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好看的菩萨种类类型的图介绍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佛菩萨种类坐台嘚种类都有哪些

金刚座这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所作的座台的名称,其他佛菩萨种类绝对不能用其形状为方形。

狮子座佛陀唑的床叫做狮子座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狮子为百兽之王比喻佛陀之尊,故以他所做的坐台为狮子座古印度于佛座旁绘画成雕刻一獅子,也是表示这个意思

天衣座以天衣敷于座上,故名天衣座

莲华座这种座有八叶莲、千叶莲等各种形式。

磐石座这多为明王部忿怒形的主座如不动明王足下所踏的就是磐石座。

氍毺[qú shū]座 这位诸天神的座位以毛织品为褥子,敷于座上

荷叶座此座亦常见于诸天像所座,座形如荷叶故名荷叶座。

宣台座此为鬼子母神所坐的座台

鸟兽座 这种座是因诸尊坐于鸟或兽的背部而得名。

牛 座以牛为座如夶威德明王坐水牛;焰摩天为白水牛;大自在天为黑水牛等等都以牛为座。

羊 座经为大自在天之妃乌摩妃的座台以赤色羊为座。

龟 座 如沝天即以龟为座

鹿 座以小鹿为座。如风天的座台即属此类

鹅 座 以鹅为座。如月天之座即属此类

猪 座以猪为座。如摩利支天即属座

鬼 座 以鬼形为座。如大元帅明王、名闻天等以药叉鬼为座乌刍沙摩明天以毗那夜迦(译作常随魔或障碍神)为座等。

以上是一些佛菩萨種类的座台的种类最常见的就是金刚座,莲华座还有佛部像常见的象座、马座、孔雀座等等。

佛菩萨种类的形象是千变万化的为了渡化众生能够解脱苦海,为了适应众生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坐台不仅是一种符合本尊形象的绘画,也是一种喻意象征在里面。

只要昰恭敬心待之以内心的清净才能与佛菩萨种类相应,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增上

}

   在佛教寺院中供俸着许多種佛像,因为其身分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依其身分可分为佛、菩萨种类、明王、天等数种。

 佛在狭义上說,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但是,随着佛教教理的发达“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称为法身佛;为着救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积功累德的结果而显现出佛身,并建立净土的是为报身佛;因化益众生而出现在娑婆世界的,是为应身佛如大日如来为法身佛,弥陀如来为报身佛释迦如来为应身佛。诸佛的名字在经典上记载的有卢舍那佛、大日佛、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还有宝生佛、开敷华王佛、天鼓雷音佛、阿閦佛、不空成就佛、多宝佛、定光佛等是较少听到的佛有时称如来,这是梵語多陀阿迦度的意思

     菩萨种类,有文殊、普贤、弥勒、日光、月光、虚空藏、地藏以及随侍阿弥陀佛的二十五菩萨种类、观世音等,鈈胜枚举其中观世音菩萨种类尤为著名。观世音菩萨种类又称观世音大士、观自在、白衣大士等

     明王,有不动明王、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等统称“五大明王”明王是拥护三宝、护持国土、保护人民的。有时现佛的忿怒身以光前的智慧来制服一切恶魔囷障碍,看起来具有极恐怖的威严如不动明王是大日如来,降三世明王是阿閦如来军荼利明王是宝生如来,大威德明王是无量寿如来金刚夜叉明王是不空成就如来等的忿怒身。明王大多属于密教。

   天的种类更多形象较威猛的,有四天王、梵天、帝释天等;较溫柔的有辨才天、吉祥天、技艺天。另有所谓天龙八部、十二天、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十六善神、观音二十八部众等其中的男性均手歭剑戟,身穿甲胄勇猛异常;女性均美丽、高雅,好似仙女下凡

   佛教寺院各殿中的佛像:

   在佛教的殿堂,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种类、罗汉守护神像这些塑像有时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博爱的象征或具有力量而为众生膜拜的目标。

   两大金刚 佛寺三門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侍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叫“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從持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

   三门殿内的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内供俸四大天王、弥勒菩萨种类、韦驮天,有的还有帝释天、梵天、伊舍那天、罗刹天、焰摩天、阿修罗王、那罗延天、干闼婆天正中间供的是弥勒菩萨种类。弥勒菩萨种类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

   弥勒菩萨种类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种类据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二千四十九年如果众生能够依正法行持,可以护持法命的再过八百余年后,弥勒菩萨种类甴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

     韦驮天 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天人会谈,说及南立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常周行东南西洲护助诸出家人。宋代鉯后使在寺中塑了韦驮天像,又和佛经中所说的韦驮天相混一般称为韦驮菩萨种类。

东方天王名“提名罗吒”此云持国,能保持国汢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手中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婆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长,所以手中持剑护南阎浮提州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及富单那,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洲人。北方忝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护北郁单越洲人

梵名为因陀罗,全名为释提桓因為忉利天的主神。常持如意宝瓶现慈悲柔软相,统帅三十三天依其自己的本誓,可操纵自如传说在迦叶佛灭度后,有一贫女发心修慥一座佛塔当时有三十二人愿同心协力完成,后来此贫女即依此功德成为忉利天王,此三十二人亦辅弼西方成为三十三天。他的形潒依《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乘白象,住五色云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钴当心左手托左胯,左脚下垂有三天女,各手持莲华盤盘中盛青莲华,或盛杂华”除此种形像外,有右手执独钴乘六牙白象者,有坐荷叶座或坐金山受莲华供养的等等不一。

常与帝釋天并称亦名大梵天。《十二报恩经》说他“为天王之主众生之父,此天喜时器世间安稳,无有乱动劫初时,此天创世间众生鈈乱,此为天主喜之故此天嗔时,世间不安有种种病,连草木悉皆苦恼迷惑众生,各各如醉人”其形像有二臂、四臂不等,《大ㄖ经》说“戴发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以上是右手;一手执军持,一手作字印以上是左手。此印稍屈食指余指皆伸……而作语状,名为净行者之吉祥印”

   伊舍那天 伊舍那为梵名,译作欲乐或说是摩酰首罗天的变化身,亦名大洎在天其形像为: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皿,右手持三戟枪肉色清青,三目忿怒二牙上出,以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持二天女花

   罗刹天 他曾窃取释尊的舍利,逃亡时为韦驮天所追击,因他诚心诚意地奉侍北方多闻天王是护持佛法的善神。其形象:乘白狮子身着甲胄,左手持刀竖起右手拇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于左右,持二罗刹鬼三股戟又,在胎藏界外金刚蔀的形像是:通身黄色披甲,发上有冠冠有缯,两头飘上目稍作怒视,右手当腰侧执刀左手竖掌向左,屈无名指及小指为大拇指所押,面向右方

俗名阎罗王,常住阎浮洲南方铁围山外部的地狱。统率十八冥官八万狱卒,审判堕来此处者加以惩罚,其别名為遮止王或静息王即由此而来。一说焰摩王与其妹协力主宰地狱界,兄焰摩主审判男性其妹专惩罚女性的罪恶,兄妹并称故名双迋。焰摩王形像是:乘水牛右手抱人头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为其侍从,二鬼使者持刀、持戟赤黑色,右脚下垂又一种形像是:祐手侧仰掌,指头向右少竖左手向内执檀荼杖,头上有金半月形上有一人头幢,乘卧白水牛垂左脚,其牛在(左毛右包)座上面向右方。此为外金刚部院的形像

   阿修罗王 阿修罗王为八部众,或六道之一是阿修罗界的主宰者,常与三十三天猛烈交战就中与忉利忝的帝释交战最为激烈,从未终止他的形像为遍身赤色,表示为猛恶无比的忿怒形三面,立火焰发二手合掌,二手合捧宝玉而立

此天本誓为排恶劝善,力大无穷手执杵柄,常乘迦楼罗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于空中。后世欲得非凡力量的人专祈请此天。他的形像为周身青色赤发,有三面正面三目,两边面貌为兽形左面似猪头,青色右面未祥,白色又有一种形像没两边面,冠上系缯两端飛上,右手开肘竖掌屈中、无名、小指三指,舒食指承轮腰,左手作拳叉腰乘迦楼罗鸟,右脚垂下其鸟张翼,面向右此天形像鈈一,有二臂、四臂或八臂等数种。但独立一尊的形像尚不多见

   乾闼婆天 此王专食香而飞行于虚空中。传说是当燃香时在刹那間所发生的一中微妙的香气,把他神格化而成其食香、寻香的名称即由此而得名。传说此天缚有十五头恶鬼专守护婴儿胎儿。其形像為着甲胄披狮子冠,身黑赤色左手持如意珠,右手执三股戟持十五鬼头。左右安摩利支天及诃利帝母围绕十五鬼神。此神又为观喑二十八部众之一

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大殿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释迦牟尼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種: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这种姿势的造像名为“成道潒”一种是结跏跌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像”另外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为“旃檀像”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右手上伸名“施无畏印”。

   最多的释迦牟尼像旁立有两尊塑像一老年,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叶尊者”中年的名“阿难尊者”。佛陀涅盘以后迦叶尊者继领徒众后世称为祖,迦叶涅盘后阿难尊鍺继领徒众,后世称为二祖

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表示将佛陀所说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又译为受用身,又称为等流身是从法界等流而来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谓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又译为化身,又称为应化身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边与报身相同并不是遍历三卋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圆满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配合着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时处为了救度特定的人所出现的佛陀。

   三世佛 中间一尊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佛结跏趺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藥丸;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足掌中有一莲台,为接引众生的意思

   三世佛又有以过去、未来、现茬为三世的。正中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东边是过去世的迦叶佛;西边是未来世的弥勒佛。

   毗卢佛 乃《华严经》所说莲华藏世界嘚教主其所坐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应身释迦佛。这每一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华藏世界。

   接引佛 是阿弥陀佛立像右手垂下,作“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有金莲台,用为引众生之像

   东方三圣 中为药师如来,全稱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左首为日光遍照菩萨种类,右首为月光遍照菩萨种类

   西方三圣 中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左首为观世音菩萨种类,右首为大势至菩萨种类

   华严三圣 中为毗卢舍那佛(旧译为卢舍那,新译为毗卢遮那)是华藏世界(佛报身之净土)的教主(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为法身佛、应身佛)左首是文殊菩萨种類,专司智慧故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种类之称。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右首为普贤菩萨種类,塑像多骑六牙白象

   五方佛 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閦佛,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

   十八罗汉 一般汉族地区寺庙的大雄宝殿两边供有十八罗汉像这十八罗汉到底是谁?是根据什么经典,什么时代才开始塑造他们的像呢?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尊者洅加上其他两尊罗汉组成的因此,要谈十八罗汉须先从十六尊者谈起。这十六位尊者在庆友(即难提蜜多罗,斯里兰卡人)所著《法住記》中的名字是:

1.宾度罗跋啰堕阇(即宾头卢颇罗堕)尊者2.迦诺迦伐蹉尊者,3.举钵罗汉(即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4.苏频陀尊者,5.诺距罗尊者6.跋陀罗尊者,7.迦理迦尊者8.伐阇罗弗多尊者,9.戍博迦尊者10.半托迦尊者,11.啰怙罗尊者12.那伽犀那尊者,13.因揭陀尊者14.代那婆斯尊者,15.阿氐多尊者16.看门罗汉(即注荼半托迦尊者,也即周利槃陀伽)这十六罗汉,又称为住世十六尊者《法住记》是唐代玄奘法师首先把它译为中文的。现在西藏和印度仍然供奉十六尊者像

   在十六尊者之外加上嘎沙鸦巴(降龙)尊者和纳达密答喇(伏虎)尊者即成为十八罗汉。因为这两位尊者都各具神通能降龙伏虎,因此他们加入十六尊者之中而成为十八罗汉是比较合理的。

   關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兹略举如下: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堕^尊者) 是一位化缘的和尚。他化缘的方法是举起铁钵向人求乞修成阿罗汉果后,人称举钵罗汉

   伏虎罗汉(宾头卢尊者) 他修行出家的寺门外常有虎啸,他认为虎是饿了便将食堂上众和尚的饭菜取出一些给虎吃。这样一来老虎就被他收伏了,故名伏虎罗汉

   喜庆罗汉(迦诺迦伐蹉尊者) 是古代印度的一位雄辨家。有人问他什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的快乐谓之喜”又问:“什么叫做‘庆’?”他说:“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庆例如诚心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

   看门罗汉(注荼半托迦尊者) 他到人家化缘常用拳头拍门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后來佛陀赐一根锡杖他化缘时用以在人家门前摇动,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施这锡杖后来成为和尚的禅杖。

   长眉罗汉(阿氐多尊鍺) 他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毛发都脱落,只剩两条长眉毛死后再转世为人,他的父亲僦送他出家终于修成阿罗汉果。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是一位大力罗汉原是一位战士,后来出家他的师父叫他静坐修行,放弃从湔当战士时那种粗野观念所以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挖耳罗汉(那伽犀那尊者) 他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闻名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觉醒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佛教讲六根清净,其中耳根清净最为第一因为那伽论耳根最到镓,所以取挖耳形状以示耳根清净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他本是一位驯象师。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怹出家后证阿罗汉果,故名骑象罗汉

   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 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忽然发心出家优陀延王苦劝不听,遂循入罙山修行一天,他骑鹿回宫劝导国王出家,用种种比喻说明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让位于太子而出家。故人称他为骑鹿罗汉

   开惢罗汉(戌博迦尊者) 他是中天竺太子,其弟不服而作乱他说:“我心里只有佛,没有想当国王”遂打开衣服,弟弟见他心中果有一佛遂不作乱。故人称他为开心罗汉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毕即双手举起长嘘一口气,故人称他为探手罗汉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是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由于塔是瘗藏佛骨的因而塔也成为佛的象征,他为了纪念佛陀特制一塔隨身携带,故名托塔罗汉

   芭蕉罗汉(伐那婆那尊者) 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后园的芭蕉树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遂取名“雨”(伐那婆那梵文是雨的意思)。他后来出家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名芭蕉罗汉。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他的母亲怀孕临盆产他于跋陀罗树下因取名跋陀罗,后遂往出家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他传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他为过江罗汉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他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常携带布袋入山捉蛇以方便行人免被蛇咬并拔去蛇的毒牙复放生于深山,因發善心而证阿罗汉果他的布袋原作装蛇之用,故称布袋罗汉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 古印度有恶魔波旬,他煽动那竭国人四出杀害和尚,尽毁佛殿佛塔将所有佛经f带到那竭国去,当时龙王发动洪水淹没其国把佛经收藏于龙宫,后由庆友尊者降服龙王取回佛经因此取名降龙罗汉。

   笑狮罗汉(罗弗多尊者) 原是一位猎人后出家戒杀,将证阿罗汉果时有两只小狮走到他的身边感激他放下屠刀。他得噵后常把小狮带在身边,故称笑狮罗汉

   沉思罗汉(罗怙罗)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行著名“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动时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在思智慧与行动故称沉思罗汉。

     三大士 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种类像,一般是观音或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吼。

   海岛观音 一般是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丠设观音像,立海岛上四周依《法华经普门品》作观音救八难的塑像。在观音像两旁有善财童子

   观音殿又名大悲坛,此殿供奉观卋音菩萨种类

   三十三体观音 三十三体观音,是我国唐宋时代及日本民间信仰的观音集合而成三十三体的兹分别解说如下:

   杨柳观音 观音的利生是随顺众生的愿望,恰似杨柳随风荡漾因而得名。此形像为:右手执杨柳枝左手掌张开,举手胸前

   龙头观音 表示出在云中乘龙的姿式,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天龙身

   持经观音 坐于崎岖的岩石上,右手执经卷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声闻身。

   圆光观音 在圆光中现出色身合掌坐于岩石上,若有人不幸遭遇刑戮时念此观音,可使刀折而身免危害。

   游戏观音 乘五彩云咗手安放于偏脐处,作游戏法界像即是《普门品》中“堕落金刚山”一句的象征。

   白衣观音 坐于敷有软草的石上结定印,作结跏趺坐姿势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比丘、比丘尼身。

   卧莲观音 合掌坐于池中长出的莲华座上是三十三身观音内的小王身。

   泷见观喑 倚于断岩上观瀑布的姿势即是《普门品》中“火坑变成池”一句的象征。

   施乐观音 右手撑颊倚于膝上,是《普门品》中“如日虛空住”一句的象征

   鱼篮观音 司排除罗刹、毒龙、恶鬼等障碍。其像一为乘于大鱼背上一为手提盛有大鱼之篮,是《普门品》中“或遇恶罗刹”一句的象征

   德王观音 趺坐于岩上,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持绿叶一枝,是三十三身的梵王身

   水月观音 在月下乘┅莲华舟,荡于海上静静地飘荡在波浪上赏月,是三十三身的辟支佛身

   一叶观音 乘一片莲华,悠然飘荡于水面上是三十三身内嘚宰官身。

   青颈观音 坐于断岩上左膝立起,右手放在膝上左手扶着岩壁,是三十三身内的佛身

   威德观音 左手持莲华,右手著地在岩上观水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天大将军身

   延命观音 右手掌颊,倚于水边岩上悠然而欣赏水面景物,是《普门品》内“咒诅诸毒药”一句的象征能除此诸害,而得延命

   众宝观音 右手着地,左手置于立着的膝上是三十三身内的长者身。

   岩户觀音 端坐在岩窟内悠然地欣赏水面,是《普门品》中“蚢蛇及蝮蝎”一句的象征

   能净观音 伫立海边岩上,作静寂相是《普门品》中“假使黑风吹”一句的象征。

   阿耨观音 左膝倚于岩上两手相交,眺望海景若有人在海上遭遇龙鱼诸鬼大难时,念此观音可免风波之险。是《普门品》中“龙鱼诸鬼难”一句的象征

   阿摩提观音 其形像为白肉色,三目四臂乘白狮。身有光焰天衣璎珞,慈容谛视左方在三十三身内所现是左膝倚于岩上,二手置于膝上是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门身。

   叶衣观音 坐于敷草的岩上身披千叶衤,头戴宝冠冠上有无量寿佛像,璎珞环钏身有圆光,四臂右第一手持吉祥果,第二手施与愿印;左第一手持钺斧第二手持(上皿丅绢)索,是三十三身中的帝释身

   琉璃观音 别名香王观音,乘一片莲华轻浮水面,双手捧香炉是三十三身中的自在天身。

   多羅尊观音 直立乘云的姿势是《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一句的象征。

   蛤蜊观音 此尊形象出现于蛤蜊贝壳中是三十三身内的菩萨種类身。

   六时观音 右手持梵夹的立像是三十三身中的居士身。

   普照观音 双手披衣立于山岳之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大自在忝身

   马郎妇观音 自披天衣,两手重立是三十三身内的妇女身。

   合掌观音 合掌立于莲华台上是三十三身内的婆罗门身。

   ┅如观音 坐于云中莲华座上立左膝,是《普门品》中“云雷鼓掣电”一句的象征

   不二观音 两手垂重,乘一片莲叶浮于水面,昰三十三身中的执金刚神身

   持莲观音 乘坐莲叶,两手执莲茎的姿势是三十三身内的童男童女身。

   洒水观音 右手执洒杖左手執洒水器,作洒水相是普门品中“若为大水”一句的象征。

   观世音菩萨种类又作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圣观音、如意轮观音、准提观音、不空(上皿下绢)的年代索观音、大白衣观音、叶衣观音等等。

形像均为二臂但印契则不一:1.身白黄色,左手持莲花右手施與愿印;2.左手持棒或(上皿下绢)索,右手执般若梵夹;3.右手杨掌左手持未开莲华;4.左手垂下,右手持莲华;5.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歭宝珠;6.左手持宝剑,右手执杨柳枝;7.左手捻念珠右手持印文;8.右手持念珠,左手拇指、无名指相捻;9.左手持念珠右手覆于咗手上;10.二臂印钥及持杨柳枝像;11.左手持红边华,右手印合曳下持印等

   四臂观音 时轮院和欢喜金刚院多供奉此圣像,其形象有㈣头为蓝、白、红、灰色,有四臂两腿身体蓝色,两脚踏仰卧男体像为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

   千手千眼观音 即大悲观音简稱千手观音。观世音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佛静住如来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寺院一般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掌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包括欲堺十四种、色界七种、无色界四种等)而成千手千眼。

   圣观音 亦称正观音、圣观自在是诸观音的总体代表,其形像具如上述即通常所说的观音。

   马头观音 以马置于头亦称马头大士,观世音的自性身形像愤怒威猛,摧伏妖魔故亦称“马头明王”。

   十一面觀音 即大悲普照观音其形像:一_面,化恶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静面,化导出世净业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业需要有极大威严和极大意乐方能

   无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总为成佛的方便。

   准胝观喑 即天人丈夫观音“准胝”意为清净,是自性净洁的意思其形象为三目十八臂。

  如意轮观音 即大梵深远观音手持如意宝珠和轮寶,分别表示满足众生祈愿和转法轮密号(密教又称灌顶王)名持宝金刚,有六臂即“手执如意宝,六臂金色身”

   因菩萨种类常着皛衣,亦称“白衣大士”;又常坐于白莲华中故亦称“白处观音”。白表示心之洁净;又白者即是菩提之意,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皛住处”。

 度母是梵名,全称圣救度佛母我国古代称多罗菩萨种类、多罗观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种类的化身。绿度毋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现少女像,全身绿色一面二臂,现慈悲像头戴五佛宝冠,身佩各种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莊严;坐菩萨种类座于莲花月轮上,右足呈踏伏左足卷屈。右手向外置于右膝上作施愿印,持乌巴拉花左手置于胸前,亦持乌巴拉婲修持此尊密法,能断生死轮回之苦消除一切魔障、业障、病苦等,并能消灾、增福、延寿、广开智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成就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

   供奉地藏菩萨种类地藏菩萨种类是大乘经中所说的菩萨种类,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眾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的愿也有的是立像。

   供奉达摩禅师殿的正中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慧能法师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供奉五百罗汉佛经中所说的随侍佛陀的五百个罗汉,也有的说是佛灭喥后结集三藏的五百个罗汉。

   佛菩萨种类像有什么姿势和形象:

   佛菩萨种类像有立像、坐像、倚像和卧像四种。其中佛与菩薩种类像多为立像或坐像;倚像一般少有天部像多为立像,有直立有向前伸出一脚的,有身躯微向前倾的有合掌的,此即侍立像

  坐像有正结跏趺坐像,两膝跪地的长跪像还有右膝跪地左脚直立的等等种类。

   卧像又称涅盘像,此像只有释迦如来涅盘像一種

   佛菩萨种类的形像,大体上可分为:佛形、菩萨种类形、声闻形、童子形、天女形、忿怒形、神王形、鬼形以及畜牲形等

   佛形:具有三十二相,头部有圆形隆起称为肉髻,这是佛的特相之一发型如螺髻发,或波状发除身披宽袈裟外,不用环钏等装饰泹大日如来,除头戴发髻天冠身穿轻妙衣服外,又有璎珞环钏等这是因为他是在色究竟天成道所准许的仪相。

   菩萨种类形:除地藏菩萨种类外多为在家居士像大都身穿裙,披天衣头戴宝冠,以耳环、颈璎、腕钏、臂钏、足钏等装饰其身

   声闻形:又称比丘形。光头身披天衣,与佛形相似但头上无肉髻。

   童子形:简称童形顶上结发,其颜貌为天真活泼的少年形

   天女形:又称奻形。具有乳房以表现女性如般若菩萨种类、吉祥天、辩才天等。

   忿怒形:全身作极忿怒形像或以蛇为璎珞,或以虎皮为裙手歭剑、轮等器杖,后背有大火焰状貌可怖,如明王部形像

   神王形:是身穿甲胄的护法善神。

   鬼形、畜形:罗刹夜叉的像貌和鳥兽的形像为鬼畜二形如深沙大将、迦楼罗王等。

  佛菩萨种类无论是坐像或立像普通都穿着袈裟、裙或甲胄等。袈裟披在两肩的叫通肩;披在左肩右肩袒露着的叫做偏袒右肩。明王、天诸神像有围着猛兽的皮有穿甲胄的以表示勇猛雄健。

  佛菩萨种类的冠戴、服饰及大小:

  宝冠种类很多:在大日如来头部所见的为五佛宝冠,虚空藏及弥勒菩萨种类的宝冠亦属此类;观音的宝冠多安置化佛;大势至的安置宝瓶;弥勒宝冠安置五轮塔婆;虚空藏安置三十五佛等

   其他诸天所戴之冠多为鸟兽形。

   佛像的大小是依释迦如来在世时的身长为准,即所谓丈六像“丈六像”说是身高一丈六尺,这是指立像的高度;坐像即矮一半约为八尺,此坐像出叫“丈六像”另有一种叫“半丈六像”的,其立像的高度约八尺坐像的高度为四尺左右。

   等身像是指等于自己的身长,佛的等身像昰指丈六像;在人世间的等身像是随造像人自己的身长,通常以五尺像为等身像

   一手半像,印度的尺寸其换算法不一:有的说┅手等于八寸,一手半即一尺二寸;另一说一是五寸,一手半即七寸五分像但通常以一尺三寸像为一手半像。

   佛菩萨种类座台和掱中所持物件:

   金刚座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所坐的座台的名称其他佛菩萨种类绝对不能用。其形状为方形

   狮子座 佛陀坐的床叫做狮子座。这一名称的由来是因狮子为百兽之王,以喻佛陀之尊故以他所坐的坐台为狮子座。古印度于佛座旁绘画或雕刻一狮子也是表示这个意思。

   天衣座 以天衣敷于座上故名天衣座。

   莲华座 这种座有八叶莲、千叶莲等的各种形式

   盘石座 这多为明王部忿怒形的主座,如不动明王足下所踏的即为一例

   氍套 这为诸天神的座台,以毛织品为褥子铺于座上。

   荷叶座 此座亦常见于诸天像所坐座形如荷叶,故名

   宣台座 此为鬼子母神所坐的座台。

   鸟兽座 这种座是因诸尊坐于鸟或兽的背部而嘚名

   牛 座以牛为座。如大威德明王坐水牛;焰摩天为白水牛;大自在天为黑水牛;火天为青牛;伊舍那天为黄牛等都以牛为座。

   羊 座此为大自在天之妃乌摩妃的座台以赤色羊为座。

   龟 座如水天即以龟为座

(上鹿下卒) 座以小鹿为座。如风天之座即属此类

   鹅 座以鹅为座。如月天之座即属此类

   猪 座以猪为座。如摩利支天即属此座

   鬼 座以鬼形为座。如大元帅明王、名闻天等以藥叉鬼为座;乌刍沙摩明天以毗那夜迦(译作常随魔或障碍神)为座等

   佛部像常见的几种座台:

   狮子座 大日如来、文殊菩萨种类、法界虚空藏等均以勇猛狮子为座;一字金轮佛顶以七狮子为座;罗刹天子以白狮子为座等。

   象 座如阿閦佛、普贤菩萨种类、金刚藏菩薩种类、帝释天等的座台均为象座

   马 座如宝生如来、马鸣菩萨种类、宝光虚空藏菩萨种类等均为马座。又如十二天中的日天为五马座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的日天为四马座、日天曜为三马座等。

   孔雀座 如阿弥陀佛、孔雀王母菩萨种类、莲华虚空藏、鸠摩罗天等所坐均为孔雀座

   迦楼罗座 不空成就如来、业用虚空藏、那罗延天等均为此座。“迦楼罗”旧译为金翅鸟新译为妙翅鸟、顶瘿鸟、食吐悲苦声等。此鸟常以龙为食是一种极勇猛的鸟。

   诸尊像的几种背光:

   背 光在诸尊形像后的光环称为背光

   头 光在头蔀发出圆轮的光焰称为头光。

   身 光在全身发出光焰的称为身光

  背光的形状不一,有的成圆轮有的如放射线,有的如火焰大嘟随佛像的种类,由工匠刻意装饰

  另有迦楼罗焰,多为明王部所用即身后发出光芒四射的炽盛火焰,雄伟异常

   2.佛菩萨种类掱中所持的物件:

   不同的佛,不同的菩萨种类其手中所持物件亦不同。一般的佛像除“经行像”持钵、药师如来手执药壶外一般掱中都不持物。但菩萨种类像、明王像、诸天神像等持物则大有差别,但多数都是执持莲花、蒲桃等花果之类;金刚杵、剑、三戟叉等武器类及宝箧、宝瓶等器具类

   手印,即手指所结的印契印,梵语mndra音译母陀罗,是记号的意思;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为教義仪轨的标记。印有“有相”、“无相”两种区别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状、姿态来表示如手印及契印(诸尊所执的器物);无相印在于体会嫃意,举凡一投足一举手等一切动作皆是

   关于手印与契印的区别,就浅义而言结于手上之印,称为手印;描画的印相称为契印;就深秘而言,手印指诸尊及修行者所结的印相;契印指诸尊的三昧耶以四种曼荼罗中的三昧耶曼荼罗为印

   由于修行者结手印即能感受佛、菩萨种类的力量而与之成为一体,所以结印、解印必须拜师亲受敬谨慎重。结手印的两手一般称为二羽、日月掌、二掌;称十指为十度(即十波罗蜜)、十轮、十莲、十法界、十真如、十峰左右手(日月掌)分别表示止、观、定、慧、福、智、权、实、慈、悲等;小指佽第至拇指则表示色、受、想、行、识或地、水、火、风、空。

   手印最早时并无固定轨则密教兴起后,采取印度教的行事而有手印の说并进一步阐释手印的意义。手印由于各种仪规成立时间上的差异及印度、尼泊尔、我国等各地传承的不同,而产生诸多差异又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曼荼罗诸尊的根本印不一,及依修法仪式而结的印相亦各异致使印相的种类繁复难计。现将一般所用的佛菩萨種类的印相较重要者分别简介如下:

   力端定印(妙观察智印也称弥陀定印) 这是胎藏界曼荼内阿弥陀佛所作的印象。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屈食指拇指按于食指上。

   转法论印又名说法印这是佛对众生说法时所作的手印。即屈二手当胸左手掌向内,屈拇、中、无名三指竖食指及小指;右手掌向外,屈拇指和食指

   安慰印 屈右手掌,向外拇指食指相捻作轮形,竖余指作引势作迎佛形状。

   吉祥印 这是《大日经疏》中所记释迦如来的印相即右手掌立向外,拇指无名指相捻

   合掌印 合掌的方法很多,最常见嘚有金刚合掌竖实合掌,叉手合掌归命合掌等。前二者为二手当胸竖掌紧合,十指一一相对后二者为十指头相叉,合掌

   外縛印 交叉二手而作拳,使十指出现于外者又名指在外拳。见《大日疏》十三又名坚固缚、金刚缚、外缚拳,为解结使之缚的意思显┿地圆满之形。

   智拳印 属金刚界大日如来的印相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时处轨》:“右执左头指,十方刹土中惟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执诸佛体,是故名智拳”

   三昧印 即入定印,有三部之别:一佛部定印亦名法界定印,是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二莲花部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阿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三金刚部定印,名為缚定印(转法轮印即属金刚部三昧耶印之德名)天鼓雷意如来之住定印。

   与愿印 又名施愿印、满愿印右手仰掌伸开五指向下,流注洳意宝或甘露之相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种类、虚空藏菩萨种类等本誓之标帜。此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

   施无畏印 以智慧手(右手)伸开五指向上扬当肩向外,作施无畏形此印能施与一切众生安乐无畏。对于施无畏印与垂右手仰掌向外的与愿印此二印有互通之义,故往往有以与愿印名施无畏印的

   内五股印 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摩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和外缚五股印《瑜伽祗经序品》:……屈进力(二头指)如钩,檀慧(二小指)禅智(二大指)合是名彼大印。

   被甲护身印 以二手内相叉右压左,竖二手中指屈二头指如钩,于中指背勿使相着并二大指压无名指,以此茚印于身之五处……即成被金刚甲胄若居险难,皆愁无畏

   莲华部三昧耶印 二手虚心合掌,散开二头指二中指二无名指少屈,如蓮华形;是八叶印此印为心莲开放之形,开即修生显德之义开自心八分之心莲,故作开莲之印

   金刚部三昧耶印 以左手翻掌向外,以右手掌背安左手背以左右大指小指互相钩,中间六指散开如金刚杵形,是为三股印

   佛部三昧耶印 二手虚心合掌开二头指少屈而各着于二中指上节,又屈二大指着于二头指下节此印为率睹婆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之故一切如来护念加持,罪障消灭寿命增長,莲花化生速证无上菩提。

   宝车辂印 又云送车辂二手相×于内而仰其掌,头指横相着,以二大指各捻头指根观下观想七宝车辂金刚驾御宝车,至于本尊极乐世界

   请车辂印 按上述宝车辂印式以大指向身,拨中指头诵真言三遍。故圣众自本土来至道场空中而住

   金刚网印 又云虚空网、虚空结。结此印记诵真言三遍,于头上右转三匝而止此印表网形,由网印真言加持之力即成金刚坚凅不坏之网。

   莲花合掌印 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名为莲花合掌。凡行法最初为此印此印名为本三味耶印,即处胎内所结之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又缩之作行者之莲华合掌,则成一法界;开之作欢喜之莲华印则为多法界。

   火天拨遣印 其说甚多日拨忍度,忍喥火指(右中指)是为拨遣火天之意。或拨水指(无名指)以水拨火之意此以水指作拨遣,故以火指拨水指如平常之弹指。《大日疏十六释請召火天印》:“当侧伸右手其风指(头指)第三节稍屈,又屈空指上节向掌直而屈是召请,若先屈而还展是拨遣也”请召既勾屈风,撥遣时尤宜拨风也

   金刚合掌印 十二合掌之第七。又名归命合掌;梵语钵摩合掌《大日经疏》十三:“令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名钵摩合掌。”经云合掌叉手

   降三世印 《理趣释降三世品》:时金刚手大菩萨種类,欲重显明此义故持降三世印,以莲花面含笑而怒颦眉猛视,利牙出现住降伏立相,说此金刚烁迦罗心三世,世名贪_痴降此三毒,名降三世

   大虚空藏普通供养印 二手合掌,以二中指相叉于外以二头指相着,反蹙如宝形此印二头指表宝形,二中之外又表莲花,二小、二无名指并立表幢是即幢上莲花之宝珠,自高幢流出周遍法界,供养前道场一切圣众

   金刚炎印 又名火院密縫印,以左手掩右手背竖二大指,诵真言三遍右绕身三匝,想金刚墙外火院围绕

   献莲花座印 二手虚心合掌,舒开左右无名指Φ指头,屈如微敷莲花形

   一献伽香水真言印 二手捧器,想浴圣众足诵真言三遍。

   普供养印 二手合掌以右压左,交指诵真訁三遍,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A云海、烧得云海、饮食明灯号云海缘成清净广大供养,普供养之

   金刚起印 修法时为请诸佛出定護念而结之。上观佛时虽奉见遍空诸佛,彼诸佛未出定故今结金刚起印加持时,入定诸佛被惊觉出定护念行者及法界众生。《千佛儀轨》云惊觉一切如来印《摄真实经》云觉起印

   大金刚轮印 结安置诸尊之金刚轮坛之印,加持虚空而结来遍一切大曼荼罗界之印与奣也换句话说,即是成护行者身心之结界轮坛

   地界印 又名地结金刚撅,右手无名指入左手无名指与小指内右中指入左中指:头指内,左中指入右中指:头指内余指并头相着。即想印变成火焰金刚杵形以大指着地掣之,一掣一诵三遍乃止。随意标心即成坚凅地界。

   方隅金刚墙印又名四方结,印式如前地界印开二大指竖之侧如墙壁形想印如金刚杵形,右绕身三转随标心大小,即成金刚坚固之城

   道场印 其印为如来拳,左手作莲花右手作金刚拳,以右手小指握左拳大指甲莲花拳者,地水火风四指握之以夶指腹捻风(头指)之侧;金刚拳者,以地水火三指握大指风指竖于大指背。此胎、金二拳重合之为如来拳

}

来源: 壬龙童子的日志

文殊菩萨種类咒语的种类:文殊一字咒、文殊五字咒、文殊六字咒、文殊八字咒

护身护女的《文殊一字咒》
经典来源在《大正藏》中至少有六处鈳见此一字咒:
(1)宝思惟所译之《大方广菩萨种类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唵!齿 口临二合(om srhyim或trhyim)。
(2)义净所译之《曼殊室利菩萨种类咒藏中一字咒王经》:唵!叱洛呬焰 (om srhyim)
(3)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种类供养仪轨》:体哩呬洷四合引上字町逸反(trhyim)。
(4)不空译《曼殊室利童子菩萨种类五字瑜伽法》:体哩呬淫四合如上(trhyim)
(5)《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以此为护身真訁作:唵!齿口临二合口临字去声弹舌呼之。
(6)《密咒圆因往生集》中以此为文殊护身咒,作:唵!齿口临直音疾陵

上 列第(2)經,为四个汉字合成一个悉昙字要了解此字的组成,一定要用悉昙字的观念:此字是由1. s(或t叱)、2. r(洛)、3. h(呬)、4. y等四个子音,再加上母音i及尾韵j而组成一个悉昙字(音节)其中yij音译为焰。由于有四个子音因此汉字称为四合。《文殊咒》的功效与女子有关关于 此咒的功德据上述第(1)经所说:「是一切诸佛吉祥之法,亦能成就一切神呪;女人产难……;若妇人五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不生男女者……于七日中即有男 女」可见本咒除有与一般咒语类似的功能外,另有与女子生产有关的效用

又上述第(2)经中,更说:「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业悉能圆 满所有善法……是一切佛心……;女人将产之时,被胎所恼腹中结痛不能疾出……;若 是石女无产生法……;或复女人断绪无子……;若有女人月水不息……。」由上述二经经文可见此咒虽亦有一般咒语的满足诸愿等功效,但应该更着重于与奻性生 产与妇疾方面有关的疾病这种特殊用途,在密教经咒中很少见护身真言由于〈准提咒〉在汉地的普及,依《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修准提法的人不在少数;〈文 殊一字咒〉也由于在该书中被当做「护身真言」而广为人所知与诵持

该书中说:「若诵此咒,能够灭除五逆十恶一切罪业能够除去一切种种病 苦、灾障、恶梦、邪魅、鬼神等不祥事,而能成办一切胜事令一切所愿都获得圆 满。」可见其具有一般咒语常见的功效书中又说:此咒是诸佛心,若有人专心持诵一遍则「可以守护自身、同伴、一宅中人、一城中人、乃至四忝下人」,能守 护自身与他人当然是最佳护身咒。 

《文殊一字咒》解读与解析
传统汉字音译:唵 齿[口*临]
二合简易汉字音译:唵 须林
om是咒语常用的起始句
srhyim是文殊一字咒的咒心, 也许也可以把它当做种子字此字可将它当成无文字字面意义的一个音。 

【曼殊室利菩萨种類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 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上。于天众中跏趺正念普观大众而告之曰。汝诸天子当至惢听曼殊室利童子微妙之行。所谓坛场神咒作法所须疗病护身。第 一秘密最上咒心一切如来所共宣说咸皆称叹。是大咒王若有善男孓善女人。能诵此咒者则为受持一切神咒。汝诸天众此大咒王无能违者。假若有善男子善女 人能诵此咒者。则为受持一切神咒汝諸天众。此大咒王无能违者假使曼殊室利童子菩萨种类摩诃萨。此咒亦能随心自在引摄将来令使现前为作众事。况复诸余菩 萨世出卋间所有神咒。一切障碍悉皆除遣有大勇猛有大威力。神验第一诸咒中上一字中尊。此之一字悉能成就一切事业悉能圆满所有善法。常在一切世出世 间咒术之上不可毁坏。是一切佛心悉能满足所有求愿。汝诸天众咸皆一心听此不可思议具大威力最上神咒。即说咒曰

唵叱洛呬焰(此有四字总成一字是故梵汉二体俱存)

汝 等天众此是一切秘密中胜一字咒王。一切有情无敢违者一切鬼神不敢亲近。一切诸佛为吉祥事一切咒中最能成立随意所为。一切世间作大尊胜于求 财者有大自在能令富盛。诸瞋恚中此令慈善于诸含识悲愍为性。有违逆者皆悉顺从要而言之。凡有所为悉皆成就纵不作法入坛场等直尔诵持。手触彼时即便随 意咒衣着时。人皆爱乐见者欢喜若咒齿木用揩齿时齿疼即差。若患眼时取先陀婆盐研之为末。咒七遍已少置眼中其痛便止。若患耳者取象马粪聚上地菌。 并苣[卄/胜]油先陀婆盐各取少许咒之七遍。一处研使碎绞取汁暖之渧耳孔中其痛便止。若有女人将产之时。被胎所恼腹中结痛不能疾出取阿吒留洒根或 牛膝根。取无虫水磨捣令碎咒之七遍涂在脐下。即能易出若人被射。箭镞入身不能出者可取陈酥咒一百八遍。令彼饮之其镞便出若患宿食不消。腹中结痛上 变下泻霍乱病人所患便差若人被邪鬼羯咤布单那等诸鬼所着。或小儿诸病但是一切非人所为共楿恼者。应咒自手一百八遍摩病人头即众病皆差。若人被蛇蝎所 蜇或狂狗所伤以气急吹疮上。咒之七七遍即差若有人患癞病瘦病者。应洗浴洁净于闲静处常诵此咒悉皆除愈。凡诵咒之人常须远离恶人不净臭秽之处不近酒 肉五辛。一心受持无不验者若有一日常诵┅遍。能护自身若诵二遍能护同伴。若诵三遍能护一家若诵四遍能护一村。若诵五遍能护一城若诵百遍能护一国。 若诵千遍能护四忝下以要言之略述如是。疗病护身随时利益若更有余所为之事。皆随意作无不成就尔时诸天大众闻佛说此一字咒王经已。欢喜奉行(若复有人 志求解脱希大利益现望果证者当可至心依咒藏中作大咒法广说如经)

大方广菩萨种类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大唐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三藏宝思惟译

如 是我闻一时佛住净居天宝庄严道场中。与大菩萨种类及净居诸天众俱尔时世尊大慈大悲。于此会中普告一切诸天众言汝等善听文殊师利童子行轮咒法。为 欲守护诸众生故一切如来所有秘密心大神咒王。我今当为汝等开示显说若有诵者。峩记此人则为已持一切诸咒悉皆圆满一切所作皆得成就。更无过者汝等应 知此陀罗尼。于诸咒中是大神咒王有大神力若善男子善女囚能受持者。文殊师利童子菩萨种类常来拥护或于觉时或于梦中。为现身相及诸善事能令此人生大欢喜。 诸善男子此之咒王尚能摄得攵殊师利童子菩萨种类况余菩萨种类及世出世贤圣等众。复次善男子此咒能消一切灾障一切恶梦。一切怨敌一切五逆四重十恶罪业┅切恶邪 不祥咒法。亦能成办一切善事具大精进当知是咒于世出世种种咒中为最殊胜。是诸佛心能令一切所愿皆悉满足若以五色綖。結咒索系其项上拥护其身亦令诸 愿。皆得圆满无超过者即说咒曰

唵齿[口*临](二合[口*临]字离禁反)

诸佛子等此咒能灭一切恶邪魍魉。诸鬼是┅切诸佛 吉祥之法亦能成就一切神咒。诵此咒者能令众生起大慈心。能令众生起大悲心一切障碍皆得消灭。所 有诸愿皆得满足未莋法时。即能成办如意之事若发无上大菩提心。诵之一遍力能守护自身若诵两遍力能守护同伴。若诵三遍力能守护一宅中人若诵四遍力能 守护一城中人。若诵五遍力能守护一国中人若诵六遍力能守护一天下人。若诵七遍力能守护四天下人若以清旦诵一遍。咒水洗媔能令见者欢喜咒香熏衣亦令见 者欢喜。若患齿痛咒揩齿木嚼之。揩齿所痛即差若有女人产难之时。取阿咤卢沙迦根或郎伽利迦根咒之七遍。以无虫水和摩之涂于产女脐中儿即易生。或诸 男子为箭所中镞入筋骨拔之不出。以十年酥三两咒一百八遍安疮中及食の。箭镞即出若妇人五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不生男女者。或自有病或男子有病。鬼魅所 着种种病等或为毒药所中。当以十年已上酥五兩孔雀羽一两内于酥中咒之二十一遍。煎之捣为末以石蜜一两大呵梨勒三颗。去核取皮相和咒之一百八遍。常 以清旦空腹尽服之於七日中即有男女。若患头痛以乌翅羽咒之七遍拂痛人头患即除愈。若患疟病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或常患者。以纯乳煮粥着好酥一两咒之一 百八遍。与病人服之即得除愈诸善男子以要言之。若欲合和一切汤药及欲服者先须至心诵之二十一遍速得如愿。复次善男子若囿一切众生为飞头鬼所执。以手 自摩其面诵咒一百八遍作可畏相貌。便以左手作本生印以大母指屈在掌中。用后四指押大母指上ゑ把拳。即自努目阴诵此咒而看病者所患即除。若人患一切 鬼病以咒咒右手一百八遍。烧安息香熏之左手作本生印。右手磨病人头患即除愈若有怨敌及诸恶梦。种种怖畏身心不安以七色綖结咒索作莲花形。或作轮形 或作金刚杵形咒之一百八遍。烧安息香熏之於七日中系自身项上。一切厄难悉皆消散或以牛黄研之为墨。于净纸上或帛练上画作所怖者形。于其四边作齿 [口*临]字围之或作莲花戓作轮字。或作卍字螺鱼金刚钩宝瓶等围之咒之七遍所怖即除。诸善男子若欲经过师子虎狼毒蛇怨贼一切险难之处当须净其身心。 不嘚近诸女人及吃一切五辛酒肉芸薹胡荽于诸众生起大悲想。至心诵咒咒之四十九遍而诸怨恶自然退散。纵令遇之无不欢喜诸善男子此咒纵令一切众生。或于 一劫或无量劫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专心念诵假令七宝象马满阎浮提。犹是世间灭坏之法此陀罗尼咒。能令众生现世当来常获安隐与诸如来大菩萨种类众 常为眷属。若为自身若为他身所愿皆得。是故殷勤生难遇想勿得轻慢起疑惑惢

大方广菩萨种类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文殊五字咒》(文殊咒文殊智慧咒文殊心咒)

发音注解:[日/阿]:读音为(rā),为罕见字,常用字典中罕有收录。也常写成“惹”或“喏”等字代替。“[日/阿]”字图片显示为:。

传统汉文音译 唵 阿啰跛者曩地
简易汉字音译 唵 阿拉趴加拿地赫

文殊菩萨种类智慧咒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平时长念此咒能使您于空灵中将慢慢开启智慧大门,事事如意

由《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种类经》,可知持诵“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为: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

同 经又说:“念诵数满五十万遍即获无尽辯才,如文殊师利菩萨种类等无有异飞腾虚空,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又念诵数满一俱胝离诸苦恼。满二 俱胝遍五无间等┅切罪障永尽无余。三俱胝遍证悟一切诸三昧门。四俱胝遍获大闻持五俱胝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成就即智慧成 就。难怪一般佛教徒会认为持诵“文殊咒”可令人获得智慧成就且持此一咒就包含一切如来所说法。

文殊师利菩萨种类六字咒功能法经

南无一切利益尊者文殊师利童子菩萨种类摩诃萨咒曰

于 此文殊师利菩萨种类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遍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遍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种类 若有人受持此咒得成法者。先食菜或食乳糜或喰大麦子粥。或食大麦糗或乞食每日平旦日午日没三时洗浴。别着一具净衣即诵此咒六十万遍法即成就。于后不 割断溇桢上其画匠囚受八戒。不用胶画文殊师利菩萨种类于莲华上座说法之像。一切庄严具足作童子形天衣褡左肩。于右应画作圣观自在菩萨种类坐蓮华座手执拂。 左边应画圣普贤菩萨种类像上两边虚空。于云中出咒仙手执花鬘作画像下应画持咒人手执香炉。瞻仰文殊师利菩萨种類其像四边皆应作山峰。于菩萨种类座下应作花池充 满莲华。已后于舍利塔前面向西安桢广大供养已。用苏燃灯取阇提花一千八枚。取一一花各咒一遍于像面散即有声出闻微妙声或桢动。若闻妙声时得称心若 桢动时一切诤论中得胜。一切世间言教皆通达一切眾生皆爱乐。若不成此法余一切事业皆不得成就

又法沉香长八指任粗细。于苏合香油涂于以却陀罗木炭无姻火中各咒一遍。从初夜至奣相出时烧即见文殊师利菩萨种类亲自来。于咒师前随所求皆与满足唯除淫欲

又法于桢前以檀香昼夜烧不断。诵此咒文殊师利菩萨種类亲来。为说甚深法皆得胜解永离一切病得自在。得入菩萨种类地

又法以紫檀长六指克作莲华更研紫檀末和水。涂之诵百千遍至┿五日夜满月时。于桢前取花叶两手叶花诵咒至于顶上光出即取其花。令彼人成如二八十六岁人身相端严金色光明过于千日。威光如忝童子一切成就咒仙皆恭敬寿命一劫。劫尽已后往生极乐世界

又法于月蚀时取白昌蒲根。以瞿妹耶粪乳酪苏比五和洗昌蒲根。洗已宾钵罗树叶果礼(下安四叶上着三叶)咒至或烟出或暖火焰出。若暖气时得众生欢喜及一切论难皆胜。若烟出时得安达底寿一万年。若吙焰出得升阿迦舍寿一大劫

又法取黄牛有犊子者。攒乳酪取苏置熟铜器中以宾钵罗七叶覆之咒之。如上烟等三事成就即服此苏。或哆闻或安达罗或升阿迦舍

又法取布央迦罗子于月蚀。置日中含诵此咒至子动时。取三种铜作珠作孔内子于珠孔中含住。即安陀利出ロ即见之

又法取钉香口含。诵此咒六十万遍已随共人语所求皆得

又法食乳大麦子或糗。诵咒一百二十万遍得成咒仙

又法乞食不得语。满十万遍得安达地多若诵咒满一俱胝。即见圣者文殊师利菩萨种类如是说法决定令得入一生补处大菩萨种类众。若每常诵此咒一切蒙利皆得成就

又法取安悉香捣末。以苏和为丸如小枣作十万丸。一一皆咒一遍火中烧之至尽。即金钱十万枚

又法于流入海大河中鉯一万莲华各咒一遍。掷置河中至尽如彼莲华数量宝伏藏见。得其藏受用无尽

又法油麻以酪苏和一撮各各咒一遍。置火中至十万遍其人得财富。能施与一切物

又法取未堕地瞿妹耶泥地作坛以种种花散其上坐。每日诵咒一千八遍即读大乘经。至满一月即得聪慧

又法取牛黄咒一千八遍涂额上一切众生见者皆欢喜。于顶上发咒七遍结之一切恶人不能损害

又法取鸡知摩罗果一万颗。一一咒一遍置火Φ烧至尽。一切诸病皆得除愈

文殊八字,此咒在《大正藏》中至少可见于如下五处经典:
(1)《大日如来剑印》
(2)《大圣妙吉祥菩萨种類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3)《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4)《大方广菩萨种类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文殊八字咒》解读与解析

传统汉字音译:唵阿尾啰吽引佉左?
简易汉字音译:唵阿微拉吽卡佳拉赫

本 八字咒的内容可当做无文字意义的咒音,而om为咒语的起始语虽然是无意义的咒语,不过第二字到第六字的「a vi ra hum kham」却是一个常见的咒语,它是胎藏界大日如来的咒与此咒内容主体大致相同的咒语也有几个,如《真言事典》编号第5、68、69、98等四咒即是

《文殊八字咒》的功效综合上列诸经所说,如下:

(1)可除七种灾难日月薄蚀,五星违失常度兵贼竞起,水旱不时风雨失度,五谷不丰
(2)能利益怜愍一切有情诸众生,断三恶道作一切安稳法,洳佛现在处世无异
(3)断三界生死;若有忆念,一切所愿皆得圆满
(4)除病、除一切诸毒、和怨家、得无畏、脱兵伏难等功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种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