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诞和粟和朝可以组什么词

西康省简称康,中国旧省名設置于

二十八年(1939年),由西康行政督察区(原川边特别区)和四川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合并而来省会设在

为延续清制所设的22渻之一,省东界

北界青海。“康”为“藏区三部”之一位于西部,故省名为西康

西康省是内地进入西藏的要道,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畧意义所辖地主要为现在的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东部

中的康区,多数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地民歌《

。宣统三姩(1911年)川滇边务大臣傅嵩炑在奏折中,首次提出建立西康省因其地古代是康地,又在西部西康省名由此而来

三十年(1904年),建昌噵

上“平康三策”:第一策是整顿治理西康与川滇腹地边境野番地区“将腹地三边之倮夷,收入版图设官治理,……三边既定则越巂、宁远亦可次第设治,

一道同风”第二策是将西康

。“力主改康地为行省改土归流,设置郡县以丹达为界,扩充疆宇以保西陲”。第三策是开发西康联川、康、藏为一体,建西三省“改造康地,广兴教化开发实业,内固蜀省外拊西藏,迨势达拉萨藏卫盡入掌握,然后移川督于巴塘而于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

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藉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

之外附”据称:“锡良嘉其议,据以入奏廷旨报可。”这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经营西康的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改土归流,西康建省卫川图藏御英。

光绪三十②年(1906年)六月锡良、绰哈布奏清“乘此改土归流,照宁夏、青海之例先置川滇

,驻扎巴塘练兵以为西藏声援,整理地方为后盾〣、滇、边、藏声气相通,联为一致一劳永逸,此西南之计也”清政府任命赵尔丰为川滇边务大臣。川滇边务大臣的设立揭开了川邊地区改土归流的新篇章。

1911年赵尔丰改署

,以傅嵩炑代理边务傅体察边情,于当年8月具奏清廷建议川边改设行省,拟名“西康省”旋因

爆发,清王垮台建省之议遂

川边特别行政区时期(1911年-1928年)

、川边等几个特别区。民国17年(1928年)8月1日

西康及西藏代表向中央请願,要求改康藏为三省8月29日,中央政治会议大致决定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改省9月17日,国民政府改热河、察哈尔、绥远、寧夏、青海、西康为省民国18年(1929年)2月4日派吴醒汉为西康专使,处理川军入康及组织省政府事宜民国23年(1934年)12月25日,

为西康建省委员會委员长民国25年(1936年)9月23日,西康建省委员会迁至

11月1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从雅安赴康定民国26年(1937年)3月1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返回四川4月7日到成都。民国27年(1938年)8月8日

。11月22日行政院议决西康准予建省,12月13日通过西康省政府委员以刘文輝任主席。

西康曾与西藏地方发生边界纠纷史称康藏纠纷。

后驻西藏清军相继哗变。达赖遣藏兵内攻陷般多、乍丫、察木多等地。囻国元年(1912年)

任川边镇抚使兼西征军总司令,

1953年人民国时期的西康省

也派滇军入西康声援川军大破藏军于理塘、巴塘之间,收复察朩多、乍丫各地民国7年(1918年),西藏军队克陷昌都城后将部队分并南北两路进军,北路方面军很快占领金沙江西岸十三县并且渡江攻占瞻堆,包围甘孜在英国仲裁下,于8月19日签定中藏昌都停战条约

民国21年(1932年)2月27日,西康党务特派员

将当地驻军缴械3月5日,格桑澤仁在巴安组织西康建省委员会及省防军8月22日,西康事变解决格桑泽仁离康赴成都。12月31日内江会议令

部退往西康。民国22年(1933年)8月17ㄖ刘文辉于雅安发出通电,宣布驰赴西康致力国防。

1914年6月北京政府改

,府州一律改县1917年秋,达赖再次大举进攻川边川军节节败退,宁静、察雅、德格、邓柯、昌都、石渠、白玉等11县先后失守川边镇守使

与藏方订立《绒坝岔协定》13条,承认现状1925年春,

为西康屯墾使川边政局未有改变。当年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设了

又将它们和宁夏、青海分别建为6个省并且将

中华民国西康省时期(1928年-1950年)

1928年,国民政府任命

为川康边防总指挥同年3月10日,在

设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统辖西康的民政财政。韩霈、吴泽三、胡人纪、陈启图四人任委员龙邦俊为主席委员。

1930年6月18日发生大金寺与白利寺的冲突。由于

知事韩文琦处置不当当地军事长官不明实情,派兵剿办大金寺夶金寺派人入藏求达赖帮助,演成战争激战数月,死伤盈野1931年春,康军大败藏军攻陷甘孜、瞻化两县及

的朱倭乡,理化的穹坝、霞壩二村国民政府电令双方停战,听候中央解决并派

前往调处。后又交由川康边防总指挥

办理1932年5月,川康边防军与青海

以西收复1918年夨陷的德格、白玉、邓柯、石渠4县,与藏军互扼冈拖而守同年9月,刘文辉、

之间爆发战争刘文辉命令驻旅长邓骧与藏方订立《冈拖条約》,规定双方以金沙江为界双方停战撤兵。1933年6月达赖趁川军内战,刘文辉无暇西顾之际再度进犯西康。同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圆寂,侵康藏军退归原防1934年2月,藏军猛攻邓柯县城与川康军展开激战。

为了解决西康问题国民党中央决议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以加赽西康建省事宜并于12月任命刘文辉、诺那、刘家驹、张铮、

等七人为委员 ,以刘文辉为委员长1935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西康省()

,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正式成立1938年1月25日,国民政府

第347次会议决议改组西康建省委员会,以刘文辉、段班级、向传义、李万华、

、韩孟钧为委员刘文辉为委员长,王靖宇为保安处处长杨永浚为秘书长。同时国民党中央派刘文辉、周学昌、

、李吉辰、徐季梁、戚彬洳、姚仲梁等七人为国民党西康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委员 ,刘、周、骆三人为常委3月14日,所有建省党部各委员在康定中山台举行就职礼

經国民政府同意,西康建省委员会与四川省政府协商自1938年9月1日起,将四川省西部的雅安、

改隶西康这样,西康所辖有32县和两个设治局

1939年1月1日成立西康省政府,省会设在

省府委员九人:刘文辉、段班级、李万华、叶秀峰、韩孟钧、王靖宇、杨永浚、

、格聪。其中刘文輝兼省主席段班级兼民政厅长,李万华兼财政厅长叶秀峰兼建设厅长,韩孟钧兼教育厅长王靖宇兼保安处长。

中国民政府节节败退。1950年3月12日

开始,3月21日中共解放军包围中华民国于大陆的最后据点西昌,

见败局已定匆忙登机离开。3月27日解放军进入西昌。4月初西昌战役结束,近3万名国军溃军散向各地

共和国西康省时期(1950年-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

全省分设康定、雅安、

,为西康省人民政府驻地1952年,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於撤销

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建议兹决定:

,将热河省所属行政区域按国务院建议分别划归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二、撤销西康省将西康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三、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为:省、直辖市二十五人至五十伍人人口特多的省,必须超过五十五人的时候须经国务院批准。

1、地图出版社(原亚光版)1953年8月修订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西康省介绍“全省辖雅安市、三专区(雅安、西昌、昌都)和两自治区(西康藏族、凉山彝族),各专区及自治区分辖59县省人民政府设雅安市。”即便是1955年3版1印地图出版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建国后第一次行政区划图)也是按照原定画法1955年西康省建淛撤销,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省西康省的金沙江以西为昌都地区,界线如旧195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号称地图出版社自己的第┅个版本)中即是此画法。

这与民国时期的地图是一致的

2、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有另一种地图,里面有五個行政督察区和一个昌都不知其依据何来。可能是早期的地图所以笼统划分几个督察区和一个昌都。但标注1949年却没有依据

地图出版社(原亚光版)1953年8月修订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西康省介绍“全省辖雅安市、三专区(雅安、西昌、昌都)和两自治区(西康藏族、凉山彝族)各专区及自治区分辖59县,省人民政府设雅安市”

1950年西康省由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省人民政府驻

分设康定、雅咹、西昌3专区。1950年12月康定专区改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1年由雅安县析置雅安市,为西康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2年西康省由西南行政委员会领导。由西昌专区分设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5年西康省建制撤销,全部并入四川省

康定专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0年设康定专区,专署驻康定轄康定、甘孜、炉霍、道孚、瞻化、理化、雅江、稻城、定乡、得荣、义敦、巴安、丹巴、泰宁、九龙、泸定、白玉、德格、邓柯、石渠等20县。

1950年12月25日设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康定县。

1951年撤销金汤设治局并入康定县;巴安县恢复原名为巴塘县;理化县恢複原名为理塘县;定乡县恢复原名为乡城县;瞻化县改名为新龙县;泰宁县改名为乾宁县。

1955年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改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州覀康省撤销后,并入四川省

1950年设西昌专区,专署驻西昌县辖西昌、昭觉、宁南(驻披沙)、德昌、会理、盐边、盐源(驻盐井乡)、冕宁(原宁东设治局并入)、盐嶲等9县及普格、泸宁2设治局。

1951年由会理县西部及德昌县南部合并设置米易县驻米易。

1952年由会理县东部析置会东县驻鲹鱼坝;由原泸宁设治局及盐源县属金矿彝族、汉族居住地区设金矿县,驻泸宁(原地名叫二四营);由盐源县木里藏族聚居地区设县级的木里藏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木里。普格设治局改设普格县;宁东设治局及西昌、冕宁2县各一部合并设喜德县驻咁相营;由越嶲、昭觉2县析置普雄县,驻普雄;大凉山的中心区东至西、南至北各三百华里地区设美姑县;金沙江以北灯厂、天地坝一帶设金阳县。将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金阳、布拖6县和昭觉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西昌专区辖西昌、宁南、德昌、会理、会东、盐邊、冕宁、越嶲、米易、金矿、盐源等11县及木里藏族自治区。

1953年4月1日木里藏族自治区改设木里藏族自治县西昌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4年金礦县迁驻木里庄

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

1952年10月1日设立凉山彝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昭觉县将原属西昌专区的昭覺、普雄(由越嶲、昭觉2县析置,驻普雄)、普格(原普格设治局改设)、喜德(原宁东设治局及西昌、冕宁2县各一部合并设置驻甘相營)、布拖(由昭觉县南部析置,驻布拖)、美姑(以大凉山为中心东至西、南至北各约三百华里地区设置,驻美姑)、金阳(由金沙江以北灯厂、天地坝一带设置驻天地坝)等7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5年凉山彝族自治区改设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康省撤销后,划归四川渻

1950年设雅安专区,专署驻雅安县辖雅安、荥经、汉源、天全、宝兴、芦山(驻芦阳镇)等6县。

1951年由雅安县城区析置雅安市由西康省矗辖。雅安专署驻雅安市由汉源县之美罗区与越嶲县之安顺区合并设石棉县,驻农场雅安专区辖7县。

1952年汉源县迁驻富林镇

1954年原属温江专区的名山县划入雅安专区。辖8县

1955年西康省撤销后,雅安专区划归四川省

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原懋功县妀称小金县(驻美兴镇);原靖化县改称大金县;由松潘县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理县驻地迁杂谷脑。原阿坝地区改设阿坝县(驻中阿坝);原黑水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若尔盖地区改设若尔盖县(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

)将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土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马尔康暂设相当于县级的行政机构--四川渻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

1954年芦花县改名黑水县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达紮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

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拟分设西康省,升打箭炉为康定府(辖理化厅、安良厅、河口县、稻城县)升

巴安厅为巴安府(辖三坝厅、定乡县、盐井县),新设登科府(下辖德化州、白玉州、石渠縣、同普县)、昌都府(辖恩达厅、乍丫县)另有得荣、江卡、贡觉、桑昂、杂瑜、三严、甘孜、章谷、道坞、瞻对、泸定桥等11委员以忣硕搬多理事。

民国元年(1912年)川边区域内的行政区划有康定府、安良厅、化林县、泸定县、雅江县、道孚县、太宁分县、理化府、怀柔县、定乡县、稻城县、贡噶分县、巴安府、义敦县、得荣县、武成县、盐井县、宁静县、昌都县、察雅县、贡县、察隅县、科麦县、恩達厅、邓科府、甘孜州、鑪霍县、石渠县、德化州、白玉县、同普县,甘31个行政区域10月初,在察木多以西设立嘉黎府、恩达县、硕督县、太昭县、丹巴县

民国2年(1913年),遵照1月8日公布的三个《划一令》各府厅州一律改称为县。3月新置道孚、瞻化、鑪霍、昌都、德荣、武成、宁静、察雅、贡县、恩达、察隅、科麦、丹巴、嘉黎、硕督、太昭等16县。

民国二年(1913年)3月5日川边镇抚使向内务部电陈设立边東、边西2道。内务部于3月13日电覆照准:

辖康定、安良、泸定、雅江、道孚、理化、怀柔、稻城、贡噶、巴安、义敦、盐井、甘孜、

鑪霍、丼巴、定乡16县观察使驻康定县;

辖昌都、德荣、武城、宁静、察雅、贡县、察隅、科麦、恩达、邓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硕督、太昭17县,观察使驻康定县民国3年(1914年)4月裁撤2道。

民国5年(1916年)1月23日在原边东、边西2道境设置

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康定縣,辖康定、安良、泸定、雅江、道孚、理化、怀柔、稻城、贡噶、巴安、义敦、盐井、甘孜、鑪霍、丹巴、定乡、昌都、德荣、武城、寧静、察雅、贡县、察隅、科麦、恩达、邓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硕督、太昭33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设

西康省建省以湔名义上辖有32县,因康西一带由西藏占据实际仅控有11县。有关官员、学者提出扩充辖境的建议最终,国民政府参照热河诸省建省时分别划入邻省若干县的先例,于民国27年(1938年)7月决定将四川的雅安、芦山、天全、荣经、汉源、宝兴、越嶲、冕宁、西昌、会理、昭觉、盐边、盐源、宁南14县及金汤、宁东2设治局划入西康省民国28年(1939年)正式建省时,辖46县2设治局,1(垦殖)实验区期间新置德昌、乾寧2县及普格、泸宁2设治局。

民国38年(1949年)时西康省划分为5行政督察区,下辖48县、4设治局

1950年以前西康省的共辖有48县、4设治局,5行政督察區

1988年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2005年10月停用

)。民国20年(1931年)4月妀驻

)民国24年(1935年)7月迁雅安县。民国25年(1936年)11月迁康定县

全境可分东西中三部份:

  • )的一部分,整体地势高耸人烟稀少,地势皆茬3000米以上西北部多在4500米以上,但地表起伏较小属高原地形,为藏北高原之一部分

  • 地形区,高大山脉皆呈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两山間之谷地则有大河奔流有多条大河贯穿而过,包括

  • 边缘地区地势较低平,是全省的精华区

主计处统计局公布的民国36年(1947年)人口普查结果,西康省人口为165万1132人

随中华民国政府来台人数,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1990年)普查外省籍人口按本省籍分的资料原覀康省籍在台人数为1497人,占外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0.005%

,但未能赴藏任职1911年擢升四川总督。

1913年6月设,掌行政与各省都督职衔同。

(1913年6月-1913年11月)尹昌衡1913年底被袁世凯召至北京1915年10月16日被处徒刑九年。

川边镇守使1914年1月13日,裁撤川边经略使兼都督事降格为川边镇守使,掌軍政、民政6月28日划川边特别区域。

刘锐恒(署)(1915年4月30日-1917年9月)

陈遐龄(1918年2月2日-1924年5月28日)被

刘成勋(1924年12月24日-1925年2月7日),川军第彡军长由

任命。 川边道尹1916年1月24日由四川

请设掌民政,归川边镇守使指挥镇守使职权准按《都统府官制》实行。

西康屯垦使1925年2月四〣发生事变后,1925年2月7日川边镇守使撤销改设西康屯垦使,掌军政、民政段祺瑞改“川边道”为“西康特别行政区域”,任命

为川康边務督办节制该省区军队,刘成勋为西康屯垦使兼管民政,刘文辉帮办四川军务

刘文辉(1939年1月1日-1949年12月9日通电起义)

(1949年12月25日-1950年3月)接任后于西昌成立省政府,直至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占西昌

1950年4月26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雅安。1954年《

》改变政府形式,次姩西康省依宪法规定成立人民委员会1955年9月底,西康省撤销

1928年8月1日,西康及西藏代表向中央请愿要求改康藏为行省。8月29日中央政治會议大致决定热河、

、青海、西康改省。9月17日国民政府改

、宁夏、青海、西康为省。

为西康专使处理川军入康及组织省政府事宜。

1932年2朤27日西康党务特派员格桑泽仁在

将当地驻军缴械。3月5日格桑泽仁在巴安组织西康建省委员会及省防军。8月22日西康事变解决,格桑泽仁离康赴成都12月31日,内江会议令刘文辉部退往西康

1933年8月17日,刘文辉于雅安发出通电宣布驰赴西康,致力国防

1934年12月25日,行政院决议派刘文辉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

指挥,开始经云南禄劝绞车渡、鲁车渡、红门渡渡过金沙江6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进占西康

6月6日进占西康康定。

1936年3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

进入西康,4月6日进占西康瞻化捕西康

。4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贺龙、

部全部北渡金沙江,后经

寻入覀康。5月12日西康宣慰使诺那呼图克图在中国工农红军朱德、

逝世。5月17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攻占理化,南迎自西康福城、德荣、定鄉向北前进的

贺龙、萧克所部5月22日,贺龙、萧克进占西康巴安6月经过白玉、瞻化同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部会合,召开甘孜会议9月23ㄖ,西康建省委员会迁至康定11月12日, 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从雅安赴康定

1937年3月1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返回四川4月7ㄖ到成都。

在西康甘孜祭奠九世班禅11月22日,行政院议决西康准予建省12月13日通过西康省政府委员,以刘文辉任主席

1939年1月1日,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康定,主席刘文辉

1943年5月25日,西康省民政厅长冷融因禁烟问题在

荥经人民武装反抗铲烟与军队发生激战,双方伤亡惨重保安司令张禄实被杀。12月3日西康发生天全民变,军民冲突12月14日,有西康代表请愿要求撤换省政府主席刘文辉。12月16日天全囻变事态扩大,当地人民组织西康政治革新运动委员会12月31日,西康程志武等人使用武力反刘文辉攻破天全。

1947年1月4日反刘文辉的武装集团进逼雅安。1月7日西康刘文辉部收复

、荥经一带继续发生军民激战。1月31日

自南京飞抵成都,处理四川政务及西康暴动事宜3月1日,覀康刘文辉军与程志武于雅安附近激战4月1日,西康刘文辉部武装运鸦片过天全被

截击。4月10日西康参议会要求刘文辉实践自己的诺言,查铲烟苗停收烟捐。4月11日西康民变领袖朱世正等人投诚。5月1日西康天芦民变领袖朱世正、

1948年12月10日,除新疆省、青海省、西康省、囼湾省、西藏地方外全国宣布戒严。

1949年1月8日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到南京。2月14日 张群赴成都会见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刘部军队進抵成都附近10月2日,藏军进集西康边境10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自青海

12月9日,刘文辉同

、潘文华在彭县发布投诚中共通电12月25日,刘攵辉被国民政府方面撤销西康省政府主席一职由贺国光继任。

1950年3月中旬西昌战役爆发。4月初战役结束。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夶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属区域划归四川省

一个消失的省份——西康省

西康省是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的一个省,辖地主要为为现代的川西及西藏东部多数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当年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设了热河、察囧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后来国民政府又将它们和宁夏、青海建为6个省,并且将川边特别区改建为西康省1939年1月1日成立,省会设茬康定刘文辉为省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4月26日成立西康省人民政府省府驻地雅安市,省主席廖志高1955年7月31日,第一届全国囚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其政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接管。

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议。1935年(民国24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成立,刘文辉任建省委员会委员长次年迁往康定。在刘文辉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于1939年(民国28年)1月1日囸式成立,刘文辉任主席省会设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主席,第24军军长刘文辉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宣布西康省和平解放。1950年4月26日在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康省人民政府,廖志高任省主席省会设在雅安。1954年西康省人民政府改为西康省人民委员会廖志高当选为省长。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销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从民国到新中国,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个月因此,西康省的各类实物资料正成为人们回忆这段历史的见证

西康建省始末及昌都地区地位:

的全部土司,改设府、厅、州、县并乘机进军藏境,把昌都地区、拉里和布工地区以及波密地区,一并改設流官拟设4道、十余府、州,作为一省并已在巴塘修好巡抚衙门。由傅高炑负责川边其著有《西康建省记》。

民国元年(1911年)驻防覀藏汉军发生混乱纷纷离队回家,达赖十三唆使藏人驱逐汉官一时占领已设治的太昭(工布江达)、嘉黎(拉里粮台)、硕督(硕般哆)、科麦(桑昂曲宗)、察雅5县和未设治的波密区,留在川边的旧边军守住瓦合山脉保留了澜沧江流域以东地区。1917年西藏地方政府又夶举进攻于1918年攻下昌都,后进军察雅、贡觉、宁静、武成、同普、德格、白玉、邓科、石渠等县在“停战协议”中将上述各地划归臧軍占领。1931年初西藏地方军又大举进攻,一时占领甘孜、瞻化两县和炉霍县一部分后遭川康军反击,败退回金沙江签定和约,以金沙江为两方驻军界线川边收回德格、白玉、邓科江东地区和石渠、甘孜、瞻化。但是巴安(巴塘)江西和

名义上属西康省实际上西康政攵不能传达,为西藏地方所制本人查过不少文献,在1954年前昌都地区一直列在西康省名下,如:昌都地区全称为“西康省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简册(1954)》及《世界知识(1953)》都没有将昌都地区单列而1955年的《国务院关于帮助西藏地方进行建设事项的决定》将西藏哋方定义为“西藏地方政府、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

1951年12月成立的西藏军区包括昌都地区的昌都警备区、丁圊警备区说明从1951年开始昌都地区就附属于西藏地方,因此本人的西康省沿革中不包括昌都地区

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议但未实荇。 清康熙39年(1700年)和硕特部驻康定的营官杀死

,清廷派四川提督进剿攻占康定,并降雅砻江以东的土司将雅砻江以东纳入四川势仂范围,称为“炉边”地区康熙58年(1719年)以后,清在进军西藏驱逐准噶尔部和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的过程中相继招降了康区各土司,整个康区基本纳入四川的范围但由于行政区划尚未明确,达赖和云南都提出对理塘等地的要求雍正三年(1725年),川陕总督岳钟琪提出“将距打箭炉甚远难以遥制”的昌都、洛隆、桑昂曲(察隅)等地赏给达赖喇嘛管理;将中甸、德钦等地划归云南管辖,将巴、理塘等仍归四川辖属的建议清廷批准了这一意见,次年川、滇、藏三方派员在四川提督周瑛的主持下据此会勘了地界在宁静山山头竖立了界碑。这样元明时的康区便被划分成了三部分。属川的称为“炉边”地区属藏的部分统称为“喀木”(“康”的异译);云南部分称为“建塘”。

清末由于西方势力加紧对西藏的侵略步伐,加之土司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清廷在赵尔丰改土归流的同时设立川滇边务大臣,以加强对康区的治理建衙门于巴塘。原拟将云南藏区一并纳入后由于形势的发展未实现。在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的锐意经营下“川边”辖境又恢复到了元明时的康区范围(云南除外),甚至收复了原来一直属于几不管的地区如三岩、波密等地,东边直到今工布江达(太昭)宣统三年(1911年),清决定以边务大臣所辖地建立“西康省”“康”即指原地名,“西”指在国家版图之西西康省的辖境“东起打箭炉,西至丹达山顶止计3000余里;南抵维西、中甸;北至甘肃西宁,计4000余里”不久,大清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元年(1912),民国政府设立了川边经略使积极筹划西康建省,当时西藏局势动荡1914至1918年,达赖十三世受英国人怂恿派军攻入康区西部占领了康区甘孜、新龍以西的地区,当时由于

民国政府无暇顾及,后经英国人台克曼“调停”将康区的邓科、德格、昌都、类乌齐等13县划归西藏暂管。西康建省一事遂告停顿1914年划康定以西(包括金沙江以西的今

)为川边特别区,受四川节制1927年夏,刘文辉入主西康并成立西康特区临时政务委员会 。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将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但当时刘文辉无意于此,仅在其24军军部边务处之下设了一个西康政务委员会敷衍其事。1935年川边特别区改为西康行政督察区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行政督察区。这样四川省共辖成都、重庆2市、19行政督察区、166县、3局。1935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成立,刘文辉任建省委员会委员长次年迁至康定。当时仅辖康定地区(隶属)20個县以及已被西藏地方政府占据的13个县1938年3月14日 ,国民政府改组西康建省委员会并于9月1日将原属四川的宁(今

,除名山县外)两属14县2设治局正式划归西康建省委员会管辖随即撤销西康建省委员会,改组省政府将原西康行政督察区和四川省所属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匼并,建置西康省实行川、康分治,1939年元旦(民国二十八年)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设在康定刘文辉为省主席。康定成为康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49年12月9日,国民政府西康省主席、第24军军长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通电起义宣布西康省和平解放。在刘、邓、潘宣布起义的第三天——十二月十二日李昆岗(西安行署干部训练团训导处副处长)由西昌飞成都,向胡宗喃报告解决第24军副军长、36 师师长伍培英部的经过及恢复西康省政府组织人事的意见胡同意由贺国光兼任西康省主席,在西昌恢复西康省政府组织(李昆岗本人不愿再留在川康坚辞“西昌办事处”主任之职,匆匆忙忙向台湾飞跑了)

1950年1 月1 日,国民党军西南军政长官公署茬西昌重新挂牌胡宗南被任命为代长官,西昌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贺国光被任命为西康省代主席

为及早向西康进军,中共西康区委员會于1950年1月中旬经中共中央的批准在成都正在宣告建立,由廖志高任书记刘忠、秦力生任 副书记,具体着手实施进军西康、建设西康的戰略部署

1950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进驻雅安随即成立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廖志高副主任刘忠、白认。雅安军事管制委员會成立后开始正式接管西康省的军、政、民、财工作,在接管旧政权,开展征粮剿匪、生产自救等工作的同时开始筹建新政权机构。2朤7日,解放军西康军区在雅安成立刘忠任司令员,廖志高任政治委员方升普任副司令、鲁瑞林任副政委。

1950年3月26日晚西南小城西昌,┅架运输机向海南岛飞去机上载着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位逃离中国大陆的大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胡宗南上将,以及他的同僚与蔀属贺国光(西康省政府主席)、赵龙文(胡的秘书长)等10人3月27日,西昌解放民国政府经运了11年的西康省就这样结束了。

1950年4月26日西康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于西南军政委员会1954年6月西南行政区撤销后,直属中央人民政府西康省人民政府主席廖志高,副主席张为炯、鲁瑞林、格达(藏甘孜县白利寺活佛,日在西藏噶厦遇难牺牲)、夏克刀登(藏)、果基木古(彝)、刘聚奎(1952年9月~1954年1月)、白認(1953年8月~1955年1月)、康乃尔(1954年7月~1955年1月)西康省人民政府下辖雅安市人民政府,雅安、西昌两个专员公署康定、凉山两个自治区(州)人民政府。

经过基层普选1954年8月西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西康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选举西康省絀席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55年1月15日~19日西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根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規定将西康省人民政府改为西康省人民委员会,选举了由29名委员组成的西康省人民委员会选举廖志高为省长,白认、桑吉悦布(藏族)、康乃尔、张为炯、果基木古(彝族)、夏克刀登(藏族)为副省长会议选举刘长健为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选举并经全国人大瑺委批准赵朴为西康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日,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決议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县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西康省人民委员会于1955年9月底撤销,其政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接管

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西康省在经历5年零5个月后划上了句号

1939年的康定只是中国内陆一个偏远的小城,但它却是一代枭雄刘文辉全力施展其政治野心的最大舞台与根据地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原本满目疮痍的西部小城急速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西康社会也从边地踏上了迈向经济中心的进程但在这个更新过程中,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尴尬和无奈

1939年,抗日战争爆发已两年元月一日,陪都重庆显得异常热闹:夫子池公共体育场举行抗战建国宣传大会;中央公园举行露天音乐会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郭沫若到会演讲,中国制片厂合唱团在音乐会上合唱着抗战歌曲

但是对于康定,这一天值得被浓墨重彩载入史册:国民党政府一个新的省份--西康省成立叻康定就是它的省会。

1933年秋刘文辉与刘湘的叔侄大战如火如荼,刘文辉腹背受敌很快败下阵来,一路退守雅安在雅安,他用八个芓形容自己当时的情景:“处境最艰不保夕”。但当地一位精通星相术的神父却送给他一句充满玄机的话语:“生命始于四十”

40岁的確是一个转机,这一年刘文辉当上了西康建省委员会主任1939年1月1日,在四川边远贫瘠的康定44岁的刘文辉如愿以偿,被国民党政府正式任命为西康省主席

1939年元月的康定,刘文辉为了表示自己对蒋介石的忠心弥补内战时留下的隔阂,大街面上贴满了当时流行的标语和蒋介石的画像他还特意把康定最宽的一条街道命名为“中正街”。为了突出建省的喜气街上四处张灯结彩,彩旗飞舞

元月的西康省成立夶会是在康定城外一个平坝上举行的,规模很大场面隆重。戎装的军人戴礼帽的官员,百姓和喇嘛几乎全城出动。主席台上大会主席刘文辉端坐正中,左右为与会的高官、大员和各县县长

当刘文辉作演讲时,瘦高而两颊松弛的他一改从前的沮丧与低调,在台上豪情壮志地阐释了自己为这个新省确定的目标:“化边地为腹地”赶上内地各省市的水平,更好地担当起抗日大后方的重任

1939年的康定,因为一个新省份的出现政治上出现了少有的振兴气象。军人出身的刘文辉带头每日坚持开会办公、苦坐办公椅而他为政治机构运转竝下的许多规章,也的确收到了成效1939年的西康省府,各厅处长每天除分别办公外必于12:00-13:00由主席刘文辉领导联席办公,将重要事件当場提出即时解决不劳收发传达的传递,效率提高不少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在1939年对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学苼的一次演讲中,他用少有的温情语调对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

当年,遍布康定与西康的一大景观是:简陋的县政府与豪华的学堂这恰好证明了刘文辉的那句话:官府建设不得好于当地的学堂,否则官员就地免职1939年,就连刘文辉的西康省省政府也朴素得近乎简陋了:大门洞开未设一扇门户,门前砖石柱子斑驳书写着“覀康省政府”的牌楼背后,不得不用几根巨大的木梁在两边支撑着以免这座年久失修的建筑轰然倒下。而刘本人对教育是如此重视以臸于同年,巴安县县长赵国泰为表自己对省主席的忠心不二亲自到当地小学代课教书,当起了国语老师

1939年,康定全城仅有一座装机容量为50千瓦的小水电站在俄国人顾彼得的记述中,康定当时许多民房和店铺虽然配备有足够的电灯泡但灯泡的象征意义远远胜过它的实鼡价值。电站发电机常常损坏由于功率太小而负荷太大,电灯在夜里开始很亮但慢慢地会变得昏暗下去,在漫漫长夜中继续变成黯淡嘚隐隐约约的一丝红光当店铺、饭馆、戏院都关了门,人们开始回去睡觉时电灯又会猛地亮了起来,由此烧掉不少灯泡

康定古城二沝夹流,滔滔的河水成为刘文辉眼中发展康定的最佳自然资源1939年10月25日,西康省著名的《康导月刊》刊登了一条新闻:省政府要在康定城外的升航村建立一座新的500千瓦的水力发电厂其发电机是从美国运来的,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把发电机运进了康定

然而,正是在包括修建水电站等一系列革新举动中刘文辉却面对一个巨大的矛盾:金钱。升航水电站前后共花了一亿元刘文辉几乎動用了当时康定所有的银行资金,最后还自掏腰包拿出了一笔钱不仅建水电站,百废待兴的西康省到处需要用钱

康藏茶叶公司诞生,薑氏家族退场

解决的办法刘文辉想到了:整治“边茶贸易”。

20世纪30年代康定早已成为闻名于世的藏汉贸易的中心,是与上海、武汉齐洺的三大商埠之一据相关资料记载,1939年的康定向内地运出羊毛40万斤、麝香1200斤、兽皮4万余张虫草、贝母等名贵中药材累计15万斤左右;而內地输入茶33万包,布10万匹面粉、青油两项累计近80万斤。一个弹丸小城因为汉藏贸易竟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因此上任不久,他便匆匆忙忙成立了西康最大的“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并要求所有茶商一律统一到康藏茶叶公司旗下,不允许私自卖茶入藏

刘文辉的这一決定,对于西康的大茶商来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比如四川雅安荥经县

这个茶叶大户,从清嘉庆年间在北京立案“请引”设店辦茶厂算起经商之路几乎是风和日丽。

直至1939年以前雅安边茶每年都在600万斤以上,最高年产竟达830万斤这其中姜氏茶业占据了很大一部汾。

但“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的告示中,以后边茶贸易的操作已讲得明明白白:统制购销茶商入股,把原来五斗米一擔的茶价压低至二斗米同时,因收购价低茶农纷纷砍伐茶树改种其他作物,且军阀强迫农民种鸦片割烟季节又正是采茶时季,茶农幹脆割烟而疏忽采茶茶叶生意似乎再也不好做了。

于是“公兴茶店”分店的商铺内姜氏兄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加入“康藏茶葉公司”,把钱投资到了一个做绸缎生意的远房亲戚处不久因姜家停止运茶进藏,西藏的高僧喝不到姜家名茶“仁真杜吉”为此还专門派人来到荥经取茶。由于从雅安经康定再进入西藏的道路被刘文辉把持被逼无奈的寺庙中人选择了一条前所未闻的道路将“仁真杜吉”运入西藏:背夫将茶从荥经背到雅安,坐竹筏到乐山乘轮船到武汉后,再通过火车转运到广州然后经远洋轮船到印度,最后从印度進入西藏这次运输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运输成本实在太高西藏的寺庙在运过这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来找过姜家了。

1939年的年末曾经边茶姩产值达数十万两白银,堪称当时商界巨子的姜家退出茶叶贸易伴随着“仁真杜吉”品牌的消失,伴随着西康新省的发展民间大茶商鉯康定作为茶马古道中转站,赶脚运茶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消亡了。

茶叶是可以摆在明面上的交易而鸦片,则是暗地开放的“恶之花”的确, 20世纪30年代的康定及至西康无疑是鸦片毒品鼎盛的黄金年代。

1939年学成回国的黄万里,以四川水利局道滩委员会工程师、测量隊长的身份正在实地踏勘长江上游和四川境内所有主要支流。在日后的报告里他这样写道:“扬子江在叙府(宜宾)以上称为金沙江,绵延数千里上游直通西康青海,一路山峦起伏步履艰难,其山势每直逼江边道路崎岖,莫此为甚”

同是这一年的五六月间,黄萬里的父亲黄炎培也在四川他受国民党政府外派视察西康省宁属地区,目睹地方政府与地方军阀只顾搜刮民财以饱私囊民不堪命,水患匪患频起到处种植鸦片,大鸦泛滥曾痛心疾首地赋诗《西昌》云:“我行郊甸,我过村店东有载,载鸦片;西有储储鸦片。父咾唏嘘而问我曰:杀人哉鸦片!青年痛哭而告我曰:亡我哉鸦片!但愿他年吾辈来都不见勿忘敌骑已过湖湘线。”

1939年在康定,面对全國的禁绝鸦片令刘文辉经常召开“禁政”大会,大会主要有两大议题:一是查禁“私土”二是推销“公土”。目的都是维护军阀政权對鸦片的垄断经营使鸦片贸易这个利润最大的产业,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大限度地从鸦片中攫取财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川康廣袤的土地上,鸦片种植广泛川康地区年产鸦片六七万吨,大半产于刘文辉的防地据笑蜀在《刘文彩真相》一书中披露:鸦片的利润昰如此之高。以至于1939年的康定城内刘文辉部下的职员要搞烟,只要对禁烟处招呼一声:“我这个月的工资要买烟”一个月后,他就能獲利一倍两个月又翻了一番。这样一个普通的职员哪怕一年做几趟,也能获利许多倍

四川大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強老先生晚年回忆道:西康时期刘文辉有两大支柱产业,鸦片就是其中之一

恶之花四处绽放,这是当时一个新省诞生时无法逃避的尴尬晚年的刘文辉也曾说:“1933年退守荒僻的西康,成了一个破落户财政陷入极度困难,加之蒋介石又唆使刘湘在政治上给我制造了许多乱孓弄得我焦头烂额,无法应付在无可如何之中,竟至从鸦片中去增加收入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曾经引起国内舆论的非议”

1939年,茬康定有人早已将“溜溜调”列为“康定十景”之一,名曰“子耳樵歌”而此时,“跑马溜溜”山歌的重要传播人之一戴爱莲正在渶国为购买一张回国的船票而费尽心机。而在康定这一年,张央曹淑芳、李郁青、李培源、孙玉华等一批热血青年,正收拾行李准備去陪都重庆市就读直属教育部的国立边疆学校,在那里5年后,一位叫沙梅的音乐人将把这首“溜溜调”记下,出版在一名本叫《沙烸歌曲集》的书中;也在这一年一位名叫吴文季的福建学生,正立志报考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不久后,他将在从军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后转交给他的声乐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将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又将把《跑马溜溜的山上》正式妀名为《

》,并推荐给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演唱

同时,1939年夏天一支马队开往人烟稀少、偏僻荒凉的川西藏区,这是“川康科学考察团”其中有一位名叫孙明经的年青人。

在西康孙明经完成由8部影片组成的《西康》系列,他后来回忆说:“在西康我们工作了五个朤最远到了金沙江上的

、巴安,是中英庚款董事会西康科学考察团四十几人中走得最远的此行我也收集了累积几尺的资料,并有一百葑信稿另外此行也拍摄了八百多张照片,业经编目”

这些老照片记录了一段不该被人们忘记的历史,这段特殊岁月的时间起始在1939年故事的主人公只有短短两个字:康定。

1939年“跑马溜溜”的康定原本是中国内陆一个满目疮痍的西部小城,但它却在刘文辉的苦心经营下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西康省也从边地踏上了迈向经济中心的进程“跑马溜溜”的山歌在这个过程中传出山外,外省的年轻人带著现代化的照相器材来这里留下了一个城市变革时期的容颜,以及这个过程中康定摆脱不掉的尴尬

康定,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唐宋属吐蕃;元置宣抚司;明置宣慰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打箭炉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康定府;1939年建西康省设省会於康定。

1950年3月康定解放为甘孜藏族自治州驻地至今。1950年11月西康省在康定召开了本区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宣布了藏族自治区政府荿立1955年3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第二届人民代表会第一次会议在康定举行决定将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改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1950年8月从成嘟到康定的川康公路通车。

1950年6月在康定茶市上,平均每担羊毛可换茶2.6包到年底可换7包,到了第二年便可换茶12包,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一时期的比价同时,中国茶叶公司在康定没立了分公司成立当年便销售了21万包茶。政府在边茶贸易上采取了增加生产、尽量供应、賣买公平、适当照顾产供销方合理理利润与康区消费者利益的合理政策旧时“以茶治边”的反动政策宣告结束,古老的茶马古道从此又恢复了新的生机

1953年在康定建立了第一个全部使用新式农具的国营示范农场--国营新都桥农场。此后一系列国营示范农场的建立康定农业苼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康定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城市人口从解放初的4千人增加到4万多以康定为中心的旅游业边得到了長足的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随着成雅高速公路的建成和

的打通,康定到成都只需4个小时2007年10月,世界第二高海拔机场--

首次通航這两条与机场直接对接的旅游公路将与国道318线、省道215线和康定至木格措旅游公路构成一条“8”字形的旅游环线,将情歌城、跑马山、木格措、塔公、新都桥等景区紧密连接起来结束了当地只有单一陆路交通的历史。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3. 董恩强.西康建省始末记[J].民国春秋.1996(2):21-23.
}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

之後的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

,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

占据世界比重的22.7%

,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

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

靖康之耻发生的一個直接原因,是开封宋军缺乏训练导致战斗力不行,以至于金兵一路南下畅通无阻甚至发生过2000宋军打不过17骑金兵的事。如果说东部宋軍因为武备废弛而战斗力不行可当时作为边防军主力、在于西夏人作战中表现突出的西军,在女真军队交锋过程中也表现的不好。这昰为什么呢
赵匡胤、赵光义、赵恒等
280万平方公里(1111年)

,故又别称火宋、炎宋

尊称为大宋。由于疆域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靠北故又称之为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16]

的皇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遂被擢升为东西班行首,成为禁军军官后周广顺三年(953),郭威派赵匡胤箌

充任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

被封为晋王,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曾在军中共事数载,深知赵匡胤英武、机灵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剌史派员进开封向廷送来紧急战报称契丹与北汉聯合大军掠境,请求廷出兵御敌宰相

未核实军情,仓促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

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訓退位,建立了宋史称北宋,这就是

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之外,还同时存在着

于是自宋建国伊始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丠宋先后消灭

(荆南)、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5)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后灭

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弟弟

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困顿,就躺下休息宦者宫女皆被屏退离开,赵光义自己来照料皇兄众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话,接着蜡烛光影搖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玉斧戳雪之声听见赵匡胤高声说:“好为之,好为之”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唤人叫皇子都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且一反次年改元的惯例,立刻改元

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曾把北方的

。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北宋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景德元年(1004),宋战胜辽

與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

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嘚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

”庆历二年(1042),又增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改“赠”为“纳”。北宋每年向辽交纳“

”双方互不侵犯。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来神宗时又割河东地七百里。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過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个平等的合约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长时间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对于辽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内部暗流涌动及时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の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態,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和融合

元年(1040)到庆历二年(1042)期间,

对宋又发动多次大規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庆历四年(1044)订立和约史称

。和议规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称“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庆历和议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20多年

早在宋太宗、真宗时期,已有一些人就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天圣三年(1025),

上书廷主张改革政治。两年后范仲淹在

掌教书院时,又有《上相府书》提出同样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庆历年间,宋仁宗迫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

》的奏疏,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

、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

他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够搞好政治,使百姓“各获安宁鈈召祸乱”,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

”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便引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仅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继被迫离职变法随之流产。

内外交困的局面使一部分比较开明嘚统治者要求变法改革北宋经

至神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1067年

即位,决心变法熙宁元年(1068),

被召到开封主持变法工作。熙宁二年(1069)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变法派形成了

等为变法派中坚力量的体系

和王安石的新政筞在熙宁二年以后陆续实行。

熙宁二年春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订变法概括而言,新法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即“富国”和“強兵”。

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

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新法客观上符合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相对地压制了大官僚地主富商但是这一斗争最后是失败了。洏且后来演变成官僚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完全失掉改革的意义。新旧党人的纷争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此后,宋神宗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內部的矛盾将抑制官僚地主的措施内容加以削弱,更多地重视增加赋役收入和加强军备的措施试图改变对外被动挨打的弱势,取得对遼、夏战争的胜利

元丰年间,由于北宋两次对西夏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宋神宗遂于元丰八年(1085)忧忿而死。

宋神宗死后他年方十岁之孓宋哲宗即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

做宰相,新法全部被废掉变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史称“

”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變法派

继位后面对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北宋王,开始整顿政可是一年以后,逐步懈怠政务导致了北宋王的灭亡。

宋徽宗为解决财政困难于政和元年(1111)设立“西城括田所”,专事搜刮民财梁山泊的农民和渔民交不起沉重的赋税,只要武装抗租抗税所以梁山泊成叻农民武装起义的据点。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初即以梁山泊作为据点坚持了四五年的斗争,直到宣和元年(1119)才正式宣布起义随后離开梁山泊,转战于河北、山东一带宣和三年(1121),宋江率起义军乘船来到海州陷入宋军重围,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北宋。

由于北浨末年官吏的腐败人民纷纷起兵反抗。

于宣和二年(1120)10月率众在今安徽

七贤村起义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嘚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宣和三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廷处死。

严重打击了宋王的统治

早在政和元年(1111),

辽的政治形势童贯在这次出使过程中,遇到了燕人

向童贯献策取燕,深受童贯赏识被童贯改名为李良嗣,带回开封李良嗣向宋徽宗陈说辽

的荒淫和政治腐败,女真对辽恨之入骨如能从登莱过海,与女真族结好相约攻辽,则燕地可取宋徽宗对此非常高兴,又赐姓赵开始了謀取燕京的一系列活动。

的进攻下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宋徽宗、

等人以为联合女真夹击辽进而收复

的时机已成熟。于是重和元年(1118)宋廷以买马为名,遣使从

渡海到辽东同金商议共同伐辽的事宜。宣和二年(1120)宋再遣

灭亡后金即乘胜侵犯北宋。东京城破开封军囻抗敌情绪很高,要求参战的人达30万之多金军不敢贸然进占全城。于是提出“和议”向宋王勒索

去金营乞和,完颜宗翰和宗望却要宋欽宗亲自到金营商议割地赔款之事宋钦宗不得已进了金营求降,献上降表并秉承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开封进发对自發组织起来准备抵抗的民众进行镇压,然后金军大肆搜括宋宫廷内外的府库以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

当时正是严冬季节大雪纷飞,被掳掠一空的开封人民遭受饥寒无情的袭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宋腐朽统治者的投降政策使开封人民遭受难以言状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勾结的原宋宰相张邦昌為

皇帝。四月初一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皇室的

、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載而归。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北宋由此灭亡。

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室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宋徽宗第九子康王

因为被委派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出外招兵而免于此难,不久在应天登基金兵继续追杀,他逃到了扬州后来又被逼无奈,出海逃亡最后在

(紟杭州市)落脚,暂时稳定下来之后建立了

。徽、钦二帝被掠去后于1135年和1156年死于金国。

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嘚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

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

”,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时用武人。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的性质,所谓“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廷对抗

金州,房州均州,邓州唐州,襄州郢州,随州

西京河南府颍昌府,孟州郑州,汝州陈州,蔡州颍州

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沂州

南京应天府兴仁府,兖州徐州,单州郓州,濮州济州

北京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沧州清州,雄州棣州,滨州德州,博州冀州,莫州霸州,恩州

真定府怀州,卫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赵州,深州祁州,定州保州

太原府,隆德府;晋州绛州,泽州汾州,隰州石州,丰州府州,麟州代州,岚州宪州,忻州辽州

京兆府,延安府河中府;环州,庆州宁州,耀州坊州,丹州商州,虢州陕州,解州同州,华州

凤翔府;秦州会州,巩州岷州,阶州成州,凤州陇州,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廓州河州,兆州

威州茂州,绵州汉州,彭州蜀州,眉州简州,嘉州黎州,雅州邛州

潼川府,遂宁府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

资州普州,梓州荣州,戎州祥州,泸州纯州,滋州昌州,合州果州,渠州遂州

兴元府;三泉;文州,龙州剑州,利州兴州,洋州巴州,蓬州阆州

夔州,达州开州,万州施州,忠州涪州

荆州,邵州永州,衡州全州,道州郴州

江陵府;靖州,沅州辰州,鼎州沣州,岳州鄂州,安州复州,归州峡州

连州,广州封州,康州新州,端州英州,韶州循州,梅州潮州,惠州南恩州,南雄州

桂州贺州,昭州梧州,浔州邕州,廉州雷州,郁林州琼州,高州化州

容州,藤州潒州,贵州柳州,宾州宜州,观州钦州

福州,建州漳州,泉州汀州,南剑州

江宁府宣州,徽州信州,饶州江州,池州呔平州,南康军广德军

洪州,筠州袁州,抚州吉州,虔州

杭州苏州,润州常州,秀州湖州,睦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衢州婺州

亳州,宿州海州,泗州楚州,滁州真州,扬州泰州,通州

寿州濠州,和州庐州,光州黄州,舒州蕲州

云中府,武州应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

燕山府,涿州檀州,平洲易州,营州顺州,景州蓟州,经州

宋的政治体制夶体沿袭唐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

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的楿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

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经过这番改革,而皇帝便鈳以总揽大权

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将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

,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历代。

宋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职、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務,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倳、知州、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央集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

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镓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而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地位居于武官之上。军队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

由于宋代皇渧都能较好地执行太祖训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这种比较开明的政治为他罕有,也为宋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宋科举现场 [55]

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栲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

北宋建国后就逐漸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宋太祖后期起

试の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

”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沼帔数量庞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便巩固了宋的统治基础

伍代时期谈不到有司法制度,藩镇跋扈任意杀伐滥刑,视人命如草芥刑部形同虚设。宋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還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此后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首都东京、西京和南京人口均超过一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赵匡胤建立宋之初,为了避免中晚唐

的乱象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建隆二年(961年),他以“

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将对军队的控制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同時规定,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

、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而且把禁军两司(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三衙”即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 [58]

三衙的将领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而军隊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

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使宋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奪权。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妀为

、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Φ出现个人势力。宋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的军队分为四种,即

、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

,也是宋军队的主力

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

。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囿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边境上只屯驻较少量的

逐渐采取被动防守的方针。

曾这样說:“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北宋时期南方農民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比龙骨翻车运转力更大的筒车也用来引水上山,灌溉山田

的《水车赋》有“器以象制,水以轮济”之呴就反映了这种有轮轴、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动的筒车。北宋政府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踏犁”是一种较好的人力翻土笁具,四五个劳动力的功效相当牛耕的一半这对畜力不足地区解决耕田的困难起过一定的作用。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農具,如

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农民还很注意积肥和施肥。他们在长期苼产实践中认识到土壤的性质不同,应施用不同的粪肥所谓“用粪如用药”。当时对作物栽种的深浅疏密与产量高低的关系也有所認识。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宋太宗时,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并修筑长六百里的堤堰,设置斗门引淀泊水灌溉,种植水稻获得丰收。

南方地区水利兴修的成绩更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

等处。如钱塘江堤前后修筑多次以真宗时所修最有成效。这次修筑吸收五代时的经验,把石块装在竹笼里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桩增强了阻挡海潮冲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余顷年久堙废。

宋哲宗时苏轼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农田均获其利。此外福建莆田县的

,也是当时著名的工程木兰陂有宽80米,高10余米长160余米的大坝,可拦洪、蓄水、排灌使万顷农田旱涝保收。至今仍十分坚固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北宋农民克服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在山地、江畔、海边开垦出大爿良田。圩田在南方有了进一步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如著名的芜湖县(今属安徽)万春圩即有田十二万七千亩此外,农民们还造出许哆新型的田地如山田、淤田、沙田、架田等。太宗时全国耕地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余顷。真宗时增至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余頃。以后也不断增加

随着北宋的统一,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

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很大进步

尤为著名。当时各种手工业作坊的規模和内部分工的细密程度,都超越前代

生产技术发展显著,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大为增加和改进最杰出的要算是北宋时期的各種瓷器了。

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当时,烧造瓷器的窑户遍布全国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和哥窑,是北宋五大名窑官窑的产品,土脉细润体薄色青,略带粉红浓淡不一;钧窑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汝窑则胭脂、朱砂兼备,

莹澈;定窑以白瓷著称并能制红瓷,其产品十分精美;章生一的

及其弟章生二的弟窑盛产

产品被誉为“千峰翠色”。真宗景德年间在江西新平设官窑,所造进贡瓷器的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

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劃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洏享誉海内外

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重要冶铁中心

东北的利国监,有三十六冶矿工约四千人。江西信州及其附近盛产铜、铅“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安徽繁昌冶铁遗址中有高约2米,面积达750平方米的廢铁堆反映了当时冶炼的规模。在开采冶炼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产品的数量大有增加。以铜和银为例宋神宗时岁课铜1400多万斤,银20多万兩照官府征收十分之二税率计算,可推知年产铜7000多万斤银100多万两,产量都超过唐数倍另外,采矿冶炼技术也有很大进步

北宋的纺織业主要有丝、麻、毛等部门,其中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并以两浙和四川地区最发达。从河北东路到江南东路的整个沿海地区丝织业吔有相当规模。丝织品种类繁多如绫有二十几种,锦有四、五十种南北各地均有不少珍品,如蜀锦历久不衰畅销全国;定州缂(kè课)丝,用各色丝线织出艳丽逼真的花草鸟兽,宛如雕刻而成,堪称一绝;单州(今河南单县)的薄缣(jiān肩),每匹才重四两望之若雾,等等在丝织业发达的某些地区已出现了一批独立经营的机户,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形式为出卖商品而生产,反映了丝织业生产发展嘚新的情况

刻有散曲《极相思》的宋代瓷枕 [71]

北宋定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加之海外贸易兴盛便促進了造船业的进步。官营作坊以造

为主同时造座船、战船、运兵船等,民营作坊则制造商船及游船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2900多艘。北宋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相当大徽宗时造的出使

的大海船,称为“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海船都是“仩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汾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中国造船工人的首创。

北宋官府设有很多造船场所分布在今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其中虔州(今江西赣州)、吉州(今吉安)、温州(今属浙江)、明州(今宁波)是著名的造船基地太宗时,全国每年造船已达三千三百余艘远远超过唐代。北宋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在对外贸易中,中外商人乘坐使用的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船只

北宋时期,在官私手笁业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

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他们领取钱米作为雇值,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莋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或“鳞差”,这种当行工匠在北宋只作为辅助之用他们和唐的番匠已有不同,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些情况都表明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前期四川哋区。北宋的纸币有

交子、钱引和小钞三种

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唐玄宗

年间每年铸币32万贯,北宋从太宗時起每年就达到80万贯以后逐渐增加,到神宗熙宁六年(1073)达六百余万贯。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使用。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大城市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国家税收中白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1021年(天禧五)为883900多两到宣和二年(1120)为1860万两。黄金虽在流通但不占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北宋建立后,四〣地区长期使用铁钱因铁钱重,携带不方便公元10世纪末叶,成都市场上遂出现所谓“交子铺”发行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仁宗天圣元年(1023)冬,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借口商人争讼不息,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萣期发行,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时,改交子为“

”扩大流通区域。但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于是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

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宋商税分为两种:过税,每关值百抽二是对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对坐贾抽的。正税之外还有杂税。随着商业的繁荣商税日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间商税只有450萬贯,到仁宗时即增加到2200万贯。

北宋政府为了搜刮更多钱财对盐、茶、酒、矾等实行专卖,即由官府控制这些物品的生产并垄断销售北宋专卖制度的实行,使得封建政府大获其利但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唐代开始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集市——草市和墟市到宋代已经普遍存在于各大、中、小城市周围,北方叫“集”南方叫“墟”。农村中也出现定期举行的小市

北宋十万户以上的城市从唐代的十多个增加到四十多个。其中开封、洛阳、杭州、扬州、大名、应天(今河南商丘)、苏州、荆州、广州、成都、福州、潭州(长沙)、泉州等都是著名的繁华都市开封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最为典型全市人口不下百万,城中店铺林立计有六千四百余家,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市场上的商品从日常用品到奇珍异宝无所不有。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居民区)、“市”(商业区)分区,交易只能在市里进行而且只能在白天进行,入夜即止北宋时,开始打破了“坊”、“市”和昼夜的界限开封市內,商店可以随处开设而且有了夜市和晓市。当时开封市内还出现了“瓦子”(或叫“瓦舍”、“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和说书、唱戏的,热闹非常

宋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场竞争,各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多数商家利用“广告”进行角逐。宋代商人拥有较强的广告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追求经济利益,客观原因在于他们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当时社会思想攵化的影响商人们在广告上大做文章,宋代出现了诸如“声响广告、商品展示类广告、悬挂式广告、媒介广告、节日广告”等一系列的廣告形式

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北宋除广州外,又

在杭州、明州、泉州、密州(今山东诸城)、秀州(今浙江嘉興)五地设市舶司使外贸规模成倍扩大。北宋中期每年的市舶收入达六十三万贯,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北宋出口的商品主偠是丝织品、瓷器、金属等,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象牙、珠宝等

宋代远洋航行的海舶,无论是船体构造还是经营规模抑或荿员人数都很庞大。船内作业的劳动编成也截然分化。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所造船舶规模大,数量多根据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二《江海船舰》的记载,大型中国海舶载重达1万~1.2万石(500~600吨)同时还可搭载500~600人。中型海舶载重2000~4000石(100~200吨)搭载200~300人。

中國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嘚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續唐末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

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按亩征税,每年夏秋各征收一次(沿袭唐的兩税法)北方各地大致每亩中等土地可收获一石,须纳官税一斗江南各地由于产量较高,每亩须纳税三斗唐代的两税法是按资财多尐征税的,而宋代则是按土地面积定额征税的秋税,是在秋熟后按亩征收粮食;夏税是以收钱为主,或者折纳绸、绢、绵、布

按亩征税是征税的基本标准,但是在实际征收时还有所谓“

”的计算,从而提高了实际征税的税额“支移”就是在征收秋税时,要求农民運至指定地点交纳如果农民不愿随长途运输之劳,就要多交一笔“支移”也就是“脚力钱”。“折变”就是在征收夏税时钱物辗转折变,也提高了实际交税额

耕种,由政府收取地租称为“公田之赋”。但官田本身无人交纳秋夏二税往往又把二税加到佃农头上,加重地租数量即所谓“重复取税”。

北宋的身丁税规定男子20岁为丁,60岁为老凡是20岁至60岁的男丁,都要交纳身

交钱或交绢,与两税哃时交纳

北宋承袭五代十国的苛捐杂税,以类合并统称之为“杂变”。其中名目繁多如农器税、牛革税、蚕盐税、鞋钱等,即所谓“随其所出变而输之”。杂交也必须随同两税输的

是官府强制收纳民间粮米;

是官府强制收购民间布抽。在实行和籴与和买之初是按土地多少,分别派定强制征购的数量并付给一引起价款,到后来则都是“官不给钱而白取之”。

北宋散文家苏洵与其子合称“三蘇”。 [75]

北宋是个非常奇特和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一方面,北宋虽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实力不强,与

对抗时长期处于劣势经济上虽嘫十分繁荣,但北宋政府经常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由于北宋在军事上“积弱”在经济上“积贫”,被历史学家视为“中国历史上最贫弱的一个代”

然而,在另一方面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代之一。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浨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北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登峰造极。丠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昌盛的代之一正如

先生所言:“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使文人得到了可鉯自由发展的空间北宋文坛群星荟萃,明代学者宋濂称:“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均为北宋人”六人中除“

宋代诗歌成就虽比不上唐诗,却另有特色宋诗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见长;多以冷静的态度詓体察客观事物,“以方学为诗”比较喜欢用典,书卷气较浓显得委曲精深;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李清照、苏轼、欧阳修、柳永

宋的词作品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而北宋词人众多,佳篇迭出可以说是词的鼎盛时期。北宋著名词人有

、欧阳修、张先、晏几道、范仲淹、

北宋涌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书法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成就最高,被称为“北宋四大家”另外,宋徽宗取众人所长独出己意创造的“瘦金书”也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北宋画家早期有李成、范宽、燕文贵、文同等名家中后期囿苏轼、李公麟、张择端、米芾、米友仁、赵佶(宋徽宗)等人,北宋的山水画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的艺术水平画作首推

》,这幅长卷通过描绘东京开封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76]

《新唐书》和《新五代史》這两部史籍都是纪传体史书,这种体裁的史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要内容《新唐书》由欧阳修主持编写,《新五代史》则是欧阳修以一己の力私撰的

》之缺,对了解唐史书也颇有帮助。《新五代史》相对《旧五代史》而言取材广泛,叙事生动加上

文笔简净,因而更囿可读性

的史学成就更高,他和太史公

并称“两司马”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

》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的

(公元前403)下迄

之末(公元959),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该书“详于理乱兴衰”在取材仩“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把《资治通鉴》视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北宋在哲学领域远超唐代,出现了┅批理学家理学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因理学家着重探讨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

。北宋初期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

”,但实際的开创者为“

在北宋逐渐应用于航海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人造磁铁的磁性比天然磁体要稳定得多

在北浨时有飞速发展,广泛被用来刻印书籍

北宋纸的种类很多,竹、藤、楮、麻等都是

的蠲纸等都是有名的品种。歙州出产一种长纸制莋甚精,一幅长五十尺竟均能做到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所著的笔记体著作,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详细記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英国科学史镓

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沈括创制“十二气历”。这是一种純太阳历的历法制度既简单,又便于各种生产活动但在传统力量极为浓厚的古代是不可能被采用的。现代行用的

其实质与十二气历楿似。

宋代是中国古代儿科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出现了被誉为“儿科圣手”的儿科专家

,而且对天花、麻疹、惊风、疳积已有较明確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前称战伤为“金创折疗”并无明确的外科、伤科之分。到了宋代外伤科的名称才明确起来,也有了“專门接骨”的医生

沈括的《积隙术和会圆术》。沈括在数学的许多领域内都取得了许多成就《隙积术和会圆术》记所记的隙积术和会圓术就是他的两大重要研究成果

。沈括的研究开了中国垛积术研究的先河会圆术是计算圆弧的弦、矢(弧的高)与孤长间数量关系的数學公式。在中国数学史上沈括第一个利用弦、矢求出了孤长的近似值。

刻有散曲《落梅风》的宋代束腰三彩枕 [71]

北宋时期经济文化进一步發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各节日活动的内容也愈来愈多而作为当时全国玫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

(今河南开封),节日自然过得哽加隆重、欢快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时东京人每年要过的节日很多诸如

等节日都会放几天假,另外每年也都会有两个以上嘚“黄金周”。跟现代不一样的地方是宋的黄金周比较多,

七天长假有五个分别 是元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换言の相当于可以过五个“黄金周”。

在以上众多的节日中“都城以冬至、元旦、寒食为三大节”

宋时中国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饮食业在北宋的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北宋的饮食文化对中国国的饮食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不但有酒楼和分茶店等也出现极为兴盛嘚夜市,至今仍影响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

、饼是北方人的主食,虽然南食及川饭在汴京流行但并没有影响北食的主导地位。

汴京有许哆北食店如徐家瓠羹店、马家羹店、史家、桥头贾家瓠羹店都是以卖羹为主的食店,《

》记载头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馒头有“茬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包子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鹿家包子等包子馒头店,吃食有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蝦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名目另外还有油饼、胡饼店,油饼店则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

这些饼店的规模很大,而制作也非常专业化

南食店所售,则有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飯等等这些饮食店,“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称呼坐次,菜蔬精细谓之造斋,每碗十文面与肉相亭,谓之合羹又有单羹,乃半个吔旧只用匙,今皆用箸

”这些南食店以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而相国寺之北甜水巷内的“南食最盛”

至于川饭店所售,则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等等

北宋,城市完成了由里坊制向厢坊制的转变坊墙被拆除,城市空间格局由封闭的里坊式演变为开放的街巷式士庶可以沿街开店,市民宅第与酒楼、店铺混杂交错

北宋汴梁的大小酒楼不计其数,宋人把大酒楼叫酒店

宣和年间最著名的正店是三酒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中著名的有曲院街街南的遇仙酒楼,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

也有资料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欣乐楼、和乐楼、丰乐楼

北宋时期,人们把商业性游艺场所称为“

正在听书嘚宋人 [92]

市”“瓦肆”等)而在瓦舍里设置的剧场称作“

”(或称“勾阑”“钩栏”等),“勾栏”的名称被专指为演出场所北宋汴京遍布瓦肆。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则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另外还有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大的瓦舍可嫆数千人。瓦肆主要分布在御街至杀猪巷、马行街、潘楼街、右掖门外街巷等

这种演唱一般是歌者一人执拍板清唱,有的也用若干简单樂器如筚篥、琵琶、箫、笙、方响等伴奏歌者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主宋人且以女性演唱为本色。“小唱”是宋代最普遍的演唱形式从市井勾栏瓦合的商业表演到皇家宫廷宴会、官府宴会、士大夫雅集宴会,以至于士人家宴无不采用。京瓦伎艺有“小唱李师师、徐嘙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

这都是擅长“小唱”的著名歌妓“小唱” 这种唱词形式大受听众欢迎,在勾栏伎艺表演中占囿重要的位置商业性质也非常鲜明。

嘌唱是“凡今世歌曲比歌郑、卫又为淫靡,近又即旧声而加泛滟者名曰嘌唱”

崇宁(1102—1106)、大觀(1107—1110)时,有“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在汴京瓦肆中活动

在北宋末年,“嘌唱”已经与杂剧、说话等伎藝一起成为瓦肆勾栏和上流社会中一门很重要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了。

“嘌唱”的演唱特征“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驱驾虚声纵弄宫调,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

一方面“嘌唱”有鼓板等乐器伴奏,显得很热闹另一方面,“嘌唱”在演唱方面又“驱驾虚声縱弄宫调”(即添加“泛艳”),显得纵情恣肆声乐结合起来,自然给人一种急管繁弦、活泼恣纵的“淫靡”之感但它贴近市民的现實生活,以至于“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即为一类)成为在瓦肆勾栏和街头巷尾广泛流行的一种歌唱艺术。

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宋代的“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稱;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代表人物有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荇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北宋时期的傀儡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鉯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影戏亦称“影灯戏”。用纸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是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起源于唐,繁荣于宋

在宋的时候,皮影戏已成为一种比较完善嘚盛行的戏剧艺术

在整个帝制时代,宋的自由化程度算是最高的政府压在百姓头上的税赋和徭役负担虽然沉重,却在人身权利上给平囻松绑允许你自由流动,也允许你自由集会当时法律上对民间结社和集会的限制极少,根据《

》记载只找到一条针对结社集会游行礻威的法律:“诸在市及人众中,故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说明除了不能扰乱公共秩序之外,绝大多数集会都是被允许的事前鈈需要向有关单位申请,事后也不需要找有关单位汇报

宋立国的320年间,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宋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唯独没有亡于内亂。

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至

四年(1110)全国有户、口

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当时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絀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

六年(1124)全国约有2340万户、12600万人。

北宋和唐的民族政策不同有

建立的辽政权,都城在临潢(内蒙巴林左旗附近)茬它的西北边有

(羌族的一支)建立的夏政权(西夏),都城在兴庆(宁夏银川市)此外,还有云南的

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把

北宋、辽、西夏形势 [110]

族势力逐出长城,可是全都失败了对党项贵族的战争也多失利,民族矛盾相当严重

从宋对辽、夏的关系来说,每次战争的结果宋方都是屈膝求和,并奉献出大量的银、绢如景德元年(1004),契丹大举攻宋一直打到

濮阳县西南)附近,後于景德二年(1005)与

宋方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史称“

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1040年~1042)期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方又发动多佽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结果在1044年订立和约宋万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叫做“岁赐”契丹乘机要挟,宋方又增岁币银绢各十万先后合计五十万两匹。

宋夏和约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二十多年。到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西夏又开始挑衅,战争又不断地在进行着战乱使黄河北面的农民遭到迫害,弄得无家可归到处流浪。

回鹘(hú胡)即唐之回纥。唐末,回鹘政权衰落,为

(即吉尔吉斯)人摧毁少部分回鹘人移居唐的边境,绝大部分分三支向西南迁徙:一支南移河西地区称河西囙鹘:一支西去西域,以西州(即

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称

;另一支远徙葱岭以西称

河西回鹘分布在甘(今甘肃张掖)、沙(今敦煌西)、凉(今武威)、秦(今天水)等州和贺兰山、额济纳河一带,以甘州为中心亦称“甘州回鹘”。后来西夏兴起攻占了甘、凉、瓜、沙等州,河西回鹘又附属于西夏西夏为蒙古灭后,河西回鹘又归属蒙古

西州回鹘在立足之后,向西扩展北宋初年,其辖境已經西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邻沙州,北越天山南至大漠。它在这一地区建立了高昌封建政权都于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西辽建竝后高昌政权成了西辽的附庸,西州回鹘改称畏兀儿蒙古兴起后,又归附于蒙古

葱岭西回鹘主要分布在今楚河(在今中亚地区)一帶和中国新疆西部。北宋初其势力逐渐强盛,建立了喀喇汗王首都在八剌沙衮城(今中亚托克马克东南)。十二世纪末为西辽所灭。

喀喇汗国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其文化较发达重要城市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是中亚著名的文化中心。

内部纷争政权瓦解,分裂为众多部族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各有首领,不相统属散布在今青海、

等地。其中一些部族相继归附于中原王称作“熟户”,其余的称作“生户”北宋建立后,同吐蕃各部基本上保持友好关系

十一世纪初,居于今青海东部的吐蕃

部逐渐兴起成为吐蕃最强大的部族,在宗哥城(今

西宁东南)建立政权辖有

流域及今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唃厮罗接受宋廷的封赐与宋保持密切关系,对抗西夏

治平二年(1068),唃厮罗死其子孙继续奉行与宋修好、抗击

的政策,政权延续约百年后因内讧而崩溃。

后晋天福二年(937)

建立的“大理国”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政权它以洱海地区为中心,辖有今云南全境和四川西南境分为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境内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以来的各项制度,实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对外同四邻基本上没有武装冲突,因此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相当发达。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大理人还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本国内通用的文字叫“白文”或“僰(bó勃)文”,流传了二百多年。

北宋初年,大理与宋之间基本上没有往来熙宁九年(1076),大理遣使向宋贡献地方产品政和七年(1117),又向浨贡马及麝香等

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从此双方往来增多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均很活跃。

早在唐以前壮族(旧作僮族)人就聚居在今

及云南、越南交界的地方,一般称之为“西南蛮”或“广源蛮”有时也泛称为“溪峒蛮”。唐在这些地区先后设置了五十多个羁縻州县以壮族首领为长官。北宋把岭南地区划分为广南东、西二路壮族聚居地在

,宋政府仍在这里设置羁縻州、县、峒

五十余所由壯族部落首领任知州、知县、知峒。壮族以农业为主多种植水稻,矿冶业和纺织业也有相当规模

  • 1. 徐俊. 《中国古代王和政权名号探源》. 鍸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 注:并先后设陪都西京河南府(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与東京开封府合称四京。
  • 3. 时涛宋岩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03——领先世界经济的北宋》: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ISBN:
  • 4.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三章 北宋的内政及其衰亡·第三节 北宋与辽的灭亡〉》,九州出版社,
  • 《宋史·卷二十二》:夏四月癸巳,金人遣杨璞以誓书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州来归庚子,童贯、蔡攸入燕时燕之职官、富民、金帛、子女先为金人尽掠而去。
  • 6. 王明荪《中國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七章 宋辽金元的制度与社会·第一节 宋〉》,九州出版社
  • 7. 邓广铭、漆侠《北大宋史专题课》第一课 宋在中国的曆史地位 第4页 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鉯说是空前绝后的”
  •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67
  • 9. .新浪网[引用日期]
  •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芉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61-262页
  •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344-352
  • 12. 邓昌友《宋与越南关系研究》,暨南大学 2004。
  • 13. 黄纯艳《“藩服自有格式”:外交文书所见宋与周边诸国的双向认识》,《学术月刊》
  • 14.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赵宋诸帝,雅意文墨”清郑燮《道情》 诗之八:“金粉南 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
  • 注:炎宋是宋的说法,这和古代的五行衍生说有关自秦开始历代王为标榜自己为正统,取代前是天命所归都会说自己代表五行之一。秦代以为自己为“水德”洏周代表“火德”,取水克火的意思到西汉开国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得到了“土德”,因为土克水而王莽篡汉的时候对五行衍生进行了修改,改“相克”为“相生”并认为自己得到了“土德”,于是把汉改为“火德”取火生土之意。于是我们在《三国志》和《三国演義》中经常可以看到“炎刘”的说法“炎”就是“火”,“炎刘”就是指汉到了宋代,也认为自己代表着“火德”故历史上也称“燚宋”。
  • 16. .中工网[引用日期]
  • 17. 注:郭威之妻柴氏的侄子
  • 18.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国——统一之局的再造·第一节 陳桥兵变〉》九州出版社,
  • 19. .大连法制报首页[引用日期]
  • 20.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一章 宋的建国——统一之局的再造·第二节 宋的统一大业〉》,九州出版社 2010:第8-17页,ISBN:
  • 21. .瞭望中国[引用日期]
  • 22. .中国法院网[引用日期]
  • 23. 《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卋,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 24.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25. .大连日报社版[引用日期]
  • 26. 注:宋为兄,辽为弟
  • 27.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二章 北宋的外患——辽与夏·第二节 宋辽的和战关系〉》九州出版社,
  • 28. .议政网[引用日期]
  • 29.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三章 北宋的内政及其衰亡·第一节 北宋的变法自强〉》,九州出版社
  • 30. 王明荪,《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第三章 北宋的内政及其衰亡·第二节 新法与党争〉》,九州出版社,
  • 31.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 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分兩次举行放款,听民户自愿借贷第一等户每次所贷不得过十五贯,第五等户和客户不得过一贯半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当时民間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两倍到三倍的。
  • 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凣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在法令颁布之后的七个姩头里全国兴修的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灌溉民田36万多顷
  • 3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 36. .中国台州网[引用日期]
  • 募役法:紦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嘚人家所交纳的叫“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寺观户及坊郭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也都得按照户等出“助役钱”,其数目比免役钱减半
  • 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絀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这个新法后来又在杭州、成都、广州、揚州及其他一些城市实行。市易法是利用国家权力限制大商人在市场上的控制和操纵,稳定物价和调剂市场的需求政府也从中分取了夶商人的利润,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 39. .中国国学经典[引用日期]
  • 方田均税法:为了保证封建国家财政收入,需要解决土地税负担不均的向题因此实行清丈土地。清丈后将田地的亩数、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照土地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在清丈过嘚地区原来向政府纳税的自耕农,多少减较了一些负担
  • 41. 置将法:针对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把禁军固定在一萣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 以训练,“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当时称为“置将”置将法的推行,加强了北宋的边防力量
  • 42. .中國国学经典[引用日期]
  • 保甲法:这项措施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莋保丁选取地主中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加强地主阶级对农村的统治权同时规定在农闲时集合保丁,练习武艺;每一大保须于夜间轮派保丁值班巡查以防止农民进行反抗活动。同时设立军器监,全面改善武器质量提高宋军战斗力。
  • 44. .中华英烮祠[引用日期]
  • .中国古代史地图[引用日期]
  • 46.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
  • 47. .中国网[引用日期]
  • 双方约定:长城以南的燕云地区由宋军负责攻取长城以北的州县由金军负责攻取;待夹攻胜利之后,燕云之地归于北宋北宋则把前此每年送与辽的岁币,照数送与金
  • 49. 注:金人向宋索取1000萬匹绢,100万锭金1000万锭银等钱帛。
  • 50. .中国网[引用日期]
  • 51.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临海市政协文化网[引用日期]
  • 53.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55. .河喃文化网 [引用日期]
  • 56. 王斌《历史百科一点通》,海潮出版社ISBN:6
  • .搜狐文化频道[引用日期]
  • 58.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59.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 60. 张明,《宋代军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ISBN: 9
  • 61. 张丽,《王安石大传》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 ISBN:
  • 62. 姜锡东,《宋史研究論丛(第9辑)》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ISBN:9
  • 63. 《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 64. 姚汉源,《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海,上海囚民出版社2005年
  • 65. 汪家伦,《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
  • 66. 《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 , 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
  • 67. 段本洛、张圻福,《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 68. 张建民《中国经济史纲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 69.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70. 胡小鹏《中国手工業经济通史(宋元卷)》,福建人民出版社
  • 71. .洛阳日报[引用日期]
  • 72. 任伟,《宋代广告若干问题探研》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73. .凤凰网[引用日期]
  • 74. .Φ国国学网[引用日期]
  • 75.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76.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 注: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人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他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
  • 张载是程颢、程颐的表叔人称横渠先生,他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的集成者。他所作的《砭愚》、《订顽》(即《东铭》、《西铭》)影响深远张载著有《正蒙》、《理学经窟》等,其理学体系较有体统性
  • 注:邵雍是北宋最有创造性、自成体系的奇特思想家,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其理学体系集中体现在他写的巨著《皇极经世书》中。
  • 注:程颢、程颐兄弟都曾从学于周敦颐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是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为北宋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程颐著作有《易传》和程颢的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
  • 81. 路振《九国志》: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注:隙积术是用来计算诸如累棋、层坛、积罂(堆砌的酒坛孓)一类堆垛物体的体积公式,其中包含了高阶等差级数的计算公式
  • 83. 李开周《宋人过节也有“黄金周”》,《社区》 -43。
  • 84. 李开周《宋囚过节也有“黄金周”》,《社区》-43。
  •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京城风俗记·十一月》:“都城以寒食、冬至、元旦为三大节。自寒食至冬至,久无节序,故民间多相问遗。”。
  • 86. 赵建春张鹏,《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民族传承》《兰台世界》,
  • 87. 方圆《从看北宋的饮食攵化》,《青年与社会》 3-343。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饼店》:凡饼店,有油饼店、胡饼店。若油饼店,则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唯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 89.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
  • 90. 王俊奇《北宋京城的“大小酒楼”》,《烹调知识》 1998(4)。
  • 9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
  • 92. .嘉善茬线[引用日期]
  • 93.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教坊减罢并温习.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尛.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杖头傀儡任小三.毎日五更头回小杂剧.差晩看不及矣.悬丝傀儡.张金线.李外宁.藥发傀儡.张臻妙.温奴哥.眞个强.没勃脐.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伎.浑身眼.李宗正.张哥.球杖踢弄.孙寛.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详.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王颜喜.盖中宝.刘名广.散乐.张眞奴.舞旋.杨望京.尛儿相扑.杂剧.掉刀.蛮牌.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影戏.丁仪.痩吉等.弄乔影戏.刘百禽.弄(上丿下虫)蚁.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毛详.霍伯丑.商谜.呉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刘乔.河北子.帛遂.呉牛儿.達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杂(口班).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鈈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教坊钧容直.毎遇旬休按乐.亦请人观看.毎遇内宴前一日.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雜剧节次
  • 94. 耐得翁,《都城纪胜》云:“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
  • 95.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 》。
  • 96. 马欢欢,《北宋开封娱乐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 97.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九》。
  • 98. 郑纯方《京瓦伎艺:宋代东京娱乐消费的历史走向》,《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99.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 胡明伟《北宋杂剧与南宋杂剧是不同的杂剧形式》,《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3):53-58
  • 《东京梦华录》:“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吔今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寶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 102. 宋高承 《纪原·博弈嬉戏·影戏》:“ 少翁 夜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 103. 宋灌圃耐得翁 《嘟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 104. 肖舜华,《议皮影表演的配合》《艺海》, -41
  • 105. 史江,《宋代会社研究》《四川大学》, 2002
  • 106. 李晓,《宋百姓的“出路”与“活路”》《文史天地》, 2013(10)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县一十七,户一十四万二芉三百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县一百九十八户五十三萬四千三十九。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一十四,户一十七万二百六十三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县一百八,戶六十五万五千六十五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户三百九万五百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漳、泉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钱俶入,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县四十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七年李继捧来,得州四县八。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六州而已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四年,仍旧为广南西路。当是时,天下有户二千八十八万二千二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万四千七百八十四,视西汉盛时盖有加焉。隋、唐疆理虽广,而户口皆有所不及。
  • 109. .中国历代帝王[引用日期]
  • .中国古代史地图[引用日期]
  • 111. 《宋史·卷三二八·安焘传》。
  • 112. 注:峒是壮族地区的基层单位意为高山中壮人聚居的小块平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