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的情感诗意及情感及创作背景

欢迎访问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没有推荐文章
《鸟鸣涧》古诗词教学课例教学研究
【字体: 】
《鸟鸣涧》古诗词教学课例教学研究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62&&&&更新时间:
《鸟鸣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诵读三首春天的诗歌《江南春》《清明》这是一个春天的季节,草长莺飞,蓬蓬勃勃,万物欣欣向荣,刚刚我们一起吟诵了有关春天的诗,你还积累了其他哪些春天的诗呢?我们开火车来个赛诗会!春天是诗的季节,唐朝也是诗歌的王国。你和哪些唐朝诗人交过朋友?王维,你了解王维吗?生:王维是中国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是我国山水诗的代表诗人。(生提前进行预习)看完了王维这个人,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题目叫做《鸟鸣涧》一、揭题,导入新课师:跟着老师一起写题目。“涧”左边一个三点水,说明和“水”有关,“间”表示读音,这是一个“形声字”。“涧”指的是两山之间流水的沟(ppt出示图片)你看,清澈的小溪在两山之间潺潺地流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小溪“叮咚叮咚”唱着欢快的歌师:哦,多么动听的声音。那么鸟鸣你又是如何理解的?生:鸟儿的鸣叫。师:其实呢,鸟鸣涧是一个地方,而听着这样的名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清澈的小溪在流淌,还有鸟儿在小溪边啾啾叫着。师:好,就这样带着你所想象的画面,来读课题(鸟鸣涧)师:你呢?你觉得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生: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自由表达)师:好,就带着你的感觉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鸟鸣涧)那么鸟鸣涧在诗人王维的笔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接下来,请自由朗读,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注释,了解这首诗的大概内容,读个四五遍。然后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二、整体感悟,读通全诗,读准节奏师: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生1:朗读师:你读得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字字准确,尤其是“鸣、静、惊”这几个后鼻音你注意到了。这就叫一丝不苟。但是读准字音还远远不够,还要读出诗的节奏。生2:朗读师:你们听出了他的节奏了吗?对啊,这就是五言绝句停顿的秘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三、细品诗歌,体悟“诗中有画”一动一静A:品悟“山之静”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了几遍之后,你读懂了什么?这就是会学习。生1:夜晚(话说完整,这首诗写的是夜晚的场景)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生1:夜静春山空师:这就是会读书,读诗就要字字入目。那么这首诗写的又是什么季节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生2:这首诗写的是秋天,从“人闲桂花落”看出来生3:我觉得写的是春天,因为诗中说:时鸣春涧中 还有 夜静春山空。师:是啊,作者说的是春天,为什么却是又讲了桂花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桂花有四个品种:金、银、丹桂,还有四季桂。前三种都是在秋天开放的,而四季桂却是一年四季开放,而诗中的桂花正是四季桂。由此看来,这首诗写的就是“春夜”的景色。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好,这是你的感受,那么诗人的感受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王维的鸟鸣涧。生:他的诗和画分不开。先一起来看前两句(ppt出示前两句)生朗读师:我们先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读完之后,那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桂花师:能说得更加具体点吗?生1:我看到了桂花缓缓飘落下来?师:你从哪里看到的?请你读出来生1:人闲桂花落师:(问全体)你们看到这幅桂花图了吗?那我们一起读出来(生齐读)诗:正是如此,王维的诗如画,画如诗。正是苏东坡所言“诗中有画”(板书)读他的诗,就能看到一幅画,甚至是一幅流动的画。那么,陈老师听出来,你们都注意到了这个“落”字。谁来告诉老师,桂花落下时是什么感觉?生:轻轻的,缓缓的,没有声音师:说得真好,那就请你读出桂花落的轻柔(生读)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真是一朵轻巧的桂花,在空中轻盈地飞舞。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这幅桂花图。甚至都闻到了那淡淡的桂花香,大诗人王维此刻就和陈老师一样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就吟诵出“人闲桂花落――”(引读)师:除了桂花图,你还看到了什么图?生2:我看到了一幅安静的春山图?师:你从哪里看到了?生2:夜静春山空师:哎,这里扯哪里是有个疑问。这里的“空”字是什么意思?生:空荡荡师:哎,奇怪了?诗人王维此刻在哪啊?在山里啊!这山里有树、有草、有水还有鸟,怎么会是空荡荡的呢?生:因为当时是晚上,特别安静,没有一点声响,似乎一切都不存在了。师:你说得太好了!你们看,大诗人就是不一样,一个“空”字,就写出了整个山谷的安静!谁来读一读这幅安静的春山图(生读)我觉得这个“空”字可以拖得再长一点,“空――”你再来试试(生读)多么安静的山谷,空~空~荡荡~我们一起来读(齐读)师:好一幅《夜静春山图》。看,这短短十个字,就给我们展示了两幅图画,真不愧是王维,真不愧是“诗中有画”,那么同学们,这两句诗,这两幅图,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啊?生:非常安静师:正是这个“静”字(ppt圈出“夜静春山空”当中的“静”字)是安静的静,宁静的静,幽静的静,一个静字,给了我们无限静谧的美感。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中的宁静,一起一边想着这诗中的画面,一边读出山中的那份静谧(生齐读前两句)山林静默着,连鸟儿都睡了,惟有细小的桂花悄无声息地落下,也不曾打扰到这份宁静。一个“落”一个“空”,让我们似乎也跟着那桂花一起沉静了。(引读“人闲桂花落……”)B:品悟“动中静”学会以动衬静的手法师:多么安静的夜晚啊。此时,一轮明月,从薄薄的云层中钻了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倾泻在了潺潺的山涧志宏,倏然,山林都被照亮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镀上一层银色的光芒。(ppt出示后两句)此刻,你听,睡梦中的鸟儿有什么表现?生齐读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生:鸟儿醒了,叫了起来师:鸟儿为什么会叫起来?生:因为月亮出来了,明亮的月光让鸟儿惊醒了。于是他就叫了起来师:是啊,突然升起的月亮惊醒了熟睡中的鸟儿。想象你现在就是那只被惊醒的小鸟,原本熟睡的你突然感觉有什么东西刺醒了你,你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啾啾地叫了起来,你在说什么?生:怎么回事?我刚睡了一会儿,怎么天就亮了?(3生回答)师:这个时候,你才发现――生:哦,原来天还没亮啊,是月亮出来了。师:是啊,熟睡的鸟儿,它被明亮的光惊醒了,这就是(引读:月出惊山鸟)醒来后的鸟儿啾啾叫了两声(引读:时鸣春涧中),此刻,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大家来描述一下这幅图?(你可以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讨论,再请人说师:你说得太美了,真像一幅画啊!因为夜晚的山林,月光很难得才会从云层中透出脸来,因此月出本无声,却能经飞鸟的动人场景才会出现。如果此刻的月亮又躲进了云层里,刚才还在叫 的鸟儿们就又――睡着了。那么你理解什么叫做“时鸣”了吗?生:就是偶尔叫几声师:是的,好,我们再一起来一边想着这幅月出鸟鸣图,一边读这两句诗生齐读师:哎?明明这首诗是要为我们描绘一幅宁静的春夜山色图,为什么这边反而却写了“鸟惊”和“鸟鸣”呢?诗人要写静,不应当是悄然无声吗?怎么还会有声音?你觉得这有了鸟鸣声,春山还安静吗?生:没有破坏这份宁静。正是因为山林里十分安静,所以作者才会听到这偶尔的鸟叫声(抓住,偶尔,说明不是一直叫,不是一直叫都能听到。可以和吵闹的花鸟市场的鸟鸣进行比较)师:是啊,虽然写的是鸟鸣,但正是由于山林的安静,才能连这偶尔的鸟鸣声都能听见。像这样,用鸟的“动”来写山的“静”的手法,就叫做“以动衬静”(板书)白居易在《琵琶行》里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王维此刻在《鸟鸣涧》中却是此时有声胜无声!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诗人的高超啊!昨天晚上,陈老师也让大家去小区里,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坐一会儿,慢慢地体会。那么,现在陈老师也请你来当当大师,请你来写一写小区的宁静夜晚的小区静悄悄的(生自由回答)师:安静地仿佛全世界就只有一个人了。此刻啊,诗人王维就和你一样,沉醉在这静谧的山林里,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四、主题升华,感受“一景一情”王维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短短二十个字,就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一幅静谧恬静的画面(出示画面 ),桂花轻落、 薄云飘飞 ,月光皎洁 ,这是静谧,微风徐来,鸟鸣悠悠、涧水潺潺,这是灵动,诗人漫步林中,流连忘返,好一个诗中有画!让我们把这份诗情画 意定格在心里。(生背诵) 师 :而从这一份份的景之中,你又读出了王维此刻怎样的情呢?(板书)生:悠闲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生:人闲桂花落师:“闲”就是?生:悠闲 闲适师:你们知道为何此刻王维是如此悠闲闲适吗?要知道人心,就要知道他此刻正经历什么?(ppt显示王维创作此诗的背景)现在你们明白他为何悠闲了吗?他此时隐居在蓝田辋川,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他过得悠闲自在。所以王维说自己是人闲,人闲所以心―― 静。心静 ,才能感受到桂花轻轻飘落,所以才能吟诵出生:人闲桂花落师:因为心静,才能感受到夜静,才觉得一切都是“空荡”所以才能吟诵出:生:夜静春山空师,因为心静,所以听得到那月光惊醒的鸟儿的鸣叫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师:诗人他醉在这夜静春山里 ,醉在这宁静幽美里 所以这一份份景中都包含了作者一份份的情啊!师:其实不仅在王维的诗句中有这样的一景一情,你还记得这句诗吗?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色?生:描述景色师:从这份景中体会到了诗人高鼎怎样的心情?生:快乐,喜悦师:把你理解的情读出来!师:那你再看这一句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T出示)这花,这鸟 ,融进了诗人怎样的情? 生 1:悲伤痛苦师 :是呀 ,眼中的景和心中的情往往是紧紧融合在一起的。这就叫景中融情。你能说出一两句吗?(生,自由回答)五、总结,诗歌配画。师 :而此时的王维内心一片宁静 ,所以诗中的一景一物都流淌着一种静静的美。读。(ppt音乐)师 :诗句就这样从诗人的心底静静流出,静静地流进我们的心底。再读。(ppt音乐)在这一动一静,在这一景一情之中,我们感受到了王维内心的平静,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幅画也是一首诗.。一边抄写这首诗,一边想象 这美丽的画面。我们也来为这首诗配一副画吧评课:
王丽:古诗教学这学期是我们四年级的专题。从陶老师那里取经,四年级几乎每天都能在走廊里听到那似乎是远古的声音,低低的吟唱,才真正吟唱出古诗的韵味。陈杰老师这节课是磨过的第四遍,我们教研组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打造这节唯美意境的课。陈老师的勤奋和聪慧并行,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文思俱佳的课。诗眼是诗的根,是诗的魂。在这节课上,陈老师围绕“静”这个诗眼,这样的春夜给你怎样的感觉?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在直观的画面前 ,在教师的语言渲染下,此时陈杰老师紧紧抓住春夜静静的美,流淌在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田。 教师先从物象入手,抓诗中之景,然后借助多媒体,把单独之物组合成整体之画。这样 ,学生既有局部感受,又有对整幅画面所构意境的深切体会 ,所以 ,感悟一个“静”字 ,水到而渠成。诗意的课堂来自诗意的课程。陈老师的课不仅是在教文本,更是在教课程。学生不仅品出了诗人的“人闲心静”之美,更用“心静”之境去和小区院子里的小动物对话,我们仿佛闻到了淡雅的桂香、听到了啾啾的鸟鸣、触摸到了潺潺的溪水,而这一切都浸润在月光朦胧下的美好的课堂中。课堂上孩子们吟诵版的鸟鸣涧,让人着实没听够。希望这种原汗原味的古诗词教学,能够更多的在文萃的课堂中流淌,让文萃的学子饱尝古诗的味道!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难点,一般人不敢轻易操刀。在听过四年级组集体研课后的《鸟鸣涧》一诗教学展示,的确有不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这是王维的一首名诗,具有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当然,也少不了画意真,韵味浓,禅意深的灵性言语特色。陈杰老师虽年龄小,但文学功底深,个人在执教这一首诗时,对文本解读之精准,设计之精巧,过程之真实,语言之动情令我们折服。她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诗意,读出画面,体味诗中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懂得本诗以动衬静、景中融情、诗画相宜的写作特色,并突破体味诗人内心来表达“静”,这是十分难得且不易表露的,值得称赞。课堂上,为女教师所具备的独特的谆谆善导,拂过了每一位孩子的心田,让他们的思维之花尽情地绽放,更给这首古诗教学增添了一份灵动。  从教十六载,每每会问:一堂课,我们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是啊,课堂是孩子们的,作为执教者,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的征程上,该留下些什么呢?我想,陈老师就是本着这样的宗旨,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一课,我相信,有尝试的开始,只论攀登的精神,一定会采得无尽崖边的一朵迷人的雪莲花。祝贺陈杰老师,也祝福所有教语文的教师。计利珍;
课堂四美:  
1.规范美:做到了诗歌教学三步曲:明诗义,品诗境,悟诗情,层次很清晰。  
2.形式美:诗歌义、境、情的理解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不机械,不单调,设计内容丰富。吟诵、拓展、板书都是亮点。  
3.问题美:以主问题“你看到了怎样的画画?”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理解诗意,品悟诗境,感受宁静之美。以矛盾式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思考,引出诗歌写作特点,感悟写法之美。  
4.语言美:教师语言优美,点评到位,与诗歌的意境相吻合。  
建议两条:  
1.教学目标要简约而丰盈,追求一课一得,舍得放弃与主要目标、与语文学习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环节,比如,最后的为诗配画;学生课前以动衬静的体验交流。  
2.引导学生想进去,读出来。想要想得充分:围绕“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静静地想,而后来交流。读要读得入境:通过交流想象到的画面,再把自己的所想通过朗读来表达,升华对诗歌的感悟。包括吟诵环节,也可以再多花些时间。
陈杰老师磨了三次,上了四次,听了三次课,每一次都有进步,出现过的问题不再犯,这很不容易。一诗一画,一景一情,课堂思路非常清晰,从读流利,到读出画面,再独处意境。陈老师围绕这“画”字展开全诗的教学,把我们带入了诗人所处的情景,同时也带我走进不同诗人的心境,细细想来,这是陈老师授学生以渔,学习诗歌的“渔”。学习了!
设计精巧,语言动听。通过引导了解诗意,读出画面,体味诗中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通过图片、音乐和想象,创设情境。朗读有层次,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看注释理解诗句读到教师引导学生边理解边读。在反复诵读中让孩子懂得本诗以动衬静的写作特色。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在体验后用声音来表达“静”。陈老师那春风般的谆谆善导,拂过了每一位孩子的心田,让他们的思维之花尽情地绽放。
祝贺陈杰老师课堂的精彩展现!感叹陈老师成长地飞速!从陈杰老师的课堂里感受到陈老师的沉稳、幽默、大气。语言的凝练,课堂的流畅,基本功的扎实,设计的精心,板书的巧妙,师生互动的自然,课堂生成的精彩……感叹团队的力量,感叹自身的努力,感叹成长的声音!此古诗教学主要在实践吟诵课题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出陶老师的用心引领。此古诗教学诗中有画,画中有意境,那最后环节的吟诵,让人觉得很独特,余味绕梁。如果孩子们都跟着吟诵起来,摇头晃脑的样子,富有节奏地吟诵,定别有一番趣味。那一诗一画,一景一情,恰到好处地点睛,恰到好处地板书,让课堂增添无限精彩!那秋桂和春桂的解读,令人对陈杰老师多了一分佩服之情!陈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让这一环节的补充教学带给听者和学生有很多受益!学到了很多,期待陈杰老师继续飞快地成长,期待下一次的更多精彩!感谢奉献了古诗词教学的精彩课堂!
透过陈杰的课堂,我仿佛看到她苦思钻研的身影,看到四年级团队的集体研备、反复磨课的剪影。因为是临时调的课,陈杰接到课例研讨仅仅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整堂课,教学目标十分明确,一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巧妙的构思,把古诗的意蕴弥漫在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间。教学语言,简练中不失味道;教态中,老练中不乏亲和。教学设计中,总给人峰回路转,意蕴无穷的感觉。不觉感叹,陈杰长大了!陈杰的课堂成长了!
陈杰老师这堂课,文本解读很精准,设计很精巧,语言很动情令我们折服。她成功地让孩子们了解了诗意,读出了画面,体味诗中描绘的意境,去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并且懂得本诗以动衬静、景中融情的写作特色,并拓展延伸用黑夜中的闹来表达“静”。整堂课给人的感觉也是很静谧,很安静,静静地聆听山涧中传来的诵读声。
1.有诗有画有意境,重在“读”、“品”、“赏”、“悟”,让学生会其意,悟其神,入其境。诗化的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教师都是诗一样的导语、过渡语,或抒情或凝重或简明或精致。2.以读为主,落到实处。好诗不厌百回读,课堂上有品读、赏读、引读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梯度的读,孩子们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教师的指导也非常到位,如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理解.
陈杰老师的课堂让我享受到了一次听觉和视觉的盛宴,确实,一堂成功的古诗文欣赏课所能达到的不仅仅是能学会本课的古诗而已。这堂课很实在,孩子们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反复地诵读和教师精心的设计深入人心,对于字词 理解更是抓的扎实。这堂课很美,我们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到了诗中的味道,教师尊重孩子的个性化解读,对于孩子们更是耐心倾听、巧妙引导,是一堂成功的好课!
于古诗词的教学,我也一直是处于摸索阶段,这次听了陈杰老师的课,我又有了不少启发,学到了很多,从她的课堂上,从孩子们出彩的回答中,我惊奇地发现她们班的孩子课前的自主预习很充分,例如课堂上让孩子们思考这是什么季节时?有孩子很会观察,说有“桂花”,所以应该是秋天,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一个孩子马上举手说有的桂花是在秋季开放的,而有些桂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可见课前预习的充分,在课堂上就会有精彩的生成,我想我们要想收获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孩子们课堂的预习与在家的自主学习是否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呢,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诗,要用诗的方式来教。陈杰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老师诗一样的语言,循环往复地品读,带领学生入诗境,抓诗眼,品诗情,悟诗语,不知不觉步入诗意的丛林,与花鸟虫草对话,与明月溪水相望,穿越时空,走进大诗人王维的心间。诗,要用吟诵的方式来读。吟诵,不仅是古人读书的方式,也是重要的创作途径。百年以前,它是中国人的读书方式。这首诗歌的前两句,通过吟诵更能表现宁静悠闲的感觉,第三句“月初”两个连续的入声字,开始打破诗的宁静,“惊”字是吟诵时应该着意的地方,由静而动,一个“惊”字最为关键。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可以加强研究。
&听陈杰老师的这堂古诗教学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陈老师那淡定从容的教态,那娓娓道来的话语,让我不禁感到后生可畏。可以说,本堂课中,陈杰老师自己已经完全走进了诗中,全情投入。情感是具有极大的感染性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在这节课中,陈老师就做到了以情育情。当自己置身诗中,才能以自己的情感带动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这一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虽短短二十字,学生也能在陈老师的感染下透过文字想象画面,体悟诗人的心境。也正因如此,学生的诵读也是饱含情感的。此时,耳边似乎还回响着课堂上学生优美的诵读声,久久没有散去。
1、静陈杰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很静,意境静,师生心静,整堂课让人身临其境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山涧中的幽,一人一情,一景一静,让人身心愉畅。这种愉悦也很快得让学生融入课堂,学有收获。二、境陈杰老师重视意境的设置,情境的模拟,PPT中众多图片,很容易让人想象诗人的场景,配上深幽的丛林音乐,仿佛自己就变成了诗人。很妙。三、诗陈杰老师始终在用诗教诗,重视学生的运用。课堂依始,让学生背一背春天的诗,想一想唐朝的诗人,自主了解王维,七言五言的朗读节奏,情景交融的诗举例,无一不说明陈杰老师重视孩子们的诗歌积累,温故知新,重视前后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诗歌的情感体验教育。四、趣虽是一堂安安静静的课,但是却也是一堂非常有趣的课,表现在老师的评价语言,表现在师生互动的诵读,整个课堂是灵动的。总之,能听到这么一堂诗意十足的课,甚是喜欢沈丽娟:
这是本学期听的第一堂古诗词课,陈杰老师很勇敢,欣赏这份年轻与担当。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也收获颇多,特别是一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巧妙的构思,将诗歌解析得透彻。有时我想古诗词的教学是不是用翻转课堂更好,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课前做足准备,然后课堂中就三个小组分别汇报“一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也未尝不可,小组之间还可以开展合作与竞赛,合作绘制山水画,来一场古诗吟诵会。当然那样的场面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投入更多的演练,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可以留下弥足的痕迹。
古诗教学要有诗有画有意境,重在“读”、“品”、“赏”、“悟”,让学生会其意,悟其神,入其境。陈杰老师的《鸟涧鸣》教学构思巧妙、充满诗意。一首山水田园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诵读中去涵泳诗文的意境。诗歌教学完全超越了单纯字词含义的理解,而是更多地让学生欣赏、体悟诗歌的美,值得称道。
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诗意流淌,古诗就应该这样来上。上出回味无穷,上出言已尽意无尽。
陈杰老师挑战古诗文这一课型,非常有勇气,她的尝试也是很成功的。通过一诗一画,一景一情,巧妙串起整堂课,带学生走进了王维的内心,同时也引领我们探索了古诗文教学。我最欣赏她的语言,简洁却很精妙,巧妙过渡到下面的每一环节,看来课前肯定是下了不少功夫。
一诗一画,一情一景、一动一静陈杰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也让听课老师,体味到诗中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内心的安宁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积极交流,通过读、疑、问、答、品,对《鸟鸣涧》这首诗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更把学生引人一个静谧、优雅的境界。
让诗词教学弥漫醉人的芬芳,就应该“直通生活”。古诗词和学生生活之间是有距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两者之间建立通道。课上,陈杰老师追求日常的“真”,通过图片、音乐、朗诵营造诗的意境,力图还原诗人生活的那幅画面,从而引领学生赏其景,悟其情。正是陈杰老师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得学生从《鸟鸣涧》中读出了一种悠然闲适的生活,读出了王维诗歌特有的“诗情画意”。
王崧舟在解读朱光潜的“诗实际上是不可解的。”这句话时,谈到“解诗要在一个字,那就是‘见’,实际上这个‘见’就是‘现’的意思。就是呈现,把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你的心中,然后是以情悟情,以心契心。”陈老师的课就是以诵读为桥梁,解读文中的诗情画意。在多层次多角度地体验诗中的意境之外,在指导朗读的环节中,通过诗化的语言,潜移默化地进行吟诵的训练,孩子们在吟诵中除了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激起他们的热爱之外,还让他们在吟诵中将自己的感受、看到的画面一并融入到诗中悠远的意境里,让朗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一定的深度。
文章录入:陈杰&&&&责任编辑:liujie&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文萃路1号 网站备案编号: 苏ICP备号
电话:0 邮编:215006
电子邮件:诗歌鉴赏基础知识:表达技巧、内容分类、名词术语、常见风格、常见情感、常见意象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宝典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借景抒情顾名思义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同样是枫叶,在送别人崔莺莺的眼中,被理解为由离人的血泪染成;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它又成了胜过充满生机的火红的二月花。这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①渲染。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比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再比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②衬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可以动静结合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也可以是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或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③含蓄。含蓄顾名思义,不直说、不明说,委婉曲折地表达主观感情。李白《巴陵赠贾舍人》:&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贾舍人由于得罪朝廷而被贬到巴陵(今湖南岳阳)做司马。到任后遇到刚刚获赦的李白,诗人作此诗赠与贾舍人。诗中说,你贾舍人被被贬谪湘水之滨也就不要埋怨了,咱们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怜悯你,才没有把你像当年的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那样贬谪你,而只是把贬到了巴陵,你应感谢皇上隆恩啊!实际上,巴陵 和长沙两地同样遥远,贾舍人被贬之地并不比贾谊好。整首诗似在劝慰贾舍人,歌颂唐肃宗的圣明,实则讽刺了唐肃宗像汉文帝一样昏庸寡情。反话(讽刺语)正说(赞颂辞),含蓄蕴藉。④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雍陶《题君山》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诗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时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动而又贴切。⑤象征。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⑥移情。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⑦虚实相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⑧抑扬。指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比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⑨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请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3、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偏语、衬托、对比、婉曲、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需要解释一下,偏语是指有意偏离实际,看似乖谬,实则情感至真至纯,给人以美感。比如唐代李益的《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人。&闺中少妇故意说偏激的话,从侧面曲折地表露出她那焦急等待而无人相告的苦情。婉曲就是婉转曲折,用暗示、烘托的方法来表达意思。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叙述了诗人被贬岭南逃回故乡时,担心家人受到连累,生怕打听到坏消息时的不安心理,但又不便明说这层意思,只好婉转曲折地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那又喜又惧的矛盾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要想全面透彻地了解诗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文修养,了解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等等;需要关注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事;还要重视标题和注释,这对理解诗歌主旨有一定的帮助;对每首诗,应尽量做到&熟读深思&。二、诗歌内容分类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三、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 、烘托: 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3、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平淡无奇、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5、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6、其它 构思精巧 、新颖、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 感情细腻、 感情真挚 、跃然纸上、曲折 、层次分明四、熟悉几种诗歌语言的类型: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品茗》大胡子录入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五、诗歌的不同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再如,按词论家说,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1、 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2、 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3、 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4、 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再如辛弃疾的词,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o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o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 六、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2、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年,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七、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菊:隐逸 高洁 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青鸟: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jianghu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6、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含贬损之意的: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掣时: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捉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梨园;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还珠: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八、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九、诗歌鉴赏题的表述 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夸饰;用典;含蓄;对仗;韵脚。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鸟鸣涧的创作背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