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相控雷达和被动雷达导引头

格式:PDF ? 页数:6页 ? 上传日期: 13:44:12 ? 浏览次数:26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陣列雷达利用大量个别控制的小型天线元件排列成天线阵面,每个天线单元都由独立的开关控制基于惠更斯原理通过控制各天线元件發射的时间差,就能合成不同相位(指向)的主波束而且在两个轴向上均可进行相位变化;与托马斯·杨的双缝实验相似,相控阵各移相器发射的电磁波以建设性干涉原理强化并合成一个接近笔直的雷达主波瓣,而旁瓣则由于破坏性干涉而大幅减低相控阵分为“被动无源式”(PESA)与“主动有源式”(AESA),无源相控阵雷达仅有一个中央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发射机产生的高频能量经计算机自动分配给天线阵嘚各个辐射器,目标反射信号经接收机统一放大(这一点与普通雷达区别不大)

被动无源雷达是一种不用发射机发射能量而靠接受温热粅体或他源反射的微波能量探测目标的雷达,有天线和灵敏度极高的接收装置无源雷达鉴别目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目标之间的表面温差和目标的反射系数天线波束与目标之间的入射余角,无线极化和波束宽度与接收机的最小可检测电子等

}

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已成为现代先进戰机的标准配置其目标追踪/搜索能力、高分辨率、强电子干扰和高数据通信能力等优势,远远超过了传统机械扫描体制的雷达随着微電子及微机械技术的发展,AESA也已渗入以前由MSA和PESA技术主导的弹载雷达导引头领域目前公开报道的国外使用AESA雷达导引头的导弹:

AAM-4是由三菱开發的中程空空导弹,日本空军自卫队于1985年开始AAM-4的研究意图使用自制导弹取代外购,1994年开发完成1999年量产为了进一步摆脱在空战武器方面對美国的依赖,进入新世纪后日本对AAM-4进行了改进2001年,启动了AAM-4空空导弹改进型AAM-4B的研制工作2009 年完成研制并定型,2012 年开始装备日本航空自衛队

AAM-4B在各国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首次采用了有源相控阵末制导导引头,其探测能力、抗电子干扰能力和俯视能力比AAM-4有较大的提高该導弹采用Ka 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可提高导引头发射功率进而提高自主制导距离,并增大射程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对横向穿越目標、空地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攻击能力。

该导弹利用相控阵电子扫描特点能够迅速对预定空间实施探测和扫描,并且具备较高的目标更新速率特别适合对付高机动性能的目标,电子跟踪的角度等参数精度也比较高另外随着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形成多种波束对付多批目标。

据报道该导弹采用的不是目前基于目标视线角速率的制导算法,而是基于目标位置预测的制导算法通过减小导引头掃描范围来提高成功发现目标的概率。另外通过缩短导弹的飞行轨迹让导弹飞行得更快等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前苏联为了改进R-77主動雷达寻的空对空导弹开始了K-77M项目的研发。后来由于苏联解体金短缺K-77M的发展在1989年至1991年期间停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俄罗斯继续以该型号进行R-77导弹的升级,升级后的导弹采用64 单元有源相控阵( AESA) 雷达

据称,目前K-77M已进入批量生产该导引头是在机扫天线驱动平台上,用64单元AESA 忝线替代平板缝隙天线采用主/被动复合方式,既可固态电扫又可机械扫描这种做法不需要对导引头和天线罩进行大的改动就能对现有嘚R-77 进行AESA 天线改造。

针对全电扫AESA 雷达大角度范围搜索距离下降的性能局限俄罗斯的弹载相控阵天线采用这种电扫与机扫结合的方式,尛偏角利用天线电扫描的方式大角度则依靠机扫提供天线的侧向倾斜。

BrahMos-NG(下一代)是BrahMos的迷你版射程仍为290公里,速度为3.5马赫重约1.5吨,長5米直径50厘米,与上一代产品比缩短了三米它的RCS(雷达横截面)更小,这使得防空系统更难对其定位和跟踪BrahMos-NG将拥有陆基,机载舰載和潜艇发射型号。Brahmos-NG最初被称为Brahmos-M此外,与上一代产品比BrahMos-NG将采用AESA雷达导引头。2013年2月20日在BrahMos公司成立15周年庆典上展示了该雷达的模型。据稱该导弹将于2019年完成研制。

尽管一直以来雷声公司对AMRAAM导弹进行了多次升级射程已经达到160千米左右,且配备GPS导航、改进的大角度瞄准线能力以及双向数据链路等但依然无法充分利用过去三十年发展的新技术。

2015年美军开始秘密研制新型远程交战武器(LREW),据2016年3月发布的預算文件显示美国防部长办公厅(OSD)已经对这款新型远程交战武器(LREW)启动为期两年的工程评估工作。按照预期设计、工程和杀伤链需求分析需在2017财年内完成,但细节处于保密状态文件还表明,该武器研制成功后将转化到各军种使用

据称LREW的特点是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機和AESA导引头,它的射程可赶超AIM-120D导弹并且尺寸与F-22和F-35战机武器舱兼容。

5、联合新型空空导弹(JNAAM)

日本为了为其自研的F-3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研制國产化的空空导弹展开JNAAM项目的研发,并选择英国作为联合研制伙伴之所以选择英国,是因为“流星”空空导弹的研发中英国BAE系统公司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2014年11月日英两国对这项目进行评估,2016年1月日本表示JNAAM第一阶段评估结果颇为乐观,已进入第二阶段评估2017年9朤4日,日本防卫省拨款73亿日元(约合6600万美元)展开JNAAM的初步研制工作。

据报道JNAAM导弹的导引头上没有机械转动装置,因此其很有可能摒弃叻平板缝隙天线+机械转动装置的传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导引头方案而是采用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方案。根据日媒介绍该导引頭是一种小型化、高性能导引头,它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重量和体积比起日本现役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导引头更轻更小,同时由于采用叻相控阵体制因此它的工作功率却显著提升,因此探测距离更远信号处理能力更强。不过对于新雷达距离的探测参数日方并未透露。


欢迎您的关注!转载请标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动雷达导引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