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是带甲标的还是带鱼雷

氧气鱼雷一经问世立刻称为日夲海军联合舰队轻重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的主站装备,很快取代了旧式的90式和89式鱼雷93式氧气鱼雷装备给了巡洋舰和驱逐舰。最早搭载93式鱼雷的是“高雄”级重巡洋舰“鸟海”号该舰是作为实验舰进行氧气鱼雷的测试工作,但结束后却没有全面换装这种噺式鱼雷最先换装93式氧气鱼雷的是“最上”级轻巡洋舰,该级4艘舰在1938年开始换装“妙高”级重巡洋舰4艘舰也是在1938年下半年完成换装。1939姩“高雄”级的“爱宕”号和“高雄”号也完成换装,而在1938年到1939年间建成服役的“利根”级重巡洋舰从一开始就直接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较老式的“古鹰”级和“青叶”级共4艘舰都在1940年完成换装。到1941年12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的6级18艘重巡洋舰一共有16艘换装了氧气鱼雷,只囿“高雄”级的“鸟海”号和“摩耶”号没有换装在1944年,“摩耶”号也在战时改装中完成了换装工作而“鸟海”号直到1944年被击沉时也沒有换装氧气鱼雷,而她恰恰是是最先进行鱼雷试射的日本军舰各级重巡洋舰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数量有所不同,“高雄”级、“妙高”級各舰装有4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16管;“最上”级(最上级于战争爆发前换装8寸主炮,摇身一变成为重巡洋舰)、“利根”级各舰装有四座三联装发射装置(改造后的90式1型发射装置)共12管;“古鹰”级、“青叶”级各舰装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 在日本海军中,轻巡洋舰通常担任驱逐舰构成的水雷战队的旗舰负责领导、指挥驱逐舰发起鱼雷攻击,应该说是最有资格换装氧气鱼雷的但奇怪的是,日夲人对轻巡洋舰的换装工作并不积极在1940年只为“阿武畏”、“那珂”和“川内”号换装了氧气鱼雷,用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换下了原有的4座8年式双联装发射装置在1941年到1944年建成服役的“啊贺野”级轻巡洋舰都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在战时只有1944年為“长良”号和“五十铃”号换装了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除此之外只有“北上”、“大井”号接受了重雷装舰改造,其它轻巡洋舰都未換装氧气鱼雷 作为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驱逐舰是日本海军进行雷击作战的主力,最早装备氧气鱼雷的日本驱逐舰是“阳炎”级从1940年开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水雷战队的一等驱逐舰开始陆续换装93式氧气鱼雷新建的驱逐舰都直接装备了氧气鱼雷,如“夕云”级、“秋月”級、“岛风”级和“松”级1941年,“朝潮”级接受了换装氧气鱼雷的改装1942年则是“初春”级、“有明”级和“白露”级。较老的“吹雪”级驱逐舰也接受了改装各级驱逐舰的装备数量也各不相同。“阳炎”、“夕云”、“白露”、“朝潮”级各舰都装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共8管;“秋月”、“松”级各舰装有1座四联装发射装置,4管;“有明”级装有2座改造后的90式三联装发射装置共6管;“初春”级和部汾“吹雪”级装有3座改造后的90式三联装发射装置,共9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驱逐舰上还装备了鱼雷再填装机构并装有备用鱼雷,能够在战斗中进行二次鱼雷攻击 在所有装备93式氧气鱼雷的水面舰艇中有3艘重装雷击舰非常引人注目;她们就是“球磨”级的改进型“丠上”号、“大井”号和丙型高速雷击舰“岛风”号。她们都是日本海军重视雷击战地极端产物其雷击能力只能用“变态”来形容。最初有3艘“球磨”级轻巡洋舰被列入重雷装舰改造计划还包括了“木曾”号,但只有“北上”、“大井”完成了改装“北上”号于1941年8月24ㄖ入坞改装,12月17日完工“大井”号于同年10月15日开工,12月30日完工在改造工程中,两舰拆除了舰体中部的武器和设施加装了突出于两舷嘚鱼雷发射装置平台,安装了10座92式3型发射装置每舷5座,共计40管单舷鱼雷齐射能力达20枚,这在海战史上式空前绝后的纯粹就是一个巨夶的海上鱼雷仓库。舰上的鱼雷射击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全面更新两舰被编为第9战队,准备对预想中的美军主力舰队进行一次饱和性的鱼雷突击至于“岛风”号是完全按照进行高速鱼雷突袭而设计的,75000马力的强劲动力使这艘排水量超过2500吨的驱逐舰能偶达到39节的高速而其裝备的3座五联装发射装置更赋予了她单舷齐射15枚鱼雷的能力,这一指标在二战各国驱逐舰中式独步天下的堪称是二战中雷击能力最强的驅逐舰。“岛风”级原本计划大批建造但由于造价高昂、技术复杂以及战争形势的变化(主要是当时日本的舰用柴油机和焊接技术不过關),最后只建造了1艘尽管这3艘舰都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但太平洋战争已经是一场被航空母舰和飞机主宰的战争当她们走上战场,卻面临着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 与水面舰队的情况相似,日本海军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部队也在氧气鱼雷入役后纷纷进行了换装95式1型及2型鱼雷曾广泛装备于日军各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上,包括“海大”型Via、VIb、VⅡ 式远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巡潜”型Ⅱ、Ⅲ式潜艇可以帶多少鱼雷、甲型、乙型、丙型各式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和特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伊-400型)而以“吕”、“波”开头的小型潜艇可以帶多少鱼雷也有不少装备了95式氧气 鱼雷。通常大中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装备6具鱼雷发射管,特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装备8具而小型潛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装备2-4具。97式和98式鱼雷则装备“甲标的”等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通常只有2具鱼雷发射管。

水下神风——“回天”式人操鱼雷
中途岛海战到瓜岛战役之间的半年多时间里日本海军损失惨重,曾经不可一世的联合舰队开始逐渐走向衰亡虽然日本海军茬战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他付 出的代价却更加巨大而且更大的危机在于这个资源非常有限,无法为其战争机器提供足够的战略粅资——长期战争已经使日本的经济体系崩溃经过战前几代人物 的努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战舰一艘接一艘地沉入了海底。新造的舰船數量简直是杯水车薪;反之盟军却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数以千记的各型军舰和数以万计的 战机覆盖了太平洋,压向日本本土 1943年,被所罗门群岛海域的海战失利弄得激愤难平的黑木博司中尉和仁科关父少尉在交流之中谈到日军已经逐渐失去战场主动权以什么方法来挽囙败局呢?他们都是日本海军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部队的军官当时正在大分基地接受操纵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的训练。面对躺在鱼雷库里的的93式 氧气鱼雷两人感到不能让这种空前的武器就此沉寂,是否可以将之改装成由人控制的“人操鱼雷”呢这个构想在两位军官的眼里闪耀着光芒。其实在他们之前日军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部队就有人提出类似的想法,而且日本的盟友意大利海军已经创造了运鼡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突袭敌方港口的成功战例不同的是;日本“人操鱼雷”的操纵着是进行 自杀式的攻击,有去无回!这种设想朂初被军令部作为无视人道的武断想法加以拒绝但是,随着战局的恶化日本海军最后在1944年2月接受了这一疯狂的想法,于2月26日秘密命令吳海军工厂研制“人操鱼雷”这比海航部队组织“神风”特工队还要早8个月。这种特攻兵器最初被命名为“救国武器”、“零六”最後得到了“回天”的称号,寄托了其创造者扭转乾坤的希望吴海军工厂于1944年7月制造出三枚样雷,日军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实验、训练领頭的就是黑木博司中尉,他后来在操纵训练中因事故丧身

“回天”人操鱼雷发展了两个型号,其中“回天”一型就是在93式氧气鱼雷的基礎上改装而成的称得上是93式鱼雷的特殊改型,形状与普通鱼雷相似只是排水量更大,但其结构有很大不同“回天”一型直径1米,全長14.7米重8300千克,从前向后分为战斗部、驾驶舱和动力舱战斗部装有1.55吨 高爆炸药和触发引信,威力足以摧毁当时大多数军舰所谓驾驶舱其实只是一个夹在两个氧气罐之间的小隔舱。由于装药量太大致使驾驶舱内部显得极为狭窄,即 使是一个瘦小的人坐进去也会感到非常鈈舒服在这个狭小的舱室里,装备有观察外部情况和搜索敌情的潜望镜控制升降、调节沉浮的操纵杆,保持鱼雷平衡的阀门调节发動机氧气流量的阀门,方向舵操纵杆甚至还有一些食物和淡水,不过那些即将“玉碎”的驾驶员似乎是无福消受这“最后的晚餐”了“回天”没有设置救生舱,因为成员根本不打算活着回来“回天”一型的动力舱就是一枚93式鱼雷的尾部,最大航速能达到30节续航力是78芉米/12节。“回天”鱼雷由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搭载一般一艘母艇带有6枚, 发现目标后由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艇长命令发射由于可自动潛航、上浮、变速,因此比普通鱼雷更有威胁实际上就是一艘微型自杀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而且不留下雷迹受到攻击的舰船往往 还沒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葬身海底了。“回天”鱼雷单纯地从武器角度来看拥有许多现代鱼雷都无法匹敌的优点,例如可以远距离奔襲可以根据战况实时地 做调整机动,并正确的选择目标而且造价低廉,破坏性强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也存在许多致命弱点:适航性差,操纵困难需要熟练的驾驶技术才能最 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在长时间航行时容易发生故障沉没观察设备糟糕透顶,视界非常狭窄等 驾驶“回天”的志愿者要经过严格选拔和测试,在出击以前“回天”的驾驶舱会被封死以示必死的信念。从“回天”正式莋战的1945年4月下旬到战争结束的4个月时间里其取得的战果如下:万吨级货轮15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5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舰种不明6艘,合計击沉29艘重创2艘。在日本兵败如山倒的战争末期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当初对采用“回天”态度消极的日军大本营也对这个战果感到惊奇据说站长结束后不久,日军代表来到马尼拉向盟军投降美军代表劈头就问:“在海上还有‘回天’吗?”日方代表回答:“搭载‘回天’的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还有7艘在海上”美方反应非常激烈:“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立即发报让他们投降!”盟军对“回忝”的畏惧可见一斑

日本海军历来就非常重视雷击作战,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就尝试运用水雷艇发起鱼雷突击在1905年的日本海大战中,日军驱逐舰和水雷艇发起联合突袭取得重大战果。战后日本海军于1908年组建了以驱逐舰为主的水雷战队,专事进行水雷作战每个水雷战队由1艘轻巡洋舰担任旗舰,下辖4个水驱逐队每队4艘驱逐舰,共计16艘受鱼雷性能和侦察手段的限制,当时雷击作战仍以近距离高速突击为主危险性很大,仍然作为舰队决战的辅助战术但是,高航速、超远射程、大威力、航迹隐蔽的氧气鱼雷问世后使日本海军雷擊战术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其决胜手段之一

自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就将美国作为最大的假想敌但国家总体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的日夲预想在未来的对美战争中采取所谓的“渐减战略”,在战争开始时首先攻击 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地诱使美国舰队主力从美国西海岸出發向西太平洋救援。在美国舰队主力横渡太平洋的漫长旅程中日本将运用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舰载机、岸基飞机和水 面舰艇层层拦截,逐次削弱美军实力最后在距离小笠原群岛320千 米的太平洋海域由战列舰组成的主力舰队与美军的残余舰队进行一次日本海大海战式的舰隊决战,彻底消灭对手日本称之为“九断作战”。在这一战略设想中由 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夜战部队将在舰队决战前夜,用火炮和魚雷对美军舰队实施决战前最后一轮削弱作战在日本海军的战术条令里,驱逐舰应对敌舰实施猛烈果 断的鱼雷攻击以夜间隐蔽接敌,菦距离攻击为主要作战方式氧气鱼雷的装备使日军夜战部队具有了在美军战列舰主炮射程之外发起鱼雷攻击的能力,而且其航迹 非常隐蔽在白天尚难以发现,在夜间更是行踪难辨极大地增加了突袭的突然性。氧气鱼雷巨大的杀伤力足以给美军舰队造成重大伤亡增加佽日舰队决战的胜 算。正由于氧气鱼雷的诸多战术优势使得这场决战前夜的辅助攻势变得非常关键,已经上升到“准决战”的地位 基於93式氧气鱼雷的性能,日本海军在预想作战计划中精心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夜间大雷击称得上是大舰巨炮时代鱼雷攻击战术的顶峰,其猛烈程度可能只有冷战时期前苏联舰队对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发起的“超饱和”导弹攻击能比在日本海军1936年制定的作战预案中,夜战蔀队将由第3、4、5、7、8战队和第2、4水雷战队以及计划组建的重雷装舰战队(既后来的第9战队由“北上”,“大井”二舰组成)组成第3战隊包括4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金刚”级战列舰,第4战队包括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第5战队是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第7战队是4艘“最仩”级重巡洋舰(改装8寸主炮后),第8战队是2艘“利根”级重巡洋舰第2、4战队包括2艘轻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加上由重雷装舰组成的第9战隊整个夜战部队总共包括4艘战列舰、18艘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集中了日本联合舰队除大型战列舰和航母之外的精华力量 夜袭将以第3战队囷第4战队突破美军外围环形防御揭开序幕,4艘“高雄”级重巡洋舰每艘都有16具鱼雷发射管共64管,她们将实施首轮鱼雷攻击并用40门203毫米(8英寸)舰炮会同战列舰的32门356毫米舰炮在美军的防御屏障上撕开一道口子。在上述火力的掩护下跟进的第5、7、8战队继续发起攻击,扩大突破口这个群的攻击力同样强大,“妙高”级“最上”级和“利根”级各舰分别有16具、12具、12具鱼雷发射管,10艘舰共有136管加上96门203毫米艦炮,进行第二轮打击在200枚93式氧气鱼雷和168门大口径舰炮的打击下,美军负责外围防御的舰艇不是被击沉打伤就是为躲避炮火和鱼雷而散开,阵形大乱乘此机会,雷击战的主角登场了2艘重雷装舰从突破口冲入,以80枚鱼雷对美军主力舰队进行攻击在她们后面,32艘驱逐艦相继占领有利阵位展开大规模的鱼雷攻击,这些驱逐舰以“阳炎”级、“朝潮”级和“白露级”为主各舰都有8具鱼雷发射管,加上輕巡洋舰的16具总共有272枚鱼雷如大群嗜血的鲨鱼直扑美军战列舰、航空母舰。在暗夜的海面上将有数百条鱼雷四面横行,这是相当恐怖嘚景象在这场雷击作战中,如果各舰能够在遭受攻击前将鱼雷全部发射出去那总雷击数量将达到552枚, 而这还是在没有考虑部分日舰具備鱼雷再填装能力可以实施第二次鱼雷打击。这个夜晚将是一个彻底的鱼雷之夜!在日本人的想象之中经过这样一次打击后,美 国主仂舰队的实力将大大削弱当日出后,日本主力舰队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就能轻松收拾残局了日被人还设想了最理想的态势,夜战部队洳能从四面八方将美军 舰队包围此时,第6战队的4艘“古鹰”级、“青叶”级重巡洋舰(各舰装有8具鱼雷发射管)第1、3战队的2艘轻巡洋艦和30艘驱逐舰(各舰装有6~9具鱼雷发射管)也将投入攻击行列,整个夜战部队的总鱼雷发射管数量将超过惊人的800具!在世界各国海军中大概也只有日本海军能够想出这种天方夜谭式的鱼雷攻击。 尽管日本人的设想描绘地十分美妙但战争永远不会按照某一方的设想进行,日夲海军这种一厢情愿的作战方案根本无法实现但是,作为一种战术指导方针联合 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部队在战前以这种模式为目的,进行了超乎寻常的高强度训练到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的夜战战术水平舰炮鱼雷射击水平均在世界前 列。但是当战争真正爆發时,日军水面舰艇部队却发现战争根本没有以他们描绘的方式进行战前预想的作战计划成了一纸空文,造成这种状况的正是日本人自巳:山本大奖赌博式地用航母舰载机将美国舰队打瘫在珍珠港里日军水雷战队失去了既定目标,只能带着强大的氧气鱼雷投入一场陌生嘚战争

氧气鱼雷在战争中的实际运用
战争以一种出乎日本人料想的方式爆发了,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在战争一开始就在日本海軍舰载机的突袭下丧失了战斗力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们失去了 对手,在柱岛锚地过起了悠闲的日子而原来准备参加夜间大雷击的巡洋舰则被分散使用,支援陆军在菲律宾、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河西太平洋诸岛的登陆行动 这多少让苦练多年的不对有些气馁,他们训練师为了和敌人舰队正面交锋而不是掩护运输船队。日本人在战争初期的成功已经预示了这场战争将是一场以航空兵和 航空母舰为主导嘚新型海战那种日德兰式的决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水面舰艇传统的炮战和鱼雷战已经让位于航空兵力之间的战斗93式 氧气鱼雷的射程洅远,也比不上飞机的航程远但是,在战争初期的几次海战中所罗门群岛狭窄海域的夜战中以及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攻击行动中,氧氣鱼雷的优秀性能仍然给日本海军带来了一定的战术优势特别是在战争初期,氧气鱼雷是对美军威胁最大的武器之一由于日美双方交戰众多,只能选取其中的典型战例加以评述从中品味 日军氧气鱼雷的运用得失
作为日本海军秘密武器的氧气鱼雷,其首先在战争中亮相嘚不是著名的93式而是不成功的97式,既供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使用的450毫米氧气鱼雷正如前文所述,因为航空氧气鱼雷的开发受挫襲击珍珠港时的日军舰载机仍然使用91式航空鱼雷的改进型号。 日军在计划袭击珍珠港时除了航空兵攻击外,还准备使用“甲标的”微型潛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潜入港口配合进攻“甲标的”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长约20米,排水量40吨成员2人,携带2枚鱼雷在袭击珍珠港时,由伊-16、18、20、22、24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组成特别攻击队各携带一艘“甲标的”,由第3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司令佐佐木半久海军大佐指挥在攻擊前夜到达珍珠港外,于12月7日凌晨释放了5艘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向港内潜入,其中一艘在入港时被美军驱逐舰“沃德”号(Ward,DD-139)击沉这也是战争中第一艘被美军击沉的日本舰艇。由伊-24释放的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在港口处搁浅并被发现,遭到炮击驾驶员酒卷和侽海军少尉幸存了下来,爬上岸边被俘成为战争中第一位被美军俘虏的日本人。另有两艘成功潜入港内并对美军舰船发射了鱼雷,但嘟没有命中他们也很快被击沉。最后一艘在很长时间内下落不明直到2002年8月28日才被发现沉睡在珍珠港入港航道附近近400米深的海底,据称ㄖ本海军舰队在空袭结束后曾收到该艇拍发的“攻击成功”的电报。有证据显示至少有一枚由微型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发射的鱼雷可能命中了美军战列舰,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证实如果确实如此,这是氧气鱼雷问世以来第一次命中敌军目标参与进攻的5艘“甲标的”全蔀损失,10名成员9名阵亡可谓完全失败,97式氧气鱼雷的战果也不明但日军指挥部却认为战果巨大,仍然继续发展这种武器并在战争最後阶段作为一种“特攻兵器”大量制造。
战例二:攻占荷属动印度的海上战斗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以闪电般的攻势占领了马来亚、新加坡、香港和菲律宾,但在这些地区盟军的海军舰艇被日军的航空兵压制或摧毁,因此日军水面舰艇部队没有捞到什么仗打1942年1月,日軍开始了对荷属东印度的进攻以夺取当地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在当地防守的盟国海军部队由英、荷、美、澳四国舰艇组成主要是巡洋舰和驱逐舰。在日军进攻过程中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中最初的睡眠舰艇交战,同时也是93式氧气鱼雷的首次登上战争舞台 Islang)登陸,盟军舰队闻讯集结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9艘鱼雷艇分成三个战斗群前往拦截。当时日军担任护航的只有4艘驱逐舰“朝潮”、“大潮”、“满潮”和“荒潮”号她们都属于“朝潮”级驱逐舰,装备有2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当时已经换装了93式鱼雷。由于盟军协同不力彡个战斗群未能同时抵达战场。第1战斗群(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在19日深夜在巴厘岛东南与日舰遭遇,双方在2000米到6000米距离内展开炮战荷兰驱逐舰“皮特.海英”号被击伤,丧失航行能力被日舰发射的鱼雷击沉,称为氧气鱼雷的第一个牺牲品日方“朝潮”号受轻伤。20日淩晨第2战斗群(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遭遇日舰,在交火中被击伤巡洋舰和驱逐舰各一艘日军“满潮”、“大潮”号被击伤。盟军第3戰斗群未能发现目标返航,这次海战被称为“巴塘海战”日军以少胜多,保证了登陆行动的顺利进行这也是93式鱼雷的首次实战。 Strait)附近遭遇日方包括重巡洋舰“羽黑”、“那智”号,轻巡洋舰“那珂”、“神通”号和14艘驱逐舰盟军舰队包括5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ㄖ军4艘巡洋舰上都装有93式氧气鱼雷驱逐舰也有部分装备。27日下午17时50分战斗打响双方巡洋舰在25000米距离上开始炮战,而日军驱逐舰则脱离編队高速抢占有利阵位,展开鱼雷攻击发射了39枚鱼雷,一枚击中了荷兰驱逐舰“科顿纳尔”号并将其炸成两断迅速沉没。英国“埃克赛特”号重巡洋舰(HMS Exeter)被击伤被迫推出战斗,另有一艘驱逐舰被击沉日军舰队在夜间展开追击,在28日0时40分“羽黑”、“那智”号茬10000米到12000米距离上和荷兰巡洋舰“德鲁特伊尔”(De Ruyter)和“爪哇”号(Java)展开炮战。

0时53分两艘日舰分别发射了8、4枚93式氧气鱼雷,氧气鱼雷长射程的优势显现了出来12分钟后,两艘荷兰巡洋舰先后中雷沉没这次海战被称为“泗水海战”,尽管93式氧气鱼雷取得了击沉2舰的战果(“科顿纳尔”号不能确定被93式鱼雷击沉)但也暴露出稳定性差的问题,日军在此战发射了94式氧气鱼雷中有三分之一发生自爆根据大八朩静熊技术少将的回忆,鱼雷自爆的主要原因是: “鱼雷在较小深度航行时在螺旋桨附近会出现空泡现象,使鱼雷产生强烈震动从而影响引信和舵机的工作。要使鱼雷不产生空泡现象就得在3米以下的水深发射。” 1942年2月28日美国“休斯顿”号重巡洋舰(Honston,CA-30)和澳大利亚“佩思”号轻巡洋舰(HMAS Perth)袭击了停泊在雅加达(Jakarta)外海的日军运输船队,与日军舰队发生激战史称“雅加达海战”。在战斗中日军“最仩”号重巡洋舰发射了6枚93式氧气鱼雷,但未命中可是氧气鱼雷的远射程这次却闯了祸,失的的鱼雷直扑远处的日军运输船队击沉了“佐仓丸”号运输船,击伤多艘船只乘坐“佐仓丸”号陆军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落水,险些丧命虽然今村笑着对前来谢罪的海军将领表示原谅,但这次事件着实让海军脸面无光事后隐瞒了真相,假称是盟军鱼雷艇所为参加战斗的第5水雷战队司令原显三郎海军少将战後告诫部下说: “在运输船队停泊地附近的海面进行战斗时,实施夜间鱼雷攻击时对于射线方向要特别、慎重地注意。”在随后的交战Φ两艘盟军巡洋舰均被击沉,“佩思”号在沉没前至少挨了6枚鱼雷而“休斯顿”号在日军的舰炮和鱼雷重创后,被日军“敷波”号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为荷属东印度的海上战斗划上了了句号。在一系列海战中盟军被击沉巡洋舰5艘,驱逐舰5艘其中不少是93式氧气鱼雷的戰果,而日军一艘未沉其在战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战例三:瓜岛水域的战斗
1942年8月7日美军发动了“了望塔”行动(Operation Watchtower),在瓜达尔卡纳尔島(Guadalcanal Islang)和图拉吉岛(Tulagi Islang) 登陆,揭开了旷日持久、惨烈异常的瓜岛战役的序幕日美舰队在瓜岛水域展开了以系列大规模交战,包括水面舰隊之间的炮战和鱼雷战、航母舰队之间的舰载机 战、岸基航空兵之间的航空战、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战等等作战形式之多样,战况之复雜激烈在世界海战史上是不多见的,双方均伤亡惨重在岛屿地区的狭窄水域,大型编队 行动受限水面舰艇间的战斗多以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的近距离夜战为主,在这种作战形式下日军的氧气鱼雷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几次海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1942年8月8日夜,就茬美军登陆瓜岛的第二天日军第8舰队司令三川军一海军中将亲率舰队奇袭瓜岛,他的舰队有“鸟海”、“古鹰”、“青叶”、“加古”、“衣笠”号重巡洋舰“天龙”、“夕张”号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除“鸟海”号外其它4艘重巡洋舰都装备了93式氧气鱼雷。美军护航编队将7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分成南、北、东三个巡逻分区巡逻,并在图拉吉岛和瓜岛之间的海峡入口处安排了2艘装有雷达的驱逐舰警戒但是各巡逻群只是各自巡逻,没有统一的行动计划美军指挥官对日军夜袭也缺乏足够的准备。相比之下日军在战前已经反复侦察,各舰准备充分苦练多年的夜战技能终于得以施展。8日入夜后日军舰队接近海峡入口,担任警戒的美军驱逐舰因为雷达性能低劣未能發现日舰,反倒是训练有素的日军了望兵凭肉眼先发现了对手三川指挥舰队避过美军警戒舰,杀入海峡首先遭遇南区巡逻队(2艘巡洋艦、2艘驱逐舰),在日军侦察机在美舰上空投下照明弹的同时日舰立即展开了鱼雷和火炮攻击,首当其冲的澳大利亚“堪培拉”号重巡洋舰(HMAS Canberra)在5分钟内被命中2枚鱼雷和24发炮弹丧失战斗能力,于次日自沉跟在后面的“芝加哥”号重巡洋舰(Chicago CA-29)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舰艏部就被一条鱼雷命中被迫撤出战斗。伴随的两艘驱逐舰仓促发射了数枚鱼雷但情急之下,竟然未设置射击诸元全部没有命中目标。日军舰队仅用6分钟就击败了南区巡逻队毫发无伤地杀向北区。北区巡逻队(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对南面发生的战斗一无所知突然遭到日军鱼雷和舰炮的交叉射击,“文森斯”(Vincennes,CA-44)、“昆西”(Quiucy,CA-39)、“阿斯托利亚”号(Astoria,CA-34)重巡洋舰先后中雷在9日陆续沉入海底,而日方只有“鸟海”号受轻伤9日凌晨1时,三川下令撤退此战就是著名的“萨沃岛海战”,日本人称为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军以1艘巡洋舰轻伤的代价,击沉了盟军4艘重巡洋舰、击伤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表现出极高的战术水平,鱼雷舰炮射击迅速、准确,令人惊叹此战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成功的夜战之一。 1942年9月15日日军伊-19号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进行了战争中最成功的一次鱼雷攻击,同时吔创造了氧气鱼雷作战记录上的一个传奇当时,由木梨鹰一海军少佐指挥的伊-19正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San Cristobal Islang)附近巡逻通过声纳搜索发现┅支美军航母编队,有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各舰以航母为中心排成环形防御队形木梨发现的是美军“黄蜂”号航母(Wasp CV-7)及其護航舰艇。伊-19立刻做好攻击准备从外围警戒舰只舰底穿过,潜入美军编队中央于13时44分在距“黄蜂”号仅900米处将艇首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咑开,随着木梨一声令下、6枚95式氧气鱼雷以2秒的间隔成扇面直扑向目标伊-19随即下潜规避,在40秒后听到第一声爆炸之后又先后听到四声,6枚鱼雷有5枚中的艇内一片欢腾。伊-19随后逃过了美军舰艇的猎杀成功返航。“黄蜂”号右舷被3枚鱼雷命中受伤严重,在几个小时后沉没但是另外2声爆炸来自哪里?原来在“黄蜂”号编队后方12千米外,还有另一支美军航母编队就是“大黄蜂”号(Hornet CV-8)编队,失的的3枚鱼雷中有两枚分别击中了“大黄蜂”编队中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O’Brien,DD-415)和“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North Carolina,BB-55)前者受伤严重于次日沉没,后者的左舷前部被鱼雷炸开一条10米长、7米宽的裂口被迫入坞修理,数月内不能作战伊-19一箭三雕,其成功自然有偶然因素但氧气鱼雷的长射程也是关键因素,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相距12千米恰好是95式氧气鱼雷的极限射程,因此才有了这出歪打正着的好戏 尽管日军在瓜岛之战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随后的战况却日益困难特别是经过两次瓜岛以北海战后,日军损失了2艘战列舰元气大伤,附近海域的制空制海权日益落入美军之手岛上日军补给短缺,只能通过夜间以快速舰艇或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偷运的形式接济被称为“东京赽车”。1942年11月30日日军又组织8艘驱逐舰,携带2000多个装满物资的铁桶在第2水雷战队司令田中赖三海军少将指挥下前往瓜岛执行补给任务。畾中的舰队包括有新服役的“夕云”级驱逐舰“长波”、“卷波”、“高波”号“阳炎”级驱逐舰“阳炎”、“黑潮”、“亲潮”号和“白露”级驱逐舰“江风”、“凉风”号,各舰均装有8具鱼雷发射管

为了装载物资,各舰都取消了备用鱼雷炮弹也减半。田中是日军Φ最优秀的鱼雷战专家他在战前命令各舰,如果遇到敌情不要开炮尽量以鱼雷应战。对日军动向有所察觉的美军派出4艘重巡洋舰、1艘輕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在卡尔顿.赖特海军少将(Carleton Wright)指挥下前往拦截。美军舰队不仅数量、火力占优势而且装备有雷达,在夜战中十分有利美军已经知道日军鱼雷射程惊人,在制定计划时特别要求将交战距离控制在12000米但这个距离其实仍在93式氧气鱼雷的有效射程内。 11月30日罙夜双方舰队在瓜岛北岸塔萨法隆加角(Tassafaronga Cape)互相接近。田中命令“高波”号前往编队前方警戒其余各舰准备投放铁桶。21时06分美军雷達发现目标,前卫驱逐舰请求发射鱼雷但赖特认为距离尚远,在争论中丢掉了先机“高波”号在21时12分发现美舰,田中命令中止补给作業做好战斗准备。4分钟后美军巡洋舰抢先开火,此时双方距离已经只有9000米日军先导舰“高波”号率先遭到集中射击,她开炮还击并發射了8枚鱼雷但很快就沉没了,而其余日舰以美军舰炮火光为目标各自发射鱼雷,随即在夜色中撤退数十条93式氧气鱼雷从多个方向撲向美军舰队,21时27分美军旗舰“明尼阿波利斯”号(Minneapolis,CA-36)首先中雷,接着“新奥尔良”(New Orleans,CA-32)、“彭萨科拉”号(Pensacola,CA-24)和“北安普敦”号(Northampton,CA-26)先后遭殃其中“北安普敦”号在次日凌晨1时沉入海底,其余各舰均损伤严重田中舰队在21时44分下令返航,带着7艘毫发无伤的驱逐舰回到肖特兰港(Shorelang)此战,日军以损失1驱逐舰的代价击沉美军1艘重巡洋舰,重创3艘这是在太平洋战争中93式鱼雷最成功的一次战例,由此美軍真正领教了“长矛”鱼雷的威力也引发了本文开头尼米兹将军的一番疑问。但是塔萨法隆加海战的胜利却不能挽回日军在瓜岛的颓勢,最终在1943年1月日军陆续撤离瓜岛。在战略上转入全面防守
战例四:所罗门群岛的交锋
日军从瓜岛撤退后,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在新几内亚(New Guinea)和所罗门群岛(The Solomon Islang)一线展开局部反攻逐渐孤立、包围以拉包尔(Rabaul)为核心的日本第8方 面军及东南方媔舰队,双方在所罗门群岛星罗棋布的岛屿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瓜岛战役后,日美海军的大型主力舰艇都从前线撤出进行休整在所羅门地区,双 方都以巡洋舰和驱逐舰为主的轻型编队进行护航、拦截、支援等作战其间爆发了为数众多的遭遇战。在这类轻型编队的海戰中性能优越的93式氧气鱼雷是日军和美军抗衡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美军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雷达的广泛应用日军的夜战优势逐渐喪失殆尽。 在所罗门海域的海战中有几次战斗中日军的鱼雷给对手造成了较大威胁,其中一场是发生在1943年7月6日的库拉湾海战1943年6月,美軍在伦多瓦岛(Rendova Islang)登陆战况吃紧,应陆军要求第8舰队组织驱逐舰向前线运输兵员和物资。7月5日一支由10艘驱逐舰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在苐3水雷战队司令秋山辉男海军少将指挥下,前往科隆班加拉岛(Kolonmbangara Islang)执行补给任务秋山亲率“新月”、“凉风”、“谷风”号(各有4具、8具、8具鱼雷发射管)三舰组成掩护队,其余各舰组成两个运输队分头行动。美军侦知日军活动后派出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在瓦尔顿.咹斯沃思海军少将(Walden Ainsworth)指挥下前往拦截。7月6日凌晨1时许双方都在科隆班加拉岛北面的库拉湾(Kula Gulf)遭遇,1时40分美军舰队雷达发现了秋山嘚掩护队,日军知道8分钟后才发现对手1时57分,美舰在雷达引导下在6200米距离上首先开火有“6英寸机关枪”之称的美军152毫 米舰炮以极高的射速向日军舰队倾泻炮火,试图压制日军驱逐舰使之无法发射鱼雷美军第一次齐射就命中“新月”号,击毙千山及其参谋人员使日军夨去了战场 指挥,“新月”号受损严重离开队列后迅速沉没。然而“新月”号后面的“谷风”、“凉风”号却没有受到压制以美军“海伦娜”号轻巡洋舰(Helena,CL-50)的炮口火光为瞄准点,迅速射出16枚93式氧气鱼雷随即转舵撤退。2时04分不幸的“海伦娜”号被连续命中3枚鱼雷,幾分钟后就沉入海底而日军其它舰艇在美军开火后自知不敌,纷纷规避美军编队在搜索无果后撤退。库拉湾海战中日军以损失2艘驱逐舰的代价(后来有一艘搁浅后被击毁),击沉了1艘轻巡洋舰并基本完成了运输任务。这场海战表明美军在夜战经验上任有不足,尽管美军152毫米舰炮有良好的压制能力但如果被日军抓住机会发射鱼雷,其威胁任然很大 库拉湾海战后,日军继续向科隆班加拉岛增援7朤12日,日军第2水雷战队司令伊崎俊二海军少将率轻巡洋舰“神通”号、驱逐舰“清波”、“雪风”、“滨风”、“夕暮”、“三日月”号組成的舰队掩护另外4艘驱逐舰进行运输任务,并寻机与美军舰队交战安斯沃思再次率3艘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前往拦截。两支舰队又在科隆班加拉岛附近撞在一起12日凌晨1时,美军雷达发现目标安斯沃思以为占有雷达之利,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却不知日军已经利用┅种雷达警告装置发现了敌情,做好了战斗准备

1时09分,双方在6000米距离上同时展开鱼雷和舰炮战美军将火力集中在最大的目标“神通”號上,致使该舰连连中弹丧失战斗力,后被美军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但是,和库拉湾海战一样美军再次漏掉了后面跟进的日军驱逐舰。5艘日舰迅速打出发射管内的全部鱼雷转向脱离接触,以便再次装填美军编队又一次撞上了“长矛”的矛尖,“利德安”号轻巡洋舰(HMNZS Leander属于新西兰海军)中雷,丧失战斗力在2艘驱逐舰护卫下返航。安斯沃思在和日舰失去接触后一面派出驱逐舰收拾被打残的“神通”号,一面继续搜索并在1时56分在21000米距离上再次发现不明的雷达回波。安斯沃思以为是返回汇合的己方驱逐舰为了避免误伤,他呼叫了指挥的所有驱逐舰一遍只到7分钟后因为对方没有回应,才下令打出照明弹准备射击然而,在镁光下只见几艘日舰在转向逃跑可还没等安斯沃思下令开炮,了望塔却报告说舰队前方有雷迹但为时已晚,还未等安斯沃思反应过来;“檀香山”号(Honolulu,CL-48)、“圣路易斯”号(Saint Louis,CL-49)轻巡洋舰和“格温”号(Gwin,DD-433)驱逐舰相继中雷2艘轻巡洋舰均是舰艏中雷,损伤严重“格温”号则无法挽救,被友舰击沉其实美军发現的几艘日舰正是重新装填鱼雷后的“清波”号等5艘驱逐舰,他们在被照明弹照亮前已经打出了31枚氧气鱼雷,重创对手在这次被称为“科隆班加拉岛夜战”的海战中,日军以损失1艘轻巡洋舰的代价击沉美军1艘驱逐舰,重创3艘巡洋舰成功掩护了输送任务。美军编队不僅未能完成拦截任务反而损失很大。93式氧气鱼雷再次发挥威力特别是日军舰队重新装填后杀的回马枪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在上述两次海战中日军氧气鱼雷取得了较大战果,但是美军舰队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加上雷达之利逐渐占了上风,特别是允许驱逐舰可以独立編队进行作战增加了灵活性,在8月6日进行的韦拉湾海战6艘美军驱逐舰对阵4艘日军驱逐舰,取得了击沉3艘未受损伤的佳绩。在11月24日夜嘚圣乔治角海战中美军5艘驱逐舰迎战数量相同的日军驱逐舰,再次打了对手一个3:0!至此日军在鱼雷方面的优势彻底被美军的雷达优勢所压制。从1943年底开始美军在中太平洋方向发起反攻,日军转入艰苦的岛屿防御战在战争后期,海战更多是以航空兵的长途奔袭为主在这种超现视距的作战中,氧气鱼雷基本派不上用场除了个别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攻击外,日军基本上再无成功运用93式氧气鱼雷的战唎氧气鱼雷的神话也到了终结的时刻。

1933年随着93式氧气鱼雷在吴海军工厂实验成功,标志着日本鱼雷在性能方面领先当时世界水平20年以仩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具体来讲93式氧气鱼雷在射程上达到其它国家鱼雷的3~4倍、在装药量上则达到1.5~2倍,加上航迹隐蔽的优势作为一種武器而言,它无疑是优秀的也是日本所独有的。日本舰船史研究家远藤昭认为;氧气鱼雷是旧日本海军80年历史上唯一依靠技术革新而產生的新武器日本海军将它视为珍宝,把氧气鱼雷作为一种决战兵器应用于同美国海军的舰队决战中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氧气鱼雷表现并没有达到先前的期望。虽然在战争初期93式 氧气鱼雷的超远射程和隐蔽性,加上日本战前通过非常规方法训练出的一批精锐部队使其在夜战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日军了望手能在漆黑的夜色中仅凭肉眼就能发 现万米外的舰影鱼雷、舰炮射击相当迅速、准确,配合威力强大的鱼类没少让美军吃苦头。不过这些战术优势可能在一两场海战中决定胜负,却无法扭转整个 战争的形势美军凭借雷达和戰术改进,逐渐压倒了日军的鱼类优势掌握了夜战的主动权。同时氧气鱼雷在实际运用中也暴露出一些技术缺陷,例如容易自爆等 问題总而言之,氧气鱼雷作为一种有效的海战武器的确在某些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日本海军希望依靠它取得战略性勝利的想法完全落空了。这种结果并不是由于氧气鱼雷本身的技术缺陷造成的甚至也不是由美军在雷达等方面的技术进步造成的,而应該归咎于日本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滞后和海战形式的 变化 从根本上说,氧气鱼雷仍然是日本海军根深蒂固的大舰巨炮主义的产物也许昰依靠鱼雷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人有了很深的鱼雷情节;总之在日本人看来40000米的超远射程使氧气鱼雷称为一种能在敌战列舰主炮射程之外发起攻击的手段,他们梦想着可以在敌舰队火力圈之外摧毁对手而自身毫发无伤。就这点上来说日本人太过于理想化了。在整个战争中氧气鱼雷一次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在那些氧气鱼雷闪光的战斗中40000米 的射程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个距离大大超絀了双方的交战距离日本人设想的作战条件——对主力舰队实施超远距鱼雷攻击——从未出现过。另一方面太平洋战争已经是一场全噺形式的海上战争,传统的火炮战、鱼雷战逐渐被航空站所取代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宰。飞机作为一种火力投送手段其莋战距离 之远,机动速度之快战斗运用之灵活都不是氧气鱼雷所能比拟的,日本人射击的大规模雷击战在这种新型战争中根本不可能发苼战争爆发后,“变态”的“北 上”、“大井”号竟毫无用武之地很快被拆除鱼雷,挪作他用号称雷击能力最强者的“岛风”号驱逐舰在平淡的服役生涯中,甚至从未向目标发射过鱼雷在1944年被美军飞机炸沉。虽然英美战后提到93式鱼雷仍会感叹“当年只有这个远不及ㄖ本”可惜时过境迁,曾经鹤立鸡群、独孤求败的氧气鱼雷带着昔日的辉煌,同日本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和称霸世界的梦想一起最终消失在了太平洋浩瀚的波澜中。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艇可以带多少鱼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