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虫洞的样子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有人去过么?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虫洞之谜:穿越时空、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来源:
   编辑:
  传统的量子诠释认为在测量之前,一个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处在各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叠加态,物理学家可以用称之为波函数的工具来描述。你一旦进行测量,叠加态就会被破坏,粒子就会变为唯一的一种状态。而多世界诊释认为,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候都处在叠加态之中,粒子的每一状态都处在多个子世界中的一个。在测量前,这些子世界彼此能影响对方,所以我们能观测到它处在叠加态。一旦进行测量,每个子世界就会变得彼此不相干了,无法感知对方,所以你只能看到一个结果,但粒子仍然处在叠加态之中。
  多世界诠释不仅适用于微观粒子,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比如你选择去买哪种水果来吃,你就会产生许多个彼此不相干的子世界。你在这个子世界中选择了苹果,你在那个子世界中选择了香蕉。你只能感知其中的一个子世界,无法感知其他的子世界。
  除了那些微观粒子的子世界可以彼此感知,其余的子世界是不通的。你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另一个子世界中的你。那么我们真的就不能进人另一个子世界了?
  多伊奇指出,虫洞成为时间机器之后,连接的并不是同一个世界,而是不同的子世界。这样你穿越虫洞回到的是另一个子世界,那里可能与我们的世界大为不同,可能小行星并未撞击地球,恐龙仍是世界主宰,或者可能德国纳粹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等等。多伊奇发现,穿越虫洞回到另一个子世界的好处是,不仅祖父悖论不会出现,而且那个真空涨落也不会在虫洞里变得异常之大。可以说,虫洞也许可以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但是,虫洞在今天仍是一个理论名词,要找到一个或者制造一个虫洞去通向另一个世界,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
【我要收藏】【】【】【】
&&图片精选
孙俪竟是这样的人...
杨丽萍终身不育内幕一斤刚好的推荐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一斤刚好 的推荐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SharePosts', fpost:'23a0a4_6c5731b',userId:,blogListLength:7};《星际穿越》中的宇航员能活着穿过虫洞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星际穿越》中的宇航员能活着穿过虫洞吗?
NASA 黑洞 虫洞 电影
本文作者:Victoria Jaggard
(老猫/译)科幻太空史诗《星际穿越》正在热映,剧中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危险,但是宇航员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土星附近神秘地出现了一个虫洞。这条穿越时空的隧道通向一个遥远的星系,人类可以穿过这条隧道,找寻一个可以殖民的星球,以延续我们的文明。电影中的虫洞是基于真实的物理学理论的,由天体物理学先驱基普·索恩(Kip Thorne)建立。索恩曾经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不过现在已经退休在家。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他还曾经帮助卡尔·萨根(Carl Sagan)设计著名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中的虫洞。《星际穿越》电影中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很多人都认为电影中对虫洞与黑洞描绘的准确性可能在整个电影史上数一数二。当然,在电影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没有提及:你如何在这样的一次星际穿越中活下来?
影片中,NASA的科学家依然在试图解决重力问题。图片:Paramount Pictures and Warner Brothers Entertainment
虫洞是什么?
虽然爱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纳森·罗森(Nathan Rosen)最早不这么叫它,但是虫洞最初的确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当时他们正在试图用各方法来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以期用一个纯粹的数学模型来解释整个宇宙,包括重力,以及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其中包括的一种方法是将空间描述成两个几何面,其间由“桥”连接,而在我们的感知中,这些桥就是粒子。
1916年,另外一位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拉姆(Ludwig Flamm),同样是在解爱因斯坦的方程的时候,独立发现了这些“桥”。不幸的是,这个“万有理论”并不成功,因为这些“桥”的表现并不像是真正的粒子。但是爱因斯坦和罗森在1935年发表的论文使得“穿越时空结构的隧道”这个概念得以流行,其它物理学家不得不认真地考虑这些隧道带来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在研究“爱因斯坦-罗森桥”的数学模型时,创造了“虫洞”这一术语。他指出,这些桥很像虫子钻过苹果后留下的洞。一只蚂蚁从苹果的一端爬到另一端,选择一是绕着苹果弯曲的表面爬上半圈,选择二则是抄苹果上的虫眼这条小路。想象一下在更高纬的空间里,如果我们所处的三维时空就像是苹果皮一样弯曲着的,那么穿越高维空间实体的“虫洞”,必然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在三维空间中的两个点之间往返。这听上去有些奇怪,但从数学上来说,这是的确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合理的解。
我们能通过由经典的史瓦西黑洞造成的虫洞吗?
惠勒意识到爱因斯坦-罗森桥入口的特性与史瓦西黑洞(Schwarzschild black hole)的描述恰好相符:一个由物质组成的球体,密度大到连光也无法从它的引力场中逃逸。天文学家认定黑洞是存在的,认为大质量恒星核心坍缩之后就会形成它们。所以黑洞可以同时是虫洞,亦即星际旅行之门吗?数学上来说,可能可以——但是没人能活着完成这次旅行。
影片中,花朵状的永恒号太空船正在接近虫洞。图片:Paramount Pictures and Warner Brothers Entertainment
在史瓦西模型中,黑洞的核心是一个奇点,一个具有无限大密度的,中性的,静止的球体。惠勒计算了如果三维空间中两个相距遥远奇点跨越更高维度相连会发生什么——形象一点儿说,就是两个史瓦西黑洞通过隧道相连。他发现这样的虫洞天生就不稳定,这样的隧道可以形成,但是很快就会收缩“夹止”(即从中收缩断开),重新形成两个独立的奇点。这个过程非常快,隧道从形成到断开的时间如此之短,以至于连光都来不及从中穿过。而且如果宇航员想要从中通过的话,必然会遇到其中的一个奇点——这是件必死无疑的事情,因为奇点巨大的引力会将任何一个试图靠近的人撕得粉碎。
索恩也在这部电影的配套书籍《星际穿越中的科学》中写道:“任何试图穿越(虫洞)的人或物都会在夹止过程中被毁灭。”
如果黑洞转起来,形成一个克尔黑洞呢?
当然我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广义相对论认为还有可能存在着一种转动着的克尔黑洞(Kerr black hole)。与史瓦西黑洞中的球体不同,克尔黑洞中的奇点是一个环。有一些模型认为,人可以舒服地从这个环的中间通过,就像篮球通过篮筐那样。但是索恩对此观点有诸多异议。在1987年他发表的一篇关于穿越虫洞的论文中,他提出克尔黑洞的喉部具有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区域,叫做柯西视界(Cauchy horizon)。数学告诉我们,任何物质,包括光,试图通过这一视界的时候,这个通道都会坍缩。而且即使通过什么特殊的途径使得这个虫洞稳定下来,量子理论告诉我们虫洞里也将充满各种高能粒子。涉足克尔黑洞,你会被炸得像薯片一样脆。
如果再加入一些量子理论呢?
现在的关键是,经典引力理论尚未与量子理论完美结合——虽然有很多研究人员试图搞定它,但是用数学来表示量子世界依然很难实现。不过在一方面,普林斯顿大学的胡安·马尔达西那(Juan Maldacena)和斯坦福大学的伦纳德·萨斯坎德(Leonard Susskind)认为,虫洞可能是量子纠缠态的物理表现——这种状态下的物体不论距离多远都是相互关联的。
爱因斯坦曾讥讽量子纠缠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并拒绝接受这一理念。但是很多实验告诉我们量子纠缠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现象甚至在商业上都得以应用,例如在银行交易时用以保护在线传输的安全性。根据马尔达西那和萨斯坎德的理论,大量的纠缠态变化会改变时空的几何形态,以纠缠态黑洞的形式形成虫洞。但是这个版本的虫洞并不会使星际穿越之门。
“这些虫洞并不能让你超光速航行,”马尔达西那表示,“但是它可以让你与虫洞里的人见面,当然得提前警告你们,两边的人会同时死于引力奇点的作用。”
除了黑洞,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所以,黑洞是个大问题。那,虫洞可能是什么?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阿维·勒布(Avi Loeb)表示其实要形成一个虫洞的话,我们还有很多可能性:“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很好地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统一起来,所以我们还不知道能够形成虫洞的时空结构都有哪些可能性。
还有一个问题。索恩在他1987年的工作中发现,符合广义相对论的任何类型虫洞都会坍缩,除非它是由具有负能量的“奇异物质”支撑着的。他认为我们有证据表明奇异物质的存在,因为实验表明真空中的量子涨落似乎会产生一个负压,就像两面紧靠着的镜子一样。勒布还表示,我们观察到的暗能量可能进一步暗示着宇宙中奇异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纵观宇宙近代史,不难发现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就像是受到了反重力的作用一样,”勒布表示,“如果我们认为宇宙中充满具有负压力的物质,就可以解释宇宙的加速扩张……就像是我们制造一个虫洞所需要的那种一样。”当然,这两位科学家都认为,自然形成一个虫洞需要的奇异物质太多了,而且只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才有可能收集足够的奇异物质,来维持虫洞的稳定。
我们的宇航员,似乎真的凶多吉少。图片:Paramount Pictures and Warner Brothers Entertainment
当然其他的物理学家并不太相信这一观点。“我认为一个稳定的,可以穿行的虫洞的存在会让人十分困扰,因为这与已知的物理学定律相违背。”马尔达西那表示。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萨宾·霍森菲尔德(Sabine Hossenfelder)对此更加怀疑:“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奇异物质)存在。实际上很多人都认为它不可能存在,因为那样的话真空就会不稳定。”即使奇异物质存在,想要漂亮地穿越虫洞,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实际的效果可能取决于虫洞周围的时空曲率,以及虫洞中的能量密度,霍森菲尔德表示:“这里发生的情况可能和在黑洞里发生的差不太多:潮汐力太大,试图穿越的人被撕碎。”
即使与电影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是否存在可以穿越的虫洞这一问题,索恩依然持悲观态度,更不用提宇航员能否活着穿越它们了。“如果(虫洞)能够存在,我非常怀疑它们能否在宇宙中自然形成,”他在书中写道。但是《星际穿越》的编剧克里斯托夫·诺兰和乔纳森·诺兰还是得到了索恩的赞赏,努力讲述一个植根于科学事实的故事本身就值得肯定。
“这个故事已经彻底成为克里斯托弗和乔纳森的故事了。”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索恩表示,“但是故事的精髓,拍摄一部从一开始就将科学植入的电影的这一目标,以及这其中了不起的科学知识,都得以完整的保留。”(编辑:Ent)
<: Would Astronauts Survive an Interstellar Trip Through a Wormhole?
你可能感兴趣
每次看到累类似的问题我都会难过自己那连一瞬都不到的生命毫无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它们植根于科学,又往往高于科学。谁影响了谁其实很难说清。也许N年之后,文明高度发达,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们会感叹电影对未来科学的启发。
究竟有没有能够横穿苹果的虫子呢,我遇到的它们大都是从另一个苹果进入然后从我手里这个钻出来的。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49)
究竟有没有能够横穿苹果的虫子呢,我遇到的它们大都是从另一个苹果进入然后从我手里这个钻出来的。
总结起来就五个字:电影不科学
这可真是,黑啊……
《星际穿越》中的宇航员能活着穿过虫洞吗?电影里面不是已经进去十好几个了吗,还出来一个……
宇宙还存在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但幻想有时候是很美妙的。
一直赞同虫洞,随着科技的进步,who knows?
每次看到累类似的问题我都会难过自己那连一瞬都不到的生命毫无意义
一起举报掉3楼~
引用 的话:一起举报掉3楼~已举报~~~
标题党电影里明明已经预设了,有五维时空人在帮助他们(已经超脱宇宙的未来人类)
先解释一下G2是怎么活下来的,再来解释虫洞吧。这年头连黑洞自己的地位都不保了。
人类的目前的认知还很低下,任何理论只是适合目前的认知水平而已,数学仅仅是人类发明的工具,不是万能钥匙,拿固有思维去理解那你就错了
切,按照目前的理论,宇宙是一张七扭八歪坑坑洼洼到处是孔的破纸,你们还想对宇宙它做什么?!,喵~
必须赞!一部科幻电影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已经十分可贵了!
理论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推荐有好奇心的读者看一本书
引用 的话:推荐有好奇心的读者看一本书买了好久还没看_(:з」∠)_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它们植根于科学,又往往高于科学。谁影响了谁其实很难说清。也许N年之后,文明高度发达,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们会感叹电影对未来科学的启发。
引用 的话: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它们植根于科学,又往往高于科学。谁影响了谁其实很难说清。也许N年之后,文明高度发达,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们会感叹电影对未来科学的启发。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病句哦~
引用 的话: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它们植根于科学,又往往高于科学。谁影响了谁其实很难说清。也许N年之后,文明高度发达,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们会感叹电影对未来科学的启发。另一种相反的情形也很鼓舞人心:我们回过头看,发现都是瞎扯
文科生,看不下去了。你们谁能告诉我到底能不能穿?
引用 的话:每次看到累类似的问题我都会难过自己那连一瞬都不到的生命毫无意...时间是个啥还没有说准的,人也许是有意义的吧。
引用文章内容:但是很多实验告诉我们量子纠缠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现象甚至在商业上都得以应用,例如在银行交易时用以保护在线传输的安全性。求解释这一部分。。在线传输的安全性是靠量子纠缠保护的?
讨论这么久
人类还没到那个水平
引用 的话: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科幻作品的原因。病句哦~哈哈~~上班时间开小差,写的急了~~~(脸红的跑掉)
你们这些人类~~先有洞才能钻好吧~电影是电影 现实是现实。。。电影里钻来钻去的有人活下来了~~现实中,洞呢?
引用 的话:文科生,看不下去了。你们谁能告诉我到底能不能穿?按目前的理论来推是不能穿。电影中的意思是开了五维的挂就能穿,算是个美好的向往吧。电影自身的逻辑是没问题的,只是不能用现时已有科学解释。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不就是科幻么。
至少现在做不到吧╮(╯_╰)╭估计飞进去后看到个信号……名字叫明镜……就乐呵呵的飞进去了……然后……没有然后了……
视界隔绝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进入视界前是否活着和进入视界后是否活着没有因果关系。
《星际穿越》讲的好像是女主太空历险被吸进黑洞穿越到清朝的故事、我看完后到现在都不懂:女主是喜欢老四还是老八呢?
虫洞好像没有什么理论基础,看了这篇文章我也没有看到有啥理论支持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12人探索导读:本文是小编整理关于"虫洞之谜——穿越时空、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的网络资料,下面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探秘"虫洞之谜——穿越时空、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的真相。
请接上篇——《虫洞之谜——黑洞、虫洞、白洞的区别 》  稳定而可穿行的虫洞  一个可穿行的虫洞应该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虫洞是稳定的,或者至少可以存在很长时问,而不能像史瓦西虫洞那样,还没等物质传过去,它就关闭了;  2)虫洞内部不含有事件视界,这样物质才可以自由地双向穿行;  3)穿过虫洞得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另外,如果人要驾驶宇宙飞船穿过虫洞,虫洞内部潮汐力的加速度得足够小,至少得小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加速度(大约相当于重力加速度的10倍)。1988年,索恩和他的学生麦克·莫里斯详细地探讨了这种虫洞。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他们发现这种虫洞如果存在的话,其内部必须存在平均能量密度为负数的物质(下面把它称为“奇异物质”)。  这种奇异物质并不是十分的古怪,事实上我们在实验室中就可以产生它。例如,真空中彼此平行的两片金属板之间将会存在一种吸引力。因为真空并不是真的空,而是充满了能量的涨落。能量的涨落会产生虚粒子,不过金属板之间只能装下特定波长的虚粒子,这样就会导致金属板之间的真空能量比其他正常空间里的能量低。真空是平均能量为零的空间,这样金属板的空间就是平均能量为负的空间了。金属板之间的物质就可以认为是具有负能量的奇异物质。如果这样的奇异物质贯穿到虫洞之中,虫洞就有足够的时间保持开放状态让物质通过。  在高维世界打开虫洞  虽然我们可以利用金属板之间产生一些奇异物质,但那是十分稀少的。而要撑开虫洞,则需要很多奇异物质。撑开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虫洞,需要相当于一个地球质量的奇异物质;撑开一个半径为1千米的虫洞,需要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奇异物质;撑开一个半径为1光年的虫洞,需要大约银河系发光物质总质量100倍的奇异物质。另外,如果能让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穿过的话,虫洞内部的潮汐力引起的加速度不能太大。经过计算发现,人类能承受的虫洞,其半径至少要大于1光年。  我们完全不知道如何产生那么多的奇异物质。看来,利用奇异物质来打开虫洞并进行星际旅行,难度巨大。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想,可穿行的虫洞真的必须要有奇异物质吗?  在2002年,一些物理学家发现,高斯一波涅引力理论下的虫洞可以不需要奇异物质就可以保持打开状态,甚至它可以不需要任何物质就可以保持打开。高斯一波涅引力理论其实是一种把高维空间加人到广义相对论中的理论,它把我们的世界描述为一个四维时空的岛,或者一种“膜”,漂浮在更高维的时空中。而虫洞则可以把不同的“膜”世界连接起来,而且它不需要任何物质就可以稳定地存在。  如果这种微小的虫洞诞生在宇宙早期的话,那么它很有可能会因宇宙的暴胀(宇宙诞生之后所经历的一种剧烈的膨胀)而变得足够大,直到天文学尺度。  从虫洞里回到过去  虫洞不仅可以快速到达宇宙另一个区域,或者是另一个宇宙,而且它还可以用来当作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例如,一个洞口如果相对另一个洞口高速运动时,虫洞就会变成时间机器。根据相对论引起的效应,两个洞口的时间将会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穿过虫洞回到过去。下面来举个例子说明。  一个人在地球上创造了一个虫洞,他把一个洞口放在他家里,另一个洞口放在一个宇宙飞船上。他可以带着这个洞口坐着飞船去宇宙溜达一圈回到地球。根据相对论我们知道,跑得越快,时间流逝得越慢,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可能只过了12个小时,但是地球上却已经过了10年。那时他的家可能不复存在了。但他如果从飞船的虫洞望过去,会发现洞口另一端仍是那个他刚离开时的地球。所以他完全可以爬进虫洞,回到10年前的地球,也就是说他可以利用虫洞回到过去!(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他是无法回到虫洞创造以前的时刻,所以他不可能回到二战前干掉幼年的希特勒。)  所以说虫洞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成为时间机器的,它可以创造出一个可返回到过去的时问圈。时间圈的正式名称叫做封闭类时曲线,而虫洞则是能产生封闭类时曲线的一种。  时间旅行的悖论  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是,宇宙允许时间机器存在吗?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任何物体穿过可回到过去的虫洞后,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因果关系并产生悖论。例如著名的“祖父悖论”:有人穿过虫洞回到过去杀掉自己的祖父,从而阻止了自己之后的出生,这样自己就从来没有出生子因此也就无法回到过去杀掉自己的祖父。  不过祖父悖论还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是否真的具有自由意志:作为一个人,我有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当我回到过去时,真的有能力杀掉自己的祖父?当我准备举刀刺向祖父时,会不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止我这么做呢?  自由意志问题,其实比时间机器更加令人困惑。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由非生命物体所产生的悖论,然后尝试来解决这个悖论。  消除悖论的假想实验  例如考虑一个台球从某个地点进人虫洞的一个入口,回到过去并从另一个洞口飞出,然后正好撞到原来的自己,使得原来的台球改变了方向,从而使它无法进人虫洞然后回来打到自己。  这种情况与祖父悖论类似,都是回到过去改变了历史,并产生逻辑不通的问题。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逻辑自洽(即根据逻辑推理可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不会产生矛盾和错误)的结果,并满足一切的物理定律,就可以消除这种悖论。注意到台球是经典的物体,它有着确定的位置和速度,所以台球只需要满足经典物理学定律。  索恩和他的学生在1988年详细探讨了这种台球问题。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在初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实存在满足经典物理学定律的并且逻辑自洽的结果。具体地说,这个台球还是按照原来的路线飞向虫洞的一个洞口,不过会在途中被另一个台球轻微地撞到(我们之后会看到它是这个台球未来的自己),然后路线将会出现轻微的偏离,它进人虫洞回到过去并从另一个洞口飞出,因为它的路线已经出现轻微的偏离,所以它并不会像上面的例子那样猛烈地撞到原来的自己,而是轻微地撞到。这种过程就是完全逻辑自洽的,悖论消除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轻微地碰撞具体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碰撞原来的台球一边,另一个是碰撞原来的台球另一边。也就是说存在两种逻辑自洽的轨道。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因为在没有时间机器的宇宙中,初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经典物理理论,台球运动的轨道有且只有一种轨道。而时间机器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经典物理学中的确定性。另外,在某些其他的初始条件下,时问机器还可以使得台球具有无限多个不同的轨道,而不只是两种。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了解量子力学的话,那么这就不足为奇了。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大为不同,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它会得出要所要发生事情的概率,而不是确定的事情。如果用量子力学的眼光来看前面的台球实验,那么台球开始飞向虫洞时,它将有一定的概率选择其中的一条轨道,有一定的概率选择另一条轨道。(如果你做一次台球实验,只能得到其中的一个结果。多次做实验就会发现,一些球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轨道,一些球会选择另一条轨道。)  看样子悖论好像可以消除,那么宇宙中真的会允许虫洞变成时间机器吗?  我们知道描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不兼容的,不过可以使用一些半经典的办法来研究引力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因为在没有时间机器的宇宙中,初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经典物理理的一些量子效应。索恩等一些物理学家发现,如果把量子效应考虑进去的话,就会发现,在虫洞在形成时间机器的瞬间,总会有一束真空涨落反复地穿过它,最终真空涨落变得异常强烈,从而破坏掉虫洞,来阻止时间机器的形成。斯蒂芬·霍金把这种阻止时间机器形成的机制称为“时序保护猜想”。时序保护猜想会阻止任何形式的时问机器(包括虫洞)的形成。  多世界中的虫洞  那么虫洞真的不能变成时间机器吗?别急,还有一种办法可以挽救。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大卫·多伊奇提出,可以利用多世界诊释的观点,来拯救时间机器。其中,多世界诊释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诊释量子力学的理论。  传统的量子诠释认为在测量之前,一个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处在各种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叠加态,物理学家可以用称之为波函数的工具来描述。你一旦进行测量,叠加态就会被破坏,粒子就会变为唯一的一种状态。而多世界诊释认为,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候都处在叠加态之中,粒子的每一状态都处在多个子世界中的一个。在测量前,这些子世界彼此能影响对方,所以我们能观测到它处在叠加态。一旦进行测量,每个子世界就会变得彼此不相干了,无法感知对方,所以你只能看到一个结果,但粒子仍然处在叠加态之中。  多世界诠释不仅适用于微观粒子,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比如你选择去买哪种水果来吃,你就会产生许多个彼此不相干的子世界。你在这个子世界中选择了苹果,你在那个子世界中选择了香蕉。你只能感知其中的一个子世界,无法感知其他的子世界。  除了那些微观粒子的子世界可以彼此感知,其余的子世界是不通的。你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另一个子世界中的你。那么我们真的就不能进人另一个子世界了?  多伊奇指出,虫洞成为时间机器之后,连接的并不是同一个世界,而是不同的子世界。这样你穿越虫洞回到的是另一个子世界,那里可能与我们的世界大为不同,可能小行星并未撞击地球,恐龙仍是世界主宰,或者可能德国纳粹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等等。多伊奇发现,穿越虫洞回到另一个子世界的好处是,不仅祖父悖论不会出现,而且那个真空涨落也不会在虫洞里变得异常之大。可以说,虫洞也许可以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但是,虫洞在今天仍是一个理论名词,要找到一个或者制造一个虫洞去通向另一个世界,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根弗里曼穿越虫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