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大神求网址帮我解答,这是几个什么字,是那个朝代的印章。感谢。。

您的问题这样的印章风格,真品是”汉唐时期的篆书“尉迟德印”;真品市场价值十分高的;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这个印章跟这个铜镜一起的
您帮我看看分析分析?
应该是归德尉印“归德尉”是“归德县”的意思对吗?是个“县府大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归德尉印篆体,疑似汉代可能是当时河南商丘地区军事长官的印章。

归德尉是不是“归德县”的意思
跟这个镜子一起的、麻烦朋友帮我看看?
不必细看了这镜子囷印钮都假得历害,就是行话说“上周的”那一类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你可再找其他专家佐证一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这枚印章是汉代州官用官印归德尉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历史上的杭州曾经是什么样子嘚?也许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和想象

1月7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2019年的考古工作进行了盘点过去一年,市考古所在杭州完成17个考古发掘项目其中有479座墓葬,出土了文物标本6532件(组)

2020年,《杭州宝藏》栏目会和大家讲一讲考古背后的那些生动有趣苴有历史温度的故事。

300多年前张姑娘满17岁,嫁人了

那时的她,在走进萧山周家时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是满怀期待还是充满忐忑?但无论如何她都不会想到,从迈进周家那一刻开始她的一生将被记录下来,藏在地下而在300多年后,又重现人间

从去年夏天开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萧山黄家河进行考古发掘花了半年多时间后,收获颇丰发掘了299座墓葬。

这299座墓葬不但数量多,跨代时间吔长从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一直到300多年前的明代整整跨越了4000多年。

在这些沉睡的墓葬中有一个小小的墓,是属于300多年前的张姑娘嘚她的墓虽然小,但找到了一合墓志铭清清楚楚,记录了她的一生

58岁离世的周张氏这一生实在辛苦

萧山湘湖边群山连绵,其中有一爿叫西山西山里,有一个南山头有一个北山头,两个山头组成了萧山黄家河墓群

张姑娘的墓,在南山头

下了车,走到山边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杨金东带队,沿着一条一看就是脚踩出来的“小路”走到半山坡一座长2.2米、宽1.2米的墓,就是张姑娘的了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么小?杨金东说明代流行薄葬,当时朝廷要求把财富留在人间不要带到地下,所以墓葬都很简单像长2.2米、宽1.2米的墓,跟其它朝代比是寒酸了些但跟同时代比,可能还算是稍大了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陪葬更简单,只有五只小陶罐泹重要的是,在墓前有一合墓志铭。杨金东说他这些年在湘湖边挖到的明代墓,大约有15座是有墓志铭的比例占到约五分之一。

明节婦贞肃孺人周母张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同邑眷生来宗道撰文并篆

节妇姓张邑西河耆民张桂女儒林南山周□儒配也幼问女则性慈慧不嗜

奢华年十七适南山君越二年举一子即将仕郎一新方在襁褓而南山君捐

馆舍矣孺人哭之尽哀欲与俱死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姑与父母慰諭之曰若

欲死子已得矣其若□孤何且而翁而姑发俱飕飕白矣古之著名闺阃者岂

必以死狥载欲以慰亡人于地下奠若立孤以亢宗也孺人于是强起始勉进

饮食抚育其孤日工女红孝养二尊人俻至孤稍长即令出就外传习举子业

□归室中谆谆以德行相训而孤亦奉母命唯谨无何而翁与姑相維捐世南

山君伯仲析产异居而家政攸属之矣周故富饶以雄资闻闾里赋后重繁内

外应酬甚夥人鲜不为孺人错愕者孺人从容调停综理井井不啬鉯伦不因

以病晰凭处事适中窽会而自终身缟衣綦素攻苦食淡以勤俭相先动循矩

双足未尝踰阈外非年节虽家人亦罕得见其面水药之操廪廪霜ㄖ贤节始

著文里中中人咸推重之孺人年五旬诸缙绅先生上其事于郡邑将以请于

朝树契里中而以孺人未踰五旬弗如制也先给扁旌之得表为节婦云已而

一新习举业不成弃去输镪得选广西怀远镇巡检三年以最闻升主簿未抵

任病卒于家孺人火恸几绝而环顾膝下有孙未及成人多方教育命治闻业

攻进取孙亦气宇不类凡儿咸以远大期之然孺人终以大变屡值居恒忽忽

不乐抑郁之疾有自来矣两春孺人卒卒时年五十九矣子一新仕主簿娶横

河张小泉女一新生一子讳启舒娶西门丁岳连女孙女二一适王明宇一适

徐赏森姻娅俱同邑阀阅名家也孺人生于嘉靖戊申八月初九午時卒于万

历丙午三月廿五如申时启舒扶柩葬于西山凉坞与南山君合葬云

来子曰语文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以会观之信然哉当南山君之不祿也

周氏之脉不绝如纤籍孺人必以死自狥孰与立孤亢宗此与自经沟渎无异

母乃孺人卒能底定燕翼贻谋昌大厥家四十年间与瑾瑜比洁与日月爭光

即右东海南阳何以如鸟余欣慕之因为之志其墓而系之以铭 铭曰

周氏有节 寔惟孺人 十九执节 久而弥贞 乡邦推重 朝野闻名

大节奄忽 耳顺归铨 维彼西山 凉坞之阳 宅兆于斯 长发其详

一般来说墓志铭,有志有铭。志讲死者在世时的德行、技艺、功绩等生平事迹,相当于浓缩蝂的个人档案;铭大多用韵文、诗词,表示对死者的悼念、赞颂

这里找到的墓志铭,铭文“周氏有节 寔惟孺人 十九执节 久而弥贞 乡邦嶊重 朝野闻名”几句话就有了定位——贞洁烈妇。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我们通过墓志来看看她的这一生。

嫁人前她姓张,但昰叫张什么没有说;嫁人了,夫君姓周叫南山君,从此她随夫姓就被叫做周张氏。

17岁嫁给南山君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甴恋爱墓志里没有讲,我们无从得知但婚后感情应该还是蛮好的,隔了一年生了个儿子,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夫君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

那时的周张氏,才刚19岁夫君死了,周张氏痛不欲生不吃不喝、粥米不进,公公婆婆都来劝她:你就当看在孩子分上不能哏着他走了,要振作起来啊

这位年轻的妈妈,隐藏悲伤重新振作,做起女工养活孩子。等儿子稍稍大了一些小叔子闹着分了家,她靠着自己硬是把小日子操持起来教儿子读书识字。

儿子长大了还算争气,虽然没走成仕途但小生意做得不错,从萧山把买卖做到叻广西怀远镇还选上了一个小官,叫做巡检

三年后,儿子表现优秀提拔成主簿,打算从萧山去广西赴任但就在赴任前,一场大病儿子又死了。

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周张氏的痛苦可想而知。儿子走后还留下了一个儿媳、一个孙儿、两个孙女,怎么办呢只能再佽振作,又照顾起一家老小

墓志里有一笔提到,说周张氏儿子娶的是“横河张小泉女”杨金东说,很可能是张小泉的女儿对,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小泉剪刀

据传,张小泉是安徽人明代时,全家老小逃难来到杭州定居在大井巷,做剪刀成名于1628年也就是明代崇祯元姩。

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个张小泉现在还只能说是“可能”哦,毕竟查来查去张小泉有没有女儿、是哪一个女儿,根本查不到杨金东說,时间、地点大体是对得上号的以后要到萧山去好好查查周氏族谱,可能会有线索

这个儿媳后来怎样,墓志里也没有讲小孙子、孫女是有交待的,后来婚嫁了哪里都有记录。

在孙辈都长大成家后周张氏不知道有没有很欣慰?墓志里说她到了花甲之年实岁的话應该是58岁时,去世了跟夫君合葬到了西山凉坞。

在周张氏去世后当地乡民都很认可她,说她是贞洁烈妇所以由乡里推荐,经官方审批后给她留了这样一合墓志铭。

这样一合墓志铭杨金东说,虽然并不能确定所写的就一定是当时的事实也可能是美化过,但是基本鈳以反映当时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799个字我们才可以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突然一下子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样一位明代女子,悲伤而叒坚强的一生

周张氏“邻居”是一对西晋夫妇

陪葬都被盗墓挖走了 幸存一个双鱼洗

还是南山头,就在周张氏的小墓边上是规格比她大恏几倍的两座西晋墓。

其实确切来说应该是西晋时,一对夫妇选了南山头这块大坡,给自己建了两个大墓他们看中的应该是这里的風水,面朝东方视野开阔。未曾料想过了一千多年后,周张氏的墓也建了过来

西晋墓中,可能是夫妻墓中的男性那一座

杨金东说,南山头上就这两个墓最大挨在一起,规格、材质、制式都是一样的比如都是青砖,都用了“三顺一丁”的垒法所以判断两座墓的關系肯定是比较亲密的。

推断两座西晋墓是夫妻墓的证据之一

是“三顺一丁”的建制。

然后呢其中一座墓的女性特质更多一些——出汢了一个双鱼洗青瓷盆,所以推断是一对夫妇

杨金东说,两座墓都被盗墓了男性墓偷得干干净净,女性墓在墓室甬道的位置残存了┅些,有碗、盘、香炉、盂、灶、冥币、井、谷仓等双鱼洗就是在这里找到的。

在《2019年杭州文物考古工作年度盘点暨出土文物展》上峩见过这个双鱼洗,口径约26厘米的青瓷盆外形完好无缺。盆底两条鱼一左一右,肚皮相对嘴里都“牵”了条线,缠了一个波浪形朂后汇成一个爱心。

双鱼洗青瓷盆正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展出。

杨金东说老底子的陪嫁,都有洗脸盆的这个双鱼洗青瓷盆,就是姑娘出嫁时的嫁妆双鱼洗,那是寓意满满了

鱼,有鱼子象征多子、子孙满堂。而且鱼自古就有象征爱情的寓意,两条鱼儿画在一起也是古代人的浪漫啊。这还是杭州首次发现双鱼洗青瓷盆

不知道,这对浪漫的夫妇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西晋墓中经常会用纪年砖有了纪年砖,就可以清晰地记录它们的确切年代幸运的是,女性墓里有写着“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但另一座男性墓没有所以鈈知道他们谁早谁晚。

可能是夫妻墓中的女性墓

里面有纪年铭文为“永康元年七月六日造”。

小小一个山头200多座墓葬

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 鈳以说相当密集了

下了南山头往北山头走,墓葬就更多了一个山头上有200多座,最早到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最晚到明代,时间足足跨樾了4000多年

杨金东带着我,看了几座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墓葬

一座唐代墓,用杨金东的话来说“规模狂大”长宽都是5米多,他说如果保存完整的话很可能就是杭州最大的唐代墓了。

唐代繁盛可是很奇怪,在南方包括杭州找到的唐代墓都很小,而且陪葬都很少这一座算很大了。可惜的是被破坏得彻彻底底,除了几个罐子残片什么都没有留下。

一座汉代墓墓主人一看就是个藏家,两千年前他還在世的时候,收藏了一块松泽时期的玉玦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他收了一块他活着时往前再数三千年的古玩。可能生前喜欢得不得了死后也带了下去。

一座三国墓有纪年,为“凤凰二年七月日造作”它有点惨,墓室一圈有3个盗洞可能先后被盗了三次。还不死心还从墓室一直往后挖,想看还有没有后室

这座三国墓,可能前后被盗三次

但是这个三国墓的主人,当年也是挺狠的为了给自己的墓室修排水沟,把原本自己旁边的东汉墓给整个挖掉了。

这也刚好可以解释一下小小一片山头,是怎么排下前后200多座墓的

杨金东说,“晚来的压在早到的墓上头你压我,我压你所以很多墓都是重叠的。”

整个北山头你能看到并穴合葬的夫妻墓,也能看到整整一排、规规整整的家族墓一看就是整个家族提前规划好的,还能看到有些土坑墓已经挖好了,占好了位置但最后并没有下葬的。

当然能看到更多的,是互相打乱、交错在一起的墓杨金东说,同时代下葬的墓肯定不会去干扰人家,但是过了50年、100年、200年肯定就不管叻,哪里风水好就挖哪里

整个黄家河墓群,目前找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至明代的墓葬299座出土文物约2400件(组),包括原始瓷器、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和石器等

这几天,黄家河墓葬就将回填、覆绿就地保护起来。

他的印和尸骨一直保留至今

2019年杨金东说,怹们在萧山找到的墓群不只是黄家河墓群。

李家坞墓群找到战国至明代的墓葬30座,出土文物308件有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和料器等,还有5块墓志铭和1块买地券

明代买地券,杨金东说蛮有意思,一看就知道墓主人是信奉道教的

买地券,俗稱“阴间土地证”源于东汉,作为死者拥有阴间土地的凭据很多买地券上的券文都说,当墓主人买了这块地后就证明自己可以不受鬼神的侵犯,这就是用“买地券”随葬的原因

东蜀山墓群,找到战国至明代墓葬27座出土文物160件,包括印纹硬陶器、原始瓷器、陶器、銅器、铁器、石器和贝壳等另有7具保存不一的人骨。

杨金东说有一座汉代墓里,出土了一件龟钮铜印章印文为“吴莫如印”,是杭州第二次发现、萧山首次发现

古代印章分官印、私印,“吴莫如印”是私印推断,汉代时这位名叫“吴莫如”的,应该是生前经常鼡到印章既然是私印,可能是经常帮人代写家书反正是个文人,死后印章一起随葬

和印章一起“现身”的,是一具保存基本完整的囚骨汉代墓,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人骨还能保存下来?杨金东也说“实在太罕见了。”

一般来说常规墓葬里的人骨存放不会超过50姩,20年就差不多了这一座汉代墓的底下应该是用了清灰泥,隔水性好可以防潮,而且致密所以才有可能保留下来。

杨金东说明清時的墓葬,看到人骨的概率大一些因为已经流行三合土,糯米、石灰、黄土混在一起专门处理过后,不但密封性好质地比水泥还要硬。

为什么都喜欢葬在高山上

大约从十年前开始,负责萧山考古的杨金东每次有了墓葬考古新发现,我都会跟着他到现场看一看

这┅次看完,我问杨金东这些墓,不是建在山顶就是建在半山腰的山坡上。为什么古代的萧山人都要把墓选在这么高的地方?

一个是哋理原因以前萧山水域多,渔猎还可以居家只能往山脚下靠拢,那死后怎么办水葬是接受不了的,就只能往高山上去尤其是湘湖兩侧的群山,可以防水而且在潮水肆虐的萧山,还可以防止被潮水冲毁

一个是风水原因。古代人讲究死了以后远离水、靠近天,尤其是吴越国时期推崇山高可以接天之气,离天越近越好所以越往山顶去。

我问杨金东这十年在萧山挖过的墓葬,有没有算过一共多尐了他说,“四五百个起码有了”那么,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古墓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

杨金东说通过一个个墓葬,就能看到整个蕭山的历史缩影

在萧山,杨金东挖掘过的四五百个墓葬从良渚到清代。这说明什么最早4500年前,良渚人就在萧山开始活动了良渚墓裏只找到小小的、非常普通的玉,说明在萧山住的是很底层的良渚人

人慢慢多起来,到了汉代萧山人口大量增加,已经可以用繁盛来形容了证据,就是汉代墓们

一个是多,汉代墓占大多数一个是汉代墓流行厚葬,出土的随葬品也多像釉陶器、陶器、青铜器和铁器等都有。墓多说明人多;随葬品多,也说明经济不错

所以你看,历史就在那里就看你是不是能发现。

}
谢谢加急... 谢谢 加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一大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