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金凤城镇地灾火灾后安置补助费工程

毕节市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置委员会办公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毕节市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来源:张登贵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作者:王春府
来源:毕节日报
发布日期:日 10:00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 [ 大 中 小 ]
打造出山&幸福专列&
&&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只要有空,我都会来看看新房子建得怎么样了。&在织金县珠藏镇龙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龙大学站在防护网外,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新房,恨不得马上就能住进去。
&短短几个月就建起了这么多栋楼房,速度真是太快了,还是政府了解我们搬迁户的心声啊!&旁边的搬迁户随声附和。
连日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紧盯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施精准之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到实处。
桂果镇:安置点融入农业产业园区
晨雾中的织金县桂果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个个白色大棚错落有致,如刚出笼的包子,似乎还在散发着腾腾热气。
短短几年时间,园区内的九丰农业生态蔬菜、红托竹荪立体栽培及牧野农业生猪养殖等示范园就闻名遐迩,成为远近乡镇、县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争相学习的典范。
该镇在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把安置点选在农业示范园区旁,园区优先安置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培训,为搬迁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
联兴村李龙志切身感受到了这一决策带来的福利。年初,镇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通过入户调查、初审、公示、审核后,李龙志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不久,他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园区上班,月薪2000元。
&有了工作,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犯愁了,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搬新家,上班只需要几分钟路程,没想到我们山里人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李龙志指着不远处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的安置点,脸上充满期待。
据介绍,该安置点规划建设用地55亩,共建房屋16栋,能够容纳358户1539人。安置点紧邻雅贤休闲农业观光园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与桂果小学、中学、幼儿园、客运站、集市、卫生院、镇政府相距不远,同时配套建设水电路和绿化、亮化设施,房屋面积在80至120平米之间,各贫困户可根据家庭人口多少进行选择。李龙志可以住上100平米的新房。
&为了最大限度解决就业,我镇在选择安置点之前就做了整体规划。&镇党委书记王顺高说,全镇将通过园区就业及培训科技发展种植养殖、服务业等方式带动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让搬迁劳动力在搬迁之前就能实现家门口就业。
珠藏镇:安置点与产业谋划同推进
织金县珠藏镇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山区镇,2014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户人,2015年减贫425户1618人,11个贫困村中需要易地搬迁的贫困户332户1376人。
银山村后冲组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7个人口挤在80平米瓦房内居住的张祥云一家做梦都想逃离。
今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后,张祥云的生活发生了逆转。被列为搬迁对象的他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年初就加入珠藏镇茶叶基地参与茶叶种植,同时还在茶叶基地上班,每天有80元的工资,每年至少可以赚到15600元,3年后还可以参与分红。
茶叶基地不远处的山谷中,卡车铲车来回穿梭、工人挥汗如雨、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珠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派热闹繁忙之景。
&我们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镇党委书记陈华说,施工队自今年4月份进场以来,全镇切实加强工程进度,每天保持6至8个班组300余人施工,工程进度十分迅速。
自搬迁工作启动以来,珠藏镇积极将安置点的建设与特色产业同谋划,积极引进和发展产业,确保搬迁户能够通过就业脱贫致富。
总投资2亿元的茶叶基地,规划种植面积3万亩,目前种植1200余亩,初见效益的800余亩,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30多户贫困户入股就业。
据了解,该镇还通过项目带动、产业扶持等路径,在安置点周边规划建设标准化大型养殖场1个,茶叶加工厂1个,拟种植经果林150余亩,逐渐形成多渠道助民增收的产业链,拓宽搬迁农户的就业渠道,搬迁户入住后,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业。
猫场镇:安置点成为宜居宜业新城镇
&搬迁到这里,房屋宽敞,交通方便,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搬迁到新居的余运礼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赞不绝口。
余运礼是织金县猫场镇人,原来居住的扩兴村和猫场集镇相距几十里,那里不仅石漠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而且还是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存方式导致全村贫困程度较深。2015年,该村村民集体搬迁到集镇扶贫安置点居住。
如今,余运礼和一些搬过来的乡亲在集镇上做小工,每天收入100多元,日子比土里刨食的时候富足。
&要将安置点打造成宜居城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是关键。&该镇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镇里投资1700多万元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引资2000万元修建了大型民营医院,引资1.68亿元打造9万平方米的大堰渠河沿河路步行街,建设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诚信广场和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提高了安置点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和舒适度。
搬迁,不仅要让群众搬得出来,还得有事做、稳得住、能致富。目前,该镇采取引资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办法,已建成占地180余亩的返乡农民创业园,丁二姐辣业、仕福木艺加工厂等年产值突破百万的六家企业入住园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该镇还按照&资源互补、产业共生、项目拉动、集团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目前,已种植车厘子5000余亩,发展以猕猴桃、柑橘、李子、樱桃为主的经果林5000余亩,以油菜、辣椒为主的蔬菜基地1.5万余亩、中药材基地4000亩,存栏生态畜牧养殖牛、山羊、生猪等2万余头(只)。
织金,正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以移民&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生活幸福&为目标,全力打造好易地扶贫搬迁这趟贫困户出山的&幸福专列&,让他们能够早日搬出贫困山区,迈向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政府网站管理员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打印】【收藏此页】
Copyright @ 2013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毕节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主办:毕节市人民政府 承办:毕节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泰得利通 访问量:
扫一扫关注市政府官方网站打造出山“幸福专列”——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_民生_新闻频道_毕节试验区网
打造出山“幸福专列”——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只要有空,我都会来看看新房子建得怎么样了。&在织金县珠藏镇龙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龙大学站在防护网外,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新房,恨不得马上就能住进去。
&短短几个月就建起了这么多栋楼房,速度真是太快了,还是政府了解我们搬迁户的心声啊!&旁边的搬迁户随声附和。
连日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紧盯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施精准之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落到实处。
桂果镇:安置点融入农业产业园区
晨雾中的织金县桂果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个个白色大棚错落有致,如刚出笼的包子,似乎还在散发着腾腾热气。
短短几年时间,园区内的九丰农业生态蔬菜、红托竹荪立体栽培及牧野农业生猪养殖等示范园就闻名遐迩,成为远近乡镇、县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争相学习的典范。
该镇在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把安置点选在农业示范园区旁,园区优先安置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培训,为搬迁贫困户解决后顾之忧。
联兴村李龙志切身感受到了这一决策带来的福利。年初,镇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通过入户调查、初审、公示、审核后,李龙志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户。不久,他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园区上班,月薪2000元。
&有了工作,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犯愁了,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搬新家,上班只需要几分钟路程,没想到我们山里人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李龙志指着不远处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的安置点,脸上充满期待。
据介绍,该安置点规划建设用地55亩,共建房屋16栋,能够容纳358户1539人。安置点紧邻雅贤休闲农业观光园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与桂果小学、中学、幼儿园、客运站、集市、卫生院、镇政府相距不远,同时配套建设水电路和绿化、亮化设施,房屋面积在80至120平米之间,各贫困户可根据家庭人口多少进行选择。李龙志可以住上100平米的新房。
&为了最大限度解决就业,我镇在选择安置点之前就做了整体规划。&镇党委书记王顺高说,全镇将通过园区就业及培训科技发展种植养殖、服务业等方式带动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问题,让搬迁劳动力在搬迁之前就能实现家门口就业。
珠藏镇:安置点与产业谋划同推进
织金县珠藏镇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山区镇,2014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户人,2015年减贫425户1618人,11个贫困村中需要易地搬迁的贫困户332户1376人。
银山村后冲组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7个人口挤在80平米瓦房内居住的张祥云一家做梦都想逃离。
今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后,张祥云的生活发生了逆转。被列为搬迁对象的他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年初就加入珠藏镇茶叶基地参与茶叶种植,同时还在茶叶基地上班,每天有80元的工资,每年至少可以赚到15600元,3年后还可以参与分红。
茶叶基地不远处的山谷中,卡车铲车来回穿梭、工人挥汗如雨、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珠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派热闹繁忙之景。
&我们抢晴天、战雨天、斗夜间,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镇党委书记陈华说,施工队自今年4月份进场以来,全镇切实加强工程进度,每天保持6至8个班组300余人施工,工程进度十分迅速。
自搬迁工作启动以来,珠藏镇积极将安置点的建设与特色产业同谋划,积极引进和发展产业,确保搬迁户能够通过就业脱贫致富。
总投资2亿元的茶叶基地,规划种植面积3万亩,目前种植1200余亩,初见效益的800余亩,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吸纳30多户贫困户入股就业。
据了解,该镇还通过项目带动、产业扶持等路径,在安置点周边规划建设标准化大型养殖场1个,茶叶加工厂1个,拟种植经果林150余亩,逐渐形成多渠道助民增收的产业链,拓宽搬迁农户的就业渠道,搬迁户入住后,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就业。
猫场镇:安置点成为宜居宜业新城镇
&搬迁到这里,房屋宽敞,交通方便,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搬迁到新居的余运礼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赞不绝口。
余运礼是织金县猫场镇人,原来居住的扩兴村和猫场集镇相距几十里,那里不仅石漠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而且还是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存方式导致全村贫困程度较深。2015年,该村村民集体搬迁到集镇扶贫安置点居住。
如今,余运礼和一些搬过来的乡亲在集镇上做小工,每天收入100多元,日子比土里刨食的时候富足。
&要将安置点打造成宜居城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是关键。&该镇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镇里投资1700多万元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引资2000万元修建了大型民营医院,引资1.68亿元打造9万平方米的大堰渠河沿河路步行街,建设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诚信广场和社区服务中心,大力提高了安置点居民生活的便捷程度和舒适度。
搬迁,不仅要让群众搬得出来,还得有事做、稳得住、能致富。目前,该镇采取引资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办法,已建成占地180余亩的返乡农民创业园,丁二姐辣业、仕福木艺加工厂等年产值突破百万的六家企业入住园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该镇还按照&资源互补、产业共生、项目拉动、集团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目前,已种植车厘子5000余亩,发展以猕猴桃、柑橘、李子、樱桃为主的经果林5000余亩,以油菜、辣椒为主的蔬菜基地1.5万余亩、中药材基地4000亩,存栏生态畜牧养殖牛、山羊、生猪等2万余头(只)。
织金,正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以移民&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生活幸福&为目标,全力打造好易地扶贫搬迁这趟贫困户出山的&幸福专列&,让他们能够早日搬出贫困山区,迈向幸福生活。(王春府)
责任编辑:罗星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避灾安置场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