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导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弹

尹卓: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区别在于弹道不一样
作者:黄子娟
二炮列装的东风-21C战术弹道导弹(资料图)
二炮长剑-10巡航导弹(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讯在中国政府日前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中披露,第二炮兵目前东风系列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在谈到这两种导弹的区别时,军事专家尹卓少将在接受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栏目采访时表示,巡航导弹精度比弹道导弹高,精度一般都在10米以内。
白皮书指出,第二炮兵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第二炮兵下辖导弹基地、训练基地、专业保障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
在谈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时,尹卓表示,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飞行的弹道不一样。弹道导弹,顾名思义,指的是发射以后,基本就无动力了,按照抛物线,加入一点空气的阻力,先在大气层飞行,之后还有再进入大气层的这样一个弹道弧线。弹道导弹入轨以后,按着抛物线的方向来落地。所以它的弹道是容易被预测的。而巡航导弹就像一个小飞机,是靠弾翼、弹体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升力,能够拖住它不坠地。虽然有重力、加速度,但因为有一个升力,可以维持它在空气中航行,所以它要依靠空气飞行。可是弹道导弹没有空气也能飞行。
这两种导弹在执行任务上也有区别,尹卓表示,弹道导弹都是作为战略武器使用,打击敌人的大中城市。在上世纪50年代有核武器之后,它就主要作为核武器的运载工具。也就是说,它可以打击敌人的大中城市,但是带的是常规弹头,在非核战争的情况下,用这些导弹可以打击敌人纵深的指挥所。但是,巡航导弹打击精度比较高,美国第一批服役的巡航导弹,精度在30米以内。现在的巡航导弹精度一般都在10米以内,现在各国的巡航导弹,都能达到米级的精度。(黄子娟)
[责任编辑:吴雨洪]
相关新闻: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深度:浅谈中国弹道导弹与三国之间关系 巴仿制DF11|巴基斯坦|朝鲜|伊朗_新浪军事
深度:浅谈中国弹道导弹与三国之间关系 巴仿制DF11
资料图:上图为东风-11,下图为哈塔夫-3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纠缠不清的三国导弹史
  本周,世界上三个重要的“二流弹道导弹大国”都释放了本国导弹的要闻:周一,伊朗展示了本国新研制的“薮猫”战略巡航导弹;巴基斯坦则宣布试射了该国最新的”沙欣3”中程导弹;周二,朝鲜电视台传达了将发射“光明星”系列火箭的消息。作为五常之外少有的几个能自行研制弹道导弹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战略导弹不仅品种繁多难以厘清,彼此也存在着联系,甚至好几个型号还和中国有着说得清说不清的关系。
  中国这种核大国发展战略导弹时要力争对其他核大国构成威慑,甚至追求全球打击能力,但朝鲜、伊朗和巴基斯坦对于“战略导弹”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各具特色:对朝鲜而言,它的导弹主要打击对象有三国――近打韩国、中打日本、最远打美国,这就要求朝鲜发展近中远程三类不同的导弹来应对不同的需求;伊朗对导弹的主要需求则有两个――亘古不变的“抹掉以色列”和视情况而定的打击周边国家,2000公里左右的导弹就能满足这一需求;至于巴基斯坦的导弹打击的三个目标则相当单纯――印度、印度、还是印度,为了覆盖印度全境,公里的最大射程是巴基斯坦一直追求的目标。
资料图:东风-15B(上)与沙欣-1
  故事要从朝鲜说起,朝鲜在这三个国家中发展弹道导弹最早,实际的导弹性能也最为强大。它从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试图山寨苏联提供给他的“飞毛腿B”弹道导弹,中途还参考了埃及改进型“飞毛腿B”,到1984年,朝鲜的仿制工作大功告成,朝鲜开始批量生产该型导弹并将其命名为“火星”,西方则根据其朝鲜文音译为“华城”。这种300公里的导弹性能无法完全满足朝鲜需求,但因为朝鲜缺乏资金,研制射程更远的导弹的项目陷入停滞。
  就在此时,我们的另一位主角――伊朗登场了。两伊战争中期,伊拉克依托本国有飞毛腿导弹生产线的优势对伊朗发起了大规模的“袭城战”,在导弹领域此时一穷二白的伊朗只得满世界搜罗求购能与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对抗的武器――飞毛腿导弹。虽然叙利亚、利比亚都卖了导弹给伊朗,但这些国家本来存货就不多,根本满足不了战争的巨大消耗,能够量产飞毛腿导弹的朝鲜就这样成了伊朗的“救命稻草”。
  1987年,伊朗和朝鲜签订协议,伊朗向朝鲜提供资金,朝鲜则向伊朗提供弹道导道和相关的生产技术。随后5年间,朝鲜将200多枚“火星5”导弹和其生产线卖给了伊朗,并从伊朗获得了亟需的资金,完成了弹头较小但射程达500-600公里的“火星6”导弹。与此同时,朝鲜还通过研究伊拉克的“阿尔侯赛因”导弹,掌握了通过加长燃料箱增加射程的方法,1988年,朝鲜开始研制射程1500公里左右的“劳动”中程导弹,1998年正式服役。简单地说,“劳动”就是一枚加长燃料箱的“飞毛腿”。
  依照合同,朝鲜先后将这三种导弹及其生产技术转移给了伊朗。伊朗则以流星1、2、3为这三种导弹命名。以流星3为例,“劳动”服役后,伊朗先是在1996年通过朝鲜熔星公司购买了12枚“劳动”导弹,随后便开始组装朝鲜零件造的流星3,1998年底就进行了试射,2000年,伊朗宣布完成了流星3的国产化,2003年,流星3服役,伊朗首次具备了打到以色列的导弹。
巴基斯坦导弹谱系图,最右侧为“沙欣3”导弹
  巴基斯坦的弹道导弹发展时间与伊朗近似,但经历却并不相同。80年代初,巴基斯坦开始研制本国的“哈塔夫1”和“哈塔夫2”导弹,但由于本国技术严重不足,这两种导弹虽然配了飞毛腿级别的MAZ-543越野卡车,射程却只有后者的一半不到。自研无果的巴基斯坦因此开始寻求外购。无独有偶,中国在1986年刚刚定型了射程300公里的东风-11近程导弹,中国军队却因为“军队要忍耐”无力采购,作为传统盟邦,两国顺利地达成了采购交易,装备巴基斯坦的东风-11随后被巴基斯坦仿制,称为“哈塔夫3”,该型导弹成为巴基斯坦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也是90年代巴基斯坦唯一可用的弹道导弹。
  东风11射程与飞毛腿差不多,外形也没有太大区别,发射车更是一样的底盘,但东风11有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固体燃料,这让它省去了漫长而危险的发射前加注燃料过程,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也显著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几大有核国家除了俄罗斯以外,几乎都在攻克固体燃料技术后在战略导弹上放弃了液体燃料。
  然而随后中国并没有进一步扶持巴基斯坦的导弹工业,原因之一是中国因为出口东风-11遭到了美国的制裁,原因之二则是因为巴基斯坦的对手印度当时只研制了射程不足300公里的“大地”导弹,进一步帮助巴基斯坦生产更远的导弹不但意义有限,还会打破印巴间的平衡。这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但巴基斯坦自己却并不满足,面对开始研制“烈火”中程导弹的印度,巴基斯坦希望抢先完成本国中程导弹的研发。如此一来,巴基斯坦求助于唯一可能出口导弹技术的朝鲜也就毫不奇怪了。
  1993年12月,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问朝鲜时,随行人员中就包括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朝方向巴方展示了自己的“劳动”弹道导弹,随后双方就液体弹道导弹技术合作展开了协商,朝方同意向巴方输出“劳动”型导弹。1994年起,朝鲜以海运方式方式向巴基斯坦输出了10~15枚劳动导弹的散件,并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仿制成功的“劳动”导弹被称为“高里1”型,而巴基斯坦在其基础上研制的增程型则被称为“高里2”型,射程增加到2000公里。
巴基斯坦在阅兵式上展示的6对负重轮的越野TEL发射车,车上搭载早期“沙欣2”导弹
  虽然“高里”系列满足了2000年后与印度“烈火”弹道导弹分庭抗礼的需求,但由于体验过固体燃料的东风-11,巴基斯坦对需要漫长加注燃料时间的液体燃料导弹并不满意,可是当时的朝鲜没有掌握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技术(到今天朝鲜也没有掌握中远程火箭的固体燃料技术),于是1995年,在掌握东风-11技术的基础上,巴基斯坦开展了本国自己的固体弹道导弹计划“沙欣”。
  1999年,“沙欣1”地地导弹开始装备,这种导弹采用单级固体发射,据称射程达到750公里,后期改进的沙欣1A的射程更是提升到了900公里。值得注意的是,与源自中国东风-11的“哈塔夫3”导弹采用直径0.88米的弹体不同,“沙欣1”的弹体加粗到了1米,这恰好是中国东风-15系列弹道导弹的直径。考虑到“沙欣1”不仅直径,在导弹布局甚至外形轮廓上都与东风-15B如出一辙,性能也基本一致,巴基斯坦在研制“沙欣1”过程中明显借鉴了中国技术。
  在这一基础上,巴基斯坦很快就研制出了更加先进的弹道导弹“沙欣2”,这是巴基斯坦第一种二级固体中程弹道导弹,该弹的直径1.4米,比“沙欣1”和“高里”系列都要大,二级化的导弹在尺寸和重量上都增大了不少,连发射车都改用6轴的乌克兰MAZ-547V运输/发射车。按照巴基斯坦官方的说法,“沙欣2”的射程在2500公里左右,已经可以覆盖印度的大多数地区了。导弹点火前MAZ-547V发射车需先用6个液压千斤顶撑起车体,5-10分钟内完成起竖发射。
  朝鲜展示的KN-08洲际导弹。央视援引专家的点评称,这枚导弹是首次出现,是此次阅兵的展示重点和亮点。从目前的尺寸判断,射程比“舞水端”导弹更长,应该在5000公里左右,关岛已经可以覆盖在该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沙欣2”的研制并没有明确的外国参考方案,巴基斯坦在自行研制的过程中也克服了不少困难。最初露面的早期“沙欣2”在一级和二级弹体的末端都有四片巨大的稳定翼,说明该弹的控制还存在一定问题,到2004年试射时,二级的弹翼就已经取消,改用燃气舵改善控制。该型导弹2005年开始正式列装,根据国际军事观察家的判断,至2008年已经有25到30枚该型导弹服役。
  至于本周发射的“沙欣3”型,据称射程2750公里,已经可以覆盖印度全境。如果该型导弹发展成熟,应该说巴基斯坦的导弹体系也就基本构建完成。该导弹虽然射程不如印度的“烈火5”导弹,从导弹的尺寸/射程比方面,却领先于“烈火5”,说明其燃料技术、发动机技术和弹体结构减重等技术更加先进。
  让我们再回到伊朗,在以朝鲜“劳动”导弹为蓝本研发的“流星3”装备部队后,伊朗一度失去了获得更先进导弹的技术来源。在2000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伊朗都试图用现有的液体导弹升级各种五花八门的产品,流星系列也出现了4、5、6等好几种型号,不过这些型号要么是短暂开发后宣布下马,要么就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过2008年,伊朗宣布完成了一种全新的“泥石”导弹的试射,这种导弹不但首次采用了两级结构,还使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超过2000公里。
  对于伊朗是如何“闭门造车”研制出固体发动机的,外界的意见也不同,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是伊朗在自行制造短程战术火箭的过程中熟悉并掌握了这一技术,但这一说法很难站的住脚――伊朗此前的导弹技术来源国朝鲜,自70年代以来一直在制造各种大口径战术火箭,但却并没有将这一技术用于制造固体燃料弹道导弹。
  考虑到伊朗与巴基斯坦非同一般的关系,笔者猜测“泥石”导弹的技术来源可能是巴基斯坦研制的“沙欣2”,虽然“泥石”尺寸更小,但高度类似的布局、相近的性能指标以及前后相继的开发时间都能够支持这一推测。不过伊朗一直没有获得可靠重型导弹发射车的渠道,从“流星”到“泥石”,伊朗使用的导弹发射车都是牵引式的拖车。目前看来,伊朗也已经开始批量装备“泥石”导弹,并用它更好地实现“抹掉以色列”的目标。
  近日,伊朗又公开了一种国产最新武器,代号为“Soumar”远程地对地巡航导弹。该导弹外形与俄制KH-55非常相似。与KH-55不同的是,伊朗的“Soumar”导弹在尾部加装了一个助推器提高动力。该弹号称射程2500公里。
  至于“薮猫”,则是伊朗基于2005年从乌克兰获得的KH-55远程巡航导弹山寨而来,不同的是原版导弹因为是空射因此不需要助推器,伊朗的山寨产品则加装了固体助推器,以便实现地面发射进行远程打击。
  到此,三国间纠葛的导弹联系算是基本结束,可是朝鲜导弹的研发故事还没有终结。90年代以后,朝鲜又从俄罗斯获得了SS-N-6潜射液体中程导弹的资料和实物。这种60年代的导弹虽然在核大国看来颇为老旧,却比朝鲜山寨后改得面目全非的飞毛腿先进得多,目前朝鲜已经批量装备基于该弹研制的“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射程3000公里,可以打击包括日本在内的各种目标。
  “舞水端”以后朝鲜导弹的新进展,应该就是那个一直被人们争论到底是导弹还是模型的KN-08。朝鲜在KN-08的开发中依然沿用液体燃料技术,表明朝鲜的固体燃料和发动机技术尽管已经初见成果,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固体燃料的KN-02近程弹道导弹,但还不能支持远程弹道导弹的研发需要。朝鲜因此被迫开发落后的液体远程弹道导弹――此举倒是与70年代的中国颇为类似,当时中国就上马了机动发射的东风22弹道导弹,同样采用机动发射,这种导弹在1984年时已经顺利完成了试验,最后却宣告下马,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固体洲际导弹研制取得了突破,准备时间长、反应速度慢的液体导弹自然没有了装备的价值――如果当时的东风22得以装备,也许就和现在的KN-08差不多。
  综合来说,三个国家里朝鲜自身技术能力最强,能利用搜罗的一切技术满足自身需要;巴基斯坦则是后台最硬,多次获得了其盟国的鼎力技术支持;伊朗则是人脉最广钱最多,无论是谁的导弹,只要满足我的需求我都买回来加以采用。至于未来如何,就要看这些国家面临的威胁有什么变化了。(作者署名: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推荐阅读:西方各元首宣布弃美投华那一刻的表情真搞笑!详情查看《出鞘》,搜索微信号:cqjs123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共12855个阅读者,21条回复 |
发表时间: 22:02
[图文] ===== 便宜而可怕 ------ 战术弹道导弹哪家强 ===== [推荐] &&
ysf009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24-1.html
  前段时间伊朗媒体的报道让一种老式弹道导弹火了起来:一枚由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OTR-21“圆点”导弹炸死了包括两名上校在内约150名沙特等国的干涉军,还可能摧毁了2套“爱国者”发射架。在反导系统已经开始普及的今天,这些曾被视为“过时”弹道导弹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些让反导系统“肝疼”的导弹并不稀少。
&&&&更多精彩军事资讯,请点击华声军事首页:
&& 18:52&&金钱&&+5
&& 18:52&&魅力&&+5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3
  OTR-21“圆点”流传更广泛的名字是北约给它取的SS-21“圣甲虫”。“圆点”苏联第二代战术弹道导弹,1976年开始服役,也算是现役弹道导弹家族中的一员“老兵”。相比上一代的“飞毛腿”,“圆点”使用固体燃料,储存方便,性能更强的惯性制导系统让命中圆概率误差达到150米左右,足够对部队集结点这类大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4
  虽然没有“飞毛腿”那么高的知名度,“圆点”导弹其实也相当活跃,曾在车臣、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东部等冲突中多次现身。2008年夏季爆发的俄格战争中,俄军向格鲁吉亚发射了数枚“圆点”,其中一枚未爆弹就砸在格鲁吉亚高里市市政厅门前的广场上,不知这是不是俄国人有意为之的心理攻势。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5
  谈到短程弹道导弹就不能不提苏联“飞毛腿”家族,“飞毛腿”几乎已成为这类导弹的代名词。最早的“飞毛腿”1957年开始服役,是苏军用来打击北约防线后方的补给基地、指挥中心之类重要目标的战役级武器。虽然性能平平,却贵在便宜量大――光是苏联军队就生产了数万枚之多。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6
  伺候“飞毛腿”这样的早期弹道导弹并不容易:每当“飞毛腿”行军时,都会有一大堆各种车辆随行保障。“飞毛腿”使用剧毒液体燃料,只有发射前才能加注,加注工作耗时费力。“飞毛腿”使用的惯性制导装置精度也很差,命中圆概率误差要以公里计,想发挥威力,只能像当年纳粹用V-2导弹轰炸伦敦那样拼量。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7
  “飞毛腿”最初虽然是针对北约部队而研制,却反而活跃在中东的局部战争中。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用“飞毛腿”袭击以色列,逼美军部署“爱国者”拦截。但即使面对这些老式导弹,美军实际拦截成功率仍然不高,幸亏“飞毛腿”自己的命中率也不怎么样。不过“飞毛腿”的制造门槛极低,成为不少国家导弹计划的首选仿制对象。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8
  在“圆点”后,1979年,苏军又装备了射程更远,制导方式也更先进的OTR-23“奥卡”。“奥卡”射程提高到500公里,制导方式升级为惯性+末段雷达扫描,和同时期美军的“潘兴2”导弹相似,命中圆概率误差达150米以内。不过所有“奥卡”导弹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为展现苏联的裁军诚意而被销毁。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09
  苏联解体后,俄军研制了新一代短程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以接替老旧型号,“伊斯坎德尔”采用惯性+卫星导航+末段雷达扫描多重制导,命中精度再上一个台阶――号称有5米左右;同时为回应北约大力发展反导能力,“伊斯坎德尔”增加了变轨机动能力,俄军宣称它能突破目前所有反导系统。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0
  朝鲜的导弹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首先山寨了苏联的“飞毛腿”发展出自己的化城系列,后又仿制苏制OTR-21“圆点”造出KN-02,这两个型号至今也都是朝鲜军队的主力装备。朝鲜受到外界严厉的制裁和限制,自身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导弹技术上获得突破非常困难,导弹主要拼数量。为养活庞大的军队,朝鲜还积极对外出口导弹技术,伊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都是朝鲜的客户。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1
  伊朗弹道导弹研制也起步于仿制“飞毛腿”之类的苏联导弹,并获得了来自朝鲜的支援。这些年来,伊朗已发展出品种繁多的短程导弹,最新型号是2010年亮相的Qiam-1,该导弹技术细节没有公开,外界估计其使用固体燃料,二级弹体设计,射程700公里,弹头部分可能有姿态发动机,说明其精度已经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2
  巴基斯坦因为印度这个死对头的存在,很重视发展中短程导弹。巴基斯坦是朝鲜导弹技术的另一个卖家,还进口过中国M9导弹(也就是东风11的外贸版),以此为基础巴军共装备了四五种型号的短程弹道导弹。目前最先进的是2003年服役的“沙辛-1”系列,“沙辛-1”使用固体燃料,射程接近1000公里,命中精度在50米以内,足够打击重要战略目标。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3
  印度的弹道导弹技术是除联合国“五常”以外最成熟的。印度人更注重中远程导弹,现役的短程弹道导弹只发展“大地”系列。“大地”导弹目前已发展出3型,最远的射程600公里,它的捷联惯性制导在试射中取得过50米以内的好成绩。“大地”还能从车辆和军舰平台上发射,印度人对“大地”导弹性能甚为满意,甚至用它改装成国产反导拦截弹。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4
  美国的战术导弹方面看上去很平庸:美国陆军现役唯一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射程才100多公里,可谓“短腿”。这并非技术原因,而是美国空军太强,陆军缺少纵深打击的需求。ATACM的制导系统初期使用惯性导航,后来增加了GPS,精度能达到10米级。ATACMS另一个好处是能直接使用火箭炮发射,不额外占编制。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了450多枚ATACMS,导弹使用的M74字母弹杀伤面积巨大,被伊军称为“钢雨”。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6
  中国为应对台湾海峡威胁一直没有放松对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东风11因为造型也被称为中国的“飞毛腿”,不过它其实是和苏联OTR-21/23水平相似的固体燃料导弹。东风11基本型射程300公里,得益于出现时间较晚,东风11系列除了传统的惯性制导,末段雷达、卫星导航甚至光学匹配多种制导方式选择一应俱全,最好命中精度估计也在百米以内。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7
  东风15导弹是对东风11的补充,射程较同期的东风11相应型号更远,被认为600公里以上。从东风15B起,导弹弹头部分增加了一套弹翼,疑似可以进行末段变轨机动,可能是为了增加命中准度和提高拦截难度;最新的东风15C更装备了钻地弹头,专门打击加固的碉堡一类目标。东风15还有出口型,被称为M9。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18
  因为美苏受核裁军协议限制,中国成为发展短程导弹最活跃的国家。不仅装备了东风11和东风15满足自身需要,还研制出大批专用出口的型号。B611系列是中国短程导弹领域的明星产品,已经出口到土耳其。2014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最新型B611MR,显示弹头已采用末段雷达制导,这类制导方式的命中圆概率误差都在百米之内。
----------------------------------------------微斯人
回复时间: 22:20
  像很多“中国制造”一样,短程导弹技术也被国人“白菜化”。近年随着国内制导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国产大口径火箭炮也纷纷“捞过界”,与短程弹道导弹直接的差异越来越模糊。比如国产神鹰400导弹可直接使用卫士系列火箭炮的发射系统。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战术导弹,已经完全集美俄技术优点之大成。
----------------------------------------------微斯人
回复时间: 14:32
......------===== 中国战术导弹已完全集美俄技术优点之大成 =====------......
----------------------------------------------微斯人
回复时间: 18:52
都是大杀器!
----------------------------------------------无论你在哪里
只要在这里
我们就是朋友!是朋友就要互相帮助 关爱 共同享受快乐!!!
回复时间: 16:34
......------===== 美国空军太强,陆军缺少纵深打击的需求 =====------......
----------------------------------------------微斯人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弹道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