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宁波新材料联合研究院研究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研究什么
社会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两点: 第一,从使用语言的人和集团与社会的联系上来研究。第二,从更大的范围对某语言社会以及个人使用的语言进行研究。一、传统 (一)语言学 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他们以语言中的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由此可见,早在时期,我国学者就持有与&约定俗成派&相类似的观点。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由于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公元前428&348年)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的论战中持中立态度。他认为,有些词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有许多词,其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联系是无法判断的。他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位坚定的&约定俗成论&者。他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有规则可循的。他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王宗炎:评陈原《社会语言学》
评陈原《社会语言学》
本文发表于《读书》1984年第12期
—245页)。如此实事求是,是难能可贵的。这是特色之三。
这是英语cake的音译)也注出什么时候北京什么店里曾经出售,十分周到(318页)。缺点是全书无索引,有什么问题要查哪一页谈过,极费工夫。印书而不编索引,这是中国出版界的长期流行病,至今还不为负责人员所注意。作者在出版界有影响,我们希望他能治一治这个不大不小,又疼又痒的病。
于一九六四年第一次提出的(3—6页)。
。社会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社会变化引起语言变化。关于这,作者从布赖特那里得到了启发,可是在处理各种问题时,他仍然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
和乔姆斯基派 (Chomskya
)都过分强调语言系统的独立性而忽略语言的社会背景和使用条件,所以有识之士不得不起而纠正他们的偏向。以具体研究项目和调查技术而论,近年来确是大大增多了,细密了,深入了,可是从总原则看,所谓“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只不过是“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简化说法而已。
第一至第九章)基本上是导论,后半部(第十至十六章)才是正文。
最初认为语言是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的,不是马尔,而是波格丹诺夫(A.A.Bogdanov,一八七三——一九二八)(15页)。(2)无论是法国的列维·布留尔(Lucien L&vy-Br&hl,一八五九——一九三九)也好,一八八四——一九三九)和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一八九七——一九四一)也好—102页)。这些问题牵涉很广,既要考证历史事实,又要查对外文资料,我们留待专家们讨论。
页)。话说得如此一针见血,西方人看见也会点头称是吧?
即避讳)和委婉语,都有可观之处(但有个别地方我们不同意,见下文第三节)。最后一章(第十六章)猜想未来的国际辅助语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并且是苏联语言学家爱谈的题目,可是眼下就进行讨论,似乎为时过早。
页)。一163页所复制的旅行指南和旅馆招贴中的十几个图形,不见得全是社会语言学专著所必不可缺的内容吧?另一方面,、多语域(registers)现象,都是重要问题
“衣服”是抽象名词吗?作者说是,我们以为不是。
  现代儿童说,
  “我不穿衣服。”
  “这衣服我不穿。”
  “衣服,我不要穿。”
他通常用的是类名词,概括性名词,抽象名词,他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细分说是上衣,外衣,内衣,茄克,胸衣,背心,衬衣,连衣裙……等等,他只说“衣服”。  
那么,究竟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儿童能常常说出抽象称
  呼呢?主要因为社会生活条件不同。
这自然是一种抽象)才得到的名词,都是抽象名词。这个看法,恐怕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吧?
什么是“异化的语言”或“异化语言”呢?作者用了这个有哲学意味的词,可是我们摸不清它的意义。
是英语名词,借到汉语来,就成为“沙发”。可是能说这样一来,汉语就成为“异化的语言”了吗?我们看不能,因为汉语的整个系统依然如故,只添了一个新词。能说英语因此就成为“异化的语言”了吗?我们看也不能,因为英语的整个系统原封不动,一个词也没丢。能说sofa或者“沙发”是“异化的语言”吗?看来也理由不足,因为sofa依然是英语名词,没有脱离英语而摇身一变,成为什么别的东西,“沙发”是创造出来的译名,它是新东西,可是本身并没有“异化”或变动,只是被吸收为汉语词汇的一个成员而已。
 借词在进入一种异化的语言后,经过若干时期的社会实践,人们已经公认非要它不可了。
但是民族(种族)中专有的事物名称或动作,记录这种东西的语汇作为借词进入别的语言后,一般地不会消亡,不管在初接触时碰到的是多么不准确或不可考的情况,这种借词却在异化语言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language”吧?如果是,为什么不称为“借入语”呢?
意译的外语名词,例如“激光”,应不应该叫做借词呢?作者说应该,我们不敢赞同。
,德语所谓lehnwort,都是这个意思。“激光”是用汉语原有语素创造出来的新名,并没有从laser借到什么东西,这是自力更生,白手兴家,怎能说是靠外资兴办的企业呢?
一九八三)说,借词即外来语,所举的例子是“苏维埃”、“布尔什维克”、“马达”、“沙发”。《辞海》(一九七九)也说,借词即外来语,所举的例子是“苏维埃”、“沙发”、“马达”、“芭蕾舞”、“浪漫主义”、“冰淇淋”、“场合”、“手续”。
—295页)。
,严格说来是“译借”,不过也不妨称为借词。至于第五种,只能叫做译语,不能叫做借词或外来语,因为那外来的东西是概念(内容),不是词(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统一体)。
 现代语言拜物教是特定社会的产物。
“现代”,“拜物教”,“特定”,“社会”)或者五个(加上“产物”)。何去何从,请大家决定吧。
语言是否生理现象呢?作者的说法是前后不一致的。有时他好像认为是,然而有时却又一口咬定:不是。
—33页,作者按照恩格斯的论点强调说,分音节的有声语言是人类所特有,“没有发现哪一种动物是会讲分音节的有声语言的”。语言有声音,那是摇唇鼓舌等等生理活动的结果,语言有音节,那是吐气、闭气等等生理活动的结果,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吧?可是在12页,作者却又斩钉截铁地说:“语言不能认为是生理现象”。如果语言不是生理现象,那么它的声音和音节是从人体以外的东西发出来的吗?
语言是否心理活动呢?关于这,作者也是游移不定的。他有时说是,有时又说不是。
页,作者下了断语:“脱离了逻辑思维,就不能形成语言。”逻辑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由此可见,语言是不能脱离心理活动的。可是在13页他又说,“人碰到一种能引起强烈心理活动的场面(例如恐怖场面)时,并不一定导致语言活动。心理活动不能导致语言活动,语言从而也很难说是一种心理活动。”
逻辑思维)导致语言活动时,语言是不是包括心理活动呢?我们还要问,有没有不由心理活动导致的语言活动呢?
页说得对,那么13页就说得不对了。
关于科技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作者的论断前后不一致,看法也欠全面。
-259页举ca
ette一词为例,说到电子科学飞跃发展时,这个词便取得“盒式录音带”的意义。接着说:“语汇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一般地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当社会生活发生急剧变化时,某些语汇的出现频率会大大增加。”这话完全对。
页,作者可不是这样看的。他说:“科学技术发展导入了很多新语汇,它们不改变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汇,但是它们却丰富了人们的语汇库。”这话可叫人难以索解了。
似乎永远封闭在研究所和高等学府里),“不改变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汇”呢?你到店里要买一块电子手表,你能不用“电子手表”这个科技新词,而另用一个先前的基本语汇早已给你准备好的什么词吗?
至79.9毫米”(264页)。又如“输入”(电学的i
ut),“放射”(原子化学的ra-diation),“存储”(电脑的storage),都由常用词变为科技新词,取得了专门意义,这也是一般人都知道的。
科技语汇和基本语汇各有领域而又互相穿插,好比连环那样一个套一个,并非楚河汉界,彼此无关。(2)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这两种语汇会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充实。此无他,“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而已。
作者希望科技术语能国际化,许多人也有此希望,可是他以为在中国,科技术语不易制定,科技术语借词不易写定,是由于“现代汉语的书写系统不是拼音的”(321页),这未免把本应由汉语负担的责任推给汉字了。他只看见汉字的短处,可没看见汉字的长处。
不能直接借用,要译为“氚”,读作川(这个读法一般人都不懂),这诚然是个麻烦(见322页)。可是就让你废除了汉字,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或者别的拼音文字,把tritium原封不动地写在你的汉语文章里,那没学过英语的中国人就会念出['triti&
=2419&m]这些音来吗?还是不会。大家知道,[tri],[ti&
=2419&m]这些音节,汉语里是没有的,引进写法,并不能改变汉语的语音。问题不在于怎么写,而在于汉语音系与其他语言不同,只要你说的是汉语,你就不能做到把科技术语国际化(指语音的国际化)。
,从法语借是chimie,从俄语借是химия,写法不同,念法也不同。这样直抄原文,对于不懂外文的中国人,是否比译为“化学”来得方便而合理呢?
为“氚”,是否有弊而无利呢?我们以为,至少有三利:第一,tritium有两个音节,“氚”只有一个,说话人省了一半力气和时间。第二,看见了tritium,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液体?气体?固体?胶体?);看见了“氚”,就知道跟“氢”、“氧”一样是气体。“氚”的信息量较大,表达法较明确,这是无可争辩的。第三,tritium所占的空白较大,“氚”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书写时省笔画,排印时省油墨纸张。目前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看,译tritium为“氚”,比径借原文上算得多。
,要人,贵宾),MIRV(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ed &Re-entry
Vehicle,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等英语缩略语使用方便,译为现代汉语可有些困难,因此希望想出个简单易行的办法(327—328页)。把一种语言的缩略语译成另一种语言,困难总是有的。我们汉语的“五讲四美”,用四个字代替原来的二十几个,说起来很方便,但是音译为wujiangsimei(借词),英国人不懂,直译为“five
talks and four beauties”(在意思上变成了“五次演讲,四个美人”),那就更不行了。可见以缩略语而论,更难以国际化。
 Treaty Organization),N没有意义,T也没有意义,信息量极小。汉语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为“北约”,“北”等于North,“约”等于Treaty,都有意义,信息量就大得多。再说,NATO的书写面积比“北约”大,不合经济原则,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立论,一般是有根据的,不过有时却也伸开想象的翅膀,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例如他那关于“软壳蟹”的论断,我们就不敢附和。
 crab直译过来的。”(206页)我们看这是把土特产当作进口货了。
还有软壳虾)都有时可见,我们至少可以举出三个证人来。这种蟹旧壳褪下了,新壳可还没长硬,所以有软壳之称。关于这,英国《简明牛津词典》第七版(一九八二)说得很清楚,“soft-she1led,(of crab etc.)having soft shell e
.after recentmoult,”美国各词典也有类似解释。
巴)巨人’的味道”(206页)。请注意,这种味道,英国人可是感觉不出的。《简明牛津》说,soft-shelled,(fig.)moderate in attitude,倒是个温和派人物,非但不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之流,还满讨人喜欢呢!
《社会语言学》,陈原著,学林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第一版,1.60元)
-102页)。
年第12期;并被语文潮教学艺术研究网作为备课研究文献收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李方桂《水话研究》之语言学研究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本研究收集了所有水语文献的文本语料,以及在个人田野工作的第一手的语料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对研究对象《水话研究》119 篇语料,进行语音、词汇、语法、语料体裁、文化方面描写,盼望对水语的实证研究对水语的本身的语言面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少数民族水族语言&水语&,文本语料是著名语言学家李方桂先生在 1942 年记录贵州省荔波县水利乡水利大寨、水岩大寨、水岩村拉干组(水岩大寨对面较小寨子),三个发音人提供的 119 篇水语语料《水话研究》。发音人分别是由吴天肥(水岩大寨)、吴理贵(水岩村拉干人①)提供 1-84 篇,由吴柄珍(水利大寨)提供 85 篇-119 篇,语料提供者居住地,按《水语简志》②对水语的方言区分,属于水语三洞土语区。 李方桂先生 1942 年收集的水语语料《水话研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水语信息,李先生主要分析水语音系、记录文本以及翻译,但没有在水语构词、语法、文本体裁、社会语言文化方面加以描写。本研究透过实地的田野语言文化学习、参与和面访,建设水语数据库,对李方桂先生 1942 年收集的水语语料(荔波县水利乡水利水岩水语)《水话研究》的 119 篇的文本,进行语言学的语音、构词、语法、篇章、语料体裁,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分析、描写,所有的例句尽可能使用《水话研究》的资料,不足之处则加上笔者收集的新材料加以说明。另外,李方桂先生在 1977 年出版《水话研究》提到个人的遗憾,是没有机会与说水语的人校订再印《水话研究》一书,同时对《水话研究》的语料文献做进一步的核实校勘。因此论文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师原作存在的微瑕。 有关《水话研究》的勘误、校对、整理,请参见第 120 页,附录 2:《水话研究》文本勘误表。&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有关水语的记录与研究,除了李方桂先生 1942 年对荔波县水利、水岩水语的记录, 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文研究组的民族语言大调查,对水语也进行不同方言的初步描写,成果集中在《水语调查报告初稿》(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1958),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水语简志》(张均如编写,1980)。 《水语调查报告》、《水语简志》主要将水语分为三个土语,分别是三洞土语、潘洞土语和阳安土语。本文的语料,属于三洞土语区的语音语料。(土语分布图参第 1 页,图 1-1) 李方桂先生过去也曾在广西龙州、武鸣等地对壮语进行调查,用《莫话纪略》以及《水话研究》等二十几种相关语料,进行原始台语的音韵系统构拟。在《台语与侗水语》(李方桂、石林 1987)提到水语(sui)与侗语(Dong)、莫话(Mok)、佯璜语(Ten) &4 种语言,组成侗水语支。1965 年李先生因为没有使用侗语材料,甚至在他的文章中暂时叫做&水语支&,当时李先生调查的贵州省惠水县佯璜语④,现已经归为毛南族,水语是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主要语言。水族人口最密集地区是贵州省黔南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以及荔波县。有关水语调查,除了 1958 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出版的《水语调查报告初稿》, & 年有贵州大学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SIL International &康蔼德(Andy Castro)研究员,对水族地区 16 个语音点,进行 600 词汇分析和录音话语测试(RTT-Recorded TextTest)语言通解度(理解程度)的语言调查,并对水语三洞土语的分区以及语音的历史比较语音的差异,提出见解。 水语词汇的收集,包括《水语简志》收录的 1300 个三洞语音的词汇,以及曾晓渝、姚福祥编撰的《汉水词典》(1996),收录的词与词组有 11100 条(主要以汉语的拼音次序收录词汇);韦学纯、艾杰瑞等编撰的《水-汉-泰-英词典》(Wei, Xuecun &韦学纯 && Edmondson Jerold, 2003,泰国出版)⑥,收录词汇约有 8000 条,另附有英文的索引。另外,《广西民族语言方音词汇》(罗黎明主编,2008)也收集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龙马庄⑦水族的词汇4488 条。词汇研究有《水语复音词研究》(冯英,2008)。&
&第二章 水语数据库&
第一节 语言数据库内容与构成
&无论是从事语言历史研究还是从事语言描写分析的学者都需要收集、加工和处理语料&&语言学家使用数据库绝非单纯的数据资源处理, &更是一种深层次上的知识挖掘、知识抽取和知识管理策略。&①,今日数据库也已经成为对语言研究的重要工具。 语料库需要不断的收集累积,语料经过收集、加工和处理,加上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让我们不只对语言有更好的存储和管理,也对语料统计、检索和加工更加方便;数据库也让我们细分语义项,以及对语料勘误或更新,都能更省时省力。网路的时代,不止让语言研究者方便获得语料,也可以更好的分享语料。 本论文以《水话研究》的文本为文本数据库的基础,另外还有笔者收集的其他水语文本材料。词典数据库的内容是参考对比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水语词汇语义。 语言记录、语言书面话、识字教育、词典编撰与文本语料的数字化,属数据库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领域,语料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对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语言信息分享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关水语的语料文献,有不同的记音符号,文献年代不一样,也需要格式的转换转写,当时李方桂先生出版《水话研究》时,使用繁体字,建设数据库的时候,也需要另有简体中文的格式。本章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语言数据管理软件,以及语料库内容与构成,以及数据规范化和使用字段。&
第二节 语言数据的规范化
目前记录水语记音系统有两种,一种是音标记音,如李方桂先《水话研究》与《水语简志》中的国际音标,另一种拉丁字母的《水语拼音方案草案》,两种都是国内学者所说的宽式记音,就是经过音位化处理(phonemicize)使用简洁符号来记音,并不记下真实口语的实际语音。目前严式的实际记音语料,在《水语调查研究》(康蔼德 2014)中有部分语料是实际国际音标记音。使用国际音标符号来记录语言,优点是语言学界能理解且通用,缺点是书写或打字较困难,需要安装有音标输入法以及音标字体;因为有特殊字符,大量收集词汇,不容易对语料检索与排序。李方桂使用的记音符号,是过去北美的语言学者常用的记音符号,与目前国内使用的音标符号对照,请参第 5 页-表 1-2 缩略语与说明。 以下仅简介不同的记录方式,以及本论文使用的语料规范,有关水语的音位分析与语音研究,在第三章语音研究中仔细说明。以下是以《水话研究》第 8 篇 5-16 行为例,列举不同的记音转写与中文对译: 转写或记录原始语料是最本的语言记录工作,语音分析是第一步,之后是语义与语法的分析与标注。语料除了标音、转写、注释、意译翻译,未来也要实现大众化。本研究的例句,主要使用拉丁化字母为基础的《水语拼音方案草案》书写,主要是便于语料词汇的排序。还有也是因为拼音方案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
..........
第三章 &语音研究 ...........35&
第一节 &水语音系 ...........35
第二节 &《水语拼音方案草案》 ...........46&
第三节 &三洞土语的语音差异 .......53&
第四节 &水语韵文韵律 ...........57&
一、 &水族诗歌基本句式 ...........57&
二、 &押韵的类型 .......58&
三、 &韵脚的声调的和谐 ...........60&
第五节 &小结 ...........61&
第四章 &词汇研究 ...........62&
第一节 &构词 ...........62
第三节 &词汇语义 ...........94&
一、 &一音多义 ...........94&
二、 &同义词: ...........94&
三、 &不同地区的语用语义差异 .......95&
第四节 &小结 ...........96&
第五章 &语法研究 ...........97&
第一节 &水语句子组成 ...........97&
一、 &语序 ...........97&
二、 &小句(单句) ...........97&
三、 &复杂句 .......98&
第二节 &水语句法成份 ...........99
第三节 &篇章层次的语法手段 ..... 102
第四节 &小结 ......... 105&
第七章 社会语言学研究&
第一节 水族语言的发展&
在水族地区,水族的村寨基本上都是以水语为基础交流的语言,除非是生长在县城以汉语方言为第一语言的水族人,或是其他因素放弃使用水语,水语有很好的语言活力。但因为没有记录水语的相应文字,许多的历史与文化保存,处于比较慢慢丢失的倾向,具有民族特色的水书文字,也仅限于与水书相关的文献,无法记录日常生活的水语。目前有几种因素正影响水语的发展。青壮年男性能说当地汉语方言,也听懂普通话(学校以普通话教学,但生活中彼此的交流多用水语或当地汉语方言)。因为传媒电视,还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果,很多的年轻人在读完中学之后就外出打工,外出之后讲普通话的机会要比在家乡多,多年在外打工的水族人透过工作,除了讲普通话,也可能讲其他省份的汉语方言,如:粤语、闽语等等。不同地区的水族由于与其他民族的密切交往,水语不断吸收外民族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加上许多的新的发明与产品进入水族人民的生活中,水语中也不断出现外来借词,不同地区的水语的汉语借词,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发音,如榕江的水语中的汉语借词,慢慢的更多是当黔东南的当地汉语声调影响。
本研究收集了所有水语文献的文本语料,以及在个人田野工作的第一手的语料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对研究对象《水话研究》119 篇语料,进行语音、词汇、语法、语料体裁、文化方面描写,盼望对水语的实证研究对水语的本身的语言面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语言建档(language documentation)的基础,利用语言管理软件建立水语语料库,对重要的文献语料《水话研究》,进行实证性的语言学分析研究,论文对水语词汇进行基本词类分类,也透过对文本的语音词汇分析,从水语的单音节特色和句子的组合形态,得出水语韵文题材的规律与语言结构进一步的关系。另外,对目标文本《水话研究》进行勘误,让语料可以在未来在水语研究、语言发展工作,可以更好地被使用。 论文对语料的语言语音研究包含介绍规范化的记录、书写系统的建议,而拼音字母的使用,对输入数据库与资料排序有重要的关系。论文本中水语的构词、语法进行了分析与描写,虽然描写的框架类似,但研究方法不同,是以数据库为基础分析与描写。透过对所有语料的隔行对照分析,对水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在篇章中的功能,有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略)(责任编辑:gufeng)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教育论文网联系方式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本研究收集了所有水语文献的文本语料,...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本研究首先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民办中小...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小学三年级...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本论文将安图县松江镇中学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疑·探·导·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
本文是语文教学论文,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柬华两国初中阶段...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之我见--《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2004年
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之我见
【摘要】:本文涉及下列问题:(1)怎样界定中国社会语言学;(2)中国社会语言学与已有的社会语言学是什么关系;(3)社会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或民族语言学有什么关系;(4)社会语言学理论从何而来;(5)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对于这些问题及存在的某些看法,作者都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0-05【正文快照】:
本文将就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定位和发展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共同来思考探讨。—定位我在《社会语言学概论》中将社会语言学定义为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意在兼顾“联系社会研究语言”和“联系语言研究社会”(Hudson 1980),那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根元;[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祝畹瑾;[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祝畹瑾,王润经;[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运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伍铁平;程玉合;;[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李庆华;曾东京;;[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张发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董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马敏;;[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农雪明;;[J];东南亚纵横;2009年11期
李文芳;;[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2期
苏雪梅;;[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彭思祥;;[J];大学时代;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奇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雪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申慧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高少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黄晓东;[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高海洋;[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严奇岩;[D];西南大学;2007年
孙强;[D];四川大学;2007年
张建勇;[D];浙江大学;2007年
周晨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张卫国;[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梦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梁丽;[D];湘潭大学;2010年
苏倩;[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胡媛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贺冬梅;[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杜红梅;[D];安徽大学;2010年
施艳婷;[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王媛;[D];新疆大学;2011年
提拉比·衣比甫;[D];新疆大学;2011年
张理;[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祝畹瑾;[J];国外语言学;1994年02期
陈章太;;[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徐大明;[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任继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南不二男;王云祥;;[J];当代语言学;1983年03期
阳志清;;[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徐青;;[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王启龙;;[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陈原;;[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何宝璋;沈德思;;[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E·A·孔德拉什金娜;杨艳丽;;[J];世界民族;1992年06期
T.NH.Raumolin-B孙咏梅;;[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张辉;周红英;;[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本特·诺德伯格;顾执中;;[J];当代语言学;197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辉;王晓东;;[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任秀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黄忠廉 焦鹏帅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外语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圆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金锡永;[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倩;[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丁芸;[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吴芳芳;[D];安徽大学;2014年
曾婷;[D];渤海大学;2012年
潘红彦;[D];广州大学;2013年
吴叔尉;[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刘宏涛;[D];外交学院;2003年
梁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张海燕;[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尹建坤;[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语言学研究课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