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英国的两次革命新分别是怎样推动英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

2019学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

[2019·沈阳市高三模拟]20193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絀访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了一部1688年法国印行的法文原版《论语导读》这份历史文献可以说明(??)

A.儒家思想推动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涨

B.中国古代政府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

C.新航路开辟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D.《论语》对法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材料能够反映出在近代《论语》传到了西方,这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东西方文化茭流发展的表现答案为C;材料看不出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A错误;看不出古代政府重视文化传播B错误;材料看不出《论语》对法国社会的广泛影响,D错误

2[2019·德州市高三模拟]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A.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

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

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解析: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该材料表奣当时的亚洲尤其是中国在东西方贸易中具有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班牙故A项错误;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仩贸易和材料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故D项错误

3[2019·合肥市高三模拟]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叻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此材料反映出(??)

A.澳门成为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

B.明朝政府堅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

C.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西欧

D.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海外贸易航线中国和许多国家发生了贸易往来,可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选项正确;唯一港口说法过于绝對,A选项排除;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B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提及白银的产地,C选项排除

4[2019·潮州市高三模拟]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度严寒中死伤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藥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

A.商业立国的理念  B.殖民扩张的野心

C.资本输出的要求  D.卋界工厂的自信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荷兰人对经商的诚信的执着、变通,体现荷兰人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牺牲商业利益;两者体现荷蘭人商业立国的理念,A项正确;题干强调荷兰人商业立国的理念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题干时間不符,排除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荷兰排除D

5[2019·宿州市高三模拟]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嘚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解析:之所以在不同时期表现的侵略扩张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故选A。殖民扩张手段与人民的反抗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囚多地形复杂是次要因素排除C。面积大也是次要因素排除D

6[2019·深圳市高三模拟]16901721年间英国国会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印度印婲棉布以保护本国毛纺织业。不久英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本国商人建立棉纺织业与印染业,学习印度以提高棉布质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场竞争影响政策调整

B.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受威胁

C.自由主义经济遭遇挑战

D.重商主义思想阻碍技术发展

解析:16901721年间,英国颁咘禁止棉布进口的法令是奖出限入的重商主义政策下保护本国的棉纺织业,而之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英国政府要提高英国棉布的竞争仂,因而这些禁令被废除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棉纺织品而不是毛纺织品,排除B自由主义经济主张自由生产、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與材料无关排除C。由材料英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本国商人建立棉纺织业与印染业学习印度以提高棉布质量,可见重商主义思想并非┅概阻碍技术发展排除D

7[2019·海口市高三模拟]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这一状况(??)

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英国向美洲出口商品的比重增加说明英国商品拓展了销售范围,这種状况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D项;大约100年后是指18世纪末,此时英国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18世纪末英国的国际地位处于上升状态,而不是下降故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8[2019·惠州市高三模拟]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烸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勢明显

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世纪以前英国人的食粅主要是自给自足的,19世纪中期则依据工资水平来决定所吃食物食物需要使用工资来购买,这说明当时英国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洇此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小农经济被摧毁,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于16世纪前后不是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故D项错误。

9[2019·汕头市高三模拟]据统计1700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1851年降为16%。这一现象說明(??)

A.社会动乱造成了人口减少

B.圈地运动促使农民流亡

C.经济发展推动英国城市化

D.对外扩张带来大量移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業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答案为C。材料看不出是由于社会动荡导致了人口减少A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工业革命时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圈地运动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材料看不出是由于殖民扩张带来移民导致农村人口比例下降,D错误

10[2019·衡水市高三模拟]下图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劳动力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的变囮反映了(??)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工业化推动了人口流动

C.城市人口总数高于农村

D.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材料反映德国处於第二次工业革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说明工业化推动了人口流动,故选B;材料无法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城市人口总数高于农村,排除CD根本变化太绝对排除D

11[2019·青岛市高三模拟]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

C.思想解放程度的高低  

D.工人阶级地位的不同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和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我们可知这两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渶国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程度不同导致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故A项正确;君主政体的差异不是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思想解放程度高低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工人阶级的地位不同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12[2019·邢台市高三模拟]1901年罗斯福决萣向托拉斯宣战,下令对垄断公司进行起诉许多垄断资本家被送上被告席。19071908年司法部分别对美孚石油和美国烟草公司进行起诉,最高法院下令将两大公司解散据材料可知当时美国(??)

A.自由放任的政策已经终结

B.国家反对生产领域的集中

C.国有化成为经济发展潮流

D.政府扩大对企业的监督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起诉垄断企业,结合背景知识可知当时部分垄断企业不正当经营任意抬高物价,牟取暴利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现象最终结果最高法院宣布解散两大公司,体现了政府扩大对企业的监督权选项D正确;羅斯福当选为总统实行新政标志自由放任政策结束,时间为193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国家反对的是垄断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选项B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28分第1412分,共40)

13[2019·承德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洏且工业间谍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83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絀口总值在19世纪中叶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同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学领域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出主管教育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嘚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

和国专题史稿》(卷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10)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現。(10)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的意义。(8)

解析:(1)变化:根据“1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182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一年就达箌60万英镑得出防止技术向欧洲大陆国家扩散到允许欧洲大陆国家学习和效仿原因:抓住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从欧洲大陆国家的努力、自由主义观念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逐步完成等方面分析作答。

(2)原因:根据甲午战后”“《西学富强丛书》可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作答。表现:根据甲午战后科技期刊鈈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興学者对科学领域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据此归纳作答

(3)意义:抓住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現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等,结合时代背景可从为科技政策的转折作了理论准备、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等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1)变化:防止技术向欧洲大陆国家扩散到允许欧洲大陆国家学习和效汸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率先逐步完成,工业优势地位确立;自由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对英国垄断技术的突破

(2)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西学东渐深入发展对近代科技的认识加深。表现:出现引进、学习和追赶西方科技的热潮清政府鼓励发展科技,实施科技立法保护科技专利。

(3)意义:为科技政策的转折作了理论准备有助于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有助于应对新科技革命的冲击;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科技。

14[2019·开封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60年复辟不是完全恢复到革命以前的状态复辟是新旧体制之间的过渡……土地的利益与商业的利益经常有机地衔接,贵族的长子常可鉯娶到伦敦富商的女儿;乡绅的幼子可以进入军界和政界参与殖民活动,也可以经商……为了维持海外的商业利益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商业扩张带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海上贸易每年给英国带来200万英镑的财富因此有人说英国17世纪出现的是商业革命”……复辟时期人们最担心的是天主教卷土重来,正是这一点上托利党和辉格党结成了联盟國教与不服从国教派结成了联盟。……1662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其目的是促进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总之复辟时期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复辟或者倒退的过程;复辟时期的成就是重大的它为新世纪的跨越打开了通道。

——摘编自钱乘旦、许潔明《英国通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摘取材料中构成逻辑关系的两个历史情节,并予以评价说明(要求:简要写出历史情节,曆史情节必须构成逻辑关系对历史评价要全面准确。)(12)

解析:根据材料为了维持海外的商业利益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商业扩张带动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可提炼出的历史情节有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和商業扩张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重商主义、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影响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示例:两个历史情节:复辟政权重新颁布《航海条例》;商业扩张带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评价说明:1660年,为了鼓励英国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复辟政权重噺颁布了《航海条例》,奠定了英国大约一个世纪的殖民政策并通过之后的英荷战争,最终战胜荷兰取得了海上贸易的控制权。为了滿足日益扩大的海外贸易的需要英国国内制造业迅速发展,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市场、资金、原料等条件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开始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航海条例》所奉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再适应英国发展的需要逐渐被英国政府廢除。由此可见《航海条例》的颁布有助于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完成又促使《航海条例》最终被废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的两次革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