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是要根据现实与想象差别爆笑图来写还是自己想象着写?

莫言:小说要贴着人物的性格来写_中国作家网
莫言:小说要贴着人物的性格来写
来源:中国作家网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横山书院联合主办的2013年度“多闻多思学术公益讲座”日前在京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作家莫言。在主持人白岩松的提问下,莫言就对当代文学的评价、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作家的自我定位、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对此,莫言表示,现代文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当代文学也没有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差。现代文学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当代文学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和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当代作家都从现代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们所探讨的问题很多是现代文学中的课题的延续,他们所使用的艺术手法、语言方式很多都借鉴了现代作家的探索成果。因此,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当做对立的事物来进行比较并不科学。
  谈到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莫言希望文学批评“要有善意”、“要以文本为依据”。他说,自己年轻时也曾尖刻地批评过别人的作品,后来他对此进行了反思――“过分尖刻的批评会让人感觉充满了恶意”。批评的目的应该是希望作家能够把作品改好,因此批评家应该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指出作品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那些逞口舌之快、尖酸刻薄的批评,也许会起到哗众取宠的效果,也可能赢得很多的掌声,但是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会让受批评者心服口服。另外,批评家在进行文学批评时要立足于文本。
  关于文艺作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莫言认为,当大家都纷纷学习、模仿西方的时候,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是有必要的。但因此认为只要具备了民族性就必然具有世界性,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只有作品具备了世界性,才有可能把民族性带出去。”当我们的作品反映了普遍的人性,抒发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才有可能感染外国读者。当然,文学作品也必须有民族性,因为“每个作家都生活在中国的现实之中,我们所听到、看到的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当作家把感受最深切的东西描述出来,就必然带有中国的特征”。
  谈及自己的写作,莫言称自己一直“作为人民在写作”。他说,作家只是老百姓中的一分子,要真正和他们贴在一起。“确实有一些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代表人民的心声。但是,作家在写作之初就想着通过作品来反映这个广阔的时代,这是不自量力。”他认为,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劳动,作家应从感受最强烈的地方入手,写感受最真切的、最有把握的那部分生活。这样的写作把握不好会陷入个人的“小痛小痒”、“小恩小怨”,没有人民意识、时代意识。但如果作家的痛苦和整个时代的痛苦恰好同步,那么他从表现自我出发的作品就可能带有普遍性、人民性。
  人物被认为是小说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莫言提到,小说“要盯着人来写,贴着人的性格来写”。他认为,作家在写作时要借助人物表现思想,自己跳出来在作品中议论是比较笨拙的。谈及小说如何反映现实,莫言表示,当下的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但无论多么尖锐的事件和现象,只有经过了文学化的处理才能够写到小说中。写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写人物,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只是“写人的背景”,因此作家所描写的事件应该符合人物性格本身的发展逻辑。
  很多读者都好奇,莫言在获得“诺奖”之后,是否写了什么新的作品。莫言说:“从去年10月10号到现在,我没有写小说,也没有写剧本,只写了一些很小的文章。我也很焦虑,老想赶快坐下来写。”但是,由于各种事情,他“赶快坐下来写作”的愿望迟迟没有实现。对于将来的写作,莫言表示不会因为获得“诺奖”而背上包袱。“我要忘掉过去的荣誉,写作的时候我还是过去的我,要千方百计地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而且还要有胆量,不要怕写坏,不要怕写出来被人笑话,这样才能轻装上阵,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风尘的想象与写真
 来源:博览群书 傅 谨  
早年的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的分野,如果要用这个方法将元代或更多妓女题材的戏剧分为两类,那么,《玉堂春》大约属于后一类,《救风尘》和《谢天香》就属于前一类。鼎鼎大名的《杜十娘》呢?介乎两者之间。我在这里使用这分类法,指的只是嫖客妓女之间的关系,不论其余。《谢天香》
写这位才高八斗的歌妓与嫖客柳永的情事,倒是很实在。看柳永对谢天香何等眷恋,但他刚刚上朝取应,新来的开封府尹钱可要娶谢天香为妾时,她也就半推半就地过门去了。倒是钱可和柳永这等文人浪漫,真把一份与歌妓的感情放在心里,配得上“敬重”二字。这“敬重”的后面,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意思,怕也是很难让人放心。更何况,就算是文人,嫖客终究就是嫖客。
嫖客可以痴迷歌妓,然而痴迷歌妓的嫖客,是要为此付出很高昂的代价的,比如说《玉堂春》里的王金龙。苏三唱起他当年的好处,道说是“三年花了十万雪花银”,就算十万是夸张,手头需要流水般大把大把扔下白花花的银子那是肯定的;而在妓女,毕竟过日子才是第一位,在接待嫖客时要努力搜括他腰包里的钱财也是肯定的,纵然她们会对嫖客有那么几丝关乎永恒的婚嫁之类念头,那也完全是为了图个后半生的享乐。这就是元杂剧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知道这样的道理是不是很深奥。如果看了《谢天香》还不能悟出这道理,那就得再读读《救风尘》了。
《救风尘》的故事,始于一对嫖客和妓女很像要向爱情与婚姻转化的性买卖,性的临时交易变成长期租赁,要从零售和批发转成一次性买断,用男主人公周舍的话说,那是“她一心待嫁我,我一心待妻她”的两相情愿的大好事。好事并不总是多磨,在《救风尘》里,多磨只是戏的前史,故事起始之前本是老鸨很老套地在作梗,但是大戏很快进入主题,那就是老鸨的心也软了,决定放这对痴男女一马,甚至都忘记了要敲上一笔,要求他一次性买断以后的“工龄”。周舍和宋引章这桩疑似爱情的婚姻终于看到了曙光,然而却半路里杀出个书生,真正的戏剧性由此展开。
元杂剧在涉及到妓女的爱情时,很自然地将商人与舍人――达官贵人的公子――归为一类,这是失败者一族,他们总是在与书生情敌的争夺中败下阵来。周舍遇到的是名叫安秀宝的书生。这位安秀宝也不是善茬,按照他的自述,“小生姓安名秀宝,洛阳人氏。自幼颇心儒业,学成满腹文章。只是一生不能忘情花酒。”他一见宋引章嫁了周舍,一赌气就要来争。原来他也曾经嫖过宋引章,而且当初宋美人也曾经有意要嫁给他,然而最终却好事未成。戏里没有说为什么没成,但是从戏情上推断,大约总是老鸨不肯让她出嫁吧,现在听说,哦,原来宋美人是可以嫁人的啊,那么,凭什么非要嫁周舍人而不嫁我啊?他的理由是宋美人当年答应过他。不过,妓女从良时选婿,难道还非要论个先来后到吗?好像没听说这行还有这规矩。所以安秀宝的道理是不讲究的,因为道理不讲究,不能光明正大地与周舍去争,才转头来央求与宋美人曾经有过八拜之交的同门姐妹――另一位妓女赵盼儿,她就是《救风尘》的第一女主角。
赵盼儿分明是个好事的主儿,就算她没有因为见着往日依赖着自己的姐妹宋引章嫁了个有权有势的公子哥儿就忿忿然,但心里的不爽起码是有的。刚巧,好好的有个秀才来央求她,装模作样地推托了几句再加几分火上添油后,立马出动要去拆散这桩婚姻。不想宋引章并不听劝,宋美人的回答很实在,要我嫁安秀才?“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那意思是说,我可不愿意跟着安秀才过穷日子,文人,文人又怎么样,守着个文人做老公能当饭吃?宋引章的话并不是没道理,就算是安秀才会读点书有点儿学问,毕竟还没有个正经的营生,也看不出有多少出息。用元杂剧《举案齐眉》里的小丫环梅香的话说,“世间多少穷秀才,穷了这一世,不能发迹。”更何况还有宋引章没有说出戏里也故意朦胧了的话――那还是个“一生不能忘情花酒”的文人呢。
这样的心态,很不像大多数戏剧作品里的妓女,因为大多数戏剧作品,妓女好像天生就是用来给文人做托儿的,开头提到的《谢天香》就是典范。此外,她们还经常帮助文人脱困,比如说著名的《玉堂春》,那位有才气也有积蓄的妓女苏三不仅帮助落魄(虽然是由于嫖她而落魄)文人渡过难关,而且还资助他进京赶考终于高中状元,因此她最终是应该做夫人的了;所以,偶尔有妓女嫁给商人或者舍人那她就惨了,《杜十娘》里的女主人公是还没嫁成就绝望投江而死,宋引章倒是嫁成了,一进门就被打了五十杀威棒,然后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不知道是和她以前在娼门里比还是和一般的良家妇女比,总之觉得是生不如死,终于无法忍受,厚着脸皮只好再去求同门姐妹赵盼儿搭救,于是就有了这部精彩的作品。
是的,我经常疑惑不解地读古代戏剧作品,不明白为什么它们那么兴致勃勃地写文人墨客与风尘女子的浪漫情调,而且还经常要拿商人及舍人垫在底下做陪衬。有时你不明白,同样是嫖娼,为什么商人和舍人的嫖娼就很低俗很丑陋,而文人墨客的嫖娼就很风流很雅致。不过,说理没用,艺术本来就不是用来说理的,艺术就是用来为一个时代以及艺术家们自己泄愤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么戏剧作品写文人与妓女的浪漫,应是另有所图。
我想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文人墨客的嫖娼与商人舍人一样,无非都是追求婚姻之外的肉体的片刻欢娱,难道其间还真的有多少哲学意蕴不成,非要说文人嫖娼就会衍生出什么有文化深度与情感内涵的戏剧性,那就简直是糊涂到家。但有时我觉得那么多的古代戏剧家,他们把那些本来很普通的、其实并无分别的以文人为主人公的卖淫嫖娼写成文人与妓女可贵的爱情,恐怕并不完全是真糊涂,多是在装糊涂。
有时候这真糊涂与装糊涂是可以分辨的。以妓女为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并不是中国戏剧的专利,欧洲经典文学写公子哥儿与妓女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样是把妓女写得无比高尚的,至少是要强调妓女有高尚的心灵。小仲马的《茶花女》――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主人公阿芒爱妓女玛格丽特爱得死去活来最后还碰一鼻子灰,他有很多机会可以知道他无法拯救这位风尘女子却还不断地自作多情。反过来,作家笔下这妓女的心灵纯洁得超过圣母很多倍,天哪,那不是一般的高尚,读读她的遗书――“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如果小仲马不是用这样的笔法追求反讽的效果,那我觉得就有点像是真糊涂。至于托尔斯泰的《复活》,恐怕就是装糊涂的代表,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努力想要拯救堕落的风尘女子玛丝洛娃,然而他越是努力却越是清晰地看到,玛丝洛娃从来就不是他在心里所想象的那样的人,所以,聂赫留朵夫只不过是在拯救自己,他根本就救不了玛丝洛娃。因而,当作者也装模作样地写点玛丝洛娃的纯洁高尚的心灵之类文字时,不是在装糊涂又是什么。
在这样的装腔作势装模作样的背后,还有另外的意味,那就是文人要以一个整体的姿态为这个社会代言,坦承这个社会对人类两性间的情感关系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假如这个社会的两性关系,就只剩下或者是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单调乏味,或者是嫖客与妓女间更单调的买卖关系这两种极端的模式,那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寻找更有情调更有韵致的两性情感并不容易,在一个婚外情被社会普遍排斥与鄙视的社会语境里,仿佛只有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女子,才有更大的书写与想象空间。现在当然不同了,现在以通奸为题材的艺术成为主流,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到《本能》,一波胜过一波。但是从前不是这样的,因此从前的艺术家只能写卖淫嫖娼,而选择以妓女而不是妻室来展开文学与戏剧的想象,这似乎是古今中外艺术家们的一场集体臆症。以我有限的阅读和欣赏,几乎没有对任何以夫妻生活为情爱题材的作品留下过什么印象,或许真的就是没有,唯一记得住的是沈复的《浮生六记》,哦,记错了,那不是文学,是回忆录之类的东西,虽然写得很像用文学青年们偏爱的笔法虚构的小说。
但这样的表达还需要有更多的元素,当你确定你的戏剧要涉及到这类边缘人的情爱关系时,不仅要以风情万种的妓女为女主人公,还需要寻找能够与之相对应能互动的男主人公,于是,文人墨客在这场选择中就得以顺利地胜出。既然要谈爱情而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那就需要吟吟诗作作赋;既然不是单纯的生意,那么,妓女们早就习惯的嫖客们“子弟情肠甜如蜜”就不再够用了。你看,周舍虽然是个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对待宋美人的态度也不算差呀,他“暑月间扇子扇着你睡,冬月间着炭火煨,哪悉他寒色透重衣。吃饭处把匙头挑了筋共皮,出门去提领系整衣袂,戴头面整梳篦。”但是这样的体贴劲以及甜言蜜语,好像还不够有情致哎,好像与家庭生活太接近了吧,而且这与感情之类精神性的交往,总觉得还有些距离,因此非要琴棋书画才够意思。因此,商人与舍人们只好靠边站,还是需要文人们登场才是呀。
文人登场了,宋引章刚刚要跳入妓女从良故事中屡见不鲜的想象中的火坑,安秀才不失时机地出现而且情事受挫,于是像木偶一样成为赵盼儿书写色情从业人员嫖客治理大全时不可或缺的趁手工具。
文人在他们与妓女交往的情爱之路上受挫是反经典的叙述,而反经典正是经典之能成其为经典惯用的欲擒故纵的笔法,果然,故事的高潮由此开始蕴酿启动。如前所述,过不下周家苦日子的宋引章厚着脸皮修书求同门姐妹赵盼儿赶快搭救,她不是说吃不了苦想念当年自由自在的幸福日子了,她说是要请姐姐救命,而是因为她被“朝打暮骂,禁持不过。你来得早,还得见我,来得迟呵,不能勾见我面了!”说她必须厚起脸皮,是因为当时赵盼儿劝阻她时她是说过大话的,她赌咒说自己就算是死,“我也不来央告你”。到了真吃苦时,离死还远着呢,她就忘记或者是假装忘记了,但赵盼儿等的就是这句话。引章妹妹一求,赵盼儿终于证明了自己当时多有远见,觉得倍儿有面子,又加上前面有安秀才的请托,嘴里咕咕囔囔地抱怨了几声就又出马了,自信满满,“我索合再做个机谋。把这云环蝉鬓妆梳就〔还带上些锦绣衣服〕,珊瑚钩,芙蓉扣,扭捏的身子别样妖柔。我着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髅。割舍得一不做二不休,拼了个由他咒也波咒,不是我说大口,怎出得我这烟月手。”
赵盼儿有什么本事要让周舍休了宋引章呢?说来也简单,用她的话说,“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皆休。若是不肯写休书,我将他掐一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抱。着那厮通体酥,遍体麻。将他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着那厮舔又舔不着,吃又吃不着,赚得那厮写了休书,引章将的休书来,淹的撇了。”果然,这位比宋引章更老到的风尘女赵盼儿到了郑州引周舍来酒店一起住下三天不归家,风情万种的手段一招紧似一招地使将出来,她甚至说自己非要嫁给周舍不可,诓道当年劝说宋引章不要嫁给周舍是出于自己对这位公子哥动了心的嫉妒,当然,嫁给周舍的前提,是要他休了宋引章。
周舍并不是个傻人,一出场周舍就声称他“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台,做子弟”。要想骗得周舍上当并不那么容易,赵盼儿的手段在这位风月场上的高手面前,显然没有预想的那么见效。他并不肯轻易地写下这份休书,因为他知道休书一旦写下而赵盼儿又反悔,岂不是落得个“尖担两头脱”?于是,赵盼儿不得不使出最后的一招,那就是赌咒发誓,竟然说“你若休了媳妇,我若不嫁你呵,我着堂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儿骨。”一时轻信了她誓言的周舍真叫阴沟里翻船,而结果也正如他先前担心的那样。故事的结局,是他们相互牵扯着告到官里,赵盼儿说是自己早就做了保人将宋引章嫁给安秀才为妻,并且叫来安秀才做证见。于是周舍的行为就变成混赖别人媳妇强占有夫之妇的恶棍,况且一时受骗真写下了休书,更没有再霸占着宋引章的道理。郑州太守的司法判决,是周舍受到惩罚,安秀才与宋引章则结成夫妻。
这个故事最终的结局显然是不重要的,没有人关心宋美人和安秀才之间将来的生活究竟会怎样。其实他们将来的生活之离浪漫与幸福很遥远很遥远那是可以想象且可以确知的,按照戏里的描述,这位宋引章不止是在婚姻大事上如此地不聪明,而且还是一个十足的十三点。戏里有关这位宋美人的生活行止所述不多,仅有的两个小段子的描述让人笑破肚皮。一是说周舍娶了宋引章,从汴梁回郑州的路上,只见前面宋引章坐的轿子一直在晃晃悠悠,周舍以为是抬轿的小厮捉弄他的新欢,被他冤枉的小厮告诉他是轿里的人自己作怪。周舍“揭起轿帘一看,则见她精赤条条的在里面打筋斗。”二是说娶到了家里后,周舍让这位新进家门的女眷为自己套床被子,“我到房里,只见被子倒高似床。我便叫那妇人在哪里,则听得这被子里答应道,周舍,我在被子里面哩。我道在被子里面做什么,她道我套绵子,把我翻在里面了。我拿起棍子恰待要打,她道,周舍,打我不打紧,休打了隔壁王婆婆。我道好也,把邻舍都翻到被里面。”就算这两个段子夸张至极,至少赵盼儿是先后两次对周舍说到宋引章是个“针指油面、刺绣铺房、大裁小剪都不晓得一些儿”的和贤惠一点不沾边的女人,更谈不上为他生儿养女,但是赵盼儿没有说像安秀才这样的好男人把宋引章娶回家去有什么不妥。毕竟连周舍这样的浪荡公子,在他将宋引章娶回家时还因为要顾忌左邻右舍的闲话故意离开轿子一段路程,更何况安秀才。而且赵盼儿更分明知道,一般人家哪里能够容忍妓女从良从到自己家里,她不是也感叹道“好人家怎容这娼优”吗?书香门第对婚姻的道德期许总应该更高一点吧,安家怎么就会喜欢宋引章呢?万一娶回家后也要偶尔让她叠个被子之类?因而,她不是心下也觉得娼家姐妹们从良嫁人的前景并不美妙,“只怕吃了良家亏,还想娼家做”吗?“才出娼家门,便作良家妇”,风流快活地赚够了私房钱,就像江洋大盗那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世界上哪里便有这等好事。
因此,要论到看过这个戏剧故事以后的感想,我趋向于认为这赵盼儿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安秀才和宋引章未来的生活。因为无论从哪方面衡量,这桩婚姻的成立于这两个人前景都很不光明。至少从这桩事件看,赵盼儿只不过是个为显示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择手段的好事者,不过是为了实践一次她的嫖客治理预案,她之帮助安秀才与宋引章联姻,动机也很简单,只是由于安秀才把她当能人求了她,因此她要体现自己于嫖客治理方面的卓越才能。甚至在戏的第一折,当安秀才听说她劝不动宋引章,百般无奈之下说道“这等呵,我上朝求官应举去罢”,她居然不像普通剧本里的妓女主人公那样大力支持并且慷慨赠送银两,相反她说的是“你且休去,我有用你处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同情周舍。是的,在这整个事件里,周舍是个无辜的受害者,他纵然在烟花巷里走得勤了些,当初要娶宋引章却没有做任何下三滥的手脚;至于将宋引章娶回家以后有些家庭暴力,那当然是很不道德的,然而那好像更接近于该由周家自己内部处理的、古人常说连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说是就应该将他合法拥有的宋美人骗走,就迹近于为惩诫小恶而施以大恶了。毫无疑问,最后郑州太守的判决是典型的葫芦提式的冤假错案,因而周舍控诉说他的夫人是被赵盼儿混赖去的,并无虚言。但是周舍的遭遇之所以并没有多少值得同情,是因为他的错误犯得很是离谱,因为他居然能够相信一个妓女有关婚姻的誓言,这样的嫖客,赵盼儿不修理他一顿那还能继续在风月场里混吗?所以赵盼儿的计谋一得手翻脸便赖账,而且还要嘲笑他一场:“俺须是卖空虚,凭着那说来的言咒誓为活路。怕你不信啊,遍花街请到娼家女,哪一个不对着明香宝烛,哪一个不指着皇天后土,哪一个不赌着鬼戳神诛。若信这咒盟言,早死得绝门户。”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救风尘》的另一层意思。相对于那些真糊涂或装糊涂,无比浪漫地把妓女们的情爱天地写成风花雪月的艺术家们,《救风尘》是少数不糊涂的戏剧文学佳作之一。它说真话。至少它在描写妓女时没有努力地按照圣人的模式去着力,更没有把妓女们写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坦荡君子。何况它是艺术史上极为罕见的写妓女们是如何整天赌咒发誓又立马翻悔不认账的作品,不管是宋引章还是赵盼儿,发个誓都像嗑个瓜子一样随便,背誓也像吐出瓜子壳那么简单。
我的意思是说不能你一面嫖着娼一面还期待你嫖的妓女是个冰清玉洁的璧人,不能真去相信极力要从色情买卖的世界里寻找浪漫爱情题材的艺术家的创作。诚然,说妓女们有关婚姻爱情的赌咒发誓不能信以为真,并不是说整个妓女群体完全没有自己的道德操守,甚至都不能说她们就没有自己的爱情。去年有媒体曾经报道,人们在一位做色情生意的女子不幸亡故后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充满了她对远在家乡的丈夫的深情厚谊,那种感情不是任何人可以伪装出来的。世人当然应该尊重风尘女子拥有爱情的权利,不过我想赵盼儿还是说出了一个赤裸裸的却也非常简单明了的事实,那就是,既然妓女与嫖客之间纯粹是肉体的买卖关系,那么你如何能够期待这种非道德的关系中,还存有那么多真诚的深邃的生死与之的感情,甚至浪漫得可以写成爱情教科书。由此联想起潘绥铭在珠江三角洲做的有关色情业的研究,我一直以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也最好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在他的笔下,妓女就是妓女,性于她们只是付出体力并且加上一点与之相关的表演以换取报酬的工作。她们固然有自己的精神生活与追求,很多人也有爱情与幻想,但那基本上与她们的生意无关。
最后,《救风尘》还让我们看到了色情行业从业人员的情感世界与婚姻前程的真相,它比起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更坦率地指出其中的困境。因此,《救风尘》对色情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很正面的教育意义。我无意暗示一个女性只要涉足色情行业就没有回头的机会,只是说从良也要看看从什么良。我想整出《救风尘》,最值得留给色情业的是一句重要的格言,当然它还是出自赵盼儿之口的经典:“那做丈夫的做得子弟,那做子弟的做不得丈夫。”用现代汉语说,从良可以,千万不要在嫖客中寻找从良的目标,我忍不住还要加个注脚――不管那嫖客是文人还是商人舍人。
  文艺工作者不要一味地只是停留在总觉得“别人家的好”的层面,而是要立足本土,充分开发那些具有潜力的文化IP,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希望随着全民阅读的推进,能够看到更多人在书房、茶馆、公园等各种场合,安静地、幸福地阅读,空气中弥漫着纸质书微香的味道。
    回顾这二十年,香港与内地的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将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合力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辉煌篇章。
光明网版权所有【案例分析】短篇小说怎么写?
我的图书馆
【案例分析】短篇小说怎么写?
这里是我总结的一些短篇小说的心得和技巧,来跟大家分享。案例用的是我自己写的小说,因为从构思到谋篇布局到细节推敲都是我一手写下来的,所以格外有话可说,但未必就是最好的范例,大家得其精髓就好^^
《静默的告白》
当云朵擦过天空,当玫瑰绽开红蕊,当微风拂过树梢不惊动一片叶瓣,你听到了吗?
当天使扇动翅膀,当笔尖划过纸张,当沙漏留不住韶光,当我开口,呢喃着。
——你听到了吗?
我一直忘不了你收到“藤井树”那封信时的样子。
高三沉闷的气氛下,大家忽然又流行起找笔友。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手机都被上缴,唯一还剩下的就是手边的一支笔一张纸。班级里的女生总是叽叽喳喳讨论着哪种信纸好看,哪个学校的男生又帅又有文采,怀着各种各样的幻想用红的、绿的、紫色的笔小心翼翼地在有香味的韩国信纸上写下一行行彩色的心事。
所以,你,一个男生收到了一封绿色的手写信件后,就被当作稀奇事传了开来。
其实,不用大家念我也知道信里写着什么——
“你相信缘分吗?我信。就像《情书》里的两个藤井树一样,一定就在不远的地方,命运把我和你联系了起来。不是吗?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是男是女,但我知道,你是高三六班的251号。我也是。”
信封上没有写你的名字,只写了高三六班251号同学收。邮票用的是一只漂亮的鹦鹉,回信地址是邻区的一所重点高中。
你一脸为难地看着其他同学传看着、揣测着,嘴角泄露出一丝惊讶的微笑。你摇摇头说:“我不会回信的,谁这么无聊?”但信却被你小心地塞进了课桌。
你会回信的,我知道。
因为你最爱看《情书》。
因为你有偷偷买很素雅很好看的信纸。
因为我就坐在你背后。
因为,藤井树就是我。
你成了藤井树的笔友,但我一次也没能在教室里看到你写信。
藤井树总是把信寄到你的家里,所以我不知道后来你收到信时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情。是含着一抹淡然的笑容,把它当作生活中一样有趣的调剂;还是像我一样,心脏砰砰直跳,脸上烧得像刚开的玫瑰那样嫣红欲滴,激动地摩挲着信封,嗅着它上面淡淡的纸香?每到这时小迪就会嘲笑我花痴。
忘了说,小迪就是那个邻区重点高中的学生。每到周末,住校的她就会帮我把信带回来,再把我写的信带去学校寄。
我简直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她,她却说:“你每次给我带一朵玫瑰吧。我喜欢有人送花。”
送花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家就是一间小小的花店。
又是一个周末,我迫不及待地拿着一朵玫瑰奔向和小迪约好的小公园。妈妈在后面叫着:“别回来得太晚,今天有客人来!”
我回头应声,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人。“哎哟,对不起对不起。”我一转身发现面前近在咫尺的你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我、我……”
你一脸厌烦——面对我仿佛你只有这一种表情。你难道不知道,你眉间只要紧锁一毫米,就会有一倍的大气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吗?
“哼,和你妈一样,就知道害人。”你清冷的声音就好像冰雪之王的指令一样把我冻在原地,血液停流,心脏萎缩。我低下头,即使看到你短袖外的手臂被玫瑰刺划伤了一道小口子也不敢擅自触摸。这小小的插曲对你来说只是让人讨厌但也不痛不痒的一道小划痕,我却把那枚沾着你的刺摁入手心。
这样就血脉相连了吗?我舔着一丝一丝艳如玫瑰的鲜血,感到一种铁锈的甜。
那天,我给了小迪一支没有刺的玫瑰。那天,我得知了妈妈要再婚的消息。那天,我第一次和你面对面坐着,却是以兄妹的身份。
你忍住脾气听完两个大人的解释,稳稳地站起身,一脸淡然地说:“对不起,我花粉过敏。”
为了这句话,我没了能送给小迪的玫瑰,只能改成每周给她带一杯豆浆。她安慰我说:“你妈做的豆浆也有玫瑰的香味。”
我觉得对不起小迪,可我需要藤井树,因为你需要。
你不断把烦恼、怨恨倾诉在信里。
就在你的隔壁,黑暗里我等你到夜半灯熄,痴痴地想象着,这样能给你一点陪伴和温暖。笔走龙蛇的信纸上,蜿蜒着我凝神细听的遒劲笔记。
呵,在读信之前,何其有幸,我能把信听得完整。
信纸上你的热烈,生活中你的冷漠,硬生生把我劈成两半,一半做箭手,一半做猎物,让嗖嗖的词语之箭扎得满身蔷薇。痛并快乐着,只为有你一点眷顾。
你说要来看我,我却不能告诉你,只有一墙之隔。隔开的是真相和谎言,隔开的是天堂和地狱。
“别来看我好吗?我怕你会失望。如果你不知道我是谁,你就可以把每一个经过的人都当作我,这样不是更快乐吗?我保证,有一天我一定会站在你的面前。”
那封信后,你突然变得更加沉默,变本加厉地早出晚归。我伤害了你吗?我已经让你失望了吗?
不,藤井树不能让你失望!
我去求小迪,让她扮演藤井树,让她在信里夹上一张大头贴。她一头柔顺的披肩发,脸小小的,皮肤细白,和《情书》的女主角有七八分神似。
我看到你,眼神里又有了活力。在一封又一封信的鼓励下,高考时你发挥超常,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汽笛鸣响,我追着火车跑了好远一段路。
可你根本看不到我挥手,因为,小迪和你在同一节车厢里。你们,考上了同一所大学。
故事就这样走到了结尾。明天就是你和小迪的婚礼了,作为伴娘,作为你的妹妹,我送的礼物实在寒酸不堪。
一束玫瑰花,一百零一支,象征一心一意,给小迪。
一个mp3,给你。
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这个mp3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文件,也许你会好奇听听看。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一小时……什么都没有。
但如果,你很仔细很仔细地去听,又仿佛能听出些什么。
仿佛是云朵擦过天空,仿佛是玫瑰绽开红蕊,仿佛是微风拂过树梢却不惊动一片叶瓣;仿佛是天使扇动翅膀,仿佛是笔尖划过纸张,仿佛沙漏留不住韶光,仿佛有人开口却又泣不成声……
如果你能听懂。
就会明白,一切的静默,都在代替我说。
——————————————————————
【心得和分析】
如果你是针对市场来写文的,或者你希望市场能接受你的文的,那么,首先就要找准定位。也就是说,你是写给哪本杂志的,或者说,你是写给哪些读者看的。简单来说,公主志和最小说对稿件的要求肯定不一样,一篇在最小说这里得到好评的稿子说不定根本没办法在公主志过稿,所以,首先搞清楚你的目标市场需要什么风格的稿子是第一步。
以我这篇小文来说,目标是刊登在饶雪漫的杂志上,也就是说,我要参考的标准就是饶雪漫式的风格。我总结就是:校园、虐心、基调比较沉、有一定的哲理、有校园生活的细节。
决定了稿件定位后,就要分析对方给出的样稿,或者拿你的目标杂志来分析。
分析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题材】【文字风格】【人物性格】【剧情走向】【对话流or描述流】【其他特点】
不一定要分析得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抓住其中的精髓。如果你觉得你把握不准重点在哪里,那么,还是建议你尽量依样画葫芦把小说的每个侧面都安排好。写得多了,你就会更能体察到不同杂志的风格区别和编辑口味。
还是以我这篇小说来看,题材、文字风格、剧情走向在上面的定位中我已经说了。再来谈谈【其他特点】这一点。
就像大家分析得那样,这篇文的人物形象不太鲜明,对话超少,几乎就是一人一句,除了叙述剧情外,就是用优美或者矫情的语言自我描述,也使用了不少比喻句。也就是说,这篇文其实是非常主观视角的文,只有主角的内心对读者敞开,其他人全部是在她情感意识里的配角。这就是饶雪漫的写作风格,对于细腻的少女读者来说,这是最容易让她们移情的方式,有种悲情女主角的感觉。
而为了把这种感觉推向高潮,必须要借助:细节和高潮情节。
事实上,这篇文是直到我想出了“空白的mp3文件”这个点子,才觉得有把握开始写的。而这个点子就是我所谓的“高潮情节”。这个情节必须要足够新颖、特别,具有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内涵。而你要做到的,就是用文字把它的内涵挖掘出来,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至于细节么,无数写作教程都告诫我们一定要写细节,要写“一杯马丁尼”而不是“一杯酒”……我个人的体会是,细节要写,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变成细节。通篇的细节,只会让人觉得琐碎,尤其是在短篇中,没有那么多篇幅给你写细节。所以,写哪些细节,就要做一番合理分配。
一种细节是为了加强真实感,比如“邮票用的是一只漂亮的鹦鹉,回信地址是邻区的一所重点高中。”这里的邮票是什么,其实和全文无关,但叙述到这里,我觉得没有细节压不住这句话,而有了这个细节,我想,有过笔友经历的人,都会回想起自己贴过的邮票吧。引用斯蒂芬·金的一个小例子,他要给你描述一只兔子在铁笼里,铁笼有多高多长,兔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不能激起你的想象,但如果他说,这只兔子身上,有一个墨水笔写上去的数字“8”,那么你脑海中一定会马上出现一个具体的兔子形象。
另一种细节,是为了前后勾连、照应而出现的,比如《情书》穿起了藤井树这个名字、小迪的长相还有交笔友这个事件。玫瑰花,是为了引出家里花店的变迁还有最后送给小迪的礼物。写这样的细节,颇有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意思,因为前后的情节都被这个细节串起而共用同一个解释背景,作者在这方面就可以节省不少笔墨,化解情节的突兀性。假设没有《情书》这个前提,那么小迪的照片也未必是女主的第一选择,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个婚礼……
另外捎带谈谈怎么写感情。
这点是我最近不断在揣摩的问题。稍稍有点心得,跟大家分享——打动人的感情,其实在于感情的“表达”而不是感情的“起源”。一般来说,让你印象深刻、愁肠百结的情节通常都是告白啊、牺牲啊、男主为了女主放弃了什么什么啊这类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两个人一见钟情的场景。当然,有不少小说也会花很多笔力去写男女主的爱情起源,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写与其说是用情节本身去打动读者,不如说是,为了增加结构上的对称呼应更合适。比如有不少文,喜欢在番外里写,在男女主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两个人就曾擦肩而过云云,其实是利用结构营造了一种宿命相逢的感觉。
③结构方法
有个编剧老师跟我说:“剧本最关键的是什么?是结构。”
后来,我也会对作者说:“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结构。你想用一句话让人感动那基本是不现实的,不相信你去试试看把明晓溪和小四的动人句子摘出来,让其他人读读看是不是想流泪?那么,如果不是句子打动我们,为什么我们还会在文章中看到一句话而控制不住泪腺濡湿眼眶呢?是结构,是句子借了整个结构的势,它被前面的伏笔、细节附体了,在这一刻,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么,哪些结构方法可以帮助你打动读者呢?我这里粗略地总结了几条——
·首尾呼应。在这篇小文中,我安排了一组排比句在开头和结尾出现,把整个故事包裹在其中,那么,当这组句子出现,读者就会回忆起她刚拿到这篇文章时的情境,在那一瞬间,我唤起了她在阅读中的种种感受,以保证她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中弹倒地。呃,我说得有点夸张了,不过首尾呼应,基本就是这个作用~
·倒装(先果后因)。这点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但以我的写作经验来看,这点其实很好用。请看第一段——
“你会回信的,我知道。
因为你最爱看《情书》。
因为你有偷偷买很素雅很好看的信纸。
因为我就坐在你背后。
因为,藤井树就是我。”
这一连串四个因为,就是要解释第一句结论。每个因为都只透露一点点信息,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个才炸开最重要的伏笔——那封信其实是“我”写的。
如果这一连串的内容换个顺序来写,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引人入胜的效果。所以,在构思完情节后,可以试试看逆向推理法,先不动声色地写出结果,再一层层逆推到最后的原因,会让读者有解谜的快感,进而吸引他们读下去。
·人物事件的集中性。这点在上文中的“细节”部分已经谈到了,略。
·变化。好的文章有种故事流,就好像一条奔涌的大江一样,始终涌动不息。涌动,也就是文中的元素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本文中,男女主的关系从同桌到再婚兄妹,女主妈妈的店从卖玫瑰到卖豆浆,都是为了让文章保持这种流动的感觉。有时候这个变化是有意义的,比如男女主的关系变化,有时候,这个变化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比如女主妈妈的店,不管卖什么,其实对男女主的关系都没有影响。但我之所以写这个变化,就是为了让文章能顺利地“流”下去。具体请看这句“为了这句话,我没了能送给小迪的玫瑰,只能改成每周给她带一杯豆浆。她安慰我说:‘你妈做的豆浆也有玫瑰的香味。’”
如果没有女主妈妈的店这个线索,那么女主和小迪在一起,就会无话可说,没有特点,叙述上,就变得没有元素可以调动。当然,正如我说的,这个变化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如果你可以想出另一个变化方式,也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比如:小迪剪了头发,或者她们每周都会找一家新开的甜品店见面,后来换了咖啡店……具体选择哪个元素,还要看其他的技巧安排。
·多重性。多重性,是为了保证文章的凝练度。也就是说,你写了一个场景是为了达成某个叙述目的,但同时,也隐含了其他的线索变化,即是,它还可以作为另一个情节的伏笔。以【肆】来做例子:这个场景中,主要是写了男女主碰面的对手戏,突出男主的冷酷绝情还有女主的手足无措,但它负担的作用不止这些。开头承上启下,用玫瑰引出花店,带出妈妈喊的话:“别回来得太晚,今天有客人来!”——这句其实是暗示那天妈妈要宣布再婚。然后是男主跟女主的碰面,用玫瑰引出刺和血(这部分也算迎合杂志需求吧,如果是公主志的稿,我可能就不会搞得那么血淋淋了,笑~),而且男主的话也暗示出他已经知道接下来的再婚事件,且表明了不赞成的态度。这点会延续到【伍】的部分,他说出“我花粉过敏”这句话,从而影响了女主妈妈的店的性质。
当然,在写作时没有作者会想得那么理论化那么细,但在改稿时,还是可以尽量做到把场景浓缩起来的。用一个具象化的场景来比喻,就是把各个情节之间的线头对接起来,关联起来,这样自然就会制造出多重和音的效果,增加文章的质感。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___^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象和现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