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 顾泠沅 读音简历

走近顾泠沅
寻找中间地带
——走近顾泠沅
本报记者 陈亦冰 沈祖芸
  认识顾泠沅,是因为青浦实验。20年前,上海远郊青浦县一个默默无闻的数学教改小组的事迹,吸引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视线,引起了教育科研机构专家的关注,也触发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当年喊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彻底改变青浦教育落后面貌”这个荡气回肠的誓言的领头人,就是现在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顾泠沅。
  熟悉顾泠沅,是记者20年来不间断地跟踪采访,走近他的学校、他的实验、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家庭的一种积累。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顾泠沅始终坚守的座右铭是:“虚心强骨,道冲不盈;和而不同,为而不争;勤而习之,宠辱不惊。”
  而真正读懂顾泠沅,那是在记者看完他文件柜里整整齐齐排列着的100本教育笔记后的一次大彻大悟。那无数张活页纸上的,娟秀工整行文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他丰富的教育理想和科研智慧;活跃着他生命的热情和探索的冲动;积淀着他真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这是顾泠沅最充实的内心,最精彩的人生,也是最珍视的财富。
  现在,让我们择其一二,在有限的版面上,再一次走近这位已经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名师。
  “我的一生得益于三位名师的指点:苏步青教授严谨的治学风格,刘佛年教授民主宽容的大家风范和吕型伟教授实在、求实的科学态度。”——摘自2003年教育笔记
  顾泠沅是幸运的。
  人生路上,有缘碰到一个好老师,那就是一种造化。
  而顾泠沅这一路却先后遇上了三位,并且个个都是当代的大师。
  第一位是苏步青,著名的数学家,教他懂得如何做学问。
  在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5年,顾泠沅无数次感受过苏老的治学风范。他至今清楚记得老师对学生常说的两句话:
  一句是:做学问要巧用“零头布”。时间是一匹布,而生活却常常把它剪成琐琐碎碎的零头布。做学问的人必须学会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从复旦开始,顾泠沅就养成了利用一切时间看书、解题、思考、笔记的习惯,几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抓住今夜,因为明天从今夜开始”。于是,从1978年开始,整整26年,9490天,一天不落,他写下这100本详尽、工整、细致的工作学习日志。
  一句是:做学问要通透明白,不能一知半解。苏老曾提起在日本留学期间指导他的一位数学教授,要求特别严格。有一次,一道解析几何难题解不出来,问这位教授,他说,你自己去查查沙尔门·菲德的《解析几何》。读完,题目自然会做。那可是三大本2000页的阅读量啊!自此,顾泠沅明白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哪怕是解一道题目,你也必须尽可能多看一点、多学一点、多想一点,弄清来龙去脉,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二位是刘佛年,著名的教育家,教会他如何待人。
  让他俩结下师生缘的是青浦实验。1984年,刘佛年欣闻青浦数学教改实验,兴奋异常。此后,他先后5次到青浦,下学校、进课堂,听详细介绍、找师生谈话。他为青浦经验叫好,他为顾泠沅高兴。他让老伴做家乡菜,请顾泠沅吃饭,他要收下这个他寻觅了多年的学生。
  1987年,顾泠沅如愿成了刘校长的研究生。3年读硕、3年攻博,六载师生相亲,导师宽容、宽厚、民主、大度的大家气质,让顾泠沅深深折服。刘佛年多次对顾泠沅说:要海纳百川,从各种学科领域选拔人才共同开展教育科研;要认真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物理学的哥本哈根学派有一种“下午茶”的形式,出席的人来自各个领域,宽松交流,出了好多思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形成这样的学派呢?
  老师的话一直铭刻在顾泠沅的心里。无论在青浦,在上海教科院,乃至去全国各地、异国他乡,他都不忘团队精神,不忘博采众长。
  第三位是吕型伟,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教会他脚踏实地搞事业。
  从“七五”课题“中小学整体改革的实验和研究”开始,顾泠沅跟随吕老整整15年。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每一程,他都感受到吕老朴实无华、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
  吕老从教70年,从教师到校长到局长,始终坚持“深入课堂,不离课堂”。他告诫顾泠沅:“下基层调研,不进课堂就等于没有到过这所学校。”
  2000年的一天,吕老在华东医院的病床上打电话给顾泠沅。他想把自己牵头做了十多年的“21世纪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和实验”课题,交给顾泠沅。
  顾泠沅有点诚惶诚恐,担心自己难受重托,他恳请吕老,“让我想一想”。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扇“地狱之门”,此项课题跨越18个省市,涉及50多所学校,要全部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承诺,必须想清楚;答应了,就义无反顾。
  课题“九五”结题会召开前一周,顾泠沅登门看望吕老,答应吕老接手课题。然后3天通宵达旦,帮吕老为30多所课题实验学校的材料,一一作了认真评点。
  结题会上,吕老在顾泠沅的精彩评点后,高兴而幽默地宣布:“这个课题组我可以放心地交给我们第二代领导人。”
  顾泠沅用他的认真和诚恳,让吕老相信:这个课题会越做越深入,越做越扎实。因为,吕老坚信,教育是一门科学,做教育科研容不得半点浮夸和虚假。
  “宛如无边大海中的航标灯,其实那是生命里程中火播薪传的闪光”。三位名师的言传身教,给顾泠沅带来的这种深切感悟,不仅点化了他的知识和学养,更重要的是教会他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摘自1999年教育笔记
  今年11月初,在杭州举行的“发展成功智力,构建现代学校”专题研讨会上,顾泠沅给与会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个老师带30个学生去海边学游泳,老师会一声令下,“你们一起跳!”“你们要挣扎!不挣扎就要被淹死!”最后,20个孩子淹死了,10个孩子学会了游泳。而在中国,同样是学游泳,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再带他们去海边,结果,30个孩子没有一个被淹死,全部学会了。
  顾泠沅认为,美国的30个孩子,虽然只有10人学会了游泳,但这10人一定很优秀,而它付出了淹死20个孩子的代价;而中国的30个孩子都学会了游泳,但付出了一部分孩子本来可以通过挣扎自己学会游泳的代价。两国的这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接受式,一种是活动式,各有利弊,要善于合理安排、取长补短,寻找“中间地带”。
  5年之后再听顾泠沅讲述“寻找中间地带”,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异议了。然而,5年前,顾泠沅在“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这一观点时,他到上海市教科院任职不到一年。这一年中,他以数学学科教育为载体,在大量深入课堂、深入学校的教学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推动着课程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
  当时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学主要存在几种弊端:一是单一讲授的上课方式,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二是班级规模大,一般超过40人,多至50人以上;三是低认知水平的频繁考试和高度竞争,造成教师、学生沉重的负担。有学者甚至把中国的教学特点描述为“一个受尊敬的长者传输知识给处于服从地位的年少者”。
  然而,从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看,中国中小学教学又具有明显的优势。大量研究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一般会取得比其实际智商预期更高的学业成就;IEA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成绩总是高于美国学生的成绩;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中国学生表现一贯优异。
  这些优势和弊端促使顾泠沅对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思考,并在上海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1999年6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率团访华,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作为大会执行主席的顾泠沅在会上首次提出了“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他在展示并分析了大量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后指出,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他的这一观点最终成为中美双方与会代表的共识。
  一年之后,顾泠沅随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回访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首次出访美国的12天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游览活动,夜以继日地整理考察笔记,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回国之后,他又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加工完成了7万余字的美国基础教育访问考察报告。美国之行,进一步论证了他“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
  顾泠沅认为,也许中美双方的教育都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反思的转折点,审视双方的教育优劣,以本国的传统优势为基点,结合双方优点,进而消除两者的缺点是“中间地带”的内涵。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为例,顾泠沅建设性地提出了“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等具体方案,以期培养中国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而鉴于这类教学对我国中小学来说相对陌生,因此适当借鉴美国中学的“项目学习”经验很有必要。
  “寻找中间地带”,不仅是当今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略。寻找中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以中国文化和本土经验为基础博采众长。因此,“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穿靴带帽的‘教学理论’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是目前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不良习惯。教师搞科研要从光滑的冰面走向粗糙的地面。”——摘自2004年教育笔记
  记者曾经在上海某区进行过一次教师问卷测试,其中一项“请列举对教师专业成长最有帮助的三位专家”的回答中,顾泠沅名列首位。是什么让他有如此旺的“人气”呢?经过个别访谈,记者发现源于教学实践的案例、研究,而后回归教学实践的行动、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最大。而这正是顾泠沅教育研究的基点。
  在青浦实验阶段,为了大面积地提升教学质量,顾泠沅顶风冒雨走遍每一所学校,听课达几千节。在此基础上,由一线教师与研究人员结成一体,在积累大量零星的原型经验的同时,通过符合一定程序的行动和思辨,提炼出有效的经验系统。这就是第一阶段——经验筛选。
  第二阶段,顾泠沅在上海普陀区通过听课100节进行课堂观察技术的研究,他通过录像带比较,归纳出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然后形成系统分析与归类。
  顾泠沅发现,教师进行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面对“两个落差”,即从课程的指导思想到教材编制和教学设计、从教材编制和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的落差。经过这两个落差的“筛滤”,课改的先进理念进入课堂后往往就所剩无几了。
  以教师培训的形式解决“两个落差”问题,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是同事互助指导,即同事间的相互听课。这种做法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互相的切磋与教学研究。但顾泠沅认为,它只利用了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纵向引领,而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就会囿于同水平反复。
  二是案例研究。这种做法在医生、律师、工商管理等行业中收效甚大。“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与医生、律师、工商管理者相比,后者技术含量高,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后者的学习与培训可以采用书面个案讨论的方式,而前者还需在反复讨论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跟进。”顾泠沅告诉记者。
  在经过反复实践论证,特别是研究了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之后,顾泠沅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的。它带来的启示是,保持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还须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还需包含行为自省的全过程反思。于是,在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之外,顾泠沅提出了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行动教育。
  “我们已经走上了一个光滑的冰面,冰面是理想的、没有摩擦力的。但是,没有摩擦力就不能往前行走。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顾泠沅喜欢用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来诠释行动教育的内涵。
  顾泠沅将“行动教育”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关注新理念支撑下的新设计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新行为阶段。承接这三个阶段的,是专业引领下的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二是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行动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又由三个要素组成:课例,它是行动的载体;合作平台,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主要有课例讨论、情境设计、行为反省;运作过程,整个流程包含了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其间有两轮反思与调整。这样经过流程的多次往复,达到螺旋式的上升。
  “实践的行为要有理性的介入,没有理性就没有理想”。从2003年开始,顾泠沅领衔的教师培训以区域推进的方式在9个区进行推广。通过培训与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院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使各个区县的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拥有一批研究人员,并与高校、市教科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形成了一个网络。同时,简化了运作过程,变“三个阶段,两次反思”为“一个课例,三次讨论”。顾泠沅用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抵制着当今社会涌动着的“浮躁”“浮夸”“浮华”的潜流。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顾泠沅自身的研究实践,还是他领衔推动的教师行动教育,都强调着团队的作用。“现在回想,当年的青浦实验,如果没有一个共同奋进的团队,单靠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实现目标的。”顾泠沅常常这样对朋友说。
  总结半个多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顾泠沅认为:改革应由管理者、专家、教师的共同体来承担。不要把改革交给单一人群,每位实践者的通透理解和熟练掌握是最后的保障。要讲究研究主体的合理建构,多种背景的人组合起来,才有可能获得突破。以往教师的研究有“教研”、“科研”、“德研”之分,教师培训有“师训”、“干训”之别,成员则有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两大阵营。近年来,顾泠沅大力提倡并大规模推进的行动研究、课堂观察、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案例分析、行为跟进、反思性实践和教学研修范式更新等,都充分体现了他的群体理想和建构原则。
  没有团队,一切都寸步难行。
  行者无疆。在教育这块充满希望又艰难四伏的田野上,顾泠沅已经整整跋涉了37年。然而,他前行的脚步依然没有片刻停留,尽管在他走过的路上开满了鲜花,充满了探索和思考。
  在第101本教育笔记的扉页,顾泠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正体验着古代禅师青原惟信所说的人生旅途的三个拐弯:首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见山依旧是山,见水依旧是水。”
  顾泠沅简历
  顾泠沅,1944年生,江苏吴江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曾在上海青浦县任中学教师十余年,1986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后任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上海青浦县主持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兼任上海及全国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教师教育等领域的多种职务。主要著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主编《21世纪数学教育探索》、《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等丛书。
  相关链接:主要学术活动
  ●顾泠沅主持青浦农村教改实验15年()。
  1992年国家教委在上海召开全国推广现场会,肯定青浦经验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顾泠沅主持制定《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
  该纲领成为指导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上海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1997年以来,他与华东师范大学王建磐校长联合指导培养了15位数学教育博士生。
  ●顾泠沅主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工作(1999~)。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等项目的决策咨询和策划组织工作。主持教育部基教司“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专家组。领衔“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行动教育’模式高级研修班”,负责上海市教委决策咨询课题:“上海教育构筑人才高地建设研究”。
  ●顾泠沅参与的主要国际学术活动:
  1996年顾泠沅应邀首次代表我国出席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8),在会上作了《青浦经验——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的系统讲演。
  年与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院彭恩霖教授(LynnPaine)合作开展了《多国数学和科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中国、法国、新西兰、瑞士、日本)。
  1999年6月与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LeeS·Shulma)在上海共同主持了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顾泠沅提出的“寻找教育的中间地带”这一观点成为中美双方专家的共识。
  2004年7月顾泠沅出席在香港大学举行的国际教育教学委员会(ICET)2004年大会,作主题报告《重视群体实践智慧:教师专业成长的范式革新》。(周卫&整理)
  中外教育家评点顾泠沅
  ■美国“掌握学习”的倡导者布卢姆(B·Bloom)1986年到上海讲学,听了青浦经验介绍后,他对顾泠沅感慨地说:“你在东方做了10年,我在西方做了40年,所得到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1986年在上海市教育大会上讲:“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教改实验组的基本经验符合我讲的教育思想端正的四条标准,他们的实验充满了改革的精神,找到了提高质量的科学规律。”
  ■著名教育家刘佛年1990年观看了青浦实验的现场活动后说:“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改革,怎么改?历史上有两大流派,我们现在要解决联系起来,既要书本知识,又要通过活动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个问题是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看了你们的实验,你们想得比较深,解决得比较好,使学生真正变聪明了。另外一个深刻印象,就是青浦的学校改革与教育研究机构结合得非常紧密,这样教育改革才有希望。希望你们一定坚持下去,定能对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随后,他挥毫题写了“教育改革的楷模”。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等组成的专家组1994年对青浦教改实验成果组织了鉴定。鉴定指出:“该成果是对青浦县实验全过程的精深概括,在教育学理论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实验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范例”,“论文提出的‘学会教学’可与‘学会学习’等当代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思想相媲美,论文提出的理论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L·Shulman)1999年6月在上海“中美数学家高级研讨会”的总结演讲中说:“顾泠沅教授指出,在中美两国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有一个中间地带,我们可以到这个中间地带去寻找和探求一些基本的思想和概念,然后用各种方法把它联成一个网络,就像蜘蛛结网一样,这张网张得越开,涉及到的知识面就越广。”
  &#年7月,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露丝·海霍(Ruth&Hayhoe)将顾泠沅在国际教育教学委员会2004年大会的报告放在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了评点。她说:“这种探寻教师群体发展有效途径的研究,是几千年中国传统中最精髓的东西。它体现了中国认识论血与脉的关系,是个人深厚的经验与体验养成的引人注目的实践智慧,它确实为新思想和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周卫 整理)
  《中国教育报》日第5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黄乃裳 简历 - 名人简历
黄乃裳 简历
黄乃裳(英语:Wong Nai-siong,1849年─日),原名久美(也有写作玖美、九美),字绂丞,号慕华,晚号退庵居士。福建福州闽清六都湖峰(今坂东乡湖头村)人。是中国清末民初的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基督徒。
黄乃裳在基督教美以美会服务多年,又曾参与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运动以及后来的辛亥革命,是清末民初重要的革命家。他同时也是著名的侨领,曾率领福州移民开垦马来西亚砂拉越的诗巫(新福州),诗巫的福州族群繁衍至今。
出身黄乃裳出生于福州府闽清县六都湖峰村,家中世代务农,其父兼为木匠,家境贫寒。黄乃裳少年时半耕半读,以奉养家庭。
皈依基督教同治五年(1866年),基督教美以美会的薛承恩、谢锡恩、李承恩等牧师来闽清传教,黄乃裳与他们研讨教理,是年十一月,黄乃裳与其叔黄福居受薛承恩牧师洗礼,皈依了基督教。信教之初,黄乃裳等人受到了村民的排挤,但由于村人同属于一个宗族,教徒们并没有受到更大的伤害。后来,皈依者渐多。1867年冬,许扬美牧师被派到闽清传道,将黄乃裳收为助手,授劝士职,并向他讲授圣经。自此黄乃裳开始研修英文,接触和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谈到皈依基督教的原因,黄乃裳认为他因为信仰孔孟之道的人言行不一而感到困惑,而在基督教中才找到了胜诸罪恶的途径。
供职美以美会
同治八年(1869年),黄乃裳母亲去世,他一度哀伤成疾。这一年,黄乃裳考进为美以美年议会会员,派主福州东街福音堂传教。1871年起,随许扬美牧师在古田、尤溪、沙县、顺昌、洋口、延平等地传教。1873年夏,黄乃裳与元配谢氏结婚,谢氏是侯官五都谢必福的长女,毕业于公理会保福山中女学校。是年秋,被推举为美以美年议会书记,并连续5年担任该职。
1871年,黄乃裳被保灵牧师(Rev. S.L.Baldwin)聘为文案,此后翻译《美以美会纲例》,作《拜日学之庇哩亚问答》百余册,主办《郇山使者》月报数十册,同时也帮助薛承恩牧师翻译《天文图说》、《圣经图说》和《卫斯理传》,帮助武吉林牧师翻译《丁大理传》、《哥林多注》等书籍,并在业余从事用福州语翻译旧约但以理书的工作。
黄乃裳力倡建立福音、培元、英华3个教会书院。光绪七年(1881年),福州初设英华书院,面对教会中一部分传教士的反对,黄乃裳和英华校长武林吉等人力挺在英华、福音、培元三校传授英文和科学,并与二弟黄乃英等人参与授课。
投身科举在教会期间,黄乃裳有感于教会中缺乏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文人学士和上流社会人才,因此他决定走上传统的科举道路,通过科举仕途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光绪三年(1877年),黄乃裳以第二名中了秀才。光绪甲申年(1884年),黄乃裳父亲病故。光绪二十年(1894年),黄乃裳以第三十名中举人。百日维新前后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黄乃裳的三弟,担任致远舰副管带的黄乃模与邓世昌一起殉国。黄乃裳深慨国家内忧外患,政治腐败,社会堕落,于是弃八股而从新学。他在北京结交了康有为,并参与了公车上书运动。1896年,在福州创办了福建最早的报纸《福报》,鼓吹维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入京会试,被选为拔贡。八次上书要求维新。戊戌变法开始以后,结交六君子,并向李鸿章、翁同讲述新学,与丁韪良、刘海澜讨论变法维新。变法失败之后,遭清政府通缉,乘船赴上海避难,旋即回闽。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黄乃裳回到福建。念及福建民生困难,他想到前往南洋寻觅可以移民垦殖的地点,一方面为穷困的同胞开辟生活的路径,另一方面也为逃避慈禧的专制统治。勘察订约1899年9月,黄乃裳举家来到新加坡,并担任《星报》主笔。在此期间,他到马来亚、苏门答腊、荷属东印度群岛等地勘察移民点。1900年4月,在女婿林文庆的介绍下,黄乃裳前往砂拉越的拉让江流域考察。当时砂拉越地广人稀,荒地众多,因此拉者很希望华人来垦荒。古晋的闽南籍华人甲必丹王长水将黄乃裳引荐给砂拉越第二代拉者查尔斯?布鲁克。1900年5月下旬,黄乃裳以港主的身份与查尔斯?布鲁克订立恳约,选定今日诗巫郊区新珠山为垦区。垦区在拉让江两岸,右起船溪美禄到罗马湾,左起亚山港到开汊港为止。砂拉越政府负责贷款给移民。
开垦诗巫第一批移民1900年9月,黄乃裳与永福人力昌抵闽开始招工。黄在闽清、古田、闽侯等地招到五百余人,而力昌在永福只招到数人。日, 帮办力昌与陈观斗先行率领第一批移民91人由福州乘“丰美”号船动身前往诗巫。这91人都来自闽清、古田,男女老幼皆有,而且来自士农工商医等各行各业。 8日后船抵新加坡。翌年1月12日才接着前往诗巫,其间有部分人离开,因而日抵达诗巫新珠山的第一批福州籍移民一共为72人。第二批移民日,黄乃裳亲自带领第二批535名福州籍移民由福州起航,经厦门来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移民误信谣传以为被“卖猪仔”,一度发生骚乱。黄乃裳矢诚誓言,并得美以美教会林称美牧师前来安抚,骚动才得平息。日,移民们乘船离开新加坡,经古晋入拉让江口,3月16日,船中的古田籍移民在黄师来(王士来)登陆,闽清籍移民前往诗巫登陆。
第三批移民1902年1月,黄乃裳在闽侯、闽清、永泰、古田、屏南、福清等县邑招到五百余农工。黄乃裳租用一艘美国商船,率移民于日由福州启程,经香港直达古晋,6月7日到达诗巫。至此黄乃裳召集的一共1118名福州垦荒者全部抵达[5],其中基督徒占到了三分之二。
垦场经营黄乃裳将诗巫命名为“新福州”。为了经营垦场,黄乃裳前后两次共向拉者借贷4万元,建6间亚答厝于新珠山,作为农工的住处。新珠山早期名为“船溪买 拉”(Sungei Merah),马来语意即红水河,因其水呈红褐色。黄乃裳更其地名为新厝安(马来语:Seduan),期望此地能顺利开垦安家。黄乃裳分给每个农工5英亩地来种植。初来乍到的福州人不习惯当地的气候,多有染病,且要去摸索新的耕作技术,生活十分艰苦。为方便民众,黄乃裳在诗巫埠江边建立店铺,名为“新福州垦场公司”(也叫“新福州总公司”),仅出售米盐糖布和咸鱼等,以福州农工为主顾。因垦场经 营困难,黄乃裳在新珠山、上坡、下坡、黄师来、南村等各垦场收十分之一的捐来维持经营。在诗巫期间,黄乃裳倡建五所教堂,一所小学校。1903年元宵,福州族群与后来迁入的广府族群在舞龙舞狮活动中发生械斗,经黄乃裳与广东侨领邓恭叔等排解才得平息。此后为避免械斗,拉者令福州人往拉让江诗巫以下发展,广府人往诗巫以上发展。这种划分规定直到1941年才被打破。
返乡归国1904年6月,在开垦诗巫4年之后,黄乃裳将垦场的管理工作托付给美国牧师富雅各布(Rev. James Mathews Hoover),悄然回国。
关于黄乃裳回国的原因,据他自己说,是因垦务已成,自己身体又欠佳,且欲回国参与革命事宜。而美以美教会的传记中仅仅提到是因为受孙中山感召而欲回国宣传革命。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垦场的经营不力,黄乃裳债务加重,向移民收捐来维持垦场运转,引起拉者政府的不满,最终迫使黄乃裳离开。刘子政在他的书中提到了当时垦区流传着黄乃裳只抽古田人的捐而不收闽清人的捐等谣言;并且黄乃裳亏欠古田人刘鼎臣药店钱款,被刘鼎臣控诉于拉者政府,导致拉者要求他或是偿清债务,或是取消捐税并离开砂拉越;另外一点就是拉者担心黄乃裳的势力过大,影响他的统治。而中国福州的地方志中将黄归国的原因归结为因黄乃裳拒绝在垦区卖鸦片、开赌场而触怒沙捞越政府,被当局驱逐。
黄乃裳离开后,富雅各布牧师继续带领福州移民垦殖,并引种橡胶,使得诗巫的经济逐步繁荣起来。
辛亥革命前后
光绪二十六年(1904年)7月,黄乃裳在经新加坡抵上海回国,在上海会见了旅沪闽籍学生以及宋教仁、蔡元培、马相伯等人。1905年受聘主办厦门《福建日日新闻》,因美国吞并菲律宾后严格限制闽人移民菲律宾,黄乃裳在报纸中抨击了美国政府,导致报纸被罚停刊,复刊后更名为《福建日报》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6月,黄乃裳在新加坡会见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此后他在国内外各地宣传革命,抨击康梁的保皇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与策划了潮州黄冈起义,同年回到故乡闽清创办教育和实业。
谘议局议员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开始推行立宪,福建成立了福建省谘议局,黄乃裳被推举为常驻议员,他也是当时谘议局议员中唯一一位同盟会会员。在谘议局,黄乃裳提交了大量详细的议案,比如设立水上警察部队、振兴和管理福建的农业与林业、将福建划为4个次级行政单位(原来的是9个)并分别创建农业学校、禁止种植鸦片等等。对于佃农向省谘议局提请的申诉,他站在佃农一边与其它议员进行辩论。1910年,黄乃裳开始担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
参加辛亥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黄乃裳担任英华、福音、培元三校教务长。2月,在福州主办《左海公道报》。福州光复前夕的3月18日晚,他将学生集合于自己家中编为炸弹队。3月19日福州光复,同孙道仁一起率桥南社党部入城安民并组织临时军政府,黄乃裳任政务院副院长兼交通司司长。为解决临时政府的财政困境,他以个人名义电请南洋华侨捐款。
在任上,黄乃裳致力于振兴教育和实业,积极吸引侨商投资。因劳累过度,1912年以病辞职返乡。关于黄乃裳辞职的另一说是,在1912年,福建省政府政务院院长湖南籍军官彭松寿被指责打压闽籍官员,以及策划谋杀一名闽籍官员和一位在报纸上抨击他的记者。黄乃裳不满于彭松寿的暴虐,辞去公职,并积极帮助起诉彭松寿。但在压力下,省法院判彭无罪,直到北京方面施加压力以及彭松寿与湖南军队调离福建以后,省法院才宣判彭有罪。同年,他也辞去了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之职。返乡以后,黄乃裳在闽清兴办教育和水利。
受迫害入狱1914年正月,袁世凯为迫害同盟会会员,指使闽清县知事诬陷黄乃裳阻挠烟禁,并判其无期徒刑入狱。在海内外多方营救下,政府数月后释放黄乃裳,福建省长汪声玲也因处理失当而被撤职。
&出狱后,黄乃裳致力于在闽清开凿福斗圳用于农业灌溉,工程于1919年2月完工。1916年,他在福州创办伸报。
日,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为福建军阀李厚基所不容的黄乃裳离开福建,应邀出任元帅府高等顾问。1921年6月,因身体原因返闽休假。在福建期间,先后被林森和萨镇冰聘为福建省长公署高等顾问。
1924年7月,黄乃裳因肝病回闽清休养。同年9月22日病逝于闽清城关梅城镇。
日,闽清各界公葬黄乃裳于六都湖峰。1979年12月,中国福建闽清县坂东湖头黄乃裳纪念馆落成,翌年,黄乃裳铜像完工。1991年,黄乃裳、黄乃模兄弟陵园被福建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1年成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闽清坂东镇湖头街被命名为“乃裳街”;是年,闽清县城台山公园内的黄乃裳纪念馆落成,并于翌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黄乃裳雕像在闽清坂东镇湖头村落成。
1958年,马来西亚诗巫市命名一条新街为乃裳路。日,诗巫举行垦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为港主黄乃裳纪念像揭幕。1967年,黄乃裳中学在诗巫创办。2001年的3月16日,诗巫福州垦场百年纪念之时,黄乃裳纪念公园和黄乃裳纪念碑开园揭碑。
中国革命1894年起,黄乃裳先后参加了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知非革命不足以救亡拯毙也”,遂转向革命,结交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福建谘议局成立以后,成为谘议局中第一位同盟会籍的常驻议员。辛亥革命中参与光复福州,并在临时军政府中任职。1920年又进入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协助工作。
教会工作黄乃裳早年在美以美会中承担传教工作,1869年考进为美以美年议会会员,1874年被推举为美以美年议会书记,并连续5年担任该职。后来又到教会学校中传授新知识。1910年,黄乃裳开始担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直至1913年冬辞职,其间领导筹建苍霞洲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所。生平翻译和写作基督教作品多部。
社会公益黄乃裳在美以美会中积极推动创建英华、福音、培元三所新学校及教授新知识。1900年,黄乃裳为解决福州农工民生问题,组织福州人向砂拉越诗巫大移民,在诗巫建立了新福州垦场,诗巫的福州族群繁衍壮大至今。黄乃裳一生六次参与办报,分别是《郇山使者》、《星洲星报》、《福建日日新闻》(《福建日报》)、《左海公道报》、《福报》、《伸报》。
黄乃裳在政府中及卸任返乡后,推动了教育、水利、实业等诸多公益事业。比如在闽清筹资修筑了长达26里的“福斗圳”灌溉工程。
宣统年间,万国禁烟会会长丁义华来福建鼓吹禁烟,黄乃裳召集闽中基督徒辅助禁烟,并联合全省教会领袖致信英王,要求杜绝鸦片出口中国,以保全中英邦交。
还有说法认为黄乃裳离开诗巫与他拒绝在诗巫开放鸦片贸易有关。
黄乃裳早年业余从事用福州语翻译旧约但以理书的工作。后来还主编了《福州音普通字教科书》2册,将《戚林八音》中的15标音,36字母和17个拉丁字母相结合,再用拉丁字母拼写福州语。黄乃裳也能说闽南语。
译作?&《美以美教会纲例》(同保灵牧师)?&《天文图说》、《圣经图说》、《卫斯理传》(同薛承恩牧师)?&《丁大理传》、《哥林多注》(同武林吉牧师)?&《美国史略》(同蔚利高)?&《旧约?但以理书(福州语)》
创作?&《主日学之庇哩亚问答》?&《福州音普通字教科书》?&《革除缠足论》(同保灵牧师夫人)?&《宗教观》?&《绂丞七十自序》
上一人物: 下一人物:
::相关人物简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顾泠沅老师 观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