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的电焊工职业病危害害是什么不是电焊工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
电焊工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
·综述·电焊作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Ident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ofelectricweldingoperationanditseffectonhealthofworkers侯玉更,武珊珊HOUYu-geng,WUShan-shan300300天津市东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摘要:作者介绍从手工电弧焊到全自动埋弧焊机等各种电焊作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噪声、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并分析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示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作业人员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电焊作业产生的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提高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关键词:电焊作业;职业病危害;健康影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03IdentificationofoccupationalhazardsofelectricweldingoperationanditseffectonhealthofworkersHOUYu-geng,WUShan-shan300300,ChinaOccupationalHealthDepartment,DongliDistrict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Tianjin,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occupationalhazards(weldingfumes,toxicgases,noise,arcradiation,high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generatedintheoperationofelectricweldingsuchasmanualarcwelding,automaticsubmergedarcweldingma-chine,etc.Theanalysisofeffectofvariousoccupationalhazardsonhumanhealthshowstherelationshipbetweenoccupationalhaz-ardsandhealthofworkers.The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occupationalhazardsgeneratedinelectricweldingoperationwillhelptoimprovetheawarenessofitsimpactonhumanhealth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Keywords:Electricwelding;Occupationalhazards;Healtheffect电焊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加工工艺,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部门,尤其在造船、锅炉、机械制造、桥梁、化工设备、建车辆制造等行业。电焊技术是采用加热或加压,使金属连接筑、面熔化或成为塑性状态而使之达到永久牢固连接的过程。在电主要包括有害焊操作过程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机会很多,烟尘、有毒气体、噪声、弧光辐射等。笔者重点介绍了工业企业中电焊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11.11.1.1电焊作业的种类及其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几种焊接方法的原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以焊条与焊件作为2个电蒸发,发生各种反应,除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弧高温作用下沸腾,外,还产生大量烟尘。电焊烟尘成分很复杂,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凝聚所成的气溶胶和一些非金属化合物。②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焊条药皮中含量较高的金属氧化物,以及碱性焊条中的氟化氢。电弧的中心部分温度可以达到℃,钢中碳元素在焊接电弧高温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电弧电离空气产生的氮和氧结合生成氮氧化物;电弧的高温和强烈的紫外线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焊条的药皮中常含有较高含量的锰、铬、镍等在电弧高温产生的各种氧化物;碱性焊条中含有较多的萤石,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氟化氢气体。③物噪声。手工电弧焊的电弧温度高达3000℃以理因素:紫外线、上,电弧在高温下产生强烈的电焊弧光,主要是强烈的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电弧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噪声。1.1.2埋弧焊埋弧焊是以颗粒状焊剂埋住电弧,自动地将焊丝送入电弧燃烧区并保持选定的弧长,同时均匀地沿接缝移动,从而形成所要求焊缝的焊接过程。因其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2-3]极,利用两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使焊条和焊件融化,从而使2块金属融合成一体的焊接过程。因为设备简单、轻使用灵活,操作简易等特点,手工电弧焊成为目前应用最广巧,泛的一种焊接工艺[1]。焊接过程:在手工电弧焊过程中,焊条与焊件接触,接触面产生大量电阻热,融化焊条和焊件,提起焊条1~3电阻较大,‘电子mm,电离焊条和焊件间空气,电离气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雪崩’最后电弧产生。电弧形成后,弧柱中充满具有导电性质的电离气体,发出大量稳定的热源,继续融化焊条和焊件金属完成焊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①粉尘:电焊烟尘,焊条和焊件在电作者简介:侯玉更,男,主管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工作。。埋弧焊的基本原理与手工电弧焊一样都是利用电弧热实现金属材料的焊接,不同的是用焊剂和焊丝代替了焊条,埋弧焊自动化程度较高,一般分为自动埋弧焊和半自动埋弧焊。焊接过程:焊接开始,焊剂通过焊剂漏斗均匀地洒在焊件接缝处,焊丝送入焊剂中,焊丝末端与焊件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热作用下融化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电弧在此空间内继续燃烧,不断融化焊丝、焊剂和焊件金属,混合成焊缝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2,4-6]。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①粉尘:电焊烟尘,产生原因和手工电弧焊相似,埋弧焊工作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量要比手工电弧焊产生的量少得多。②毒物:臭氧、焊丝和焊剂里含量较高的金属氧化物、氟化氢等。埋弧焊产生的有毒气体量很少,常用的焊丝、焊剂里会有较高含量的锰、氟等,这要根据焊丝、焊剂成分组成来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③物理因素:噪声。埋弧焊在正常运行过程不会有电焊弧光的暴漏,会产生一定的噪声。1.1.3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是气焊和电弧焊相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特点是焊接过程中,依靠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电弧焊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以阻止氧、氮等与熔滴和熔池的接触,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7]。氩弧焊根据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电极和不熔化电极2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焊丝做为电极,而不熔化电极氩弧焊是采用高熔点的钨棒作为电极[8]。焊接过程: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通过送丝设备送入焊枪的导电嘴内,保护气体从焊枪的喷嘴内以一定流量流出,焊丝与焊件接触产生电弧,电弧熔化焊丝末端和焊件,继续焊接过程,生成焊缝。熔化电极氩弧焊和他们不同的是采用钨棒作为电极,焊丝从焊枪的外面深入被保护气体保护的焊接空间,然后熔化进行焊接,钨棒只起到电极作用不熔化。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①粉尘:电焊烟尘,气体保护焊采用保护气体代替焊药和焊剂,其电焊烟尘产生的量要比手工电弧焊少很多,但是有害气体的量确要高好几倍。②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焊丝中含量较高金属的氧化物,其产生的原因参看手工电弧焊。③物理因素:紫外线、噪声、不熔化电极氩弧焊使用钍钨棒作为电极产生的放射性危害,钨极氩弧焊机工作需要较高的空载电压,会产生一定的高频电场,紫外线、噪声产生的原因见手工电弧焊。1.1.4等离子焊等离子焊做为一种新技术焊接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一种气体经过电离作用后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2种离子处在同一个统一体内,这种处于电离状态的气体就称为等离子体,等离子焊剂就是电弧等离子体作为工作能源的焊接方法。等离子焊一般分为堆焊、喷焊、喷涂等工艺类型。等离子焊使用钍钨棒做电极,使用的保护气体有氦、氩、氢、氮等,其中氮气比较常用,等离子焊也是气体保护焊的一种。焊接过程:以喷焊介绍等离子焊的焊接过程,等离子焊有特殊结构的焊枪,焊机启动后,焊枪的阴阳极喷嘴之间加上高频引弧装置,引燃非转移弧,产生的等离子火焰喷向工件,导通钨极阴极和工件之间的通路,引燃转移弧,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同时向焊枪内供入合金粉末,粉末在非转移弧和转移弧作用下熔化,经喷嘴进入熔池,继续进行焊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①粉尘:电焊烟尘,等离子焊在焊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电焊烟尘产生,等离子弧温度可以达到℃,在其高温和弧光辐射作用下产生大量烟尘。②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氯代烃和光气、各种金属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产生原因和手工电弧焊相似。等离子焊接工艺前常用氯代烃(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去除金属表面油污,氯代烃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分解产生光气等有害气体。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铬、镍、锰的氧化物。③物理因素:紫外线、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噪声。紫外线、噪声产生的原因见手工电弧焊,等离子弧焊使用钍钨棒作为电极和不熔化电极氩弧焊一样会有高频电磁场、放射危害的产生。1.1.5接触焊接触焊又叫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熔化状态,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接触焊有点焊、滚焊(缝焊)、对焊之分。1.1.6钎焊钎焊属于固相连接,与熔化焊方法不同,钎焊时母材不熔化,采用比母材熔化温度低的钎料,加热温度采取低于母材固相线而高于钎料液相线的一种连接方法。当被连接的零件和钎料加热到钎料熔化,利用液态钎料在母材表面润湿、铺展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和在母材间隙中润湿、毛细流动、填缝与母材相互溶解和扩散而实现零件间的连接。1.2高温热辐射各种焊接工艺设备在局部都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如果焊接现场通风设施不好,在焊接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高温作业的工作环境。1.3焊接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应注意①首先要确定焊机的类型,了解焊机的焊接方式,使用的保护气体等;②一定要获取焊机使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的成分表,来确定其中主要含有的成分;③在焊接工艺中,各种焊接工艺相比较,一般来说,产生的粉尘量越高,电弧辐射越弱,有毒气体浓度越低;反之,电弧辐射越强,有毒气体浓度越高。大家要特别注意浓度可能高的方面,更好的做出评价。2电焊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2.1电焊尘对电焊工的危害电弧焊接时,焊条中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冷凝,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以气溶胶状态散发在空气中,形成电焊烟尘[9],研究发现,电焊烟尘的化学组成取决于焊条种类和金属母材。经示踪原子分析发现,电焊烟尘主要来自药皮和焊芯,药皮因素占全部烟尘的80%~90%,而来自金属母材的只占10%~20%。目前,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焊条有中碳钢和低合金钢结构的焊条,碱性焊条结507;低碳钢结构的焊条,如酸性焊条结422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条,奥507等[10]。电焊工尘肺是电焊工在焊接作业过程中,受焊接材料、作业环境和个人防护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电焊烟尘,特别是在密闭的容器内或通风条件不良环境中进行电焊作业时吸入带有致病因子的电焊烟尘,这些金属烟尘沉积在肺组织内,引起肺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电焊工尘肺[11]。从当前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电焊工尘肺主要是由电焊烟尘中以氧化铁为主,包括锰、铬等多种金属元素以及硅酸盐、氟、氮氧化物等对肺组织的综合作用所致的肺组织纤维化。而对这种侵害肺组织的危害(包括其他尘肺),从医学角度来说,重点还在于预防。电焊工尘肺发病缓慢,且病程经过时间较长,一般发病工龄为15~25a。通过高仟伏胸部X线摄片检查可见,电焊作业人员肺部X线主要表现:①两中下肺野弥漫分布的类圆形小结节影,密度高,边界清楚。②肺纹理增多、紊乱和密度增高,可发生扭曲变形,肺泡间质纤维化,表现为粗细不等的网织状阴影[12]。因此,做好电焊工尘肺的预防和定期X线高仟伏胸片检查不容忽视。另外,据文献报道,肺功能是反映肺和呼吸道损伤程度的指标,接尘工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以小气道损伤为重,这与粉尘至小气道管壁增厚、腺体增生、分泌增多,导致气流阻力增加有关[12]。肺功能检查在尘肺早期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的损害,且随着尘肺期别升高有较严重的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发展的趋势。2.2电弧光对电焊工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波长在200~290nm段的紫外线易被角膜吸收,波长在320~400nm段的紫外线易被晶状体吸收[13],从大多数对电焊作业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可见电弧光对眼结膜、角膜及晶状体均有损害,特别是对角膜的损害更加明显[14-15]。2.3臭氧对电焊工的危害电焊作业中产生的臭氧,因作业场所的通风不良,特别是在低气压的情况下,无法充分逸散到室外空气中,导致电焊作业者长期接触臭氧。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可通过直接与DNA的相互作用而引起DNA损伤和破坏DNA的螺旋结构,诱发DNA敏感性突变,抑制或减弱DNA的复制[16]。臭氧化作用可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等自由基以及单线态氧(1O2)、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臭氧攻击抗氧化剂和抗氧化酶分子结构中的活性区位和活性基团。因此,电焊作业者吸入的高浓度臭氧可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合成或再生的显著降低。同时,臭氧可引起血液、组织和细胞膜中多不饱和脂防酸(PUFAS)、不饱和磷脂、糖脂、胆固醇、脂质和脂类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过氧化修饰以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速电焊作业者体内的上述反应,特别是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导致吸入大量臭氧使过氧化脂(LPO)含量明显增加,造成潜在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总之,电焊作业者接触臭氧的时间越长,其体内的氧化应激和潜在自由基损伤就越严重。2.4锰对电焊工的危害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构成了体内若干种酶的活性基团或辅助因子,又是某些酶的激活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吸入过量的锰烟和锰尘,可引起中毒[17]。锰及其化合物的烟雾和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引起慢性中毒,急性锰中毒十分少见[18]。锰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9],锰接触工龄与神经行为功能效应关系不是十分明显。3电焊作业的职业防护措施(1)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焊接方法,尽量减少人体进入容器内焊接,减少高锰焊条的使用量,都是控制电焊作业有害物质产生和减轻危害的重要防护对策[20]。(2)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及时排除焊接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被污染的空气,是消除焊接尘毒危害、改善劳动条件的有效措施。(3)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采用符合要求的防护面具及眼镜;使用防护屏障;保证足够的防护间距,以达到控制弧光辐射危害的目的。(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4结语既往研究表明,电焊作业人员长期接触电焊烟尘、锰、噪声、有毒气体、紫外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缺乏有效的防护时,可引起呼吸、心血管及神经等多个系统的危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电焊工尘肺、慢性锰中毒、电光性眼炎。因此,存在电焊作业的工业企业应做到合理安排焊接设备的布局,同时加强设备的通风排毒,尤其要增加有效的局部通风排毒设施,降低电焊作业环境中的电焊烟尘、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加强对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为电焊作业人员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降低电焊烟尘、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参考文献1]石齐.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技术[J].现代职业安全,2007,11(75):81-83.2]龙红,李福元.切换导电增加通电长度的预热焊丝埋弧焊装置研制[C].第6届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第8册,1990.3]龙红,李福元.埋弧焊技术的创新切换导电增加焊丝通电长度的热丝埋弧焊[J].焊接技术,):46-48.4]戴均陶,齐国志.药芯焊丝的发展及其制造技术[J].电焊机,1995(6):28-36.5]魏光源.药芯焊丝与焊接自动化[J].电焊机,1998(1):6-9.6]殷树言,徐鲁宁,丁京柱.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高效化研究[J].焊接技术,2000,29(增刊):4-7.7]俞尚知.焊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焊接手册(1、2)[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何凤生.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0]钱满发.电焊作业人员尘肺病的预防[J].职业与健康,2007,7(11):35-36.11]马俊锋.南通市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25-727.12]王瑞,顾震海,张梦萍,等.油田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43-246.13]赵勤.电焊工眼部情况调查[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5):55714]王清海,黄鲜华,刘凤英.电弧光对眼镜慢性损伤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33.15]李云华,刘淑波.电焊工眼、鼻、咽喉疾患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92-293.16]朱友根,周君富,郑寿贵,等.电焊作业臭氧对人体氧化应激作用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3-4.17]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等.中国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8]王世俊.临床职业医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39.19]杨书林,伏戬.电焊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31-33.20]孙金艳.电焊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卫生防护对策[J].环境与职业医学,):512-513.收稿日期:修回日期:责任编辑:方弘[[[[[[[[[[[[[[[[[[[[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贵州××水泥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送审稿)_中华文本库
第48页/共80页
贵州??水泥有限公司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ZKP2013-34
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亦不同。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可引
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病变,导致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和其它尘肺)
的发生。由于粉尘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可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支
4.1.5.2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使用含锰焊条进行电焊作业时,长期接触电
焊烟尘,有可能导致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人超过规
定浓度的电焊烟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电焊工尘肺在过去
被称为“铁末沉着症”。目前认为是由于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以氧
化铁为主,并有无定型二氧化硅、硅酸盐、锰、铁、铬以及臭氧、氮氧
化物等的混合烟尘和有毒气体,并在肺组织中长期作用所致的混合性尘
电焊工尘肺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多在接触焊接烟尘后10年,有
的长达15~20年以上。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有气短、咳嗽、咯
痰、胸闷和胸痛。
4.1.5.3一氧化碳(CO)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为窒息性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0.9655,比空气轻,
无色无味不易被人发觉,是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毒性物质。长期吸入低
浓度一氧化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无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
碍等。急性中毒时,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四肢无力、
恶心、呕吐、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重度中毒常出现深昏迷或植物
状态、瞳孔缩小、四肢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并发脑水肿、休克、
肺水肿、呼吸衰竭等。
4.1.5.4二氧化硫(SO2)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辛辣刺激气味的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
贵州????有限责任公司
第48页/共80页
寻找更多 ""打造中国最专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门户网站
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保留所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本标准提出了集团公司作业的特性及危害,规定了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日常维护、应急措施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电焊工作业的通用安全操作要求。各单位还需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内容和施工工艺识别危害,编制相应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加以补充。
1 特性与危害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焊工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相接触,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噪声、高频电磁场和射线等,有时要在高空、水下、狭小空间进行工作。因此,使得焊接现场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急性中毒)、触电和高空坠落等工伤事故。焊工也可能身受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3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3.1 基本要求
3.1.1 从事本工种工作者,应经过专业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定期接受安全教育,方可作业。
3.1.2 作业场所应尽可能设置挡光屏蔽,以免弧光伤害周围人员的眼睛。
3.1.3 电焊作业点与易燃易爆物相距10米以上,并且焊接现场要配备灭火器。
3.1.4 不准放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电焊机、氧气瓶,乙炔气瓶要分开放,距离应不少于5米。
3.1.5 严禁在易燃易爆、带压力的设备、容器和管道上或盛有易燃、易爆、有毒物的工作物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3.1.6 禁止焊接悬挂在起重机上的工件和设备。
3.1.7 露天作业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时应停止焊接作业或高空作业;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3.1.8 电焊机必须设置单独的电源开关,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时接在一个电源开关上;不准私自拆接电源线,电焊机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3.1.9 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3米,电焊机二次线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二次线接头不得超过2个。一二次接线柱处应加防护罩。所有手把导线与地线不准与氧气、乙炔软管混放。
3.1.10 严禁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它金属物体搭接起来形成焊接回路。
3.1.11 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3.1.12 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3.1.13 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电焊机外壳必须设有可靠的保护接零,必须定期检查焊机的保护接零线。接线部分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
3.1.14 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3.1.15 禁止在易燃、易焊物体上和装载易燃易爆的容器内外进行焊接,若需要焊接,应将容器内外所有残存物清洗干净。
3.1.16 禁止在可燃粉尘浓度高的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
3.2 防护用品的穿戴
3.2.1 使用电焊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3.2.2 作业时应该穿戴好必备防护用品,包括:防尘毒器具、绝缘鞋、脚盖、口罩、焊工用工作服、防护面罩或眼镜、带有特制滤光镜片的面罩、绝缘鞋、电焊手套、防护面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3.2.3 严禁穿化纤服、短袖、短裤、凉鞋,女工辫发必须扎在工作帽内。
3.2.4 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
3.3 焊接设备、用具及作业环境的检查
3.3.1 电焊工开始焊接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如:开关、电源线、电缆线、电焊机、电焊机外壳的接地〔接零〕保护线、电焊钳、焊条等进行检查、测试。不得有松动或虚连。
3.3.2 使用焊机前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零或接地是否良好,电焊机外壳必须必须有良好的保护。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用螺栓或螺母拧接牢固。
3.3.3 使用焊机前电焊前应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的绝缘是否良好,检查电焊钳柄绝缘是否完好。电焊钳不用时,应放到绝缘体上。
3.3.4 电焊机的配电系统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等必须灵敏有效,开关箱内必须装设二次宽载降压保护器,导线绝缘必须良好。检查配电箱,应关闭牢靠,稳压电源指示正确。
3.3.5. 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脚手架、钢丝绳、铁板等裸露导体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电焊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管道或机床设备上,焊钳线和回线必须良好。
3.3.6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四周工作环境是否允许烧焊,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3.3.7 电焊工作台必须装好屏风板,肉眼切勿直视电弧。
3.3.8 电焊机的输入输出线头要接牢固,应有可靠的接地线,焊钳绝缘装置要齐全良好,电焊机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70℃。
3.3.9 电焊机的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绕组、引线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均不得低于0.5兆欧。
3.310 作业中注意检查电焊机及调节器,温度超过60 °C应冷却。电焊时的二次电压不得偏离60――80V(伏);发现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
3.4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3.4.1 合闸刀开关时,应左手合闸,人体应偏斜站,头部要在开关的侧面,手套与鞋不得潮湿。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关焊机再关电源开关。
3.4.2 注意保护手把线与回线不受机械损伤,手把线、回线需要穿过铁路时,应从轨道下通过。
3.4.3 焊接密封容器应打开孔洞设立绝缘保护。
3.4.4在容器内焊接,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应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容器内油漆未干不准施焊;严禁往容器内输入氧气。最少要2人一起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监视保护。
3.4.5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
3.4.6 施工焊地点潮湿时,焊工应站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
3.4.7 在存有毒物质的场所焊按时,要清除残存物,经化验合格后加强通风方可工作,工作者要戴好防毒口罩,工作场所有专人防护,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4.8 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3.4.9 当清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3.4.10 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3.4.11 多台焊机在一起同时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设置防光棚。
3.4.12 转动机器设备进行焊接时,必须断电和设有“修理施工、禁止运转”的安全标志或设专人负责看守。
3.4.13 在焊接各种胎型及笨重物件时,工件必须放置平稳,两人或两人以上抬放工作物,动作要协调,以免碰伤手脚。
3.4.14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机发生故障或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联系电气维修人员修理。
3.4.15 高处焊接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工作过程中设专人监护;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工作点要牢固,焊条工具等仿要放好,防止掉下伤人,下边做好安全措施和以及防火措施,设专人监视,注意行人等安全工作。严禁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3.4.16 电焊机如有故障或电线破损漏电或保险丝一再烧断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
3.4.17 移动电焊机或往远处拉线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移动;拉动手把线时,要注意防止绊动风动夹具阀门,以防夹具误动伤人。
3.4.18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3.4.19雨天或厂房漏雨时,应将焊机遮盖好,所有导线、手把线应架在干燥或不导电的建筑物上。
3.4.20 焊接笨重工作物需要使用天车时,应严格遵守《起重司索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检查钢丝绳及吊、卡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吊运时,捆绑牢固、不得倾斜,并应叫周围工作人员让开。
3.4.21 在转胎、交车线及其它移动场地上焊接时,要注意安全联系。
接近高压线作业时,必须经安技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方可焊接。
3.4.23 仰面焊接时,要扎紧衣领、袖口,防止火花烫伤。
3.4.24 直流焊机起动时,必用星形(Y)接法,待运转正常后,再转至三角形(△)接线进行工作。
3.4.25 焊接有锈工作物、进行除锈或清除焊渣药皮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3.4.26 焊接完的灼热工件,不准放在电线、乙炔橡胶软管及氧气瓶、氧气橡胶软管及安全道上,应放置在规定的或安全的地方。
3.4.27 移动焊机时,不准用手把线或其它导线作捆绑绳索使用。
3.4.28 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严禁在火星能飞溅到的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的部位或地方焊接
3.4.29 焊接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如钢瓶、油箱、槽车等)时,必须用清洗液等清洗干净,确认安全后,并打开孔盖或留下30mm的出气孔后,方准焊接。
3.4.30 在地坑或锅炉容器内部焊接时,应设专人监护;下地坑焊接时,应检查有无有毒气体;禁止在坑内使用瓦斯灯或电压超过12V的照明灯。
3.4.31 工作中,不准触摸焊机内部,以免触电; 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进行高处作业时,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 使用的木梯不得有腐朽缺蹬现象,梯子应放置稳固,与地面成60°~70°夹角;不准两个梯子接在一起使用,不准爬在梯子最上部的两蹬上作业。
―― 挂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应用绳索传递,不准随手上下抛扔。
―― 高处作业处下面10m范围内,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监护人员。
―― 高处作业时,焊具线应挂在安全可靠处所,地面设监护人员。不准将管线缠在身上,上、下及作业。
3.5 电焊作业消防安全规定
3.5.1 在存在可燃物的场所内进行焊接时,以及焊接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扩散区域施焊前应严格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做好充分准备后,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进行焊接。
3.5.2 施工时,应清除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可靠的防护措施。
3.5.3 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
3.5.4 如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油漆等)时,严禁焊接。
3.5.5 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
3.5.6 电焊着火时,应先切断焊机电源,再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一般不得进行焊接作业,需要检修的设备应拆卸移到安全地点修理。在这些场所焊接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制度。要求进行电焊作业的地点要与易燃易爆车间、仓库、油库、气柜、堆垛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尽量远离正在生产易燃易爆的装置、设备和管道。
3.5.8 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应确定专人进行看守监护。在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进行电弧焊接时,应有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并设有专人看护,施工指导,准备好灭火器材,以确保安全施工。
施工作业结束后要立即消除火种、彻底清理工作现场,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护,没有问题再离开现场,做到不留死角。
3.6 作业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停车时,要先关电焊机,再拉闸刀开关。
3.6.2 电焊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将电源线及焊接线整理好放在指定地点,将焊机擦拭干净,清扫场地,并检查操作地点,确定没有明火后,方可离去。
3.6.3 焊割完的灼热工件,应放在安全地点,工作地点溅落火星应彻底熄灭。
3.6.4 下班前特焊机电源切断,焊线绕好,露天的要盖好焊机,并详细检查工作场地彻底熄灭火种后方可下班。
3.6.5 做好交接班,并与接班者共同检查安全。
3.7.1 焊机不符合规范要求,停止作业,自行整改,对不能整改的立即联系安全员或设备员处理;
3.7.2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按照事故报告程序逐级或立即报告分厂安全员或领导,同时拨打厂内火灾电话;火灾较大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撤离。
3.7.3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或呼叫周围人员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触电场所对受伤人员现场组织抢救。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按事故报告程序,逐级或立即报告分厂安全员或领导;对触电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复苏,并将受伤人员送周围医院或拨打120救护车
其他版本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工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