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和佛教的区别印度佛教的区别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最大区别——嘎玛仁波切系列故事
&&问: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最大区别?
嘎玛仁波切:这句话我回答过几万次了。
正常来讲,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应该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现在的区别是什么呢,显密有区别。
为什么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应该是没有区别的呢?
汉传佛教在2000年前从印度传入中国,藏传佛教在1400年前开始从印度传入藏区,两个传过来的宗教是一样的,那时候是没有区别的。包括密宗,那时候密宗在汉传佛教里面大藏经都存在,现在日本人修的密法叫唐密,唐朝以前我们中国内地都有密法,有密宗的。唐朝以后,慢慢实修的越来越少了,所以讲理论多了,实践少了,就变得只有显宗,所以现在来看,修密的,除了你们山西五台山,内蒙古,辽宁这一带多一点,其它地方几乎没有了。以藏传佛教为主才修密,汉传佛教几乎不修密。但是还保留了一些密法的部分,有些人持大悲咒啊,念楞严经,持咒。这些都是密法。
所谓密是什么呢?是佛陀的真言,它像一个密码一样,不需要翻译成中文,不需要翻译成别的文字,就像我们的密码,你不需要解释1234是什么,你只要念,就会打开你跟佛沟通,这叫真言、咒语,这个才叫密法。
现在汉传佛教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汉传佛教现在以显宗为主了。
显是什么意思呢?除了小乘的思想以外呢,大乘佛教的以利众生这种思想为主的一个传承,而没有像密法那样,把自己修炼即身成佛的修行的方法不存在,简单来讲就是讲佛教的理论,不讲怎么去实修。
你会发现汉传佛教没有次第,没有讲你入门该怎么修,当你学到什么时间该怎么修,当你修行到某个层次你应该怎么修,没有。因为它只有理论,只会告诉你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理论,佛教的传统,然后接下来会告诉你去念经,念经以外就是供佛,就是这样,所以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方法。
那么藏传佛教它的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
藏区离印度只有一山之隔,在历史上很多印度高僧,跨越喜马拉雅山到藏区,特别是12世纪到13世纪伊斯兰教开始入侵印度以后,很多高僧大德跨越喜马拉雅山以后,把印度所有佛教上的制度完整带到藏区来了,所以藏传佛教它的特色是它从小乘开始,小乘的基础到大乘,就是你们现在讲的汉传佛教的显宗,今后进入实修的密法,就像小学、中学、大学,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上来,所以你的课程永远像大学一样,你进来之前,就把你的课程全部排完了。
所以你看在藏区当喇嘛,必须五六岁七八岁进去,先学五到六年佛教小学基础,才开始进入佛学院,佛学院最少读15年到25年,25年就大概能拿到佛学博士学位。所以他们制度在学的过程当中,制度是非常完整的,而且教育制度很严谨,包括里面佛教的逻辑,甚至很多其它的学科,比如建筑、美术、天文、星算、逻辑、医学什么都讲,所以你可以看到藏传佛教中拿到一个佛学博士的人都是全才。所以他到世界各地传教的时候,几乎都能够应付了任何遇到不同其它的教派也好,其它民族的风土人情,都能够一一应付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教育制度是非常完整的,跟我们在内地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旗鼓相当。而读书没有用,在我们藏传佛教读完书以后,你怎么去消化所学过的东西,还要三年三个月闭关的实修时间,从那儿出来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喇嘛,不一定能够叫什么法师之类的,所以你还不能传教,你能传教,你能够讲经说法以外,你的人格各方面都要被承认的时候,才能做一个公开的法师,在藏传佛教可以看到不同的喇嘛,一般都是不收徒弟的,没有人收徒弟。
也不太可能像汉传佛教那样,你什么时候想出家,你就可以出家,在庙里面待两三年、五六年你可以当主持,这在藏区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足够的佛教的培训、经验,实修的经验你不够,所以现在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教育方面的根深蒂固的差别,还有实修的差别,我觉得挺大。
因为汉传佛教我们很多人读佛学院也就两三年到四年,在藏区来讲读了四年佛学院出来当法师是不可思议的,你对佛法的了解不够重,而且实践与经验不够。当然这并不是批评他们,可能是环境造就他们这样的。你看特别是明清的时候,皇家都来学藏传佛教。因为汉传佛教几乎都是给信徒诵经,要不就是到庙里打七等。
历代皇家贵族对寺庙太好了,所以很多犯法的都躲到寺庙里来。
所以,你看你们内地的寺庙这样讲:“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庙里面去是在藏传佛教里面,庙寺精神信仰的中心,任何时候,人不管有需要没有需要,那里是至高无上的,洗涤自己心灵的地方,它跟我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也不可能是只有犯罪,或者是像生意失败了,感情受到创伤了才来寺庙的。
&就像现在,如果你们中间有人出家了,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失恋了,是不是生意做失败了,是不是有挫折,有打击了,可能出家了。在藏区听说哪家孩子出家了,第一个每个人想到的是出家的一定是他们家里最优秀的小孩,这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我觉得最大的差别是汉传佛教讲的理论讲得太多,实修得比较少,因为时间可能也不太够。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很多庙,变成了政府作为旅游接待的地方,变成跟旅游结合的寺庙,法师个个都是导游,都是接待员,跟开一个酒店没有多大差别,所以在里面很难有实修,这是我好几次跟五台山、九华山跟很多法师在一起,我们聊天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
目前最大的差别可能是教育跟实修方面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不吃肉这个问题呢?
要知道,我们平常看到藏传佛教跟汉传佛教比较多,汉传佛教包括我们内地的人,都习惯性把吃肉当成好像是喇嘛的专利了,喇嘛是吃肉的,和尚吃素的,那是你们搞错的。
所有佛教的出家人本来都是吃荤的。
因为佛陀时代,所有的出家人是要饭的,他是乞丐,走里拿得钵就是要饭的东西。包括在东南亚,你到泰国、缅甸、斯里兰卡,所有国家我都生活过,所有的出家人全部都是吃肉的,我们藏传佛教可能吃牛肉,羊肉比较大型的动物,远离三净肉。他们可能连鱼肉,虾肉,鸡肉都吃。但是这不代表就是说,佛教徒这是正当的,但是早期佛陀时代都是出来要饭的,你要人家门口,人家给你什么,给你的是剩饭,剩菜你都得必须吃,所以从那儿以后出家人就没有选择食物的权利。所以早期全世界的出家人,没有吃素这样的制度。
但是有些吃素的概念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
是从密法里面的外密产生出来的。
比如,修观音法门的时候,比如初十,十五这些时候,就有明文规定,修药师法,修观音法门这些外密的时候,你一定要身体跟波罗门一样,意思你要把衣服洗得很干净,身体洗得干干净净,嘴不能有任何臭味,不能有臭味就不能用葱姜蒜,酒肉之类的东西,更需要素食,在修某些特殊的法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个制度延续到中国以后,在梁武帝的时候,梁武帝特别对佛教虔诚,他认为很多出家人可以有皇亲贵族,人民来供养,不需要来再要饭,不要再要饭的时候我们直接供养你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你们准备素食,加上他的妈妈刚往生,所以很多出家人到皇宫里面修法,看到出家人吃肉,他觉得难过,所以觉得不应该这样,他就禁止中国和尚吃肉,所以这个戒律不是佛陀规定,是梁武帝给你们汉族和尚立下的一个规定,清规戒律,从那以后和尚几乎就是吃素的。
不过现在全世界素食也越来越方便了,素食主义者也越来越多了,佛教这些法师们,被受供养的机会越来越大了,慢慢地很多地方也在学着你们吃素。
在藏区,我们寺庙不提供荤菜,都是吃素的。去外面老百姓家里,老百姓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庙里面就吃素的,这不是藏区,包括所有宗教国家,就除了汉传佛教这些和尚,日本的少部分和尚跟韩国和尚吃素以外,都是吃荤食的比较多。
已投稿到:& 藏传佛教: 从西藏到温哥华
藏传佛教: 从西藏到温哥华
发布时间:
《加西周末》日第264期
作者:Alice Zhao
日至23日,达赖喇嘛造访温哥华,连续三天举办演讲、活动,与中学师生、商界、学术界等各界人士会面、交流,更是在23日当天,于UBC的雷鸟会场举办大型佛法传授活动,约有7000余听众到场。
由于政治、宗教等多方面原因,达赖喇嘛可以算得上是当今藏传佛教中最出名的人物,许多即使是对藏传佛教全然不了解的人,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达赖喇嘛也许就是藏传佛教的代表,是藏人的精神和宗教领袖。不过,《加西周末》记者发现,在三天的活动现场外,均有身着藏传佛教僧袍的示威者,抗议达赖的宗教迫害。
藏传佛教与其他佛教有什么不同?藏传佛教中的各种称谓究竟代表什么?为何会有藏传佛教徒反对达赖?本地又有哪些藏传佛教寺庙和活动中心?本期《加西周末》就来深入浅出谈一谈藏传佛教的方方面。
原始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及灌顶
原始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顾名思义,就是佛教的祖师释迦牟尼最早讲述的佛法。原始佛教讲求个人的修行,即重在度己。“小乘”在古印度梵语中有“小车”的意思,借喻此类佛教的“车”太小,只能带自己一个人得道成佛,脱离苦海。但由于这一比喻带有贬低原始佛教的意味,而近代佛教徒不断倡导求同存异,加强尊重和交流,因此这一称谓已被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代替。南传上座部佛教现在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
大乘佛教在原始佛教的基础上发展,逐渐演变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主要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地传播。“大乘”在古梵语中的意思为“大车”,也有能搭载许多人的意思。与原始佛教的最大不同之一在于,大乘佛教加入了菩萨渡化众生的理念,佛教徒不仅要自我修行,更要帮助他人,即重在度人。现在中国大陆所传承的佛教大都为大乘佛教。其实,小乘、大乘,乃是一种比喻。它们的区别仅是所依据经论以及修持方法与重点有异,根本教义并无不同。
佛教传入藏地,距离佛陀灭度大约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说,藏传佛教开始传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因此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当大乘密教越过了喜玛拉雅山传到了西藏之后,大量地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例如苯教),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传佛教。由于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一千一百年一直到一千六百年这期间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在内容和形式上跟现在的汉地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都有较大的区别。
藏传佛教因为有许多不公开的秘密传授方式,也被称为密宗。密宗的特点在于,其教法要传授给有根基的人,不轻易对外传授。此外,密宗有复杂的宗教仪式,包括供坛、咒语、灌顶等。
灌顶即有授权的意思,是藏传佛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宗教仪式。藏传佛教认为,接受灌顶能够唤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别能量,让弟子与上师之间建立起一种沟通,启发弟子内在的潜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圆满成就。一般来说,灌顶需要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藏传佛教上师,先为受灌顶者讲述教法的起源,并一一讲解灌顶的内容。讲解完灌顶的内容后,受灌顶者需要跟随上师诵读咒语。在23日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灌顶法会中,达赖喇嘛以藏语讲解灌顶内容,并由英文翻译作解。而在诵读咒语阶段,达赖依旧以藏语领读,全场跟随其的发音,一句一句进行模仿。念诵咒语之后,上师通常要将米洒在受灌顶者的头顶,代表咒语通过头顶进入其心中。而在23日当天,由于现场人数众多,不可能一一进行,因此达赖仅向面前的空中洒米来完成灌顶仪式。
藏传佛教主要在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西藏、蒙古等地传播,上世纪50年代起,随着西藏僧人的出走,开始在西方国家传播。其东方宗教哲学的神秘性和灵活性,迎合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嬉皮文化,成为藏传佛教在西方国家流行的原因之一。
达赖喇嘛造访温市 七千余人活动声势浩大
10月23日,达赖喇嘛在UBC雷鸟会场举行了佛法传授活动。当天清晨大雨如注,进出UBC的几条要道拥堵不堪,无论人们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前往会场,达赖喇嘛的影响力都由此可见一斑。
23日的演讲活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原定的主题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灌顶,下半场为相关的经文讲解。但在实际演讲中,达赖喇嘛将灌顶和经文讲解留至下午半场,在上半场的时间内主要阐述原始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异同。在演讲中,达赖喇嘛反复强调,虽然佛教有诸多分支、派别,但究其根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因此都是同一根源,各教派和佛教徒应该求同存异,在认识到“同一根源”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宗教信仰的自由和谐。
近些年来,藏传佛教大有成为流行文化的趋势,许多藏传佛教上师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在中国国内,包括王菲、李连杰、陈坤在内的许多演员、明星也都曾透露自己信奉藏传佛教或皈依某位藏传佛教上师。在一些人看来,西藏、藏传佛教仿佛成了另一种“高大上”的文化象征。而与此同时,藏传佛教的流行导致鱼龙混杂,不少人也将这种对藏传佛教趋之若鹜的现象看做一种盲目的“追星”。这种盲目,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藏传佛教自身教义和传教方式的特点导致其普及程度不够广泛所形成的神秘感所造成的。达赖喇嘛在当天的演讲中也提到,有一些西藏僧人在中国内地招纳学生,自称传播佛法,实际上感兴趣的是钱和女性。因此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人,在寻找老师时需要擦亮眼睛,看清对方是否具备当老师的资质,不要因为盲目而上当受骗。
《加西周末》记者在演讲现场注意到,前来听讲的西人、藏人及华裔模样听众的数量几乎不相上下,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印裔听众。温哥华本地藏族群体的数量,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在演讲中,尤其是讲解和诵读经文时,达赖喇嘛以藏语表述,配以英文翻译。当他询问现场有多少人可听懂藏语时,看台上大量听众举手示意。活动当天,许多藏族人身着传统服饰,拖家带口前来听讲。在正对演讲台的空地上,《加西周末》记者发现,不时有人全身伏地,向着达赖的方向行大礼拜。
现场横幅标语 抗议宗教压迫
当然,作为一个极具争议的政治、宗教人物,达赖所到之处总少不了抗议声。此次达赖喇嘛在温哥华停留三日。除23日的公共演讲及活动外,21日上午,达赖喇嘛前往约翰奥利弗中学,与师生展开对话,下午则于温哥华会展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举办心灵峰会(Heart-Mind Summit),与商界、教育界、学术界等各界人士交流。22日上午,达赖喇嘛在UBC Chan Centre举办小型演讲。华人示威者仅在第一天前往活动现场示威抗议,而其余两天均未出现。《加西周末》记者注意到,有一个名为International Shugden Community(ISC,国际雄登协会)的组织,三天活动期间均在会场外拉开横幅、举着标语、诵唱示威口号,称达赖喇嘛是骗子,要求达赖停止撒谎,给予宗教自由。23日活动当天,更是冒着大雨支起帐篷,早早站在会场外抗议示威。达赖喇嘛的支持者则在会场外另一侧拉开声援达赖的横幅。《加西周末》记者观察发现,达赖喇嘛的支持者明显以藏族面孔居多,而抗议者的队伍中,多为身着便装或僧袍的西人。
国际雄登协会是什么组织?为何如此积极抗议达赖喇嘛?ISC的发言人Darren Prout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国际雄登协会所支持的“多杰雄登信仰”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中的一个分支,而多杰雄登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但是1996年,达赖喇嘛公开宣布“多杰雄登信仰”对信徒有害,禁止自己的信徒继续信奉多杰雄登,并禁止其信奉者参加格鲁派的法会。由于达赖喇嘛在宗教事务中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其一言既出,令“多杰雄登信仰”及其信徒四处遭受打压。Darren Prout表示,达赖喇嘛四处宣称宗教自由,但实际做法却背道而驰,因此多年来,“国际雄登协会”一直在示威,要求宗教信仰自由,此次Darren Prout更是从多伦多赶来温哥华,参与组织抗议活动。现场另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白人抗议者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达赖喇嘛过于卷入政治,利用其在政治界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向多杰雄登信仰者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改信其他教派。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会心生疑问:同是藏传佛教,为何达赖喇嘛会对“多杰雄登信仰”发布禁令?
在23日的活动现场外,有不少西人、印度裔和亚裔听众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不知道抗议者为何对达赖不满。藏传佛教早已在世界范围内以一种神秘的姿态流行起来,但是对于藏传佛教,大多数普通民众还是有诸多不理解、看不懂。藏传佛教里有哪些主要分支?喇嘛、活佛、仁波切这些称谓究竟有什么区别?而达赖喇嘛又是否是整个藏传佛教的最高精神领袖呢?
藏传佛教四大派别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藏地流行的原始宗教叫做苯教。
公元7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喜马拉雅山区,但是不断受到苯教支持者的反对。到了公元9世纪中期,信奉苯教的西藏贵族发动政变,杀害了当时的藏王,拥戴其兄长郎达玛上台。郎达玛继位后,发动灭佛运动,大量摧毁寺庙、焚烧佛经、杀害僧侣或迫使其还俗。直到公元10世纪末期,西藏佛教才得以渐渐复苏。复苏后的藏传佛教,逐渐演变形成了多个派别,其中最主要的四大派别分别是: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
这四大派别也因其服饰或建筑的颜色特点而被俗称为:红教、白教、花教和黄教。这四大派别虽各有特色,但在很多情况下也互通有无,许多藏传佛教上师通常兼修多个派别的教法,因此并不能完全划清,下文就来简要介绍一下四大派别的来源及重要代表人物。
宁玛派 Nyingma
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老”,该派系是藏传佛教各派别中历史最久的一支,在公元8世纪时就开始流传,以莲华生大师为始祖。宁玛派的僧人穿戴的僧帽和僧袍皆为红色,因此俗称“红教”。
中国四川省色达县的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宁玛派在中国境内最大的佛学院,甚至曾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除了四千多名常住的藏族僧人外,还有汉族僧人和中西方学者百余人。
宁玛派的著名寺庙包括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陀、竹庆等寺。
宁玛派在当代有许多著名的大师,其中包括不丹的国宝顶果钦哲仁波切。顶果仁波切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之一,他的主要弟子包括最先在西方国家创办藏传佛教中心的邱阳创巴仁波切,以及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藏传佛教上师之一,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顶果仁波切也是现今达赖喇嘛的上师之一。
噶举派 Kagyupa
噶举在藏语中有“口传”的意思,表示这个派系的教法传统是口耳相传。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有白色条纹,因此俗称“白教”。噶举派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的印度,而西藏噶举派的第一位导师则是曾到印度学习的马尔巴大师,其弟子密勒日巴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传佛教导师。
噶举派最为西方文化界、宗教界所熟悉,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人物,恐怕要属邱阳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邱阳创巴仁波切出生于西藏,同时学习噶举派和宁玛派的教法,20多岁时出走印度,并于上世纪60年代前往英国牛津大学读书,与另一位藏传佛教上师在苏格兰创办了西方第一所藏传佛教修行中心。之后,他赴美国、加拿大等地传法,组织修建多所修行中心。围绕邱阳创巴仁波切的争议在于,他有许多超出常人想象的疯狂举措。例如,他曾因酒后驾车出车祸,导致半身麻痹,留下终身后遗症;他与自己的英国女弟子戴安娜?派碧斯结婚,而后者当时刚满16岁;他于1987年在加拿大Nova Scotia省去世,享年48岁,许多人认为,是过度抽烟和饮酒导致其健康状况迅速衰退。但也有许多人认为,邱阳创巴仁波切的出格行为,是在向世人揭示,身着僧袍、清贫谦卑的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教徒,他的怪异举止,正是为了故意打破人们对佛教徒的常规印象。无论孰是孰非,邱阳创巴仁波切的出格之举,为当时西方社会的嬉皮文化所崇尚,在他传法期间,藏传佛教风靡西方社会。
此外,噶举派是西藏历史上最早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派别,最早的转世活佛即噶玛噶举派的噶玛巴,汉语中称为“大宝法王”。 当今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于1985年出生在西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八零后年轻上师。
萨迦派 Saskya
萨迦在藏语中有“灰白土”的意思,因为该派系在藏地的创始之处泥土为灰白色而得名。萨迦派的寺庙围墙及装饰通常有红白黑三色条纹,代表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智慧、慈悲和力量,因此也被称为“花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八思巴在元朝时期,借助元朝忽必烈政府的力量,在西藏建立起一个隶属于元朝的政教合一的自治政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也称为萨迦王朝。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镇的萨迦派主寺萨迦寺,是萨迦派、萨迦王朝的中心,在萨迦派信徒乃至整个藏族信徒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它又是一座具有浓郁宗教文化氛围的藏传佛教寺院,因库藏的珍贵文物繁多,被誉为“第二敦煌”,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简称宗萨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是当代萨迦派最著名的上师之一,在中国国内和西方国家都拥有许多追随者,著名演员李连杰是他的弟子,并曾为仁波切的中文书籍撰写序言。宗萨仁波切出生于不丹,兼修宁玛、噶举和萨迦等多个藏传佛教派系,他在北美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佛学中心,其中,位于BC省Squamish市附近的海天修行中心(Sea to Sky Retreat Centre),是他在北美唯一的修行中心。中国知名杂志《南方人物周刊》曾刊登一篇有关宗萨仁波切的万字专访,并将他称为“最具现代气息的佛教导师”。宗萨仁波切以不按常理出牌而闻名,例如,出入赌场,将赢来的钱送给陌生人;公开表示自己是足球迷,拍摄与足球有关的电影;戴着假发、穿着胸罩走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以此打破人们对宗教领袖的固有概念。与一些广纳弟子的佛教老师不同,宗萨仁波切常常在其讲课中鼓励人们接受和体验世俗生活。宗萨仁波切的一位资深弟子告诉《加西周末》记者,曾有一位华人女弟子辞去工作,跑遍世界各地追随仁波切,恳求仁波切允许她出家,但是仁波切一再告诉她:回去工作、生活、交男友。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颇具“现代气息”的离经叛道,使得宗萨仁波切更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
格鲁派 Gelugpa
格鲁派由宗喀巴大师于十四世纪的中国明朝时期创立,是藏传佛教四大派别中出现最晚,但也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一派。由于僧人戴黄色的帽子,因此也被称为“黄教”。“格鲁”在藏文中有“善规”的意思,该教派有十分严格健全的学习制度和学位系统。格鲁派的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能干预世俗事务,也不能娶妻。
由于出现的时间最晚,格鲁派几乎吸取了之前其他藏传佛教派系的各种教法,并创立了辩论、考试、学位等制度。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曾在萨迦派的寺院学习,因此可以说,格鲁派吸取了其他各个派系的教法。宗喀巴大师离世后,他的大弟子达赖和班禅分别管理藏区事务,在藏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于18世纪之后隶属中国清朝。
格鲁派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正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流亡印度、此次造访温哥华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举世闻名的扎什伦布寺即属格鲁派,其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格鲁派的“四大寺”。
教派无分别运动 难以消除的争议
藏传佛教的多个派别,虽然都遵循佛陀的教法,但是由于发源历史、教导方式、所属地区的政治势力等原因,在历史上曾经常相互攻击。十九世纪,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西藏地区团结一致、反抗外力的声浪逐渐高涨,僧侣也开始倡导各教派之间求同存异、平等共处。在当时一位兼修萨迦派和宁玛派的上师,第一世蒋扬钦哲仁波切的领导下,藏传佛教展开了“无分别运动”,藏语称为“利美运动”(Rime)。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的许多上师都参与了这项运动。目前的利美运动主要领导者为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当今的达赖喇嘛,即第十四世达赖,也是利美运动的推动者之一。
然而,利美运动也遭遇了一部分反对力量。在格鲁派中,有一个信奉“多杰雄登”的派系,其派别中的部分人士反对利美运动,认为其他派系的教法会毁坏格鲁派的纯净传统。这也正是在达赖喇嘛造访温哥华期间,组织抗议活动的派系。
据历史记载,多杰雄登是格鲁派一位重要上师札巴坚赞死后化身的神明。在历史上,札巴坚赞与第五世达赖喇嘛同一时期,是当时格鲁派的重要上师。当时西藏的宗教和政治局面动荡,五世达赖喇嘛亲近宁玛派,引起了一些格鲁派守旧者的不满。为了保护五世达赖的地位,其追随者最终逼迫领导力和影响力均可与达赖抗衡的札巴坚赞吞哈达自尽。札巴坚赞死后的化身多杰雄登被许多格鲁派信徒供奉。但是包括五世达赖在内的格鲁派、萨迦派等多个派系的大师曾公开表示,多杰雄登是鼓励暴力的邪魔,会对反对其教法的人加以惩罚,因此反对多杰雄登信仰。
1996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公开表示,格鲁派教徒不应再信奉多杰雄登,而信奉该教派的成员,也不能参加格鲁派的法会。
这一公开声明引起了多杰雄登信徒的极大不满。“国际雄登协会”的发言人Darren Prout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达赖喇嘛原本信奉多杰雄登,但是在1996年之后,达赖表示自己或教徒信奉多杰雄登都会对他的生命和佛教事业带来不利影响,并发布禁止教徒继续信奉多杰雄登的声明,导致该教派信徒处处受打压。在他看来,达赖喇嘛对格鲁派内部教徒的不宽容,实在有违其倡导的“宗教自由”、“信仰自由”。
但是,也有许多藏传佛教人士认为这一争议源于双方误解。
列治文市噶举派僧人Tenzin Yonten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根据他的理解,达赖喇嘛的确曾信奉多杰雄登,但是他后来发现这一信仰对其修行不利,因此建议弟子不要继续信奉。“但是达赖喇嘛并没有禁止大家信奉这一教派,只是表明他的立场,允许其他人自由选择,”Tenzin说,“而且,达赖喇嘛也没有禁止多杰雄登信徒参加格鲁派法会,而是建议他们为了自身的信仰和誓言,不要参加其他教派的法会。”
Tenzin告诉记者,多杰雄登信仰倡导信徒保持格鲁派的教法纯净,但是当今各大教派早已互相借鉴教法。从宗教角度来看,多杰雄登信徒既然已经已经立下了追随上师、保持教法纯净的誓言,如果再去参加别的法会,就会违背自己的誓言,甚至受到惩罚,对其自身修行不利。Tenzin认为,这一争议源于误解,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BC沿海 藏传佛教中心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僧人出走西藏、流亡印度之后,不少年轻的僧侣前往英美等国家留学,并逐渐将藏传佛教带入西方社会。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藏传佛教修心中心和寺庙,有不少著名的藏传佛教上师长期定居。
BC省,尤其温哥华,是一个与藏传佛教十分有缘的地方,四大教派在大温地区都有修行中心。其中位于温哥华Heather St和West 17 Ave附近的香巴拉修行中心(Shambhala Meditation Centre),是一所兼具宁玛派和噶举派传承的藏传佛教修行中心,成立于1973年。其创始人是最早在西方国家修建藏传佛教中心的噶举派代表人物邱阳创巴仁波切。香巴拉中心定期举办禅修讲座,每周都有不同程度的禅修静坐练习课,课程均以英文教授,参与者大多为西人。香巴拉中心的会员调查数据显示,前来参加禅修的学员有半数年纪在50岁以上,其次在30-40岁之间。香巴拉修行中心在全世界各地设有许多分支。
位于列治文5号路上的创古寺(Thrangu Monastery),竣工于2010年,是一间噶举派寺院,主要赞助人为李兆基和刘惠娟夫妇。寺庙的风格源自印度佛教古寺那烂陀寺,并以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进行设计建造。创古寺的秘书Tenzin Yonten告诉《加西周末》记者,噶举派的重要上师创古仁波切在2003年就派遣喇嘛贝玛来到温哥华,成立佛学中心。创古寺建成后,除了几位常驻寺庙的喇嘛外,另有大约8-10位来自尼泊尔的噶举派僧侣通过签证来到温哥华,在创古寺分管各项日常工作,为期两年。两年期满后,再由另一批僧侣前来接管,而Tenzin正是第二批来到创古寺的僧侣之一。他告诉记者,在加拿大的生活与在尼泊尔的生活十分不同。在尼泊尔,僧人们住在寺庙中,平时接触的人也大多是僧人或教徒,生活内容较为单一。而在列治文创古寺,由于担任寺庙秘书一职,他需要与许多人交流接触,生活十分忙碌,但也有不同的乐趣。
黄教格鲁派在温哥华也有修行中心及寺庙,例如位于Granville St和Angus Dr附近的参智寺(Tsengdok Monastery),成立于2007年,其寺庙住持参智仁波切出生于西藏,曾在西藏、印度等多个国家地区学习和传法,并最终定居温哥华。参智仁波切拥有格鲁派的格西学位,相当于佛教的哲学博士学位。
在藏传佛教中,也曾出现过不少女性上师。萨迦派著名的女性上师之一杰尊库修仁波切(全称杰尊库修企美禄顶仁波切,Jetsun Kusho Chimey Luding),目前居住在列治文,被许多佛教弟子看作是一位曾在艰苦环境下修行,对自己和弟子都要求极为严格的女性上师。杰尊库修仁波切是目前少数有高深修持的藏传佛教女上师,自幼学习佛法,在前往印度学习的时候,遇到了萨迦法王禄顶色库修,两人结婚生子,并于1971年移居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于1973年抵达温哥华的列治文地区。当时的列治文尚未开发,杰尊库修仁波切白天在编织厂工作,并兼顾家务、照顾孩子,由于时间有限,她没有出来指导弟子。直到在萨迦法王和其他弟子的要求下,杰尊库修仁波切才在列治文Bridgeport Rd附近建立了萨迦派的中心:萨迦图殿哲钦寺(Sakya Thubten Tsechen Ling)。中心建于一间民宅中,内部布置成藏传佛教道场,用于日常教学、诵经和灌顶等仪式。由于杰尊库修仁波切的低调,并未公开宣传,除了门前掩映在树丛中的藏传佛教旗帜之外,几乎看不出与普通独立屋有何不同。
同样建立在民居之中的,还有位于本拿比Nelson Ave和Sidley St附近的噶举衮恰确林寺(Kagyu Kunkhyab Chuling)。这间寺庙属噶举派下的分支,始建于1972年,日常设有禅修培训和法课。除了位于本拿比的寺庙外,噶举衮恰确林寺还在BC省盐泉岛(Salt Spring Island)上设有一所修行中心,可供私人或团体租用场地,进行禅修、瑜伽等学习活动。盐泉岛四面环海的天然地理条件,更是为修行中心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除了盐泉岛之外,前文提到的海天修行中心(Sea to Sky Retreat Centre)也一个较大型的藏传佛教修行中心。该中心在距离温哥华车程约2小时的海天公路上,Daisy湖边。早在90年代初,这里曾被本地一个地产开发商看中,计划修建度假村。但由于该地区完全原生态,无论是开山通路还是供电供水,都是很大的问题。唯一能够驾车进出修行中心的小路需要穿过一片碎石区,在修路过程中,一场滑坡甚至冲毁了几座重型挖掘机。无奈之下,开发商放弃计划,将未完成的度假村挂牌出售。与此同时,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弟子发现了这一环境优美的地点,在众多赞助者和义工的努力下,仁波切的佛学会购下这片土地,建起了大小12座木屋,并引用山上的泉水发电,以环境上“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运行。海天修行中心也为私人或团队提供禅修、瑜伽等活动场所,而中心的运作和维护则依靠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义工。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之一,而藏传佛教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更是以其神秘的教法、复杂的仪式、精美的画像雕塑艺术以及藏地特有的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来自亚洲和西方的追随者、探究者。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当然也少不了丰富的西藏文化和藏传佛教元素。虽然那片雪域高原远隔千山万水,但是身在温哥华,只要走出家门,就有机会了解来自喜马拉雅山地的丰富宗教文化。
眼花缭乱的藏传佛教称谓 你知道多少?
在藏传佛教中,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称谓,例如活佛、仁波切、堪布、咕鲁、喇嘛……这些称谓究竟有何区别?
上师: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世人轨范者,也是藏传佛教中对老师的尊称。
活佛/祖古:从字面上来理解,“活佛”就是活着的佛陀(Living Buddha)。
列治文市的创古寺(Thrangu Monastery)秘书、来自尼泊尔的藏传佛教僧人Tenzin Yonten向《加西周末》记者表示,藏传佛教内部其实并无“活佛”这一说法。Tenzi向记者表示,外界是否称呼某位大师是“活佛”,对于藏传佛教徒或真正的藏传佛教大师而言,意义都不大,因为都是外界的称呼。
事实上,人们常说的转世活佛是汉语的说法,在藏语中相对应的称谓为“祖古”(Sku),意为“转世”或“化身”。佛教理念认为,人死后并非终结,而是经过转世进入来生,上一世拥有较高佛法修行的人,可以掌握自己的转世,而普通人的转世,则取决于上一世的业报,不受自己控制。转世的高僧,就是汉语中所称的“活佛”。转世制度中最著名的是格鲁派的四大转世制度: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呼图克图,前两者是西藏地区的转世系统,而后两者属蒙古地区的转世系统。Tenzin告诉《加西周末》记者,达赖喇嘛之所以成为许多西藏人心目中的精神领袖,是因为许多西方国家在达赖喇嘛的呼吁下接纳、安顿了大量流亡藏人;而对于Tenzin这样的其他派别的藏传佛教徒来说,达赖喇嘛虽然是值得尊敬的重要上师,但自己所直接跟随学习的上师更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藏传佛教的认证制度中,同一位大师可以将自己的躯体、声音、意念等元素区分开,分别转世为多位“祖古”。由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基努里维斯、英若诚等著名演员主演的电影《小活佛》,讲述的正是一位藏传佛教上师转世成为三个化身的故事。
仁波切Rinpoche:仁波切在藏语中有“宝藏”的意思,是佛教徒对上师的尊称,意为将上师视作珍宝。仁波切不一定是转世而来的活佛,但转世活佛通常都会被称为仁波切。
咕鲁Guru:咕鲁在印度梵语中是“大师”的意思。不仅是佛教大师,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的大师也可被称为咕鲁。
堪布Khenpo:堪布在藏语中有“博士”的意思,出家僧人通过大约9至15年的佛学教育后,就可以取得这个称号的认证。被称为堪布的僧人,通常在寺院里还担任管理等职责。
喇嘛Lama:藏语中的喇嘛有“无上之母”的意思,是对上师的尊称,并非所有僧人都能被称为喇嘛。但是该称谓传到西藏之外的地区后,逐渐演变成了对藏传佛教僧人的统称,等同于“和尚”。
达赖离开温市后又遭抗议
达赖喇嘛10月24日结束加拿大温市访问后,前往美国伯明罕市、波士顿市和纽约市继续参访,但遭到远比在温哥华反对规模更大的当地人士抗议。
场外有几百名示威者高举抗议标语,揭露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骚乱的事实,要求揭露真相;抗议者也指责达赖是西藏骚乱的幕后凶手,他们举着“False Dalai Lama,Stop Lying虚伪的达赖,停止撒谎”,“Dalai Lama,Give religious freedom达赖,给宗教自由”的体恤衫和标志牌,指责藏独分子的所作所为正在玷污中国在世界的形象。
Copyright & 2014 . All rights reserved.
A Coast Mountain
Publishing Webs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传佛教和苯教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