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控股教育爆炸性成长背后的政治背景是什么?我想加入匡时控股,不知道难不难?

  书画拍卖
  书画拍卖一般要收取鉴定费、保管费等(可以和拍卖公司协商),拍卖佣金(成交价的10%-20%,也可协商)。至于你说的经纪人是中间人的性质,和拍卖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不同,如果你放心让他操作,就直接和他商量费用问题就行了。不过建议直接和拍卖公司合作,毕竟有拍卖法和各级主管部门约束,操作正规些。
  参拍者,一定要按照要求带足保证金提前到场领取号码牌,并挑选一个可以方便综观全局的座位(一般以中间稍后的位置为佳),然后还可以观察场内是否有大买家以及有可能与自己竞争的熟悉的同道出现,并稳定好情绪和心态,静以待&战&。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计算的:国内的拍买行会从卖方(委托人)收取落槌价约10%的佣金;从买方收取落槌价约12%的佣金。委托人未必是画家本人。而且画家也不一定有经纪人。只要拥有上拍作品的人士便可委托(而画家未必是上拍作品的拥有者)。拍卖公司也只会付款给委托人。至于委托人是否画家,或是画家的经纪人,抑或是藏家,也是同样的做法。画家跟自己的经纪人是怎样分钱的,要视乎双方所定的协议。但是一般来说,很少画家需要通过经纪人拍卖自己的作品。
  但是按照您举的例子,如果画是属于画家本人的,而他通过经纪人拍卖的话,那么落槌价是100万的话,拍卖行便会付给经纪人90万,扣除宣传费、图录费、装裱费、保险费等额外开支。(100万的作品大概要付一两万到几万的额外费用吧。)经纪人拿到80几万后,便可按照与他代理的画家分成。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计算的:国内的拍买行会从卖方(委托人)收取落槌价约10%的佣金;从买方收取落槌价约12%的佣金。
  委托人未必是画家本人。而且画家也不一定有经纪人。只要拥有上拍作品的人士便可委托(而画家未必是上拍作品的拥有者)。拍卖公司也只会付款给委托人。至于委托人是否画家,或是画家的经纪人,抑或是藏家,也是同样的做法。
  画家跟自己的经纪人是怎样分钱的,要视乎双方所定的协议。但是一般来说,很少画家需要通过经纪人拍卖自己的作品。
  但是按照您举的例子,如果画是属于画家本人的,而他通过经纪人拍卖的话,那么落槌价是100万的话,拍卖行便会付给经纪人90万,扣除宣传费、图录费、装裱费、保险费等额外开支。(100万的作品大概要付一两万到几万的额外费用吧。)经纪人拿到80几万后,便可按照与他代理的画家分成。
  在拍卖开始后,你可以根据现场气氛变化的实际状况,按照下列方法随时调整自己的参拍方式:
  一是步步为营。这是书画拍卖会上最常见的方法,即按照拍卖师的加价幅度逐步应价,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当会场上气氛平静、秩序井然和竞争者不多,参拍者以期用最小的代价去竞回拍品时;
  二是跳高打压。此种方法适用于当前几件拍品的成交出现了激烈竞争的场面,从而使得场内人气聚集,群情激奋,这时为了有意摆脱和打压众多竞拍者被现场气氛所造成的盲目&较劲&和纠缠,你可以在拍卖师一报出起拍价后,以低于自己所预定的最高竞买价位,但又远高出起拍价的价格大幅度主动的跳高应价,这样有可能在别人犹豫不决不敢再盲目竞争时,一次就能如愿以偿地将此拍品&搞定&;
  三是半途截道。此种方法是在最初时并不急于举牌参加竞拍,而只是当竞争者人数逐步减少到所剩无几时,再示牌参购,这是为了有意去降低起拍之初竞争激烈的热度,造成此拍品并不热门的假象,从而摆脱别人盲目&较劲&的干扰,以便最终获胜;
  四是出人意料。此方法为开拍之初先隐而不露,直到最后一轮拍卖师报完二遍价格即将落槌时,出人意料地突然应价参与竞买,这时有可能会使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对手大吃一惊,在其疑惑不定时得胜落槌;
  五是贴身紧逼。此种方法适用于当场上仅存最后一位对手与你竞争时,你每次的应价可以并不按照拍卖师报出的价位幅度,而是仅在对手的出价基础上每次稍加一点,如此这般再经过几轮之后,对手有可能被你的顽强&紧逼&,而丧失最终获胜的信心,自动地退出竞争。
  书画拍卖及收藏常识
  日&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对于想在名人书画投资上获取成功的人来说,也是十分中肯和贴切的。由于书画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投入资金的保值增值,&不出手&变现,就无法最终体现保值的目的和真实地评价增值的程度;而对书画收藏者而言,及时和正确的&出手&某些藏品、回避相关的风险也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该出手&的意义一般人不难理解,但是往往让书画投资收藏爱好者感到困惑的关键问题是何时应该&出手&,而如果遇见以下情况,就理应及时&出手&了。
  短期内有较大增值机会 如果有机会能使所藏书画作品在较短(半年内)的时期内,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值,即遇到有特殊需求的收藏者&&往往是专题收藏者或资金雄厚的机构收藏者,愿意以远远高于你的购入价,甚至远远高于当时的市场行情价(30%以上)求你转让时,那你就应该抓住此等良机,&出手&变现了。
  长期投资有较高年收益 一般而言,书画投资是一种长线的投资项目,它的平均年收益率的明显上升,往往要过3至5年的时间才能呈现出来。那么应当如何来计算书画投资的长期收益呢?其公式为:书画投资年收益率=[(卖出价格-买进价格)/卖出价格)]/(买进至卖出总天数/365)&100%例如:你在3年零4个月前曾以8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幅书画作品,现在有家画廊愿以1800元的价格收购,用上述的公式计算可得知此画的年收益率为: 年收益率=[()/1800]/[(365&3+4&30)/365]&100%=16.67%
  结果可见,投资此画的年收益率要远远高于银行的同期年利率(3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7%,此外还要扣除20%的利息税)。收藏前景明显不佳时任何一位书画家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学习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倘若当你了解到自己拥有其书画作品的那位书画家的艺术水平,已有明显地停滞不前,而这时他的艺术地位和艺术成就又没有得到收藏界的一致肯定,或者发现与其艺术风貌相近的其他书画家已后来继上,在艺术水准和艺术市场上的影响力方面已大大超过了前者时;再者,当一位书画家的艺术风格和面貌在近期有显著的变化,且此变化又远较前期作品的风貌更加受到收藏界的追宠,即更有投资收藏前景时,即可调整自己的藏品结构,及时将那些今后升值空间不大的藏品送至书画拍卖会上拍出变现。
  市场上赝品泛滥时在艺术市场上出现了与真迹几可乱真的赝品,甚至这些赝品在艺术市场上或书画拍卖会上能以接近真迹的价位流通和拍出,连一些内行人都将&假画看真&时,理当意识到&假作真来真亦假&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方面说明被仿者艺术水准不高,其作品今后不可能会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其真迹今后将愈加难于&出手&。因此为了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应将自己手中的有关藏品以微利价或原价,甚至&略亏&的价格,尽快变现出局。
  不能妥善保管藏品时 如果当你因为年老体弱,或身患重病,或生活环境极其恶化,以致于没有能力继续妥善保管好你倾注了多年心血而收藏的众多书画藏品时,就应当尽早地考虑将其妥善&出手&了。至于为这些书画藏品寻找哪类&婆家&,是将其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院和美术馆,还是将它们送到书画拍卖会上去参拍,或拿到画廊出手变现,或转让给同好,你完全可以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决定。而如此这般,是为了避免身后或自己无力妥善保管时,被对书画艺术并不热爱的晚辈忽视和保管不善,而使这些珍贵的书画藏品遭到毁坏,或以十分低廉之价钱视为废品卖了。
  投资书画要找&成长股&
  书画市场不太了解,但又想收藏书画的市民,往往只会想到收藏中国书画界大名家的作品,但是在书画市场上闯荡多年的行家会提醒你:关注有实力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同样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因为他们是投资书画的&潜力股&、&成长股&,事实上,部分优秀中青年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几乎三、四年就能翻一番,投资前景十分诱人。
  &高成长&的优秀中青年画家作品升值快
  据业内人士介绍,投资者买一张著名老画家的作品收藏,可能动辄就要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许多普通投资者会望而却步。而且,由于老画家作品的价值经过多年的升值,大部分进入增速放缓、成长空间有限的状态。相比较而言,目前已在书画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其作品大多有入市价格低,升值速度快、空间大的优点。这也是其作品被一些具有收藏眼光的投资者看好的原因。
  一位书画收藏市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画家作品,初期的市场价格往往仅为几百元、上千元,能被大多数收藏投资者买得。而一些&高成长&的优秀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其升值之快常让投资者大跌眼镜。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徐默的一幅四尺三开《秋果图》,2000年一位投资者以1000元买进,但在今年的一次书画拍卖会上却以5000元拍出,增长了400%!当然,这些都是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一些相对普通些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只要有一定的潜质,市场价格三、四年内至少上涨10%至20%以上。
  选择作品投资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哪些人属于优秀中青年画家范畴?优秀中青年书画家从年龄上看,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现在四五十岁左右,受过良好的学院教育,在画界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作品的个人风格明显,有代表性作品,且画画水平仍在提高;以专业画家为终身职业,其作品已得到市场认同。
  据介绍,投资优秀中青年书画家作品,一般有投入少、潜力大、风险低、选择多等优点,所以近年销量节节攀升,市场反应热烈。但作为经验不足的投资者,收藏中青年画家作品,一定要了解画家的&成长性&,否则就有风险。主要原因是,中青年画家数量众多,许多人还处于大浪淘沙阶段,书画的价值需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沉淀筛选,作品升值空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寻找优秀中青年画家的作品进行投资,既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也需要投资者自身的学识和眼光。
  一些在书画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业内人士反复告诉记者,对一些初入书画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购买中青年画家的作品,最好到一些知名度高、讲信誉的中介公司、拍卖公司和画廊去购买,此举既能防止买画价格与市场实际脱轨,又能较好地避免买到赝品。作为书画投资者,还要多关心书画行情,多了解成交价格,并且购买时最好从容易熟悉的中青年画家作品开始。投资者应通过多看、多听、多学习,了解各画家及其作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长期的投资,你所收藏的优秀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中,或许有个别会成为中国书画界的名家大师作品&&&这是投资者最开心的事。
  书画拍卖火爆谁是最终得益者
  文章来源: 艺术视窗
  2010年,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艺术品投资市场又一次掀起了巨浪。在春季的中国书画拍卖中,成交总额近105亿元人民币,占市场总成交额的52.09%。从去年秋拍开始,书画拍卖就显现出强劲的势头,过亿的中国书画拍品达4件。对于书画拍卖市场的&亿元&天价现象,有人认为这纯粹是资本炒作行为,与艺术品自身的价值无关;也有人认为这是金融危机后投资资金流向所形成的结果&&化解通货膨胀,达到保值增值目的;也有人质疑&亿元&古书画拍品为赝品,不值这么多钱。一时间,书画拍卖市场风起云涌,各家各执其理,闹得是沸沸扬扬,难定是非。
  书画拍卖市场火爆 谁是幕后推手
  在资本市场上,既有炒高货品价格行为,就必有幕后推手。那么,始作俑者是谁?据业界人士的分析,这是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的资本炒家们在股票、房地产市场难获暴利的情况下,&扎堆&艺术品收藏。传统书画,尤其是中国存世的古代书画,更是因其&真、稀&抗跌而成为藏家的避风港。这如同股市,资金认为哪些板块有炒作价值,哪些板块股票的价格必然大涨。我们知道,书画拍卖价格的大涨,资深的收藏家是重要的助推手之一。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6171万元)、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曾巩《局事帖》(1.08亿元)的旧藏者是比利时大藏家尤伦斯夫妇,他们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藏家,还藏有一批珍贵的中国古书画。他们献拍古书画藏品是因为收藏经费紧张,需要大批资金来建设北京的当代艺术中心。最终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吴彬《十八应真图卷》被&法人股&大王刘益谦纳入囊中。依稀记得他在1998年,以210万元的天价买下当时出价80万的上海朵云轩镇店之宝《吴湖帆设色山水册》;而于2004年,又以363万元的大手笔拍下吴冠中的作品,创造了吴冠中油画作品在中国内地拍卖的最高价。可见,藏家对拍品的竞相追捧,对拍卖价格的节节拔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更多超级富豪人士参与艺术品市场这个&游戏场&,书画拍品的价格只会水涨船高,形成浮波似浪的局面。
  天价书画拍品是否能保值增值
  我们知道,赝品、仿制品层出不穷一直是缠绕传统书画市场的老大难问题,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从晋唐时代到近现代一直悬而未决,在当下更是泛滥成灾。宋元、明四家或清四僧的画作不断在市场上流通,到处横行;文征明、唐伯虎、仇英、八大山人、郑板桥的作品比比皆是,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赝品自不必言,有的仿品质量还相当低劣。更可怕的是,有人冒充&名人旧藏&,征集假画蒙人,对于那些对&名人旧藏&感冒的藏家来说,这是一个满铺鲜花的陷阱。有人将名家书画仿品直接在国外出版,再以&回流&名义进入国内拍卖行和书画市场,制造出令人瞩目的&天价&。试问,买到这样的造假高价书画品,藏家又如何能保值、增值呢?这不过是花大价钱,买便宜货。
  书画市场火热背后 是否隐藏泡沫
  中国传统书画&破亿&已不是新鲜事,但连连&破亿&值得警惕。有业内人士担心,艺术品市场正步入一个&疯狂&时代,其背后潜藏着新的危机。他们忧虑,几年前在当代艺术品领域发生的泡沫,正在向传统书画和古玩领域蔓延。大量的投机资本正在涌向这个领域,短期内会使市场火爆,但也有可能毁掉这个市场。
  投机资本的大举进入,是否真会毁掉书画市场?我们还无法确证,但从近期书画市场的火爆情形来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书画拍价进入了快车道,增长迅速。是否透支了未来几年的升值空间?未来还有没有升值潜力,这很难有定论。但只要逐利资本存在,炒作都会&生生不息&。若市场制度管理不善、牟利者不择手段、赝品横行无忌的情况延续,书画市场迟早会被毁掉。
  拍卖市场&击鼓传花&谁是最终得益者
  某名人说过,只要有利润可图,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在股市里,&击鼓传花&效应屡见不鲜,控股庄家将高价股转给下一个庄家,依序传递,直至大部分筹码派发到散户手上。当下的书画市场,几乎各行业的大基金、大机构都想染指其中,分得一杯羹。拍卖公司早在里面淘金,出尽法宝挖掘书画品渠道,从日本征集回黄庭坚的《砥柱铭》就是一个鲜活的个案;而眼下银行、投行、信托、保险业、大户都跃跃试水,八仙过海各出奇招。长袖善舞者掌握书画精品,控制着话语权,拿着专家鉴定为真迹的证明书大肆宣传,在拍卖场上风光无限;书画大户则利用炒作哄抬书画作品价格,将名家字画快进快出,不断牟利;造假者不断通过各种手段生产赝品,他们与不正规的拍卖公司联手,大发不义横财。
  2010年春拍书画市场固然火爆,成交额节节上升,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当下呈现出&牛市&气象,但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隐藏种种担忧。从目前火爆行情的最终得益者来看,买家极有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沼。谁来约束市场不规范行为,谁来保障买家的权益?选择购买艺术品来规避通货膨胀危机没有错,前提是要购买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书画拍卖转暖复苏(图)
  进入9月份,2007年国内春拍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盘点春拍成为媒体的一大热门话题。中国书画在历经2006年的调整后在今年春拍中表现出一种&转暖复苏&的走强态势,成交活跃,买气渐旺。中国书画是否真正由低迷转强?市场是否出现了&拐点&?在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品种中谁更显活跃?几大拍卖公司的增长幅度是多少?书画市场的今后趋势是什么?笔者试做一简单分析。
  书画整体走出调整趋明朗
  据雅昌艺术网已公布的春拍成交数据,今春书画拍卖不少公司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总体成交良好,涨势喜人。
  书画市场在经过一年多的低迷调整后开始转暖走强,市场人气明显复苏,资金有逐步放大迹象,市场拐点已经出现,种种信号表明,中国书画行情正日趋活跃,走出低谷。
  透过国内几大龙头拍卖公司2007年春拍的中国书画成交结果不难看出,书画行情已&由冷转热&,上涨势头良好。笔者根据刚结束的春季大拍成交额依次排队,书画成交最高的当属中国嘉德,其&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12409.48万元,&近现代书画两个专场成交额11051.71万元,当代书画专场1306.81万元,书画总成交2.47亿元,不仅总成交居国内第一,&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均位列国内第一,体现出其多年来书画拍卖形成的传统优势。与2006年秋拍相比,书画成交额增长49.1%,增幅8158.22万元。北京保利作为一家新拍卖公司,已迅速跻身国内一线大拍卖公司行列,不仅当代艺术成为其强势品种,中国书画也咄咄逼人,今春其书画总成交高达2.07亿元,在中国嘉德之后位列第二。&古代书画&成交7876.99万元,&近现代书画&成交10339.67万元,成为国内春拍第二家&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过亿元的公司,与2006年秋拍相比增幅8002.1万元,增长62.68%。北京翰海以书画总成交1.43亿元排名第三,比2006年秋拍增幅5566.03万元,增长63.6%,其&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虽逊于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但&当代名家书画&和&当代名家册页&两个专场成交额达3755.9万元,当代书画成交位居国内&老大&。此外,西泠、朵云轩、匡时国际三家公司今春也成交不俗。
  当前,国内艺术品拍卖业强弱分化已日趋明显,像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这样的一流公司将有望迈进&10亿元&俱乐部,书画拍卖的优势将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公司,它们的成交将占很大的比重,天价也出自于这些行业领头羊,它们将成为行业冷暖的&风向标&。进入2007年后,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强弱分化正在加剧,少数知名公司的品牌效应已开始凸显。
  市场转暖由诸多原因促成
  笔者以为,今春书画市场转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资金、人气、拍品、市场周期性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资金放大明显,说明有增量资金进场。股票市场因处在高位,会有少量股市获利盘套现转而投资艺术品,即便量不大,但对艺术品这个小众市场而言足以搅起波澜,如果没有新资金进场,出现今春的回暖是不可想象的。其二,人气得到复苏,自2005年底至今,市场人气逐步恢复,买气渐旺,2006年书画成交率大多在50-70%间低位徘徊,而今春书画大拍许多场次的成交率在80%以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其三,拍品质量的提高也不可或缺。今春中国嘉德、匡时国际、北京保利、北京长风在拍品档次上都较以往有一定的提高,不乏精品佳作。其四,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是上涨的因素之一,市场总是周而复始,涨跌起伏,在多时谷底&潜伏&调整后,再度掉头上涨也就顺理成章。其五,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也是一大利好,股票市场对此题材早已炒作多时,艺术品市场当然也不会对此毫无反应。
  当前市场特点与未来走势
  纵观今春国内大拍,书画市场的&拐点&特征已较为突出。人气转旺,成交活跃,资金放大,天价频出,这些都是&拐点&的几大特征,国内书画市场由弱转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不是普涨,但市场被&激活&的特征非常明显。
  拍卖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公司书画成交同以往比较持平或下降。虽然今春大拍书画成交总体出现一定幅度增长,但对整个行业来讲苦乐不均,也有一些公司不增反降或基本持平。如多年来一直以中国书画拍卖见长的北京荣宝3个书画专场总成交仅7437.76万元,同2006年秋拍的9404.89万元相比减少了近2000万元。北京华辰两个书画专场成交额4458.96万元,同去年秋拍4281.53万元基本持平,与2006春拍1.08亿元相比则大幅下降。近一两年,艺术品拍卖业扩容较快,新增面孔日渐增多,不乏一些有实力的新公司进入,如北京保利、北京长风等,大家都来抢一块&蛋糕&,必然造成市场的重新分割,一些老牌公司业绩下降也是必然。激烈的竞争促使一些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北京荣宝今年春拍新增&中国油画&和&古董&专场,分别成交5910.74万元和1978.68万元,弥补了中国书画成交缩水造成的损失。
  细观今春国内大拍,书画总成交额超亿元大关的公司无不设立了&古代书画专场&,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西泠印社、朵云轩等,可见古代书画已成为一线大拍卖公司的&门槛&,成为体现公司实力的一个标志,如中国嘉的钱维城《燕荡图手卷》(2408万元)、恽寿平《仿古山水册》(1232万元)。但回顾春拍,古书画精品还是难得一见,多少令人遗憾。近现代书画当前被各家公司视为&重头戏&,北京保利的李可染《漓江胜境》(1518万元)、匡时国际的&齐白石书画专场&,都是成交增长的良好保证。当代书画成交基本保持平稳,人为炒作已少有人跟风。
  尽管成交上涨,但赝品与假拍问题却不能回避。随着市场的规范和买家的成熟理性,靠赝品与假拍生存的公司将被淘汰,未来市场分化将加剧,缺乏特色和实力的公司无疑将退出市场。
  集合优势资源联手拍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新尝试。7月10日,上海崇源和上海工美两家拍卖公司整合资源联手春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书画总成交达9392.84万元,&古代书画专场&成交4494.71万元,&近现代书画&成交4898.13万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集中资源和走联手之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也是一种新尝试,对整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可以预期,在今后几年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重组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与方向。
  书画拍卖市场乱象
  经济观察报 祁志锐/文 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业应运而生。初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是健康规范地发展着。而近几年,惟利是图,知假卖假,雇&托儿&上拍的事情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时有发生,大有蔓延之趋势。
  卖家、拍家、买家,各路神仙心知肚明。卖家为抬高其作品的价格,雇&托儿&举牌,如遇盲目跟牌者,便会破费钱财;如没有跟牌者,就自己买回。拍家呢,上拍作品对其真伪的鉴定太过草率,甚至我们怀疑拍家明知是假画,也会力挺上拍。拍卖公司不能保证其作品的真实性,那谁还敢来买画呢?名家作品,拍家的利润空间巨大,所以,不惜拍假铤而走险。买家呢,只要是名画,就盲目举牌,再加上对画家其一生的绘画成就即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只认名不认画,买假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说来也奇怪,有些买家,明知其作品有假,也照举牌不误,难道他看不出是赝品吗?让人一头雾水。
  其实,对于仿名家的赝品,即使不看原作,只看拍卖画册上的印刷品,也能鉴别出作品真伪之七八。
  首先是名家深厚的绘画功力赝品者所不能及。
  以中国画为例。名家原作是画出来的,而赝品多半是描摹出来的,这是任何一件赝品所不能达到的。明眼人一看便知。
  名家的原作整幅画面一气贯通,笔断气不断,笔笔相随,环环相扣,力透纸背,浑然一体。而赝品做尽表面功夫,功力却非一日练就,赝品描摹者何以能达到原作的水准?
  从名家原作的绘画过程可以看得出,画家胸有成竹,轻松挥洒,落笔肯定,墨色层次丰富而清晰,且章法严谨。而赝品运笔小心谨慎,笔墨层次单一而含混,甚至有支离破碎之感,更无章法可言。
  以傅抱石的山水画为例,&看似一片乱画,却融合、提炼了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披麻、解索、乱柴、牛毛、鬼面、骷髅、卷云、斧劈、荷叶、折带等皴法。几乎没有一种皴法不被包容吸纳进去,而汇集在破笔散锋的运用之下,创造了有名的&抱石皴&。画家的作品无论画幅大小,均气势磅礴,一气呵成。而赝品则乱而无法,尽管貌似,气韵却无法贯通,在画面的整体感上露馅儿是所有赝品的通病。
  艺术品拍卖市场,只要哪位名家的画作卖得好,哪位名家的赝品便会出现。仿吴冠中的赝品多次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便是一例。
  吴冠中,当代健在的一代绘画大师,&形式大于内容&、&笔墨等于零&的绘画理论验证了他的绘画成就。无论是油画作品还是水墨丹青,都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美学之精华。所以,其各类作品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拍卖市场的追捧。正因为如此,明目张胆地仿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而拍卖的事件屡有发生,吴老先生是防不胜防。很多因拍卖赝品引发的诉讼纠纷也由此不断出现。
  当代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在一次拍卖现场,亲眼目睹拍卖他的假画,无法制止,无奈,愤然拂袖退席。
  近日,某拍卖公司拍卖已故现代派大师林风眠的作品,画已拍出,被舆论指责为是赝品,到现在没有结果。
  徐悲鸿的马,也成为造假的目标。笔者就看见登在《中国文化报》上的徐悲鸿的原作马和赝品马的对照图,以提示人们如何识别名人名画的方法。所以,想收藏徐悲鸿作品的人要小心了。
  名家赝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没有尺寸太大的作品,因为其仿制的难度太大。另外,每一位画家,在题材方面都有自己的擅长所在,正如齐白石不可能去画驴,而徐悲鸿不可能去画虾一样,这也是买家应该格外警惕的一点。
  中国书画造假虽然有历史渊源,但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恃无恐,无所顾忌。所以,收藏者必定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了。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方能立于不被骗之地。投机者另当别论。
  中国画造假甚是猖獗,中国的油画造假也不示弱。反映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油画作品及各名家的油画作品,已经有了造假的苗头。所以,对收藏这方面作品的买家来说,也要警惕了。
  若到潘家园书画市场,仿各路名家的作品多了去了。卖画小老板明确告诉你,这就是仿品,几十元百元左右一幅便可拿走。而在拍卖现场拍卖的假画,尽管仿冒的比&潘家园&的高明许多,但是,这种打着名画家的旗号兜售赝品的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为什么假画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屡屡得手,特别是仿已故名画家的赝品,每每总能上拍,大有越拍越多的趋势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每一位有成就的名画家,在他这一生当中,每一个阶段的画风是什么样子,特别是已故画家一生当中画了多少作品,基本脉络是比较清楚的,更别说美术史学家、书画鉴定家的专门研究了。
  金钱的诱惑,利益的驱动,社会风气的败坏,渗透到各个领域,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未能幸免。
  诚信,在当下中国,一直是个问题。
  艺术品的收藏和交易,从某种意义讲,在中国已变成了一桩投机的生意。
  中国书画拍卖市场深度分析(组图)
  【 来源:搜狐文化 】
  1、中国书画出现突破行情,成为推动市场复苏的核心力量
  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之所以能够呈现出&V&字型复苏的走势,关键是由于中国书画的市场行情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2009 年中国书画市场拍卖成交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08.32 亿元,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历年拍卖以来单独品类艺术品的年度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① 从上拍量看,2009 年古代书画的上拍量比2008 年增加了 2544件;近现代书画的上拍量比 2008年增加了 9440件;当代书画上拍量增加了 2285 件。
  ② 从成交量看,2009 年古代书画的成交量比2008 年增加了 3138件;近现代书画的成交量比 2008年增加了 10104 件;当代书画成交量减少了 2510 件。
  ③ 从成交率看,2009年古代书画的成交率 75.01%,2008 年古代书画的成交率 67.65%,相比较,2009 年古代书画成交率增加了 7.36%;2009 年近现代书画的成交率 75.59%,2008年近现代书画的成交率 68.87%,相比较,2009 年近现代书画成交率增加了 6.72%;2009 年当代书画的成交率 70.22%,2008 年当代书画的成交率 65.94%,相比较,当代书画的成交率增加了 4.26%。
  ④ 从成交额看, 2009年古代书画的成交额比2008年增加了16.09亿元,增幅达72.34%;2009 年近现代书画的成交额比 2008 年增加了 25.74 亿元,增幅 77.22%;2009 年当代书画的成交额却比 2008年增加了 2.92 亿元,增幅 36.59%。
  ⑤ 从各类拍品所占的市场份额看,古代书画占书画市场的份额从 2008 年的35%增加到2009 年的 35.39%;近现代书画所占书画市场的份额从 2008 年的 52.44%增加到 2009 年的54.54%;当代书画所占书画市场的份额从 2008年的 12.57%下降到2009 年的 10.07%。 以上2008 年和2009年数据的变化显示,无论从上拍量、成交量、成交率、成交额还是所占的市场份额看,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的数据均呈现上升势头,其中这两类拍品的成交额增幅均在 70%以上,足见,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在 2009 年拍卖市场中交易量得到进一步放大,这也为书画市场整体行情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 2009年的复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09 年下半年书画成交活跃
  另外,从 2009 年上下半年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和当代艺术三类拍品的成交数据比较来看,2009年下半年书画成交比 2009年上半年增幅明显。
  对比 2009 年上下半年中国书画的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金额看,下半年书画的上拍量比上半年增加了 17048 件,成交量增加了 12164 件,成交金额增加了 39.79 亿元,增幅达116%,可见 2009 年下半年中国书画成交势头比下半年增幅显著。
  3、书画精品价格进入&亿元时代&
  此外,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在 2009 年创造的高价也带动了整体市场行情的发展。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古代书画的成交额已经进入到了&亿元时代&。中贸圣佳拍卖公司 2009年 10 月秋季拍卖中上拍的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的成交额高达 1.34 亿元;北京保利11 月秋季拍卖的明代画家吴彬《十八应真图》以 1.69 亿元的天价将中国古代书画此前的拍卖价格纪录再次刷新!在同一专场中,宋代书法家曾巩的书法《局事帖》也以 1.01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中国嘉德秋季拍卖的《朱熹、张景修等宋名显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手卷)也达到了 1.008 亿元的高价。短短的一个拍卖季中国古代书画就有 4 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了亿元大关。这种现象充分说明藏家对于古代书画精品的承受力从以前的千万级提高到亿级。在古代书画的&天价&效应下,中国近现代书画也是高价不断:北京保利秋季拍卖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夜场拍卖中齐白石的作品《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页》(十三开)拍到了 9520 万元的天价,创出了齐白石个人作品以及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价格的历史新高!傅抱石的作品《杜甫诗意图》在中国香港特区佳士得拍出了 5287.76 万元人民币,也创下傅抱石作品拍卖新高!北京匡时国际秋季拍卖推出的张大千 1965 年的巨制《瑞士雪山》以 5264 万元的高价再创艺术家本人作品拍卖价格新高!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市场交易量与高价这种&双管齐下&的配合正是拍卖市场复苏的核心动力。
  中国书画拍卖业进入亿元时代
  日 来源:北京晨报
  1.69亿元、1.09亿元&&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曾巩的《局事贴》用这样两个惊人的数字把中国书画拍卖业送进了亿元时代。明代画家吴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分别将全球中国绘画成交纪录、全球中国书法成交纪录收入名下。
  昨天结束的新一季秋拍中,翰海、嘉德、保利三大公司用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把2009年的拍卖市场定义为&疯狂&。先是北京翰海以总成交10.55亿元红火收槌,紧随其后的嘉德、保利拍卖会又将人们的关注点拉入&亿元时代&:昨天,中国嘉德2009秋拍进入最后一天,在上午进行的&宋元明清书法墨迹专场&中,作品宋克的《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在经过100轮激烈叫价后,以6832万元成交;随后,朱熹、张景修等七家《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被摆上拍卖台,120万起价后即有数位现场及电话委托买家争相加价,随后,场内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两位买家轮番竞价,当报价至8000万后,一位藏家直接给到9000万,最终,以1.008亿元成交,高出估价60余倍。而保利方面,《十八应真图卷》的1.69亿元,《局事贴》的1.09亿元更在&价&惊四座的同时把中国书画拍卖业带进了新的时代。
  《十八应真图卷》
  明代画家吴彬《十八应真图卷》著录于《秘殿珠林续编》,引首为乾隆题&游艺神通&四楷书,卷中钤乾隆诸玺并行书题跋,吴彬作品传世稀少,入清内府并著录在《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续篇》中共18件,得乾隆亲题者仅此一件,正可谓&宝笈之宝&。
  《局事贴》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局事贴》为海内外孤品,经项元汴、安岐、张珩收藏,并经徐邦达先生考证。专家们见到曾巩的《局事贴》时,无不肃立良久,曾巩在全球各大博物馆均无真迹保存,此次这件传世孤品被业内认为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史上学术价值最重要的一件,众多业内前辈专家对保利拍卖能将国宝回流国内大加赞赏。
  疯言峰语
  有货有钱 不疯才怪
  覆巢之下也有完卵,这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在金融危机没有走远的这个冬天,北京拍卖市场却春意盎然:翰海、嘉德、保利等大拍卖行的总成交额分别轻松逾越几亿、十亿大关。艺术品市场为何如此疯狂?
  首先是货好。&经济不好时藏家会惜售&的理论已过时,如今许多藏家都不再单一玩收藏,许多也涉足金融。当金融市场不好时,他们也需要抛出藏品来解燃眉之急。由于大市不好,一般艺术品很难卖出高价,这个时候,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拿出看家好货才有白银滚滚。
  其次,有好东西就有好买家。这是因为许多买家也不是单一的收藏家,他们中多是投资者,投资艺术品的铁律是&&只要东西对,就没有风险。攥着大把金钱的投资者们,血液永远是沸腾的,即使再猛烈的金融危机,他们也不会甘当守财奴,因此许多人将原本投资到股市、房地产市场的金钱转投到&不占地、不吃喝&的艺术品领域。也有一些买家有平衡、降低风险的意图,将投资平均分配,用艺术品市场的盈余平衡股市的亏欠,从而达到整体风险降低的目的。
  缺钱的人抛出奇货,大量资金疯狂涌入,有钱人和有货人的需求实现最佳对接。这种情况下的市场,不疯才怪。
  今秋书画拍卖行情解析:当代书画价格有点&发虚&
  && 来源:新民网
  牟建平
  2010国内秋拍再度显现火爆行情,亿元书画屡出,市场人气旺盛。秋拍中书画行情呈现哪些特点?古书画价格为何两极分化明显,未来上涨动力怎样?近现代书画为什么突然发力走强,价格是否有支撑?当代书画缘何&跟涨&,安全区域在哪里?
  古书画价格两极分化
  从单价来看,秋拍中超亿元的古书画共4件:嘉德王羲之摹本《平安帖》3.08亿元刷新全球中国书法拍卖纪录,领衔2010年秋拍;北京保利南宋《汉宫秋图》1.68亿元;中国嘉德明陈栝《情韵墨花》卷1.13亿元;西泠拍卖八大山人《竹石鸳鸯图》1.18亿元,创造了八大山人拍卖天价。此外,超千万元的拍品达数十件。
  从成交总额来看,今年秋拍古书画较春拍略有放大,但总体没有超过50%。如北京保利秋拍&古代书画&专场(1.21亿元,成交率55.5%)、&咀英澄华DD清代宫廷典藏中国古代书画夜场&(7.42亿元,成交率82%),比春拍的&中国古代书画夜场&(7.04亿元)和&中国古代书画&(0.74亿元)两个专场成交放大仅10%;中国嘉德&中国古代绘画&专场(2.82亿元,成交率75.8%)、&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1.93亿元,成交率80.7%),较春拍增长近三成;匡时国际&古代绘画&专场(2.35亿元,成交率83.3%)、&古代书法&专场(1.59亿元,96.6%),比春拍增长近七成。
  不容忽视的是,古书画在破亿的同时也面临着价格&两极分化&的窘境,高的极高,低的几万元、十几万元成交的拍品比比皆是。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买家对古书画的真伪心存疑虑,对古书画缺乏了解和认知。目前,古书画主要是靠重量级拍品拉动上涨的,并不是全面的普涨,未来上涨动力是否能延续,令人担心。
  近现代书画价格大幅飙升
  笔者在秋拍前曾发表文章,预测秋拍中近现代书画有望接过&接力棒&,成为秋拍重头戏,如今已应验。
  近现代书画为何在秋拍中大幅飙升?根本在于春拍中国嘉德张大千《爱痕湖》1.008亿元高价成交后,近现代书画行情被彻底激活,上涨空间被打开了。更关键原因是近现代书画具有&存量大,时代近,真伪相对易辨&等优点,自然受到各路买家的热烈追捧,特别吸引了不少新资金的关注,成为秋拍中的热门也就顺理成章了,近现代大师精品的抢夺无疑成为秋拍中的一大亮点。
  在秋拍中,许多近现代大师的作品均诞生了千万元高价,如张大千的《天女散花》(7448万元)、徐悲鸿的《三狮图》(2128万元)、齐白石的《松鹰图》(2856万元)、吴昌硕的《花卉屏风十二扇》(3696万元)、潘天寿的《微风燕子斜》(1680万元)、傅抱石的《高士观瀑图》(1792万元)、黄胄的《丰收图》(3752万元)、李苦禅的《英姿飒爽》(1120万元)等。
  不少人担心近现代书画价格太高了,个别已经超过了古代大师的价位,价格有&倒挂&的嫌疑。笔者以为,近现代大师画作价位之所以高企,一方面是新入场的资金过于充裕,另一方面可买的古书画精品稀少,导致大量资金流向近现代书画。就目前看,近现代书画大师的精品价位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是较为安全的,馆藏级的代表作可在5000万元以上,价格是有一定支撑力度的。起码在一两年之内,近现代书画行情总体还将是&趋热&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秋拍中近现代大师的赝品也上拍不少,一些投机客趁市场行情好来借机兜售假货,买家对此应有清醒认识,避免上当受骗。
  2010书画拍卖关键字:&高&&多&&新&&精&&疑&
  来源: 中国网滨海高新&&& 关键字:书画拍卖;高;拍卖公司;借力;关键字&&& 作者:鲁婧&&&
  2011中国传统农历新年即将到来,热闹、纷扰了一年的书画艺术品拍卖市场暂时告一段落。这一年中,&亮点&不断,过亿元高价拍品频出,精品频出,但是在这&高价&的背后,怀疑争议之声也一直如影随形,这一切赚足了大众的眼球获取了很高的关注度。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常务主任、秘书长张忠义先生表示今年的书画艺术品拍卖特点显著,可以说,和历年相比,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不同之处。为此,张忠义总结了五个关键字来总结2010年的书画拍卖行情。这五个字分别是:&高&、&多&、&新&、&精&、&疑&。
  这个&高&第一主要是表现在成交额高。据统计,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年成交额573亿元的新纪录,较之亿的成交额有超过150%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第二,这个&高&是单件拍品价格高。到目前为止,过亿的文物艺术品已达到十几件之多。以书画为例,中国近现代第一贵的艺术品不断易主,如徐悲鸿《巴人汲水图》拍出1.7亿人民币的高价,李可染的《长征》1.075亿,张大千《爱恨湖》也是拍到一亿以上。在古代书法里,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拍出3.08亿元,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除了过亿的艺术品之外。其他还有许多艺术家拍品没有过亿,但是作为艺术家个人来讲,多数创下历史新高。
  这个&多&主要表现在今年艺术品上拍数量增多。与往年相比,艺术品上拍数量急速增长。另外,拍卖场次增多,除了几家大的拍卖公司外,一些中小拍卖公司也纷纷举办拍卖专场。
  这个&新&体现在新入市的藏家数量上,新进藏家大量入市,导致新的资金大量进入。新进资金从不同的渠道纷纷地进入文物艺术品市场,特点也非常明显。
  去年过亿拍品频现,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是精品入市的体现,有很多拍品过去都是很难见到的。如王羲之的《平安帖》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业内专家纷纷指出,事实和时间证明,精品依然是市场所追捧的,而近现代过亿拍品的出现,对近现代精品未来的走向起到风向标作用。
  这个特点异常突出。2010年,拍场异常火爆,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对拍品真伪及成交真伪的争议与疑问。这个争议之声反映在媒体的一些报道中,非常突出,如拍出4亿天价的《砥柱铭》从一开始就在对其真伪的鉴定上存在很多争议。还有过亿拍品的成交真伪之谜,也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从艺术品市场的主流上看,这种泡沫现象是局部的,并不能妨碍整个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收藏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新进藏家入市的&两个准备&&一个借力&
  现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从经济角度看,与其他投资手段相比,获利程度算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市场的火爆带动了一大批新进藏家准备或已经入市,在此书画鉴定专家张忠义先生告诫新进藏家入市之前要做好&两个准备&&一个借力&。
  第一要摆正心态,文物艺术品市场风险大,&水很深&,某种程度上讲,陷井也很多,首先要喜欢收藏,塌下心来,认真研究,不能纯以获利为目的。第二要做好相关收藏知识的储备,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增长实战经验。应该遵循艺术品市场收藏投资的规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另外还要学会&借力&,借别人的力,借别人的眼,多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多请教知识丰富有经验的专家,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让自己的投资事半功倍。(鲁婧)
                         
资料出处:来源: 新华网
-- 合作媒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匡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