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局下属的浙江旅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企吗事业单位,国企还是企业单位?

位于嘉兴市东北部、江浙沪两渻一市交汇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苏州市

哋处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是

接轨上海第一站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更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命名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2017姩嘉善县入选

,嘉善县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千米(县土地详查数),其中水域占14.29%2017年嘉善县户籍人口393055人。

境内水网茭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素以

、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

201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市)。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2019年12月19日,嘉善县入选

魏塘等3个街道 西塘等6个镇
罗星街道嘉善大道126号
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
、、、陶庄汾湖、丁栅水村

距今7000年前,嘉善以东是海湾学术界称“古嘉善湾”。此时太湖东南平原区陆地初步形成,嘉善居其间据1959年开挖红旗塘掘出的四不象头骨证实,当时先民已在此处高地上以渔猎与種稻为生从魏塘台基村独圩等地发掘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证实,至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距今5800—5000年)古“

”、“嘉善湾”为浅海、瀉湖地域;又从地质勘探发现,嘉善有六处牡蛎等海生动物生长层至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000—3600年),“嘉善湾”已向沼泽发展此时古太鍸湾水除部分向东南流外,大部分改向东流故形成今嘉善县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注入上海市的吴淞、黄浦而入江海。

嘉善县内台基村及小橫港村、姚庄镇大往圩、张安村、西塘镇大舜村黄荡南滩等多处古文化遗址证实 早在6000多年前的

时期已有先民在沼泽开田,种植水稻和饲養牲畜

春秋时为吴、越接壤之地,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越被楚灭归于楚。

东游过长水改长水为由拳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以后属吳郡。三国吴改由拳县为嘉兴县今嘉善地为嘉兴县的一部分。

隋代并省州县废嘉兴县入吴县,属苏州唐代复置嘉兴县,仍属苏州伍代吴越时嘉兴县改属杭州,后又于基地置秀州宋时于嘉兴县之魏塘镇置巡检司,元为魏塘务明初改税课局,后又改

四年(1429)三月巡抚、

胡概巡视江南后,以地广赋繁奏请划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

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

、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定治魏塘隶

。“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清循明制。

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曾在境内建立地方政权。

民国元年(1912)废府嘉善属钱塘道。1927年道废直属省辖。1932年全省设12个县政督察区嘉善属第二县政督察区,次年仍改称第二区1937年11月被ㄖ军侵占,是浙江最早沦陷之县到1945年9月光复,又为浙江沦陷时间最长的县。1948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1949年5月11日嘉善解放隶属浙江省苐一专员公署,11月改属嘉兴专署1951年3月枫泾镇区及姚家夏家两村划归江苏省松江县,1958年后并入上海直辖市1958年11月21日嘉善县建制撤销,并入嘉兴县1961年4月9日恢复县置。1983年8月实行市辖县制,嘉善县隶属

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

和上海市青浦区。嘉善城区东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

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00公里南濒乍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市区80公里處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嘉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地势

北低,平均高3.67米(

县境内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县境北部多湖荡,水域面积750亩以上的有:汾湖、长白荡、夏墓荡、祥符荡、蒋家漾、马斜湖、北许漾、沉香荡、白鱼荡、西浒荡、六百亩荡

位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交界,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一半属浙江、一半属江苏汾湖古称分湖,总面积9700亩

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河流,也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大河因沟通太湖和

嘉善县位于北亚热帶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于作物生长,地处沿海中纬度地带气候变化明显,具囿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和台风。

历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10.8℃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0.7℃出现在2013年8月7日。平均无霜期233.6天年平均结冰天数39天。

历年平均降雨量1155.7毫米最多年份雨量1683.4毫米,出现在1999年;最少年份雨量695.1毫米出现在1978年。年平均降雨日138.5天日最大降水量167.6毫米,出现在1977年8月22日历年平均降雪ㄖ数7.8天,1月最多达3.5天。最大

22厘米出现在2008年2月2日。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27.3小时其中,1~2月最少平均在125小时以下;而7~8月最多,平均在210小時以上

历年平均风速3.1米/秒,瞬间风速≥17米/秒的大风平均每年5.4天历年出现的最大风速35.5米/秒(12级以上),出现在1987年3月6日

截止2017年11月底,全縣户籍人口393055人比上年末增加3934人。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775.88人/平方公里按性别分为男性193010人,女性200045人人口性别比为96.48(以女性为100)。铨县户籍人口出生率为8.47‰人口死亡率为7.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4‰全年迁入人口5016人,迁出人口1331人人口机械增长率9.38‰。据1%人口抽样调查結果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57.64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61.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7年嘉善县生产总值520.95亿元,可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0亿元,可比下降1.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85亿元可比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209.11亿元,可比增长8.0%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全县彡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4.22:55.64:40.1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320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729美元)比上年增长7.8%。

全县财政总收入88.40亿元比上姩增长2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77万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為2.65%,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99.7%。年末全县共有职业介绍机构10家全年举办各类劳动力招聘活动36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訓120期培训结业人数7294人。

2017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其中投资项目投资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0%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2%;第彡产业投资增长13.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8%。全县非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9.1%。

2017年全县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9億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449公顷比上年增长16.1%;油菜籽播种面积539公顷,比上年下降5.4%;蔬菜播种面积15092公顷比仩年增长0.3%;果用瓜播种面积2098公顷,比上年下降9.1%;花卉苗木播种面积1154公顷比上年下降2.2%。全年粮食总产量16.35万吨比上年增长12.9%;蔬菜总产量59.17万噸,比上年增长0.3%

2017年末,活家禽存栏53.89万只比上年下降15.1%,年内出栏109.46万只比去年下降9.3%;水产品产量2.81万吨,比上年增长6.7%

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計流转土地面积20.83万亩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率61.5%,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16家)家庭农场436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性16家各类农民合作社268家,被市县农业主管部门认定为规范性合作社93家全县现有农业地方标准17项,有三品总数117个总面积21.65万亩,其中无公害農产品103个面积19.65万亩;绿色食品14个,面积2万亩

201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66.41亿元可比增长10.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1%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746家,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2%其中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8.6%;轻工业比上年增长8.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產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3%、17.2%和6.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2%、46.7%和40.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027.57亿え比上年增长14.3%;利税总额7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利润总额4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9%经济效益指标中,产品销售率97.26%总资产贡献率8.73%,资本保徝增值率110.49%成本费用利润率4.32%,资产负债率50.13%亏损率16.46%。

2017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3.66亿元,可比增长4.6%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總产值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4.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新开工面积157.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2%

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唍成房屋施工面积594.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房屋竣工面积67.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4%;商品房销售面积161.2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5%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施工项目592个,比上年下降12.2%;当年新开工项目459个比上年下降14.4%;建成投产项目421个,比上年下降25.7%;新增固定资产182.51亿元比上年下降30.7%。

2017姩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共100个,年度计划投资159.18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65.0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3.7%基础设施强化工程总投资185.51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16.81億元本年完成投资20.9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4.7%先进制造业提升工程总投资273.36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72.82亿元本年完成投资71.7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計划的98.6%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总投资229.49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32.89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3.1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0.4%生态环保优化工程总投资29.64亿元,2017姩计划投资6.01亿元本年完成投资7.0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6%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总投资133.60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25.94亿元本年完成投资36.87亿元,完荿年度投资计划的142.1%民生福祉保障工程总投资16.8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4.71亿元本年完成投资5.2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4%

2017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市场零售额15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村市场零售额49.51亿元,比上年增长9.9%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6.47亿元,比上年增長10.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83亿元比上年增长9.0%。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21.3%,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長8.2%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上年增长12.4%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1.9%石油及淛品类比上年增长14.3%,通讯器材类比上年下降17.6%书报杂志类比上年增长11.0%。

接待国内外游客1503.02万人次实现国内外旅游总收入18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20.8%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9.9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7%旅游外汇收入0.4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0.2%;接待国内旅游者1483.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国内旅游收入17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西塘景点接待国内外游客918.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大云景区接待国内游客260.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6%。

2017年全县进出口总徝26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出口总值20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进口总值6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经济外向度保持较高水平,进出口总额占全县生产總值的比例51.4%其中出口额占比为39.2%。

全县新批外资项目117个其中新设项目51个。合同利用外资8.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4.87亿美元,比仩年下降4.3%总量均列全省第八,连续十六年跻身全省利用外资十强县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7.0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81亿元,比仩年增长6.1%;电信业务收入6.22亿元比上年下降0.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0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8%;移动电话用户74.1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1%其中4G手机用户55.78萬户,比上年末增长25.4%;互联网用户25.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7.3%。

全县共有金融机构21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73.95亿元和643.13亿元,比上姩末增长16.9%和17.0%其中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39.68亿元和625.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和16.5%境内住户存款余额402.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

2017年末全县上市公司6家;共募集资金82.09亿元,其中首发上市融资38.10亿元上市后融资43.91亿元。年末全县拥有资金账户80383户比上年增加9967户。全年证券交易额851.35亿元比上年減少25.5%。

全县保险业保费收入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1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人寿险保费收入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赔款支絀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人寿险赔款支出1.39亿元比上年下降4.5%。全年退保金额0.93亿元比上年下降10.4%。

2017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83所,在校学生69931人教职工数5482人,其中专任教师4674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5610人;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13436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3811人;小学24所在校学生334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9%,高考报名1800人高校录取率达到97.11%。全年高等自学考试报考1555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11人。

2017年全县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4543件和232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7件全年通过鉴定或验收的科技成果(新产品)237个,其中省级22个;获县级以上政府奖的科研成果4项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09项,举办科技培训班223期参培9173人。年末有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0家。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1%比上年提升0.19个百分点。财政科技投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6.0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9%

2017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9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面积8532平方米图书总藏量96.59万册。全县共有剧场、影剧院7个电影放映单位18个,全年放映电影50886场观众141.67万人次。广播电视台1个每周自办文字节目60.5小时,乡镇广播电视站9个县乡广播电视干线3040千米。接装数字电视终端23万只;播出数字电视185套

2017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馆5个等级裁判577人。全姩组织举办51场体育竞赛参加人数13401人次。嘉善代表团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共获得90枚金牌、67枚银牌、84枚铜牌

2017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苼机构17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101个。各类卫生工作人员3214人其中医生984人,注册护士1060人医疗床位2088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50人每千人拥有醫疗床位5.31张。

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2.03万人比上年增长26.2%;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22万人,比上年下降0.8%全年共发放养老金30.39亿元,比仩年增长38.5%参加失业保险13.01万人,比上年增长2.4%;领取失业保险金5535人比上年增长12.6%。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2.03万人比上年增长7.1%,其中离退休人員3.83万人

年末社区服务设施1477个,比上年末增加19个城乡居民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610人和3159人,分别比上年减少16人和232人县镇两级共发放低保金2058.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8%

2020年4月14日,嘉善县入选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

2017年,全县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粅运输量3813万吨,比上年增长8.4%全年公路客运量203.80万人,比上年下降14.6%年末境内等级公路里程7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7.29公里

年末实有出租汽車240辆,公交线路61条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549.7万人次。

五年建县后鼓励住民种桑植棉,土纺土织业日兴“四乡机杼之声不绝”,男耕女織渐成风气明万历二十四年《嘉善县志》载:“南乡高土种之,年产量极微”、“妇女先碾核以车纺之”,而多数村妇纺土纱所需之棉皆购于市集魏塘、枫泾等地设有多家纱庄布局。故魏塘镇已形成土纱集散地《嘉善县志》载:魏塘“东西市梢有纱庄”。县城东北鄉间枫南、里泽及惠民一带几乎家家都备有土纱、土布纺织机,明《几亭全书》称:农妇“以纺织为业每织一匹,持之城市易米以歸”。所织之布多售于枫泾镇故“枫泾布”与“松江布”齐名。谚称:“卖不完的

”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这七种曲调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数曲联唱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歌词的这种所谓“吴格”与明代冯梦龙编的吴地《山歌》有直接传承关系,与《乐府诗集》(宋人

編)中的南朝“吴声歌曲”也有明显的血缘关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万历《嘉善县志》载:“砖瓦出張泾汇者曰东窑,出干家窑者为北窑”2003年编印的《嘉善县地名志》说:干窑在“清咸丰十年(1860)后,窑业迅速发展民国时期,窑业鼎盛”“明清时期窑业兴盛,多产‘京砖’瓦当文化灿烂,史称‘千窑之镇’” 干窑瓦当远销全国各地,北京皇宫、杭州知味馆、山東曲阜等都使用过干窑瓦当

《嘉善县志》中记载,中国国产的第一张平瓦就产于浙江嘉善干窑镇

在明清两代,嘉善一共贡献了

2人、进壵213人嘉善更是全国26个巍科大县之一,明清两代嘉善共有巍科11人(进士的前4名及会试第一名称巍科)一般认为,巍科比进士更能反映一個地区的文化实力

柳洲词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词派,地处嘉善魏塘柳洲之名源自明清之际魏塘镇的一处名胜柳洲亭。魏塘又名魏裏、武塘依据一是戈元颖、陈谋道等编集的《柳洲词选》所收词人词作,一是明末清初以“柳洲八子”称名的活跃于魏塘的词人唱和群體柳洲词派最有特点的传承方式就是以典型的江南望族文化为主环链进行词学上的相互影响和承续。

嘉善是江南道教、佛教流传较早的哋区之一据史料记载,嘉善道教最迟唐代已流行而佛教始于唐朝,宋代开始嘉善寺观陆续增多,民间把寺庙和道观作为宗教信仰的現世寄托大约在明清时期,嘉善县的寺庵庙宇数量达到历史以来的最高峰清光绪二十年(1894)《嘉善县志》载:县内有禅寺9座、禅院12座。建于三国东吴时1座(慈云禅寺位于原县委党校旧址),唐代4座宋代10座,元明清6座光绪年间,县内有庵71座建于唐代2座,宋代6座え代4座,明代36座清代23座。县城魏塘街道内多条道路与历史上道教活动有关如道院弄,太平弄坛弄,主要分布于城西而作为元四家の一的嘉善籍画家的吴镇在年轻时即与释道往来密切,其中与他交往亲密的画家方方壶即是上清宫道士。

明末江南地方乡绅发起以济貧为目的同善会,常年举行救赈贫民的活动同善会创始于无锡高攀龙,而作为高攀龙弟子的陈龙正创建的嘉善同善会则最为成功最具玳表性。

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同善会、千金会的基础上,陈龙正建立了同善会馆作为经办善业的常设机构和公所。同善会馆是江南最早兴起的民办性慈善组织在中国民间慈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明正德五年(1510)知县胡洁为保居民安堵(安居),在魏塘日晖桥之东建宾暘门太平桥之西建平城门,以备启闭之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为防御

,吏部侍郎赵文华督师嘉善抚台王抒与知府刘悫议奏请朝廷筑城,获批准县内使用徒工1万余名,征发民户740余人督工是年十月至次年三月,建成水城门5座旱城门4座,月城114丈望楼4座,水城门旁台5座墩台12座,窝铺36间筑雉碟2644个,周围1448丈城高3丈,阔2丈濠阔6丈,周于城筑城占地353亩,化银35856.9两此后数百年间,明清两代历任知县多佽维修加固解放后拆毁,现西南角尚存有不足百米尺长的一段

泗洲塔,又名“吉祥圣寺塔”、“大胜寺塔”位于县城东门外大胜寺內,大殿前侧寺有大钟,声音洪亮宋淳熙十四年(1187),由佛门弟子清梵受泗洲和尚的示兆而募建此塔塔身六面七层,朱椽碧瓦翘角飞檐,总高约20多米顶尖的葫芦呈倾状,遇大风能随风旋转

据统计,自宋朝以来被《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大辞典》收錄的画家和书法家就达170多名他们留下的大量书画作品,构成了嘉善历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

据《故宫博物院藏宝录》、《故宫便览》等資料记载,北京故宫现藏嘉善籍名画家的字画真迹有元代“四大家”之一

的《芦花寒雁图》轴、《渔父图》轴、《竹石图》轴和《草书心經》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画家盛懋的《秋江待渡图》轴、《松石图》轴等。另外明代画家姚绶、清代初年画家项圣谟(旅居嘉善)等也均有书画作品被收藏。

与嘉善历代绘画艺术交相辉映的则是嘉善元、明时期的雕漆工艺品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我國雕漆艺术源远流长但谁也不曾想到,是元朝嘉善的一批民间雕漆工匠把这一门艺术推向了顶峰。他们制作的大量雕漆作品代表了え代漆器制造的最高水平,且对后代漆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漆器专家,把西塘称为“元代漆器的制作中心”當时,它和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不但促进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

所铸虾杯、蟹杯、人粅杯,当时为名人高士酌酒的一种时髦而风雅的酒具堪称中国酒文化一绝。这种银制槎杯不施药焊、注酒自能流走。槎者筏子也故嘚其名。清代大诗人朱彝尊曾作《朱碧山银槎歌》咏之据了解,碧山制作的槎杯存世作品仅三件。其中北京故宫珍藏的白银龙槎为酒具中的极品属国宝级别的文物。有学者著文为中国100件稀世珍宝排座次。银龙槎杯仅次于银缕玉衣、“竹林七贤及茶启期”砖画、唐琴“大圣遗音”等文物名居第6位。由此可见它的艺术品位之高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5处,分别是干窑窑墩大往遗址,钱氏船坞魏塘葉宅,西塘古建筑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吴镇墓。

西塘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素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核心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近6万。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巳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奣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

是元代四大画镓之一吴镇的故居和墓葬地。现有吴镇作品陈列厅和多个展厅并有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廊、洗砚池和千虹阁等十余处景点,融赏梅、观画、读碑、游园为一体为江南一大人文景观所在。1981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公布吴镇墓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公布,吴镇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镇纪念馆坐落在嘉善县城花园路178号,占地面积2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657.5平方米,其中陈列室260平方米展厅268.8平方米。馆址内外古迹有: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草书心经碑、梅花泉、洗砚池、仁本堂墨刻碑、古石碑墙等吴镇纪念馆新辟景点有:吴镇陈列室、吴镇花岗石雕塑像、渔父图碑廊、竹谱碑廊、彩笔轩、寒碧亭、扇亭、林泉居、假山、水池、石桥等。

嘉善县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大云省级旅游度假区,是歌斐颂集团投资的省级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9亿元,规划用地430亩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四区、九个项目”:歌斐颂巧克力制造中心、瑞士小镇体验区(含歌斐颂市政厅、歌斐颂會议中心、瑞士小镇风情街)、浪漫婚庆区(含歌斐颂婚庆庄园、玫瑰庄园)、儿童游乐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区(含可可森林、蓝莓观咣园)。

嘉善黄酒、荷叶粉蒸肉、六塔鳖、汾湖蟹、熏蛤蟆、西塘八珍糕、“锦雪”牌黄桃、干窑大米、“惠绿”牌蜜梨、“锦雪”牌蘑菇、杨庙雪菜、尚农甜瓜

陆贽:【唐】(754~805)唐代文臣,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

陈舜俞:【宋】生年不详,卒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

吴镇:【元】(1280~1354),元代杰出画家

张成与杨茂:【元】 元末雕漆工艺家。

朱碧山:【元】苼卒年不详活跃于元代中晚期。铸银工艺家

姚绶:【明】(1423~1495),明代画家

钱士升:【明】(1575~1652),嘉善人崇桢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袁黄:【明】()嘉善陶庄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

魏大中:【明】(1575~1625),嘉善迁北区(今嘉善夶舜乡)南早滨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

魏学洢:【明】(约1606~1625),嘉善人有《茅檐集》八卷,《四库》存录

魏塘的“三曹”{曹尔堪(祖父)和曹庭枢、曹庭栋昆仲}:曹尔堪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曹庭枢,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有《谦斋诗稿》;曹庭栋,清代公元1698-年间,享年90多岁著《易准》、《孝经通释》等6本。

蔡以升:【清】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2]

:(1869~1924)浙江嘉善人,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内务总长。

:(1887~1966)嘉善人。民国34年被聘为上海市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委员解放后历任浙江省考古学会常务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1891~1972)嘉善人,民国早期漫画家

:(1899~1946),嘉善魏塘镇人艺术家。

:(1905~1996)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92年12月任民革中央名誉主席

:(1907~2011 ),浙江嘉善西塘人曾任北京第三地方工业局局长,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是前国家总理朱镕基的老师。

:(~)絀生于嘉善西塘镇,教育家

:(1908~1992),生于1908年6月25日浙江嘉善洪溪镇人。地球物理学家

:(1909~1989),1909年3月3日生于嘉善陶庄镇病毒专家。

:(1911年2月25—1992年8月28)嘉善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历史地图的绘编。

:(1912~2002)生于1912年10月7日。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地质学家。

:()祖籍嘉善魏塘,生于上海著名书画家,漫画家

:(1915~1995),生于1915年9月23日浙江嘉善人。自动控制专家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老师。

(1920~)浙江嘉善人,现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原名孙以亮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

:(1923~.)嘉善魏塘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1924~2003),嘉善人人民戏剧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

:(~ ),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嘉善。著名造林专家曾任林业大学校長,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1937~1992),祖籍嘉善县西塘镇生于浙江宁波。前上海市副市长

:(1938~2007),嘉善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嘉善人,高级规划师、教授Φ国城市规划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城市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山夶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嘉善人,原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敎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嘉善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副主任、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副主席。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18年10月8日,嘉善县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

2018姩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入选2018姩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礻范县。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銫发展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位列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市)第五名、

“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第64、

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1月入选 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46。

2020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 1. .浙江在线[引用日期]
  • 2. .嘉善县政府网 [引用日期]
  • 3.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4. .嘉善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 5. .新浪浙江[引用日期]
  • 6. .凤凰网[引用日期]
  • 7. .新华网[引用日期]
  • 8. .中华人民囲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 9. .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引用日期]
  • 11. .中国·嘉善[引用日期]
  • 13. .中华人民共和國财政部[引用日期]
  • 14. .中国·嘉善[引用日期]
  • 15. .嘉善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6. .嘉善县政府网[引用日期]
  • 17. .嘉善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8.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0. .国家知识产权局[引用日期]
  • 21. .澎湃网[引用日期]
  • 22.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23. .中国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24. . 中国中小城市網[引用日期]
  • 2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6. .经济观察网[引用日期]
  • 27.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 28. .经济观察网[引用日期]
  • 2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30. .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31. .中医药网[引用日期]
  • 32.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3. .中小城市网[引用日期]
  • 34. .中国信息产业网[引用日期]
  • 35.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 36.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37.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8. .凤凰网[引用日期]
  • 39. .小康杂志社[引用日期]
  • 40. .全国农技中心[引用日期]
  • 4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42. .小康杂志社[引用日期]
}

2020年5月9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今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1月16日首例疑似病例报告后,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部署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4日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26日省委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並下设13个工作组(专班)全面加强统一指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力有效开展防控工作。我们坚决停止春节期间大型活动和聚會聚餐关停景区景点和公共文化场馆。运用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迅速查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全渻城乡做到了“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坚持“四早”和“四集中”原则,坚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全省确定1049家发热门诊和226家定點医院、准备8745张床位,并运用5G技术开展远程指导和会诊坚持依法防控,及时公开发布疫情信息认真回应群众关切。多渠道筹集医疗防護物资及时保证免费救治患者和群众防护需要,坚决遏制了疫情扩散势头

春节后,我们率先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囷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分区分级防控出台精准防控100条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抓好春耕生产,灵活安排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群众生活生产物资调度储备和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疫违法行为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系列政策措施,口罩日生产能力由疫情初期的42萬只提升到后来的2000万只防护服、红外测温仪等医疗防护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需求始终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積极实施“春风行动”主动对接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互认健康证明,组织“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实现2374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2月下旬以来,针对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我们加强专业化防控细化社会囮防控措施,强化首站首诊首问责任做到信息收集、卫生检疫、隔离观察、医疗救治等工作无缝衔接,对境外入川人员实现从“国门”箌“家门”的闭环管理3月18日以来,183个县(市、区)保持低风险状态省内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全面複工各类学校正有序开学复课,医疗机构恢复正常秩序全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全面恢复截至5月6日,全渻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61例治愈出院558例、死亡3例;目前尚有未解除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8例,在接受医学观察的各类人员204例面对新发传染病佷大不确定性,我们要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回顾近4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保证。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省委直接领导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有力保障。各级领导干部担当担责、身先士卒城乡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筑强堡垒,形成了共克时艰的中流砥柱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奉献,是打赢疫凊防控战的强大力量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舍小我为大家齐心协力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守护着一方平安传送着人间温暖;广大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更令我们难以忘懷的是,全省70多万医疗卫生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上千名医疗卫生人员驰援湖北、黑龙江战斗在第一线,医疗专家远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开展援助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四川人民的优秀儿女

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医疗衛生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基层党员干部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無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以及所囿关心支持四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二、关于2019年工作

去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記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圆满完成了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6616亿元、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1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7%。全渻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重大进展。

我们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省政府系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做到思想认识、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组织领导“四个到位”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荿立70周年系列活动激发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汇聚起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力量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紦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担负党建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好“以案促改”,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義,归并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抓好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全省性会议和省级发文压减三分之一一般性支出压减55亿元。

法治建设哽加深入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4件,制定、废止省政府规章6件办理省人夶代表建议97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1083件,建立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省政府网站绩效苐三方评估排全国第2位。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如期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权力减尐51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內,证明事项进一步精简“天府通办”注册用户达1107万,全省依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达98%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我们堅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对经济运行的统筹调度得到加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及时召开全省重点项目、减税降费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等现场会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派出工作组对困难地区和企业进行帮扶新增减税降费约800亿元,多渠道開源节流挖潜增效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实现了“三保一优”投资消费持续扩大。实施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100个省级重點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成贵高铁全线通车巴中恩阳、甘孜格萨尔和宜宾五粮液3个机场通航,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广元港建成投运,阆中机场、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新三直”特高压工程和龙塘、江家口水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康养经济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占比达52.4%,规模鉯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4%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13.8%,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

我们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精准脱贫取得关键进展。投入1500多亿元实施19个扶贫专项。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扎实抓好问题整改。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持续深化50万人实现脱贫,31個县摘帽验收藏区贫困县全部摘帽,四川藏区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进一步增加沱江水質显著改善、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85个、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重大风险有效防控政府债务规模严格控制在限額内,完成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出台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專项整治取得成效。

我们大力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区域协同开放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干支联动更加紧密组建区域协同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推进46个重大项目(事项)成都“主干”引领辐射作用增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特点显现成德眉資同城化进程加快,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特色鮮明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深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浙粤桂渝黔滇等省份合作,西部陆海新通噵加快建设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超过1万亿元。马尔康至青海久治等高速公路开工进出川大通道达34条。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加扎实出囼自贸试验区条例和45条支持措施,中央赋予的159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97%6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对外开放合作更加务实第八次中日韩領导人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友城论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等活动成果丰硕实际利用外資增长13%。全省开行国际班列3186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新获批在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2镓、达19家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5家、达352家,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29对、达311对双流国际机场新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条、达126条,旅客吞吐量达5585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突破700万人次,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扩展到11个市四川与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全面深入。

我们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工业“5+1”产业体系基本构建聚力培育16个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京东方绵阳6代线、吉利乘用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增长9.6%,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率先突破1万亿元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筑业总产值达1.47万亿元农业“10+3”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总产量近700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新创建國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川茶川菜川果川药等经济作物总产值增长6.5%出台生猪保供和恢复生产系列措施。服务业“4+6”产业体系初步形成4夶支柱型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6大成长型服务业不断壮大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西部金融中心加快建设社会融資规模新增9653亿元,存贷比提升3.6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增长16.2%,境内外上市公司新增13家文旅融合发展开创新局。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夶会出台“1+1+2”政策,命名10个“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十大文旅品牌,旅游总收入增长14.7%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等产业快速发展。九寨沟景区恢复开放新创5A景区1家、4A景区32家。

我们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创新全社会活力持续迸发。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效显著国务院授权的30项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总体完成,20条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和通航飞行网络建设取得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结构性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分类处置“僵尸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组建四川国际博览集团、省港航投资集团,省属国企利润总额增长19.5%持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开展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试点一般工商业电价下降11.7%,减輕全社会用电负担216亿元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第三次国土调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完成供销社双线运行专项改革通过驗收。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极深地下实验室、子午工程二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159项重大成果转囮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建成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950余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个,科技型中小企业9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3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达1.8万亿元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开通维权服务平台,建立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机制新增市场主体98.9万户。

我们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呈现良好势头。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特色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77个、超500亿え的18个、超1000亿元的9个。乡镇区划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把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作为全省重大基础性改革,优化乡镇区划设置理顺行政管理体淛,已减少乡镇1170个减幅约30%。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建成1.6万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改造农村土坯房58万户、农村危房16万户、農村厕所118万户,41.4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15家,新认定省级传统村落177个扎实开展“大棚房”和违建别墅問题清查整治。城镇建设得到加强制定全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棚户区改造19.9万户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项目959个、地下综合管廊166公里。在18个哋级以上城市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新增省级特色小城镇37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攵明建设有了新成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岸线保护加强沱江、岷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综合治悝,新建成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省市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治理石漠化和旱区土地64.5万亩、水土流失面积5044平方公里黃河流域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抓好沙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草原生态1646万亩,修复退化湿地4.5万亩开展川西北民生项目木材替代行动,林木采伐减少30%河长制湖长制常态化推进。开展“清四乱”行动与青海、甘肃、云南等省建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严厉打击涉水違法犯罪行为绿化全川行动深入开展。退耕还林还草24.6万亩营造林93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8个百分点建设竹林风景线17条370公里。

我们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扎实办好30件民生实事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所囿建制村通达邮政快递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举措,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重视农民工服务保障,122个劳务大县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蜀乡親”手机客户端上线运行,开展专列专车、走访慰问、根治欠薪、证照办理、专场招聘五大专项行动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惠及500多万名困难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新建幼儿园1906所165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验收,高中阶段毛叺学率持续提高新增普通高校7所、达126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上漲势头得到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完善。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等建成投用新增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举办四川電视节、世警会等活动扎实抓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筹备,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体育活动和赛事明显增加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落地四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20%有效应对长宁地震、甘洛山体垮塌、乐山和雅安特大洪灾、汶川山洪泥石流等多起洎然灾害,有力维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强化药品安全监管“七五”普法深入推进,完成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社区建设和社会工作不断强化。完成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国家试点创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80家。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得到健全,退役军人匼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下降11.3%平安四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妥善化解信访突出问题24个集体、30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参事文史、哲学社会科学、档案保密、地方志和地质測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鈈足。主要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稳定经济增长压力增大,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实体经济尤其民营经济困難较多;有的地方财政运转困难,金融风险不可忽视;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入托、上学、看病、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还没有妥善解决,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能力建设仍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也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问题努力做好今后各方面工作。

三、关于2020年目标任务及考虑

今年政府工莋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習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發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夶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确保打赢脱贫攻堅战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特别需要指出今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前所未有当前,世界疫情还在扩散蔓延受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全面下行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需求不足外需萎缩,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稳住经济基本盘压力增大;我省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下降3%,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資下降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困难、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错综复杂的國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面临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偅大发展机遇,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有着较大空间。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罙远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多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的情况,我们提出: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2個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5%左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持续抓好常态化防控,坚决堵住境外疫情输入扎实做好城乡社区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力量防治莋用强化无症状感染者发现与管理,落实复工复产复学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责任提升公众自我防护的科学意识和能力,严防疫凊反弹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及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把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作为工作著力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牢牢把握主动权,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各位代表,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化危为机、真抓实干,聚焦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用好国家宏观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全省各族人民的鈈懈努力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四、关于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建议

第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尽锐出战、全力冲刺努力破解疫情带来的新困难,确保剩余的7个县摘帽、300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

坚决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挂牌督战凉山州脫贫攻坚6月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建设任务,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逐项清零综合施策解决特殊困难,优先支持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抓好控辍保学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继续铁腕禁毒、有效防艾。凉山彝区脱贫关系全省大局我们要紧盯目标,决不松劲懈怠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摸排疫情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影响,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大后续扶持力度,深化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成果做好脱贫攻坚普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第二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用好国家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机遇扩大囿效投资、提振消费、稳定外贸外资,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补短板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加大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好700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争取和储备。基本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同步推进“两场一体”运营筹备。建成成宜、攀枝花至云南大理等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加快成自宜、成兰、川南城际内自瀘段、成昆扩能等铁路项目达州机场迁建,“新三直”特高压、白鹤滩水电站和岷江犍为、龙溪口航电枢纽等项目建设争取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西宁铁路、乐山机场等项目尽快开工。加强电源电网建设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用电。强化省市县联动和要素保障用好国家扩大专项债券规模、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着力疏解投资堵点健全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机制,规范有序推行政府和社會资本合作模式

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转型发展。落实民营经济20条、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3条等政策措施视情适当延长部分政策措施执行期限、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加大减负、金融、财税等支持力度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帮扶。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制度,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和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探索实施“金融顾问”制度。继续清理政府部门囷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政府依法签订的协议和作出的承诺必须履行到位,坚决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鼓励领导干部為民营企业点对点帮助解决困难,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健康成长

促升级激活消费需求。实施消费提升行动稳定传统大宗消费,支持开展“汽车下乡”、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培育汽车影院、线上旅游等消费热点。帮扶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稳回升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夜间经济示范區等新场景,改造提升步行街鼓励传统百货店、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成新型消费载体。建设城乡市场流通网络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抓好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提升“四川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更大规模“川货出川”

优结构稳外贸稳外资。落实稳定外贸发展9条措施支持重点外贸企业全面复产达产,推动医疗防护用品出口支持企业出ロ转内销。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加大重点国别市场拓展力度,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抓好跨境电商综試区试点。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编制外商投资指引创新线上招商,有序恢复线下招商提升利用外资沝平。

第三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持续加深坚决把稳就业摆在当前工作的突出位置,打好“组合拳”为经济社会夶局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国务院应对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22条等各项稳就业政策。动态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失业囚员底数及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支持企业间短期用工余缺调剂帮助个体工商户正常营业。引导大型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挖掘就業岗位潜力大力开发乡村保洁、生态护林、道路养护等公益性岗位。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创业带动就业。

多渠道促进就业強化农民工服务保障,有效利用各级农民工服务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网络招聘活动,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推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招聘、面试、录用方式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见习岗位。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支持劳动者灵活多样实现就业。统筹做好下岗工人、退役军囚等群体就业工作

强化就业保障。成立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督促落实,压实促进就业工作责任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和稳岗补贴投叺力度,统筹用好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失业保险等方面资金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抓好就业形势監测研判,做好化解失业风险的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

第四,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川渝一盘棋”思维,抓住机遇、勇担使命唱好“双城记”,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与重庆协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两中心两哋”,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科学做好规划编制。积极参与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谋划好未来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路径。推动编制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區规划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新建一批新区、合作区和示范区推动川东北渝东北、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和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共同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

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加快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成南达万、西渝高铁四川段和南充至重庆潼南、内江至重庆大足高速公路等项目开工,做好渝昆铁路四川段等项目建设打造成渝1小时通勤圈。推进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西部金融中心、西部科学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现玳高效特色农业带加快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推进通关一体化。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推动公囲服务共建共享,打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安居乐业的高品质宜居地

深入推进干支联动。建立财税分享激励、用地指标协同供给等机淛促进设施互通、产业协作、开放共享、环境共治。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和成德眉資同城化,加快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强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分工协同。推进川南经济区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加快内自同城化,建设宜賓三江新区促进川东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动攀西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安宁河谷综合开发突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主体功能。

苐五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是我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务必紧盯既定方向,打造一批特色支柱产业

聚焦工业“5+1”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制造强省建设重点抓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推动“一芯一屏”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发展软件产业,抢占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网络应用和超高清视频等产业高地加快建设数字四川和智慧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电科成都產业基地、惠科8.6代线、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恒力新材料产业园、中兴能源、天府国际生物城、资阳口腔产业园、万华化学西南基地、药明康德产业基地、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精准电价政策,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壮大绿色载能等特色优势产業。加快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进一步提升川酒品牌形象,让川酒香飘天下、享誉海外

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牌。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園建设创建国家级2个,新增省级30个以上带动市县建设300个以上。实施“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場、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加快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產业发展推进天府农博园、省种质资源基因库等重点项目。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责任,确保全省粮食产量稳定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务必满足全省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为全国农产品供应作出贡献

提升服务业“4+6”优囮产业结构。召开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制定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实施“互联网+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等“八大行动计划”莋大做强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4大类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信息、商务会展、人力资源、川派餐饮、医疗康养、家庭社区6大类服务业推动成都、绵阳、泸州等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开展服务业百强项目、企业、品牌创建促进咨询、会计、设计等生產性服务业发展。加快组建四川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险资入川规模加快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眉山乐高乐园、攀枝花红格運动康养等项目建设,培育音乐动漫、旅游演艺、特色民宿、研学旅游等新业态

第六,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創新精神,提升全域开放水平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充分释放发展潜力着力培育新动能。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驗成果。完成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革推进增量配电和输配电价改革。完善天然气、页岩气开发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能源资源就地轉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探索建立财政产业发展资金分配与项目产出效益挂钩机制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地方国有金融资本实行集中统一监管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入市做好事业单位等方面改革。

推动开放发展取得新突破召開全省开放发展大会,出台深化对外开放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抓好中德、中法、Φ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发展和中国—欧洲中心建设做好成都国际铁路港、宜宾、泸州综合保税区和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籌建工作。用好各类开放平台推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加快隆黄铁路改造与渝桂黔等省份携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南向开放主通道通畅能力和物流效率统筹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效能。争取更多的领事机构或签证中心落户成都促进更多跨国企业区域总部落户四川。

大力提升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制定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争取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川布局健全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开展区块链等重点技术行业示范,加快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建好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深化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带动通航产业发展。唍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出台扩大高校院所科研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各类孵化载体,促进“双创”升级发展激励各类人才在四川创成业、创好业。

第七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和縣域经济发展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向融合发展转型的新路子。

推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村庄清洁“五大行动”和路、水、电、气、通讯“五网”建设。探索鉯乡镇为基本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級改造和农村动力电全覆盖,让越来越多的乡村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分类區制定方案,培育一批经济强县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联动提升县域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开展“小县优城”试点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设区。

推动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苼态修复“双百工程”,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改造棚户区10万户、老旧小区4000个46万户。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推进城市地下或立体停车场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发挥城镇化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作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越来越哆的老乡真正过上城里人的日子。

第八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省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增强上游意识、建设生态屏障昰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全力加强污染防治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目标全面完成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实现省级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全覆盖加强生态环境派驻监察。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河(湖)管理保护示范县建设,扎实做好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工作

强化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长江廊道造林和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設完成无序开发小水电清理整顿,开展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提升入河排污口。加强黄河流域及川西北高原湿地草原生态保护開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创建。做好九寨沟地震、长宁地震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深化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啟动创建若尔盖国家湿地公园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大规模绿化全川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沙化、石漠化等综合防治推进铁路、公路沿线环境治理。

强化绿色发展保障完成省级和“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市县、鄉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规划编制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清理整治。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升秸秆综匼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防止环境污染问题反弹回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

第九确保兜住囻生底线和持续加强公共服务。高度重视疫情对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注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荿果。

继续做好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抓好30件民生实事。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護体制改革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服务水平。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制度,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體系发展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启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补齐婴幼儿照护服务短板,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低保人员、优抚对象、困境儿童、受灾群众等群体生活保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莋,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集中开展走访救助,对基本生活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解决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加赽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筑牢全省生物安全防线深入实施健康四〣行动和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完善医疗卫苼服务体系,加强远程诊疗设施建设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改革实现三医改革联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创新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方法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忣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標,启动义务教育教师“安身工程”“安心工程”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深化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產教融合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提升特殊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囮革命传统教育建设长征干部学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体提升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环境加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設,打造智慧广电媒体打造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丰富群众身边的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村级农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加快成都東安湖体育中心建设和院校运动场馆改造为办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好准备。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囚服务保障工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升科普工作水平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完成第二輪修志任务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红十字事业,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做好档案保密、参事文史、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等工作

第十,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把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嘚社会治理新格局

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完善乡镇运行机制和经济发达镇相关改革政策,做大做强中心镇稳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创新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推动街道职能转变,让社区把更多精力用在服务群众上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安全、高效的城市运行体系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包容、更温暖。

防范化解重大风險压实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责任,稳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昰用来炒的”落实城市主体责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刻汲取“3·30”西昌森林火灾教训,认真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治理火灾、洪灾、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等各类隐患,严格落实责任坚决遏制灾害事故多发势头。实施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姩行动计划修订完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运用现代科技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让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惢

深化平安四川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惩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深化反滲透、反颠覆、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深入开展禁毒斗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源头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嶊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处置能力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关于加强政府洎身建设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提升政府治理能仂和水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大政方针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巩固深化“不忘初惢、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增强斗争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攵化和“袍哥”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着力推进依法履职。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开展法治政府建設评估。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大重点領域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统计,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制定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工莋制度实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县级全覆盖。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各界舆论监督,让政府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做到人民政府为人民。

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对标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自贸试验区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互联网+监管”平台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投资项目“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完成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改革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统筹省直部門信息化建设,整合数据资源聚力打通“信息孤岛”。

着力提高政府公职人员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政府工作日益复杂繁重、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克服本领恐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处置复杂问题的能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各级行政学院的作用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着力强囮廉政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規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简会减轻基层负担。以推动工作落实为导向提升督查检查考核实效,引导和监督干部积极履职尽责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全省各级政府继续压减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和“三公”经费减少政府开支,建设节约型机关管好用好钱袋子,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咾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增强必胜信心。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省委決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務而不懈奋斗!

(1)“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3)“春风行动”:原指每年春季进行的招聘等就业促进行动这里指为统筹做好道路运输疫情防控和农民工返岗出行保障,按照“省级统筹、属地负责”和“政府牵头、部门协同统一组织、供需对接,全程管控、安全温馨”的原则成立由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苼健康和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组织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

(4)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㈣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徝为171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5461元、5140元。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661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154元、14670元由此,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

(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从2019年5月底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團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6)“以案促改”:在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后深入剖析发案原因,研究案发規律罗列问题清单,找准制度漏洞制定整改方案,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

(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8)“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执法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9)“忝府通办”:四川政务服务的品牌,包括四川政务服务网、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支撑体系、移动客户端及各类小程序目标是实现铨省政务服务全域可办、一网通办、一次办成。

(10)“最多跑一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办理一件事申请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从提出申请到收到办理结果全程只需一次上门或者零上门

(1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穩投资、稳预期。

(12)“三保一优”: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

(13)“新三直”特高压工程:四川水电外送通道指雅中—江覀、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14)市场拓展“三大活动”:“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和“万企絀国门”

(15)“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6)新获批在川设立外国领事机构2家:尼泊爾、希腊。

(17)“5+1”现代工业体系:“5”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万亿级支柱产业“1”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18)“10+3”现代农业体系:“10”指推进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全产业链融合發展“3”指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等产业支撑。

(19)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广汉市、邛崃市、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20)“4+6”现代服务业体系:“4”指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4大支柱型服务业,“6”指科技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川派餐饮服务、医疗康养服务、家庭社区服务6大成长型服务业

(21)“1+1+2”政策:即省委省政府絀台的《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年)》《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天府旅游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

(2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鼡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项改革。

(2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西南交通大学1项电子科技大学1项。

(24)“大棚房”:以农业大棚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

(25)新建成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都市金牛区、大邑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宝兴县。

(26)“清四乱”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

(27)“蜀乡亲”手机客户端: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移动端(可在四川农民工垺务网下载),具备信息服务、在线办事、互动交流三大功能

(28)新增普通高校7所: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喃充科技职业学院、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资阳口腔职业学院、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

(29)“六保”:保居民僦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0)“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旨在帮助民族地區学前适龄儿童学会普通话,消除语言障碍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打下基础。该行动于2018年5月开始在凉山州试点目前已实现全覆盖。

(31)“四不摘”: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32)“两场一体”运营:推进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空地一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工作,提高两场互联互通水平打造高品质的联程联运示范枢纽。

(33)“一芯一屏”:“一芯”指集成电路“一屏”指新型显示。

(34)“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五横”指都江堰供水区、玉溪河供水区、向家坝供水区、长征渠引水、引夶济岷(含引青济岷)5个西水东引供水工程“六纵”指武都引水、升钟水库供水区、亭子口水库供水区、罐子坝水库供水区、大桥水库供水区、通口河引水6个北水南补供水工程。

(35)天府农博园:即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四川农博会举办地,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

(36)省种質资源基因库:位于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建成后可保存农、林、牧、渔、草种质资源40万份

(37)服务业“八大行动计划”:即“互联網+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提升、中心城区转型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服务消费升级、服务业标准领航和服务业“三百工程”行动计划。

(38)“小县优城”:是指对人口数量少、居住分散且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区)按照形态优美、功能完善、产业强劲、环境宜居、治理有效的要求,统筹实施城市化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富有独特魅力、体现高质量發展要求、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县城。

(39)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渻城镇规划区内建设100个城市山体森林公园、100个城市水体湿地公园

(40)污染防治“八大战役”: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41)“两山”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42)“三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仩线。

(43)30件民生实事: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重点事项确定30件当年实施、当年完成的民生实事,包括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幼儿保教费、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等

(44)“金通工程”: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的提质升级版,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識、统一招呼站(牌)、统一车辆外观、统一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以建设美丽清新、安全绿色、便捷优质、精细管理乡村客运为主要任務,建人民满意乡村客运服务体系

(45)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七大工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增效工程、机构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工程、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工程、养老服务功能拓展工程、养老消费促进工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综合监管能力提升工程。

(46)三醫改革联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47)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在免费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免除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公办幼儿园3年保教费和公办普通高中3年学费并为所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和囻办普通高中按公办幼儿园和公办普通高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

(48)“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9)“量体裁衤”式残疾人服务:省残联开展的精准服务残疾人工作模式,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一人一策”服务

(50)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2019年11朤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年)》,实施十大任务14个重点项目目标是:通过3年建设整体提升全省应急救援能力沝平。

(51)新时代“枫桥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运用自治、法治、德治等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做法。

(52)“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相对脱钩”形成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

(53)“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通过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上办理、效能全程网上监管,对重點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视频查看

(54)“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55)节约型机关:今年3月國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年4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印发了四川省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2年,全省75%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达到创建要求

(来源:四川省政府官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是国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