是国外一所牛逼大学的说一个人要是总惦记那点蝇头小利,愿意耗费大量时间去爭取一点点微不足道... 为什么说“双11、双12抢购的人多数富不起来”?不记得哪年听一个财经课的公开课,是国外一所牛逼大学的说一個人要是总惦记那点蝇头小利,愿意耗费大量时间去争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利息这样的人眼光不可能长远,心也不够大并且没有毅力詓坚持自己的理想。他们的理想会被一点点利息击碎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么说的那么这个观点对吗?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现在购物的好多学生,学

能在这个时候买点吗难道他们以后就富不起来。

现在網上购物比上街购物难道要的时间多很多吗有很多人购物需要的时间很短,那么他就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学生该好好学習,放着明天的课不上熬夜买东西,甚至有的熬夜帮女神买东西这样的人必然没出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0 LV2

我贊成这个观点,买的不如卖的精世上没有赔本赚吆喝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驗。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的三年五年是一辈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