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亳米56倍口径高膛压、大药室125毫米滑膛炮坦克炮

中国99式坦克的性能究竟如何?美国这次终于说出了大实话图为中国99坦克群近日,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陆军已经装备了数百辆99式主战坦克,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坦克之一,99式在设计上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坦克在设计上底盘参考了俄罗斯T72,炮塔参考了德国豹2A6,综合性能已经接近美国M1和德国豹2A6型,因此,有军迷表示,美国媒体的此次表态,算是说出了中国99坦克的真实作战能力。当今,中国陆军仍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具战斗力的陆上力量。那么,作为中国陆军最现代化的99式主战坦克,究竟战斗力如何呢?99式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超过51吨,火炮向前时车全长约10米,车体长7.6米,宽3.5米,高2.37米。与此前的国产坦克相比,99式主战坦克的“块头”增大了不少,但要比美欧主战坦克小。
图为美国M1主战坦克美国M1A2坦克战斗全重71吨,但其战术和战略机动性欠佳,很难通过民用桥梁、公路和泥路,而99式却比M1A2轻20吨,其机动性必然更好。中国99式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借鉴了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V型液冷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65-7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时速为46千米/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秒,最大行程可达450公里。此前的80式、85式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仅仅750马力左右。武器系统方面,99式主战坦克装有一门48倍口径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主要装备4种弹药,分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杀伤爆破榴弹,以及炮射导弹。弹药基数40发,该炮装有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10发/分,间隔故障率为千分之三。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600毫米的均质装甲。
图为德国豹2A6坦克此外,该炮能发射国产125毫米炮射导弹,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辅助武器为1挺备弹500发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和1挺备弹毫米并列机枪,炮塔两侧各有5个82毫米烟幕弹发射器。99式主战坦克采用了猎-歼式火控系统(也称双指挥仪式),即车长可独立对火控系统进行控制,包括射击、跟踪目标和指示目标等。99式还在坦克炮塔后部装了独特的激光目眩干扰装置,主要用于对抗敌方火控观瞄装置,最大作用距离4000米。在夜战设备方面,99式装有新的凝视焦平面热成像仪,在能见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恶劣环境中对目标的发现距离为4000米,识别距离为3100米,具备了在昼/夜间于运动状态下对运动目标射击能力。99式主战坦克抛弃了以前的铸造炮塔,改为全焊接炮塔,并在炮塔前部加装了楔形模块化装甲,正面的防护达700毫米,车体防护能力相当于500~6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车体两侧和底盘正面可挂装披挂式的反应装甲。客观地说,99式与美国的M1A2、德国的豹2A6和日本的90式的防护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总之,99式主战坦克代表了中国陆军现役主战坦克的最高水平,但绝不是中国坦克技术的最高级。不久前,央视就从侧面介绍了某军工单位正在研制的第四代主战坦克。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推荐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大漠狼烟散 挽弓终有时_小宗师专辑:公元1997年春季某日,坐落于中国北方内蒙古某地,兵器工业部下属某厂火炮实验靶场内,一门采用大药室设计的120毫米长身管(58倍口径)高膛压滑膛炮即将进行射击试验。试验火炮被牢牢固定在特制的射击试验台架上,随着远处观察所内试验指挥员一声令下,炮尾电击发装置将发射药瞬间点燃。炮口顿时迸发出耀眼夺目的火光和苍龙咆哮般的轰鸣声。电光火石之间,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细长的弹芯挣脱了铝合金弹托的束缚,划出一条凄厉的弹道呼啸着命中远方的靶标。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过后,厚达数百毫米的大倾角重型复合靶在穿甲弹芯极高动能的冲击下,像黄油一样被洞穿。弹孔边缘的金属被动能转化成的高温熔化,又重新冷却凝结,扭曲成参差不齐的可怕形状,靶板背面的装甲背板也在冲击作用下开裂变形,崩落出无数碎片射入大地……这次射击试验采用的是数年前设计定型的120毫米Ⅱ型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丸重量7.4公斤,全装药的装药量达11.5公斤。试射4发测得穿甲弹平均初速超过1850米/秒,火炮平均膛压490兆帕,炮口动能达到了13兆焦,2000米距离核算穿甲深度接近700毫米。本次试验的穿甲威力已经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M829A2贫铀穿甲弹(弹芯长度接近120毫米Ⅱ型弹的两倍)处于同一水平,世界上任何现役主战坦克的前装甲在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面前都变得像纸一样脆弱不堪……来自北方的沉重压力“两炮”诞生的背景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9年前。日,中国和前苏联在东北国境线乌苏里江上一个名为珍宝岛的小岛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武装冲突。在意识形态等众多原因导致中苏关系破裂以后,双方积蓄的不友好气氛终于在这片地方释放出来。虽然对方拥有兵力和技术装备的绝对优势,但是我边防军战士却凭借良好的雪地战术素养取得了战斗胜利。战斗中,一辆当时苏军非常先进的T-62主战坦克被我方击毁并搁浅在江叉冰面上,最后为我方缴获。这个宝贵的战利品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当时国内对付坦克的主用火炮仍然是仿自苏联50年代初期技术水平的100毫米线膛坦克炮和85毫米加农炮,在60年代末期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基本不能对T-62坦克的前装甲构成明显威胁。而珍宝岛缴获的T-62坦克却给了我们一次直接接触对手先进主战装备的机会。它所配备的115毫米大威力滑膛坦克炮和世界上第一种短钢套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早在中苏交恶之初已成为我们研究和模仿的对象,我国技术人员通过对苏制115毫米滑膛炮实物的测绘研究,加快了国产100毫米滑膛加农炮的研制进程。不过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本应在70年代初期装备部队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分别推迟至1974年和1973年才相继定型。虽然这两种炮发射短钢套脱壳穿甲弹时已经能够保证击毁T-62坦克,但是整体装备性能却没有本质提高:69式中型坦克仍然和老59坦克处在同一技术水平上;而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则因为炮架结构过于原始,存在结构重量、火线高度过大的缺点。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努力追赶的同时,潜在对手的装备水平也在飞速提高。100毫米两炮定型之时,前苏联的T-62坦克已经开始退出现役。取代它的则是肩扛125毫米高膛压滑膛炮,披挂厚度超过200毫米复合装甲的T-64和T-72主战坦克。当中国的火炮工业从文革的混乱状态中挣扎着爬起来的时候,发现竟然是一个这么令人恐怖的事实:自己付出十年心血试图弥补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我们的战士虽然能够凭借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战术素养取得小规模边境冲突的胜利。但是,国境线那数千辆武装到牙齿的钢铁怪物如果一起发动压过来的话,必然会将我们用落后装备构成的反坦克防线无情地撕开,碾碎……1976年,研制国产新一代坦克,反坦克炮的任务对中国来说,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层层论证“两炮”项目上马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70年代中后期,研制国产新型大威力反坦克火炮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效击穿潜在威胁——苏制T-72主战坦克的前装甲。如果我们不能对T-72坦克车体首上装甲的防护能力进行详细而合理的评估,就不可能制定出新型反坦克火炮应该达到的威力指标,“两炮”的论证和研制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根据当时有限的国外情报分析,T-72车体首上装甲防护能力较T-62大幅提升,采用的是倾角增至68°、厚达204毫米的复合装甲,由两层厚度分别为20毫米、8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板和一层厚度为104毫米的非金属夹层组成。但是非金属夹层所用的材料不得而知。在各种资料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我国设计人员大胆决定,通过实验来确定模拟T-72车体首上装甲的复合装甲靶板。1976年底,在国内某厂进行了针对模拟T-72复合装甲的穿甲试验。实验火122中型坦克“三液”样车(下)和“三机”炮是当时国内威力最大的老12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用弹种为老120滑短钢套烧结钨合金脱壳穿甲弹。按基本情报制作的复合靶板共有两块,夹层材料分别为加胶玻璃布(1号板)和三层胶粘铬刚玉(2号板)材质。其中,1号板将分别进行80毫米面板的“正打”试验和20毫米面板的“反打”试验。2号板则只进行“正打”。此外还有一块204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3号板)用作对比穿透试验。所有靶板的法线倾角均为68°。实验结果表明,老120滑穿甲弹在平均着靶速度1615米/秒的情况下能够击穿204毫米厚的大倾角均质板,亦能在“正打”情况下击穿1号复合板,但是在“反打”情况下则无法击穿2号板以及3号板。“反打”时,1号板背板穿深大约在50毫米,因此核算的极限穿透速度大约为1650米/秒,而2号板极限穿透速度高达1800米,秒,老120滑膛炮完全没有击穿的可能。1977年下半年召开“77107”会议,进一步组织国内各种反坦克武器对改进后的20毫米面板模拟T-72装甲的穿破甲试验,最终确定以20毫米面板、80毫米背板,中间采用36毫米玻璃钢和68毫米铬刚玉各两层混合夹层的复合板结构作为模拟T_72主战坦克复合装甲。这种后来被命名为“681复合靶”的重型装甲靶板是国内第一种具备先进防护性能的复合材质装甲,后来的对比实验表明,681复合靶的防护能力完全达到了T-72车体首上装甲的水平。681复合靶的研制过程,即为“两炮”的论证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又是国内主战坦克复合装甲研究的起点。中国火炮科研工作者的聪明才智让新炮研制尚未开始就充满了闪光点!76年底的穿甲摸底试验为新炮的论证提供了充足的试验数据支持,心里有底之后,五机部于1977年4月组织了部、所、院校等14个单位参加的“二代坦克炮”和“师属自行反坦克炮”系统论证工作。4个月的论证工作使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达到一致,最后的论证报告指出:要实现有效对付世界先进主战坦克的目标,新研制的“两炮”应该是高膛压火炮系统,这是“打基础,上水平”的项目,必须在当时技术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进行多方面的艰苦努力。一年以后,1978年4月,五机部召开了“两炮”总体方案论证会(784会议)。会上正式确定两炮穿甲性能分两步走的指标:第一步:在1500米距离上“正打”击穿玻璃钢夹层的复合靶板。第二步:在1500米距离上“反打”击穿玻璃钢和铬刚玉混合夹层的复合靶板,即击穿681复合靶。至此,“两炮”先期论证工作全面结束,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作为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火力系统的12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系统首先进入全面研制阶段。重走论证路120高膛压坦克炮的孕育过程新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是中国对高膛压火炮技术的首次尝试,其论证过程也是中国铸炮人对这种高技术火炮武器性能特点的领悟和学习过程。为了能更好地理解120坦克炮乃至今后二十年中国高膛压火炮发展演化过程,我们有必要在此重温一下12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的详细论证过程。作为一种反坦克火炮武器,如何提高火炮发射穿甲弹的穿甲威力是120高膛压坦克炮论证设计的核心任务。穿甲性能的提升依赖于穿甲弹动能的提高,而动能和穿甲弹的初速有着直接关系。开始论证以前,首先需要估计1500米的典型交战距离上,穿甲弹穿透各种复合装甲所需的初速。通过之前复合靶穿甲试验得到的老120滑膛炮穿甲弹的着靶速度和穿甲深度,计算出穿甲弹击穿681复合靶的极限穿透速度高达1800米,秒。利用外弹道阻力公式叠加弹丸飞行1500米速度下降值,估算出的老120滑穿甲弹击穿T-72前装甲的初速竟超过2000米/秒!由此可见,单纯依靠初速的提高无法根本解决穿甲问题矛盾。最小穿透目标速度与弹丸的面密度有关,后者越大,前者越小,提高穿甲威力的途径可归结为以下几点:提高初速:降低极限穿透速度;降低外弹道速度损失。首先讨论提高初速的方法。因为穿甲弹丸是通过发射药燃烧膨胀做功的能量在炮膛内加速运动获得极高速度的,所以提高初速主要手法不外乎提高火药能量、增大发射药装药量、加长身管、提高发射药做功效率、增大火炮口径等方法。其中,除加长身管外,其它几种手段都会引起火炮膛压上升。试验表明,在不改变弹丸结构的情况下,仅使膛压从原来的319兆帕提升到500兆帕,初速提高值就将超过100米/秒。可见,利用各种手段有意识地提高火炮膛压,是火炮内弹道设计过程中提高初速的首要途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膛压提升的同时,穿甲弹弹托的强度和质量也会随之增加,当由此带来的消极质量(弹托不参与穿甲作用,它会消耗穿甲弹的一部分动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弹丸的初速将不升反降。所以,优化弹丸结构,减少消极质量的比重是充分发挥火炮高膛压性能的保证条件。国内将火炮铜柱标定膛压在400兆帕以上的火炮称为高膛压火炮。80年代,英、法、西德等国研制的120毫米坦克炮的设计膛压都在540-630兆帕水平上。在新炮论证时,设计人员对国内高强度火炮身管的研制实力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当时能够研制并测试的火炮最高膛压值为588兆帕。在此基础上,论证组确定了新型高膛压坦克炮研制的两步走膛压指标(常温铜柱测压值):第一步,431兆帕;第二步,539兆帕。提高膛压的主要手段是增加发射药燃烧的能量,这就涉及到火药力参数。火药力表示单位质量的发射药膨胀做功的能力,理论上来说,发射药的火药力参数越大,表示这种发射药的含能越高,燃烧后也就能赋予弹丸更高的初速。当时国内火炮普遍使用的低含氮量火药,其火药力只有95×104焦/公斤,如果能将它提高到115×104焦,公斤,初速就可提高71米,秒。80年代初,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研制并装备了多种高含氮量的混合硝酸酯火药,其火药力均已接近110×104焦,公斤的高水平。而国产新型高膛压坦克炮要想达到既定的设计目标,也必须采用高火药力的新一代发射药。当时国内的新型发射药有太根、吉纳、硝基胍等三种,其中吉纳发射药的火药力最高,达到112×104焦/公斤。但是吉纳火药的燃烧温度很高,对炮膛有比较严重的烧蚀作用,而且容易结晶不耐存储。硝基胍发射药的火药力较小,仅为105×104焦,公斤左右,燃烧时易发烟,而且不容易加工成型。太根(TEGN)也是一种高含能基数的混合硝酸酯有机物,最早由德国人成功合成,70年代开始普遍应用于新型非匀质发射药的配方中。“两炮”论证阶段,国内的太根发射药研究已进行了近10年时间,初步具备进入推广应用阶段的能力。虽然现有的太根发射药样品的火药力仅与硝基胍火药相当,但是具有较好的提升潜力,而且还具备烧蚀程度小、机械强度高等优点。论证组经过综合考虑,最后选定太根发射药作为新炮的标准发射药配方。同时定下了具体研制过程中火药力参数的两步走指标:第一步:105×104焦/公斤-110×104焦/公斤;第二步:115×104焦/公斤。除了大幅提高火药力外,尽可能增加炮弹发射药的装药量也是提升火药总能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当时国内技术条件有限,新型发射药的火药力暂时无法达到110×104焦/公斤以上,这种方法对穿甲弹初速提升的贡献有着更为简单和直接的意义。提高装药量的方法一是增大发射药的装填密度;二是加大药室容积,以容纳更多的火药。发射药的装填密度显然是无法大幅增加的,因此研制人员在“两炮”论证一开始就定下了新炮大药室容积的研制方向。低膛压的老120滑药室容积是12升,那么新炮的药室容积选择多大最为合适呢?从药室容积和初速增量的关系来看,新炮的药室容积取为14.5升是最为有利的,这时火炮能够获得最大的初速增量(药室容积继续扩大的话,初速增量将会迅速下降,结果得不偿失)。但是药室容积的选取还要考虑新炮的搭载用户——设计中的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的实际情况。因为14升有余的药室容积会带来过大的炮尾体积,同时定装穿甲弹的重量和长度也会超出人工装填的能力,需要采用分装弹自动装填的设计,而当时以国内的机电设计水平研制坦克用的全自动装弹机是很困难的。最重要的一点是,14升以上药室容积的坦克炮装车以后,坦克重量将增加到40吨以上,只有安装功率马力的发动机才能满足坦克的机动性需求,而这种超大功率的坦克发动机在当时的中国是根本无法研制的。最后,考虑到国内技术基础的限制,论证组决定新炮采用定装弹设计,药室容积为13.08升。提高穿甲弹初速的方法还有提高发射药的功效率和加长身管两个途径。对于前者,将主要留待日后详细设计时通过优化发射药颗粒的结构、形状等方法实现。对于后者,论证组通过内弹道计算初步确定,新炮的身管长度为6米(为当时东西方115-125毫米口径坦克炮身管长度的最大值)。新型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的初始论证过程至此基本结束。最后需要确定的就是火炮的口径了。当时备选口径有120毫米和130毫米两种,按照上述论证数据,选择相同参数对两种口径的火炮进行计算(130毫米炮的药室容积参数略大)后发现,120毫米口径火炮初速为1727米/秒,130毫米口径火炮的初速为1762米/秒。虽然后者较前者初速高35米/秒,但是却要付出火炮身管质量增加近180公斤、弹药重量和长度超标、后坐阻力超标等巨大代价。因此,最后确定“两炮”的口径为120毫米,延续了老120滑的口径指标。高歌猛进120高膛压坦克炮横空出世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作为我国主战坦克和新型师属自行反坦克炮的研制任务在784会议上正式下达给国营447厂,参研单位在初期阶段一度达到近50个,两年后通过零部件优选,最终确定为24个。其中120高膛压坦克炮的研制进程在开始阶段就遇到困难。当时初步设计定型的ZT型太根发射药的火药力指数为107×104焦/公斤,离110×104焦/公斤第一步上线指标尚有差距。第二步112×104焦,公斤的目标也有下降:而且短时间内要想达到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火炮身管长度再次因二代主战坦克总体布置困难的原因被迫缩短,最终定为48倍口径(5.75米)。这样,为了保证初速和炮口动能指标不受影响,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留下技术储备,120坦克炮最终采用长达790毫米、全容积16.1升的特大药室设计,发射穿甲弹的理论最大装药量在10公斤以上,已经接近定装炮弹的极限。火炮设计参数和必须达到的战技指标最终确定为:火炮口径120毫米滑膛,火炮全长6600毫米,身管长5750毫米,炮尾尺寸530毫米×530毫米×540毫米,摇架全长1000毫米,耳轴宽540毫米。火炮采用带热护套的自紧结构身管、带电发火机构的横楔式半自动炮闩、带齿端离合器的机械式高低机,反后坐装置上置,包括节制杆式制退机和带液量指示器的液气分离式复进机。火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榴弹和破甲弹,采用半可燃药筒定装弹设计,其中穿甲弹和破甲弹在1500米距离上均能有效穿透68。倾角的681装甲板:火炮千米立靶密集度,穿甲弹为0.3米×0.3米,破甲弹为0.4米×0.4米;发射速度达到6发/分;俯仰角-8°-+18°;适应温度-40℃-+50℃;火炮具备不吊装炮塔整体更换能力。该炮的设计膛压较老120滑膛炮提高了120兆帕以上,常规技术生产的火炮身管根本无法满足如此高的膛压上升幅度。为了能使火炮身管反复承受超高压力的冲击并达到足够的寿命长度,必须对身管进行自紧处理。所谓身管自紧技术,就是在火炮身管粗加工成型后,采用特殊手段对身管内壁施加高压,让管壁钢材由内而外产生连续的塑性变形。压力卸去后塑性变形无法恢复,会在管壁横截面方向上留下内层受拉、外层受压的残余应力分布。在发射时,经过自紧处理的火炮身管内层残余应力能够抵消掉部分膛压对身管内壁产生的膨胀应力,从而达到减少身管疲劳损耗、延长身管寿命的目的。身管自紧技术早在1906年就由法国火炮设计师马拉瓦尔首先提出,但是限于理论和技术的不完善,直到二战期间才得以实际应用。二战以后,自紧技术在西方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逐步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种高膛压火炮身管的生产。中国火炮身管自紧技术的研究始于1975年,经过数年的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研究人员基本掌握了液压自紧身管的设计方法和生产制造工艺。447厂为120坦克炮的生产与某研究所联合设计了国内第一条高膛压火炮液压自紧身管生产线。采用新研制的720电渣重熔高强度、高韧性厚壁炮钢,在保证加工余量的前提下,设计人员将自紧压力定为877兆帕,自紧段长2500毫米有余。1987年年底,3根经过自紧处理的120毫米高膛压弹道炮身管成功下线,为弹药及其它技术攻关提供了条件。日,中国的高膛压火炮在西安某靶场发出第一声怒吼。8月27日,82-8方案弹道试验炮以1646米,秒的初速成功穿透大倾角的681重靶,开创了国产动能穿甲弹穿透复合装甲的先河。中国铸炮人在成绩的鼓舞下再接再厉,以综合性能最好的82-14方案为主,全面展开样炮设计工作。1979年底120坦克炮初样炮(两门)下线,1980年10月,120坦克炮第二轮样炮(一门)下线。1980年年中样炮的射击试验表明,火炮千米立靶密集度指标较好(横向精度较高,纵向精度略有超出),炮身各部分机构动作正常,主要结构件结构可靠,强度完全满足要求,充分证明了120毫米高膛压火炮的总体设计是成功的。试验中曾发现火炮电击发机构存在线路接触不稳定、击针强度不高的问题,设计者在第二轮样炮设计生产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设计者还对二轮样炮的反后坐装置及架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经过第一阶段近千发穿甲弹(400发为结构弹,其余为模拟弹)的攻关射击试验,至1981年下半年,除少数零部件外,火炮各部件在高温高膛压条件下的结构强度和其他基本性能问题均已初步解决,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样炮设计取得成功。与火炮同期展开研制的还有120毫米滑膛炮弹药系统,其核心则是设计膛压高达540兆帕的新一代高膛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前面已经提到,解决穿甲问题矛盾的方法除了提高火炮初速以外,还有优化脱壳穿甲弹的结构:一方面降低弹丸对复合装甲的极限穿透速度,另一方面减小弹丸在飞行过程中的速度(能量)损失也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新型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立足国内当时高密度高韧性穿甲材料研制的实际情况,选用工艺成熟的烧结态钨合金(加工成本仅为变相态钨合金的60%)材料锻造长杆穿甲弹的侵彻体(弹芯)。为了解决烧结钨合金材料强度差的缺点,设计人员创造性地在弹芯后部增加了一截短钢套,组成独特的半钢套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弹芯侵彻体重4.45公斤,长细比14.4。头部有三个被风帽包裹的短圆柱形钨合金穿甲块,在接触装甲表面时,穿甲块首先破碎消耗掉,从而防止主侵彻体过早断裂影响穿甲效果。弹芯后部装有5片尾翼,因为不用像老120穿甲弹那样起膛内定位作用,尾翼的尺寸大大减小,尾翼前后都带有一定的切角,使弹芯在飞行过程中能够低速旋转并保持稳定。三块马鞍形的铝合金弹托由前后紧固环抱紧,弹托外嵌有尼龙材质的滑动弹带(和线膛炮起导转作用的弹带不同,滑膛炮弹带主要用于密闭火药燃气,因此也称为闭气环),弹带外刻有预弱槽,出膛后能迅速膨胀断裂以释放弹托。弹托通过数十圈环形齿与弹芯连接,高膛压脱壳穿甲弹弹托齿的设计非常关键,因为弹丸在膛内运动时,这些齿将直接承受弹托带给弹芯的巨大作用力,带动弹芯向前高速运动。120毫米高膛压脱壳穿甲弹在早期试验时曾出现过弹托齿强度不够,脱壳后发现齿全部被剪断的问题,后来通过重新设计齿的形状,改善受力条件才解决这一问题。铝合金马鞍形弹托的质量远小于钢质短弹托,这样整个弹丸不参与穿甲作用的消极质量就被成功控制在10%以下,弹丸截面密度明显提高,成功达到了降低极限穿透速度的目标。头部风帽经过优化设计的穿甲弹芯飞行阻力极小,飞行1000米速度损失不超过60米/秒。1981年年中,在某靶场举行了120毫米新型脱壳穿甲弹“817”穿甲表演实验,初步展示了该弹良好的穿甲性能。弹丸平均初速超过1700米/秒,对厚120毫米倾角68°的均质钢装甲板极限穿透速度(90%穿透率)只有1300米/秒,对同倾角681复合靶的极限穿透速度为1410米/秒,以60米,秒的千米速度损失值计算,相当于在4800米以外就能击穿T-72主战坦克的前装甲!除新型脱壳穿甲弹外,120高膛压坦克炮还计划装备前张式尾翼稳定榴弹和尾翼稳定空心装药破甲弹。这两种弹药的研制在1982年以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因为经费不足,82年以后研制暂缓。主战坦克内部空间非常狭小,乘员很难在车内处理大口径坦克炮弹的废弃金属药筒,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节约铜等宝贵金属资源,120高膛压坦克炮配用炮弹也计划采用当时国际上已较为普遍的纸基硝酸纤维半可燃药筒结构定装药。药筒金属底缘直径185米,长度超过700毫米,采用19孔梅花形太根发射药粒的密实装药结构,装药量达9.4公斤。药筒中心插有长度较大的可燃中心传火管以保证全部发射药的可靠点火。药筒底部是起闭气作用的金属短弹底,金属弹底和药筒可燃部分通过一个特殊塑料材质的可膨胀闭气环进行连接。闭气环在发射药点火后受压膨胀,紧密贴合药室内壁从而有效封闭药室内的火药燃气。为了解决高膛压大装药量火炮发射时身管烧蚀严重的问题,科研人员在80年代初还开展了缓蚀添加剂和身管内膛镀铬技术的研究,但是至12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技术鉴定时为止,这两项技术仍处在研究阶段,尚未达到实用化程度。无言的结局120高膛压坦克炮通过鉴定后下马120高膛压坦克炮骄人的威力并不是没有代价的,16升的大药室设计从一开始就为火炮的装车适应性埋下了隐患。当时火炮设计组内曾有另一种声音:坚持要减小药室容积来迎合前二代主战坦克不断变更的炮塔和车体设计。这种观点有它的道理,120坦克炮的药室容积参数选取本来就已经接近火炮内弹道设计规范的极限,为了迁就二代坦克有限的车体而被迫缩短身管长度则进一步恶化了火炮内弹道设计的不平衡性。这些问题如果在定型前不能很好地加以解决,必将对火炮使用和身管寿命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从1982年以后的情况来看,120高膛压坦克炮恐怕很难等到定型投产的那一天了。那时,限于国内综合技术实力的不足,国产前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方案经过数次修改已经出现陷入无限期搁置僵局的苗头。引进国外105毫米高膛压线膛坦克炮和先进火控系统升级69式坦克作为临时替代方案的谈判也已经开始。120毫米高膛压坦克炮如果不能坚持既定方案努力前进的话,必将导致现有众多技术成果的报废和全系统的大返工,对同期发展的120高膛压反坦克炮也会产生致命影响。事实上,从120高膛压坦克炮选定大药室设计的那一刻起,设计人员就已经把新炮火力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摆在了坦克装车适应性位置的前面,在后来的具体研制过程中基本放弃了对坦克总体性能的考虑。七八十年代我们面对北方巨大压力,对火炮反坦克能力重大突破需求的迫切性甚至高过了对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需求程度(坦克毕竟是一种用于进攻的武器)。120高膛压坦克炮的设计参数虽然不尽合理,却是当时国内外客观条件制约下我们能做出的唯一正确选择。无论如何,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是设计者们无法左右的。前二代主战坦克在研制出两种样车方案,几经降低设计难度以后,最终还是在80年代初期黯然下马。120高膛压坦克炮顿时成了嫁不出去的媳妇,前景变得越发暗淡。经过6年的辛苦努力,为了给国家同时也给设计者自己一个交代,447厂于1984年9月至10月对已经基本成熟的火炮和脱壳穿甲弹系统举行了工厂联合鉴定。鉴定一共发射穿甲弹176发,按照战技指标对火炮内弹道、千米立靶密集度和穿甲威力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评定。鉴定结果显示,120高膛压坦克炮项目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战技指标,高膛压坦克炮这块身管火炮技术领域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中国铸炮人成功拿下了!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设计和研制从1978年提出至1984年结束,一共经历了6年时间,项目最终没有设计定型。经过新老两代技术尝试以后,120毫米火炮从此彻底失去了作为坦克炮口径序列装备中国军队的机会。尽管如此,120高膛压坦克炮的主要分系统——火炮和脱壳穿甲弹性能经鉴定已经达到了8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对潜在对手装备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形成了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特别是通过该项目带动了国内高强度炮钢、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大威力钨合金长杆脱壳穿甲弹、火炮高能发射药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明显有了底气的中国人一方面充满自信、游刃有余地同西方谈判105线膛坦克炮技术(120坦克炮穿甲威力明显优于105线膛坦克炮)的引进,另一方面开始了高膛压滑膛炮新口径上的探索。120高膛压坦克炮项目下马的同一年,国产125毫米高膛压滑膛炮的技术论证悄然开始。通过从友好国家获得的苏制125毫米滑膛炮进行测绘和反设计,中国掌握了其设计要点,国产高能发射药的火药力指标也终于在80年代后期成功突破110×104焦/公斤大关,中国铸炮人再也不需要走通过扩大药室、多装火药提高火炮威力的老路了。有了120高膛压坦克炮的技术铺垫,具备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的125毫米高膛压滑膛坦克炮终于顺利发展定型,跟随国产新型主战坦克一起昂首步入人民军队的装备序列。公元1984年10月,国产120高膛压坦克炮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但这并不是120毫米高膛压火炮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终点。就在120高膛压坦克炮进行工厂鉴定前不久,“两炮”项目的另一个主角——120高膛压反坦克炮也走到了研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它的故事,这时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编辑 栀 子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膛弹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