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出去旅游怎么洗衣服找工作,睡觉,吃饭,洗衣服,怎么处理。 又如何找工作,不认路, 钱不多,,, 你们经历如何

[转载]实用的博士鸡汤:要不要读?去哪读?找谁读?怎么读?怎么找工作?
梦里江河的话:
这五篇系列文章非常精彩,可以引发思考,纠正误区,早看早受益,也适合中学生及其家长阅读。
作者王立铭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现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他从自己不同寻常的职业经历出发,分享关于学业方向、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的个人观察与建议。
大学毕业,我该不该读博士?
● ● ●
首先必须说明,我自己还是个研究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小菜鸟。博士毕业到今天五年多,换了三份工作,在美国和中国,学术和商业之间漂移不定,还远远谈不上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行业证明了自己。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分享自己在职业发展初期积累的一点点经历和感受。这是因为我看到有太多的年轻人在为这些问题纠结。这同时也因为,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资深、更大咖的同行们为后辈们授业解惑。
该不该读博士?
“今/明年就大学毕业了,我该不该继续读个博士?”
读不读博士这个问题我实在是被问太多太多次。年轻人对未来感到纠结和迷惑,当然是自然不过的事情——甚至是快乐无比的事情。什么时候你的人生能一眼看到底,再也没有什么纠结迷惑,恐惧彷徨,那你丰富多彩的人生大概也快走到头了。
但我还是觉得,纠结于“该不该读博士”这个问题的人还是太多了!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纠结于“她/他是不是也喜欢我”,“到北上广还是回家乡”,“去大公司还是白手创业”这样的问题尚可理解,“该不该读博士”,这应该是个特别小众和另类的人生困惑才对啊。毕竟偌大一个中国,在读博士不过区区三十万人,仅相当于本科在读人数的百分之一多点。就算我们生物专业,或者广义的基础科学专业的孩子们,确实都特别热爱博士学位,也没有理由让我走到哪里都会被追问这个问题。
在国内去的地方多了,和学生们聊得多了,我开始慢慢理解这背后的原因——在中国,博士学位的目标和作用很多时候被严重误解了。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学士-硕士-博士是一个逐级晋升的学位阶梯,硕士理所当然比学士“高级”,博士自然又比硕士“高级”。随之而来就会产生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误解:作为最“高级”的学位,拿了博士自然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那么在有机会的时候,弄一个“高级”学位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
比如有不少学生会说,我大学成绩很好呀,有保送研究生资格哦,那我就想“读到底”。也会有人说,我爸爸妈妈或者我家亲戚朋友都觉得博士很牛,既然有机会那当然要“拿博士”。同样也有学生会说,我们专业本科/硕士找工作不太容易啊,工资挺低啊,那我就读博士吧。
博士并不是更“高级”的学位!
下面的观点我个人觉得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博士并不是更“高级”的学位!攻读博士应该被看做在接受一种特别的技能训练,博士学位则是对这种特别技能的职业认证。这种技能的名字叫做“科学研究”,而职业认证的对象是“科学家”。
也就是说,如果你经过数年的博士训练,获得博士学位,一般而言意味着你具备了一定的从事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离成为一名科学家又近了一步。除此之外,你并不比你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高级”(甚至有些方面反而可能还“退化”了,我们之后再聊这个),也不意味着你理所应当会比他们有更好的前途,更光鲜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甚至不得不承认,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而言,读博士的过程中你还必须要忍受很低的工资、超长的工作时间和高强度的压力;而在博士毕业之后,在成为独立科学家的路上,你还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因此想要回答“我该不该读博士”,你首先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兴趣做一个科学家,愿意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生的职业。当然,不能否认在现实中大多数博士并不是一定去做了大学教授,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博士训练仍然可以有用武之地。但是至少在决定读博士的那个时刻,你的目的应该还是为科学研究做准备。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有兴趣做科学研究?适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我试图给出三条简单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帮助还在迷茫中的你们。
三条判断标准
首先,你是不是有讨论科学问题的兴趣?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还有所不同。我相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爹妈和孩子的长相为啥会相似?看太阳为什么会打喷嚏?这两个典型的生物学问题肯定曾经闪回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但是,对一个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有兴趣用科学方法来理解这个未知事物,是非常不一样的两件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简单的答案就足以得到满足——比如说孩子长得像父母是因为遗传啊,看太阳打喷嚏是因为感光和感受鼻部刺激的神经挨得很近啊——这也是看看科普文章就能达到的效果。这种层次的好奇心,我认为对于读博士的决定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在此之上,你还关心更多的问题,比如到底是什么东西从父母“传”给了孩子?哦,听说是DNA。那DNA具体是种什么物质,又凭什么能决定孩子是不是双眼皮是不是长得高?接下来,既然父母都会把自己的DNA传给孩子,那为什么有的孩子更像爸爸,有的更像妈妈?甚至更进一步的,我怎么能证明DNA真的能决定孩子的长相?我能不能简单修改一下DNA,从而让孩子长得更好看一点?具体怎么改?有哪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修改?你是不是愿意在寝室夜谈的时候和室友开开脑洞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去看看孟德尔和摩尔根的传记,去读读关于DNA双螺旋、半保留复制、基因敲除和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文献,甚至立马去搜索几个相关的教授去他们的实验室里看看问问?
其次,你是不是能从容面对不确定性,甚至热爱不确定性?
有了追问的兴趣并不够,你必须还得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真正的科学研究中,对于任何一个科学问题,你很有可能并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这就是科学研究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工作之间一个本质性的区别。在其他工作场合里,不管你的上司布置了一个什么样的任务,你在99.999%的情况下是可以自信的说“没问题,老板我会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完成的”。帮助整理一下老板的邮件和办公桌?没问题,分分钟的事。计算一下全公司过去一年的销售额?没问题,我会去找销售部门的同事要数据做演算。给公司做个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好吧,赶鸭子上架了,但是至少能写出几条诸如“优化组织结构”“开拓海外市场”之类的废话吧?当然,对于任何任务,都有完成的快还是慢、粗糙还是精致、按部就班还是充满想法的区别。但是至少在“我应该能完成”这件事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作是一样的。
但是科学研究不一样。一个博士的修炼历程就是不断地接近人类的知识边界,然后找一个点突破——哪怕通常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然而,即便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已经超越人类亘古以来的全部知识积累,向人类未知的黑暗世界投进了一点点光明。大家可能看过下面这幅漫画吧?是的,对于一个博士来说,博士研究的内容当然千差万别,有的极具革命性,有的更多是按部就班;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多少的新知识也因人而异。但是在进入未知世界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一个博士,可以仅靠重复一下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就顺利毕业。
这就意味着,你在博士期间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其实在你真的去验证之前,你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的,你没办法信心十足的和老实说“没问题,我肯定在明天下午五点之前做出来”。同行们已经证明了把西瓜放在榨汁机里按电钮就会出来西瓜汁,那西瓜换成桃子不就肯定是桃汁么?不见得——你可能会拿到一大杯桃子肉渣。换成咖啡豆不就肯定是咖啡么?不见得——你得仔细调整刀片的硬度,还得加入高压蒸汽或者热水才行!
这种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是博士研究的核心要素。我见过许多来读博士的孩子们,抱着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带着满分的大学成绩进入研究生院,最终在日复一日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预期中沮丧得无以复加。因为他们过去的生活经验是,有问题只要去翻书就有答案,有考试只要努力总能有好成绩——努力就有回报,典型的决定论者的成功学价值观。在决定读博士之前,你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每次做实验都有可能得到不符合预期的结果,你是会很沮丧,很煎熬,在数据揭晓之前紧张的手心出汗,还是反而会很喜欢这种永恒的新鲜感?
最后,你是不是喜欢、或者至少是不排斥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
好了,假设你真的有兴趣探究未知问题背后的科学道理,并且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那种走向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感。最后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亲自动手来做这件事?毕竟,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愿意在纸面上探讨各种可能的模型和解释还是不够的。
不过,我把这一条放在最后是有我的道理的。即便是对于生物学来说,动手能力都不是核心和关键——想法才是。大家可能从老师和学长那里听过一句话:“Idea
cheap”(想法是廉价的)。意思是说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动手把实验做出来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瓶颈;想法本身意义不大,天天都可以廉价的批量生产。我个人坚决反对这个观点。在我看来“Idea
is everything as long as you are willing to test
it”(只要你愿意动手去验证它,想法就是一切)。
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北大的饶毅老师是我的导师,大家很可能听过他的故事。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他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事情说三遍)差的人。有这么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故事分享给你们:饶毅老师博士期间是做果蝇研究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怎么区分果蝇的雌雄。而这本来是所有果蝇研究者的一项基础技能:公母都不分怎么做交配,怎么做遗传操作啊?但是这看起来并不妨碍饶毅老师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实际上你如果看饶毅老师做教授之后最初的一系列学术论文,也都是在用非常简单的技术和思路来研究重要的生物学问题(比如,Slit-Robo在神经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我再总结一遍:决定读博士之前,你要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热爱讨论未知问题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不是能够从容面对甚至热情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是不是愿意动手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如何找到答案?
你可能接着会问,这三个标准看起来挺美,可是我还没读博士,没怎么做过研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几个问题,特别是第二第三个问题啊?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在你做决定之前,尽早、尽多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帮助你更好地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我自己的经历是:大二就进了一个实验室,跟着高年级学生打下手做实验,然后从大二到大五,在四个不同的地方呆过(北大、上海神经所、生物物理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做过几个完全不同的研究题目(植物发育、神经发育、动物行为)。必须得说,那三年中我几乎没有拿到过任何有意义的数据,几乎就是一次又一次尝试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此要感谢几位老师的耐心,和实验室同事的不杀不赶之恩)。然而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知道我确实非常喜欢探究未知问题,喜欢那种做了实验不知道结果的感觉,喜欢自己动手(尽管我动手能力可能比我的老师还差)去试试脑子里突然产生的某个想法。
所以我去读了博士。
所以我也觉得,如果你想读博士,你可以先用这样的方法考验自己。在大学期间,你是不是可以积极联系院系的老师,看看能不能从打杂开始逐步接触真正的研究?是不是可以走出自己的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找几个心仪的老师去套套磁做做暑期研究?甚至,在你决定读博士之前,如果考虑时间不够,那么是不是干脆就延迟一年做决定,先找个技术员的岗位好好做做研究再决定?
在我看来,读博士是一个无比重大的人生和职业选择——可能比你判断对面那个男孩/女孩是不是也喜欢你还要重大。后者你如果判断对了,也许能得到一段美好但是无疾而终的校园恋情;判断错了呢,最多是莽撞的表白被拒绝罢了。
而读不读博士的问题呢,如果你判断对了,你可能会有一段毕生难忘的挑战人类知识边界的工作经历,会有机会从事这世界上最无拘无束的职业之一,还能拿着别人的钱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判断错了,也许就意味着你要白白搭上好几年的青春岁月,做好多你根本不愿意做的工作,失去很多本来属于你的人生机会。这难道不值得你去做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尝试,更慎重的决定吗?
————————————————————
————————————————————
读博士: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 ● ●
上篇写了要不要读博士,我的核心想法是,读博士的出发点是为了科学研究的职业发展。考虑是不是读博士,应该考虑三个要素:有没有对未知科学问题的兴趣;有没有面对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是不是至少不排斥动手实验。接下来这篇,我们来聊聊到底在哪里读博士。我还是要先声明,这篇文章更多的还是出于我对生物学研究的理解和感受。推广到其他学科,包括其他基础科学学科的时候,要小心才好。
必须得说,如果倒退十年二十年,出国读博是还是留在国内读博士这个选择,至少对于生物学来说,对于很多基础研究门类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个伪命题。因为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学生希望继续学术研究,计划读一个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时候出国读书都会是他/她的首选。换句话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选择”好做——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当时留在国内读博士的那批人后来就没有在学术研究中大放异彩的机会了。我只是说,当年的一个学生如果面临出国或留在国内读博士的选择的话,前者几乎是默认的选项。
而情况在过去十几年里慢慢地发生变化——国内开始出现第一流的研究工作,出现能持续地产生一流研究成果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也慢慢地开始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博士。到今天,出国博和国内读博终于成为一个可以好好探讨一下利弊得失的选择题了。
为什么出国读博曾经是默认选项?
我相信看到这里,会有一些读者开始嘀咕:我觉得即便是现在,出国读博也是默认的选项好不好?国内怎么可能有真正做研究的机会?因此为了说明我的观点,首先我想说说为什么和留在国内读博士相比,出国曾经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首先说研究本身。不能不承认,尽管中国的生物学研究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早在民国时期,陈克恢提纯麻黄碱、林可胜对镇痛机理的研究就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学术成就;在1949年建国后中国生物学家也持续不断地在药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方面有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出现——但是必须承认,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中国绝大多数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是非常落后的。有句玩笑经常在圈子里流传,大意就是二十年前能发一篇JBC(《生物化学杂志》)就可以当院士,十年前发一篇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也差不多能当院士。大家当然不一定能直接估计出JBC或者PNAS杂志的水平,单纯用论文发表的杂志来判断科学研究的价值也非常片面,但是我们可以做这样简单的数字比较:两本杂志的年度发文量都在篇以上,和美国每年生产生物学博士的数目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也难怪大家开玩笑的时候会说,十年或者二十年前,中国顶级科学家(院士)的研究水平也就是美国一个普通博士的毕业水准。
除了研究水平的巨大差距之外,研究生培养系统的差异也非常显著。长久以来,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遵循的是苏联式的体系,体现的是国家自上而下集中管理教育的思路。尽管这样的系统也仍旧培养出大量的顶尖人才,但是如果和英美的系统相比,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至少在几个方面就显得过于死板僵化,特别是过于忽视了学生的利益。
比如说,硕士和博士的学制分开,而且培养年限规定得非常死板,研究做得再顺利也不能提前毕业,做的不顺利也必须得到时间走人。再比如说,大多数时候学生-导师之间不存在什么选择机制,有点像一考定情的拉郎配。不管学生多不满意导师,或者导师多么厌恶这个学生,都不得不彼此凑合着过到毕业再说。
最后还有一条对学生培养非常不利的:当时国内的教职设置,也是模仿苏联体系的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系统,而只有最高级的教授中的一小部分是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也就是所谓博导)。因此一个实验室或者一个科研组内往往还有自己的一套金字塔系统:塔尖是一位博导,塔腰是年资较低、等待晋升的讲师和副教授们,而塔底是大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此一来,攻读博士的研究生们一方面很难真正从自己名义上的导师那里得到什么研究方面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又必须学会在这种金字塔层级中学习技术、获得资源、发表论文,如此一来效率可想而知。读者们可能在媒体上时不时会看到学生变成导师的廉价打工仔啊,学生抱怨几年都见不到老师的身影啊,其实就是这种金字塔系统的副产品。
而除了研究水平和培养体系之外,生活方面的问题也不得不说说。我现在还记得,大学时候在一个实验室里学习做实验,带我的一个博士生告诉我,他每个月的津贴是380块——这个数字就算是在十年前,也不够让他每顿在食堂买饭的时候都能叫个荤菜。长久以来,国内的研究生们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四人到八人一间的宿舍容身,早中晚都在食堂草草解决,其他时间呆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还记得七八年前有一次回国访问,和中科院上海某个研究所的朋友聊天,他的实验室距离著名的徐家汇商业区非常近,我开玩笑问他,学生们会不会时不时去那里逛个街吃个饭啥的?他也开玩笑告诉我,不会,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也没钱!
而相比之下呢,尽管出国读书的学生们的奖学金也并没有高得惊世骇俗,但是一般而言让他们租一间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公寓,买一辆开了几万英里的二手车,周末呼朋引伴吃顿好的,闲来看看电影旅个游总是没有什么压力。换句话说,留在国内读博士,收获的只能是“研究”本身,而出国读博士除了研究还有一段丰富的“生活”可以体验。要知道,读博士毕竟意味着要为一项漫长艰苦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付出五到七年的青春岁月,要是工作之余完全丢掉了生活,确实也是件挺可惜的事情。
研究水平,培养系统,生活方式,这三条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国读博士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鉴于在今天,这三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留在国内读博士,已经是一种足够有诱惑力的选择了。
国内读博士,今天是什么样?
过去20年间中国综合实力呈指数级发展。就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许多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发生改变,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重构,许多看起来一成不变的经验也在被改写或淘汰。其中,就包括该在哪里读博士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在今天,出国读书还是国内读书,已经成了每个有学术研究追求的年轻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慎重考虑的问题。
我还是按照上面的顺序来做点分析。
先说研究水平。至少在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内,研究水平的提升是质的飞跃。单以发表论文的杂志来衡量,如果说当年一篇中档论文就可以妥妥地评上院士,那么到今天这样的发表水平在国内一流学术机构中也成了博士毕业生的“标配”。
著名的华裔生物学家吴瑞先生在2004年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刻。他估计当年中国国内,能够在十年时间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为5以上论文的实验室不过500个(相比之下当时的美国有超过40000个)。
仅仅十来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国内符合吴先生标准的实验室可能会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仅仅是我所在的浙江大学,2015年一年满足该标准的学术论文就有上百篇。
在著名的《自然》杂志近期发布的分析中,中国的科研投入、科学家数量和科研产出都开始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重新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研究机构里:施一公的RNA
剪接体(RNA
spliceosome)结构,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潘建伟的量子纠缠和量子通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都说得上各自领域里里程碑式的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2004年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做本科毕业论文,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新鲜火热的一流的生物学研究。而即便是之后出国,在世界级名校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研究,我也并没有感觉到NIBS和这些名校在研究水平方面有实质性的差别。而这其实是吸引我回国做研究的原因之一:既然我的前辈们已经可以在国内做很好的研究,那我又有什么道理做不到呢?
而学生培养制度也在“进化”之中。实验室PI制(不再有金字塔结构,每个导师都是实验室唯一和独立的负责人),直博生(本科毕业生跳过硕士直接开始读博士),实验室轮转(确定导师之前,在几个不同的实验室里先尝试短期研究),研究生论文委员会,研究生定期的进展汇报和反馈,研究生弹性学制等等也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研究机构中。
在我看来,对于到底在哪里读博士的选择来说,这是比研究水平提升更为重要的进化。因为这意味着研究生的角色从被扭曲的“导师廉价劳动力”或“单纯追求一个学位”,重新开始回到被用心培养、被期待独立开展研究的初级科学研究者的身份上去。
讲点个人经历吧,2004年的暑假,我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去做暑期研究,听实验室的研究生师兄给我讲了神经所的很多故事。他们的所长蒲慕明先生推行了许多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举措:每个学生确定导师之前需要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轮转;学生每年有面向全所的进展汇报;学生除了自己的导师,还有一个论文委员会提供实时的指导和帮助;等等等等。回头来看,其实蒲先生当时所做的,无非是把在美国大学里行之有效的培养系统复制到国内研究机构中,而这些举措的成效非常显著深远——神经所毕业的博士在国内外顶级研究机构中任教并做出杰出研究的比比皆是。到今天,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开始模仿这一套研究生培养系统(包括我所在的浙大生研院)。
然而,不得不遗憾地说,和上述进步相比,研究生生活方面的进步要小一些。2008年,杜克大学王小凡教授和饶毅、施一公三位学者一起上书温家宝总理,呼吁提高研究生待遇。此后国内研究生的津贴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少国内一流的生物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每月可以拿到两千到五千块的薪水,至少不需要像我当年遇到的那位师兄一样为食堂点个荤菜发愁了。攒点钱到假期和朋友亲人出去玩几天、用自己的工资买个iPhone、买个电动车代步估计也不会太困难。但是想要买辆车、租个房、能自己做个饭,这个短期内可能还实现不了。不过这也是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所决定。毕竟,考虑到国内的人均收入、社会组织、城市建设等实际情况,想让研究生们都开车上下班,自己租公寓,可能还是有点太理想主义吧。
所以,过去十到二十年里,国内研究机构不管从学术水平,培养系统还是对生活的支持,都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现在,留在国内读研究生至少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和到国外读书相提并论,值得每个人根据自身条件慎重考虑的选择了。换句话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国内读博士,可能会是明显优于出国读博士的选择。
国内科学研究的水平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机构间、甚至是导师间的不平衡。就说生物学吧,如果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上海神经所、北大清华联合中心的研究水平已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话,国内还有众多的研究机构还在做落后于时代的低水平研究。尽管不少机构已经普及了实验室轮转和论文委员会制度,并且得到师生发自内心的支持,我还是要承认在更多的地方想要推行这样的制度困难重重。而研究生津贴的数字,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可能也差别甚巨。这并不奇怪,在一个日夜不停飞速发展的国家里总是会出现这种脱节和撕裂。而想要真正提升国内的科学研究水平,让中国有足以和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科学产出,在科学水平、培养系统和生活支持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对“我”来说,到底怎么选?
好,你应该已经不怀疑出国读博还是国内读博是一个没有默认答案、值得你好好思考的问题了。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好像还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建议。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真的很难啊。
其实我自己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怎么选的例子。2005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决定了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读博士——饶毅是我的导师。但是后来阴差阳错,因为某些原因我又选择了出国读书,在加州理工学院拿了博士学位。现在回头看,我自己的分析是,不管当时留在国内,还是出国读书,应该都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说白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还是试图从我的经验出发,给出几条有操作性的建议。
如果要出国读书,往往需要你做许多额外的准备工作:考托福、雅思、GRE,准备各种推荐信,准备英文的个人陈述(PS),联系学校,面试,签证,收拾行李准备出国……那么,你是否愿意仅仅为了出国读书,做这些额外的工作?
老实说,我自己是不愿意的。我当时的想法很直接:我很喜欢做研究,这件事我很清楚。但是如果说非要出国去做研究,我得大学四年吭哧吭哧念书,让自己的GPA和排名别太低;还得花时间去背单词,考一个满意的英语成绩;然后还不一定能去第一流的研究机构。与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干脆早点开始做研究,在国内做第一流的研究呢。毕竟,我在国内几个地方做本科生研究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其实国内也已经可以做第一流的科学研究了。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把同学们用来背单词考英语拼GPA的时间,基本上都拿来做实验了,因此在同学们收获了好多国外高校的offer的时候,我收获的是几年的研究经验,和对于怎么做研究的一点小小心得。我必须大言不惭地承认,这些收获对于我之后的研究,有着难以衡量的巨大帮助。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为了做B而不得不准备A,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放弃A而去做B?
抛开为出国读书做的额外准备不谈,我个人的感觉是,国内外实验室内的研究风格也有区别。一个意义重大的区别是,因为国内实验室普遍没有博士后和固定的研究人员,因此研究生是真正的研究核心。当然每个实验室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但是至少就我看到的,大多数美国实验室里博士后才是研究主力。他们往往在做着实验室最核心、最难、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而对于实验室里的研究生而言,则有那么点被“保护”的意思:导师们往往默认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有限,职业发展方向又不明确,那么就让他们轻轻松松做点研究,按时毕业也就是了。而在国内,因为一般而言很难招到合格的博后或者固定研究人员,研究生就成了研究的主力。
这个区别对于你的意义就是:如果留在国内的好实验室,你有可能在研究生涯的初期,就开始承担艰难然而意义重大的研究项目;在国外,你可能会有一个更轻松、更受导师保护的研究生生涯。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选择学术研究为职业,你注定要走一条艰难、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在国内,你可能会更早一点接触到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困难(当然也是美妙)之处,也许可以帮你更早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走上这条光荣的荆棘路。
最后我要说的还是生活的比较。从上面的讨论里大家已经能看到,国内外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内,你仍然保持着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状态:寝室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不需要操心衣食住行,不太关心学校之外的世界。而在国外,你过得就更像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需要自己操心住哪里吃什么,需要管好自己的钱,需要打理好自己实验室外的生活。
哪种生活方式更对你的胃口呢?我必须承认,国外读书生活的几年,对我自己意义非凡。我就是这样磕磕绊绊的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洗衣服打扫房间,学会买菜做饭,学会开party交朋友,学会管钱甚至小小地投资一把。我也在研究生期间和初恋爱人结婚生娃,成了超级奶爸。要知道,出国前在家我可是那种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起来的。
其实我觉得,出国和国内读博的最大差别不是做研究本身,而是做研究时的生活方式。我也因此想提醒决定在国内读博的孩子们,研究很重要,学位和论文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你首先是个青年人。在读书之余,要开始学会生活,学着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实验之余,也要有时间交朋友,有时间休闲娱乐,有时间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尽管你可能不会像你国外的博士生朋友们玩得那么high,但是你仍然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做做实习,交交朋友,读读新闻,长长见识,好好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要知道,人生不过百年,读博的几年,正是最无忧无虑无惧无畏的年月,千万不要浪费哦。
好了,就聊到这里。希望这三条经验对还在犹豫的你有一点点帮助。下篇,我们聊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想读博士,我该怎么选导师?
本文与王立铭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以负墒为生”(Neg_Entropy)同步推送。
——————————————————
——————————————————
读博士,我该怎么选导师?
● ● ●
之前的两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读不读博士的选择,也聊了到底去哪里读博士的问题。今天我们接着聊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我已经决定要读博士了,可是在我心仪的大学/研究所里,我该选谁做我的导师呢?
这个问题当然很具体很技术(所以没有兴趣读硕读博的同学们可以退散了),同时却又非常关键。至于原因我是这么理解的:尽管现代社会里的方方面面都开始流水线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科学研究本身也不例外(想想LIGO引力波项目,想想人类基因组计划),但是博士培养过程却令人惊奇地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形态。今天的研究机构里,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和几百年前作坊里师傅和学徒的关系差不太多。学生(学徒)仍然要在导师(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学术研究(手艺),逐渐开始做出初步的学术发现(练手的活计),等到毕业(出师)之后就可以开展真正的独立研究(开作坊、带徒弟)了。要知道,在很多民间传统故事里,师傅徒弟的关系就是纯粹的人身依附关系,徒弟任劳任怨,师傅由打由罚(比如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片段)。当然在今天的学术机构里导师学生的关系肯定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地套用(否则公检法会找上门来),但是这么类比一下,相信你能明白作为学生而言,选择导师是一件重要到足以影响你此后几年乃至几十年人生和职业发展的事情了。
顺便插句话,在我自己看来,这种看起来有点脱离时代的作坊式师生关系其实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在里头。因为就像作坊里秘不示人、一代代积累传承的手艺一样,科学研究的风格也很难说有一个一概而论的判断标准——只要是真实可信的研究,都是人类知识储备的一部分,说不定哪一天就能大放光彩。仰望星空搞定万物规律的研究是科学研究,埋头苦干吭哧吭哧算小数点后好几位的研究也是;找准厚木板去铁杵磨针地钻洞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专门挑薄木板扎好多眼的研究也是;上书架的纯粹基础研究是科学研究,上货架的应用研究当然也是……因此,大批量整齐划一地生产新一代研究者既不明智也不现实。我们需要允许导师们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和审美去培养学生,让多样化的学术研究思路一代代传承下去。
因此,当你已经做好了读博士的智力和精神准备,也已经大概确定了要去报到的研究机构之后,千万,千万,千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慎重考虑你的未来导师。
到底怎么选?波士顿矩阵来帮你
必须承认,选导师需要考虑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导师的性别年龄作风,实验室未来同事们的性格爱好,实验室科研产出的质和量,毕业去向……为了简单化这些要素,尽量在一篇文章里给出一些有操作性的建议,我要郑重祭出从前东家那里学来的秘密武器之一——享誉全球商业界几十年、折服过千百CEO的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
这个矩阵长这样。它的内在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客户公司的复杂的产品线或者商业单元按照简单的两个维度——市场份额(现状)和增长速度(未来)——来分类。两者兼备的是当之无愧的明星,需要公司发现和栽培;有现在没未来的是用来赚钱的金牛,是公司必须握在手中的基本盘;有未来没现在的是风险巨大的问号,进入需谨慎;而两者皆无的,当然是谁都知道需要赶紧逃离和避免的“垃圾股”。
那我们来依样画葫芦来为挑选导师这件事也画个波士顿矩阵吧。前面已经讲过,读博士的过程,其实和作坊学徒性质相仿,就是跟着师傅学习如何独立做学术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两个要素:导师的个人特质,以及导师实验室科学研究的水平。
如上的矩阵,横轴列出的是导师个人的“好”和“坏”,而纵轴则是实验室研究水平的“好”和“坏”。
你可能会说,这有啥用处啊?你不画图我也知道要挑人好研究也做得好的老师啊!
且慢且慢,这张图的第一个用处,就是帮助我们厘清导师个人特点和研究水平之间的关联。类比传统的波士顿矩阵,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导师的个人特点代表的是现在,而研究水平代表着未来。因为单就学生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来说,导师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决定了你究竟能做多好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拓展未来从事前沿研究的机会,以及是否具备培养从事第一流研究的能力——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机会。而导师的个人特质,则会立刻决定你是否能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得到快乐、收获和成就感,是否还愿意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这项工作——这代表了现实的生存状态。
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挑选导师,既有”现在“又有”未来“的自然是上上之选,否则“现在”(导师个人特点)要比“未来“(研究水平)重要,这是次优选择。一个研究水平很高,但是导师个人性格情绪行为不怎么样的实验室,也许适合更进一步的学术训练(例如博士后或访问学者阶段的训练),但是非常不适合研究生们作为研究生涯的起点。要知道,刚入学的年轻研究生们,不管对学术研究抱着多大的热情,这种热情总是有盲目、幼稚和脆弱的成分——这种热情需要得到用心呵护和引导才会最终变成成熟的科学家心态。稍微被摧折,这个学生很有可能就失去兴趣并放弃研究职业了。而未来的学术研究发展空间有多大,对他/她也就毫无意义了。当然,必须说明,我不认为研究生就一定要发展学术研究职业,更不是说离开了学术界就浪费了研究生的训练。我只是说,既然我们读博士的初衷是学术研究(参考我第一篇文章),那么我们当然要选一个能够最大化我们未来从事学术研究机会的导师。
接下来,我们开始讨论真正有技术性的问题:怎么判断导师的好和坏,研究的好和坏呢?秉承王氏鸡汤不肥不腻解渴能力强的一贯风格,我们来说几招有操作性的办法吧。
好导师坏导师:FACS原则
说说怎么判断导师的个人特点吧。看到很多国内的学生们喜欢找”大腿“导师,一般有各种高大上头衔的,校长院长、院士杰青,长江学者,国家XX奖获得者,比较受欢迎。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喜欢挑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吃饭喝酒唱K的导师。应该说这两种选择也有合理的成分在——有各种炫目头衔的导师往往更有经验和人脉,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应该比较好相处。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这样的标准偏感性了点,不能算是考虑周详。要知道入学之后你和导师相处一室大眼瞪小眼的时间可能还要超过陪伴另一半的时间。你为自己挑另一半的时候,总不至于看到家里有钱或者喜欢一起玩闹就马上牵手吧?
这里隆重推出我之前秘不示人的导师挑选大法,简称FACS原则(学过生物的都知道什么意思不解释)。FACS的意思是:公平(fair),有空(available),常识(common
sense)和支持(supportive)。
且听我慢慢道来。
F=“公平”。对于导师来说,公平意味着对他/她的学生能做到大致一视同仁。我们不得不承认,导师也一定会有七情六欲,会有对不同人不太一样的感情和态度。但是至少,他/她应该做到不会因为特别偏爱谁,就在这个学生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心力和热情,对其他学生不闻不问;也不会因为特别讨厌谁,就动辄冷嘲热讽大声呵斥,对这个学生的研究工作打压排挤。你可能会说,前者也没什么不好啊?我努力工作,成为这个老师心中的“香饽饽”不就好了?但是你要知道,有这种明显偏好的导师的情绪往往也是很多变很难预测的,你怎么就能保证肯定会成为这个香饽饽?你又怎么确定你能始终做个香饽饽?
A=“有空”。对于导师来说,这意味着当学生需要答疑解惑和帮助的时候能找得到他/她。别小看这一条,今天的学术界往往是以经理人、而不是科学家的角色来定位和要求教授们。特别是在国内,导师们需要应付小到发票报销、学生宿舍申请,大到申请经费奖项的各种事情,还要时不时被大大小小的会议牵扯精力。很多时候越是大牛、大腿、大咖导师,越是没有太多在实验室里为你答疑解惑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对于刚刚开始研究工作的你来说是很关键的!别忘了我们开头说过的,读博士就像是作坊里的小学徒,你看不到师傅怎么开车床怎么用斧头怎么学得会木工活呢?就算现代科学研究里很多操作和思想方法都可以从书本和文献上获得,但是怎么设想一个科学问题,怎么分析似是而非的数据,怎么从数据中提炼发现,这些东西还是需要导师个人化的指导和帮助。
C=“常识”。常识的意思是,导师在学术研究之外,应该要懂得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能够用正常人的思路和你交流。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难道头顶博士学位做着前沿研究的导师还能连常识也没有?你还别说,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什么样的思路和行为是没有常识?比如说吧,有些老师非常热爱自己的研究事业。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他/她热爱到完全忽略了科学之外的生活——特别是忽略了学生们还有科学之外的生活,以至于学生们实验间隙聊聊天看看书、趁假期呼朋引伴旅行几天、因为家事请几天假也各种不满意——这样我觉得也许就是没有“常识”;高强度布置研究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催促成果,不管学生是不是正在生病或者刚刚失恋;一有问题开口就骂,一点也没有基本的礼貌和风度,我觉得也可以叫做没有常识。和一个没有常识的老师朝夕相处,是件挺可怕的事。毕竟,做研究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应该是学生生涯的全部。
S=“支持”。我所说的支持,特别关系到当导师和学生的利益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导师能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必须承认,学生和老师的利益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是高度一致的:学生想要学到科学研究的技能,导师也希望有学生一起完成科学研究;学生想要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导师也如此。但是在那些利益有时不一致的时候呢?做出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学生想要毕业继续职业发展,导师也许希望学生能趁热打铁多做几个相关的课题。两者的想法其实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导师是不是愿意坐下来谈谈,尽量有一个折中的方案,保证双方的利益都不要有太大的损失?优秀的学生毕业了,导师一般的倾向是希望学生们继续学术研究,但如果学生就是想去商界打拼呢?两人是否就要道路以目了?
当然你可能会问,FACS听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我怎么才能了解到这些信息呢?我总不可能跑去问,老师你是不是“FACS四有青年”吧?
其实做法倒是非常简单——别怕麻烦,找这个导师手下的学生问问就知道了。根据我的经验,还从来没见过有学生会主动帮老师隐瞒“劣迹”的。你大可以去问问,你的未来导师有没有明显宠爱或者讨厌的学生,有没有时间指导学生们的研究?会不会考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能不能支持学生的个人和职业发展?还是那句话,千万、千万、千万别怕麻烦,比起你在博士阶段时间精力的付出,私下里打听导师的性格习惯人品FACS,这点努力真的不算什么。
好研究坏研究:RNP原则
讲完了我认为最重要的导师个人特质分析,我们再简单说说作为研究生,怎么分析导师实验室的研究水平。
我收到过好多青年学生的来信,询问到底应该在生物研究里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免疫学好不好?”“组织工程有没有前途?”“基因编辑是不是最热门的?”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个人的感觉反而是,除非个人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本身倒没有那么要紧。原因在于,基础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吧,生物学家想要理解性状代代遗传的秘密、身体抵抗外来威胁的能力、人类大脑工作的原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几百年后只要人类还在,它们估计仍然会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的,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研究问题会有热门冷门的区别,但是这很可能是因为某个特殊时刻某个方向出现了重要的概念或技术突破,吸引了一大批科学家进入这个方向所导致的。学生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其实不必受短期热点的左右。
但是抛开专业方向,导师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仍然是选择导师的重要考量。模仿一下FACS,我再轻狂地抛出一个RNP原则(学生物的也应该知道这是啥)供大家参考。RNP的意思是,可靠(Reliable),新颖(Novel),和高产出(Productive)。
R=“可靠”。也就是说,你未来导师的研究,必须是可靠、可信、有可重复性的。说到这里我也不怕自黑,生物学研究中的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焦点问题了。大家或许能从新闻上看到一些端倪——时不时就会听到哪个重量级研究论文撤稿的消息。2012年,美国制药巨头安进公司更是曾经发表论文毫不留情地指出,在他们检测过的53篇重磅癌症生物学论文中,有47篇的发现无法被重复!这里面当然有很多的原因:现代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复杂;研究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学术论文发表对逻辑完整性的过高要求等等,我们在此不多讨论。但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研究生涯的学生来说,你肯定不希望从研究一开始,导师就有太明确的倾向“期待”你做出什么样的发现;你不希望在你做出违反预期的结果时,导师的态度不是积极地分析讨论而是大发雷霆勒令你赶紧重做。相反,他/她应该对实验数据有比你更高的分辨能力和接受标准,帮助你慢慢理解什么样才是足够有说服力的、可靠的科学证据。
N=“新颖”。这里我想拎出来强调的,是研究手段的新颖性。前面说了,我认为专业方向的选择没那么重要。一方面是因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是有持久生命力的,另外,至少对于很多基础学科的同学们来说,从博士毕业到真正有独立教职,中间还需要经过博士后的训练,把博士研究一直延续到自己未来实验室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但是我认为,研究这些科学问题的手段却是有时效性的。拿我相对熟悉的神经生物学来说吧。对于同一个科学问题——比如说,搞清楚大脑某一个区域对于行为和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手段的升级换代是非常快的。百年前人们只能往动物脑袋里插个金属棒把那个区域一股脑捣碎然后看看动物的反应,慢慢地神经科学家可以用化学药物更精确地阻断该区域的功能,再后来大家可以用遗传学的方法特异性地扰乱那个脑区里某种特别的神经细胞的功能……到现在,我们可以做到用药物、用光、用微波、用磁场在非常精确的时间窗口里操纵一团神经细胞的活动性,然后利用各种定量的行为模型来分析其影响。新技术手段对于旧技术有着非常强的替代作用。因此对于刚刚进入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当然应该确认未来实验室的研究手段是新颖前沿的。
P=“高产出”。其实说白了,就是未来实验室产生新科学发现、新学术论文的能力。这一点大概不会有人质疑,毕竟读博士总希望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发现、发表写着自己名字的学术论文嘛。反而可能会有人质疑为什么这么要紧的一条居然最后才出现。你没看错,高产出的地位被我放得这么低,是有理由的。我确实觉得,至少对于博士生来说,论文产出率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当然,你需要发表学术论文,而且应该争取在有声誉、有严格要求的学术刊物发表。但是具体是发表了一篇Nature,还是两三篇你们领域内受到广泛认可的期刊(比如JBC和J.
Neurosci),一般而言不会那么的重要。至少,远没有你能和导师愉快地度过五六年教学相长的时光、积累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学会怎样做可靠和前沿的科学研究那么重要。
我必须承认,至少在生物学里,按照目前水涨船高的招聘要求,如果你未来希望在国内外的一流研究机构谋一个教职,在顶级期刊上(例如Nature,
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大概是很重要的——这是个很让人悲哀但却无可奈何的现实。但是至少对于学生物的同学来说,寻找教职之前几乎必须经历博士后阶段的训练——那才是你研究经验最丰富、最专注、论文产出率最高的阶段。或者说,如果你在研究生期间真正找到了享受科学研究的感觉,掌握了做一流研究的能力,那么在博士后阶段做出重要论文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
好了,不知道这几条小小的经验总结会不会对你有用。必须要说明,比照上面的尺子,我自己也很惭愧自己距离好导师还有差距,但是我仍然希望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分享给你们,也算作对我自己的激励鞭策吧!
我愿意再一次重复我的观点: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你们来说,挑一个适合你的导师,决定了你是否会度过硕果累累和智力愉悦的几年时光,也很可能决定了你是否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学术研究职业。千万、千万、千万多花点时间考虑哦。祝你们都能找到FACS四有导师和RNP全能实验室!
敬请期待下一篇:一个博士生的自我修养:该怎么度过我的博士五年?和大家谈谈在博士期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窍门。
本文与王立铭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以负墒为生”(Neg_Entropy)同步推送。
——————————————————
——————————————————
博士五年该怎么度过?
● ● ●
假设你读过这个系列的前三篇文章,对于博士该不该读、在哪里读、跟谁读的三个问题都有了肯定的答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接下来,你将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博士五年,我该怎么过?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你不都已经说过了,读博士的目标是为了给未来的科学研究职业做准备,那读博士期间我不就是低头工作,多做研究,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就行了吗?
还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攻读博士可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五年,占据了现代人寿命的百分之三四,工作寿命的十分之一二,这个数字想想有没有让你发根直竖?比如说吧,如果五年博士你的目标就是论文论文论文,而且是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拿我们生物领域来说,你想到的大概是CNS=细胞自然
科学杂志),于是你努力工作,并且成功在《自然》发表了你的论文,听起来不错吧?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五年你的收获仅此而已,那也就意味着你漫长一生的价值,也能以此类推地用十几篇论文的价值来衡量。你愿不愿意自己一生的全部价值就是十几篇论文?
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尽管大概这辈子也发不了几篇《自然》,我仍然认为自己的一生可以丰富多彩摇曳生姿,绝对超过一小叠论文的价值。因此,我觉得博士五年,你应该过得更有内容。
如果你也同意我的意见,那么,就和我一起喝了下面这碗王氏鸡汤吧!
安排你的研究
当然,博士五年,科学研究的分量自然还是重中之重。保守估计,这五年里至少一半儿以上的时间、七成的逻辑思维和九成感情都会投入在你的博士研究里。
但是你有想过做什么样的研究,怎么做,在五年里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和收获没?
在这里,隆重介绍给大家一张图。这张图来自著名的系统生物学家Uri
Alon在2009年《分子细胞》杂志(Molecula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科学问题》(How to
choose a good scientific problem)。
这张图的核心思想是,把科学问题按照两个维度分类:可行性(也就是难易)和科学兴趣(也就是知识收获的大小)。按照两个维度划分后,我们可以立刻得到四种潜在的科学问题:简单但是收获小(所谓唾手可得的“low
hanging fruit”),简单但是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大、困难同时收获小。
而我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避免做困难同时也没有什么收获的科学项目。
这听起来似乎不证自明,但至少在生物学研究里,我见过很多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困难的研究=重要的研究。一个实验过程繁琐、或者需要及其精巧的手艺、或者消耗大量的时间,我们往往会有一个错觉:把它做出来就能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而从这张图里我们就能马上明白,难度和收获其实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因素。
而根据这张图稍加修改,我觉得可以用来指导博士研究五年时间内的研究规划:刚开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应该从简单但是收获小的科学问题开始做;之后慢慢过渡到仍然比较简单、但是知识收获更大的科学问题;而那些难度较大、同时伴随着重要知识积累的科学问题,可能更适合留给没有毕业压力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
为什么这么说?
难度低收获小的研究课题容易上手、而且更容易有阶段性的进展,在我看来这样的科学问题会给“见习”科学家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练手、迅速得到反馈、并积累自信心的机会。同时,在国内的大多数研究机构,博士生毕业拿学位是有明确的发表论文的要求的(生物专业的学生通常还会有对杂志影响因子的硬性要求——一条我很反对但却必须忍受的要求)。一个难度低、收获小的课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入学不长时间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至少解决毕业的后顾之忧。我始终认为,科学研究是自由探索的事业,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是做不好研究的。我宁可我的学生们,可以在不用顾及毕业压力的条件下,凭着单纯的好奇心、兴趣和刨根问底的热情去做他们的博士论文研究。
当然更进一步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博士生,都不会满足于这样打打擦边球、做点边角料的研究。因此练手热身之后,顺理成章的,你应该开始追逐更大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更深入的探索。而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也正是博士生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风格的阶段。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科学研究的美妙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来衡量她的精彩和意义。那么对于你——一个博士研究生来说,什么样的研究才“有趣”,才“有意义”,才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是更喜欢动手还是喜欢分析?喜欢观察偶然现象还是喜欢定量研究?是喜欢为理论补上最后一块缺环,还是干脆开辟一个新战场?
当然,这个阶段的博士生大概还没有能力完全掌控自己的研究课题,仍然需要导师大量的输入和帮助。但是我相信你的研究必定会开始带有你的“个人印记”。从某个具体实验的安排,到实验逻辑链条的设计,到发现的总结和提炼,你应该试着开始有自己的思路。
而等你真正经历过完整的科学研究程序(这一般包括试探性研究——系统研究——分析数据——总结发现——撰写论文——投稿并发表的过程),也开始慢慢体会科学发现的美好和激动,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也许是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问题和领域了——而她往往位于那块难度较大、但是收获也很大的象限。大家从各路媒体里可能听过一个词儿叫“蓝海”,其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道理也很简单,作为新一代的科学家和未来的独立研究者,你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未知问题、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能让你深入探索许多年的研究领域,而这样的领域一定是比较困难的——要是不困难早就被别人研究出来了好不好?
这里再总结一下,我觉得博士研究生最理想的研究规划应该是:一个有趣容易上手的课题初窥门径积累信心;一个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做出科学发现并形成个人的风格;然后开始在更困难的科学问题蓝海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的描述也许太理想化了。毕竟五年时间对于很多实验学科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能不能真的走完这三个步骤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即便在五年博士之外,我想这样的三段论,可能也会对你规划科学研究之路有所帮助吧。
规划你的职业
还是那句话,博士五年是段不短的时光,你肯定不希望这五年时光的意义可以用几页论文来称量。五年博士毕业之后,除了留下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你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让你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劳动者。
因此在研究之外,你需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而对于埋头研究的博士们来说,我觉得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可能是“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太玄乎了?
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吧。过去两三年里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我碰到的生物专业大学生/研究生们,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很多人会说“继续做研究”,也有很多人会说“不想做研究了,想找个工作”。然后我就会继续追问,如果你想做研究,那么毕业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找到一个独立研究的职位?或者如果你不想做研究,那么你心目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然后我听到的答案就开始很有趣了……我发现很多立志要“做研究”的学生,也并不十分清楚在今天的科研环境里,想要在一流研究机构求职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要到哪里做博士后训练?需要怎么规划自己的研究和论文发表?需不需要考虑研究经费?如何建立人脉和寻找合作者?怎样撰写未来研究计划?等等等等。而那些想要离开学术圈的同学们的知识可能就更欠缺。比如很多同学会说,哦我不想做研究了,那我就去药厂做销售吧(或者一个很常见的相反的回答是,我不想做销售,那我就还是做研发吧)。换句话说,在这些同学们心里,对产业界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粗糙的:一家药厂大概就只有两个部门,研发部门负责制造药,销售部门负责卖药挣钱(那么在药厂的生产/市场/质量/采购/物流/法务/商务拓展/政府关系/医学事务/人力资源/环境健康/厂区维护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情何以堪?)。
所以说,有很多博士毕业的同学们,其实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志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同学们,也许对自己的研究课题了如指掌,对相关进展如数家珍,但是很可能完全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展自己的科学研究职业,怎样做准备,怎么求职,怎么运行自己的实验室,怎么带学生。想要离开学术界的同学们,也有大概率完全不了解哪怕是和自己专业很相近的产业界的基本逻辑和事实,不知道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
而且这还是最基本、最接近博士生们自身利益的“世界”呢。在你的关注圈之外,你是不是知道当下各个学科的热点领域是什么?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哪里正在孕育着激动人心的科学大事件?是否知道为什么今年夏天水漫武汉三镇?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和英国脱欧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关心过国内空气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情况,关于当下热议的教育和医疗困境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热闹的世界其实离你并不遥远,你不想快要30岁了还对她一无所知吧?
你也许会说,这些我都关心啊!可是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做好研究,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也没有渠道去更深入的理解这些问题啊。
那么这里我再按照惯例,给出一条有操作性的建议:聊天。
理工科博士生,是非常容易和不同背景和行业的人进入聊天模式的。这个和你是不是内向外向无关,和你做的研究是高大上或者接地气无关。
破解之道在于人人都有的那份好奇心。
就说我们学生物的同学吧。其实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从大学开始的专业积累,哪怕在你自己看来多么平淡无奇,对于很多很多外行的朋友来说都很新鲜有意义?从小番茄(圣女果)是不是转基因,感冒要不要吃抗生素,寨卡病毒对里约奥运的影响或者火星上是不是有外星人,我们学生物的知识面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广得多,尤其是和其他背景的人比起来,也许多那么一点点,就是这一点点会成为你的敲门砖,让你更容易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们,也更容易从他们那里学到关于生物科学研究之外的世界。
聊天,也许会是你从自己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抬头四望、理解这个世界的入口。接下来,你也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机会去看看这个世界。校内社团?实习?暑期实践?短期的考察和调研?我相信,只要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你应该能找到慢慢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式,在做好研究的同时,更好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开始你的生活
说完了研究和职业,最后简单聊聊生活。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讨论过,出国读博士,可能特别大的一点收获不是研究,而是生活方面的:相比国内三点一线的典型学生生活方式,一般而言出国读书的你会有更高的奖学金收入、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会有车和更大的活动范围、休闲娱乐的时间也会多一点——这就意味着你会像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样,在20出头的时候开始独立生活。而你留在国内读书的同学们,可能要晚上五年才能真正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食堂-实验室的三点一线,开始为怎么安排一日三餐和打发周末发愁。
大家可能都从各种媒介里看到过对博士群体的嘲笑——而这些嘲笑几乎都和博士们的生活能力相关:走大街上迷路找不到家啊、不会洗衣服只能反过来穿啊、谈恋爱几句话就开始谈研究课题啊、买东西不会讨价还价被宰啊……作为一名光荣的博士,我自己很反感这样给一个群体(而且是对这个世界的未来负有责任的高大上群体)扣帽子吐口水的行为。但是反过来我也觉得,这也是一个提醒,博士这五年确实是一个好好开始独立生活的机会。
比如,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奖学金怎么安排,结余的话应该花在哪里;所在的城市有什么样的风情和特点,有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和好朋友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怎么安排在一起的周末?
说得再大点儿,你希望未来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思考着什么样的问题,在哪里和谁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期待你的另一半长什么模样,你喜欢和她/他一起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觉得这个世界在未来会变得如何,你又愿不愿意为这样的未来而努力,以及振臂高呼?
抱歉,也许我过于感性。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精彩,没有人应该妄加指点。我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博士生,都能度过学业硕果累累的五年,用心看世界的五年,和拥有不一样精彩的五年。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来聊聊博士们的就业问题,特别是生物博士们的就业问题。敬请期待下篇。
本文与王立铭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以负墒为生”(Neg_Entropy)同步推送。
————————————————————
————————————————————
生物博士们,该怎么找工作?
&● ● ●
&大家好。这一篇文章是王氏“博士鸡汤”系列的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大概也是最难写、写出来估计招骂最多的一篇。而且和之前几篇不一样的是,这篇主要是写给我的那些计划申请、正在就读或者已经获得生物专业博士学位的同行同道们。相比很多其他专业的博士们来说,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道路需要有更早、更深刻的理解。
生物博士,就业大不易?&&&
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培养系统和职业发展的困境,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都已经成为共识了&(见文末的参考文献)&。然而鉴于在国内,我们还时不时会听到诸如“生物专业完全没有就业问题”、“生物专业的人很容易转行到其他各业”这样的反常识言论,或者“博士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培养XX/YY能力最重要&(有了XX/YY就会有好工作)&”之类有些迷惑性的言论,我在这里还是要花点时间讨论一下生物博士的就业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生物博士毕业之后想干嘛?我们曾经说过,博士培养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学术研究者,选择读博士的初衷应该是为科学研究这个职业做准备。绝大多数的博士毕业生们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也是和研究相关的:2012年PLoS
ONE杂志上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发现生物博士们有高达七到九成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表现出“有兴趣”甚至是“强烈兴趣”,反过来只有三四成对产品开发、商业化和管理岗位有兴趣。当然,在研究性质的工作之外,也有一定比例的博士研究生们期待从事诸如法律、公共政策和科研服务性质的工作。&(&当然,我猜想这个调查如果放到国内情形会特别不同。在国内,博士学位承载了太多不应该属于它的职业目标,从职位准入、薪酬计算、晋升到评&定职称等等。这也是我在第一篇鸡汤“要不要读博士”里反复强调的。)&&&
►生物专业的博士们更多的对研究型职位感兴趣,对偏后期开发、商业化和管理类型的职位兴趣较小。来源:Sauermann
and Roach PLoS ONE 2012
因此,我们讨论生物博士的就业问题,显然应该在和生物医学研究相关的工作范畴里讨论,因为这些工作既是生物博士培养系统的目标,也是生物博士们最重要的就业兴趣。尽管现实中生物博士们的就业途径多种多样&(在我认识的生物博士朋友里,从传媒到法律,从金融到互联网,真心的是什么行业都找得到)&,但是我们显然不能用这来论证生物博士的就业到底有没有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生物学博士出身的黄西是美国近年来涌现出的著名笑星,还曾经为美国副总统表演过。但是我们显然不&&能说生物博士的就业前景还包括当脱口秀演员,更不能说生物博士的训练能够帮助谁成为笑星吧?
好,我们再来严肃看看生物博士(在生物医学研究相关的工作范畴里)的就业到底有没有问题。
首先我们先看看生物博士毕业当时的就业情况。下图引用的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2011年的数据。生物学专业的博士在毕业时的就业去向粗略分为三种:一份真正的工作(蓝色);博士后(绿色);和没找到工作(红色)。可以看到,生物博士在毕业同时能找到一份真正的工作的机会,在过去二十年里都只有二三成,并且近年来持续恶化。当然,只有二三成博士毕业即就业,并不是说大部分生物博士毕业即失业。对于生物博士而言,更主流的去向其实介于“失业”和“就业”之间:大约有半数的生物博士在毕业后会进入“博士后”研究岗位。
►生物专业的博士在毕业时的职业去向。蓝色:正式工作。绿色:博士后。红色:没有工作。
来源:Weissmann
2013 The Atlantic
你可能会说,“博士后”到底是什么东东?为什么做博士后不算正常就业呢?
简单来说,博士后是博士毕业生们继续接受教育和训练的临时性职位。最早的博士后设置大约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到今天,对于生物学(和包括生物学在内的许多自然科学学科)来说,博士后几乎成为在学术界或工业界获取正式职位的必须训练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生物医学界最主要的研究动力来源不是研究生,不是实验室负责人,而是博士后。
但是博士后和一份真正的工作其实距离甚远。作为带有教育和训练性质的临时岗位,博士后的工资显著较低。根据2011年的数据,美国生物专业博士后的平均薪水仅有4万美元,不仅远低于学术界正式工作的平均6万起薪,更是远低于工业界的平均8万起薪。考虑到博士后们往往年过而立拖家带口,4万美元的工资只能说是马马虎虎,温饱绰绰有余,稍微有点休闲娱乐大概也不成问题,想要就这一份工资安居乐业大概困难。
►博士毕业后的起薪分布,注意最左边的生物学。博士后的起薪要远低于一份正式工作。
当然,如果博士后训练时间不长,那么在一两年、两三年里用较低的工资换取更多的训练和研究机会,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资源,自然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生物学博士来说,博士后阶段的长度几乎等同于第二个博士训练了。根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2012年的报告,生物医学博士们获取第一份非博士后的正式工作的年龄大约是37岁左右。而根据同一份报告,美国生物医学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大约是30-31岁。换句话说,生物博士们平均而言要接受6-7年的博士后训练,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和菲薄的薪水,才有可能获得一份(不管是身份还是收入)“正常”的工作。
►生物医学的博士们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平均30-31岁,而获得的一份正式工作的年龄平均37岁。蓝色: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龄。绿色:获得工业界非博士后工作的年龄。红色:获得终身制教职的年龄(tenure
track)。来源:Biomedical Research Workforce Working Group, NIH
这背后的原因简单理解的话就是一句话——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根据2013年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的一份报告,美国过去30年产生了80万名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博士,与此同时研究机构中的永久教职仅仅产生了10万个,同时两者的失衡还在不断加剧。
►博士生产的速度(蓝色虚线)远大于教职产生的速度(橙色虚线)。
来源:Schillebeeckx,Maricque
and Lewi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3
我没有查到生命科学的单独数字,但是料想失衡情况会更加严重。一个数据可以作为佐证:根据美国细胞生物学会2014年的数据,尽管有53%的生物博士们将学术界的教职作为首选目标,仅有不到8%的博士们最终会获得一份教职。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将一大批生物博士们“堆积”在博士后这个原本属于过渡性的职位中,一再推迟他们获得教职、开始独立研究的时间。
&►生物博士的职业去向。来源:ASCB
由此甚至导致了一个在崇尚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学术研究领域本来绝不该出现的现象:生物专业研究者的“老龄化”。根据NIH的同一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获得NIH经费支持的科学家中,36岁以下的比例从1980年的超过15%,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3%左右;相反年龄在66岁以上的比例却从不到1%一路攀升到超过6%!
&►生物研究者的“老龄化”问题。
来源:Biomedical Research
Workforce Working Group, NIH2012
那么如果将眼光投向学术界之外,在工业界谋求一个研究型职位呢?岂不是一方面可以逃脱教职的过度竞争,又可以享受较高的薪水?很遗憾,这个选项对于生物博士来说仍然是小众和艰难的,有时候甚至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无聊追问。根据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同一份调查,全美国所有的相关工业界研究职位加起来,也不过是2万出头——生物医学产业对高级研究人员的需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旺盛(作为类比,仅仅Google一家公司就雇佣了大约2千名博士,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开发人员更是超过1万5千人)。而考虑到每年美国就会产生大约2万名刚毕业的生物博士(本土毕业1万6千名,海外前来2-3千名),可以想见工业界的职位竞争甚至还会大于学术界教职的竞争。
我想说到这里,生物博士就业问题的脉络已经清晰可见了。一方面,学术研究机构在高速批量生产博士毕业生,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希望在毕业后获得一份研究型职位。另一方面,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的研究型职位都极端匮乏。因此严重不对等的供需关系,使得很高比例的生物博士不得不在博士后这个临时性、高强度和低收入的岗位上一呆就是六七年,要到年近不惑才有机会得到一份正式工作。尽管我们的讨论基本都是基于美国的数据,但是我想同样适用于国内。甚至因为国内更为孱弱的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现状,生物博士的供需关系可能会更加恶劣。
找一份理想工作,我该怎么办?&
分析了生物博士的就业问题,我们再来说说面对这样恶劣的就业环境,生物博士们能怎么做。
必须得说,不管我在这里灌多少鸡汤,最终决定生物博士们的整体职业发展情况的,还是冷冰冰的供需关系。至少在美国,我们也看得到决策者们开始为这个问题担忧并竞相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了(上述报告都是其副产品)。而具体到生物博士们自己呢,不仅要寄希望于大环境的好转,不管是因为基础研究大爆发带来大量的教职,还是因为生物医药产业强势崛起带来大量的工业界机会,我们更需要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更多更好的准备。
希望我最后的这碗鸡汤,能帮助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想起一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笑话: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老虎,一个人二话不说就开始跑。另一个人问,难道你拼命就能跑过老虎么?这个人说,不能,我只要保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看到这篇鸡汤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都能撒开腿跑得快点儿。
预期管理:21世纪是生物博士的世纪吗?
第一条要说的是个老生常谈:管理你的职业预期。生物学是一门仍处幼年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它能提供的职业机会,大概率和同属基础学科的物理、化学、天文、地质学、环境等在一个水平上,和人文社会学科里的历史、哲学、社会学等也大概可以比拟。
说这段话的背景在于,确实有很多同学是因为那句虚无缥缈的“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进入了生物学,或者是因为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各种生物领域相关的科学进展(我在面试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从他们口中蹦出这些关键词:克隆、干细胞、基因组测序等等)选择了生物专业。这些话语和新闻会给很多人一种虚假的图景,即生物学已经成为或者即将无孔不入地深入现代生活,成为一种大众的、流行的、长盛不衰的技能,有点像过去二三十年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
而实际上呢?单纯从基础研究进展来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句话本身其实并没有说错。在所有基础研究中,生物医学方向获得的投入是最大的:在美国,NIH一家的年度经费超过DOE(环境部)、NASA(太空总署)、NSF(自然科学基金会)三家的总和,取得的进展也是最惊人的:就拿癌症生物学来说吧,大家可以看看《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很好的科普书。五十年前,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不停地动手术切切切几乎是唯一的办法;而到今天,感谢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流行病学研究、化疗、各种靶点药物和最新的癌症免疫疗法,癌症患者总体的10年生存率翻了一番,从25%提高到50%,少数癌症已经可以称得上彻底治愈。
但是基础研究的火热并不能直接对应或者反映到职业岗位上去。说到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响,生物医学的渗透要远远弱于诸如计算机、通信、金融、建筑、汽车等等许多行业。想想也不奇怪,我们大概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电脑手机,用上微信QQ,用钞票/信用卡/支付宝买东西,在房子里工作,坐车或者开车上班,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会每天到医院去做体检或者接受治疗呢?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职业预期:在我们每天用生物计算机写程序上网、相亲求职都要看各自的基因组信息、每天吃什么几点睡觉都是遗传咨询师帮忙给方案之前,生物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一门停留在象牙塔内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它并不会像上面举出的那些学科一样“天然”地带来许多就业机会。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你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
停止抱怨&尽早准备:那个当年劝你入行的人,没办法帮你找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职业预期和职业现实的落差,而不仅仅是职业现实本身,造就了不少生物博士职业发展的悲剧。直到今天,我还能在身边、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生物专业的学生们用这样的理由来自我安慰:我们当年都是被“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忽悠进了“火坑”,否则我早就XX/YY/ZZ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猜想,这些生物同行们的抱怨也并不能说是无的放矢,但时至今日,抱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位(或者某几位)海归的话,还在用当时的“错误”自我安慰,是不是也太没有意义了?
那么还是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尽早准备自己的职业发展吧!
对那些对生物学研究本身仍然充满兴趣的同学们而言,生物学研究的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仍然有很多机会等待有心人。就像我上面说的,我仍旧认为,生物学研究将会是21世纪基础学科产生智力突破最多、积累知识最多的方向。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你能否帮我指出几个可能更有希望的小方向呢(我在知乎上确实也不断地收到类似的询问)?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问题恒久远,手段会革命。对于生物学、以及很多基础学科的研究来说,真正重要的问题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几乎在科学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浮出水面:人的寿命是怎么决定的,人为什么会衰老(别忘了斯芬克斯之谜)?癌症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癌症(三千年前的古埃及已经记录了癌症)?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古希腊的西罗非罗斯)?植物为什么会向上长茎、朝下生根(亚里士多德的植物灵魂)?换句话说,只要你研究的是一个真实的科学问题,其意义和重要性就不需要怀疑。
但是研究这些具体问题的手段却在历史上花样翻新,很大程度上,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技术手段的革新,决定了在某个历史阶段哪个生物学问题会吸引更多人、取得更多的成就。举几个发生在眼前的例子大家会更好理解:在结构生物学领域,是冷冻电子显微镜、相机和算法的进步使得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更上层楼,让过去几年几十年的不得而解的蛋白结构取得了突破;在神经生物学领域,是光遗传学的发明,让解析大脑特定细胞和神经环路的能力突飞猛进。
因此,对于仍然有志于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同学们来说,寻找技术革新的下一个“风口”可能就是你们需要早作准备的事项之一。我没有资格和能力为大家勾画领域内各种可能的技术突破口,但是我相信,这里面当然会有更好的仪器开发(更好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质谱?),更先进的细胞操纵技术(遗传标记?光学标记?病毒标记?),更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图像处理?基于组学的大数据分析?),更精确的物质定量能力(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我相信,生物学里许多重要而未决的问题,仍然在等待着下一代生物学家们的挑战和征服。
而对于那些已经对生物研究心生厌倦,希望尽快离开它的同学们,你们要做的准备可能就需要更加多样。就像我在之前文章里讲过的,你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样才能帮助你们在紧张的学业之余,真正找到一个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方向。很多时候人们说没有比较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一个东西(比如生物学研究),反过来说,没有真实世界中的尝试和比较,其实你也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讨厌一个东西(比如生物学研究)。从聊天、阅读、交友、上课到实习,你们需要尽可能地多地去尝试和比较。就像我在上篇文章里举的例子,即便是在和生物学相关的工作范畴里,仍然有很多非研究型的岗位可以尝试和争取,而在生物学之外天地自然更加广阔。但是你显然不希望在真正离开生物学和走出去求职的那天,你的脑袋里和简历上,仍然只有寥寥几行和生物学相关的内容吧?
好了,这一系列“博士鸡汤”文章,从要不要读博士、哪里读博士、找谁读博士、怎么读博士、到读了博士以后怎么办,终于要和大家说拜拜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这个生物小博士过来人,写给还在为博士这个词儿纠结的后辈同志们的。我当然绝不敢说自己已经参透博士的真谛,可以以一个先知的身份给你们步道传经;我也不敢说所有这些经验和“鸡汤”能够对你们每个人都有帮助。我只能谦卑地希望,对于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在人生和事业选择中如果有困惑,有无助,有挫败,这些文字能够起到一点帮助作用。这些话估计肯定不是字字珠玑,但是绝对字字真心。
最后,祝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未来。
下面是几篇有意义的参考文献:
1.http://www.pnas.org/content/111/16/5773
2.http://www.pnas.org/content/112/35/10832
3.http://www.fasebj.org/content/30/1/41.abstract
4.https://elifesciences.org/content/4/e09305/abstract
上述5篇系列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单独约女生出去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