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觉GBA的《md恶魔城血族》超过MD《血族》了吗

视频:都说超任完爆世嘉主机,为何觉得《恶魔城》血族比血之轮回画质好
&gt单机游戏
视频介绍:
小蜗牛SFC怀旧经典游戏视频:《恶魔城:血之轮回》第一关快速通关![转载]《恶魔城·月下夜想曲》OST赏析
月下OST里面原来没有乾坤之血族和血泪,一直以为有的,好帖转发日文原名:《悪魔城ドラキュラX
~月下の夜想曲~ オリジナル·ゲーム·サントラ》
英文译名:《Dracula X Symphony of the Night Original Soundtrack》
中文惯称:“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OST”
出品公司:KONAMI
发行公司:KING Record
发行日:日
编号:KICA-7760
作曲:山根ミチル(除M03,M29,M34)
编曲·制作:山根ミチル(全曲)
PS版《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的游戏原声。是恶魔城系列最出色的一张原声专辑,在游戏音乐界和Fans的心目中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本部游戏原声除曲谱优秀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制作者借助PS的强大机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游戏的音乐效果,使得所有游戏中的音乐都听起来宛如真实乐器演奏一般。当然,曲谱编写的更是无可挑剔,专辑中所有曲目都极其优秀,包含了许多各种不同体裁、风格的音乐。同时也适合推荐给不玩游戏的各位,当做轻音乐欣赏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这张专辑中的一些曲目气势庞大,庄重而激进,作曲者实际上是一位年轻的女性。
总的来说这张专辑整体上延续了恶魔城游戏历来古典兼Gothic的音乐风格,但所收录曲目的风格却不尽相同。全34曲主要由管弦乐、重摇滚乐、声乐构成,其中也不泛一些Jazz、电子乐、中世纪等风格曲目的出现。《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游戏人物的设定兼原画小島文美,游戏BGM的作曲者山根ミチル,主题曲的编写者村中りか,三个决定整部游戏外观视听艺术效果的人物全都是女性,本张专辑的艺术风格兼曲谱的编写,同样会多多少少给人一种女性般纤细敏感的感觉。
由于是原声(Original
Soundtrack),所以这张CD收录的曲目无论是旋律还是音质都和游戏中的音乐一模一样。PS版采用了CD-XA音源(除电吉他),这是97年当时最接近真实乐器的一种游戏音源,论模拟的真实度,甚至超过MIDI音源,可以达到与真实乐器演奏难辩真假的效果。绝大多数游戏的背景音乐和声效一般都是用不同机版的音源合成出的,很少有用真实乐器演奏的,所以能模拟到和真实乐器如此相近的程度,是非常难得的。
M01. 変容NO.1&&
Metamorphosis
M02. プロローグ Prologue
M03. 幻想的舞曲 Dance Of Illusions
M04. 月下の夜想曲 Moonlight Nocturne
M05. 祈り&& Prayer
M06. ドラキュラ城 Dracula's Castle
M07. 黄金の舞曲 Dance Of Gold
M08. 大理石の廊下 Marble Gallery
M09. 魔霧の塔 Tower Of Mist
M10. 夜曲 Nocturne
M11. 木彫パルティータ Wood Carving Partita
M12. 聖霊の扉 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 Track Door Of Holy
M13. しもべたちの祭典 Festival Of Servants
M14. 終焉の地 Land Of Benediction
M15. 神々たちのレクイエム Requiem For The Gods
M16. 水晶のしずく Crystal Teardrops
M17. 焉道 Abandoned Pit
M18. 虹の墓地 Rainbow Cemetery
M19. 静寂 Silence
M20. 失われた彩画 Lost Paintings
M21. パール舞踏曲 Dance Of Pales
M22. 呪いの聖域 Curse Zone
M23. 魔性の宴 Enchanted Banquet
M24. さまよえる魂 Wandering Ghosts
M25. 悲境の貴公子 The Tragic Prince
M26. 深淵への扉 The Door To The Abyss
M27. 天界への扉 Heavenly Doorway
M28. 死の詩曲 Death Ballad
M29. 異形の血族 Blood Relations
M30. 変容NO.2 Metamorphosis 2
M31. 終曲トッカータ Final Toccata
M32. 勿嬔 Black Banquet
M33. 変容NO.3 Metamorphosis 3
M34. I AM THE WIND
专辑的作曲者兼音乐制作人是原KONAMI矩形波倶楽部成员山根ミチル(Yamane
Michiru)。山根ミチル从小学习钢琴,高中时开始学习作曲,之后在爱知县立艺术学校完成了作曲的硕士学位。并被学校要求留校任教。但由于她希望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继续作曲,于是拒绝了学校的邀请,后被当时少数几家需要作曲人才的公司之一的KONAMI聘用。从此开始了游戏作曲(注三)生涯。从1992年起,山根ミチル的主要作品包括《Twinbee》(《兵蜂》)系列,《幻想水浒传》系列,以及恶魔城系列中的MD版《Vampire
Killer》,GBA版《恶魔城之晓月圆舞曲》(即:《Castlevania
~暁月の円舞曲~》,PS2版《恶魔城之无罪的叹息》,PS版《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等。山根ミチル也是通过对《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这张专辑的成功演绎从此确立了自己在游戏音乐界中的地位。
关于KONAMI矩形波倶楽部
KONAMI矩形波倶楽部是KONAMI所属的游戏音乐制作团体,先后由一百余位作曲者、演奏者组成。KONAMI早期()所有游戏音乐的创作和制作都由该团体成员完成,所创优秀游戏乐曲数不胜数,作曲作品主要包括《Gradius》系列(二百多曲);《沙罗曼蛇》系列(二百多曲);《Twinbee》系列(数百曲);《Snatcher
& Policenauts》系列(一百多曲);《幻想水浒传》系列(数百曲);《Metal
Gear》系列(二百多曲);《魂斗罗》系列(二百多曲);《恶魔城》系列(五百多曲);《心跳回忆》系列(近三千曲);《Beatmania》系列(数百曲);《Dance
Revolution》(《DDR》)系列(数百曲);《Parodius》系列(数百曲);以及其他数以百计个游戏的原声音乐。KONAMI矩形波倶楽部汇聚大量非常有才华的作曲者和编曲者,其中多人在游戏音乐界颇有名气。不过在KONAMI早期出版的的游戏音乐CD中,通常只会印有“作曲:KONAMI矩形波倶楽部”的字样,很少会提及具体作曲者的名字,所有想知道个别游戏中作曲者究竟是谁是比较困难的。
关于游戏作曲者。
游戏作曲者是一个特殊且较难胜任的职业。往往一个游戏图像和程序制作完成后,作曲者需要通过游戏的画面和剧本,领悟游戏所表达的世界观,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内(通常只有百余天的时间或更短),根据种种不同因素创作出最符合游戏风格和氛围的音乐。为一部游戏创作出美妙且贴切的原声音乐,作曲者不但要有出色的作曲才能,还要掌握如何在局限的存储量的限制内,选择和最大程度发挥不同机体音源。比如,使用同一部音源系统,同一乐谱,不同的制作人制作出的效果却是不同的,如何将音源发挥到极限取决与制作人对音源系统的凌驾能力,很少有游戏能像《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这样将音源发挥的如此完美。
01. 《変容NO.1》
该曲的英文名为《Metamorphosis
No.1》意为“变化”或“变形”,是游戏开场CG,恶魔城第一次出现时使用的音乐。整个乐曲由弦乐和Synth合成的女声组成,很符合CG动画中略微恐怖的氛围,随着视角的由远及近最终展现了矗立于悬崖边上的恐怖城堡-
恶魔城。虽然很喜欢,对这个曲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是一首很不错的专辑的开篇曲,也很像电影配乐,总之,比较有水平的一首音乐。
02. 《プロローグ》
即英文的《Prologue》,意为序章,顾名思义是游戏“序章”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由于《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是《恶魔城之血之轮回》故事的延续,所以,这个所谓的“序章”实际上讲述的就是“血之轮回”的最终关,Richter
Belmont击败Dracula伯爵的情节。不同于常规游戏“序章”(如果有的话)所使用的那种悠扬的叙事音乐,这是一首非常有节奏的Battle摇滚。另外,音乐在使用音源的同时,加入了电吉他。
03. 《幻想的舞曲》
名曲!首次出现于《恶魔城之血之轮回》,代表作曲团体为KONAMI矩形波倶楽部。音乐的原曲旋律十分壮美。这里收录的是山根ミチル改编的管弦乐的版本,只用了原曲前半部的旋律。忠于原曲被使用的Richter
Belmont与Dracula伯爵最终之战的原始场面,《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序章”中同样的场面使用了这首Arrange版本。非常好的管弦乐改编,虽然比起《恶魔城之血之轮回》中原始的管风琴版本略微不如,但却是其他所有Arrange版本(《幻想的舞曲》之后又被多部恶魔城游戏引用,并且一直作为与最终BOSS
Dracula决斗时的音乐出现)中最好的一曲,这里强烈推荐。英文名为《Dance of Illusions》。
04. 《月下の夜想曲》
即《Moonlight Nocturne》。不错的一首交响曲!是“序章”结束后,卷轴文字讲述Richter
Belmont在击败Dracula伯爵的四年后神秘失踪
-《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整部游戏起因时所用的音乐。根据曲谱(这首《月下の夜想曲》是34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在CD小册中附带曲谱的乐曲)可以看出,如同正规的交响曲,本曲使用了双簧管,长笛,黑管,喇叭,小号,长号,大号,定音鼓,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管弦乐器,不过所有的这些乐器都是用CD-XA模拟出来的。由于和真正的交响乐队演奏的效果几乎一样,所以很难相信这是用音源创作出来的音乐,从而也显示出山根ミチル高超的音乐制作才能。从音乐的标题《月下の夜想曲》也可看出这首音乐在整个游戏中的地位。也许,它代表了整个游戏的主题,但却无论如何代表不了这张专辑的风格,因为在这张专辑中同样出色的曲目实在太多了!同时,这也是恶魔城系列第一次用乐曲名作为游戏的幅标题,之后的《恶魔城之白夜协奏曲》、《恶魔城之晓月圆舞曲》等标题,都是受到了这部《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以及这首《月下の夜想曲》的启发。
05. 《祈り》
歌曲的英文名为《Prayer》,很安静的一首女声吟唱。由于没有任何乐器,仅以Synthesizer模拟的女声伴唱,使这首歌曲的内容更加符合歌曲的名字“祈祷”,非常安详的旋律。歌曲被用在开始游戏档案的界面,是游戏中出现的第一首音乐,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由于无论旋律还是女声都非常有感染力,往往会带给玩家对游戏很好的初始印象。估计很少有人会发现这首歌其实是有歌词的,并不只是纯声乐般的吟唱。如果非常仔细的听,会发现歌曲中的女声在反复吟唱“Key
Largo”这句歌词。这两个词是希腊语,意为“愿你能够幸福极乐的升上天堂”,从而令这首祈祷曲变的更加名副其实,总的来说,非常不错的的一首祈祷之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中的主音女声是作曲者山根ミチル的妹妹山根カホリ(Yamane
Kahori)。
06. 《ドラキュラ城》
标题意为“吸血鬼德库拉之城”,即英文名《Dracula’s
Castle》。本曲是游戏正式开始后第一个场景恶魔城入口及前廊的背景音乐,是本专辑中最出色的乐曲之一。令人心情激动且极富感染力的一首音乐,伴随着这首音乐,疾风般跑动的Alucard,被杀死后绝叫的战狼和化成烟雾的僵尸,以及背景中被风吹动的窗户等等一些微小的细节。总体来说,是非常能代表这个游戏的一首音乐,所以被用在正式游戏的最初始也是很有道理的。CD-XA音源、Rythme同电吉他演奏出管弦结合电子乐及摇滚的音乐风格,使本曲成为专辑中极有特色的一个闪亮点。作曲和编曲都非常符合整部游戏的风格,既不失气势,也不失节奏。比如,音乐开始和结尾时飒飒的风声,以及与Alucard跑动速度相应的音乐节奏,都非常成功的营造了游戏的气氛。是所有玩家都会钟爱一曲。强烈推荐!非常帅的音乐。
07. 《黄金の舞曲》
游戏中第二个场面恶魔城中“炼金研究栋”的音乐。和前面那首“月下夜想曲”一样,制作到了和真正交响曲演奏真假难辩的程度。整首音乐就像它的标题,华丽、端庄又很符合游戏场景的画面。1998年,曾出版过这张专辑的MIDI
Arrange版本(《MIDI POWER Pro6 ~悪魔城ドラキュラX
~月下の夜想曲~》其中《黄金の舞曲》的那个Arrange版本极其出色,非常有气势。
08. 《大理石の廊下》
英文名为《Marble
Gallery》,因为是游戏中大理石の廊下的背景音乐,所以就被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典型的一首电子乐,节奏和旋律都很不错,特别是主奏的前后两段的那两个电钢琴般的电子音非常好听。在游戏中,“大理石走廊”是一个空间跨度比较大的一个场景,相当与恶魔城中的正厅,连接着
“恶魔城前廊”,“恶魔城外墙”,“冶金研究所”
,“地下水脉”以及其他一些后面要说到的场景。由于“大理石走廊”是游戏初期在这几个场景间穿梭的唯一途径,所以这首音乐在刚开始玩的时候被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可能出于这个原因,“大理石走廊”这个场景被使用了这首非常耐听的音乐获得了相当一部分玩家非常高的评价。
09. 《魔霧の塔》
这首“魔雾之塔”英文名为《Tower of
Mist》,是上一首《大理石の廊下》的交响曲版,虽然曲调一样,但音乐的风格和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本曲是场景“恶魔城外墙”的背景音乐。
“恶魔城外墙”是整个城堡最右边一个范围很大的且似乎被诅咒过的塔形建筑物,这里通常会随机出现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比如暴雨、迷雾等。从外墙的背景可以看到夜晚被云层掩盖半隐半现的满月的光茫下,恶魔城城外远处寂静的山岭以及深兰色平静的湖泊,虽显得十分宁静安详但又似乎隐藏了极大的危机,随时随刻都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感觉。沉重悲壮的音乐极其成功的烘托了这部分游戏画面所表现的气氛。
10. 《夜曲》Nocturne
半妖精之歌是SS版中的追加的插入歌曲,不见于PS版。当主角Alucard在收集到道具“歌词卡”,并用魔导器召唤出“妖精”(实际上更像一个小精灵,即fairy,有两对蜻蜓般的翅膀),之后静止一会,“妖精”就会坐在Alucard的肩上开始唱这首《夜曲》。很美的旋律,歌词也不错,很能体现游戏中“妖精”那种孤独忧伤的心情。
作曲:山根ミチル
作词:大内正德
编曲:山根ミチル
歌:椎名へきる
女神は永遠の 幸せの中で
嘆き続けては 歌う夜想曲
愛は 終わる 命もつきる、それなら
同じ 時に 糸を切って
神々の渇きが 海の音を消し
無垢な狼は 孤独に耐える
夢は さめる 夜も明ける、その前に
違う 場所に 羅針盤を向けて
其大意如下:
女神享有永恒的快乐,获得人类无尽的赞美,
我却只能通过这支夜曲唱出我心中长久以来的那种悲哀。
没有了爱,生命也随之终止,如果这些真的无法避免,
当爱消逝的那一瞬间,我宁愿忘记这一切。
海用生命供奉抚育着贪婪的众神,直到整个世界再也听不见浪花的歌声,
只留下无辜的狼,哀鸣着忍受寂寞的煎熬。
梦将醒了,黎明也快出现了,不过在此之前,
命运的罗盘已被指定了新的方向,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11. 《木彫パルティータ》
木雕变奏曲,是游戏中“藏书库”的背景音乐。虽然叫“木雕变奏曲”(英文名为《Wood Carving
Partita》),但实际上音乐本身和木雕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被用在了大体为木质结构的图书馆里,就起了这样的名字。不管怎样,本曲是极优秀的一首音乐,相当完美的营造了图书馆那种高贵典雅的氛围。主旋律是用拨弦古钢琴(通常也称做羽健琴,Harpsichord)演奏出的,相当典型的中世纪古典洛可可(Rococo,一种古典风格,包括音乐、建筑、绘画等)风格,如果事先不被告知,相信不会有人会想到这是一首游戏的配乐,因为确实与通常意识中的游戏的音乐差别太大了。
12. 《聖霊の扉》
本曲的直译英文名为《Door to the Holy
Spirits》,意为“圣灵之门”,是游戏中恶魔城逆城“里竞技场”的音乐。这首《聖霊の扉》就是逆城中场景“里竞技场”的音乐,听起来有点恐怖,总的来说比较符合游戏当时略为阴森恐怖的气氛。与专辑中的其他那些管弦和摇滚风格的音乐比较,这首结构相对简单一些
13. 《しもべたちの祭典》
就是前面提到的那首《Festival of
Servants》,“奴仆们的欢庆”。是正式游戏(除“序章”外)开始后出现的第一首BOSS音乐,也是恶魔城正城的大部分BOSS战所使用的音乐。非常不错的一首摇滚,极其紧张的节奏,体现了BOSS战时那种危险的氛围。音源外电吉他演奏的也相当出色。
14. 《終焉の地》
游戏结束时的音乐。同绝大多数游戏的“Game
Over”用曲一样,这首音乐也非常短,且曲调中充满绝望。非常符合游戏中主角死亡后的画面:近处沙地上魔兽的尸骨和废弃的十字架映衬着远处矗立在暗红天色下的恶魔城,“万圣节”(Halloween)字体的“GAME
OVER”随着画面的渐渐逝去,血一般的出现在屏幕的正中间。整个画面的出现及消逝,所用时间不到20秒,与本曲长度相当。与这张专辑中收录的音轨略微不同的是,游戏中音乐的结尾加入了Dracula仆众们邪恶狂妄、幸灾乐祸的恐怖笑声。本曲的英文名为《Resting
Place》,与日文名意同为“死亡之地”,总的来说,很不错的曲调,且与游戏的主题非常贴切。
15. 《神々たちのレクイエム》
标题意为“众神的悲歌”,极力推荐!典型的一首巴洛克风格,类似教堂唱班里的那种安灵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弥撒”。本曲被名副其实的被用作了游戏中“恶魔城礼拜堂”的背景音乐。音源合成出的管风琴、合唱女声、教堂的钟声使音乐与游戏场景结合的天衣无缝。当时第一次注意到这首音乐的时候,实在不敢相信一个日本人竟然能制作出这么有欧洲风格特点的音乐。第二段高潮的风琴,实在太美了。音源将吟唱的女声也合成的非常成功,听起来很有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在礼拜堂最左边有一个空中阁楼上下都是空的,只见淡淡的蓝天中,散乱的云,随着风快速的从内向外往四周飘去,配合着缥缈的女声及间断的钟声,感觉极其美妙《Requiem
for the Gods》,可以说,音乐的风格,标题,以及所使用的场景,三者间都十分的吻合。
16. 《水晶のしずく》
一首Jazz兼电子乐风格的音乐,相当不错。曲名意为“水晶之滴”,旋律本身非常符合这个名字的寓意,同时又因为被用在了“恶魔城地下水脉”,使得标题更加贴切,很符合那个由蓝绿色的硝石和微微的溪流组成的场景。音乐一开始的时候,显的十分的倦怠和安然,之后慢慢产生一些起伏,最终在乐曲的四分之三处转入高潮。乐曲的英文名为《Crystal
Teardrops》,每当看到这个英文名,总会联想到游戏场景“地下水脉”中那个壮观的大瀑布以及沿途从钟乳石的天花板上断断续续滴下的水珠。非常不错的一首音乐,推荐!另外,本曲在欧美玩家中评价极高。
17. 《焉道》
音乐的英文名为《Abandoned
Pit》,意为“被遗忘的深渊”,是游戏中连接“地下水脉”和“地下墓地”间隧道的背景音乐。缓慢而不安的钢琴旋律,夹杂着音源合成的水滴声、禽兽的呻吟声(大概是蝙蝠的叫声)以及其它一些无法形容的怪声,成功的渲染了当时隧道中那种沉闷压抑的气氛。据说很多人都很讨厌这个场景也很讨厌这支音乐,可能是因为听起来很不舒服很压抑的原因。确实,听着这样不和谐的旋律,感觉就像掉进走不出的迷宫一般。另外,CD中音乐结尾略微做了一些修改,没有采用游戏中那种循环重播的方式,使本曲听起来更像是下一首《虹の墓地》的前半部,两首音乐就像游戏中的那两个场景一样,非常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18. 《虹の墓地》
“彩虹墓场”,本专辑中又一首颇为有名(尤其在欧美和日本)的乐曲。使用场面为“恶魔城地下墓地”,很不错的电子乐风格,其中主旋律的电子音极其好听。尤其喜欢乐曲的名字,感觉很有意境,也很能激发想像力。本曲与上一曲《焉道》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十分相像,虽然内容和节奏完全不同,但都给人以非常不安的感觉,可以说是与上一曲同一思想的延续及升华,就好像压抑了很久最后终于爆发了一样。音乐最开始营造出一些空旷及恐怖的感觉,之后进入较有节奏感的主旋律,并且以每四小节的为一段,一点一点的上升,最后达到新的一层旋律。如果仔细听,会发现音乐背景用Synth合成出的类似弦乐的伴奏音非常好听。音乐的英文名为《Rainbow
Cemetery》,特别推荐。
19. 《静寂》
英文名为《Stillness》,是原声专辑中的原创音乐,游戏中没有被使用。听起来非常像PS放入光碟后,出现SONY标志的那个音乐,同样也是很短的曲调。至于收录这首音乐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它起到的是间奏曲的作用,是整张专辑告一段落,开始新的高潮前的标志。由于《虹の墓地》和下一曲《失われた彩画》风格差异太大,且根据整张专辑曲目布局的需要,作曲者创作了这首短小但不容忽视的小曲。如果连续欣赏整张专辑,这句音乐一定不可错过。
20. 《失われた彩画》
大概是这张专辑中最受欢迎的一首音乐,极其优美和谐的旋律,主奏的钟琴、Rhodes钢琴(一种柔和的电钢琴)、FX5
Brightness(合成效果5“明亮”)在弦乐合奏(Strings
Ensemble)、音乐盒及弹指弦乐的伴奏下将这首旋律演绎的极其缥缈朦胧,宛如天籁之音(一点不夸张!)。由于钟琴的使用加之本身飘逸的旋律,这首音乐听起来也很有中国古曲的感觉,外柔内刚,非常亲切的一种感觉。在游戏中,这首天籁般的乐曲被用在了恶魔城逆城中
“异端礼拜堂”、“异端图书馆”及“天井水脉”,三个同音乐一样美妙奇幻的场景,很大程度上渲染了游戏的气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首音乐深受国内玩家的喜爱,曾经一度以“失色的彩画”为名广为流传,为玩家津津乐道。本曲的日文名《失われた彩画》实际上含义为“消逝的水彩画”或者“遗失的水彩画”,并没有“褪色”或者“失色”的意思,英文名《Lost
Painting》也与日文原名含义相同。
21. 《パール舞踏曲》
非常具有古典感的一首协奏曲,非常高雅的一首音乐,无论是开始钢琴的还是后面的管弦都演奏的相当出色,旋律更是美妙动听。曲名意为“珍珠的跳舞曲”,是游戏中最具古典建筑风格的场景“Olrox的寓所”的背景音乐。Olrox”是游戏中的一个BOSS,在游戏中,Olrox伯爵很可能是Dracula
伯爵的一个密友或者贵客其所在处“Olrox的寓所”的背景建筑十分豪华别致,这首“珍珠的跳舞曲”旋律和风格也与该场景的艺术风格十分的贴切,一开始钢琴的旋律,和后面的弦乐节奏起伏也都很符合“跳舞曲”这个名称;而且“珍珠”代表了本曲和所用游戏场面那种高贵华丽的艺术风格,所以乐曲被命名为珍珠的跳舞曲”(英文名为《Dance
of Pearl》)。
22. 《呪いの聖域》
标题意为“诅咒的圣域”(英文名为《Cursed
Zone》),是游戏中恶魔城逆城“天空墓场”的背景音乐,同音乐的标题和使用场景的感觉一样,是一首比较恐怖的音乐。音乐的主体还是由弦乐组成,中间夹杂了一些电子音。开始时玄秘荡漾的旋律,以及结尾处紧张而略带神经质的节奏,将墓场中的恐怖体现的淋漓尽致。比较不错的一首音乐。作曲者山根ミチル真的很擅长在各个场景、各个不同风格包括表达不同感情的音乐中运用弦乐。
23. 《魔性の宴》
富有交响风格的女声独唱,是在游戏场景“恶梦”中与女梦魔Succubus决斗的音乐。Succubus源自神话,是一个专门在男人的睡梦中勾引诱惑并与之性交的女妖。在恶魔城系列游戏中,Succubus是一个典型的女梦魔,长有一对很大的蝙蝠般的翅膀,通常以非常性感(一贯只穿黑色的束腰,臂套,以及到大腿中部的长靴。)的形象出现,并利用梦境制造假象欺骗主角。
24. 《さまよえる魂》
又是专辑中极其出色且颇受欢迎的一首音乐。中文意为“迷途中的鬼魂”(英文名是《Wondering Ghost》),是游戏中
“恶魔城竞技场”的音乐。音乐的旋律有一些弗兰门科(flamenco)的感觉,主奏由电吉他,声学吉他在玄乐以及合成人声、鼓的伴奏下完成。其中电吉他,和声学吉他的相关梯级都是用真实乐器演奏。吉他(总的来说是电吉他,声学吉他较少)是KONAMI游戏音乐演奏中最可能出现的一种乐器。使用电吉他作为游戏音乐的伴奏也是KONAMI的一贯风格。由于“KONAMI矩形波倶楽部”中有大量非常优秀的吉他演奏者,比如“KONAMI矩形波倶楽部”的原部长古川もとあき(现已退出KONAMI,成为自由作曲人)就是非常出色的吉他高手,所以,吉他和Synthesizer(MIDI合成器)组合演奏了KONAMI早期绝大多数游戏音乐的Arrange专辑(比如1993年至1995年柴田直人Project制作演奏的“Perfect
Battle”系列专辑)。在这首“迷途中的鬼魂”中,A,E两种吉他(Acoustic声学吉他和Electronic电吉他)演奏的就相当出色。音乐开始时电钢琴非常有节奏感的前奏,正曲中出色的吉他主奏,以及每段结尾时几处非常突出的弦乐,都像在通常的弗兰门科中那样,非常的洒脱利落。当然,更重要的是音乐的本身旋律很不错,值得推荐的乐曲。
25. 《悲境の貴公子》
同前面介绍过的第六首“德库拉的城堡”一样,属于管弦兼摇滚的风格,也是是本专辑中最有特色的一首音乐。这首音乐被用在了游戏中的“恶魔城时计塔”,“绝境中的王子”这个题目,起的非常贴切:所谓的“绝境中的王子”就是指Alucard,Dracula相当于恶魔城的国王,Alucard自然就是王子了,“绝境”是因为音乐被使用在了“时钟塔”这个场景。在恶魔城系列游戏中,时钟塔往往都是难度比较高的关卡,在哈皮鸟(即Harpy,希腊神话中一种身似女人,翼爪羽尾似鸟的怪物,恶魔城系列的常规喽罗)和飞来飞去的美杜沙头的攻击下,一次一次苦苦攀爬塔中的齿轮,真有身处绝境的感觉。音乐的旋律非常不错,既给人紧张仓促的感觉,又能令人感到悲壮而凄哀。音乐的一开始就起的非常有气势,然后是电吉他和弦乐相间演奏的主旋律,两大类不同的乐器群分别把旋律想要表达的紧促感、悲哀感都表现的相当出色。音乐的英文名是《The
Prince》,值得一提的是,欧美玩家群中,这首音乐在游戏音乐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很难想像“德库拉的城堡”,“黄金的舞曲”,这首“绝境中的王子”,还有上一首“迷途中的鬼魂”,以及后面要介绍的那些BOSS战曲目等一系列非常激进的旋律都是出自一位女性作曲家。尤其是这首“绝境中的王子”,还有“德库拉的城堡”,由于旋律的风格都太过大气,也包括那首“黄金的舞曲”,实在不像的女作曲家的风格。
26. 《深淵への扉》
本曲的标题意为“通向深渊的门”,即英文名的《The Door to the
Abyss》,是前面提到的场景“大理石走廊”的中部的时钟下,一个深渊般的隐藏密室中的场景音乐。音乐的旋律听起来十分的玄奥,且伴随着一些略微恐怖的感觉,很符合密室中那种同样玄奥离奇感的气氛。音乐演奏的风格与山根ミチル一贯的那种编曲风格相似,使用了音乐合成的弦乐、女声以及电钢琴。略微不同且较引人注目的是为了突出乐曲表达的那种玄妙感,音乐的主旋律使用了一种日本传统的吹奏乐器,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尺八”(shakuhachi,日本的一种只有五个孔的竹笛),不过同样也是用音源合成出的。总的说来,几种乐器和合成音编排在一起效果还算不错。音乐本身在这张专辑里不算是一首出名的音乐。
27. 《天界への扉》
英文名为《Heavenly
Doorway》,与上一首音乐的标题比较相似,意为“通向天空的门”,是游戏中“恶魔城最上部”的背景音乐。“恶魔城最上部”是历代所有恶魔城系列都会出现的一个场景,通常为恶魔城主Dracula的所在处,也就是游戏的最终关。不过,这次在“恶魔城之月下想曲”中算是一个小小的例外,“恶魔城最上部”实际上是整个恶魔城中离天最近的一个场景,这也是为什么这首音乐会起这样一个标题的原因。总的来说,这首“通向天空的门”实际上是一首非常不错的音乐,但可能由于前面一系列的曲目太过出色,所以这首音乐和上一首一样给人的印象不是很深。
28. 《死の詩曲》
恶魔城逆城的BOSS主题曲。总的来说是一首不错的交响风的BOSS战乐曲,比较紧张的节奏成功的烘托了逆城各个BOSS战场面紧张的气氛。这首和前面提到的那首“奴仆们的欢庆”分别为恶魔城正逆城的Battle
Theme,与之比较,这首“死之诗曲”虽然不是非常出名,节奏的紧张感也没有“奴仆们的欢庆”那么强,不过由于用了交响乐风格演奏,所以感觉更有气势一些。
死神29. 《異形の血族》
本曲是PS版中Alucard与被Shaft控制了的Richter
Belmont之战的主题曲,是当年(1993年)恶魔城系列名曲《乾坤の血族》的Re-Arrange版。这里值得介绍一下这两首音乐的历史,非常有趣。《乾坤の血族》(英文名为《Bloodline》)是1993年PCE版也就是这部“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的前作:“恶魔城之血之轮回”中,游戏的主角Richter
Belmont的主题音乐,极其优秀,且极具西洋风的一首名曲。PCE版“恶魔城之血之轮回”的整部游戏原声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管风琴演奏,是恶魔城系列中最出色的专辑之一。而在恶魔城月下夜想曲中,作曲者一个巧妙的想法将《乾坤の血族》加以修改,录用成为正城最上部,Alucard与Richter
Belmont战斗时的音乐,并曲目为《異形の血族》。个人认为这个名字起的非常有趣,由于此时的Richter已经被Shaft控制了,所以算是一种“異形”即异常状态吧。同时,乐曲主旋律外一直伴随着神经质般的电子乐,也算是符合《乾坤の血族》的变异版本,《異形の血族》这个标题。音乐的英文名甚至更为直接,干脆就叫《Strange
Bloodline》。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首Arrange中,Synth合成的弦乐极其出色,丝毫不比真正的弦乐逊色,。本曲的原身《乾坤の血族》的作曲者あきろぴと。
30. 《変容NO.2》
本曲英文名为《Metamorphosis
No.1》,即:“第二次变化”,顾名思义,为恶魔城形态的第二次变化。同专辑的第一首《変容NO.1》一样,本曲也是游戏过场CG时的配乐,也就是演示恶魔城逆城出现时动画所使用的音乐。乐曲庄重浑厚,且略微富具一丝神秘感。主体还是由班唱和弦乐组成。总体上感觉不错,尤其是后半段的弦乐与画面结合的十分完美,非常符合浓密的云层中慢慢出现倒立着的恶魔城逆城,另不少玩家一开始大为吃惊的那个场景。这首《変容NO.2》过渡引出了下面那首在游戏中地位极其重要的《終曲トッカータ》。
31. 《終曲トッカータ》
这首《終曲トッカータ》在游戏中的地方极其重要。恶魔城逆城中,除了异端礼拜堂,图书馆,天井水脉,里竞技场,天空墓场,焉道,和一些特殊的BOSS房间以外,所有的场景都使用的是这首“终曲托卡它”,同时本曲也是当时电视广告公开恶魔城逆城时,恶魔城逆城的代表曲。从音乐旋律的结构和乐曲的名字包括其英文名《Final
Toccata》,都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典型的托卡它。托卡它是十六至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通常会出现几个听起来略为重复的乐段。这一首“终曲托卡它”也不例外,非常隆重的开篇,然后在几段几乎一样,平和渐进的乐段的过渡中,慢慢的,一段一段的,最中进入较为激烈的高潮和尾声。在弦乐的中间,可以非常明显的听出管风琴的演奏,实际上,可以说前半段音乐的主奏就是管风琴,其它的一些弦乐和交响元素都在一开始渐进的过程中都只起到的是伴奏的作用。
32. 《勿嬔纭
“黑色飨宴”。本曲是Alucard与逆城最终BOSS,自己的父亲德库拉伯爵交战的音乐,又是一首交响曲!实在太喜欢作曲者这种频繁的,全场合,全体裁的运用交响曲的编曲风格了。总的说来,这首音乐非常不错,大多数玩家都会很容易的接受。大Bass与Percussion(打击乐器总称)的结合演奏,使这首音乐听起来非常的有立体感,且似乎构造出了轮廓一般。Alucard与Dracula交战的那个类似于异次元的空间,交响风般的战曲,成功烘托了那个火与云相互缠绕,像数条龙一般翻滚旋转的场景。
33. 《変容NO.3》
即:恶魔城的“第三次变形”,英文名为《Metamorphosis
No.1》,是击败最终BOSS(无论好坏结局)后,恶魔城覆灭的片尾CG的音乐,也是游戏中出现的最后一首BGM。本曲的旋律如同恶魔城消逝的画面一样,显的极其凄凉,但又不是很绝望,在乐曲结束的尾声反而能听到一种一点点希望即将出现的感觉。本曲同前两个“变容”音乐的体裁和风格十分的相似,同样是以弦乐为主。如果将三首单独放在一起,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Prelude+Interlude+Epilogue这样一种关系和结构。三首“变容”1,2,3实际上编排的都非常有水平,且都属于本专辑中最符合游戏场景的几首音乐。同样,三首音乐在专辑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4. 《I AM THE WIND》
I AM THE WIND歌词:
Lyrics written by RIKA MURANAKA / TONY HAYNES / JEFF
Music composed by RIKA MURANAKA
Arranged by RIKA MURANAKA / JEFF LORBER
Produced by RIKA MURANAKA
JUST LIKE THE WIND
I'VE ALWAYS BEEN
DRIFTIN' HIGH UP IN A SKY THAT NEVER ENDS
THROUGH THICK AND THIN
IALWAYS WIN
'CAUSE I WILL FIGHT BOTH LIFE AND DEATH TO SAVE A FRIEND
I FACE MY DESTINY
EVERYDAY I LIVE
AND THE BEST IN ME
IS ALL I HAVE TO GIVE
JUST LIKE THE SUN
WHNE MY DAY'S DONE
SOMETIMES I DON'T LIKE THE PERSON I'VE BECOME
IS THE ENEMY WITHIN
OR A THOUSAND MEN?
SHOULD I WALK THE PATH
OF MY WORSE OR BETTER HALF?
IS SOMEONE TESTING ME
EVERYDAY I LIVE?
WELL, THE BEST IN ME
IS ALL I HAVE TO GIVE
I CAN'T PRETEND
I AM THE WIND
AND I DON'T KNOW IF I WILL PASS THIS WAY AGAIN
ALL THINS MUST EDN
GOOD-BYE MY FRIEND
THINK OF ME WHEN YOU SEE THE SUM OR FEEL THE WIND
I AM THE WIND I AM THE SUN
AND ONE DAY WE'LL ALL BE ONE
I AM THE WIND I AM THE SUN
AND ONE DAY WE'LL ALL BE ONE
游戏的片尾曲兼主题曲。一首英文歌,演唱者名叫Cynthia Harrell,(2004年Konami MGS3 主题歌Snake
eater演唱)总的说来,歌词比较符合Alucard的这个角色,也很符合这次《恶魔城之月下夜想曲》游戏的世界观。也表达了Alucard作为半吸血鬼帮助人类讨伐自己父亲的那种非常矛盾的心声。同时做为片尾曲,这首歌的编曲做的也相当成功,从前奏就可以听出一种片尾曲的感觉。作曲者是村中りか(Rika
Muranaka)1997年KONAMI另外两部大型游戏的《寂静岭》和《合金装备MGS》的主题曲也都是她的作品,同时她也是这三首歌的制作人。这首《I
AM THE WIND》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相对于欧美,这首歌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似乎更受欢迎一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魔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