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事业单位开除人员工龄,开除前的工龄全部归零,这对吗?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公司更名不可归零工龄即使公司转让, 法人变更, 股东改组等, 员工都有权对新旧法人诉求工龄主张.工龄影响到经济补偿金与社保年资, 不可轻易放弃.我是企业管理者, 但不认同这种公司的作法.穿川扁沸壮度憋砂铂棘这可以向劳动局提出诉讼的, 先经过劳动仲裁然后才会进入法院审理.
Jasonfangblog &
猜你感兴趣  国务院应废除“工龄清零”内容的所有文件、政令、法规  王红旗(重构智库、生物智能学、人造地形气候学创建人,山海经文化产业策划人)  近期国务院邀请网友对废除清理过时的不合理的文件提出建议,这是值得点赞的。笔者关于废除或修改国务院文件、政令、法规中含有“工龄清零”条款的建议,持续在网上公开提出、直接向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网站信箱发出电子信,已经长达约十年之久,但是始终未见动静。希望国务院(包括各级政府)这一次是真心接受群众诉求,在尽快的时间内彻底废除这种“史上最没道理的最缺人文关怀的最不公正、最不合理的最养老法规:工龄清零”。王红旗  史上最没道理最缺人文的养老法规:工龄清零  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批老人,他们参加工作多年,却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因为他们的多年工龄被一项史上最没道理最缺人文的养老法规给“清零”了、不算了!为此他们年复一年的奔走呼号,但是没人理睬。如今马年即将到来,群众路线和人文关怀能够联系上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吗?他们的正当养老待遇能够马上就办下来吗?重构  立法建议:所有工龄都应该累计为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老有所养一视同仁  国务院于1982年颁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劳动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前身)和各省市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也据此制定了相关规定,凡是被企业“除名”的劳动者,其原来的工龄也被注销,其对国家的贡献本应享受的“视同缴费年龄”的养老待遇也同时被一笔勾销。  2008年初,在广大劳动者强烈呼吁下,1982年国务院颁发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终于被废除了。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法规或者相关条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39条,《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号),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连续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广东省社会养老条例》第16条第2款和《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决定书》(穗劳社工龄决号)等等,却没有及时进行修改和废除,致使广大劳动者的工龄仍然不能累计为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享受不到应有的平等的公正的退休养老医疗待遇。  笔者认为,根据社会公平公正原则,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无论是否被企业除名,劳动者的所有工龄都应该累计为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任何企业都没有权力剥夺职工的工龄,政府法规也不能一笔勾销、剥夺劳动者的工龄,因为劳动者的工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没有任何理由不累计计算并视同缴费年限。  1 、在被企业除名的劳动者中,一部分人是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勇敢的开拓新的创业和就业渠道,而离开原来的企业的;这种行为,应当受到表扬和鼓励,而不应该受到惩处。  2 、在被企业除名的劳动者中,还有一部分人乃是由于企业负责人的错误处理而被强迫离开企业的;对于这些无辜的劳动者(其中不乏工作表现优异而遭受打击排挤者),政府法规更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的进一步惩处,让他们遭受“雪上加霜”和“落井下石”的物质和精神双重打击。  3 、当年被企业除名的劳动者,他们已经为国家工作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这是历史事实,不容抹杀,而且被除名后仍然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各自的贡献,因此他们完全有理由同样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事实上,在他们为国家工作期间,他们只得到了微薄的工资,国家本应承担他们这些年工龄中所含的养老退休待遇,即他们在离开企业前的工龄应当纳入连续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龄”。  4 、目前,当年离开企业的劳动者,如今年龄大多在55岁以上,许多人已经70岁、80岁,但是却仍然不能享受到应有的退休金,处于“老无所养”的悲惨状态。他们是一群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也是不应该被过时法规继续歧视的社会群体。  5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给当年离开企业的劳动者开出的条件是,让他们放弃离开企业前的工龄,通过重新缴费获得低水平的退休金。但是,许多早年离开企业的劳动者,他们已经处于贫困状态,根本就无力再拿出数万元去缴纳养老保险费。  例如,一位广州市57岁女工在给笔者的信中陈述:自己最黄金时期的青春贡献给了广州市的建设,“然而,我有劳动,却无保障!目前我没有工作,没有养老金,真真正正是老无所养,老无所医!”她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87年10月接到工厂除名通知,因为她积劳成疾,未获企业负责人批准,休了几天病假(有医生病假单)。如今当地劳保部门要她缴纳6万元养老保险费才给她办理养老退休手续,而她生活都难以为继,根本拿不出这一大笔钱。其实,她在被企业除名之前,已经为国家工作了19年,早就超过了“缴费年限”(10年或15年);但是,由于20多年前的一些过时不合理的法规,她为国家工作的工龄却被无理的剥夺了。有着类似遭遇的老年劳动者,在全国估计在数百万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类似的不幸遭遇,在包括首善之都北京市等各省市都广泛存在。  6 、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来说,劳动者完全享有选择工作的权力,劳动者离开企业,属于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事情,国家法规没有任何理由去惩罚劳动者。有鉴于此,所有带有惩处劳动者的政府法规条文都应该立即废除,把社会平等和公正还给劳动者。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要求废除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连续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职工日前(含)被企业除名的,其连续工龄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的条款,同时废除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其它省市自治区政府的相关条款,并且给有关职工全额补发因上述政策法规失误造成的养老保险损失。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的都是老年人,因此时间非常紧迫,必须立即解决,决不能再继续让更多的老人在苦苦等待中死不瞑目!  史上最没道理最缺人文的养老法规:工龄清零  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批老人,他们参加工作多年,却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因为他们的多年工龄被一项史上最没道理最缺人文的养老法规给“清零”了、不算了!为此他们年复一年的奔走呼号,但是没人理睬。如今马年即将到来,群众路线和人文关怀能够联系上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吗?他们的正当养老待遇能够马上就办下来吗?重构  王红旗(重构)电话010- 信箱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1800  本文收入《重构迷茫的社会文化》电子版一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当前位置: >
新单位对职工原单位工龄“清零”属违法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芊蔚 日期:[导读]当前,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经常让员工与下属的其他单位重签合同,或者强行将员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试图将员工工龄“归零”。这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的规定是相悖的。本案中B公司不支付张某在A公司工作年限的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行为,必将承担违法后果。  [案例]
  张某2003年1月至日在A公司人事焊工工作。日,由于A公司改制,将其安排到B公司继续从事焊工工作,至到2013年11月,因B公司效益下滑,需要裁减人员,张某也在其中。当时,B公司只支付了他工作3年的经济补偿,即3个月的工资,这让他无法理解和接受。他认为,自己虽然在B公司的工作年限较短,但在原A公司的工作年限有8年之久,且未在原A公司领取过任何经济补偿,为何单位给的经济补偿不是11个月工资?难道那8年的工龄都&归零&了?为此,张某与B公司在协商无果后申请了劳动仲裁,请求依法裁决B公司补发8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评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司法解释(四)第五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把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规定,结合张某这种情况,B公司应当支付&8+3&总共1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所以劳动仲裁裁决支持了张某的诉求。
  当前,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经常让员工与下属的其他单位重签合同,或者强行将员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试图将员工工龄&归零&。这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的规定是相悖的。本案中B公司不支付张某在A公司工作年限的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行为,必将承担违法后果。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责任编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工网-《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工人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Copyright & 2000-.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类新闻信息,均为中国劳动保障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主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批准 中国劳动保障报社 主办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京公网安备号
《》投稿信箱:.cn &&综合办公室:010- &&广告部:010-
网站投稿请点击: 主编信箱:(勿投稿) 网站服务热线:010-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
举报投诉邮箱:被公司除名后算不算工龄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开除人员工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