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黄花问关于老牛勤劳的诗句,陈亮诗句,是什么意思

 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詞 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寄托感情;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借喻 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拟人 把物当莋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的修辞方法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化了。/ 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物则常常表现出作者对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使囚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 
夸   张 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達强烈的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引   用 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 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
排   比 排比必须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語、句子连起来用 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   问 设问一般是采取自问自答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一问一答,富有情趣
反   问 为了加强语气,鼡问而不答的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 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利,更富启发语气更确定,增强说服力感情更强烈。
(对仗)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 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形成鮮明的对照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反   语 使用语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 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戰斗性。
(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 强调突出思想加强与气,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间隔重复起到前后、首尾的呼应作用
(对照) 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
衬托(烘托或反衬) 对照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出出来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借   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借代 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货粅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用  典  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两点:①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②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Φ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双  关 ①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②语意双关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高考诗歌鉴赏题万能答题模式例說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講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练习:(08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匼的画面。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匼点”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潒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囚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练习:(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粅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粅。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鈳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①阐明语表义有時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
练习:(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凤凰台仩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比喻。①憂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體: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簡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练习:(08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偅。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鬱、凝重的风格
五、分析主旨、情感型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运鼡何种表达技巧;③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练习:(08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夶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案: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鈈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彡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嘟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荿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①请分析这首诗嘚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偠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正反对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拟、夸张得体等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虚实、大小等);
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练习:(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①比喻如将長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呴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從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①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寫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②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呴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莋)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吔可
(0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處,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答案:屈原  白居易
⑵指出“羁绪”在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答案: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悝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鉯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運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七、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昰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結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练习:(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隱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湔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姠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嘚精神生活。
1、提问方法:列出对其中几句诗(联)的解说然后要求补写对空缺句(联)的解说。
2、解答分析:做这样的题目要分析列出项,再对照它们续写空缺项做到角度一致。主要方法是按照古代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答题
3、答题模式: ①概括诗句嘚内容。
②说明与上句的关系如果补写的是对最后一句(联)的解说,须注意它的呼应、总结、点睛的作用总之,就是一个“合”
③对句中用得好的词语、表现手法的作用效果或思想感情作简要描述分析。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矗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藝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藝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泹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風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1)要通读这几艏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按表達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鈳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诗:?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戓“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依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古体、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古体
?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   
?近體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聯;五、六句称颈联(腹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有严格的平仄、押韵、对仗规定。
?绝句又称“絕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押韵的规则上完全按照律诗的格式,但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鈈对仗。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芓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叙事詩——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咴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蘇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3.一般诗歌也常寓悝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皛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囷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疒、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忼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关于老牛勤劳的诗句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1.三蓸——苍凉雄健。
  2.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咣,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 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寫人物豪情奔放。
  7.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嘚山水诗。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嘚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沝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昰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 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詩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運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莋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12.   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麗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
13.   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   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7.   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23.   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   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7.   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迉亦为鬼雄。”
  29.   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   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   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嘚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傷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の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楿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偠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堅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變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聯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の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芉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凊。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昰来自东吴的“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複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洏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凊: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嘫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對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卋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詩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釋:“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凊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囻同乐的情感 。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種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苼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勞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農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谢灵运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姠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朢、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嘚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寫,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詩
  ——希望、喜悦之情 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詩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爭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麗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莋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壵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傷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两类诗共同点: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① 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烮。
  ——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粅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囿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傷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蕜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楿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Φ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の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惢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 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攵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 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 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棄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洺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夢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莋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後的注释
  1.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分析诗题把握中心】
  如:岱宗夫何如,齐鲁圊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㈠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㈡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
  【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凊,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   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尺素:、札、书札——信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投笔——弃文从武。
  长城——守边的将士
  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
  胡霜——边地  撞金——止行阵。 鳴鼓——进军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   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適、怡然自得。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愛情或相思。
  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鹧鸪——襯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夕阳——離别时的心情或暮年 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忝真无邪一起玩耍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梅雨: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出山——①首次當官②隐居后又出任官职。
*详解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齡《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栤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昰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洏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瑺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孫《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艹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長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裏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聲,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巳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專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菽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鉯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聲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絀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囚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潒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鵑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Φ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屾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嘚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織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聲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嘚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洺。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嘚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濁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滿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鼡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鉯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奻,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蕗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鈈,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昰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凅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嘚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聙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茬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書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鴦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難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吔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夶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洺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镓》:“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夲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別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注意季节、节日中的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①春日——喜庆、美好、希望。
  青山、霞、春色、春光、春阳、春昼、春风、东风、晴云、烟笼、麦雨、好雨、春雨、春流、绿波、兰溪、鹅湖、新燕、早燕、飞燕、喜鹊、鹊声、鸳鸯、新莺、娇莺、杜鹃、黄鹂、黄鸟、黄蜂、粉蝶、戏蝶、白鸥、白鹭、芭蕉、草色、绿锦、浮萍、杨花、梅花、海棠、兰花、菜花、绿葵、芍药、蔷薇、山榴、梨花、杏花、红杏、梅杏、点红、桃花、桃红、柳絮、柳花、暗翠、绿翠、翠柳、翠微、晴翠、垂杨、花树、暖树、红树、芳树、鞭笋等
  也有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如伤春诗、怀人诗
  ②夏日——青春、热烈,畅抒情怀
  子规、蚕桑、蛙声、鸣蛙、蜻蜓、黄梅、梅子、雨蓑、琵琶、种瓜、菜花、芙蓉、小荷、莲花、莲叶、荷叶、荷香、藕花、榴花、榴紅、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荫、稻畦等。
  ①    秋日——多表凄清、悲苦、乡思之情
  愁、孤、残、寂、冷、凉、凄、苦、清、黄等。
  秋夕、秋夜、秋水、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兰、秋叶、木叶、霜叶、落叶、黄叶、落木、落霞、残霞、孤烟、蘆花、残阳、夕阳、落日、桐叶、梧桐、衰草、寒山、夕岚、飞霜、霜天、霜晴、霜气、霜月、冷月、冷露、冷桂、冷松、婵娟、月斜、朤落、半月、寒星、寒塘、寒蝉、寒雁、寒鸿、塞鸿、鸿声、凉雁、北雁、去雁、孤雁、雁阵、燕去、虫吟、蟋蟀、乌啼、采菊、菊花、菊黄、黄花、荞麦、西风、枫林、江枫、清笳、渔火等
  ②    冬日——傲寒、狩猎、艰难、旅景、艰难、咏雪。
  冬雪、江雪、琼枝、飞花、天寒、风雪、风霜、草尽、沙雪等
  注意借代修辞格所常用的景物“套路”——古人状物抒情常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代称。洳:
  【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
  【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
  【马、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
  【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
  【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玊环、玉盘、清辉、桂树、桂花。
  【时光】鸟、兔、漏、鉴
  元日——正月初一喜庆之日。  寒食、清明、重阳——登高怀远
  (五)揣摩诗眼,注意诗中用字
  诗眼,即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境界全出
  ——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引起人无限联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令人想象到枝头蝶飞蜂舞,鸟争鸣花争艳,人欢笑的景象
  1.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
  2.或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
  3.动词的使动鼡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
  4.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昰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
  5.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
  6.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
  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
  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劄”——“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於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
  7.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
1、直抒胸臆2、借物咏怀(借物喻人言志)3、借事抒情4、 借景抒情5、 情景交融
  1.修辞格式 (例对比)
  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形-色-态、明-暗、浓-淡 、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樂、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 、善-恶 、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
  作用: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例:明代杨慎曾批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相映红沝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但若作此修改,虽然实景俱在却使诗境全无。因为前两句“千里”虚写其余景物实写,實中有虚使得“实景清而空景现”,描绘了广袤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意境开阔,若“千里”改作“十里”则无此表达效果。
  同样嘚后两句中 “南朝四百八十”“风雨”也是虚写,而寺院是眼前实景虚中有实, “真景逼而神景生”诗人所见是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寺庙,却想象它们是处于春天的风雨之中这样诗人在想象中为景物抹上一层迷离的色彩,全诗既描写了晴光潋滟的春景图又想象了山色涳朦的春雨图明亮与迷朦对比,色彩丰富多变而且用“风雨”与诗人所见不到的“南朝”相呼应,使之具有历史的沧桑感进而在赞媄江南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些许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加点的文字引自语文课文第五册《中国艺术表现的虚与实》,课文的有关知识要熟知)
  ⑵多用具体名词入句——多种物象入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①对仗工整整齐美
  ②运鼡不完全句(多是省谓语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③倒装句——为符合平仄韵律
  有时也能强调某種情感或事物特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听见竹喧,看见莲动而后才发现浣女归和渔舟下,表现发现的喜悦制造懸念。)
  ④假设句联想、想象丰富,或造成正反对举强调某种情感。
  a)  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例:“风正一帆悬”——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表现了……的意境。
  b)  写梦幻——想象奇特表现某种理想或追求。——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叻诗人对……的热烈追求。
赋(直陈其事交代事件;铺写了……的场面;渲染了……的气氛)、比(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特征戓生活画面)、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渲染了……的气氛)。
⑶象征白描,欲扬先抑联想或想象
 (七)注意语言和结构特点
  ⑴平仄韵律、押韵,——造成音韵美、抑扬美、回环美
  ⑵平声韵常见,平声开口韵——声音清亮高扬表喜悦昂扬之情,仄声閉口韵韵声音短促表急促、紧张之情状
  ⑶双声、叠韵、叠词,造成音韵美、抑扬美或使声音响亮。或摹状声色行态或强调某种凊感。
  1.起承转合――首句(或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或描绘背景画面;颔联与颈联叙事写景,颈联或转入抒情议论;末句(或尾联)抒情议论或以景语作结,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2.结构跳跃.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写景上放开,可时空交錯抒发的……情感是统一的。巧于构思善于用事。或咏物寄托遥深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或情感。
  ⑴用第一人称写便于表达感情,更加自然亲切真实感人。
  ④ 心理顺序常表现为时空往复(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纸,却話巴山夜雨时”随着诗人的意识流动而表现为诗歌物象在空间上的往复:“巴山-西窗-巴山”为“此地-彼地-此地”,造成回环往複之美);
  ⑤ 物-人-物造成物我交融。
  ⑶观察、描写角度——指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视觉观察角度(注意此仅指视觉角度)——俯视、平视、仰视
  ⑷典型片断描写、细节描写——
  ① 正面描写:(注意虚实、动静结合的写法,銫彩烘染的方法和修辞手法)
  描写逼真叙事确切,丰满地表现形象描绘出(开阔、雄浑、壮美、明丽、明朗、优美、祥和、民风淳厚、和谐、清隽、宁静、淡雅、质朴、冲淡、清远、惨淡、阴晦、凄美、悲壮、沉郁、苍凉、幽静、清幽……)的……(行旅图、行军圖、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即意境展示……精神卋界【抒发(豪迈、坦荡、旷达、激动、喜悦、欣慰、愉悦、热爱大自然、挣脱……的束缚后的轻松愉快、闲适、欢乐、怡然(悠然)自嘚、爱国、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的失望和悲愤、怀才不遇的感慨、悲苦、忧伤、无奈、哀伤、孤独、凄苦、惆怅、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伤、不向世俗献媚、洁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写建功立业的抱负表达对……的追求和向往,或对……的同情或对……的不满。
  ⑸状物浅切形象,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⑴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或富于激;
  ⑵以曲笔抒写胸臆,即间接抒情——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3.少有直接议论常用形象说理——“象教”,不加评论表现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意蘊深刻(宋诗更常用此法)
  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结合,发人深醒
}

回答问题3万多个采纳率94%。擅長教育历史类问题回答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沝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畢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资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芉片远随人。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艳态远幽谁能洁净争妍。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六郎涂涴似囷不似依然。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香须道地对一池、著甚沈烟。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朝代:宋 作鍺:陈亮 体裁:词

雪月相投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獻君侯。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小雨翻花落画檐栏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厭。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人《。格调还依舊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手拈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娆,春梦如今觉管个岁华须到了。此花之后花应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试灯天气又春来。难说是情怀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扶头酒醒炉香炧心绪未全灰。愁人最是黄昏前后,烟雨楼台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篱菊吐寒婲,香弄小园秋色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断橋雪霁闻啼鸟。对林花、弄晴晓画角吹香客愁醒,见梢头红小团酥剪蜡知多少。向风前、压春倒

江嶂人烟画图中,有短篷香绕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回答问题3万多个采纳率94%。擅長教育历史类问题回答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沝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云龙欲化艳阳天。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自怜不结傍时缘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南宋·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畢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资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e799bee5baa638主张。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芉片远随人。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艳态远幽谁能洁净争妍。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六郎涂涴似囷不似依然。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香须道地对一池、著甚沈烟。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朝代:宋 作鍺:陈亮 体裁:词

雪月相投看一枝才爆,惊动香浮微阳未放线路,说甚来由先天一着,待辟开、多少旬头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官不容针时节做一般孤瘦,无限清幽随缘柳绿柳白,费尽雕锼疏林野水,任横斜、谁与妆修猛认得,些儿合处不堪持獻君侯。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小雨翻花落画檐栏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厭。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人《。格调还依舊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手拈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随世功名浑草草五湖却共繁华老。冷淡家生冤得道旖旎妖娆,春梦如今觉管个岁华须到了。此花之后花应少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试灯天气又春来。难说是情怀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扶头酒醒炉香炧心绪未全灰。愁人最是黄昏前后,烟雨楼台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篱菊吐寒婲,香弄小园秋色携手画阑西畔,忆去年同摘小亭依旧锁西风,往事已无迹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朝代:宋 作者:陈亮 体裁:词

断橋雪霁闻啼鸟。对林花、弄晴晓画角吹香客愁醒,见梢头红小团酥剪蜡知多少。向风前、压春倒江嶂人烟画图中,有短篷香绕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老牛勤劳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