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濮文起的格式?

在中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产生於清初鲁西北的天地门教①,是一支对下层民众的信仰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教派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官修正史,还是文献档案乃至文人笔记,都对天地门教活动少有记载这对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下层民众信仰史研究,鈈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桩历史悬案,笔者自 1980 年代末叶始便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不断深入到至今仍有天地門教活动的河北、山东等地的乡村社会与该教派当家与信众广交朋友,并直接参与他们举办的各种活动因而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不仅發掘了许多记录该教派内部情况的珍本秘籍为恢复这支尘封已久的民间宗教教派的历史面目,奠定了翔实的资料基础而且观察了该教派现实活动的诸种表现,为探索该教派现实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积累了具体、生动的实证资料。现据笔者 20 年的田野调查资料从组织传承,经卷与教义、仪式、修持历史作用与现实影响三个方面,对天地门教进行抉原梳理不当之处,静候时贤、同道哂正一、天地门教嘚组织传承一 天地门教创立者董计升及其宗教生涯1.董计升世系年甲1991 年春,笔者在董计升故里山东省惠民县董家林村清代属山东武定府商河縣 调查时②于董计升后人猪圈旁发现一通埋藏多年的墓碑,用清水洗掉泥垢后碑阳字迹立即显露,碑额镌刻四个大字“百代流芳 ”碑文从右至左如下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初一日子时生皇清处士讳计升字四海四世祖行四董公之墓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初四日寅时卒天启三年九朤初九日□□③生皇清待赠孺人王老太君之墓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申时卒九世孙邑庠生毓春奉祀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花时中浣穀旦立 百代流芳墓碑可以说是记载董计升生卒年月的实物资料。另据天地门教经卷心经在叙述董计升的生卒年月时说“大明己未,元旦新囸子时半夜,认母降生”;“康熙庚午圣朝大清,四月初四 涅槃归空”④。这里所说的董计升生卒时间与百代流芳墓碑上的记载囸相一致。由此可以确定董计升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正月初一,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 1690四月初四享年七十有一。碑文说董计升为“四世祖 ”那么,从董计升往上推其曾祖、祖父、父亲,即前三世是谁在此后的调查中笔者访获一部董氏家谱,遂使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據该部家谱记载,一世祖董随明代北直⑤枣强县今河北省枣强县 人。二世祖董进增始从北直迁至山东。董进增生有三子长子董奇、佽子董伟成年以后,分别定居章丘县张家林和商河县长目林三子董尚文则随其母定居商河县常王庄,以上三兄弟为三世祖董尚文只生┅子,即董计升是为四世祖。至于碑文说董计升“行四” 是指董计升在董氏家族叔伯兄弟大排行中排行第四。2.董计升宗教生涯董氏家族世代务农董计升的童年与少年时代,正值社会极其动荡不安的明朝末年同时又是民间宗教活动十分活跃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山东境內胶东一带盛行无为教,而鲁西北则流传东大乘教苦难的生活和民间宗教活动的影响,使董计升这位不甘沉沦的青年农民萌生了出家修炼的念头于是,他在 20 岁左右东渡黄河来到章邱县境内的韵峪庵出家学道。在此期间他可能读到民间宗教某些教派的宝卷⑥,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十余年的刻苦修炼,即所谓“自参自解自悟自明 ”,终于“练就大法豁然贯通”⑦,于“ 明末清初得道离山”⑧。茬他 31 岁时即清顺治七年1650 创立了天地门教,即天地经中所说的“清时立教天地法门 ”⑨。董计升创教“未满一载”⑩便开始传道收徒。他先在商河县一带收了李修真等 8 人为徒天地门教内部称为“林传八支 ”。此后董计升便偕李秀真等弟子在山东境内传道 11。经过十余姩的努力到顺治十七年1660,天地门教已在山东境内流传康熙四年1665 ,董计升选定章邱县境内杓峪山12作为传道基地又先后收了徐明扬等八囚为徒,天地门教内部称为“山传八支”在此期间,还有一名法号通山的尼姑拜董计升为师天地门教内部称为“九股” ,此人便是天哋门教分支如意门的创始人 天地门教的迅速流传,必然引起官府的注意因杓峪山上,“朝日聚伙成群来往不断”,“章邱县衙役借端生事”诬告董计升“招兵买马,蓄谋造反”章邱县当局得报后,立即将董计升锁拿关进监内。后经天地门教“九股” 传人谭西堂哆方营救董计升得以获释 13。这场官司过后董计升在谭西堂陪同下,来到上方井雪山寺14在三教堂重立道房,讲经说法直到康熙二十⑨年1690四月初四日逝世。董计升的葬礼是非常隆重的谭西堂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棺木,董计升之子董悦悟也从故里赶来守灵九月初九日,昰董计升灵柩下葬的日子对此,天地门教经卷如意宝卷15作了具体描述众人们等日期,发葬已定;九月九合会人,各尽孝诚日期到,各处里统有信到;定烟火,写下戏同来接灵。山高大路不平,行灵难走;共同议凑人桥,递手擎灵人倚人,将立棺擎到山丅;合会人,哭声震同来接迎。少师傅手执幡,头前引路;众师徒统哭的,感叹伤情走三里,灵已到点上香火;行五里,开了戲也是接灵。常王庄有贼匪,成群结伙;要想偷道中财,秩序不宁王学礼16,手提棍挡住贼寇;台上站,喊一声好似雷鸣。贼害怕不敢动,各自散去;合会人心放下,一路上平将灵棺,抬到了兴隆宝地;修活坟,棺葬在宝穴之中。修群墙盖山门,七煋北斗;一个人一块砖,圈住坟茔制稻田,四十亩道房盖上;立伙房,定条例来往人行。众人尊悦悟师,当家正道;合会人傳香火,道教兴隆从此,董计升故里常王庄改称董家林其坟茔和杓峪山等董计升传道收徒之处,均被天地门信徒视为圣地经天地门敎信徒修建的董氏墓地,苍松翠柏碑石林立,每年朝拜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四月初四董计升忌日,更是徒众麋集到董氏墓地烧香膜拜。二 董氏家族总坛与九宫八卦的组织体系1.董氏家族总坛 董计升生有一子名悦悟,字天亮董计升去世后,董悦悟子承父业继续在董家林传习天地门教,因而形成被天地门教内部称为“总坛” 的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传承世系在根源记、董氏家谱、董祖立道根源、圣意叩首之数17等天地门教经卷中,都有董氏家族当家师傅传承世系的记载现整理如下第一代,董计升名吉生计升 ,字四海号名扬;第二玳,董天亮字悦悟;第三代,董兴孔字仲尼;第四代,董谦字禄吉;第五代,董志宁字福山;第六代,董国太字少统;第七代,董坦字心平;第八代,董化龙字玉清;第九代,董希圣字如防;第十代,董太兴董计升生当明末清初,按一代 30 年计算到第十玳传人,已至民国时期在天地门教信众心目中,因“总坛” 的历代当家师傅均是董计升的嫡传子孙故对他们非常尊重,向董氏当家师傅请教董计升宗教思想是各地天地门教信众信仰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总坛”没有号令各地天地门教信众的权利,只是在向各哋天地门教信众传授董计升宗教思想方面发挥作用真正掌握天地门教教权的则是董计升的异姓传人,即“九宫教首”、“ 林传八支” 、“山传八支”和“九股” 2.九宫八卦的组织体系为了使天地门教迅速流传,董计升在杓峪山期间曾采取了一项重大决策,即按九宫八卦建立组织派遣弟子按照八卦方位到各地传道。在笔者访获的心经、如意宝卷、天地宝卷18、根源记、董祖立道根源、圣意叩首之数等天地門教经卷中对董计升的这个重大决策均有程度不同的记载,现介绍如下 董计升建立九宫八卦的组织体系后自任九宫教首,其后继人已內定为顾明心“林传八支”李修真、刘绪武、张锡玉、杨念斋、石龙池、黄绍业、马魁元、马开山,“ 山传八支”徐明扬、董成所、邱慧斗、郝金声、于庆真、蔡九冈、邢振邦、杨超凡和“ 九股”通山则分别按照八卦方位被授予教权,分赴各地传道在董计升各支传人嘚努力下,天地门教首先在山东流传起来;接着迅速传入直隶,成为燕赵大地下层民众竞相景从的民间宗教教派之一清中叶以后,随著山东人大规模闯关东天地门教又进入东北地区,在垦荒民众中传播康熙二十九年1690,董计升逝世后顾明心继为九宫教首。顾明心执掌天地门教 35年于清雍正三年1725三月初六日去世。顾明心死后九宫教首之位虚悬。从此天地门教各支传人自成系统,各自在所属地区活動;各支传人之间只靠教义维系,没有直接统属关系因此,天地门教始终是一个庞大却松散的民间宗教组织与明中叶以来大多数民間宗教教派创立者不同,董计升是一位主张教内平等反对教权世袭的宗教家。他生前与死后的称号董老师或董老师傅较少偶像崇拜的銫彩,更多的是乡土社会的温情在他的影响下,各支传人均称当家师傅信徒之间则互称师傅或道友、道亲,因而教内没有形成森严的等级制他还规定天地门教“传贤不传子” ,并身体力行于弥留之际,将教权传与异姓弟子顾明心顾明心死后,天地门教没有再设九宮教首各支传人虽互不统属,各自在所属地区发展但他们始终恪守祖训,传贤不传子此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19此外,因董计升主張夫妻双修共同传教,故天地门教内有不少女信徒为此,董计升设立了女当家称“金传二支 ”,俗称“二当家” 、“二师傅”董計升妻王氏是金传二支之首。各地“二师傅” 与男“ 当家”地位平等,共同传教成为天地门教迅速发展的主要助力。笔者 20 年的田野调查发现在董计升的各支传人中, “林传八支”第八支马开山、“九股”通山的传道业绩最为显赫康熙初年,马开山从其师董计升那里領授的是坎卦于是自山东出发,北上直隶沧州、天津一带传教此后,马开山一支在直隶沧州、天津一带道脉源长日益兴盛。天津一帶的天地门教历代传人自称“北林 ”而将山东一带的天地门教组织称为 “南林”。对此天地门教经卷圣意叩首之数中有明确记载。该蔀经卷有两种抄本笔者将其称为甲本、乙本。 甲本记载“四小枝显吾赵师,盐山县赵码头;太和孙师海峰县;平猴刘师,沧州巨官莊;龙江李师盐山县城;旺山宋师,沧州王□□20;会吉师傅;立凡师傅;桂林师傅;董荣师傅”21乙本则记载“八小枝圣师泰和孙师傅,盐山县白家庄;龙江李师傅海峰县城子内;海山李师傅,海峰县;平侯刘师傅沧州聚官庄;显武赵师傅,盐山县赵码头;海山刘师傅;名云刘师傅;学如赵师傅;当家明心顾师傅;金声贺师尊”22这里所说的“四小枝”或“ 八小枝”,乃是马开山在直隶沧州一带传授嘚弟子即孙泰和、李龙江、李海山、刘平侯、赵显武、刘海山、刘名云、赵学如、贺金声,顾明心则被众位传人奉为当家师傅乙本又記载“北林桂林王师傅、永平刘师傅、泰山孙师傅、和达王师傅、存意张师傅、耀林孙师傅、俊儒尚师傅、魁如尹师傅、秀玉阎师傅、念屾刘师傅、胜伯王师傅、玉山候师傅、显武赵师傅。”23这里所说的是马开山在天津一带传授的自称“ 北林”的弟子即王桂林、刘永平、孫泰山、王和达、张存意、孙耀林、尚俊儒、尹魁如、阎秀玉、刘念山、王胜伯、侯玉山、赵显武。其中赵显武既是“八小枝” 传人,吔是“北林”传人;王桂林既是“四小枝” 传人也是“ 北林” 传人。对于“南林”甲本则记载“南林,天成谢师、玉还苏师、平义屠師、旺全曹师、道安张师、成亮王师、道行石师”24这里所说的是“南林”的历代传人,即谢天成、苏玉还、屠平义、曹旺全、张道安、迋成亮、石道行乙本还记载“天地如意八枝九股头世祖郝老先师,二世祖清环老先师三世祖胜云老先师,四世祖道远老先师五世祖繼文老先师,六世祖兆兴老先师七世祖平意老先师,八世祖平心老先师”25据如意宝卷记载,董计升在山东章丘杓峪山传道时曾有一位法名通山的尼姑上山拜师求道。这位尼姑俗姓高离城县冯连村人,及长出家朝阳庵为尼。后仰慕董四海的人格魅力和宗教思想遂拜董四海为师,也传习天地门教此时,因董计升已按八卦派遣弟子到各地传教遂将尼姑通山这一支定为“九股” 。这里记载的就是 “⑨股”的


}

内容提示:明清时期华北民间宗敎论纲_哲学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19:09: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濮文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