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长寿能够如此健康 / 查查362

康熙 雍正 乾隆 书法作品欣赏【书法园地】
& & 康熙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世祖三子。年在位,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年号康熙。亲政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一统。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
  清代内廷书法,从康熙开始走向兴盛。康熙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在位期间,重视文化建设,组织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图书。玄烨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受其影响,亦极其推崇董其昌的风格,将“海内真迹,搜访殆尽”。&
  康熙本人的书法也完全出于董的路数,软美中涵有博雅的气度,但却失去了董书的神韵。他对自己的书法十分自负,经常作书颁赐大臣和外国使节,尝书写“清慎勤”三大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赐内外诸臣,又曾为山东曲阜孔庙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为江西庐山白鹿书院题写匾额,并以“学达性天”四字颁赐天下各地书院。&
  康熙视董书为圭臬,社会以康熙定一尊,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视董书为楷模的辉煌时刻。
雍正皇帝,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圣祖四子,清代皇帝,年在位。康熙未,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夺得帝位,即处死、监禁参与争位的诸兄弟,借故杀隆科多、年羹尧。削弱下五旗,严禁僚属朋党,大兴文字狱,设军机处,夺内阁与五大臣重权,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雍正皇帝施政时间只有短暂的13年,因此即位前的书法作品以及书法评论流传下来很少。雍正是一个善于思辨、善于改革的皇帝,曾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进行过重大变革。他种种变革思想和改革措施,表现为“不如资若求功名”,善于培养人才;继续发扬“条举名帖为辨”的治学态度。
《书林纪事》有一段记载虽然未提到雍正书法如何,也未提到对书生书法评价,但间接表示了“见一书生颇精八法”的同时,他已然具备“八法”的素质和对书法品评的能力。他的书法在经历了漫长的临写摹仿的初学阶段,即位时已进入成熟阶段,书法总体表现畅朗娴熟、宽辍自然、文雅遒劲、谋略深邃、格调非凡、气势宏伟,有皇帝欲凌驾雄强的气派。从流传下来的墨迹看仍然受董香光影响颇深。
雍正大约是父子三人中书法水平最高的一位,“竹影横窗知月上,花香入户觉春来”的对联,大约可以进入最上乘的书法作品行列。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年在位。继位后,先后讨平西北、西南,抗击廓尔喀入侵,拒绝英使马戛尔尼的无理要求,鼓励垦荒,颁布禁书令,迭兴文字狱,开四库全书馆,编纂《续三通》、《皇朝三通》等。晚年,自号十全老人,陶醉于文治武功,听任和砷专权,日益腐败。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大学士梁诗正等赞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
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发现,书学起步仍是康熙时流行的宫廷书法,后在承学各家中选定赵孟頫丰圆肥润的书法。从存世的乾隆书迹看,他的字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夹杂着草书的韵味,点画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缺少变化和韵味,并无明显的成就,这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评者称其“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其作品因其特殊性一直得到了收藏家的关注。
《暮春图》
一幅雍正和乾隆在一起的《暮春图》很独特,看着象文人画,却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的作品。也许是看到他父亲为澄清“谋权篡位”的问题而伤透脑筋,这幅画用一支花从雍正的手中传递到弘历的手中,多少象征了权力的正溯,放出清晰的政治信号。弘历也在画上提了一首诗,“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憣然者,不知此是谁。”从郎世宁为乾隆作画数量之多,足见弘历和这个意大利画家的亲密关系。
乾隆的母亲画像
03/05 17:21
更多精彩内容 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返回 书法篆刻 & 书法展览 字+ ◆◆ 小 中 大 首届篆书展获奖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书法欣赏
浏览:220026 首届篆书展获奖书法作品欣赏:篆书作品高清图片19幅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手机版部分浏览器支持左右滑动翻页 上一条 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获奖作品 下一条 西泠印社第七届评展篆刻作品欣赏(四)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广
04/06 11:06
顺治 青花 继承明代特征 香炉和一统瓶是时代器型特征 取&石子青&料
青花 蓝灰色 平涂法 线条较粗口沿为黄色或者酱色. 胎体厚重 比明末的更为细腻 釉层肥厚 光泽感强 白里泛青 . 有高圈足 矮圈足 双圈足三种 向&泥鳅背&过度的形态
平底不施釉 微向内凹. 口底处有暗刻花边儿 有六字 四字楷书款 干支款和堂名款等 明清过度时期的瓷器 和明末的瓷器很像 瓷器里面刮刀车的痕迹明显
青花发灰平涂 康熙 样式很多 古拙 凝重 质朴 大器宏伟 小器玲珑 . 青花用珠
05/10 00:33
这些年来荧屏上播出最多的古装宫廷剧恐怕非清宫剧莫属了,在剧中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我们看到的多是皇帝勤政的画面.像&雍正王朝&中的雍正皇帝,一个人坐在昏暗的烛光下批阅着奏章,忧国忧民之情凸显无疑. 看到这种画面,相信会有不少朋友拍案叫绝,这才是明君,为国为民,日夜操劳,死而后已. 那么事情果真如此吗?在小编看来,未必,因为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我们来看下清朝皇帝勤政的两大标志:一是早朝,二是大量的奏章.自从康熙主政之后,早朝制度一直贯穿整个大清朝,除了有重大疾病和重大事件之
05/06 09:05
09/28 04:14
孙健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发表于
18:05: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孙健,男,汉族,默耘轩主人,1968年生于江苏吴江.现为吴江书协会员.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四海书社成员.中国书法网站常务理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唐颜鲁公&勤礼碑&入楷,专心苦学8年,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潜心研习圣教.兰亭.争坐位,又学宋米元章苕溪诗卷,蜀素贴,后钟情于李北海.王铎.徐谓等各代名家法书.20多年来,兼涉诸体,尤擅行草. 学书以修身养性为目的,极少参赛.为人处事坦率达
07/02 18:39
&岑学恭&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松树
书法花鸟 巫峡晴云图 并行书七言联 峨嵋烟雨 岑学恭 谢临风
09/29 20:48
王芳泽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王芳泽,男,字碧山,号睛云阁主人,1975年4月生,湖南双峰县人,幼承家训,自学书法,书法取法古人而能自出新意,主张个性为艺术的生命.创作楷.隶.行.草各体俱善,尤以行草书休见长.作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展览中入选.获奖.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省级博物馆展出.在港.澳.台地区有海外多个国家展出,被国家级碑林刻勒,入选&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获&quot
03/10 04:38
书法作品欣赏隶书 刘炳森隶书作品欣赏_毛笔书法_书法欣赏 女书法家邓凌鹰隶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_新浪博690×394 王洪宇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0006(隶书)书法作726×1000 图片 供应书法|隶书书法作品|广东书法家隶书欣 女书法家邓凌鹰隶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的书法人753×407 周慧君隶书书法作品欣赏_艺术作品欣赏405×433 硬笔书法隶书作品--曹操诗&观沧海&_艺术作550×550 张森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八届国展评委作品) -640×214 隶
11/04 05:11
更多精彩内容 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返回 书法篆刻 & 毛笔书法 字+ ◆◆ 小 中 大 刘炳森弟子张惠臣书法作品欣赏(17)
作者:书法欣赏
来源: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手机版部分浏览器支持左右滑动翻页 上一条 李胜洪最新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下一条 徐本一书法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集汉隶史晨碑书法字帖&岳阳楼记& 王铎行书作品欣赏为啬道兄书诗卷 墨童
09/30 02:37
钱沛云硬笔(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发表于
07:1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钱沛云,男,1946年4月生,少时酷爱书法,60年代师从名家任政,85年加入分协,即与任政合作出版&楷书基础知识&,影响颇大,重版10多次.个人出版专著110种6千万册.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主讲&教您写一手好字&,成为家喻户晓的书法明星,1996年被政府命名上海唯一书法名师(正教授级).2002年12月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03年1月,专访在世界新闻频道向乾隆皇帝为什么能够如此健康?
我的图书馆
乾隆皇帝为什么能够如此健康?
乾隆皇帝,25岁登基,当了60年的真龙天子,又做了3年的太上皇,最终活到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200多位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根据档案文献记载,乾隆 80多岁时,身体状况依然相当地好。乾隆85岁那年去避暑山庄,路上还骑了几十里路的马,还能开弓射箭,在园子里带着玄孙打猎。86岁那年秋天,乾隆在避暑山庄还用火枪打死一只园子里的鹿。说明乾隆这个八十五六老人,身子骨还很硬朗,视力和听力还都很好。
乾隆为什么能够如此健康?如此长寿?大致说来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乾隆先天条件好。乾隆出生时,父亲雍亲王34岁,正当壮年,母亲出身平常,身体健壮。第二,乾隆一直坚持锻炼,锻炼的方式以骑马为主。乾隆天南海北地出巡活动,平均每年两次还多,他的大部分时间,不是住在紫禁城,而是外出巡幸,因此人们把乾隆王朝称为“马上朝廷”。乾隆出巡,主要是骑马,在他65岁前,几乎每年一次从北京到避暑山庄,都是全程骑马。后来年事高了,也是骑到清河,再改坐轿子。第三,乾隆很注意调整心态,节制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烦心不乱”,不因为喜怒哀乐过度而伤身。第四,乾隆生活很有规律,终生保持着卯刻,也就是早晨5-7点起床的习惯。第五,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结构合理。
下面,就让我们透过清宫档案,来窥探一下乾隆皇帝的吃与喝是怎样安排的。
膳房特供,玉泉山的水和丰泽园的米
宫廷饮食,是皇权的体现,是等级最高、烹饪最精、用料最好的饮食。
乾隆皇帝曾说,“水之德在养人”。他对北京玉泉山的水情有独钟,并总结玉泉山的水有两大特点:一是味道甘美,二是质地最轻。乾隆曾把北京玉泉山、济南珍珠泉、扬州金山泉、杭州虎跑泉的泉水分别取来,用特制的银斗进行测量,结果玉泉山的水最轻。乾隆认为,味美质轻的水才是上品,所以他钦定玉泉山为“天下第一泉”。于是,乾隆在宫中御膳房、御茶房所用的水,要全部从玉泉山运来。就是外出巡幸,只要不是太远,也要有几辆水车跟着,专门拉着玉泉山的水供乾隆爷使用。
乾隆的主食,御用米也是极其讲究的。御用米分为黄、白、紫三色,专门指定在玉泉山、西苑丰泽园也就是今天中南海丰泽园、以及汤泉这三个地方种植。当然,各地进贡的上好稻米,乾隆也是吃的。
乾隆皇帝享尽人间美味佳肴,他的餐饮支出有多大?根据档案记载,乾隆的御膳房、御茶房,每年的餐饮支出是4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封疆大吏们不时进献的山珍海味和干鲜果品。若是说乾隆吃掉的是金山银山,那是毫不过分的。而且,这4万两白银还只是乾隆个人的餐饮开销,因为按着清宫的规矩,皇帝与后妃、皇子们分别有自己的膳房,他们是要分灶做饭、分开用膳的,只有逢年过节才到一起举行家宴,所以清朝皇帝吃饭是很少有天伦之乐的。
荤素搭配,白菜、豆腐少不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乾隆临死前2天,也就是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一日御厨房的“膳单”:燕窝肥鸡丝热锅一品,燕窝烧鸭子热锅一品,肥鸡油煸白菜热锅一品,羊肚片一品,托汤鸡一品,炒鸡蛋一品,蒸肥鸡鹿尾一品,烧狍子肉一品,象眼小馒头一品,白糖油糕一品,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一品,年糕一品,小菜五品,咸肉一碟,攒盘肉二品,野鸡粥一品,燕窝八鲜热锅一品。
乾隆是这年正月初三早晨死去的,这个膳单,就是89岁的乾隆皇帝死前的晚餐情况。乾隆的这个膳单应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至少它揭示了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乾隆的御膳究竟有多少道菜?大年初一的这次御膳,连菜带汤,还有糕点,总共22道。在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里,乾隆爷每顿吃的菜往往是要上百道。其实,乾隆每次用膳,所吃的菜一般是20道左右,基本上是在15—25道之间,荤菜不过十来种。不过,晚清的慈禧太后就奢华的多了,早晚两次正餐,一般是 48道菜,过年过节则达到108种。
二是,乾隆的菜肴都有啥?乾隆皇帝大年初一的膳单显示,既有燕窝、鹿尾、袍子这些高热量、高营养的菜肴,也有煸白菜、炒鸡蛋这样的大路货。从清宫《膳档》来看,乾隆平时所吃的,最喜欢的是燕窝。乾隆吃的肉,主要是鸡、鸭、鱼、鹅以及羊肉、鹿肉、猪肉。乾隆不吃牛肉,也很少有鱼翅、海参之类的东西。像豆腐、白菜这样的家常菜,倒是乾隆的膳桌上必不可少的。档案记载,乾隆下江南随行带了大批厨师,其中专门做豆腐菜的厨师就有3个。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三月十八日在淮安的早膳,总共十几道菜,就有豆瓣炖豆腐、炒豆腐两种豆腐菜。在乾隆晚年的膳单中,几乎每天的菜肴中都有“炒豆芽菜一品”,豆芽菜清淡爽口,对脾胃特别有好处,老年的乾隆是很爱吃的。
乾隆也常吃五谷杂粮,每年春天榆树发芽的时候,乾隆都要吃榆钱饽饽、榆钱饼。还有煎饼、粽子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粗食,乾隆也按时令吃上一些。
应该说,乾隆用膳,虽然不乏帝王气派,但也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全是山珍海味。就饮食而言,乾隆最主要的是从养身的角度来考虑的,吃的东西不过冷过热,精粗搭配,荤素相宜,注重实际营养,膳食结构很合理。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乾隆的健康长寿无疑是有着奇妙作用的。
一日两餐,从不暴饮暴食
清朝皇帝吃饭有特别的叫法,称为“用膳”或“进膳”。因为以天子之尊叫“吃饭”,太俗了;也可能这个“饭”字,与犯人、犯罪的“犯”同音,而特意避开的。皇帝的御膳房有官员、厨役370人,御茶房有120多人。
从现代科学养生的角度来看,晚餐不宜吃的过饱。乾隆皇帝,也包括整个清代的皇帝,他们不存在晚饭暴饮暴食的问题。因为清朝皇帝用膳,也就是正餐,一天只有两次,分别叫早膳和晚膳,早膳在早晨六七点钟,晚膳在下午一两点钟,这里的晚膳实际是午餐。
在早膳前和晚膳后,各有一次小吃,皇上随叫随到。乾隆皇帝的早点很有规律,一年四季,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先喝一碗冰糖燕窝粥。到了晚上6点多钟,有一次酒膳,也是小吃夜宵之类的,只是一些点心,没有大鱼大肉。这样,睡觉前不存食,对身体养生自然是有好处的。
融会南北,苏州厨子进宫掌勺
建立清王朝的满族,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漫长寒冷的冬季,需要鹿肉、熊掌这些高热量的食物来补养。清朝入关后的初年,在顺治、康熙两朝的皇宫,还以关东货为主。到乾隆时期,清王朝经过近百年的统治,与中原文化越来越融合,宫廷饮食也打破了“关东货”一统天下的局面,从饮食结构到烹饪技术上,乾隆皇帝都有重大调整。形成南北融会,满汉合璧的餐饮结构。
乾隆六下江南,喜欢苏杭天堂一般的景致,喜欢江浙别具风情的园林,也很喜欢南方口味的饭菜。因此,乾隆不时把苏、杭两地的厨师带回宫里,江南厨师在乾隆的御膳房里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要的掌勺者。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第四次南巡期间,有个叫张东官的苏州厨子,做的菜很合乾隆的口味,乾隆不仅传旨赏银子,而且还把这个张东官带回皇宫的御膳房。从这以后,苏州厨子张东官给乾隆爷掌勺整整20年。乾隆出巡东北盛京等地,也点名让张东官这个江南厨师跟随。张东官在宫里的御膳房一直待到 70多岁,腿脚实在不利索了,乾隆才与和珅商量,让张东官回到苏州老家。
乾隆喜欢吃苏州厨子张东官做的菜,并不是就专门喜欢苏州菜,而是这个张东官很会迎合乾隆的口味,把苏杭的南方菜与北方菜、特别是满族的传统菜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像乾隆特别爱吃的“野鸡汤”、“野鸡丝酸菜汤”、“清蒸鸭子”等等,都是南北融会、满汉合璧的全新菜肴。这也正是“王天下者食天下”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南方菜清淡,北方菜味重,而满族传统菜又大多是炖煮。乾隆的口味,虽然受南方的影响,但仍然保留着满族饮食的传统特点。实际上,乾隆的口味很宽,他御茶膳房的高级厨师,满、蒙、汉、回不同民族的都有。乾隆注重吃,更注重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节制喝酒,每天2两不过量
清朝乾隆年间来中国的朝鲜使节在记述乾隆的饮食时,曾写道:乾隆“平生不饮酒”。这个记载,也对也不对。说它对,乾隆确实不饮烈性酒、不喝过量酒;说它不对,乾隆并不是一滴酒不沾,他每天还是要少喝一点的。
乾隆饮酒,以健身为本,根据不同季节喝不同的酒,而且很有节制。比如,春节喝屠苏酒、端午节喝雄黄酒、中秋节喝桂花酒、重阳节喝菊花酒。此外,还有一些滋补药酒,如龟龄酒、太平春酒、状元酒等等,每次只喝一小杯。
根据档案记载,乾隆最常喝的是玉泉酒,每天下午的晚膳,要喝2两玉泉酒。这是一种度数很低的糯米甜酒,少量饮用很利于养身。这种酒是专门用乾隆最欣赏的北京玉泉山的水酿造的,所以也就叫玉泉酒了。
我们说乾隆喝酒注意节制,还有个比较,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的酒量就相当的大,有点像酒鬼了。嘉庆皇帝每天最少要喝六七两,多的时候要喝十四五两,比他的父皇乾隆是能喝多了。
乾隆不仅自己饮酒很节制,还对宫廷宴会的酒量一减再减。清宫原有定制,宴会活动每桌8两玉泉酒,乾隆后来改为每桌只供4两。
适当补养,人参、鹿肉及八珍糕
清宫药养之品,首重人参。乾隆皇帝曾将人参称为“仙丹”,还曾亲笔写过一首《咏人参》的诗,诗中说:“性温生处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说明乾隆很注意用人参补养龙体。据乾隆朝《上用人参底簿》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止,皇帝共进人参三百五十九次,四等人参三十七两九钱。”这样算来,晚年的太上皇乾隆,每天吃人参约5克之多。
乾隆很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春天来了,就去掉火锅,换上凉菜;夏季三伏天,必喝绿豆粥、糊米粥;鹿肉、羊肉、熊掌这些热量较高的补养食物,主要是在秋冬季节吃。
说到乾隆注重补养,我们看看他的“八珍糕”,就更能有所了解了。八珍糕是乾隆皇帝晚年常吃的一种点心。用什么料,每种料各放多少,都是乾隆亲自指定的。档案记载,其原材料有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芡米、莲子、薏米、粳米面、糯米面、白糖等。乾隆专门让一个叫胡世杰的太监向御厨房的师傅们传旨,完全按这些材料配好,研成细末后,蒸成糕点,每天午后随着熬茶送上。可见,乾隆对自己的吃,确是相当上心的。
还有,乾隆的御用果品是一天也不能断的。北方的桃、梨、杏、葡萄,南方的橘子、橙子、荔枝等等,经过御茶膳房的精心烹制,时时摆在乾隆的膳桌上。为便于储存并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紫禁城内特设5所冰窖。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美食不如美器”。乾隆皇帝的饮食器皿也是非常讲究的,他用的碗、盘、碟子,都是用黄金、白银以及珐琅特制的。乾隆每次用膳,大大小小几十件金银器皿摆在餐桌上,光是这些赏心悦目的金碗银盘,就是无价之宝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清军戡定中原,神笔王铎,乾隆皇帝游洛阳,捻军转战河洛,
40.清军戡定中原
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后金汗位;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清世祖,年号顺治,由叔父多尔衮摄政。
&&&&李自成自攻克洛阳后,又三围开封,大破官军于开封朱仙镇,攻占河南大部和湖广北部。崇祯十六年夏,明廷为阻击农民军攻势,命陕西总督孙传庭为兵部尚书,调集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等七省官军十余万人分进河南。九月初八,官军占领汝州。二十一日,因缺粮,汝州官军哗变。李自成乘机发起攻击,获得大胜,旋克汝州,乘胜一昼夜疾驰四百里追敌至孟津,歼灭官军四万余人。然后,李自成克潼关、西安,尽占秦、陇全境及晋西山区。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二月即向北京进军。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皇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内景山)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明代自太祖朱元璋始,共历十六帝、二百七十七年。
&&&&李自成进京后,面临的形势是如何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其中力量最强的是盘踞在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本欲归降大顺,四月初,率部赴京拜见李自成,行至滦州(今河北滦县),忽闻大顺军在北京逮捕明勋戚大臣,严刑追赃助饷以及父吴襄被拘、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占为己有后,愤而降清。四月,李自成亲率大军攻打吴三桂,在山海关激战。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参战。在满汉军队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失败,撤回北京。二十九日匆忙称帝,次日退出北京,清军占领北京城。九月,顺治帝由盛京(今沈阳)迁至北京,十月初一,清朝正式定都北京。这时,清朝控制的兵力共二十余万,控制的地区仅为辽东和京畿附近。而与清军并存的,尚有三方势力: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权,豫陕的李自成大顺政权以及四川的张献忠农民军,其兵力均超过清军,且占据着中原、南方及西北全部。清摄政王多尔衮审时度势,为清军制定了稳固京畿,戡定中原,先收西北,后定东南的战略方针。
&&&&十月十九日,清廷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同吴三桂等降清汉将,率三万兵马由北路入陕,途中又尽调降兵,兵力达八万人,准备攻占陕北,南下西安,灭掉大顺政权。二十五日,清廷又命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同降将孔有德等率兵两万人南下,占领河南,收取江南。在清廷调兵遣将之时,大顺军两万人于十月十二日由山西垣曲东下河南怀庆,连续攻克济源、孟县,进攻怀庆府城沁阳。清摄政王多尔衮闻报,立即命多铎部先救怀庆府,然后攻取潼关,同阿济格夹攻西安。多铎部清军进抵怀庆后,大顺军不敌,主动撤退。十二月,多铎部由孟津渡过黄河,连破洛阳、灵宝等地,二十二日进抵潼关外二十里立营。李自成立即亲自率军增援潼关。二十九日,战斗打响,到次年正月十二,清护军统领尼堪等领兵攻占潼关,大顺潼关守将马世尧率所部七千人投降。次日,李自成退出西安,败逃湖北。不久,在通山县九宫山遇袭身亡,大顺政权灭亡。
&&&&潼关之战后,击败大顺军之局已定,于是清廷便命多铎率部转兵分道南下。命沂州(治今山东临沂)、济宁(州名,治今济宁)兵由庙湾南渡黄河,趋邳、宿二州;命彰德(府名,治今河南安阳市)、卫辉(府名,治今河南卫辉市)兵由孟津东渡黄河,逼向徐州。南明睢州(治今河南睢县)总兵许定国、河南总兵李际遇不战而降,清军占领河南全境,实现了戡定中原的战略目标。
&&&&随后,清王朝逐步统一全国。其疆域,东到大海(包括台湾及附属岛屿),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北到恰克图,西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西南到西藏(包括拉达克),南到南海诸岛,成为世界上版图辽阔、国力强盛的大国。
41.神笔王铎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嵩樵,别号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官至礼部尚书,精行、草书,兼能画山水、竹、兰。有书法史论家认为,王铎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超出了同代人,而且可以与北宋的大家比肩。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公元1644年),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王铎故居位于今孟津县会盟镇,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当地政府投资进行了重修,使之成为一处新的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
&&&&在南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情势之下,身居要职的王铎“无才补天”,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特别是仕清以后,思想更是处于矛盾之中,大量的书画创作,使他得到了一定的解脱和自娱。
&&&&王铎的书法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名家高手,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尤其是他的行草,魄力雄迈,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升华出极高的艺术境界。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的书法遒逸劲俊,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王铎的书法作品深受中国人喜爱,曾对中国书法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有名家誉为“唐怀素后第一人”。时任琉球丞相的蔡坚与阮夷官等十三人曾不远万里向王铎求书,王铎很是感动,写下了诗篇《与琉球都通事阮士范之一首》赠之。不仅如此,王铎的书法艺术还影响到海外书坛,如日本国成立有“王铎先生显影会”等组织。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拟山园为王铎在孟津的别墅,始建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原名林苑别墅、山青嵘山房,毁于明末战火。《拟山园帖》刻石镶在王铎故居北室墙上,由王铎次子王无咎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汇集摹刻,内容多为王铎临历代名家如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虞世南、米芾等的帖碑跋铭,并有少量自撰诗文。《琅华馆帖》刻石于1958年在今洛宁县新寨村出土,现藏于洛宁县文物保管所。该帖为王铎和张鼎延、张璇等人所书,清顺治八年张翱镌刻。此外,王铎还有摩崖、碑碣、墓表、匾额以及众多的散件墨迹流传至今。
&&&&在我国古代书法家中,王铎的书法作品较早进入拍卖行,且市场行情一直较稳定。其中一幅草书作品,在北京曾拍出八十万元的高价。
&&&&王铎墓位于今偃师市城东山化乡石家庄村南。原有墓冢、墓碑及墓前神道石刻,多被毁。现存石翁仲、石马、石羊、石龟各一对,原有的顺治“谕祭碑”、神道碑也早被易地它用。
42.乾隆皇帝游洛阳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弘历,爱新觉罗氏,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后第四帝。乾隆在位期间,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康乾盛世”至此达到了顶峰。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曾先后多次出巡,遍游名城,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其中,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南游洛阳、祭拜中岳,这是他一次重要的巡游活动。
&&&&当年八月,乾隆皇帝下诏,将与皇太后、皇后及文武大臣南巡。次月,乾隆一行从北京起驾,经正定府、汤阴、百泉,于九月中旬从孟津渡过黄河,驻跸洛阳。
&&&&到洛阳后,乾隆一行首先祭拜了关林。封建社会用“忠”、“义”来教化百姓,而关羽对刘备至忠、至义,人们就尊关公为圣人。乾隆拜祭关林正是为了褒扬忠义,厉行王化。乾隆亲制祭文,并亲书了匾联,其匾为“声灵于铄”四字,联为“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用龙门、伊水来比喻关羽匡复汉室、维护纲常的精神。今匾联仍悬挂于关林庙拜殿中。
&&&&乾隆皇帝对佛教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因此驻跸洛阳后,还重点游览了龙门石窟。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宗教韵味,是龙门石窟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吸引乾隆皇帝的地方。他在奉先寺主佛卢舍那大佛前伫立很久,然后又到了龙门东山的香山寺。
&&&&乾隆一行到香山时,正是九月,秋高气爽,枫叶如染,古寺生香。在这里,他挥毫泼墨,赋诗两首。其一曰:“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自古才华地,当秋□(上“四”下“干”)跸间。阙峰迎巀嶭,伊水俯潺湲。始见人枫叶,霜前三两段。”其二曰:“静室暂周旋,兴怀每怡然。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画意谁能貌,吟情祗合蠲。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如今,刻有该诗的御诗碑仍保存于寺中。据说在游龙门香山寺时,乾隆要在寺内用膳。寺院住持得知皇上爱吃酸甜味的樱桃肉,于是便让寺内厨师用洛阳出产的红薯粉条做了一道“素樱桃肉”。乾隆皇帝品尝后,觉得此菜状似樱桃,外焦里香,十分可口,不由得连连称赞,并乘兴当场赐名“洛阳焦炸丸”。从此这道菜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乾隆一行还游览了洛阳城内外其他名胜古迹。相传他到了白马寺,寺僧敲钟相迎。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挥笔写出一上联“白马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让大臣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从容挥笔对曰:“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此事遂传为佳话。
&&&&在洛阳十数日后,乾隆一行起驾前往缑山。这里传说是王子乔升仙处,立有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之碑”。乾隆皇帝在这里曾题写匾额和楹联,又即兴赋诗道:“缑岭茏葱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欢豫民情他阆苑,菁芊麦色我芝田。孜孜求治忧多愧,无暇重繙学道篇。”乾隆御制诗碑,今仍留存缑山之上,位于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东北侧。
&&&&接着,乾隆一行游幸、祭拜嵩山。在少林寺,曾题写“天下第一名刹”匾额,现仍悬于天王殿;当晚以方丈室为行宫,故曾一度改称方丈室为“龙庭”。接下来又游中岳庙。然后经开封于十一月回到北京。
43.捻军转战河洛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和太平天国起义大体同时,有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军转战于北方数省,沉重地打击了腐败的清王朝,这就是捻军。
&&&&捻军源于“捻子”。据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御史陶澍奏折称:每一股为“一捻子”,小捻子数人至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他们经常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一带护送“私盐”,屡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对抗和冲突。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北伐经过安徽、河南,“捻党”成员纷纷聚众起义。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张乐行在皖北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境内)召集各地捻党首领会盟,建国号“大汉”,制定十九条《行军条例》,建立黄旗、红旗、蓝旗、白旗、黑旗五旗军制;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张乐行率军南渡淮河,与太平军陈玉成会合,接受太平军领导。后屡败清军,晋升征北主将,又封为沃王。
&&&&也就在咸丰七年,捻军一部在内乡、镇平交界处起义,稍后进入嵩县、伊阳(今汝阳)境内,扩大队伍,转战于嵩县、南召等地。另在汝州、登封交界一带,也有捻军活动。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三月,捻军一部经龙门入偃师,吓得“乡绅富户,一日数逃”;到了八月,捻军一部由东而来,进抵巩、偃交界处黑石关,恰遇伊洛河涨水,平地数尺,捻军与地方“团练”连战三日,互有伤亡。捻军转而向东,攻占巩县(今巩义)县城,开仓济贫,大受百姓欢迎。清政府颁布“坚壁清垒法”,令各乡富豪广修村寨,以御捻军。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张宗禹(张乐行族侄)等率捻军一部进围洛阳;三月,捻军张乐行部由嵩县、伊阳入龙门,两次攻打洛阳城,未克,攻占了平乐(今属孟津),向西攻占新安县城,后进入宜阳,又攻开永宁(今洛宁)县城,开仓放粮。
&&&&四月,捻军一部包围嵩县县城,县令在城内收缴银两,送与捻军议和,捻军离去。五月,捻军一部转战于新安、伊川等地。八月,捻军一部攻破新安县城,继而进攻洛阳,不克,屯驻偃师、孟津、巩县、登封二十余天,开仓赈济穷人。十月,捻军一部攻入永宁县城,开仓济贫,三日后北上陕州(治今三门峡市)。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初,清军攻打皖北蒙城等地,雉河集失守,张乐行在蒙城西阳集被俘牺牲。当年,捻军张宗禹一部,由登封过轘辕关入偃师,因粮草难筹而离去。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二月,捻军张宗禹一部,由南召北进嵩县,再进入卢氏、栾川,后在清军进攻下向东南方向突围,进入内乡县。当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后捻军张宗禹等与太平军遵王赖文光部会师,推赖文光为首领。赖文光编整捻军,逐步变步兵为骑兵,有众十余万,曾多次击败清军。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九月,赖文光部与张宗禹部在开封会师,十月在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路:赖文光率东捻军转战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之间;张宗禹率西捻军西征,进抵洛阳城外,绕城而过,西入陕西。清军多路随后赶来,屠戮百姓,劫掠钱财,知县强逼民众杀猪宰羊,以犒劳清军,“不怕红胡子(指捻军),只怕皇辫子(指清兵)”,广大百姓怨气冲天。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初,赖文光在扬州牺牲;为援救东捻军,西捻军进抵山东北部,在山东荏平全军覆没,张宗禹在荏平南镇死难。至此,捻军起义告败。
&&&&今白马寺接引殿门外壁间,保留一方刻石,内有“值同治元年,寇贼入洛”等语,当与捻军活动有关。
09/03 13:32
乾隆皇帝与白溪豆腐 新化民间传说
&走遍天下府,白溪好豆腐&.相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途经新化白溪时,在白溪镇吃了水豆腐后,发出以上啧啧称赞.从此,白溪豆腐声名远播. 白溪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嫩,久煮不散,鲜美异常.乾隆皇帝究询其因,当地人告知:白溪河畔的八仙街上有口水井,里面有条龙,经常喷出&龙涎&,碧彻透亮,清凉爽口.乾隆皇帝当即赐名&金殿井&.白溪豆腐就是取这金殿井水制作而成.如今,白溪豆腐已走上产业化之路,远销到日本.美国市场.其吃
04/16 13:05
乾隆这一生,六下江南, 次次都绕不开苏州. 他喜欢苏州的园林,美食,美人... 乾隆为什么喜欢来苏州 其实,乾隆下江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北京到苏州往返6000华里,彼时的交通条件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每次出巡,皇帝带领两三千人,动用五六千匹马.上千只船,需要耗费一二百万两白银. 第六次时乾隆已74岁高龄,如此长途跋涉,着实是喜欢江南,尤其是苏州. 苏州 最宜居 乾隆下江南必到苏州,最大的原因在于当时苏州的宜居. 和北京帝城不同,苏州的城市格局自宋代以来,以&平江古城&的最宜居而闻名世界,
11/11 11:10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皇帝简介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乾隆皇帝青年朝服像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日)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日) 享年:89岁 属相:兔 执政时间:在位60年(1736年~1795年),实际掌权六十四年(1735年-1799年)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庙号:高宗 陵寝:清东陵裕陵 父亲:胤禛(雍正帝) 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配偶: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子女
02/05 16:28
[一生必读]中国帝王史 ·23·最后一位盛世明君乾隆皇帝
1735年,雍正帝死于圆明园.根据他生前定下的规矩,内侍从皇宫中的最高处--&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取下一个匣子,里面放着写有皇位继承人姓名的密旨.在众目睽睽之下,密旨被拆开,被指定为雍正继承人的是他的第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隆帝. 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内政和外交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10/02 11:12
乾隆皇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
02/19 16:26
王铎尺牍刻本 王铎尺牍,王铎乙丑所书,时年57岁. 此卷笔法精妙,气势磅礴,章法混然天成,为晚年佳作.刻者为明末清初著名刻手刘光晹刻工精绝传神,宛若手写. 王铎(),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
03/11 00:58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环球时报 03-12 12:22 大 1794年绘制的&马戛尔尼觐见乾隆&虽然充满西方对当时中国的猜想,但上方飘浮的小型热气球清晰可见. 公元日,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当年叫热河行宫的地方,乾隆皇帝迎来一名特殊客人--来自英国的使臣马戛尔尼.在中国史书上,有关马戛尔尼的故事更多限于使臣该以怎样的礼仪觐见天朝皇帝,但这次觐见还带来一次足以让整个未来翻转的机会--马戛尔尼带给乾隆的礼物,代表着当时英国乃至欧洲最新的文明成果,可惜自大
05/24 18:06
作品简介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11/02 15:46
乾隆皇帝的饮食与长寿 乾隆皇帝,25岁登基,当了60年的真龙天子,又做了3年的太上皇,最终活到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200多位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根据档案文献记载,乾隆 80多岁时,身体状况依然相当地好.乾隆85岁那年去避暑山庄,路上还骑了几十里路的马,还能开弓射箭,在园子里带着玄孙打猎.86岁那年秋天,乾隆在避暑山庄还用火枪打死一只园子里的鹿.说明乾隆这个八十五六老人,身子骨还很硬朗,视力和听力还都很好. 乾隆为什么能够如此健康?如此长寿?大致说来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乾隆先天条件好.乾隆出生时
12/25 07:01
乾隆皇帝品饮普洱茶诗的考证研究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皇帝中之寿魁,寿终时享年8 8岁,这也许是和他一生嗜茶分不开的.他除了爱饮茶之外,也是一位写茶诗最多的皇帝.在他写的42000多首诗中,茶诗就有250多首,其中有一首写到了普洱茶,笔者对此诗做过一些搜集考证和研究. 一.搜集考证缘由 台湾&普洱壶艺&2006年第三期载有姜育发先生的文章&清代北京上流社会普洱茶海外史稿&,文中抄录有乾隆帝的&烹雪&诗,该诗为一首仄韵七言古体诗,中间字句有些难以理解,只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乾隆皇帝下江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