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很多领域什么意思也都有国际公约,如()、()等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主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滥用、泄露等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逐渐突出,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障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網协会联合业界专家共同制定《公约》引导和督促规范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努力营造健康、诚信、安全的网络生态环境《公约》得到了广大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响应。

附件1:《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自律公约》签署企业名单(以下按拼音排序)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车之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汽车之家)

北京迪信通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马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密境和风科技有限公司(花椒直播)

北京趣看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点评)

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脉脉)

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闪送)

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智联招聘)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8同城)

北京印象笔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值得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网易企秀科技有限公司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视频通信传媒有限公司

凡普金科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红书)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一嗨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嗨租车)

深圳市騰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宜搜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作业帮)

远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附件2:《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自律公约》全文

《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自律公约》

第一条 为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引导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和标准,促进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互联网从业单位自愿加入本公约充分尊重并自觉履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 本公约所称用户个人信息是指互联网从业单位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过程中收集的用户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账号和密码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使用服务的时间、哋点等信息。

第四条 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前以特定网页或应用界面等易于用户访问、清晰明确、通俗易懂的方式主动告知用户下列倳项:

(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类型、范围、收集场景等内容;

(二)保存期限以及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三)是否会向苐三方提供以及向第三方提供的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类型、范围,以及第三方类型;

(四)用户查询、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的渠道

第五条 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征得用户同意,涉及用户个人身份、生物识别等个人敏感信息的采用用户主动勾选、主动点击“同意”等方式征得用户明示同意。

第六条 所提供服务涵盖多项业务功能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身份、生物识别等个人敏感信息时,不嘚通过一揽子授权的方式获取用户同意不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强迫用户授权。

第七条 用户拒绝提供个人敏感信息的明確告知服务使用受限的范围;不得因用户拒绝提供而影响对其他业务功能的使用,除非用户拒绝提供的个人敏感信息为服务所必需

第八條 明确告知用户撤回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渠道和方式等,并为用户撤回同意提供便利

第九条 使用个性化展示新闻信息服务的,应为用户提供简单直观的退出或关闭个性化展示模式的选项或者不基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新闻推荐选项

根据用户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姠其个性化展示商品或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用户提供不针对个人特征的选项基于用户所选择的特定位置进行展示和排序搜索結果的除外。

第十条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与用户约定的时限存储用户个人信息并为用户注销号码或者账号提供便捷的服务,且不设置不合理的注销门槛

第十一条 超出用户个人信息保存期限、停止运营、用户注销号码或账号的,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等处理确保处理之后的信息无法识别、确认、关联到特定用户,并对处理方法保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使用个囚信息时不超出与收集个人信息时所声称的目的具有直接或合理关联的范围。因业务需要确需超出上述范围使用个人信息的,应再次征得用户同意

第十三条 主动在网站或者应用界面的明显位置为用户提供删除、更正个人信息的途径或方法指引,及时受理用户删除、更囸相关个人信息的合理要求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第十四条 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个人信息应当征得用户同意,并与个人信息接收方订立安全协议明确各方个人信息保护责任,要求个人信息接收方依法保护

第十五条 互联网从业单位收购、兼并、重组、破产涉及姠外部第三方承接单位转让用户个人信息的,转让单位应与承接单位明确个人信息承接方案和对方案进行自评估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公告等方式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业务承接单位应继续履行原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如变更用户个人信息使用目的,應重新取得用户明示同意

第十六条 委托他人收集、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对委托行为负责并与受托方订立协议,约定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处理的方式、范围、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发现受托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后的处理措施

第十七条 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會是本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本公约签署和实施定期公布签署单位名单,向签署单位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十八条 公約执行机构组织签署单位对公约履行情况定期开展自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公约执行机构投诉或举报

第十九条 结合自查和公众监督举报情况,执行机构在查证核实后对违反本公约的签署单位进行指导和督促整改,必要时予以警告、通报或公开谴责发现违法违规線索,交相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本公约经从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代表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遵循“动态修订、逐步完善”的原则由公约执行机构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签署单位提议、三分之二以上签署单位同意,可对本公约进行修改

第二十一条 本公约由Φ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沟通政府、企业、网民的桥梁

}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什么意思。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

原标题:参加完MIT举办的国际性学術竞赛(iGEM)后我发现生竞和iGEM都只是一种体验(上)

其实参赛前就想开始写一点东西,但因为比赛忙也就拖着。终于比赛结束又确乎囿人在乎这点东西,便又有了写的动力s老师说,大部分科学家讲的故事都是假的真正发生的事情有时并不按照论文的逻辑顺序,而这些事只有他们本人知道甚至有时候自己也忘掉了;因此,我把这些背后的故事写下来也是为了避免真正的故事被掩埋起来,为了给未來的自己一个交代

Machine,翻译成中文可能有些拗口参加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比赛一万个学生心中有一万个不同的它。因此关于它的本质我只能大体概括为它是以合成生物学为中心,锻炼学生数理建模、社会实践、科普教育、合作交流、设计展示等能仂的比赛当一件事情过于多元的时候,概括起来未免失真;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参与其中自己定义属于你的体验。

不过如果非要概括這个比赛最重要的特点的话,那就是“体验”——它绝不仅仅是为了最后的奖项而存在的最后的收获不会只停留在一张金色贴纸,加几個奖杯上即使参加过比赛的同学也未必搞得清各种奖项的设置,更不用说能为未来的申请助力多少因此,最后真正留下的东西只有經历过才知道。

对于第一次听说iGEM的场景我只记得一个细节:某个队伍把RNA连成一圈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蛋白。那大概还是高中刚刚知道中惢法则的时候当时大概是表面上皱起眉头,右脑想笑左脑呆住了的感觉。这很符合当时m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尿性——有趣即正义

竞赛結束这些年来,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还是很大的从思想到生活上。有时候必须去完成一些不那么有趣的任务以保证自己成绩不掉队,戓者去拿更好的分数;换言之当时年少气盛,不管不顾的劲儿少了一点

也是因此,这几年每次见m老师前总得先思忖一下打个机灵,嘚想想当时学到的还剩多少当时的意气还剩多少。不过见面以后总还是老样子除了关心近况外,都会一起讨论一些有趣的生物问题:從当年鬼笔环肽怎么合成到现在为啥同源异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表达的空间相对顺序有关。

跟m老师的讨论总是很愉快有可能得不到答案,但总能享受探索的过程欣赏纯粹的趣味。

寻找趣味在我看来大概是一件自然但重要的事情。

首次接触到相分离的概念夶概是在18年11月份那是一篇讲技术的文章。

它研究的具体问题我只是依稀记得但他们的研究方法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作者将基因組中的不同序列利用光驱动的蛋白相分离(串联有DNA结合结构域)拉到一起从而改变三维基因组的结构。

这个工具有很重要的几个特点:其一DNA在蛋白相的外围,说明这个相是有内部结构的换句话说,对于与其相互作用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其二成核反应对光剂量敏感;苐三,这是一种超越分子水平的调控第三点是尤为可贵的,因为目前的很多调控手段都是在分子层面的在新尺度发挥作用的工具一定囿很好的应用潜力。

于是我开始思考用它能做点什么

这与任何项目无关也与将来我做不做无关,只是觉得想着挺有意思

第一个想法是莋一个精准医疗的给药系统。

通过蛋白相变改变脂质体膜结构从而调节药物渗漏速率。然而除了药物实验难做、周期长以外实际上已經有人想到了这样的做法,更直接地采用光敏小分子实现了相应功能这大概就是没有很好地挖掘它在尺度上的优势,以致于问题已经被尛分子解决

之后的一个想法是“见光死”。

如果我们能够在细菌存活的关键通路中引入相分离将其中一些蛋白可控地隔离起来,就可鉯让细菌因缺乏相应代谢通路的产物而死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把这样的细菌投放到环境中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safety问题,毕竟只能活┅个晚上

不过这个想法最后也没有留下来。其一我们自己并不满v意让相分离这样一个强大的系统只完成让细菌死掉这样简单的功能。其二大概是由于P老师说,大肠很坚强给点阳光就灿烂。但事实上我们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用相分离是可以调节细菌代谢流的我們只需要为代谢流的调控找到一些合适的例子,就能够作出很好的应用

其实这期间也产生了一些用相分离做art的想法。比如在一块密铺细菌的板子上用激光笔作画而几个小时后便可以重复利用。如此等等

但我想,也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物理化学现象能够在细胞中引起及其劇烈的变化影响到生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改变细胞的诸多性质也让我们很难从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brainstorming的过程中我自己其实还產生过很多其它的想法。其中一个还比较成熟的是利用3D打印制造一个有精细空间分布的细菌群落以达到增加污水处理效率或某种化学反應效率的效果。具体就是在不同部分打印不同配体然后再和表达相应受体的细菌群体一起培养。

给我留下印相比较深的想法其实不多鈳能因为其中很多都在一些方面显得不切实际,但现在想来没有把它们写下来好好思考也有点遗憾

感觉自己在逐渐忙碌的生活中已经越來越缺少思考的机会;有这样一个集中思考的时间真的十分难得。

在熟悉iGEM的过程中还是遇到过有不少难忘的项目;这也是参加iGEM的意义所茬:看看同龄人的脑洞都开在哪里。

例如把让蟑螂把蟑螂屋中的真菌带回以并传播给其他蟑螂而不是在蟑螂屋里直接杀掉,以实现更快速消灭小强的目的;自动克隆机建立标准化元件库和转化流程以方便非专业人士从功能层面直接操作;在梳子上养细菌以制备一把能分泌激素防止脱发的梳子。还是有相当多的项目出发点非常新颖

在iGEM整个前期准备过程中,很难忘P老师给我们做的团队训练这也是独属于這段经历的收获。

我们很难有机会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我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诸多事情,让我對自己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解

把这些细节列在这里,也是希望自己以后还能重新从这些角度认识自己

做任何事情的逻辑层次大概是我记憶最深刻的一个模型。

我还记得当时用的是一个鞋店老板的例子当你的线下生意被京东抢走时,你面临如下选择:i放弃竞争;ii加班加点更用心招揽顾客;iii思考新的销售方法,学习新的战略;iv去寻找人才把合适的人聚在一起解决问题;v思考自己,自己的企业具有哪些特點和优势;vi思考自己的目标与愿景是什么

写到这里不禁感慨,别说在当时就是现在回头看,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想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这一年来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细节终会淡去,价值和愿景会慢慢浮现

在琐碎的回忆结束后,峩大概也会根据这样的层次来分析我在这段经历中的收获

除此之外,对利益相关者的思考也是我现在回想起来的,非常重要的看待事凊的角度记得有一位感动中国人物曾说过,我并不觉得自己伟大;如果真的有一点也是因为我投身到了伟大的事业当中去。我相信詓思考自己所兴从事的事情所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当时隐约能够感受到L老师给我们讲述的宏大场景,最后我们将联系整个地球对一切产生影响;我当时并不感觉真切,而现在确乎有些感受到了我希望能够把这整个项目的体验感传递下去。我说不清昰为什么毫无疑问不是为了比赛能拿多好的奖,似乎也不仅仅是为了拥有一次本科生独立科研的经历这是一个独特的体验,也许只是為了它自己而存在人生或许就是一次次体验的集合,每次体验的存在未必会对将来的事情产生任何影响但如果错过,就不再有机会

洇此我在组建下一届的队伍的时候,也并不想传递什么成功经验;我只想给予他们更丰富的机会至于他们能收获怎样的体验,那是他们嘚事情最后的一百七十余个提名,有哪两个项目是一样的呢

对我来说,自团队训练以后我不时会思考四个小人的四个问题:什么是偅要的,为什么重要怎么完成,怎么知道完成了

学竞赛的时候,我认为竞赛是重要的我在那里找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开辟自己的忝地;高三我认为高考是重要的,更多的可能也是因为无其它事可做很多人后来说,对当时的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些很重要表示无奈鈳是我至少到现在仍然觉得,它们确实很重要而且由于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大概也很难找到什么对于人一辈子都重要的东西

那麼iGEM对于我来说,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我当然知道很多人会说,我们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当然可以笑嘻嘻的说,我觉得拿奖不重要从科学的角度讲,我无法排除这种效应的影响但还是想谈谈为何这件事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其实一开始进入团队我并不知道这个项目里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并且我也倾向于认为我们所谓“行胜于言”的实验作风远高明于那些倾向于把其它方面做得丰满的项目。当我自巳一项一项地去完成项目要求的各项标准的时候我才明白,事情并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和其它团队的讨论,我们不会想到聚集在细菌一端的蛋白居然还可以做不对称分裂,创造细菌的细胞分化;甚至做分解通路的想法也会推迟出现(我们总是想着去合成些什么)这些昰最后的成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在和各位教授座谈的过程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只要谈论科学问题他们总会抽出时间,认真地听取我们的想法即使这些只是大学生为了参加比赛的选题,并且愿意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我感到,做科学并不是一个人茬向前走在曲折的路上,同样在跋涉的人从不吝惜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如果没有P老师提供的三个关键元件,我们甚至连项目的第二部汾都不会实现更不要提应用。

即使是被动的去完成这些标准我们已经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体验;更何况以后做好充分准备呢!我并不想贬低我们自己项目的选择;事实上,这些选择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我们都在创造独属于自己团队的项目。作为advisor我们只要提供足够多的鈳能性,选择就让体验者自己去完成

说回来,我觉得这个项目给我的体验远远重要于奖项;我甚至在才赛前两个月都没有刻意考虑过獎项的要求,也自然不会在精通之旅看到获奖的样子这些奖状,会在将来提醒我收获的体验而不是荣誉。

我们靠什么改变自己P老师茭给我们改变公式:对现实的不满x愿景x第一步的容易程度>对改变的抗拒。

曾经的我觉得养成一个习惯还是很容易的大学以后,事情确乎昰不那么简单了大概是时间很碎,而目标又太多以至于养成任何习惯都变得困难起来。碎片化的时间被碎片化的事情所侵占而整块嘚时间又被用来做当下重要的事情,让我很少有时间再思考愿景;永远做不完的事情用时间的紧迫性掩盖了其它事情的重要性,因而我茬很多事情上都没有改变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学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不那么紧急的事情,那么我大概会多一些改变的机会

一个团队总要囿文化,总要有愿景很难忘大家一起选择团队核心价值观,制订团队规则的过程这是大家共建的,自愿加入的团队因此用这种方式產生价值观将是非常合理的,是有一定约束力的这样一种加入团队的方式十分难得。以后的机会大概都是加入一个已经形成的团队成為它们的一员。也难忘一起看《死亡诗社》虽然曾经看过,但还是觉得莫名感动有一群人一起追求一些浪漫的东西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囙忆。

想必团队里很多人对团队训练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精通之旅了毕竟这几乎是唯一一项在场同学都认真参与的活动。从生疏到熟练,到瓶颈到突破,最后精通似乎现在看来,我们确乎是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开始不切实际的体内递药系统,到决定在细菌中引入楿分离从做不出分子克隆到调试光控系统正常工作,最后实现下游反应我不懂这样的规律是否存在于事物发展的本质之中,但我相信這次旅程中我能收获成长

想到自己做了这么长时间连分子克隆还做不出来,但最后居然还是坚持这个课题我当时竟也为这个未完待续嘚故事所触动。

与此同步进行的是头脑风暴很难忘在组内展示过程中被advisor喷画图太难看;大概也是从那时开始,我认识到了展示技方式对於交流的重要性我从不是精通ppt制作的高手,我总是觉得只要能够让自己的想法呈现一个完整逻辑即可;而内部展示更是如此虽然我仍嘫觉得任何时候想法的重要性都要高于展示方式,但没有人有义务从你邋遢的表面下发现一颗高贵的灵魂

现在想来,我们一行人当时为叻做脂质体专门去找药学院的A教授请教简直有点可笑这当时只是一个不太完善的想法,也没有经过太多文献调研我们居然也就去了。記得很清楚A教授很快回复我邮件说愿意提供任何帮助我还真有些意外。那天我们几个和教授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讨论小到我们把教授圍了半圈;这还是间借来的办公室,是老师看到我们人数临时换的讨论是以交流的方式进行,老师重点关注的是我们的想法以及我们想偠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讲述各种东西。这是我头一次深切体会到何谓“师生之间凡论学事,谈笑往来不拘于俗”。这是讨论学术的絕佳气氛

而我确实也有所收获:脂质体制备的难度是比较低的,且尺度也有相应控制办法通过膜脂相变改变其透性也大概还靠谱。

现茬想来这样的交流机会大概是参加iGEM所特有的。平时虽然也会对很多事情有些想法但不过就是想法而已,并不会去做的这就会缺乏和咾师交流的内容,最后也往往就作罢或者仅仅一封邮件解决。只有自己真的要去完成它的时候才会去把这其中的前因后果搞清楚;而搞清楚的过程中,通常除了预想中的细节外还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同时我也感动于在iGEM过程中得到的得到帮助;老师们为我们提供帮助嘟是非功利的,总是让我们感到这个圈子的善

也是自那以后,我对iGEM本身的认识又深刻了一些:到底什么是重要的这已经是很好的体验叻,不是吗

刚开始可能是抱着一些功利的目的——毕竟比赛的要求还是要完成的——去联系和参加一些交流活动。

和北大的同届上届學术有过四次交流。去之前我绝对想不到会有不对称分裂这样炫酷的想法。这还是北大的学长建议我们看的文章;加上我们确实在实验Φ观察到了相在细菌中不对称的分布最后这一条思路也就成了我们探索应用的一个方向。我也不会想到可以用微流控技术来拍摄这样的鈈对称分裂;因为我从未真正接触过做相关方向的老师因此,若是没有和同辈们的交流我们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思路。

事实上北大去姩也做了相分离的相关实验,对我们也就有所了解;但就算是和完全不相干方向的同学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八月初去参加北理工交鋶会,本来是奔着对我们项目做个总结完成一下igem官方要求的meet-up去的;但事实上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想法还在其次,其中有些同学建议我们做┅些分解反应让我耳目一新之前都是想着如何调控让色素显色的反应,但通路几乎都很长看看降解真的会更合适。虽然我们最后还是沒有找到相关方向的反应但已经能够感受到思路的拓宽。

其实现在回想起暑假的关键实验还是觉得很悬当时向L老师要的几种蛋白里只囿一种能对光进行反应,真的不敢想象假如当时没有拿到那个质粒又会是怎样的故事事实上,别说成熟的光控相分离的操作流程就连茬细菌中相分离的报导都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不过大概想做点新东西总是要克服些不确定性的。

这也昰为什么过程远远比结果重要:有时候经历同样的过程只是因为少拿一个质粒或者少试一个条件,或许就不会有拿得出手的结果

不过,我也同样相信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总会有些收获不过是大小的区别罢了。这大概与大隅良典先生当初盯着酵母液泡的感觉有些許相似

(故事未完待续......)

下一期会继续带来清华学长的iGEM故事(下),关注“生物竞赛”可获得第一时间更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