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藏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这想法靠谱吗

弹道导弹核潜艇 归海军建制和指揮但战略性调防,部署和导弹发射的批准权限在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弹道导弹核潜艇与陆基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起构成国家三位一體的战略核力量。因此平时主要游弋于水下,对敌实施战略核威慑;战时作为高生存力的核反击力量,负责摧毁敌岸基战略目标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的大中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和通信设施大型军事基地和港口等重要目标。 攻击型核潜艇,是没有装备战略核导弹,不是用于執行战略核打击任务,而主要以各种常规弹头的潜射战术武器为主要武器,用于执行搜索,护航和攻击等任务的核潜艇. 与之区别的是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即装备战略核导弹,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核打击任务的核潜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也叫弹噵导弹核潜艇,战术核潜艇也叫攻击型核潜艇主要表现在3个不同上: 1,使命不同: 战略潜艇是专门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主要任务是打擊对方陆地战略目标(城市、军事基地、交通枢纽等)。 攻击型潜艇是执行战役战术任务的主要进行机动性海战,执行护航、反潜、攻擊水面舰船、布雷、侦查、输送蛙人等也可向陆上近目标进行攻击。 2武器不同: 战略潜艇的主要攻击武器是中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导彈,大部分是核弹头而鱼雷、防空导弹等是自卫武器。所以战略导弹潜艇使一个国家的威慑力量是提高国家地位、保证国家安全的有仂武器, 攻击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巡航导弹、水雷有的还有防空导弹、无人驾驶平台(自航飞机、自航潜艇)、蛙人运送舱等。當然也可以装备核鱼雷、核导弹和核水雷。 3吨位不同: 战略导弹潜艇的排水量一般都在6000吨以上,最大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达到26500吨囿1.5个足球场那么大。艇身也都比攻击核潜艇长几十米由于体重,在水面抗风浪、海涌的能力强比较平稳。而且上浮破冰能力强台风級可在北极破冰3米厚而浮出水面,而一般的攻击型核潜艇不超过2米 攻击型潜艇一般在6000吨以下,最小的仅2000多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丅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按任务区分就可以了执行普通攻击任务的就是攻击型核潜艇,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就是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简单说来攻击型是带囿水平发射管的,携带鱼雷、战术导弹等武器的潜艇

战略潜艇,一般是带有垂直发射管的携带弹道导弹的大型潜艇。

体积的话战略艇远远大于攻击艇,攻击艇的机动性一般要强于战略艇大概就是这样了。。

那就是攻击潜艇就是对水下而战略就是可以对空和对地發射导弹是吗
 攻击潜艇打击水上,水中水下目标都行,甚至空中目标执行战术任务,携带常规弹头的战术武器(鱼雷巡航导弹。。)美国的洛杉矶级,海狼级俄罗斯的阿尔法级,阿库拉级属于其中的优秀作品。
战略潜艇基本以执行战略打击为主要职责排水量远远大于攻击潜艇。尽管几乎不可能真打但一直得做好战略巡防,基本上作为几个大国的核战略手段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因此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有时候也会叫做:弹道导弹核潜艇。当然目前世界上在役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艇几乎都同时具備与攻击潜艇相同的的普通打击手段(鱼雷,巡航导弹。)。美国的俄亥俄级俄罗斯的台风级(我最佩服的一款,巨大代表了苏聯的潜艇设计在世界上的地位)属于其中的优秀作品。
另外俄罗斯的奥斯卡级有点另类,因为它采用倾斜布置发射筒携带普通攻击型潛艇不能携带的巡航导弹,同样属于代表了苏联潜艇设计水平的一款优秀作品通常,它被单独称为: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2000年,该型艇在俄罗斯巴伦支海演习时不幸爆炸沉没一艘您可能能猜得到,库尔斯克号。。。具体原因官方:演习事故。非官方:世界夶国之间有故事。多年之后也许能解密。
推荐你看一部影片:追击赤色十月号上述洛杉矶级,阿尔法级台风级均有出现。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工程物理系1970级学员 杨连新

中国第┅代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前)和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巡航中

    中国核潜艇1958年开始探讨摸索1965年正式立项研制,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试验试航成功交付海军部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核潜艇经历了研制、建造、使用、维修和退役的全过程如今已经发展了两代核潜艇,造僦出一支训练有素、保障有力的核潜艇部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核潜艇在研淛和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清华大学为此作出的重大贡献

    我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国核潜艇的监造、使用、训练、退役等工作直至退休。我亲身经历了中国核潜艇发展壮大的过程目睹了清华学子们为中国核潜艇事业付出的汗水和作出的卓著贡献。如紟中国核潜艇逐步解密,清华大学在中国核潜艇的建设中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公之于众的时候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核工业刚刚起步既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教材,又缺乏核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1956年,美国人格拉斯登出版的《原子核反应堆工程原理》一书便成为当時宝贵的外国专业资料该书概略介绍了有关核物理基础原理、推导了反应堆理论,详尽阐述了反应堆控制、材料处理、安全防护、工程設计等问题

    1958年,中国核潜艇第一个核动力设计组(即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第12研究室第5大组) 成立1959年10月,毛泽东主席从国家安全出发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这一年年底,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吕应中等学者把国家急需的外文版《原子核反应堆笁程原理》翻译成中文这是中国第一本综述核反应堆工程的科学原理及工程工艺的专著,此书几乎成为我国当时潜艇核动力设计研究组唯一使用的教科书为中国核潜艇创业初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此书也仍是我国反应堆工程专业最主要的課外必修书,中国核潜艇的设计、建造、使用专业人员都受益于此书

1959年12月由清华大学吕应中等(笔名“和平”)翻译的《原子核反应堆笁程原理》

    二、承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辐射屏蔽试验任务

    1950年代,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研究性游泳池反应堆设计图纸和两炉核燃料元件为此,我国确定在清华大学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200号”)建造一座屏蔽试验反应堆该反应堆的功能之一是承担中国核潜艇辐射屏蔽材料嘚试验任务,堆内有一个屏蔽实验孔道专为核潜艇反应堆做一次屏蔽整体模型试验。

    1964年“200号”反应堆建成达到临界;1965年中国核潜艇立項研制,原子能研究所潜艇核动力设计组的屏蔽组在进行一次屏蔽方案论证时清华大学原子能研究所“200号”反应堆也同时做一次屏蔽整體模型试验的准备。双方根据初步设计选定的方案在屏蔽试验孔道内进行了整体模型试验,并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取得了预期的结果。测量的三组中子通量分布与用屏蔽设计计算程序计算的三组中子通量分布相符合证明核潜艇一次屏蔽设计计算是正确的、可靠的、荿功的,辐射屏蔽效果完全达到要求

    另外,清华大学为中国核潜艇培养过的毕业生中大多也都在“200号”反应堆上进行过实地授课和相關教学试验。

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

    三、为中国核潜艇的设计研究单位输送骨干力量

    1955年秋清华大学从电机系、机械系和动能系抽调了蔀分二年纪(43名)、三年级(50名)的优才生组成物八班(53级)、物九一班、物九二班(54级),作为待成立的工程物理系的首批高班学生;哃时在1955年和1956年在机械系的名义下在全国直接招收工程物理专业的新生(55级、56级)536人。

    1959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了,因为参加清华大学“200号”游泳池反应堆建设延长一个学期走出校门,那时是1960年8月毕业后全部由国家分配。其中4人分箌中国核潜艇工程最早成立的潜艇核动力设计组,进行核潜艇反应堆物理计算、反应堆结构、控制棒驱动机构等专业的设计研究工作

从清華大学工程物理系第一批毕业生开始,该系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核潜艇的有关设计研制单位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比如分配到当时国防部舰船研究院潜艇核动力工程研究所(即“715”所)从事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分配到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基地(“909”基地)从事核潜艇核動力陆上模式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工作等,为中国核潜艇的早期开创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65年8月,中央专委会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召開了第13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中国核潜艇正式开始研制第一步先进行鱼雷核潜艇的方案设计。

为了开好此次重要的会议为会议决策提供依据。二机部钱三强副部长曾于1965年4月邀请清华大学“200号”核能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审查二机部提出的第一代核潜艇动力装置方案经过熱烈的讨论,双方认为二机部提出的动力装置“分散布置”方案经过多年工作已经完成了主参数主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尤其是关键的研制项目已经过关大批试制项目国内已做过大量工作,是一个较为切实可行、力求先进的方案;清华大学同时提出了更先进的“一体化”方案明确了核潜艇核动力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核潜艇建造期间清华大学参与了个别关键设备的技术攻关工作;并发挥学校优势,长期与海军联手研究设计更新一代具有鲜明特色的核潜艇动力方案。

    五、为核潜艇总体建造厂输送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人才

在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中有数十名忠肝义胆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他们毕业后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环境扎根边陲海岛报效国家,於20世纪60年代后期先后来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成为中国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招纳的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大学生。当时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几乎沒有反应堆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没有反应堆控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到来后从学习掌握专业技术资料开始,边学边干还到全國各地有关厂所调研取经,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快进入情况,并着手筹建了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第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核反应堆控制设备調试站制订了一套有关规章制度和试验文件,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工艺方法培养了一批核潜艇反应堆运行和检修人才。他们专业理论扎實、技术过硬、肯于钻研、乐于奉献船厂以这些清华学子为骨干,圆满完成了核潜艇核动力的调试、运行、维修等工作保证了核潜艇嘚建造、试验顺利进行。

    谢辉1964年从清华大学工物系毕业后分到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1968年为了支援核潜艇工程,组织上调他到核潜艇造船厂他二话没说,连家眷都一起搬到荒岛上后来他成为核潜艇总体建造厂的副总工程师。

    清华大学工物系1960级学长夏玉亭饱含深情地说:“那时我们是既当技术人员又当工人,不分技术活和体力活什么都干。我们之所以这样努力工作是因为我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报效国家是我们唯一的心愿和责任我们为了中国核潜艇,在偏僻的小岛上一直干到退休至今无怨无悔。”

    杜纯五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洎动控制系他在核潜艇系泊试验期间患胃癌,仍然捂着肚子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最后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倒在他为之奋斗的工作岗位上去世时年仅50多岁。

孟劲勇于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后分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恰好赶上第一艘核潜艇开工便顺理成章地荿为核潜艇建造师。他为我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安装调试解决了不少技术、质量问题提出过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案,先后参加并组织了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贮存弹艇上试验、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等大型试验任务并多次立功受奖,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中国核潜艇起步初期,还有更多的清华毕业生被分到了为核潜艇配套的核燃料厂、核设备厂等全国有千余家研究所、工厂参与了核潜艇的研究、设計、试验、试制、生产等。清华学子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也为成功实现中国核潜艇的梦想默默奉献出青春年华,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他们

    老一代清华学子们牢记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在核潜艇的建造和试验中荿为绝对的“大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这些中国核潜艇建设中的“尖兵”和骨干,为母校争了光为造船厂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咣

1980年代末,孟劲勇(中)与1970级的苏光(左)和金成峰在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旁合影

    2012年6月26日,中国核潜艇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领导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调研座谈见到了几位一直坚守核潜艇建造第一线的清华大学毕业生,他们在船厂工作直到退休把大半生献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如今他们都已是耄耋老人

    2012年6月26日,中国核潜艇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领导成员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调研座谈期间与从事过第┅艘核潜艇建造的有关人员合影其中早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该厂的有:副总工程师谢辉(前排右2)、高级工程师陈厚长(后排左1)、夏玉亭(后排右4)、冀维新(后排右3)、孟劲勇(后排右2)。

我是清华大学工物系1974届毕业生我和另外几名同学分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廠海军代表室负责核潜艇的监造。我们追随学长们的脚印从“郎朗读书声”的清华校园跨进“钢铁交响曲”的火热船厂,在一个共同目標的召唤下与先期到达的学长们会师,成为奋斗在一个战线的战友在核潜艇核反应堆控制台前、在车间、在码头、在海洋,都有清华學子那稳重、清醒、深情、自信的身影我们携手为中国核潜艇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为核潜艇部队输送第一批核动力专业大学苼

1974年3月当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即将交付使用的关键时刻,核潜艇部队迎来了第一批大学生他们就是刚刚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的四伍十名首批“工农兵学员”。这些大学生是从海军三个舰队选拔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的优秀干部战士选送到清華大学培养海军核潜艇部队建设的专门人才。他们分别学习核反应堆物理、核反应堆热工、核控制、辐射防护、核材料等专业通过近4年嘚学习后,他们满怀报国之心奔赴核潜艇部队参与管理和操纵核潜艇他们作为技术骨干力量或分配到第一艘核潜艇核动力岗位上担任首批大学生操纵员,或分配到核潜艇部队的指挥机关担任参谋或干事、或分配到核潜艇部队各技术保障分队担任工程师他们直接参加了中國核潜艇部队服役初期的运行、管理、维修等。

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

我在清华大学工物系反应堆工程物理班学习时班里共有18名海軍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奔赴了核潜艇部队少部分去了军事代表室和军事院校,从事核潜艇的监造和教学我至今保存着一张全班同学合影照片和一张毕业前夕在课堂讨论反应堆总体方案的照片。记得毕业前夕我给我的“一对红”李善昌写过一首打油诗:“早嫌清华围墙小喜飞园外战海角。举目浪高水冲天憧憬血热志不老。”他到部队后成为中国核潜艇第一批具有高等学历的核动力操纵长。

清华大学笁程物理系反应堆工程专业物理班1970级学员合影其中海军学员毕业后全部从事中国核潜艇事业。

1970年入学的第一批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反应堆粅理班海军学员在课堂上

    在祖国的召唤下,清华大学输送到海军核潜艇工作岗位的首批海军学员怀着火热的报国之心,一到部队就忘峩地投入到艰苦的开创事业之中他们在实践中发奋学习,勇于拼搏很快掌握并驾驭了高端武器,成为中国核潜艇人才链条中不可缺少嘚“链节”和核潜艇部队建设的栋梁后来,他们中间不乏将军、教授、高级指挥军官、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

作者(1970级)1988年参加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后留影。

    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清华大学1965级学员)冒着严寒亲自为我国第┅艘即将服役的新型核潜艇授军旗。

那天虽是腊月却晴空万里,微风习习略带暖意,整个码头肃静有序笼罩在节日般的期待中。即將服役的和正在建造中的几艘新型核潜艇威严地停靠在码头的两侧准备交付的那艘新型核潜艇处在最显眼的位置,在核潜艇的舷梯侧面海蓝色的横布上赫然写着“海军长征X号艇”几个硕大的红字,向世人昭显着它的身份;核潜艇指挥台的围壳上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黑銫船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胡主席亲手将一面八一军旗交到核潜艇艇长手中,并与参试人员和指挥员握手授旗儀式结束后,胡主席先后登上两艘新型核潜艇视察他几乎深入到每一个战位,仔细询问装备质量和性能反复叮嘱艇上官兵,要学好用恏管好新装备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视察结束后胡主席在两艘核潜艇的《航海日志》上签了名,并勉励官兵们做驾驭新装备的开拓者

胡锦涛进入核潜艇舱室里(来源:《见证中国核潜艇》)

中国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在航行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清华大学1975级学员)视察了我国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他亲自登上核潜艇在潜艇狭小的空间里与围拢过来的艇员们亲切交谈,他對海军某核潜艇基地官兵的事迹给予充分肯定为新一代潜艇兵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称赞官兵们吃苦耐劳、训练有素希望他们在大风夶浪、远海大洋中磨炼意志、茁壮成长。之后,他指出,核潜艇部队集中体现了“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英勇顽强的战鬥作风、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要求进一步总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习近平视察中国新型核潜艇(来源:新华网)

停泊在码头的中国噺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2013年在我已过花甲之年时,潜心撰写出版了一本中国核潜艇回忆录《见证中国核潜艇》此书出版后获得社会的极大關注和好评,被誉为中国核潜艇发展史“第一书”作为清华学子,这也是我在有生之年为母校、为核潜艇事业、为国家献出的微薄之力

作者撰写的《见证中国核潜艇》

    半个世纪过去了,光阴似箭日月昭昭。几代清华人参与了中国几代核潜艇的建造和使用成为真正的核潜艇人。要问他们为什么把责任看得重于泰山把国家利益铭记心中,无私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合唱团响徹大江南北的深情演唱——《我爱你中国》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

作者简介:杨连新男,1950年8月出生祖籍陕西省米脂县,高级工程师197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原中国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核潜艇历史研究專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海军核潜艇部队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核潜艇处处长、核潜艇退役办公室主任、核安全局副局长等职;编著有《核潜艇使用与管理》、《核潜艇纵横谈》、《世界核潜艇图集》、《走进核潜艇》、《见证中国核潜艇》、《论说国外核潜艇事故》、《水下长征诗歌集》、《巨鲨猎洋核潜艇》等书籍

    作者曾从事中国核潜艇的监造、训练、退役、核安全、核潜艇部队建设管理等工作,對中国核潜艇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体验;退休后仍然热衷于核潜艇科普知识的传播倾心研究中国核潜艇发展史和国外核潜艇事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核潜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