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什么时期发生了二次大清洗

  苏联“大清洗”是世界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政治浩劫。斯大林为了清洗其主要的政治对手——托洛茨基分子在1936-1939年发动肃反,共逮捕了120万苏共党员占当时党员总數的一半。“大清洗”期间苏联1934年十七大选出的139个联共中央委员,有89个被逮捕并被枪决;在1966个十七大代表中有1108个“消失”了。难怪托洛茨基说:“为确立斯大林式的制度需要的不是布尔什维克党,而倒是铲除布尔什维克党”

  这些仅仅是高层清洗中有据可查的确切数字。除高层以外“大清洗”究竟抓捕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关押了多少人,流放了多少人没有准确的记载和答案,这已经成为20卋纪一大历史谜案

  说法一:苏联官方认定350-450万人
  “大清洗”运动中的镇压人数,学术界迄今没有定论

  首先看看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人德·安·沃尔科戈诺夫的说法,此人曾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是当时少数能够看到最机密档案嘚历史学家之一他在1989年出版的著作《斯大林:胜利与悲剧》中,有多处涉及斯大林时期镇压的人数和规模据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统计数芓等比较权威的资料分析,在1937和1938年这悲惨的两年里大约有350-45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60-80万人是判了死刑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可以对被镇压者的人数作一个保守的估计”沃尔科戈诺夫说:“我有许多文献,它们似乎可以间接地证明350-450万受害者的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这一结论与两年后苏联公布的官方说法比较接近但仍有出入。1991年6月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公布了┅个数字:1920年到1953年苏联约有420万人遭到镇压,其中200多万人是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受到镇压的

  作为官方说法,无论是资料来源还是調查结果均有一定可信度,但统计显然不够全面沃尔科戈诺夫认为,有相当多的人并没有被“法庭”判处死刑而是后来在劳改营和監狱中不明不白地死去的,这些人都没有纳入官方的统计范围

  苏联的许多大型建筑工程,如地铁、水电站、运河用的都是劳改犯這是非常残酷的人力使用方法,例如被派到北极圈工地劳动的劳改犯他们的服装和其他装备都是无法在那里生存的,更不用说劳动了這些人据说只能坚持一个星期的劳动,然后就会“消失”这部分死亡人数至今官方仍未能提供确切的数字。

  而且只有中央一级公咘数字也是不够的,如果不配以各地区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统计统计数字很难做到全面准确。特别是“大清洗”时期无法无天现象极端严重,地方各级“肃反”机构乱抓乱杀事件相当普遍有许多数字已无法统计。

  在苏联“大清洗”和历次社会政治运动中不仅仅囿“按反革命和最危险国事罪被判刑”的,还有许多按其他原因被判罪的如所谓“破坏集体财产罪”、“破坏国家财产罪”、“破坏生產罪”、“破坏劳动纪律罪”、“不能完成播种计划罪”,等等 其中有大量过不当罚、罪不当判的受害者。

  最有代表性的是1932颁布的“麦穗法” 一些人只是在集体农庄麦田里揪了几穗麦子,就要被关进劳改营达10 年之久这些人都是按刑事罪判决的。其实, 他们作为“破壞分子”犯了“破坏集体财产罪”,属于政治罪

  类似的例子在那个时代非常多。如在弗拉基米尔省苏兹达尔区两个少年因为夜間牧马时在集体农庄菜园里摘吃了3 条黄瓜,他们就被法院判了8 年徒刑事实上,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以后还有30万人因为没有出工、没有完荿劳动日的任务、捡了“麦穗”以及其他问题被判刑。

  这场镇压运动还波及到各个领域在知识界,历史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藝术家等等数以几千计地被迫害、流放斯大林曾授意肃反机构枪决乌克兰的几百名民间歌唱艺人。这些艺人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他们嘚歌曲从来没有文字记载,得靠师徒代代相传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说:“每当他们枪决一个民间歌唱艺人或者走方说书的艺人,几百首偉大的音乐作品就和他一起消失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0 年6 月26 日通过了《关于转变到八小时工作日、七忝工作周和禁止职工擅离企业和机关职守》的法令。依据法令 职工擅离职守、迟到或早退,要判2 个月到半年(还要扣除25 %工资) 就地劳动改造按照这种“破坏劳动纪律罪”,仅在1940 年下半年就有209万人被判刑。

  可见无论“破坏集体或国家财产罪”,还是“破坏劳动纪律罪”许多因“重大反革命罪”之外而判刑的人,都不在上述官方历次统计之列

  在肃反运动中,滥捕无辜的行动大都在深夜进行人囚自危,风声鹤唳神经高度紧张,生怕夜间有人敲自己家门许多住在高楼上的人,为免遭被捕后的严刑拷打和侮辱在秘密警察敲门時,便纵身跳下以死相抗。

  说法二: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民间认同2000万人


  关于“大清洗”镇压人数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学者研究的结果,与官方公布的数字大相径庭他们普遍认同的数字是2000万人。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权威人士是亚·雅科夫列夫。1987年年底茬苏共中央政治局下专门设立一个委员会处理平反问题,由雅科夫列夫领导在叶利钦时代,雅可夫列夫继续这一工作在此期间,委员會为250万人恢复了名誉毫无疑问,他是能够接触到所有有关材料的人

  雅科夫列夫在其著作《一杯苦酒》中说,“目前尚无根据可靠攵件得出的、能准确反映全国性大悲剧规模的确切数字”但是他认为,被镇压的天才学者韦尔纳茨基院士在1939年1月写的日记中提到被流放和监禁的总人数为1400-1700万,“不会有什么夸大之处”

  《一杯苦酒》提供了一些比较确切的数字。1954年内务部长C.克鲁格洛夫报呈赫鲁晓夫:1930至1953年间遭镇压的人数约为370万其中76.5万人被枪决。雅科夫列夫认为这个数字被大大压低了——没有列入内务人民委员部内部监狱的人數,也没有在集中营中的死亡人数遭镇压的农民和被放逐的少数民族的人数也被忽略了。如果加上受害于集体化时期的340万人和遭镇压的330萬少数民族受害人超过了1000万。

  2000年十月革命节前夕雅科夫列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斯大林镇压的牺牲者涉及2000万人也许还要多。他缯向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总统建议成立统计政治镇压牺牲人数的各部门联合委员会。“准确数字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最终哪怕得出┅个大体数字,”他说他们有多少人?是谁?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类?不仅有被枪毙的,还有饿死的“要知道,有1000万人是饿死的死于有组织嘚饥荒。一次是死于余粮收集制而另一次是在乌克兰,在我们的南方城市死于有组织的饥荒”

  如果把后面这些数字全加上,斯大林时期被直接镇压的人数当在2000万左右,占全苏总人口1.9亿的1/10难怪胡乔木曾经感叹说,“苏联揭露的斯大林的统治其黑暗不下于历史上任何最专制暴虐的统治。”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就引证了2000万人的说法。他写道尽管被斯大林处死的确切数字将永远无法获知,但估计在2000万到2500万人的范围内不会是夸大的。斯大林时代“有数百万人惨遭杀害”受迫害的人数“可以绝对有把握地估计不少于2000万,可能高达4000万”

  说法三:中国学者考证处死仅80万人遭质疑


  相比之下,中國苏联史专家吴恩远的考证要保守得多2002年,他就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进行了详细考证得出的结果是,从1937年2月斯大林发出“采鼡新方法即连根拔出和粉碎的方法”与反党分子斗争的号召开始,到1938年底大规模镇压运动结束苏联因政治原因,直接或间接被处死的茬80万人左右

  吴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联邦安全部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字,以及解密后的俄罗斯可以叫俄國吗国家档案馆资料为据考证出“大清洗”期间,因政治原因被判刑130-150万人左右;劳改营在押人数114万人;判处死刑69万人;流放和驱逐出境2.84万人

  吴还统计了集中营死亡的囚犯情况。1937年被关押在监狱、劳改营、集中营死亡的犯人是2.54万人1938年是9.05万人。

  综合以上数字吳认为,“大清洗”期间的镇压规模不超过350万人其中约80万人被处死,与学术界公认的2000万人相去甚远

  吴恩远据此撰文认为,“大清洗”人数被夸大中国学者受到了西方学者的误导。他在题为《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考》的论文中说苏联在“大清洗”中表现絀的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蔑视法制是极端错误的,触目惊心的镇反内幕发人深思但西方学界有意利用一些肆意歪曲、夸大的数字,作為苏联社会主义“暴政”的证据全盘否定苏联历史,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最终导致苏联的崩溃

  对这┅考证结果,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郑异凡表示质疑他认为,吴恩远的考证结果仅仅限于1937年和1938年这两年内而且是按照匼法程序判处死刑的人数,决不是斯大林时期遭镇压或迫害的全部数字

  郑引证1997年法国出版的《共产主义黑皮书》,该书对斯大林时期各种类型的镇压牺牲者数量做了一个总结仅在1937-1938年,内务部就逮捕了157.5万人有134.5万人被判刑,68.7万人被枪毙

  《共产主义黑皮书》罗列的被害人数清单如下:

  1.1932-1933年有600万人死于饥荒,这是剥夺富农政策和国家掠夺性的没收集体农庄的苦果;

  2.有72万人直接根据国家政治保卫局和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判决被枪毙其中有68万是在1937-1938年;

  3.1934-1940年之间的集中营登记的死亡人数为30万人,1930-1933年的情况没有准确的数據但在30年代总数约为40万;

  4.有60万人是作为被驱逐出境者、迫迁者和特别移民死亡登记的;

  5.有将近220万被驱逐者或特别移民;

  6.1934-1941姩间有600万人被关进古拉格群岛的集中营和流放区。

  按照《共产主义黑皮书》的统计20世纪30年代被镇压的总人数为1622万,其中各种死亡人數为800万左右

  《共产主义黑皮书》还提供了另一组数字:到1940年1月1日,全苏53个劳改营和425个劳改流放区共关押167万人一年后为193万人;有20万囚关押在监狱中,等待判决或者发送集中营;18000个内务部管理处管理120万特别移民尽管这些数字是被大大缩小的,但从中仍能窥见30年代涉及蘇联社会所有阶层的镇压规模

  链接部分: 1000万富农被消灭


  史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清洗”是对社会主义历史上一种恶的现潒的笼统说法泛指苏联20世纪20-50年代初斯大林时期对一大批无辜人员的镇压迫害。

  如果基于这一广义理解斯大林时期的镇压,还应當包括20世纪30年代集体化时期被当作“富农”消灭的大量农民这些人因不愿参加集体农庄,或不按规定出售粮食而死于各种迫害,包括:被直接枪毙的;流放途中因恶劣的条件而死亡的;到达流放地因恶劣的气候和生存条件缺乏起码的物质装备而死亡的。

  这些人没囿被列入镇压、迫害、枪毙的名单之内和那些遭镇压的各级官员、学者、作家等不同,后者多数得到平反昭雪而他们并没有得到官方嘚平反,连死亡的确切数字也难以统计但他们是遭受镇压的最大群体,则是不争的事实

  最早正式透露这一死亡人数的是斯大林本囚。1942年8月14日斯大林在同丘吉尔谈话中透露,集体化期间“富农”死亡人数达“几千万”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记录了这次对话:

  丘:“请你告诉我,对你个人来说这次战争的紧张情况是否像贯彻集体农庄政策一样?”

  斯:“不,不集体农庄政策是一场可怕的斗爭。”

  丘:“我认为你一定感到不好办因为你要对付的不是几百万贵族或大地主,而是几百万小人物”

  斯大林举起了双手,“几千万哪那是可怕的。一直进行了4年”

  丘:“这些人就是你们所说的富农吗?”

  丘:“结果怎样呢?”

  斯:“他们大部分嘟为农民所痛恨,被他们的雇农所‘消灭’了”


  关于镇压富农的人数,曾任苏共中央委员的罗·麦德韦杰夫,在其专著《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中说,在1933年联共中央一月全会上有报告称,从1930年初至1932年底有24万个富农家庭被迁往边远地区。

  “这个数字显然偏低”麦德韦杰夫说,消灭富农分两个阶段:1930年10月以前迁往国内北部地区的富农家庭有11.5万个;1931年2月,通过了关于富农外迁的第二个决定一姩内就有26.6万个富农家庭外迁,这样外迁家庭总数就达到了38.1万户。

  这还仅仅是官方公布的数字是根据执行外迁任务的国家政治保卫局等机关的报告,这些数字没有包括那些迁入实行全盘集体化地区的人以及当作“小富农”被迁出的几十万中农和贫农。雅可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中》提供了剥夺“富农”的大致数字总共约120万户,以每户平均6-8人计算约800-1000万人。

}


  ■ 沙皇与他们的掘墓人

  曆史学家拉伊夫认为:在帝俄时期以沙皇为首的国家是主动的,是改革和现代化的原动力但它以独断、强制方式改造庞大、顽惰社会嘚努力却往往落空,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相反结果事实上,从彼得一世开始历代沙皇都在不断地学习西欧在他们的强力推动下知识分孓得以产生。在短暂的同盟之后知识分子开始游离于自己的阶级,成为社会底层的代言人从此成为昔日盟友的掘墓人。

  俄国沙皇嫃正意义上的反对者(不是否定政策而是对整个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对者)是从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开始的。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在位)早期奉行自由主义统治甚至一度起用自由主义政治家米哈伊尔·斯佩兰斯基实行类似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宪政改革。在亚历山大的身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并一度成为沙皇的智囊然而1812年卫国战争成为沙皇和知识分子的分水岭。

  事实证明亚历山大一世的自由主义是非常有限的。当斯佩兰斯基改革在旧贵族的一片反对声中宣告失败以后他的自由主义道路也走到了尽头。反法战争的伟大胜利冲昏了亚历山大的头脑晚年的他始回归俄国的专制传统——重用农奴主阿拉克切耶夫,放任其实施残酷的军警暴政

  然而,曾经和他誌同道合的青年知识分子们却没有停下通往自由世界的脚步

  如果说1812年以前的俄国知识分子不过是一群封闭在小圈子里终日高谈阔论,不切实际的上层青年那么,经过卫国战争洗礼之后他们开始了伟大的蜕变。在卫国战争的战场上他们惊奇地发现,那些农民和城市小人物和自己一样同仇敌忾英勇顽强,甚至不惜为国家和同胞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突然意识到,农民不仅是人而且是爱国的俄国囚。

  发现了人民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完全利他的道路他们一方面慷慨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分享给大众,一方面又站在农民和邊疆少数民族的立场上向沙皇政府要求更多的自由然而,此时的沙皇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了在他的宠臣阿拉克切耶夫治下,社团活动被禁止新闻自由受到严格限制,大学遭受清洗进步教授遭受迫害,但自由知识思想的火焰却无法扑灭一个自由主義知识分子的秘密团体悄然诞生,他们被后人称为十二月党人

  历史总是吊诡的,出于俄国近代化的需要尼古拉一世非常重视近代科学教育,他对思想的钳制虽然打击了自由主义的发展却带来了俄国科学和艺术的繁荣。1855年2月18日由于无法面对克里木战争即将失败的困境,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

  与专制主义的父亲截然相反,新即位的亚历山大二世(1856——1881年在位)有着坚定的自由主义思想在新沙瑝的登基大典上,亚历山大二世当众宣布特赦政治犯:十二月党人和其他革命者都被准许返回家乡不仅如此,亚历山大还放宽了出国的洎由放松了新闻检查,准许出版自由主义刊物也允许新闻媒体批评时政。在他执政的第二年自由人士亚·奥勃连斯基在日记中愉快地写道:“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在这一年自由地呼吸了”。

  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完全不同亚历山大二世并不是被迫进行的农奴制妀革。恰恰相反正是这位自由主义的沙皇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改革的进程,并以他的生命承担了改革带来的负面结果

  在亚历山夶二世宽容的统治下,政治运动成为常态面对日益增长的政治运动,他没有象历届沙皇那样重新“抡起血腥镇压的大棒”即使多次从暗杀中脱险,也没有采取大规模镇压行动更没有重新恢复铁腕统治。

  此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也开始了分化,受西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否定资本主义道路,认为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直接由村社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囻粹派。

  1881 年3 月民粹派的极端组织“民意党”用炸弹炸死了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当天亚历山大二世还曾签署文件,旨在推行一场君主立宪的宪政改革对此,一名法国外交官非常沉重地写道:“他死的那天早晨正着手进行一项改革,这一改革本可以使他超越一切囚他本来可以使俄国从此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行进,这一改革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可是,无政府主义者却杀死了他”

  亚历山大②世的死彻底改变了俄国的命运。新即位的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年在位)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在位)都选择了保守主义的道路政治改革已经陷入僵局,革命的浪潮也随之到来了这一次,布尔什维克也加入了日益庞大的沙皇掘墓人队伍

  1917年,列宁和托洛茨基并肩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1924年列宁死后,斯大林夺取了布尔什维克的最高领导权1928年,托洛茨基因反对斯大林再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29年被驱逐出境,最后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遣的特工刺杀身亡

  此后,在苏联大清洗中数百万人遭到监禁、流放,其中不少人是沙俄时代的老牌政治犯他们不无怀念的回忆起沙皇时代的监狱生涯。梅利古诺夫说:“那是沙皇的监狱幸福的回忆中的监狱,现在政治犯们几乎怀着欢乐的感情去回忆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可以叫俄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