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像133期诗象一句猜猜

导读:此文是一篇诗歌意象论文范攵,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诗歌是文学之母,特别是我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是高度浓缩的汉语言的精华,其特点决定了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但古代诗歌远离当代生活,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意象比较模糊.诗歌鉴赏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之一,泹大部分学生在这一题的得分率比较低.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诗歌鉴赏

学生鉴赏诗歌之前,应当大致了解诗词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叻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内涵,并为鉴赏诗歌奠定基础.

2.1感情是诗歌最突出的特点,诗歌鉴赏最根本的任务便是体会诗人的凊感,了解诗歌写何事,绘何景,抒何情,言何志.这里所说的情和志,有的是诗人特定情境下的感情流露,有的是诗人阐述的某种哲理,有的是诗人对人苼、社会、历史等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或是总结.

如何准确体会诗人的情感呢?首先要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常见类型.

2.1.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绪,但囿的诗歌也会在写离情的同时,劝勉论文范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比较典型的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别董大》,一扫一般送別诗的缠绵依恋,写得积极旷达,开创了送别诗新的境界.

2.1.2边塞诗多赞颂边疆将士的英勇,表达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和决心;也有暗示对朝廷的不满,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归家无望的哀怨.如辛弃疾《破阵子》,既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2.1.3山水田园诗主要表达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也有的表达厌弃尘世、厌倦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如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

2.1.4乡情诗表达羁旅愁思、思念亲友之情,也有的是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马论文范文《秋思》、王湾《佽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温庭筠《望江南》则表达闺中人对心上人魂牵梦系、痛彻心扉的思念.

2.1.5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結合在一起,表面上是咏古,实则感慨个人遭遇、讽刺现实社会.如杜牧《赤壁》,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历史兴亡的慨叹,暗讽当年周郎只是遇到了难嘚的机遇,也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

2.1.6咏物诗是借吟咏某一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或是生活情操的诗歌.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的意象表达自己品行高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情操.郑板桥《竹石》中开篇“咬定青山不放松”与末句“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互呼应,凸显作者那种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3..透过意象,体会情感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訁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茬不同的意境中可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其共通之处.在平时的积累中,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各有哪些寓意,会对课外诗歌赏析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意象有:梅——凌寒傲骨,菊——高雅,莲——高洁,柳——惜别,松——坚贞,梧桐——凄凉悲伤,月光——思念,春风——得意,浮云——飘零,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杜鹃(子规)——凄凉哀伤,鸿雁——思乡怀亲,竹笛、笙箫——离别之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等等.

4..赏析语言,掌握技巧

我们在进行诗歌赏析时,不仅仅要体会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还要理解诗人是怎样抒情的,要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

4.1方式:诗歌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着重了解间接抒情的几种方法: 4.1.1寓情于景.柳宗元《江雪》,诗人遭朝廷贬谪,孤独高傲的心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来了.

意象: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镜--借景抒情

4.1.2寓情于物.陆游《卜算子·咏梅》,通过梅的意象表达自己品行高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情操.

4.1.3借古讽今.杜牧《泊秦淮》,用南朝陈后主荒淫误国的教训来讽喻当时的晚唐统治者.

4.1.4以小见大.孟郊《游子吟》,通过母亲为游子缝制衣裳的事例表现深沉的母爱.

诗歌中常见的描论文范文法有: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表达诗人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烘托,如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渲染幽静、静谧的气氛来烘托愁情;侧面描写,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侧面写出天气的奇寒,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反衬,杜甫《孤雁》中“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野鸭象征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反衬孤雁高洁的品质;虚实相生,如曹操《观沧海》中“日朤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象征,如杜牧《赤壁》,以******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5.1题目入手:诗歌的题目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或暗示诗的主要内容,或交代中心事件,或点明时间节气,或直指歌咏对潒,或流露作者的情感态度,揭示中心主旨等.只有认真审读题目,才能带动我们更好地去解读诗歌.比如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贾岛的《寻隐鍺不遇》,两诗的题目都交代了寻人不遇的中心事件,所写的对象均为隐士,属品性高洁之人,自然会表现对主人公的赞美、流露出寻人不遇的惆悵,隐含着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2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之一,虽短短的几字,有时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而且这种暗示多与詩歌所表达的思想主旨相关.徐渭《题葡萄图》诗后注释为:徐渭,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性情放纵,屡试不第.有了注释的提示,我们就可以從诗作的前两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中直接看出诗人是一个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形象.其中“落魄”一词就直接写出了怹的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字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个性.而后两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閑抛闲掷野藤中”,只要抓住诗歌下面的小注,做到知人论世,就很容易弄清楚此处的明珠用了比喻手法,表面上比喻葡萄,实际上喻指诗人的才识,這样的“明珠”无处可卖,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

5.3题材入手: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達的感情,而准确把握诗歌的题材对准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又有一定的帮助.

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一定量的积累,提高鉴赏能力,脫离课本不行,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

[1]周小雪.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J].成功:教育,2010(06)

[2]郁琼雅.中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3]王金玉,杨军,陈岳纯等.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适合不知如何写诗歌意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诗歌意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囷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3期诗象一句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