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人民政府网大宝剑

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农业信息网
(06-30)&&(11-24)&&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发稿时间: 16:15:43】
【作 者:和鑫林】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dq】
【稿件来源: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水产站】
【审核发布:罗予彤】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维西县农业信息网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牧局
&|&&|&&|&&|&&|&&|&&|&&|&&|&&|&&|&&|&&|&&|&&|&&|&&|&&|&&|&&|&&|&
(05-13)&&(10-22)&&(05-27)&&(03-16)&&(03-14)&&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维西县2016年大春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发稿时间: 10:55:13】
【作 者:梁卫花】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 游美菊
【稿件来源: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植保植检站】
【审核发布: 游美菊
维西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68万亩,主要发生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粘虫、三化螟、稻飞虱、稻蝗。近年来影响产量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粘虫、三化螟,现维西县农科局植保植检站将2016年水稻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如下,望各乡镇及农技人员搞好辖区内病虫害调查和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控准备工作。
一、2016年水稻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
预计主要会发生病虫害是水稻稻瘟病、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粘虫、稻蝗,预计发生程度1-4级,发生面积3.1万亩次。其中:预计稻瘟病中等发生,预计发生时间5月底至8月,预计主要发生区域巴迪、叶枝、白济汛、维登、中路、永春、攀天阁、塔城;预计纹枯病轻、中度发生,预计发生时间分蘖末期至抽穗期,发生主要区域江边一线;预计三化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时间分蘖盛期至抽穗扬花期,发生主要区域在江边一线;预计粘虫中等至中等偏重,预计粘虫发生时间6月中旬至下旬,发生主要区域塔城、攀天阁、永春、白济汛;预计稻飞虱轻度至中度偏轻发生,预计发生时间为分蘖盛期,发生主要区域江边河谷一线。预计稻蝗中度发生,预计发生主要区域江边河谷一线乡镇。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一)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1、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特点: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会发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按生育期及危害部位划分为苗瘟、叶瘟、节温、穗颈瘟、谷粒瘟几种,在我县区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叶瘟发生较重,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稻瘟病属真菌性病害,在自然条件下稻瘟病菌只侵染水稻,菌丝生长温度为8―37度,适温为26―28度,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5―32度,适温为25―28度。带病的种子和稻草是稻瘟病的主要侵染源。次年当气温回升到20度左右时,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温、少照、高湿容易引起稻瘟病大发生。
2、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建议:(1)播种育苗时进行土壤消毒和种子处理(用施宝克浸种);(2)在秧苗期或移栽前喷药进行预防(喷施施保克);(3)合理栽培,科学管理水肥,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能力;(4)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末期用20%米拉井岗三环唑40克/亩,或75%三环唑25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连防2-3次。(5)合理用药,适时防治。药剂防治稻瘟病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要特别警惕感病品种暴发稻瘟病的可能性,做好预防工作。在预计有利于稻瘟病流行的气候条件下,感病品种或已感病田块,应适时采用药剂防治。
7、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1)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秆,烂脚秆,危害造成茎、叶腐烂,空粒、秕粒增加,甚至白穗,或成片倒伏枯死,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2)水稻纹枯病的绿色防控技术建议:第一、选用抗病品种。
第二、打涝菌核,减少菌源。第三、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第四、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推荐药剂与施用方法:亩用20%烯腭菌胺?戊唑醇(爱可)悬浮剂20~30毫升,兑水60~75公斤均匀喷雾,间隔5~7天施第二次药,可较好兼治稻曲病、鞘腐病、叶面病害。另可选药剂有井冈霉素、粉锈宁乳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纹枯利、甲基立枯灵等。(注意事项:纹枯病发生在茎秆基部,施药水量要足,喷药要均匀,药液要达到发病部位)
8、水稻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建议
(1)稻飞虱的发生特点:飞虱为刺吸性吸汁害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直接危害水稻造成减产,(主要为褐飞虱)防治适期和标准:水稻分蘖至圆秆拔节期,平均每百丛稻虫量700~800头;孕穗期,平均每百丛虫量500~600头;齐穗期,平均每百丛虫量800~900头以上;乳熟期,平均每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
(2)绿色防控技术建议:第一农业防治:①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褐飞虱迂回转移、辗转危害。②健身栽培,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③利用抗虫品种。④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物理防治方法: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稻田养鸭,保护青蛙等。第二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采用“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选用高效、低毒、选择性农药。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主要有两种特效农药―扑虱灵和吡虫啉。每亩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50千克喷雾,也可以每亩用5%氟虫腈胶悬剂30~4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注意事项:稻飞虱多集中在植株基部取食危害,应尽量将药液喷到基部;水稻生育后期,选用新的有效药剂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喷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9、水稻三化螟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1)水稻三化螟的发生特点:三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钻心虫。寄主为水稻,只为害水稻或野生稻,是单食性害虫。为害特点: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在寄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形成“枯孕穗”或“白穗”。严重的颗粒无收。
(2)绿色防控技术建议:第一、农业防治①适当调整水稻布局,避免混栽,减少桥梁田。②选用生长期适中的品种。③及时春耕沤田,处理好稻茬,减少越冬虫口。④选择无螟害或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为绿肥留种田,生产上留种绿肥田因春耕晚,绝大部分幼虫在翻耕前已化蛹、羽化,生产上要注意杜绝虫源。⑤对冬作田、绿肥田灌跑马水,不仅利于作物生长,还能杀死大部分越冬螟虫。⑥及时春耕灌水,淹没稻茬7~l0天,可淹死越冬幼虫和蛹。⑦栽培治螟。调节栽秧期,采用抛秧法,使易遭蚁螟为害的生育阶段与蚁螟盛孵期错开,可避免或减轻受害。第二、保护利用天敌。第三、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第四、防治白穗。在卵的盛孵期和破口吐穗期,采用早破口早用药,晚破口迟用药的原则,在破口露穗达5%~10%时,施第1次药,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20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拌湿润细土15公斤撒入田间,也可用上述杀虫剂兑水400公斤泼浇或兑水60~75公斤喷雾。如三化螟发生量大,蚁螟的孵化期长或寄主孕穗、抽穗期长,应在第一次药后隔5天再施l~2次,方法同上。
10、粘虫的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建议
(1)粘虫的发生特点:粘虫迁飞能力强,可伴随高空气流的被动传送而进行远距离传播;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成虫趋化性强,成虫产卵具有趋枯黄习性,;低龄幼虫具有隐蔽性,常躲藏在心叶、叶丛、叶鞘等隐蔽场所,所以,在田间调查幼虫时应注意这些隐蔽场所的观察;高龄幼虫具有暴食性和群集迁移习性,所以,在防治粘虫时应在低龄期防治。粘虫是杂食性害虫,具有危害多种作物和植物的特性,繁殖力较强,高龄幼虫具有暴食性和群集迁移习性,发生后一星期内如不及时防治将会引起严重爆发,对各种危害的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我县粘虫发生开始时间在6月上、中旬,发生较重时期为6月底至7月,主要危害水稻、玉米、牧草等)。
(2)粘虫的绿色防控技术:第一、根据成虫有很强趋光性的习性,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第二、根据成虫趋化性强的习性。利用糖酒醋液诱蛾防治(糖:醋:酒:水比例为1:10-15:5:25,适用各种鳞翅目害虫);第三、根据产卵具有趋枯黄习性,可利用谷草把诱卵防治;第四、化学防治:在害虫低龄期3龄以前,每亩用功夫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25毫升+杀螟丹35克兑水30公斤喷雾,这种方法同时防治了螟虫、稻飞虱、蚜虫、叶蝉、食根金花虫等其它害虫。其次还可在幼虫3龄前及时喷撒2.5%敌百虫粉或5%杀虫畏粉,每亩喷1.5―2.5kg。另外每亩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1包)+洛丰王(1包)兑水喷雾。
总之,农作物病虫害在防控技术上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春夏气温高,雨水多,是病虫害滋生繁殖的重要时期,故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即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贯彻好“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科学理念,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并注意用药的科学性(适时、适量)和安全性;在农作物病虫害药剂防治上建议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同一类农药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以上;果树、蔬菜上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慎用对鱼类、蜜蜂等有害的农药;须按农药安全使用规程严格操作,确保人畜、环境安全,并做好农药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维西县农业局 承办:维西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维西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维西农业信息网书面特别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滇ICP备号] 地址:维西县农业局& 联系电话: 邮编:674600&& E-mail: 技术支持: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农业信息网
(06-30)&&(11-24)&&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发稿时间: 16:15:43】
【作 者:和鑫林】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dq】
【稿件来源: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水产站】
【审核发布:罗予彤】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维西县农业信息网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牧局
&|&&|&&|&&|&&|&&|&&|&&|&&|&&|&&|&&|&&|&&|&&|&&|&&|&&|&&|&&|&&|&
(05-13)&&(10-22)&&(05-27)&&(03-16)&&(03-14)&&
您现在的位置:&&&&
页面功能 【字体&&&小】&&【】&&【关闭】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发稿时间: 16:14:58】
【作 者:和鑫林】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 游美菊
【稿件来源:维西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水产站】
【审核发布: 游美菊
维西县农科局水产站大力推广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深受百姓欢迎。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主办:维西县农业局 承办:维西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维西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维西农业信息网书面特别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滇ICP备号] 地址:维西县农业局& 联系电话: 邮编:674600&& E-mail: 技术支持:- 国内新闻
维西县大力培育“空中养殖业”
2:41:00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作者: -
丰收的蜜团记者和茂文史效轩昔日的山野蜜蜂,也能成就致富梦想。日前,记者从维西县工商联合会了解到,维西县有6000多农户参与养蜂,全县养蜂量达55000箱,出口蜂蜜达300吨以上。每年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远远高于传统农业收入。近年来,维西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同时,充分利用三江并流区域特有的海拔高度、气候温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空中畜牧业”的养蜂产业,花大力气培育。由于得益于地理、气候优势,养蜂产业被视为该县良好生态的循环经济,而今这一产业由于投资小,见效快,产值高,无污染而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广泛欢迎,同时也激发了当地百姓对大力发展养蜂产业的积极性。山花烂漫时节,我们来到维西县永春乡拖枝村里地坪水库养蜂大户蜂政光的基地,进入盛夏时节的里地坪水库四周,花香逼人,在山花盛开的枝头,无数的蜜蜂嘤嘤嗡嗡地飞舞着采蜜,水库山坡上到处摆放着蜂箱,管理人员打开蜂箱,只见一块块的蜜糖正在形成。主管养蜂产业的专家、维西县副县长张素娇说,养蜂在三江并流腹地的维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蜜蜂一般分为中蜂与西蜂(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中蜂一般称为中华蜂,全部需要坐地培育定点饲养,而西蜂则需要移动饲养。两种蜜蜂的个体有非常大的区别,中蜂个体小,而西蜂个体大。蜜蜂的蜂王一般为母蜂,而其它蜜蜂由于没有性别被人们称之为工蜂,这些工蜂就是采蜜工作的蜜蜂,简称“工蜂”。由于维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这里特殊的优良生态环境,以农作物为主的花儿有油菜、荞麦、向日葵、玉米、大豆、碎米花等花儿,经济林果花有苹果、黄果、梨花等40多种花儿,还有上百种野花,这些花儿造就了蜜蜂产蜜的天堂。当地人认为养一窝蜜蜂相当于办一亩庄稼,目前养蜂产业已经在维西县被当地政府当做一项“空中养殖业”来培育。过去当地生产的蜂蜜一般采取民间销售,而今维西的蜂蜜已经远销上海、北京、广州、昆明、成都等地,一箱蜂蜜的产值有的达到一斤蜂蜜60元以上,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养蜂大户蜂政光告介绍,他们一家在里地坪水库边养了80多箱蜜蜂,由于养蜂讲究,方圆十里养蜂不得超过100箱,食物链供给不足。今年与其他两个同伴在平坝再养200箱。发展这一甜蜜的“空中养殖业”,估计再过几年养蜂将达到3个基地,300箱以上。上一条:下一条:
编辑:李洁
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第一食品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第一食品网,在使用本网所属内容时必须注明“来源: 第一食品网”及原创作者姓名。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第一食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5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西县第一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