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珠大山的抗日人民英雄纪念塔塔的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_百度百科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
为纪念在期间阻击战中跳崖而死的、、,特颁令建于狼牙山巅的。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历史回顾
1941年8月,日军对实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9月24日,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狼牙山一带,企图一举消灭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一团。当夜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一团主力转移外线,仅留七连二、六班在牵制敌人。25日拂晓,当敌猛攻狼牙山时,即率二、六班战士接连打退敌人4次冲锋。
至中午,二、六班战士大部奉命撤走后,为确保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与副班长,战士、、等共五人,开枪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的山顶绝路,并利用猛烈还击敌人的连续冲锋。至弹尽,仅存一。继用石块砸敌。当敌迫近,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入敌群。
随后,率4人走到悬崖边,将所携枪支扔下山崖,并写下同葛振林介绍三名战士加入的介绍信。此时,敌已攀上崖顶。即率4人整理好臂章,第一个跃下万丈深谷,壮烈牺牲。时年21岁。葛与3名战士相继跃下。敌军为此壮举惊呆。胡德林、胡福才跃下后亦壮烈牺牲。、被崖边树枝挂住,次日返回部队。后晋察冀一分区召开庆功大会,表彰。
“”。代表中共党委和宣读嘉奖令。
1942年1月,边区政府在峰顶建造。
1943年该塔曾被日军破坏。1958年重建,至今犹存。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精神力量
半个世纪以前,斗争最尖锐、形势最困难的时期,在的,发生了五壮士奋勇舍身跳崖的故事。从日至今,整整 60年过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带着它特有的悲壮色彩,走上了舞台、银幕和荧屏,并且通过教科书和各种读物传遍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至今,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故事传播得如此广泛和深入人心,原因正如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指挥员杨成武将军在一本文集的序言中所说,五壮士在狼牙山舍身跳崖的壮举,“壮了军威、壮了国威、壮了党威”。它是“血液流淌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壮士在狼牙山所表现出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个人评价
作为曾经采访过五壮士事迹的记者,我想说的是,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仅是它的主要部分,并非全部。几十年来,一些崇敬和热爱五壮士的同志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访问五壮士中的健在者及知情人,一直在追踪着英雄们的足迹,探索着英雄们的生活道路和内心世界。河北省文联作家余炳年同志,花费多年心血写出了《葛振林传》,就是这方面的一个重大收获。现在是狼牙山五壮士中唯一的幸存者,当年五壮士跳崖时,他是六班副班长,他提供的材料具体、详实,弥补了原来故事中的某些缺憾。《葛振林传》的出版,使英雄故事更加丰满和完整,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的全貌,澄清社会上的一些误传,具有重要意义。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救助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余药夫
谈到弘扬“五壮士精神”,就特别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原副校长余药夫同志。
60年前,19岁的余药夫是青救会干部。日军进攻地区时,他和群众一起,进山区与敌。五壮士跳崖那天,是他顶着硝烟未散的夜幕,在棋盘坨旁的石崖下,援救了跳崖后被树杈架在半山腰的林和,他搀扶他们到山上古庙休息,给他们做饭,为他们放哨、探路。第二天又和古庙道士一起,送二位壮士归队。当时相遇突然,情况紧急,葛、宋二人又身负重伤,所以未详细交谈,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姓名。狼牙山匆匆分别,一别就是45年,直到1981年,余药夫才从报纸上得知葛振林的消息,二人开始通信。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1986年
1986年,在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第三次重修竣工典礼大会上,老英雄和当年曾经救助过他的余药夫才终于重逢,两只沾过血染泥土的手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两颗相互挂念的心又重新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45年,在人的一生中可谓漫长。这45年,老英雄葛振林一直没有忘记当年在狼牙山麓援救过自己的那位“穿便衣的年轻人”,无论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紧张的训练中,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打听救命恩人的下落。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教育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老人为干部战士进行。
和葛振林一样,余药夫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几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从那时起,他就和五壮士结下了终生难解的情结。他认为,认识两位英雄,是自己的荣幸。作为救护者和知情人,自己应该为弘扬五壮士的精神尽一份责任。几十年中,他的工作岗位多次变换,当过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当过报社的记者、编辑、艺术院校的办公室主任等职。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他从未忘记过自己肩上的那份使命。他收集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史料,并且十多次带着孩子重上,凭吊战斗遗址。他曾应邀到部队和一些中小学校,给大家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还为报刊撰写了大量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纪念文章,同时自费编辑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赞歌》、《狼牙山万世颂英雄》等文集。即使在十年动乱中,余药夫虽身处逆境,他还写信给在北京读书的儿子,让他上狼牙山,把五壮士上的碑文抄下来寄给他。余药夫说,“五壮士精神”是我的精神支柱,是它支持我克服困难,战胜一切不幸。因为我与狼牙山五壮士有过一段特殊经历,所以我有责任有义务大力宣传五壮士的事迹和精神,用崇高的和精神武装青年一代。
“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决不允许随意模糊或篡改!”
1996年3月,某报刊登一篇《五人重于泰山,五人轻于鸿毛———狼牙山有十人》通讯,声称当年狼牙山上作战有10人,5人跳崖、5人投敌被杀。这条通讯曾被各地一些报刊广为转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坏影响。1996年9月,当葛老所在部队宣传科原科长罗良伟将此文稿拿给葛老看时,葛老开心地说:“这纯粹是瞎写,因为有100人参加。”为了澄清历史真相,他郑重其事地写了一纸声明,以昭后人。
当年五壮士在棋盘坨峰与敌激战、乃至跳崖时有三位目击者,他们分别是余药夫、李海忠、。
余药夫是当年“五壮士”幸存者的救护者。他在《广西日报》4月25日撰文回忆写道:打响后,19岁的余药夫在向棋盘坨方向转移时,与同志们失去了联系,紧急中他发现悬崖有夹缝,便攀藤顺崖而下,隐藏其中。、跳崖后被挂的地方离洞不远,他待鬼子走后,忙把葛、宋救下,并先后背送他俩脱离了危险。时隔45年后,葛老与余药夫于日相会于河北易县举行的“狼牙山五壮士”落成典礼上。由于种种原因,余药夫救助葛振林、宋学义的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公开。
狼牙山战斗打响后,棋盘坨庙的道长李海忠便躲在棋盘坨山的先人洞里,他目睹了7连6班抗击日军,最后全部跳崖的经过,还亲眼目睹了日寇在“五壮士”跳崖后,竟然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当时“”团长在距棋盘坨峰5公里的另一座山峰上用望远镜目睹了战斗全过程,他对身边的人员哽咽地说:“7连是好样的,6班是好样的!”敌人撤离后,邱团长立即组织突击救护队,抢救“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其他
就在许多热心的同志到处奔波,为“五壮士”事迹著书立说,主旋律的同时,偶尔也从有的角落,冒出一些不和谐的杂音。5年前南方一家报纸的副刊上曾登出一篇文章,耸人听闻地说,当年不是5个人,而是6个人,除五壮士外,还有一个名叫吴希顺的副班长,战斗中投敌后被日军杀死了。狼牙山五壮士唯一健在者、老英雄同志看了报纸非常气愤,他说:这是造谣,当年狼牙山战斗时,六班只有我们5个人,我是唯一的副班长,六班和我们整个七连,从没有一个叫王八蛋的人,这样瞎编是给我们的军队抹黑。
许多知情人和广大读者纷纷给报社写信提出质问,要求更正。不久,该报在报上作了更正和检讨。
事情过了5年,不知何故这一说法又出现在今年4月5日某市晚报副刊上。我又不得不给这家晚报写了更正文章。
尽管不时有干扰,群众学狼牙山五壮士事迹之风却越来越强劲,情况令人振奋。今年“七一”,为纪念党的生日,北京市一些单位,举行了一次“寻访五壮士踪迹,奔未来共创新世纪辉煌”活动,在昔日战场狼牙山过党日,学革命历史,瞻仰当年五壮士舍身跳崖处。已故五壮士之一的儿子宋福宝专程从河南泌阳市老家赶到狼牙山,参加活动。当年在狼牙山援救过跳崖负伤的、宋学义二位壮士的余药夫,身体不好,也带病赶到狼牙山当“解说员”,给大家介绍当年情况和五壮士跳崖经过,大家说这次活动是一次生动、实际的爱国主义和教育。这样的活动,北京今年共进行了3次,可以说是全国学习“五壮士精神”的一个缩影。
企业信用信息抗日山风景区_百度百科
抗日山风景区
风景区,位于连云港市区[1]
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景区占地2000多亩,依山而建,大小景点有20余处。主体景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弘,景色秀丽,巍巍壮观,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命名的,素有“抗日第一山”之美誉。[2]
抗日山风景区历史
抗日山,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烈士陵园是领导下的、兴建的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抗日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但安葬着八路军抗日烈士,也安葬着新四军抗日烈士,不但有中国抗日军人的纪念碑,也有外国抗日英雄的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不但有抗日烈士的专题介绍,也有抗日烈士的事迹陈列。她座落在赣榆县西部抗日山上,海拔173米,陵园依山而建,背山面水,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由抗日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纪念堂、纪念馆、碑廊、国防园和东西两大墓群组成,总面积24万平方米。[2]
抗日山风景区景点
抗日山烈士陵园,自1941年7月,由八路军教导2旅在原马鞍山上破土兴建,至日初步建成,共建有1486座烈士坟墓,安葬着1626余位烈士的,9座大型纪念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山自然更名为抗日山,陵园亦自然而称为抗日山烈士陵园。
抗日山烈士陵园共分为八个坡段,每个坡段均建有不同风格的纪念建筑物,通过363级石砌台阶可直达山顶第八坡段。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一坡段为花岗岩块石铺设的大型集会广场,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可一次性容纳近万人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陵园的第二坡段,西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东为碑廊。革命烈士纪念馆,1973年11月建成,原建筑面积795平方米,2001年续建450平方米,共1245平方米。设四个展厅,展线面积1160平方米。陵园第二坡段东面是建筑面积达1400平方米,明清建筑风格的碑廊,镶嵌着200余统高2米、宽0.6米黑色抛光镌刻的各级领导人、知名人士为纪念抗日烈士而题写的诗、词。[2]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烈士冢座落在陵园的第三坡段,日,三师团以上干部一行51人,由三师参谋长,八旅旅长率领,从区乘船出发,计划到柘汪口登陆,然后从陆路赴学习。船行到赣榆县东部海面,与日寇巡逻艇相遇,发生战斗,敌我双方各牺牲数十人;后来干部队伍在我滨海警备团及当地军民接应下胜利登陆。此役我方阵亡将士有:三师参谋长、八旅旅长及夫人,团政治处主任、张友来、军实科长曹云等16人。烈士冢墓碑前,分别有和上将的亲笔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2]
汉斯·希伯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
纪念碑与金野博纪念碑同在陵园的第四坡段。汉斯·希伯(),中央委员,著名作家兼记者。1925年、1932年两次到中国,倡导成立反侵略阵线。全面抗战爆发后,不断发表的报道,并多方筹款购买药品支援新四军。1938年到延安采访,受到主席的接见,1939年到,与、、等新四军领导人会见,撰写了大量文章,向全世界报道、英勇抗战的事迹,1941年9月到达,与、、等领导人会见并随军采访,11月30日在壮烈牺牲。被誉为身着八路军军装,拿起武器与日寇侵略者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第一人。因汉期·希伯的遗体当时安葬在獾子沟,1943年八路军在抗日山上为其立碑,以志纪念。汉斯·希伯纪念碑为一子弹形建筑,用花岗石雕制,系司令部、政治部所立。碑南刻:“国际友人希伯同志纪念碑”,北面刻有罗荣桓、黎玉、所题挽词:“为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碑左另立一通卧碑,用雪花白大理石制成,碑文为希伯生平。
金野博(),人,1939年春被征入伍,5月随部侵华,8月2日到山东“”被俘,在八路军政治部工作人员的感化教育下,认识到发动侵华战争的反动本质,毅然参加八路军,任鲁中支部支部长,从事反战活动。1943年夏,到、等县做反战工作。1944年春被日伪军逮捕,后被秘密杀害。1991年4月,赣榆县人民政府为其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四坡段建立纪念碑。金野博纪念碑为一手榴弹形建筑,用花岗石雕制,碑刻为:“日本国友人金野博同志纪念碑”,碑右另立一通雪花白大理石卧碑,碑文为金野博同志生平。[2]
符竹庭烈士墓
陵园的第五坡段为烈士墓。符竹庭,省人,1912年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参加并入党,参加了。到达后,于1936年12月由红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调任红4军团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9月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率部参加了。1938年9月,与肖华率八路军东进挺进部队进抵山东,先后创建了冀鲁边、鲁西、滨海等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调任115师教导2旅政委,率部东进滨海区,组织指挥了著名的青口战役、海陵反“蚕食”、郯城、赣榆等战役。对巩固和发展滨海抗日根据地作出巨大的贡献。1943年3月,实施党的一元化领导,符竹庭任中共山东滨海区党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委。日,在粉碎日寇“扫荡”中不幸壮烈牺牲,遗体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第五坡段,墓为六角亭式建筑,由灰色花岗石砌成。墓的南面镶着符竹庭的铜像,原像为115师兼《》摄影记者1942年所摄,杨工程师熔炼30余千克子弹壳铸成。1947年2月被军队用机枪打坏,1955年重铸。符竹庭墓的东面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所题《挽词》:“十六年的革命生活,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历尽险山恶水,万里长征,艰苦奋战,坚持敌后,其忠于人民革命事业,弥久愈坚;果敢顽强,英勇壮烈;确是我黄帝子孙,的优秀党员!”西面是中共滨海区委员会所撰《悼文》,北面是司令部、政治部所撰《墓志铭》,西北面是滨海专员、滨海区参议长所撰《挽词》,东南面是《经过》,为滨海军区政治部所撰。为纪念符竹庭烈士,日-1950年1月,赣榆县曾更名。[2]
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
陵园的第六坡段为滨海军区抗战烈士纪念塔,是一座花岗石雕刻的大炮形建筑,炮口直指蓝天。塔基部镌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参议长的挽词,以及年内的战绩和900多位烈士的英名。
1942年春,在抗日烈士纪念塔即将落成之际,教2旅政治部又从文件箱中获得烈士花名册一本,为使烈士英名不被淹没,能与青史并传千古,于是又动工兴建了第七坡段抗日烈士纪念堂和纪念碑,于日落成。纪念堂为延安窑洞式建筑,共5间,总面积130平方米。纪念堂东西走廊的两端各有一长碑,为抗日烈士纪念塔建成时新发现之烈士英名录。堂前广场正中立有一刺刀形状的纪念塔,用整块花岗岩建造。塔南面的铭文为“烈士英名垂千古”,西面是烈士英名录,东面为抗日烈士纪念塔续序,北面为总司令所作《抗战五周年挽八路军阵亡将士》诗。
顶峰抗日烈士纪念塔于日动工兴建,日落成。时任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山东战工会主席黎玉以及肖华、陈士榘、、符竹庭等党政军领导人参加了落成典礼。纪念塔为正四面体,边长1.45米,高14米,四级底座用地产花岗岩砌成,四角塔柱为整块青灰色花岗岩刻槽磨圆加工而成,塔顶为地球造型,地球造型上矗立着铸铁八路军战士戎装像,一手执旗,一手持枪,面向东南方。纪念塔南面为塔铭:“抗日烈士纪念塔”,北面为《抗日烈士纪念塔序文》,东、西两面为烈士英名录,均由原八路军山东纵队2旅1团团长、著名军旅书法家。[2]
抗日山风景区荣誉
抗日山烈士陵园自建成七十年来,党和人民政府怀着对革命先烈深切悼念之情,数次对陵园进行整修和扩建,不断增强革命传统教育内涵,提高陵园知名度和教育辐射量。1982年以来,陵园先后被评为“”,“”,“”, 2008年被评定为,2009年成为国家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被国家评为“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此外,抗日山烈士陵园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十二大景区之一的“鲁苏皖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每年吸引着全国60多万游客参观游览,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2]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赣榆区境内的抗日山烈士陵园成为连云港市唯一一处入选本次名录的抗战遗址,而此次江苏省内入选该批名录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仅有7处,其中苏北仅3处。[3]
.百度.[引用日期]
.抗日山风景区[引用日期]
.连云港传媒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抗战在恩施】之十八:将军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发布时间: 16:50:00&&&&&来源:&&&&&投稿信箱:
【抗战在恩施】之十八:将军山抗日英雄纪念碑
恩施知名文史专家 贺孝贵
& & 将军山,位于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窑湾村,原山上建有抗日英雄纪念碑。
&&& 日上午,日寇飞机30余架轰炸恩施,驻恩施的中国空军第11大队8架战机起飞迎击,双方在恩施上空激战,从8点多钟打到11时多,战斗十分惨烈。中国战机击伤日机3架,击落日机1架,堕毁于城南天桥桂花树。后我机终因实力悬殊,被日机击落3架,堕毁于城东土桥坝将军山一带,3名飞行员牺牲,他们是分队长颜泽光,西康雅江人,28岁;周福心,江苏南汇人,24岁;张传伟,安徽郎溪人,23岁。
&&& 1944年11月,在颜周张3位烈士殉国1周年之际,湖北省政府在将军山修建了纪念碑,时任省主席王东原撰写了碑文:“中国空军第十一大队颜周张三烈士碑记——恩施为我空军基地之一,第十一大队驻焉,敌思有以摧毁之。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晨,敌机三十余架来犯,我机八架升空迎击,西康颜泽光、江苏周福心、安徽张传伟奋勇直前,竟以身殉。呜呼!烈矣!是役我以少胜众,毁敌机四架,被迫东窜,历久不敢西向。今者省会得安,基地无恙,不可谓三烈士之功也!方其翱翔天表,驰骋云端,固已目无强敌,志在千古。空军诚国家之柱石,而烈士者,又为空军之典型,是无负领袖之熏陶,国人之崇敬矣。陈前主席辞修先生,睹三烈士成仁之壮,命于其殉职处建碑以旌之。东原继主省政,适值竣工,感领袖施教有成,国家空军之建树也!乃为之记。&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敬撰&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立。”
&&&&纪念碑于上世纪60年代初被毁,石块抬走建了龙洞河堤坝,其形状现为大多数人不知,经采访目击者之老人,他们回忆如下:纪念碑由青石雕砌而成,通高8米,分上下两层,上下接头处向内收缩0.15米。上层高5米,直径0.9米,从上而下竖刻“抗日英雄纪念碑”七个大字。下层高3米,直径1.2米,四周镌刻碑文;四角附有直径0.3米的青石圆柱,柱上刻饰花纹。碑的外周是用石条围成的栏杆,高0.8。栏杆外边有三级石阶与地面接平。整个纪念碑建筑占地约50平方米。
(葛大中 责任编辑:李晋升)
··········
··········
公安报警110 劳动保障12333 阳光计生12356
火警电话119 物价热线12358 环保热线12369
急救电话120 物价热线12358 消费投诉12315
交通事故122 供电保障95598 法律援助12348
查询号码114 天气预报12121 邮编查询11185
湖北省新闻宣传统一上网工程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鄂新网备0801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1008
主办单位:中共恩施市委员会/ 恩施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恩施市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1
通信地址:湖北省恩施市红旗大道4号宏城大楼6楼 邮编:445000 电话/传真: / 8245852
总编信箱: 投稿信箱:
本站法律顾问:万珏、向绍国 网站建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