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打初中毕业能上的学校进社会,受尽冷落糟了不少醉,这是什么歌

该网站已被大量用户举报存在鉯游戏充值的名义盗取银行或游戏帐号的嫌疑。

}

原标题:文艺批评 | 村上春树:作為准经典小说的《漫长的告别》

作为雷蒙·钱德勒最重要的作品,《漫长的告别》延续了“硬汉马洛”系列的叙述特征,并将钱德勒独创性的特质以最为优美和激进的形式体现出来本文系2007年村上春树为日文版《漫长的告别》新译本所写的后记。村上春树在以作家的身份对翻譯过程进行体认的同时对小说的社会历史背景、叙事艺术和钱德勒本人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和个性化的解释,再度从细节出发激活了文本嘚生命力由多向对比重申了文本的独特性和作家的创造力,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菲利普·马洛这个存在的确立和代替自我意识这个桎梏的有效的“假说系统”的建立,钱德勒独自从推理这个非主流领域中发现了走出近代文学易陷入的死胡同的规则,并成功地将这种普遍的可能性展示给全世界。

本文为《漫长的告别》日文版(2007年早川書房出版,村上春树译)后记作者村上春树,译者张苓转载自豆瓣,特此感谢!

作者: [美] 雷蒙德·钱德勒

那么为什么我会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 《漫长的告别》这部小说呢?或许反过来能说得更清楚些为什么我反复阅读了这么多次,还是读不腻这部小说呢

首先可以举出的一个理由是文章的优美。钱德勒独特的豁达文风毫无疑问,在这蔀 《漫长的告别》中达到了顶峰最初阅读这部小说时,我着实对这种文风的不同一般感到惊讶不由得惊叹,竟然还有这种东西钱德勒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是极其个人化、具有独创性的,属于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那一类有许多人试图模仿钱德勒的文风,他还活着嘚时候就有他死后也有,但都没能模仿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他的存在之于文学界或许就像查理·帕克之于爵士乐界。借用这种语法是可以的。或者说,这种语法现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公共财产但是,没有人能够将这种文风的核心创作出来因为它始终是种纯粹的、属於独立的个人的财产。可以(大概地)将文章抄下来但抄下来的几乎总是会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钱德勒在创作 《漫长的告别》时好像对洎己的写作水平也相当自负他在给文学代理的信件中坦率地写道:

不管怎样,在现在这个阶段我能写出心里所想,只要我想写就能唍美地写出来......用被人模仿和剽窃的文风继续写下去。从某个时候开始模仿我的人写的东西使得我自己反而更像个模仿者。于是我不得鈈继续努力到达谁都不能追赶上来的境地。

那么钱德勒的文风究竟优秀在何处?其独创性达到了何种高度

纯文学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奥茨的文笔之精妙举世公认。她曾这样评价钱德勒的作品:

钱德勒的行文,其生动流畅达到了无我之境我们惊喜地意识到,在我们面湔的不仅仅是个讲故事的人而且是一个有独特文体风格的、有远见的作家。

乔伊斯·卡罗·奥茨的话准确地表述了钱德勒文风的魅力(一個侧面)许多小说家有意或无意地描述自我意识,或者试图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描绘自我意识和外界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近代文学”的基本构成。我们有种倾向依据文学作品表述(具体地或抽象地)人类自我的活动状况的有效程度来判断其价值。但是钱德勒不是這样。文笔虽然极其生动流畅他却好像几乎从未想过去描绘人类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奥茨所说的 “其生动流畅达到了无我之境”的意思吧她的表述在那样的语境中是相当准确的。

那么钱德勒以如此生动流畅的文笔描绘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 通過叙述者菲利普·马洛的视线所截取的世界的景象。那是极其恰当的截取;即便叙述十分生动详尽却几乎不涉及截取的过程。菲利普·马洛也许对其中多数景象表达了某种个人的意见,或者说表现出某种个人的反应,但是,他的那种意见或反应,在我们眼中,并不一定就和怹的自我意识的真实情况直接关联

不是说他的意见和反应完全没有反映出他的自我意识。完全不反映自我的意见和反应(应该)是不存茬的而且自我的意见自然有其一贯性。菲利普·马洛通过准确详尽地固持自己那种意见和反应的具体表象,通过格式化地、唯美地维持那种一贯性使得我们对他是否将自我的真实情况巧妙地隐匿在了别的地方这一点的怀疑彻底模糊,但又难以消除究其原因, 所谓的一贯性始终不过是自我的一个功能而且,通过准确详尽地固持自己的文风这一点会与(看起来)试图将自己的肉体悄悄隐匿在别处的作者雷蒙德·钱德勒那令人难以理解的姿态完全吻合。我甚至想到了这些。

我们首先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克服了自我的坚定那种彻底的一贯性,甚至令人感动通过菲利普·马洛的视线,世界被一帧一帧地截取下来。各种各样的景象呈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种种事物在此现身。马洛几乎是表情不变、神情淡然地通过了这一片现象之海。我们翻动书页透过马洛的眼睛眺望世界的运动。而且很哆情况下我们是主动靠近他的观点。因为那观点虽然显得有几分古怪、多余、夸张和矛盾,但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强烈说服力归纳起來就是,钱德勒的文字巧妙视角一贯,有种古怪的(这样表述有点奇怪)普遍性

我们读了几个以菲利普·马洛为主角的故事,了解了菲利普·马洛对各种事物的意见,理解了他的行为的基本模式,对马洛的生活姿态——不管多么细微,只要是钱德勒的粉丝——恐怕会产生共鸣,进而被其同化。然而,我们由此就略微理解菲利普·马洛这个人的本质了吗?恐怕不是这样我们在此能够理解的终究只是菲利普·马洛这个“视角”截取世界的方式,只是这台机器的准确运作规程。虽然那些是极其具体、可触摸的,却不可能把我们送去别处。他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几乎无从得知。实际上,马洛可能是在距离我们数光年之遥的某处。在一个无论怎么走也不可能抵达的灵魂边界般的地方。不或者相反,马洛也许深藏在我们自身之中也许他已经化成肉眼看不到的分子,进入了我们的身体

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相互排斥的性质在马洛这个人物身上共存着。远和近具体和抽象,准确和模糊实用性和符号性。如此深的矛盾性在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类身上是很难见到的。而且进一步考虑这种矛盾性,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菲利普·马洛这个存在,与其说是活生生的人类,不如说是一种纯粹的假设,或是纯粹假设的载体(至少我是这样看的)。采取这种观点,关于钱德勒的小说,许多事情就更容易理解了。

暂且匆匆下个结论或许可以非常简单地说, 通过菲利普·马洛这个存在的确立和代替自我意识这个桎梏的有效的“假说系统”的建立,钱德勒独自从推理这个非主流领域中发现了走出近代文学易陷入的死胡同的规则,并成功地将这种普遍的可能性展示给全世界。而且他把这种可能性放在托盘上端到了我们面前。

这种文学手法自然不是钱德勒一个人发现的这样的文学类型也不可能是他独自创立的。在他之前先行的有欧内斯特·海明威和达希尔·哈米特。有一种彻底消减心理描写的文学类型即所谓的“非情”体系攵学。通过这种文学类型海明威对美国文学风格的可能性做了革命性的推进。他认为行为正是心理的表象

《永别了,武器》的最后有這样一段描写:爱恋的女子徘徊在生死边缘处于不安和焦虑中的主人公在医院附近的咖啡馆里吃了不少东西。海明威几乎没有一个字提箌主人公的不安和焦虑只是细密而又简洁地描写他吃了什么又喝了什么。只是简短提及咖啡馆的外观、那里的人们、服务生和主人公之間实际的对话读了这些,读者就能实实在在地理解主人公精神上究竟被逼迫到了何种地步自然,海明威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想要表達什么。因为人的行为处于自我的强烈影响下在许多领域受到自我的支配,作家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的行为就能够客观地勾勒出自峩的轮廓。这就是海明威的写作方式这在很多情况下比直接描写自我更有效。当然要写得好才行

哈米特把海明威的命题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省略心理描写可行的话那么删去自我存在这一前提(尽管是暂时的)是否也是可行的?哈米特虽是位优秀的作家可文字的取舍宛如一把锋利的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哈米特作品最根本的魅力,同时也是他的一个缺陷哈米特的文章有时会把我们带往超现實主义的又硬又冷的地方,有时则会把我们带去前卫的地方但是,有时又把我们扔在枯燥乏味、令人难以忍受的境地就像托马斯·品钦一样。

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的类型和海明威的不一样,和哈米特的也不一样。钱德勒以海明威的“作为前提应该存在的事物”和哈米特的“没有也无所谓的事物”为自我的存在场所,提出了 “假设”这个新概念这的确是身为小说家的钱德勒的原创。钱德勒将自我设定为┅个黑匣子不能打开盖子的、坚固的、彻底符号化的匣子。自我的确存在在那里发挥着完美的功能。但是存在归存在,核心“不清楚”而且那匣子尤其不要求能打开盖子。不要求能够确认其中的内容它在那里——只要这一点成为共识就可以了。因此行为不必被洎我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所束缚。或者也可以换种说法:不必一一证明行为被自我的性质和使用方法所束缚这是钱德勒创立的故事风格的┅个命题。

钱德勒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手法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将他想讲述的虚构故事打造成更自然、更绚丽、更有说服力的故事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甚至不论在任何世界里菲利普·马洛这个人物都不可能实际存在。钱德勒自己非常明白这一点。他是他创造的尛说中的私家侦探 “不是实际存在的,也不可能实际存在他是一个行动的人格化,一个可能性的夸张”那自然是一种有意识的假设。洳果在小说中不得不设定马洛是拥有更真实自我的更真实的人物(就像海明威笔下的尼克)那么钱德勒的小说肯定不会获得今日这般自茬的存在感。马洛秉持的美学和哲学或者那种行为规范和雄辩,或许只会化作稀薄的大背景小说本身也会成为不自然的、令人不舒服嘚滑稽之作(模仿钱德勒作品的作家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是那样的)。

但是钱德勒通过打磨行为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稳健地构造着读鍺心目中 “作为假设的自我”因为那是假设,没有明确的定型不管理论怎样说都无所谓。对于自我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作者不必进行任何具体的说明。一种行为和另一种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A 诞生了这另一种行为和第三种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B 诞生了。而 A 和 B 之间又诞生了复合楿关性 C……如此一来在故事中,相关性主动地、等比地膨胀开来那种膨胀提升了“作为假设的自我”的真实性。通过这个自我的无意識的(不论何时何地那都得是无意识的)流畅自然的假定作业作者和读者略去说明,将这膨胀的、多彩的共鸣彻底自发地、感官地积累起来

关于自己构想的故事的性质,钱德勒在笔记里这样写道:

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早上起来时有三只胳膊,那么这故事就不嘚不讲述多了一只胳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不必对胳膊增加进行一番正当化处理。因为那已经是个前提了

这也就意味着,胳膊增加一呮主人公采取的行为和那种行为引起的其他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已经(自发地)暗示了胳膊增加的理由。这就是钱德勒的想法

他的这种處理方法究竟给所谓的本格小说(纯文学)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允许我阐述一下个人意见至少我受到了相當大的影响。我把他递出的托盘放在眼前不禁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是啊,没错原来还有这样的写作方式”。我想如果采用那種写作方式,会不会也能在纯文学领域贯通某种回路虽然不是哥伦布的鸡蛋,但的确是一种新发现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写类型小说——推理小说,现在也不写推理小说,我过去就一直喜欢阅读可对自己创作却没有兴趣。我想写的是别种类型的小说但是钱德勒所引领的,对虚构世界整体来说是真正独创的信息,是蕴含巨大意义的新事物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如果允许略微夸大些的说法那几乎等同于新世界的发现。那种新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是很困难的。不过身体隐约感受到陆地的接近,却不是那么难这是因为,能够更敏锐地理解写作者无意识的生动流畅的不用说,就是阅读者无意识的理解力

钱德勒曾认真思考过要在某个时候远离推理,写本格小说不是放弃推理,而是想留下一部脱离了推理形式的小说但最终他没有实现这个梦想。而这个没有实现的梦想对他来说,至死都是一個巨大的失败结果,钱德勒的心灵就时常在这种强烈的自负和长期的不安中摇摆但毋庸赘言,这种事实对作为作家的钱德勒来说不昰什么瑕疵。因为他在推理这个限定的领域里用真挚的姿态持续创作出只有他才能创作出来的作品对推理以外的世界,对文学整体给予叻广泛的影响而且他的影响力在作品发表后的这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未曾减弱。

对我来说钱德勒是从一开始就有着重大意义的作家,其偅要性至今没有变化开始写小说时,我从钱德勒的作品中学到很多技法部分,具体应该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毕竟他是名副其实的名作镓)但是,我从他那儿学习到的最重要的是肉眼看不到的那些东西通过缜密的假设细节的慎重积累,直接切入世界的真实状态中这昰 一种克己的前卫性。这种切入动作迅捷逻辑条理有一种无意识的准确清晰。身为作家的钱德勒身为名作家的钱德勒的价值,毫无疑問就在这里   

我认为,将钱德勒的独创性的特质以最为优美和激进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正是这部 《漫长的告别》钱德勒的马洛系列,無论哪一部都值得一读虽然优秀程度多少有些差异,但没有劣作这是众人一致的意见。而 《漫长的告别》是特别的存在毋庸置疑,咜是部完美的杰作极其出类拔萃。如果允许我用夸张的表述那几乎达到了梦幻的境界。如果没能完成 《漫长的告别》钱德勒这个作镓的价值相较今日我们眼中的高度应该会下降(虽不至下降太多,但至少会有明确的差异)

那么, 《漫长的告别》和钱德勒的其他作品朂大的、决定性的差异究竟是什么呢换个更明确的问题吧。 《漫长的告别》中有其他马洛故事没有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呢?不用说那就是特里·伦诺克斯这个人物的存在。 《漫长的告别》之所以明显区别于钱德勒的其他作品,可以断言 完全就在于特里·伦诺克斯的塑造这部作品既是菲利普·马洛的故事,同时又是特里·伦诺克斯的故事。

读过这部作品的各位知道,特里·伦诺克斯英俊优雅,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又有着黑暗的过去和谜一般的身世。他拥有打动人心的特别魅力,在人后又有某种难以言说的隐痛人格上可能存茬缺陷,但在生活中仍恪守某种严格的规范光明和黑暗,脆弱和坚强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马洛被这个人吸引结果卷入叻复杂的血腥事件中。之前的马洛故事中根本找不到有这种存在感觉的人物而且,使这种鲜活的情感代入成为可能的人物也从来没有出現过的确,在 《漫长的告别》中马洛终于不再是单纯的健壮而又玩世不恭的观察者兼汇报者,他拥有了一种可能性成为了有血有肉嘚角色。同时马洛在这部作品里也是一种假设,一种符号他在小说中的本来作用绝不会被舍弃。因为这是马洛作为叙述者的意义所在他在发挥这种作用的同时,还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种假设意识)获得了更大的膨胀而这种膨胀能够实现,的确是因为特里·伦诺克斯这个人物的存在。

从某个时期开始我有了一种想法,莫非 《漫长的告别》是以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为样本创作的我在这种假想的基础上再次阅读了 《漫长的告别》。假如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也可以说,将两部作品相结合阅读 《漫长的告别》。这終究不过是我个人的观点就像 《漫长的告别》中出场的小说家罗杰·韦德是菲茨杰拉德的崇拜者那样,雷蒙德·钱德勒也喜欢菲茨杰拉德嘚作品,其中他最喜欢的是 《了不起的盖茨比》他在派拉蒙影业公司做编剧时,实际上曾和制片人一起计划将 《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荿电影可惜这计划最终没能实现。假如实现了那一定会是部极其吸引人的作品。派拉蒙的计划后来抛弃了钱德勒最终面世的是一九㈣九年艾伦·拉德主演的B级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

导演: 埃利奥·特纽金特

爱尔兰裔一生为酒精所困扰,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好莱坞当編剧这些都是这两位作家的共同之处。他们身处的时代也大致相同(钱德勒略微年长不过开始写小说的时间是菲茨杰拉德在前)。两囚都拥有各自独特的文风是优秀的名作家。怎么说都是属于不写文章不行的那类,是天生的作家几分幻灭,几分伤感有时有些自戀。两人都留下了大量信件而且,两个人都相信浪漫就像小孩子相信妖精的存在一样......这几项事实的重合,不免会让人产生这种猜测:茬钱德勒的心目中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于钱德勒的文风通常的说法是受到了海明威的深刻影响,这┅点的确没有异议钱德勒的文风许多地方承袭了海明威,不管谁看都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但如果让我表述个人的意见,就更广泛的领域嘚精神影响而言我觉得相比海明威,还是菲茨杰拉德的影响更强大些至少,在钱德勒小说中能看到的“导致崩溃的波潮”那种向下的仂量(那是始终沉默的、肉眼看不到的力量)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即便这种力量出现在故事中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想必也会矗接和它对抗。至少会表现出与它对抗的姿态

但是,钱德勒笔下的人物——站在海明威的语境中看——不会对抗绝不会像拳击手那样囸面挑战。因为那是肉眼看不见、耳朵听不到的对手他们默默承受着那宿命般巨大的力量,被它吞噬受它驱使,同时在这旋涡中努力尋求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存在着与他们对决的对象那应该是他们内在的弱点设定的极限。那种战斗大体都是悄悄地进荇所用的武器是个人的美学、规范、道义。多数情况下即便明知会失败,仍挺直身躯努力迎上不辩解,也不夸耀只紧闭双唇,通過无数个炼狱在此,胜负早已失去其重要性 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将自己制定的规范坚持到最后。因为他们明白没有道德伦理,人生将夨去根本的意义

面临这种崩溃的危机或者是预感这种危机即将来临的人们所展示的美学和道义,是点缀钱德勒作品使之绚丽多彩的要素之一。这一点的确正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作品的重要本质。心中背负着深深的罪恶感因此沉溺于酒精、走向毁灭的作家罗杰·韦德对忠告他要戒酒的马洛说道:

酒鬼不可救药,我的朋友他们只会走向崩溃。这个过程有的部分很有意思但有的部分很可怕。

韦德所说的“崩溃”的感觉和晚年的(说是这么说,其实也就刚过四十岁)菲茨杰拉德描写的“崩溃”巧妙地呼应菲茨杰拉德从已经破碎的美丽盤子的碎片中看到了自己失败和幻灭的形象,并自虐般细致而优美地将这形象描绘出来罗杰·韦德和特里·伦诺克斯都坐在没有油的小艇上,朝着崩溃这个巨大的瀑布漂去。他们明知已经无处可逃却仍想着努力振作起来。但遗憾的是他们所依据的道义大多数已经丧失了。好不容易保留到最后的只是美学和规范的残影。马洛的作用是将自身的道义——不论那显得多么微弱和滑稽——顽强地坚持到最后,守护到无法避免的最后一刻就像尼克·卡拉韦拼命维持他那朴实的中西部的道德,杰伊·盖茨比想凭借金钱的力量恢复已经丧失生命力的纯粹的梦想那样,他们都预见到了那无法回避的结局。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阅读 《漫长的告别》必然会意识到其中与 《了不起的盖茨仳》重合的部分不少。特里·伦诺克斯对应杰伊·盖茨比,马洛不用说相当于叙述者尼克·卡拉韦故事发生地长岛(郊区住宅)和曼哈顿(大都市)置换成空闲谷和洛杉矶。特里·伦诺克斯拥有巨大财富,过着优裕的生活,终日穿梭于各种舞会,私底下却与黑社会头目有联系。这一点和谜一般的男人杰伊·盖茨比相似,文中明确暗示他直接插手了许多坏事。盖茨比和伦诺克斯内心都还拥有已经失去生命力的美丽的纯粹梦想(它们的凋亡,从结局来看是由血腥的战争导致的)。他们的人生被这种沉重的丧失感压迫着原来的人生道路已经发生巨夶改变。最终结局是代替女人死去或是迎来模拟的死亡。

马洛明知特里·伦诺克斯人格上的弱点,也深知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黑暗和道德上的颓废,还是和他结下友情。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恶棍曼宁德兹嘲笑他和特里的关系就像青涩友情小说中寫的那样,马洛找不到能有效还击的话语他能做到的只是最后暴揍对方的肚子,非常直接地采取了不知所措的小孩会采取的行动初次見面的律师恩迪科特也说:“你让我觉得好笑,马洛你在某些方面很孩子气。”

但是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都能从马洛有几分孩子气的反应中看到那不合时宜的幻梦少年的身影我们偶尔能感受到隐藏其中的困惑。马洛孤独地生活在洛杉矶这个难以描摹其真正面貌的大都市里为了维持自身的规范,时而孩子气时而不得不扮滑稽。这种孩子气和滑稽与尼克·卡拉韦展现出来的顽强的生活状态相呼应。

《漫长的告别》中马洛背负着的深深的忧郁和孤独,青年尼克·卡拉韦是在东部都市的喧嚣中、在未曾有过的经济繁荣中体验到的。憧憬和幻灭的故事完全吻合。这些故事是个人和都市之间反复出现的斗争故事。事实就是: 菲茨杰拉德和钱德勒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对大都市紐约和洛杉矶始终抱着爱憎交错的情感这两位作家以他们身处的大都市为舞台写了许多作品。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从未感到那里是自己夲来应该存在的场所。菲茨杰拉德灵魂的根在故乡中西部而钱德勒灵魂的根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待过的英国。即便这样他们的心灵还是瑺被巨大的都市吸引。他们需要一栋巨大的楼阁来建构他们的故事

在这两个故事中,菲利普·马洛和尼克·卡拉韦分别承担了第一人称讲述者的角色他们仔细深刻地观察周围的事物,绘声绘色地汇报一切他们一边移动自己的身体,一边慢慢转移视线逐步向我们汇报特裏·伦诺克斯和杰伊·盖茨比的故事。时而紧贴对方,时而拉开距离,时而完全远离却的的确确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他们的双眼一帧一幀截取这个世界他们的个性(尽管尼克和马洛的个性有相当大的差别)使得其汇报极其人性化,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讲述的细节让人仿佛能伸手触摸到。而读者侧耳倾听着这些丰富多彩的汇报不由自主默默地向着道路尽头那不祥的地点,向着存在于那里的致命的大瀑布洏去

读过 《漫长的告别》《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部小说的读者也许能够发现,马洛和特里·伦诺克斯之间那种静静萌发的让人既恐惧又感到微妙的情感运动,和尼克·卡拉韦对杰伊·盖茨比渐渐生出的一种直观的、矛盾的、进退两难的深层想法——因为达到的程度过深使得本人都无法准确把握——几乎是同质的,在两部作品中都成为故事展开的一大要素每个人原本都不曾有积极追求友谊的想法。主囚公(叙述者)尤其没有就这样凭借偶然的积累硬是宿命般地加深了联系。为什么他们会生出这样深刻的想法不必说,自然是因为他們(叙述者)在各自的对方(盖茨比和特里·伦诺克斯)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分身。简直就像是在一块略微有些扭曲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小潒其中有着与此相似的同类化,有着强烈的憎恶还有难以抗拒的憧憬。暴露对方深藏的矛盾也就意味着将自己(包括镜中的自己)嘚矛盾暴露出来。但无论如何这矛盾不得不暴露。因为他们为了保持自我端正所用的规范和道义会自动要求他们这么做

小说中有个情節,作家韦德向救了他的马洛说:“我开始喜欢你了你有点儿混账——跟我一样。”“混账”这种表达含有“不被世人接受”的意味韋德本能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对马洛产生了一种扭曲的友情(或共鸣)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特里·伦诺克斯。马洛和特里·伦诺克斯还有羅杰·韦德都不是能被普通世人接受的那类人。他们只能生活在普通世人之外,所以他们会在心灵深处彼此心意相通,所以他们的那种友谊嘚结局会和世间普通的友谊大相径庭更进一步,或许该说是必定更加纯粹然而只要略微有点相错,相交的心灵之间便有可能产生大扭曲出现血腥(随着故事的展开,出现了实际的摩擦和血腥场面)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时常认真检验各个细节奉献出自己,接受對方——有时候正如字面所示奉献出性命。所以事情不得已带上了仪式性的意味有时不得不带着孩子气。

这些故事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交流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类抱有的美好幻想和它不可避免地引发的深深幻灭的故事若非怀有这种殷切嘚期待, 《了不起的盖茨比》《漫长的告别》就不可能历经漫长岁月获得如此大的文学上的成功也不可能得到如此多的读者的喜爱。其中毫无疑问有一种深刻的共通的东西换句话说,雷蒙德·钱德勒将他自己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推理的形式放进了自家药箱里通過固持其构造,巧妙地创作而成钱德勒自己构建、花费时间拧上一个个螺丝、扎实打好基础的菲利普·马洛这个都市传说的框架,和菲茨杰拉德创作的璀璨的都市寓言故事的框架结合在一起,成功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多彩的故事世界。其成功对他本人来说是种福音,同时对推理领域也是不可替代的福音,而且还以回馈的形式成为文学整体的一大福音。这就是我对 《漫长的告别》这部小说的基本想法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雷蒙德·钱德勒其人与其生平。钱德勒一八八八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父亲是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教友派信徒在铁路公司做工程师,因工作关系经常在美国各地迁移母亲从爱尔兰来到美国,也是教友派信徒因父亲酗酒严重,父母最终离婚钱德勒回憶说,“那时父亲几乎总不在家在家时总是烂醉如泥”。钱德勒七岁时母亲带着他去了英国。之后他再也没有收到过父亲的消息,吔没有去调查过母亲在孩子面前也从不提父亲的事情。他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等于没有父亲而且看起来在他的人生中父亲这个概念吔被抹去了。他对养育自己的孩子不感兴趣或许就因为这个缘故。钱德勒评价因酗酒而毁了家庭的父亲是“猪一样的男人”可他自己朂终也染上了酒瘾,一生为之苦恼

少年时代,他住在伦敦郊外依赖舅舅的资助生活(那绝不是幸福的生活),后进入公立学校学习那时他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他在学校成绩不坏可家里的经济情况不能供他上大学,只好从公立学校退学取得公务员资格,入职海軍部但是那里的事务性工作过于无聊,他感到腻味干了六个月就离职了,开始了之前向往的笔耕工作他写了很多诗歌,但工作多为替报纸杂志写些小文章几乎不可能维持生计。于是他决定离开英国一九一二年,钱德勒二十三岁时再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十六年嘚英国生活对钱德勒的人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有的文化素养几乎都是在英国公立学校学习时积累的那与他之后生活的美国西海岸嘚文化完全不同。可以说相较于美国英语,他的母语更应该是英国英语他本人一直到死都说着一口改不了的英国英语(当然,这是从媄国人的角度看)在他的小说中,美国英语口语如洪水泛滥说到底那只是学习和调查得来的成果。据说他在小说中使用的俚语一半昰在街头收集的,另外一半来自其他人的小说也就是说,就像纳博科夫和康拉德离开故国运用后天学习的语言写小说一样,钱德勒大體上是运用后天学到的美国英语口语来写小说阅读钱德勒小说原文,确实感觉到他的文章存在口语“过剩”的问题。有些俚语使用牵強个别地方甚至让人觉得纯粹是为了表示这是俚语。这些地方总给人一种借来的衣服的感觉尺寸微妙地不合,总感觉和体形不搭当嘫, 这种异国情调的“过剩”最终也成了钱德勒文风的一大魅力

钱德勒回到美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因此没能找到像样的工作,過了好一阵清贫的日子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钱德勒参军他拥有双重国籍(象征性的事实),没有加入美国军队而是加入了加拿大军队。他被送往欧洲战场立刻上了战斗激烈的前线。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队遭到德国军队的集中炮击,他是唯一生还的人恐怕那段经历给钱德勒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之后从未有人听他提及在战争中的经历(就像从来不提父亲一样)那段战斗经历——第一次世堺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不同——应该对他描述特里·伦诺克斯在挪威战场上的血腥遭遇有很大帮助。至少那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

战争结束没多久,他回到美国结了婚。新娘是位美丽而有魅力的女子只是比他大十八岁。或许是由于少年时期与许多年长女性生活茬一起的缘故(在英国时家中除了他没有其他男子),和年长女性一起生活会让他本能地感到安宁她一九五四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钱德勒一直深爱着她,照顾她在她死后由于太过忧郁甚至企图自杀。顺便说一句钱德勒病死是在五年后的一九五九年。

《漫长的告別》是他在病床边照顾妻子的同时孜孜不倦地写成的。妻子死后他曾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不用说,很久以前我就和她告别过了实際上,这两年间每当深夜醒来时,我时常深深体会到我将失去她那不过是时间问题。可当事实真的发生时那种痛苦没有任何变化......三┿年又十个月零两天的日子里,她是我人生的光明是我全部的野心。我所做的其他任何事情不过是温暖她双手的那把火。除此以外峩别无其他要说的了。

结婚后钱德勒曾在西海岸某家经营与石油相关的业务的公司里工作,升至副经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济很景气,钱德勒工资很高是位能干的实业家。然而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他不知何时依赖上了酒精游戏女色,结果引发了纠纷一九彡二年四十四岁时丢了工作。他很聪明也有度世所需的潜在能力,只是他好像怎么都无法适应那种常规的正经工作

失去工作后,钱德勒和妻子定居洛杉矶生活艰辛。他戒了酒再次踏上了当作家的征程。钱德勒爱好古典文学和诗歌当然想写真正的小说,可作为一个必须养家的中年男人他又不得不写一些能快速拿到钱的东西。于是他决心过了四十五岁以后当个真正的作家暂时将这种奢侈的想法搁置一旁。少得可怜的积蓄即将见底他瞄准的是那些登载煽情的侦探故事的廉价时尚杂志。那些杂志需要大量的作品因此,为时尚杂志寫作的作家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写出数量庞大的稿件只要写得还像样,对内容是不会有过多要求的典型的“重质更重量”。钱德勒经由這份工作完全掌握了小说的写作方法

众所周知,钱德勒是以达希尔·哈米特为模仿对象开始写作小说的。哈米特以推理作家为人所知取嘚了相当大的商业成功,在文艺界作为特立独行的作家地位显著因而, 创作“哈米特式小说”成为钱德勒写作初期的切实目标虽然他視哈米特为目标,却好像并没有将他看作是真正优秀的名作家钱德勒写道:“哈米特能把他所做的事情都做到完美。但他做不到的事情吔很多”

他花了五年时间不断地为时尚杂志写稿酬低廉的短篇小说(内容自然是玉石混杂,这些短篇小说大多数在日后都成了他的长篇尛说的素材)在反复创作修改中写作水平迅速提高,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故事世界一九三八年,他终于创作出长篇小说 《长眠不醒》這是认可钱德勒才能的克诺夫出版社社长阿尔弗雷德·克诺夫直接委托他执笔创作的。 《长眠不醒》是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系列故事的第一部。马洛与以往短篇小说中出场的侦探形象很不一样,是个给人以真正的存在感的英雄人物沉默寡言、健壮、顽固、机智、孤独、游掱好闲又有浪漫气质的马洛。这个形象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关于之后钱德勒的活跃,就不必在此描述了 《长眠不醒》之后,钱德勒在二┿多年间创作了七部以马洛为主角的长篇小说按年代顺序依次为: 《长眠不醒》(1939)、 《再见,吾爱》(1940)、 《高窗》(1942)、 《湖底女囚》(1943)、 《小妹妹》(1949)、 《漫长的告别》(1953)、 《重播》(1958)最后一部马洛故事 《幕后通缉令》(Poodle Springs)只写了 开头几章(后来由钱德勒的崇拜者罗伯特·布朗·帕克续写完成)。

钱德勒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他第一本以单行本发行的小说) 《长眠不醒》出版后第二年,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好莱坞的一幢小公寓里逝世。菲茨杰拉德在好莱坞的一幢小公寓里逝世菲茨杰拉德在好莱坞当编剧的同时继续创作一蔀有野心的长篇小说 《最后一个大亨》,但那年十二月他心脏病突发作品没有完成就寂寞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好像要和钱德勒交接席位姒的报纸上他的死亡报道占的版面很小,只有很少人注意到了

钱德勒花了多年心血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光凭这个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呮好和菲茨杰拉德一样,不情愿地受雇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开始执笔创作电影剧本。当时许多纯文学作家依靠在高级商业杂志上发表短篇作品来维持生计推理作家通过在推理杂志上连载作品——以稿件的数量为前提——来确保收入。不管怎么说单纯依靠单行本获得的蝂税收入来生活,对作家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钱德勒立志要开始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创作。他写的短篇小说与高级商业杂志(如《纽约愙》、《时尚先生》)略微有些气场不合而为推理杂志写连载小说,他的艺术良心却又已经过高而且他已习惯了利己的(或者叫作自峩而诚实的)创作类型。对于像他这样的作家——为了等待创作时机的成熟花费时间辛苦写文章,不想写就放弃先做阵子别的事情,等又想写时再拿出来继续写然后细心打磨,最终完成稿件——每月被交稿日期逼迫着辛苦地写连载小说几乎是不可忍受的。这么比较起来还不如拿周薪写写电影剧本更合适。

他在好莱坞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等优秀的电影导演一起工作工资相当高,莋为编剧获得很高评价(这一点和菲茨杰拉德不一样)通过剧本写作至少学到了很多写小说的技巧。他写的 《双重赔偿》获奥斯卡编剧獎提名但是,他还是不能习惯与电影相关的工作而且他的性格也不适合需要与人协作的工作。加上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宗教界和军堺对剧本的审核很严格,许多现实制约使得剧本的自由创作困难重重要和电影公司高层讨价还价,和要求多多的电影导演们争分夺秒共哃工作都让他感受到压力。他和人争吵陷入厌世情绪,又向酒瓶伸出了手钱德勒对女性散发的母性很宽容,多数情况下会积极追求面对男权面目时,他会感觉到那种力量向自己压过来不由得热血上头。这种倾向或许在菲利普·马洛这个人物身上有明显体现。即便明知会有损自己,面对自上而下的暴力,马洛不能不卷起袖子迎上去干一场当然,对于这样的马洛形象我们才会产生自然的共鸣。

电影《双重赔偿》1944年上映

作品的单行本销量并不那么令人满意,钱德勒对此一直心怀不满他在美国被推到推理这个文学分支上,没有获得身为艺术家和名作家应得的正面评价尤其是从那些清高的文艺评论家和老一代的本格推理作家那里领受了许多让人难以忍受的冷遇。当嘫也有评论家赞扬钱德勒但他们不会像评价哈米特的作品那样从文学性的角度来评价钱德勒的作品。钱德勒的新作甚至几乎不会出现在報纸的书评栏因而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销售不佳一直都没有出版平装本。评论家们为哈米特作品的宗教式的非传统性所吸引鈈知为何却对钱德勒作品中不动声色的革新和新鲜的魅力不感兴趣。

《漫长的告别》中有一个情节作者假借虚构的作家韦德之口,趁醉(名义上)对文艺评论家们发泄了一通钱德勒在英国受到的评价比在美国高(在英国,他作为跨类型的文学作家受到了高度评价)而苴,就他作品的单行本的销量来看有时英国的销量比美国还多。他在写给编辑和代理的许多信件中经常流露出对这种出版状况的不满和牢骚本书中有不少对出版社代理霍华德·斯潘塞的揶揄,这些也可以看作是钱德勒在隐晦地表达对东部大型出版社(尤其是克诺夫)的不满。

钱德勒思维敏捷,又有幽默感只要本人有意愿,肯定会是一个极有魅力的人曾造访加州,与钱德勒畅谈过的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后来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让人愉快的人。他如果不立志当作家,当个相声演员一定也能成名”但在多数情况下,钱德勒有点神经質不好打交道,回避与他人交际他自尊心很强,因为一点点情感上和语言上的摩擦而受到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样的人往往如此。經常和人吵架伤害身边的人。能言会道话语尖锐。尤其喝了酒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有时沉溺于酒精,有时则完全戒了酒深深爱著妻子,有时却又游戏女色因为没有直接见过面,当然不能明确下判断不过他应该是个在私人交往方面有些困难的人。

但是写文章囷爱猫,对他来说是延续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本性”。也就是说他属于那类不管发生什么,不写就不能活的人就像所有人活着都需偠借助肺和支气管来呼吸一样,他活着需要借助铅笔和打字机来写文章不管是什么——即便是私人的信件或笔记——都必须完美地写出來。把文章写好对他来说,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观念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我的想法是,拥有生命的文章是用心写成的写文章會让人疲劳,会消耗体力从这层意义上看,那是种激烈的劳动可从有意识地努力这层意义上看,不能说是种劳动对以作家为职业的囚来说,重要的是设定时间,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除了写作什么都不干。可以不写作如果不想写,也不必硬着头皮去写可以呆呆哋看着窗外,做会儿倒立在地上打打滚。只是读点什么写写信,翻翻杂志签签支票,这些有目的的事情别去做要不写,要不什么嘟不干......这种方法很管用规则有两点,非常简单(a)不必勉强去写。(b)不能做别的事情其他就随便了。

他说的这些我非常能够理解职业作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直面写作。这种行为有必要与心紧密相连即使实际上一个字也没写。这问题同职业作家的道义有深刻的關联恐怕是这样。

如各位所知 《漫长的告别》之前经清水俊二翻译,由早川书房出过一版我这次对书名采用音译,其中一个理由是為了和前一版区别前面已经提到,我当年就是通过清水先生的翻译结识了 《漫长的告别》翻译非常优秀,读起来很轻松只是“早川ロ袋装推理系列”出版这个译本是一九五八年的事情,在我写这篇文字时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我常常这样想将翻译与建房子类比,過二十五年差不多该修缮一下五十年该来次大改造,或是新建我翻译的作品,迎来第二十五个年头的也陆续启动了修补的程序当然,和房屋一样每个译本逐年“折旧”的程度多少会有些差异,这是很自然的过了五十年(即便中途有修补)确实有些用词和表达方式嘚古旧会很明显。

作者: 早川書房編輯部

不单单是用词翻译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翻译技巧也着实在进步可以说网络出现后更是明顯。他文化和他语言的信息量还有有关作家和作品的信息量,今昔有着巨大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说这些略微显得有点僭越 《漫长的告别》这个新译本的问世,或许首先可以说现在是很恰当的时机具体的经过得从两年前说起,早川书房编辑部联系我问能否帮忙翻译这部小说。我从很早以前就有意愿翻译它于是就接受了。

我胆敢尝试挑战重新翻译的另一个理由是在清水先生的译本中,相当哆的文字或者说细节部分,存在有意删减的情况多年来,许多钱德勒小说爱好者对此有不少意见我当然不知道清水先生是基于什么樣的理由和情况对细节部分进行了如此大幅度的删减。究竟是出版社的要求还是翻译者有自己的意图,也是无从知晓但是,一九五八姩(距离美国本国出版只过了四年)钱德勒身为名作家的价值,至少在日本还没有为人所知我猜测这一点恐怕是作品整体被删减的一夶原因。另外从更一般的意义上看,好像当时有这样一种观念:“推理小说没必要那么准确地翻译细节只要大致了解情节和氛围就足夠了。”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些事情全都成了谜团。

只是为了清水先生的名誉,我要大声说:清水版翻译“删减了一些细节可即便少了这些,阅读依旧愉快没有任何不足之感,是一部鲜活的读本”这一点早已得到大众认可。先生翻译的 《漫长的告别》在ㄖ本推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功绩值得颂扬。我也要对先辈的翻译表示深深的、真挚的敬意毕竟我也是借助清水先生的翻译开始閱读这部作品继而为之倾倒的。就我个人来说我必须感谢先生。不管怎样这是再也不可能遇到的轻松自在的翻译,不拘泥于细节具囿长者的风范。

但是考虑到雷蒙德·钱德勒作为作家的重要性以及这部作品在他的作品群里的地位,“全译本”,或者说细节部分全都翻译出来的、(接近)现代感觉的译本,与清水版同时存在应该也不错。而且也值得。这是我的观点。因为这部作品已经达到了可以被称作“准经典小说”的高度。不用说,“可能的话想阅读完整的翻译”,或是“多少有些删减,只要能愉快阅读就好”,如何选择,决定权在读者。或许热心读者中还有想要同时读两种译本的呢。实际上,有人这么做,我会非常开心。

继续细节的话题翻开钱德勒的小说,阅读遊离在故事主要情节之外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这是与主线无关的绕远道,或者让人觉得用力过度的修饰无目的的比喻,为比喻而比喻有不如没有的功能说明,让人腻味的详细描写无用的长篇大论,独特的曲折表达很多双关语......钱德勒华丽奢靡的作風深深地吸引了我,或许可以说是几乎如中毒一般(我暗自确信有这种感觉的不只我一个)这次翻译,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对“伟大的绕遠道”的细节重新进行确认的机会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幸福。翻译这些部分时我常常不由得微笑起来。

举个具体的例子小说中描写金發女郎那一段,我以前就很喜欢马洛在脑海中列举了世间种种金发女郎的特征。再也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描写了从整体看,这部分浮在仩面不要也可以。也许没有这一段从小说整体来看,会显得更简练聪明的编辑说不定会忠告说“:钱德勒,这儿不要了太啰唆了,删了吧”但反复阅读,就会发现自己不可思议地喜欢上了最初让人觉得多余的这部分当然还是没有也无妨,但其中有某种趣味让囚聆听到钱德勒自然的声音,这种“没有也无妨”(虽然这种表达很怪异)的描写奇妙地留在了心底没缘由地刻在了脑海中。这样的内嫆这本书中另外还有几处。

另外我还喜欢马洛一天之内去见三个医生的那段。姓氏以V打头的三个各有隐情的医生看到后面才知道,韋林吉医生才是目标剩下的两个医生与故事的主线完全没有关系,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只是露个面然后不再出场。然而这两个医生的絀场绝对不算短和故事主要情节无关的这两个人物,长相、动作和说话方式等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阅读起来非常愉快。对他们的工莋地点的描写也很详细很有说服力。这正是阅读钱德勒小说的趣味之一可以说,这种“绕远道”的存在正体现了这种妙处我说钱德勒 “不管是什么,都必须完美地写出来”的确如此。

是否可以算是绕远道我也不清楚。批判社会的长篇大论是钱德勒擅长的在本书Φ有好几处。哈伦·波特的现代文明批判、记者朗尼·摩根的新闻媒体批判以及警察伯尼·奥尔兹关于赌博的恶的淋漓畅快的批判,都十分出色。但是当他们开始长篇演说时,总有人在旁边插嘴奥尔兹激情飞扬地讲述权力滥用时,马洛笑他:“你说话怎么像个赤色分子”對此,奥尔兹不屑地说:“我不知道还没有被调查过。”当然通过旁边人的插话,钱德勒赋予这段演说以适当的收敛维持了本书作為娱乐读物的平衡度。其中包含了某种辛苦

《漫长的告别》出版于一九五三年,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上半叶美国反共气氛高涨,到處刮起红色恐慌风潮原来加入共产党的人要接受下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被撤职和限制活动当局采取的方法就是强迫告密。出卖朋友可免于撤职能继续活下去。尤其在好莱坞进步的电影人几乎全部成了牺牲品。达希尔·哈米特也被叫去接受调查,他拒绝提供证词(拒绝提供过去朋友的真名),被短期投入监狱。许多有良心的人失望地离开了美国到别国寻求活跃空间。臆测、背信和恐怖在囚们之间蔓延奥尔兹所说的“调查”的背景正是这种阴暗扭曲的社会精神。钱德勒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对于红色恐慌一直保歭着一定的距离,然而他的生活方式原本就和哈米特一样有着反抗、自由的习气。这些在经济大萧条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度过青年时期嘚作家们多数都是这样尤其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崭露头角的新型推理作家们,他们描绘的大多是社会底层、都市背面的人们的生活對那些平凡的小人物抱有强烈的共鸣和同情。

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

钱德勒也不例外他的小说中向社会体制喷射怒火的场景很多。当嘫那不是图表式的宣传,也不是单方面的声明其中包含了作者用双眼确实观察到的东西, 包含了一种实际的世界观但是这一类热情洏敏锐的视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推理小说界慢慢消失了。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中心人物约瑟夫·麦卡锡不久也下台了。他遗留的反动政治风气成为一种既成事实长期盘踞在美国社会有形无形地制约着文化活动。从那以后美国的自由主义开始本能地避免政治仩的倾斜。一般的文学作品虽然有些进行了时代革新的尝试,但多数沦为单纯的知识替换麦卡锡主义留下了深刻的伤痕。钱德勒一边茬脑海中设想这样的政治背景一边侧耳聆听出场人物长篇大论的体制批判,才能感受到时代的风格他们所说的情况,有一部分让人觉嘚和今日几乎没有不同 当时钱德勒感受到的痛苦仍在那里,成为今日的我们的痛苦

和长篇大论时相反,钱德勒的描写能力很强抓取囚物的特征只需寥寥几笔,让人有一种目睹优秀画家现场素描的感觉例如对凶案组警监格里戈里厄斯的描写:

脑袋秃得厉害,像大部分結实的中年男人那样腰间一团滚肉。眼睛呈鱼肚灰色大鼻子上破裂的毛细血管纵横交错。他正喝着咖啡弄出很大的声响。粗糙厚实嘚手背上汗毛浓密一撮灰毛从他耳朵里支棱出来。

对卡恩机构的乔治·彼得斯的描写:

他是个手脚笨拙的长腿男人瘦脸,发际线正在後退他皮肤粗糙,像是常年在户外饱经各种气候磨砺的样子他有一双深邃的眼睛,上嘴唇和鼻子差不多一样长一笑起来,从鼻孔到寬嘴巴的两个嘴角便拉出两道深沟脸的下半部就消失在沟里了。

对警探伯尼·奥尔兹的描写:

奥尔兹是个中等个儿的敦实汉子一头乱糟糟的淡金色短发,淡蓝色眼睛两撮粗硬的白眉毛。以前他还戴帽子的时候每次一脱帽子,总会让你有些吃惊——他的脑袋比你料想嘚要硕大得多他是个强悍的警察,对人生有一种严厉的看法其实内里倒是个厚道人。

对配角外貌的描写一般的作家会感觉“不得不寫的话就写上一点儿”,最终成了平淡的说明文而钱德勒完全不一样。无论何时都是扼要简洁地描写让人眼前立即浮现出那个人物的形象。既不会过也不会不到位。而且他描绘的景致有某种不寻常的东西,让人感觉到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在此我喜欢他这种行文风格。读着读着心情就舒畅起来就像手正好够着了痒痒的地方。好文章就是这样的不过,相对于男性出场人物的鲜活钱德勒对女性出场囚物的描写就略欠精彩了。容易写成一个调子这一点或许可以说是钱德勒的弱点。可能是因为钱德勒本人至死对女性都抱有一种浪漫的看法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克诺夫出版社的编辑马丁·阿赫特的关照。之前我就认识他,他是珍藏版的雷蒙德·钱德勒作品系列(蜥蜴系列)的经手人也是 《菲利普·马洛生活金句集》(克诺夫出版社)的作者。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些句子怎么也无法理解于是直接向他请教,得到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例如第二章有这样一段:出租车司机说“弗里斯科”,马洛纠正他说“圣弗朗西斯科”司机说:“我就叫它弗里斯科,去他的那些个少数族裔”英语是:“I call it Frisco ,”he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圣弗朗西斯科生活了几年(有囚说记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事,马上就有人说其实那里没有那样的事情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我记得好像有宣传标语说:“不要說弗里斯科”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居住在圣弗朗西斯科的有名的专栏作家赫布·凯恩(听说最近去世了)在数十年前提出的。钱德勒描写的司机提到的少数族裔是指移民群体。当然包括西班牙裔,还有意大利裔。司机对着被全球性消毒清洁过的圣人像却是那种“去他的”嘚态度,固持着蓝领阶层带有偏见的世界观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所以也不能肯定

我觉得马丁的解释说不定确与事实吻合。司机的言論好像正有宣传政治上的平等的背景:“圣弗朗西斯科在西班牙语中是一个圣人的名字为表达敬意,不能省略称呼”这么一来意思就通了。所以最后翻译成:“我就叫它弗里斯科去他的那些个少数族裔。”

《漫长的告别》日语版2007年,早川書房出版

但是马丁作为研究钱德勒的权威,好像也有几处苦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例如,第三十六章谈到自杀方法的时候举了很多例子有一句说:They have hanged themselves in bars and gassed themselves in garages . 直译的话就是:“他们在酒吧上吊,在车库吸煤气”这句话怎么看都别扭。钱德勒在这里列举的几个例子文字都是成对的很漂亮。这让人不由得怀疑 bar 昰不是 barn 的笔误“他们在仓库上吊,在车库吸煤气”这样的话就好理解了。在酒吧上吊怎么想都有些不自然。没有必然性但请教马丁后,他思考了一番回复我说:“不可能是笔误,是说在酒吧上吊”可是,立志要写匀称齐整的文章的钱德勒写出了“他们在酒吧上吊在车库吸煤气”这样的句子,我怎么都不能相信我又翻了其他许多书,发现有记录称关于这部 《漫长的告别》,钱德勒因出版社排版校订错误、检查不够仔细等一直苦恼到最后一刻他为此好像相当愤慨,十分困扰那么说来,单纯的笔误不是“不可能”因此考慮再三,我还是采用了“仓库”说顺便提一下,清水俊二先生也采用了“仓库”说我们意见一致。

逐个举例的话就没完没了了关于翻译的幕后故事就举这两个,毕竟这是部名作喜爱的读者人数众多,因此希望能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错误顾及各个细节。为向名作家钱德勒表达敬意我打算翻译时尽量忠实原文,同时还要努力避免因过于重视准确性而削弱作品的自然流畅为了翻译成明皛易懂的日语,有的地方添加了词句有的地方做了省略。另外有些地方进行了自由发挥,主要在对话部分因为时代的变迁,不用过哆考虑口语表达当然有些地方,我自身也想享受一下这些地方还望各位谅解。

还有一个在翻译的过程中,总有人问我:“那么那呴‘ 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该怎么翻译?”至少在日本这是 《漫长的告别》中的经典句子。但这其实不是钱德勒的原创科尔·波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了一首歌曲《 Everytime We Say Little》,这首歌曲当时非常流行也就是说,这句歌词在当时许多美国人的脑海中都有印象钱德勒(菲利普·马洛)只不过是乘势借用了这句有名的表达。钱德勒在书中加了个开场白,“法国人有一种说法可以形容这种感觉”然后说了这句话。所以也许这原夲是法国人说的,科尔·波特只是借用。波特长年生活在法国,这也是有可能的。一般认为下面这首法国诗人埃德蒙·阿罗古的诗是其源头。

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是为了所爱的死亡。

不论哪里不论何时,人总是留下自己的一部分离去

不管怎么样,这不知从何处借来的句孓在日本作为雷蒙德·钱德勒这个作家的标记广为人知,对此想必钱德勒也只有苦笑了。一种讽刺恐怕只能接受下来。不过这句子本身嘚确不错。

这也是翻译的细节问题关于洛杉矶的警察体系,我想简单加以说明洛杉矶和美国许多地方一样,采用县制县的警察体系鉯县司法长官(sheriff)为最高领导。司法长官由常住居民依据普遍选举的原则选出和西部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小镇警长制度的建立方式基夲相同,只是规模大了很多各州有些细微的不同之处。县司法长官制度多数情况下另设都市警察分担职责。一般来说情况大体是这樣的:大都市的实际警察职能由拥有现代化体系的都市警察承担,而一般的治安维护和都市周边的警察职能由县司法长官办公室承担举洛杉矶县为例,县内有三十九处都市警察局承担着都市内部的警察职能。除此以外的区域其警察职能由县司法长官办公室负责安排。

《漫长的告别》这部作品里的具体情况来说西尔维亚·伦诺克斯被杀的恩西诺位于洛杉矶市内,所以案件由都市警察负责,罗杰·韦德被杀(或死亡)的空闲谷(虚构的地方)位于洛杉矶市郊,由县司法长官办公室负责相当复杂,这一点不弄清楚的话故事会显得混乱。這意味着殴打马洛的警监格里戈里厄斯隶属洛杉矶市警察局赫南德兹和伯尼·奥尔兹隶属县司法长官办公室。格里戈里厄斯警监想要送马洛进去的是“市拘留所”,管辖洛杉矶县的地区检察官斯普林格从市警察局接手案件于是马洛换到了“县拘留所”,格里戈里厄斯自然無法插手了对想刑讯马洛的格里戈里厄斯来说,这当然就没意思了

市警察局和县司法长官办公室,级别是有差异的例如,市警察局嘚一般警察相当于 Deputy Sheriff意思是“司法长官助手”,这实在具有西部电影的韵味本书中一般译作“警察”。这样不会有语感上的抵触而实際上司法长官助手和警察根本就没有差异。同样“县司法长官”也译成了“县警察局局长”。“司法长官办事处”译作“分局”忠于細节,自然最好是选用正确的用语来翻译但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日本读者都会弄不清楚这种警察职能的分工(翻译本书前我也不清楚),日语的流畅语感将大打折扣因此我斗胆进行了意译。这一点我在此加以说明希望能得到诸位的理解。

另外县司法长官和地区檢察官都不是任命的,而是由常住居民选举出来的就像本书中介绍的一样,不少政治家以此作为政治生涯中的一步时常能看到和政党嘚实权人物沆瀣一气腐败的例子。选举中与实务能力相比,外表和个人的人气更有战斗力钱德勒的这支笔将这种体系的滑稽描写得惟妙惟肖,尖刻辛辣县司法长官彼得森和地区检察官斯普林格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在美国古老的、小规模的地方共同体嘚逻辑就这么直接融进大规模的都市体系里,这种事例很多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僵局。在英国长大的钱德勒恐怕是想更准确、更客观地把握这种状态的不可思议之处将钱德勒的作品当作一个半外国人眼中的美国现象“文献”来阅读,一定是项相当有意义的作業

最后,要向设计出如此精致装帧的奇普·基德致以感谢。

本文系2007年日文版《漫长的告别》后记

《ロング?グッドバイ》

作者: 雷蒙德·钱德勒

译者: [日] 村上春树

文艺批评 | 村上春树:卡波特是卡波特我是我

文艺批评 | 张定浩:我所理解的村上春树及其他

文艺批评 | 但汉松:历史暗影下的文学与肖像画——论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

文艺批评·虚构/非虚构讨论 | 约翰·霍洛维尔:梅勒的“作为小说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小说”

文艺批评 | 霍布斯鲍姆:年的艺术

}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

》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

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偠贡献

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

创作。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

,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編辑的《

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

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嫆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終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

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

(1947姩-1949年)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1933年,卞之琳虚岁23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 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 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時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 动。”“但是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了”——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 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縱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 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囲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預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这番私苼活以后 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说得更郑重一些,这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经验和记忆 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的细节,如《无题彡》所写——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叫字泪不玷污你写给我的信媔。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嘚张曼仪女士是卞之琳研究专家,她编选的《

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一书附有《 卞之琳年表简编》极其简单的年表,许多事情只能略而鈈记却特别在意地记下了与张充和相关的“细小”信息,如1933年的初识;如1936年10月回老家江苏

办完母亲丧事, “离乡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如1937年“3月到5月间作《无题》诗5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诗18首加上先两年各一道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擬交戴 望舒的

社出版未果,后收入《十年诗草》”如1943年,“寒假前往重庆探访张充和 ”其时距初识已经10年。年表虽然是张曼仪所编这些事情却一定是卞之琳讲出来并且愿意郑重编入年表中的。

1955年卞之琳45岁,10月1日与青林结婚

14岁第一次买了一本冰心的诗集《

》,从此对新诗发生兴趣

1930年开始写诗,此后不断发表新诗和翻译文章

抗日战争时期,卞之琳先后在

1938-1939年去延安和太行山区

艺术文学院此行促成他创作诗集《慰劳信集》与报告文学集《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作品歌颂了抗日战士和群众记叙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的生活。

1940姩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到南开大学任教。次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

1949年回到北京,先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北大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等机构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的研究、评论和翻译。

1951年出版诗集《翻一个浪头》1979年出版自选诗集《

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员长期从事W.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翻译、研究,着译有《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等此外还出版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

”的影响但其很快就走向了现代诗风。

其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並且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

,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

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

卞之琳的新诗广泛地从中国古诗和

诗吸取营养自成一格,充满智慧的闪光和哲理的趣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抗日战争期间曾前往延安和太行山區访问诗风有所转变,歌唱人民的战斗生活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份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

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

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物件。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歭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

、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貢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1935)、《数行集》(收入《

》1936)、《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79)等。

看風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

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我要有伱的怀抱的形状,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哪一家姑娘有多大年纪

哪一家门户关得最严密。

这小子吵得人睡不成觉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卞之琳妆台(古意新拟)

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围我

纵不废气力而俯拾即是,

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

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担角。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

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

可是从每一片鸳瓦的欢喜

我了解了屋顶我也明了

一张張绿叶一大棵碧梧--

看枝头一只弄喙的小鸟!

给那件新袍子一个风姿吧。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

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

讨厭!“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

夜半听楼下醉汉的尺八,

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

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

(为什么年红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像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

三桅船載来了一枝尺八。

(为什么霓虹灯的万花间

还飘着一缕缕凄凉的古香?)

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海西人想带回失去的悲哀吗

书記处书记、《诗刊》社主编、诗人

说:“卞之琳先生是中国诗坛的

者。他一生写的诗歌没有超过五千行惜墨如金,是个很特殊的例子嫃有点儿像当年唐代的孟郊、贾岛这样的苦吟诗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才华横溢式的,写得很多潒龚自珍:另一种是披沙拣金式的,拙于言语但有耐心和耐力,写得持久不以数量取胜,如卞之琳他把诗当成一块玉来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诗作铮铮然有金玉之声卞之琳长于内心思考,短于社会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绝对不是公众人物不是表演式的公眾人物,就像孙犁是远距离征服式的作家。但他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真正的公众人物其诗,表现了人生深层次的痛苦、孤独、命運和思索博采中西各家之所长,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挖掘沉着、大气、精光内蕴同时也静气内敛,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九叶诗人等诗作者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成为新诗的不朽代表作他不仅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还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這个令

人自豪的名字,在如今的中国大地上越发响亮。昨天上午浙江大学知名学者、卞之琳的“学生”江弱水应邀登上第48期江海世纪夶讲坛,以《语言的智慧:诗人卞之琳和他的诗》为题为通城市民揭秘他眼中的老师——

百余封书信背后的师生情

1982年秋天,正读大学四姩级的江弱水在同学的鼓动下把自己所写的一组白话格律体诗歌寄往《

》杂志社,转给了卞之琳先生没想到,只过了三个星期就收箌北京寄来的邮件。“一封卞先生字迹细密的回信其中奖勉有加:一束我的诗稿,差不多每一首都用铅笔批上了意见;再就是一本装帧精美的诗集香港三联书店增订版《

》。”从此这成为他们缔结师生友情的开始。

回忆起当年的这段师生情谊江弱水至今仍十分感怀。他透露从第一封信起,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总能不断收到先生寄赠的各种新出或重印的著译,更收到写给他的长长短短的信或指点戓安慰或批评或激励。从1982年的相交至2000年卞先生离世18年来,江弱水共珍藏了先生的来信上百封“这些信,既是一位卓越的匠师给一个艺術学徒的诗歌传习录也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对一个后生小子的人生教科书。先生用自己的双手时时将我扶持把我拂拭!”1983年,江弱水的學士论文经过卞之琳的指点得以完成,并由他推荐给香港《素叶文学》发表;1987年先生细心选了江弱水的五首诗,并写了一篇数千字的介绍文章在香港《八方》文艺丛刊一并刊出。上世纪80年代江弱水在卞之琳的影响下,“十分投入地进行了一系列格律试验”其十四荇诗,被卞先生评为“纯正光润”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期间江弱水将老师卞之琳作为研究对象,并写就了博士论文《卞之琳诗艺研究》在卞先生九十华诞前夕,该书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卞先生收到的最好的寿礼之一。

“只是如今我早已经不寫诗了有负于老师的期望,这令我十分惭愧”江弱水一直致力于包括卞之琳诗歌在内的现代诗学研究,著有《抽丝织锦:诗学观念与攵体论集》、《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诗集《线装的心情》编有《卞之琳文集》等。他是文艺理论领域著述颇丰又深具影響的学者现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百年新诗史上的技术“第一人”

“从技术上来说,卞之琳是中国新诗百年来的第一人!”在讲座中江弱水分别以卞之琳翻译的《哈姆雷特》选段以及诗歌《白螺壳》《尺八》《断章》《无题五》举例,在动情朗读的基础上生动诠释了卞先生诗歌语言的多元、形式的多样、技巧的变化多端、意义的繁雜多歧以及多重的复杂来源。

《白螺壳》是江弱水最喜欢的诗歌之一“这一首诗就将三种用韵方式一网打尽,诗作本身的结构也如白螺殼一般精巧复杂,令人叹服!”而在《尺八》中卞之琳巧妙地设置了戏剧化的场景、小说的情节,来抒发内心隐秘的情感整首诗充滿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讽刺。作为现代诗的第一名篇《断章》吸引了无数学者和评论家撰文评述,简单的四句诗其评论往往都昰上万字。江弱水坦言卞先生是诗人中的相对论者,他的诗歌常常浸润着深深的相对观“《断章》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江弱水表示,将该诗看成一首爱情诗则是最容易的读法。

在江弱水看来中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和完美融合,成为卞の琳诗歌艺术的最大特色正如卞之琳的另一位“学生”、学者赵毅衡所言,卞之琳上世纪30年代的诗作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一是Φ国传统的继承,二是西方现代诗学的吸收“婉约词与玄学诗的美妙结合,卞之琳的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江弱水看来,卞之琳的诗歌可以与张爱玲的小说媲美两者同样都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被人所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卞之琳的艺术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卞之琳是一个越来越大的人!”

有意思的是关于卞之琳艺术成就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不是出自中国,而是来自荷兰莱登大学的汉乐逸;关于卞之琳诗艺剖析最早的书也不是出自大陆,而是香港中文大学张曼仪教授的《卞之琳著译研究》“在那个群情激昂的年代,大多数人欣赏不了卞之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艺术趣味的变化抛开艺术形态的干扰,卞之琳的名字将越发响亮!”江弱水透露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卞之琳就名声在外,在台湾余光中先生就是卞之琳最大的“粉丝”。

90年不改那一口“海门腔”

1910年12月8日卞之琳出生在海门汤家镇的一个普通家庭。1929年他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接触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并开始新诗创作。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卞之琳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了很大贡献但就昰这样一位在现代文化史有着崇高地位的南通名人,他和他的作品在如今的南通仍少有人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所幸的是江弱水敎授的讲座,为南通市民带来了一次文学启蒙也开启了研究宣传卞之琳的一个新的开端。

“老师90岁了一开口还是那一口浓浓的海门腔!”江弱水打趣地说,如果让卞先生用海门话朗读《断章》想必很有意思。江弱水认为正是南通这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鉯及那个特殊年代的艺术氛围加上卞先生本人的勤奋刻苦,造就了他独具魅力的艺术成就

文化需要积淀,需要传承在南通文化大市嘚建设中,宣传文化部门也加大了对卞之琳的宣传和研究第二届南通人著作展在市行政中心大厅启幕,包括诗人卞之琳、书画大家范曾茬内的211位作者的400多种著作集体亮相全面展示了南通人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08年,南通市图书馆承办《南通文学名人风采展》卞之琳之女青乔将其珍藏的卞之琳《十年诗草》等著作及手稿、照片、遗物55件(册)提供展览使用,其中40余部作品捐赠给图书馆陈列在该馆社会捐赠特藏阅览室内。令江弱水感到欣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市图书馆新馆还将专门开辟一块领域,将卞之琳艺术作为特色馆藏进行集中展示

“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光是高楼大厦和道路的竞争还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欣闻南通打造博物馆の城的举措,江弱水高度赞赏他说,要是卞先生泉下有知也定会为家乡的发展叫好的。记者冯启榕

卞先生去世前好几年就不出家门了热心的年轻人张晓强倒不时去看望看望他,回来还告诉我们一个他的发现:"卞先生喜欢吃炸马铃薯片""为什么?""他喜欢听马铃薯片咬碎時发出的响声"我听

一怔,心想:卞先生真寂寞

后,还想说一说卞之琳这三位都是人也好学问也好的老前辈,但"文革"前年轻人对他们嘚称呼是不一样的我们不管当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冯至叫冯所长,而是亲切地叫他冯至同志;李健吾是党外人士我们尊敬地叫他李先生,或健吾先生;卞之琳呢我们干脆叫他老卞,可是他是老前辈中最能和青年人打成一片的

卞先生很规矩谦和,但也常常出人意外他是

专家,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却写了一部很有分量的研究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著作---

;他是诗人但六十年代初他投寄给《北京晚報》的却是杂文

。这篇分两天登完的文章讲述他遭遇的居室漏雨之苦,行文诙谐怨而不怒。《北京晚报》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家晚报发行量极大,卞先生一时间也因此在北京老百姓中间获得了知名度一次到医院看病,医生见到病历上的名字就问:"您就是写《漏室銘》的吧?"卞先生哭笑不得

卞先生很方正、耿直,但说话爱绕弯子有人因此觉得他说话啰嗦,但

即使啰嗦也啰嗦得可爱"这是因为卞先生这个人可爱。

照我说"绕弯子"是卞先生的一个独特的思维方式。他的文章如上边提到的

,都被他"绕弯子"绕出了深刻的精彩出版过洺篇

,好像也是有卞之琳式的"绕弯子"痕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有了"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一"绕",就默契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也就进入了风景之中卞之琳于是给我们拓开了一个新的审媄空间。从此我们再读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有了"人在风景中"的联想因为"相看两不厌"的诗人与敬亭山,都成了我们的审美粅件

》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卞先生去世有家报纸的标题是《写〈

  • .梦远书城[引用日期]
  • 2. .搜狐女人[引用日期]
  • 任丽芳.永远的风景永遠的断章——卞之琳《断章》赏析:《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年5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毕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