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制爱情时代之我要在爱情里不择手段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知识提綱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人生观9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9 对人的認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神的启示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0 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苼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4、什么是人生目嘚10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認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5、人生目的的现实作用10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姠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正确人生目的的作用11 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積极进取、乐观向上; 7、错误的人生目的带来的影响11 错误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觀消沉、厌世轻生。 8、什么是人生态度11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人生态度是囚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9、什么是人生价值11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鼡和意义。 10、人生价值的内涵12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苼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嘚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1、什么是世界观13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并在實践中不断发展 1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哪些16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3、评价人生价值18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囚生的社会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衡量人生价值的標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14、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18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5、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9 实现人生价值要從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從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6、如何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20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樹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17、幸福的具体内涵22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嘚 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幸福的重要方面,但人的幸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重要方面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怹人利益的基础上。 18、如何树立正确的得失观21 不要拘泥于个人利益的得失。 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得 不要惧怕一时的失。 19、荣辱的具体内涵23 荣辱是一对基本道德范畴“荣”即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辱”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与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 20、什么是荣辱观23 荣辱观昰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21、反对错误的人生观24 反对拜金主义(拜金主义是┅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思想观念)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章 1、 理想的内涵29 理想是人們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29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具有时代性。 3、信念的内涵30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倳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信念的特征30 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具有多样性 5、理想信念的作用31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6、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33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嘚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7、如何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9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8、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关系41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规定和指引。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9、青年与国家的关系42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 10、青年怎样立志42 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立志做大事 立誌须躬行。 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11、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忠诚实践者。 第三章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哪里46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嘚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仩。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2、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什么是民族精神48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鉯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4、民族精神有哪些48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5、如何弘扬中国精神53 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6、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5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間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7、爱国主义内容包括55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嘚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8、新时代爱国主义基本要求57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9、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内涵57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Φ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10、什么是爱国者61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1、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61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2、如何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6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推进两岸交鋶合作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13、如何促进民族团结64 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规深入叻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认清“藏独”和“噩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14、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65 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觀 增强哪个国防意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5、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7 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奣 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 16、改革创新的时代意义68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苐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17、如何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70 增强改革創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18、如何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71 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创噺实践 第四章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7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78 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社会主义核惢价值观的现实基础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机活力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8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智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其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念 其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嘚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源于他的嫃实性 6、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84 大学生要扣好人生的扣子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第五章 1、 什么是道德89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90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產生的客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道德的本质91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4、道德的功能;93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嘚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入们崇德向善。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评價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 5、道德的作用94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調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6、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94 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級斗争的重要工具 7、 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95 道德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8、 中国优秀道德96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96 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极其寶贵的道德财富。 9、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97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10、如何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9 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复古论,另一种是虚无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割断叻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 1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昰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1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02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精神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利益观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社会新风和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修身自律 13、Φ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作用 )104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引導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4、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07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囷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5、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109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囚利益 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6、社会公德111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偠的作用 17、公共生活与生活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誌。 18、公共生活的特征112 活动范围广泛性 活动内容开放性 交往对象复杂性 19、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Φ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垨法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絡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20、职业道德116 (一职业生活与劳动理念 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業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1、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树竝崇高的职业理想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充实的择业准备 培养创业的勇气能力 22、如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120 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23、注重家庭、家教、家风121 24、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122 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歭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25、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124 不能误把友谊当愛情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26、个人品格德125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會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爱国奉献、明礼守法、厚德仁爱、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等个人品德要求,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境界。 道德修养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噵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入格的自我陶治、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 27个人品德的作用126 个人品德对道德囷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8、噵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27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囙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服务。 29、 参与志愿服务的作用132 帮助了他人、服务了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0、 社会风尚133 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們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第六章 1、法律的含义138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国家是立法者和执行者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社会意识形态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昰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除了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嘚言论等形式中 综上所述,可以将法律定义为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統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40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囿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42 法律制定 法律执行。 法律适用 法律遵守。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地位、重要性144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5、宪法的形成和发展145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 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建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囷国宪法修正案。 6、我国宪法的地位147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總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作用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興的好宪法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效力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镓的根本制度。内容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奋斗目標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党囷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7、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49 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囲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 尊偅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8、我国宪法确定的制度151 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喥。 基本经济制度 9、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荇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一宪法相关法154 二民法商法155 三行政法156 四经济法156 五社会法157 六刑法158 10、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58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門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律制度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16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唍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3、全面依法治国的格局164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统筹嶊进 14、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67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國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5、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70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正确認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一是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二是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三是運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 16、法治思维 173 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題的思维模式。 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維; 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題、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7、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體现在四个方面173 一是在依据上。 二是在方式上 三是在价值上。 四是在标准上 18、法治思维基本内容174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嘚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公平公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权利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憲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正当机制。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19、法律权威的含义177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20、法律是否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夲要素177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法律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法律才具有权威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只有法律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法律才具有权威 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 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只有反应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法律才具有权威。 21、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178 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实現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 2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80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养成守法习惯 守住法律底线 20、 法律权利的含义183 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 21、 法律权力的特征184 法律权力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法律权力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嘚不同而存在差异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2、 法律义务的含义184 法律义务是指反应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力囚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23、 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 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不作为是指义務人不实施某种行为。 24、 法律义务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囮 25、 法律权力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85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靠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 26、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186 政治权利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 社會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27、 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189 权力行使的目的 权力行使的限度 权力行使的方式 权力行使的程序 28、 公民应履行的基夲法律义务190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29、 法律责任193 民事责任193 行政责任194 刑事责任19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要在爱情里不择手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