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象州2016年危房补助新规改建补助标准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精选资料】来宾市2016年1-7月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来宾市人口情况,来宾市,来宾市人才网,来宾市住房公积金查询,来宾市地图,来宾市人民政府,来宾市兴宾区政府网,广西来宾市,来宾市政府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选资料】来宾市月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华网 & 广西频道
2016年象州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象州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象州县县长陈代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象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县政协委员、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旅游旺县”五大战略,提振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立足实干兴县,改革发展谱写新篇章。“十二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35.5:44.2:21.3调整为“十二五”末的27.1:50.2:22.7,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1.3%;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2.6%;开创了全县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立足工业强县,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石龙半岛经济区启动规划建设,县工业园区晋升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并列入全区30个产城互动示范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0多亿元,道路、供电、供水、通信、排污、标房等设施日臻完善;丝绸产业园、温州汽配产业园、食品加工园“三大园中园”初具规模,新能源、茧丝绸和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造纸、钡盐加工等传统产业增产增效;“柳来河一体化”桥头堡效应逐步显现。大力实施服务企业“三百”工程,“十二五”期间,规上企业由54家增至66家,新增“新四板”上市企业10家。
  ——五年来,我们立足城建塑县,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着力构建县城“五大中心”,金象郦郡、中央名邸等10多个高品质住宅小区建成入住,新建17层以上高楼近80栋,新建、改扩建城区道路9条近20公里,县城面积从5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成功获批实施全国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石龙镇全国建制镇试点项目,石龙镇、中平镇等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率由30.2%提高到37.3%。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全区典型。
  ——五年来,我们立足农业稳县,现代农业跃上新台阶。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粮食、桑蚕、林木等传统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以退桉种果为切入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新增水果种植面积达11万亩。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2.2万亩,甘蔗单产比2010年增长20%。所有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8.8%,居全区前列。全区独具特色的桑蚕高效农业(核心)示范区初步建成。全县现有区、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5家、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35家,实现土地流转11万亩。
  ——五年来,我们立足商贸活县,第三产业打造新引擎。坚持“四个结合”,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三高一铁”和“一港两园”加快推进,柳武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猛山作业区开港运营,实现了象州高速公路和现代化港口“零”的突破。完成6大专业市场的规划设计,东井集贸商圈等“三大商业圈”雏形初显。新增建设银行、柳州银行等金融机构3家。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7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5.5%。全区规模最大的驾校马坪驾校建成投入使用。信息、家政、快递等现代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五年来,我们立足旅游旺县,魅力象州展现新形象。古象温泉、象州凉泉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2A级景区。纳禄村古建筑群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贵村、白石村分别评为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寺村镇及白石村列入自治区旅游名镇和旅游名村创建名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齐放异彩。象江水利风景区成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计划投资6亿元的东盟六祖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立项。占地5000亩的万象公园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举办象州温泉旅游文化节、白石乡村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3倍和7.5倍。
  ——五年来,我们立足生态立县,生态环境获得新改善。深入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完成8.1万亩造林任务及360多个村屯的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达45.3%。县城垃圾填埋场和寺村、罗秀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营,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90.5%,污水处理率突破80.6%,全县818个村屯卫生保洁实现全覆盖,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县城连续八届荣获全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特等奖,中平镇、百丈乡获命名为自治区生态乡镇,敖抱村等11个村获命名为自治区生态村。
  ——五年来,我们立足投资带动,项目建设掀起新高潮。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500亿元,先后11次集中开(竣)工78个重大项目。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77个,获得中央资金4.2亿元。引进茧丝绸、汽配等产业项目320个,到位资金260多亿元。全面启动大藤峡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获得实施超1亿元的第五批中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顺利完成19个土地整治项目。15个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投资过半,全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五年来,我们立足改革创新,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775项,行政审批比“十一五”末提速30%以上。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共梳理权力清单4221项、责任清单513项。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完成整县推进任务超90%。全面完成卫生和计生、文体和广电、食品药品监督、质监、工商等部门职能和机构整合,完成县政通公司整合重组,以中平镇为试点推进“四所合一”改革,政府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商事制度、公立医院和公车等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我们立足兜底惠民,民生事业实现新进步。惠民工程稳步推进。投入20多亿元,全面完成自治区、市、县为民办实事工程。共完成水利渠道硬化1000多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1座、中小河流治理6条17.8公里;村屯巷道硬化350多公里;完成农村饮水项目210个,解决农村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万户,补助资金1.8亿元。发放优恤资金6812万元、救灾资金1796万元、救济资金2654万元。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15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人口比“十一五”末减少3.55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584元,增长58%。民政养老园区基本建成。1700套教师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县民族博物馆等一批民生项目投入使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两基”工作再获全国先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新增专利发明79项。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民健身示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纪念廖冰兄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出版《漫画艺术大师廖冰兄》、《韦纯束画册》等书籍,大型地方戏剧《大师道》获全区展演铜奖。新农合参合率达99.47%,艾滋病新发感染数下降2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计生工作连续20年获得区、市先进奖励。物价保持平稳水平。荣获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连续九届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县,顺利完成马坪撤乡设镇工作。综合管理规范有序。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工作。取得了“8.19”、“10.5”抗洪救灾胜利,成功化解“9.6”六道水库管涌险情。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式成立。全县司法行政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全区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二等功”。“天网”一、二期工程投入使用,“五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构建完成,群众安全感提升至全区第14位。矿山开采、河道采砂、甘蔗砍运等生产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建立“五大员”工作机制,构建“三联防”网络,实施“12345”诉前调解工程,深入开展“大接访”等活动,全县终结信访积案完成率100%。
  五年来,我们狠抓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廉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通县长信箱和县长热线,推行“一线工作法”,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控“三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清理、腾退多占住房和超标办公用房,精简会议文件,启用电子政务平台,开通视频会议系统,机关效能不断提升,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达100%。实行县政府班子成员履职承诺公示制度,狠抓承诺事项的落实,“两代表一委员”测评满意率达90%以上。
  五年来,我们许多创新和特色工作走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前列。一是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区影响力的品牌和亮点。我县被定为广西唯一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国试点县,并在全区率先实现整乡颁证;我县成为县、镇两级同时获批实施新型城镇化试点项目全区唯一的县份;打造了全区最大、设施完善的教师保障房小区。二是获得了一系列别具份量的荣誉和奖励。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2个;荣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全区林改工作先进集体等区级、市级荣誉166个。三是承办了一系列规格较高的工作现场会。全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现场会、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会等94个区级会议(活动),以及97个市级会议(活动)在我县召开。
  五年来,外事、侨务、统计、工商、税务、质监、海事、供电、供水、保险、供销、人防、消防、保密、测绘、气象、档案、修志、对台、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慈善、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金融机构、通信、邮政、烟草等部门为地方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稳增长“48条”和来宾市稳增长“49条”,出台我县稳增长“54条”,努力化解下行压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出新、稳中向好的态势。初步统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7亿元,增长7.2%;财政收入6.06亿元,增长0.7%;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增长11.1%;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3亿元,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86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8828元,增长7.7%;节能降耗10%,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全县各族人民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象州,贡献了聪明才智,洒下了辛勤汗水,各项事业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稳步前进。成绩取得来之不易,这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县36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象州的中直、区直、市直部门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象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象州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又在不断出现。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转型升级尤为迫切。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3.36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四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象州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兴县、城建塑县、依法治县”五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把象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县、广西现代生态农业重点县和“柳来河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象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价格总体水平保持稳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普及15年基本教育,与全区、全市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改革开放合作全面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开放合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建成西江经济带“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县。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5:35,农业根基稳固,工业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全县经济重要支撑,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推进。到2020年,全县农业转移人口4万人,县城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到2020年,主要生态环保指标达到国家、自治区和来宾市要求,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46.3%,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丰富。全面依法治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重大进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措施是:
  (一)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现代农业巩固提升,支持县域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增设创业基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扶持创业创新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行政、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西江流域沿江城市合作交流,主动承接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转移,拓宽开放合作领域。
  (三)加快打造现代工业园区。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充分消化现有土地储备。进一步推进制糖、重晶石及钡盐化工、茧丝绸加工、林产品加工、粮食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汽车(机械)配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挖掘经济新增长点,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品牌。发挥“三港六区”优势,加快建设五大产业园,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重点引导先进制造业、茧丝绸产业链、港口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快石龙半岛经济区建设步伐。
  (四)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巩固提升优质谷、甘蔗、桑蚕等优势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完成整县确权颁证工作,并运用好土地确权登记成果,实现土地经营权效益最大化。抓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主体,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中心粮库和象州、中平、大乐、水晶四个乡镇级粮食收纳库。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优势,着力抓好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区商业中心和农村商业,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速融入“互联网+”时代,支持金融、房地产、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发展,抓好集驾考、贸易、服务、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马坪机动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抓好全国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石龙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项目,形成“一核一轴三区”城镇空间布局。重点抓好县城江滨园区等新区建设,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七)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梧柳、贺巴象州段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柳肇铁路规划建设,打通县域交通脉络。抓好猛山作业区、钓鱼公作业区港口码头和航道建设,加快打造区域水陆综合运输门户。
  (八)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以“长寿之乡”、“壮欢之乡”申创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长寿文化、壮族文化、冰兄文化、六祖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同时注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成具有时代特征、象州风格、壮乡特色、和谐兼容的文化强县。
  (九)确保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以产业扶贫、就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救助五方面为重点,精准开展脱贫攻坚,确保2018年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两个不愁、三个保障”。经过两年的巩固提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发展目标。
  (十)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各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提升象州民众的幸福指数。
  (十一)坚持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美丽象州”建设,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构建完备生态空间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低碳型社会建设。
  (十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象州。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着力提高社会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县“十三五”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县36万各族人民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十三五”的各项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作为、克难攻坚、开拓奋进,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财政收入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优化三次产业,深化四项改革,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建设“小康象州”。
  (一)围绕一个目标,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统筹安排好今年各项工作。要把绿色产业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培育,实现规模扩大、产能提高、效益提升;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强引擎来抓好,推动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城镇发展的最佳切入点来推进,做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城发展互促互进;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激发活力的最有效途径来推动,做到破除弊端,释放红利;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来完成,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三次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开展“工业提质年”活动,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支持传统产业“二次创业”。鼓励木材加工企业转型生产高档家具等终端产品;支持矿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帮扶制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蔗糖精深加工项目。力争传统产业产值达85亿元。二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车、汽车(机械)配件、太阳能及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加快丝绸产业园、汽配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等“园中园”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铅锌矿的开发。力争新兴产业产值达32亿元。三是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围绕丝绸印染、汽车配件、食品加工三大主题园区打造,加快捷和科技二期、真德包装等重大项目建设。四是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园区路网、供电专线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石龙污水处理厂年内投入使用。五是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坚持县四家班子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系企业工作机制,继续开展服务企业“三百”工程,实行“一企一策”,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难题。年内力争实现联壮化工成功上市,新增规上企业3家。
  2.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巩固提升优势农业。巩固发展水稻、桑蚕、甘蔗三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以特色林果业为重点的新兴支柱产业。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1万亩,总产17.5万吨以上;有桑面积稳定在24万亩,年产鲜茧3.1万吨以上;有蔗面积22.5万亩,其中新建“双高”糖料蔗基地2.6万亩,甘蔗总产量100万吨以上;新扩种水果1.5万亩以上;年产木材50万立方米以上。加快生猪、肉牛、水产品及特色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实现肉类和水产品年总产量3万吨以上。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将桑蚕高效农业(核心)示范区打造成为自治区级示范区,每个乡镇建成1个乡级示范区。大力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28个、家庭农场32个。投入资金在村屯农民合作社建设网络销售信息平台,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流通等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大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下六甲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前期工作,实施水毁农田设施修复工程,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完成15个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加快实施17个土地开垦项目,确保完成2万亩新增耕地确认,实现耕地提质3000亩以上,切实打牢农业发展基础。
  3.依托平台建设,加快第三产业提速增效
  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梧柳高速公路(象州段)、石龙至来宾二级公路(象州段)建设,全面完成柳武高速公路(象州段)引线建设,积极推进贺巴高速公路(象州段)前期工作;确保今年7月底前实现象州二桥建成通车,加快推进象州大桥维修工程;抢抓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机遇,加快钓鱼公作业区、猛山作业区二期等港口建设,打造柳州至石龙三江口二级航道,不断提升县域交通网络辐射能力。
  完善城乡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等6大批发市场、金龙首府等3大商业中心、石龙中塘物流园等3大物流中心,继续推进城乡农贸市场综合改造,促进商贸物流融合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城市。狠抓东盟六祖文化产业园、古象温泉二期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科学发展长寿产业,促进白石村、纳禄村、大窝村等乡村旅游发展,新增1家A级景区、1个乡村旅游区,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
  (三)深化四项改革,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供给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工业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增加工业品有效供给。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依托,探索以购代建、以租代购、以租代建、引进民间资本等模式,出台农民工购房鼓励政策,消化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取消和调整工作,完成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巩固和扩大“先照后证”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果。全面铺开乡镇“四所合一”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深入推进“营改增”改革,持续推进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改革和征管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和业态发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农业改革。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确保上半年实现整县颁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交易等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效用。继续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土地增减挂钩等工作。
  (四)实施六大工程,全力打造和谐幸福象州
  1.实施新型城镇化工程。结合获批实施全国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综合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实施东岗大道至妙皇路口、金象路向北延长线、朝阳路向东延长线、梧柳高速公路引线沙兰至七里桥路段、教育路西段和象石路改造6个市政路网建设工程。加快城区供水供气管网和雨污管网建设,完善城区服务功能。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依法处置各种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占道经营等行为,加大交通秩序、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等方面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建宜居文明城市。
  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抓好小城镇建设“十个一”工程。积极推进石龙镇全国建制镇示范点建设,加快建成中平古镇项目,抓好白石特色名村、纳禄传统村落保护建设。
  2.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以项目扩投资促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安排重大项目39个以上,总投资超1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力争把西江水系石龙半岛经济区列入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区规划,围绕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继续抓好石龙污水处理厂、捷和科技电动车等自治区层面续建或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象州库区建设工作;抓好真德包装等17个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区市层面重大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亿元;加快推进县江滨园区等31个带动性较强的产业和民生重点工程,年内完成投资19亿元。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园区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文化旅游、节能环保为重点,通过认真筛选、精心包装,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超过60个,获中央资金1亿元以上,吸引民间投资2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我县在西江经济带、南柳经济走廊和柳来河一体化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和精准招商,力争在招大引强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主动承接柳州、南宁产业辐射,围绕汽配产业园、丝绸产业园、木材加工园、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开展招商引资。二是密切关注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行业发展动向,抓好新能源、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项目的招商。三是盯紧行业龙头企业,抽调精兵强将主动对接,继续支持鼓励飞地招商,力争更多的优秀知名企业落户象州,实现年内新引进亿元项目8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3.实施生态文明工程。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新象州。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美丽象州o生态乡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活动,重点抓好57个自治区级村屯绿化示范点建设,力争年内村屯绿化率达68%以上。加强农村河网整治、沟渠清淤联通工程,年内完成辖区内1000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寺村、罗秀污水处理厂实现常态运营。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严厉惩处违法排放行为。三是继续推进“绿满象州”工程。优化林种结构,减少速生桉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永葆象州绿水青山。
  4.实施乡镇亮点工程。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特色优势,实现乡镇经济协调发展。马坪镇要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实现招商引资、三产发展和“双高”基地建设新突破。石龙镇要乘着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的东风,全力打造石龙半岛经济区和“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妙皇乡要以冰兄文化为引领,整合开发山水风光、壮家风情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新品牌。象州镇要充分发挥县城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做强做优第三产业,抓好六祖文化的保护开发。运江镇要围绕甘蔗产业做好文章,努力成为“双高”基地建设和产业扶贫尖兵,并在运江古镇保护开发上积极作为。寺村镇要全力推进古象温泉二期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名镇,并抓好矿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中平镇要全力做大做强水果产业,依托七星古榕、中平古镇等资源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上更有建树。百丈乡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和有机稻种植为抓手,做大做强绿色有机产业。罗秀镇要积极推进沿路、沿河商贸开发,大力挖掘纳禄村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大乐镇要以庙鸡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为依托,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新品牌。水晶乡要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生产,打造名优水果品牌,在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方面积极探索经验。
  5.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协同推进,着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一是抓好产业扶贫。对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产业扶贫,增加群众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二是抓好就业扶贫。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谋生技能,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三是抓好教育扶贫。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四是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可搬迁贫困人口900人以上,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五是社会救助扶贫,充分发挥政策保障兜底作用,解决一批特殊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同时,深入推进贫困地区的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实现脱贫6000人以上。
  6.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坚持发展为民,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落实好自治区、来宾市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实施好县级10项民生改善项目。推进义教均衡发展:加快教育园区花山小学建设,完成1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义教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县综合体育馆、文体休闲广场建设,正式启动万象公园建设。实施象州高速公路出口至县城道路亮化工程。狠抓惠农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好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30个村屯主干道和巷道硬化,解决15个村安全饮水问题。抓好水库除险防洪治理:重点抓好县城防洪堤建设,实施10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保障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抓好县中医院业务楼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县妇保院整体搬迁工作。缓解群众住房困难:着力抓好新一轮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资金发放、农村住房保险、县级及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完善乡村公路路网: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屯屯通”硬化公路两年攻坚工程,今年计划完成30个屯60公里建设任务,2017年全面实现屯屯通硬化公路目标。抓好团村至花侯、水晶至中虎岭林场、中团至湾龙3条公路建设,维修桐木至县城公路路面,加快运江长塘桥、寺村木屯桥2座桥梁建设。全力保障公众安全:抓好“天网”一、二期工程运行,加快“天网”三期工程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建设。“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面对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问题,我们将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实、项项出成效”,真真正正办好事关百姓福祉的好事实事。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加快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狠抓高中教学质量管理,力争高考实现新突破。加快推进乡村幼儿园建设,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实施新一轮科技创新计划和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县。二是推进文体广电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活动,挖掘、保护、传承和开发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活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不断提升、发展竞技体育,积极向上输送体育人才;鼓励创造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争取村村通广播电视实现全县覆盖;抓好县广播电视台节目创新工作,打造更加贴近群众和民生的精品栏目;全力抓好扫黄打非工作和文化市场监管,开创象州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发展新局面。三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抓好妇幼保健工作,深入实施防治艾滋病第二轮攻坚工程,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7%以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增长。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实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000人以上。足额发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进一步落实好各种优抚、救济救灾等民生保障工作。加快公墓建设,推进地名普查、行政区域勘界和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加大反恐宣传,预防暴恐事件发生。加大禁毒宣传和侵财案件防控宣传,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和侵财犯罪。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妥善化解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完成18个村(社区)综合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村居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强化依法治安,规范安全生产方式。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美丽和谐”新象州,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强化执行力、提高公信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用法治思维履职尽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确保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法治政府。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后对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加强电子政务和网络平台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大财政预算、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和民生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打造服务政府。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打造廉政政府。
  各位代表!“十二五”既定目标已经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严格的标准修身用权,以更加务实的作风谋事创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砥砺奋进,共同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产城互动:指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做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2.石龙半岛经济区:位于象州县境内柳江西北侧的县城新区、马坪镇、石龙镇的大半岛区域,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来宾市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整合石龙镇、金鸡乡、高安乡,建设三江口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区域。西江水系石龙半岛经济区将通过自身的区位、环境和发展基础优势,建立以新型生态科技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突破,商旅服务业为特色的半岛经济区。
  3.三大园中园:在石龙工业园区内建设的丝绸产业园、温州汽配产业园、食品加工园。
  4.“柳来河一体化”:指利用柳州、来宾、河池三市毗邻、地缘相近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强产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体化”战略构想。
  5.服务企业“三百”工程:服务企业进百企、问百计、解百难。
  6.“新四板”:2012年,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问题,中央允许各地重新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并推动在沪深交易所之外进行场外资本市场试验。区域性股权市场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场所,是资本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的新的组织形式和业态,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
  7.县城“五大中心”:城东休闲旅游中心、城西水景文化中心、城南教育文化中心、城中商贸中心、城北行政中心。
  8.全国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决定从2015年起,开展县城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为中小城市,夯实产业基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增强其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
  9.全国建制镇试点项目: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由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开展,获批的试点乡镇可获中央财政每年20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连续支持三年。重点在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全国重点镇等范围内,选择90个建制镇,启动相关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制镇投融资体制等,将建制镇发展成为以城带乡、乡村联动、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增强建制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通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国建制镇发展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10.“双高”糖料蔗基地:2015年自治区在40个糖料蔗生产基地县(市、区)片区范围内,选择水源充足、地势平缓、集中连片、基础设施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区域,通过加大财政支持、政策鼓励等措施,充分调动实施主体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糖料蔗基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降低糖料蔗生产成本,力争平均亩产达到8吨、蔗糖分达到14%以上,实现高产高糖。
  11.西江经济带:是自治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流域合作、区域协调和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绿色发展、优化升级、产城融合、开放引领和民生优先,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城市群建设和沿江城镇带建设,促进沿江沿海沿边经济腾飞发展,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涵盖范围是国家内河水运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主骨架中的一横,由连接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市的1480公里内河水运的通道组成,并涵盖流往桂林、贺州、河池、玉林市等地区性重要航道1218公里。
  12.三高一铁: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梧州到柳州高速公路、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和柳州至肇庆铁路。
  13.一港两园:指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计划投资的象州石龙港、物流园和临港工业园项目。
  14.四所合一:指将国土资源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所、环保站和安全生产管理站合并成立国土规建环保安监所。
  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薄弱学校投入,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16.打非治违: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简称。是以执法部门为主体,社会组织,民间机构和个人共同协助参与的一种清除社会不安全因素的行为。具体解释为: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治理违规、违章作业。
  17.天网: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
  18.“五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乡镇、社区、村庄、单位、企业”和“人防、物防、技防、意识防”的“五位一体”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体系。
  19.“五大员”:人民调解员兼法律服务信息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驻村警员。
  20.“三联防”:指派出所与农村警务室及村委联防机制,村委、警务室与自然村屯警务联络点联防机制,警务联络点与治安中心户及党员群众联防机制。
  21.“12345”诉前调解工程:法院建设一个培训中心,义务为农村、社区培养调解人才;选择二十个村屯、社区作为强化诉前调解的工作联系点;抽调三十名法官到联系点,指导、参与村屯社区的诉前调解工作;每年举办四期面向农村、社区的特邀调解员及人民陪审员培训班;每年聘请五十名农村、社区干部作为特邀调解员。
  22.中央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23.“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4.一线工作法:以推动干部走出机关、走向一线,进一步形成“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推动、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典型在一线涌现、形象在一线树立、导向在一线强化”的工作方法。
  25.“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三项经费。
  26.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7.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港产城一体化”:指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
  29.三港六区:象州港、猛山港、钓鱼公港,每个港口建立一个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
  30.五大产业园:丝绸产业园、温州汽配产业园、食品加工园、木材加工交易园、马坪汽车贸易园。
  31.“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形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32.“一核一轴三区”:“一核”即县城核心,围绕旧城改造、新区和城市形象建设,构建功能完备的县城综合经济区。“一轴”即以S307为走向,串联石龙、马坪、象州、寺村、罗秀、大乐等乡镇的城镇发展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构建百里绿色生态经济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带。“三区”即西部城镇发展区、中部城镇发展区和东部城镇发展区。
  33.“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3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5.“先照后证”:即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办理有关许可证。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等系列文件精神,凡涉及前置许可审批改为后置许可审批,各地工商部门一律不再将其作为登记前置,申请人可以直接申请相关经营范围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36.“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指将一部分原来征收营业税税目的服务业务项目纳入征收增值税的范围,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
  37.小城镇建设“十个一”工程:编制或修订一份总体规划、建设一个市民广场或公园、新建或改扩建一个集贸市场、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商场或超市、开发建设一个以上住宅小区、打造一条乡镇精品街或示范街、建设一家四星级酒店、配套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一个供水或污水处理设施、培育或做大一个产业项目。
  38.一岗双责: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既要履行业务工作的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
  39.“四个结合”:即我市在西江经济带建设中,坚持水路和陆路建设相结合、码头和园区建设相结合、工业发展和商贸物流发展相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江西危房补助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