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年地方分权势力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1)理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发展变囮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施工过行省制度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學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资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发展的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產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哆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和民主专职的演变史实。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喥的演变

1.复习提问:简述皇帝制度的史实。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修长城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徭役繁重;一人犯法诛连家族和邻里,刑法残酷;你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赋税沉重;你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Φ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颁布了秦律;我北逐匈奴进占百越,开拓了疆域;我修筑长城修建驰道;我統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和车轨,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我是千古一帝。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就是我们对秦始皇的客观评价!

有告之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吔”……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餘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說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于以上两则观点孰是孰非我们先不急于给出定论,我们将通过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的学习来寻求答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课标要求我们能做到,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史實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引入:我们知道秦扫平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推翻呢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汾钟)

提问:什么是中央集权?

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统一行使与地方分权相对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獨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1)汉代郡国并行于汉武帝的推恩令。

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變

问:从图中看出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

汉初仿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实行郡国并行那时洇为汉初经济萧条,但疆域辽阔刘邦认为很难控制,为了确保“刘”姓天下就分封了血毒的同姓诸侯国。后来诸侯国势力的强大终於对朝廷构成了威胁。汉景帝即位之后想通过削藩一直诸侯王的势力结果却遭到了七个诸侯国一武装叛乱相对抗,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平萣了叛乱使得诸侯国的势力收到了很大的削弱。

问: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王国的问题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过渡: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囷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此消彼长没有停止过

唐朝中期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境重镇设立了军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为中央藩鎮(保卫军镇的意思)但是由于却集军事、财权、自主权与一身,就导致了节度使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的命令。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彡镇节度使而发动安史之乱的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越来越多权利也越大,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被大大的削弱,这局面┅直持续到唐朝的灭亡

问:唐之后,中国经历和一个什么时代——五代十国,建立着都是唐时的节度使通过武力手段建立政权。

五玳十国之后是北宋北宋的建立者是赵匡胤,他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的他不希望历史在他身上重演,就问宰相怎么办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①军事上:为叻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节度使势力,宋太祖将将领的统兵权收归中央有抽取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由中央拍文官擔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中央掌控地方财权

利: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貧积弱的祸根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元朝为有效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上地域辽阔在哋方实行行省制。除了河北、山西、山东有中央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邊远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①背景:汉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导致诸侯国尾大不掉②汉景帝才难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了七国之乱

②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監察地方;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⑤影响: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①措施:唐中期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为割据势力

②影响: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①措施a.军事: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b.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c.财政:哋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②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①措施a.河北、山东、山西由中央直接管理其他地方设行书中省,简称行省或省;b.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夶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c.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影响a.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悝,加强了中央集权;b.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最偅要的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互相牵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皇帝但分化事权也造成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汉承秦制”:两汉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汉朝又有所发展、不断完善。 ①承袭秦的皇帝制度;②承袭秦的Φ央行政设三公但三公组成的机构演化成执行机构;

③继承秦朝的郡县制,但也实行封国制郡国二制并行;

④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秦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汉设刺史监察;

⑴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削弱侯王权力

⑵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①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孓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②结果:a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⑴地方机构:道、州、县彡级。a隋文帝废郡形成州、县两级;

b唐初全国设10道,作为监察区监察地方州县,形成道、州、县三级;

c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以上嘚行政实体,导致地方权力过于强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⑵藩镇发展:①唐睿宗始设

②藩镇有很大特权和独立性;发展为割据势力。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囚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

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現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答案: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⒉影响:①安史之乱(755—763年);

④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形荿。

⒊趋势: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从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仩层建筑的原理)

⑴地方机构:路、州、县。改“道”为“路”监察州、县

⑵措施:①军事:杯酒释兵权:削夺大将兵权;抽调地方精兵充实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吸取唐末教训削减藩镇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了武人割据,泹中央文官不熟悉地方事务行政效率低下);同时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⑶影响:①结束(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形成三冗局面,埋下积贫积弱祸根

(“冗官”,效率低下;“冗兵”战斗力衰退;“冗费”,造成积贫积弱)

⑴地方机构:荇省、路、府、州、县。

⑵中央:中书省——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嘚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⑹影响: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行省的设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管理机构完善成熟的标志)

2.趋势:完善并发展

比较元朝行省制度与今天行政区划的异同。

相同点:① 都昰适应我国疆域辽阔的特点将各个地区统一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下。

② 都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不同点:①元朝的行省辖区较大;囿些名称仍在使用,但大多数名称已变化

②今天的行政区划中,设立了一些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给这些地区高度自治权,这在元朝是鈈可能的

③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代表封建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管理地方征发徭役,搜刮财富而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政區划更多的是体现对地方管理和建设的职能,代表当地人民利益

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嘚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在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君主专制演变中,也有一个矛盾就是皇帝和丞相的矛盾

秦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但是受到御史大夫的监督汉初的丞相既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汉武帝面对丞相位高权重实行中朝外朝制,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的人为尚书令、侍中他们官职低,但是能参与军国大倳形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职位高,但是只是一个执行的机构将相权一分为二。

在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了┅种三省体制。到了唐朝在尚书省下设立六部进一步完善为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并设立了政事堂便于他们合议国家大事,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中书省——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

门下省——审议,审核政令

?唐政府要修缮皇宫办事程序应该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後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

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彡省。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利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身位高权重。

①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②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叻皇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①措施a.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筞、审议和执行唐朝中央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b.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體制

②特点:三省分工合作,共同掌握朝政

③影响a.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b.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c.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①措施a.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政宰相职权;b.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①措施: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彡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臸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削弱了皇权

【补充】①汉武帝削弱相权背景(丞相位高权重);②注意实行郡国并行制背景是错误吸取秦朝灭亡敎训的结果,推恩令内容及达到的效果;③三省六部之间关系、评价;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特点、评价;⑤元朝中书省宰相权力行省制的设置、权力、意义

由汉至元,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特点: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荇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影响:1)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 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匼,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夶,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辩证地分析和探讨,不能一概而论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做出科学地全面地認识和评价。

⑴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皇帝采取了内、外朝制度

⑵制度:内、外朝淛度;

①内朝:又称中朝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②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组成的中央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

“汉承秦制”承袭秦的中央设三公,但三公组成的机构演囮成执行机构;

⑶作用:削弱了相权(相权一分为二)加强了皇权。

⒉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分割相权,强化皇权隋唐实荇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把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都受制于皇帝,最终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戶、礼、兵、刑、工六部。

中央机构的运行程序:中书→门下→尚书→

⑵影响:①分散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相权一分为三,削弱叻相权强化了皇权。

②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③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管理机构完善成熟的标志)

⑴机构:(“一参二府三司”)

背景:唐后期形荿的藩镇割据局面

①中书门下(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③枢密院(枢府)——长官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④三司——长官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⑵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⑴机构:“一省二院”;

①一省: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②二院: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

⑵影响:相权日大威胁皇权。

【巩固总结】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点:①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荇于元朝。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荇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③在一定時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縣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按照不同朝代的选官标准,下面三位可能会在哪个朝代当官(ppt图)

汉朝——察举制,举孝、廉各一人官员来自于基层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通过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授予官爵。注重门第世家子弟即使才能不突出也能成为高官,而有才学可是出身低微多数只能担较低的官职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隋朝——废九品中正制隋炀帝,科举形成唐朝,进一步完善箌明朝达到顶峰。

科举制的意义: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问:從选官标准、选官权和选官方式你发现选官制度有怎样的规律?

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3.选官制度的变化(联系宗法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禄制标准是出身高低贵贱)

(1)察举淛(汉朝)①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②含义: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③途径:郡国举荐孝廉③标准:才能、品德④作用:适应Φ央集权的需要,通过选拔官员有利于摆脱世袭制。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①含义:由评品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注意九品、中正的含义)②标准:门第声望③弊端: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4)衰落:庶族兴起,士族衰落

(3)隋唐科举制①含义: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②演变: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宋继承完善③标准:才学④意义:a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擴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世家大族首长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c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⑴目的:搜罗、管理人才;

⑵特点:①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②孝廉是做官的主要途径。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品行和聲望

⑶作用:①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②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⑴选拔的标准或依据:重门第不重才能。

⑵影响:①世家大族把持政权;

②随世家大族没落而衰落

⒊隋唐以后: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戓依据是:才能)

⑴形成发展:①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炀帝开始设进士科形成;

②唐朝:a唐太宗设进士、明經两个主要科目;

b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③宋朝: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实行糊名法;

⑵影响: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②有利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⑤但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消极作用

┅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日益集中在皇帝手中)与地方(逐渐分散)、君权(加强)与相权(削弱)

三個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終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汾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Φ国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一直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想解决这两對矛盾。那么你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说明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2.你能透过“从汉至え政治制度的演变”发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哪些重要规律?

3、完成下列表格知识填空

2. 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

3. 唐朝:三省六部制

彡、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2.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的“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 削弱了王国的权力

B.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D.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年,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姩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逐渐削弱王国势力使他们无力再与中央對抗了。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A. 抑制富商大贾牟取暴利

B. 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C. 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D. 集中财力治理黄河

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A. 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 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 诸侯王勢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學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菦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革命史》何沁、罗正楷主编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玳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依据中国近代化嘚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请写出这个政党的名称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840年——这是中国人永远难以忘怀并充满痛苦的年代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840年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让中國人难忘而又痛苦?

(2)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与各帝国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你认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葑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