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起康光绪间武进士蒲廷瑞二十年广西进士名录

进 士 简 介
  陈光问(833~?) 严塘人。出身贫寒,未仕时曾栖身灵岩石窟,设馆教授生徒,研究学问。为省灯油,常借月夜读。唐天复元年(901)进士,时年69年。因当年考中进士的有5人年愈花甲,故称之为&五老榜&。授官秘书省正字,专司掌管校订典籍、刊正文字之职。后因时局动荡而归隐故里。
  段 辅 北宋咸平元年(998)举进士。
  谭处尧 潞水人。宋咸平元年(998)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授武英殿大学士。其夫人是真宗皇后李宸妃之姊,故后人称之为&谭相国&、&谭国亲&。处尧去世后归葬龙溪村梅母山。李祁《过司空相国处尧墓》诗云:&日暖风和遍野田,巍然乔木出山巅。老农指示司空墓,华表犹书大宋年。世上几经陵谷变,关西尚有子孙贤。可怜许多长陵士,不及梅山石一拳。&
  谭仁京 字克己,严塘樟里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举进士。历任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赠左仆射上柱国。后因触怒皇帝,谪夔州潞泷都运判。卒后葬小田大平寨。
  谭 巽 字维吉,号贞斋,潞水人。北宋景礻右三年(1036)举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生有五子,其中谭综、谭纶、谭申三子,于政和五年(1115)同时中进士。
  谭 异 潞水人,谭巽之弟。北宋康定元年(1040)举进士。任大理丞。
  谭世勣 字彦成,潞水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举进士。初授郴州教谕,后任秘书省正字。中词学兼茂科后,历任吏部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礼部侍郎。世勣为人刚正不阿。当时权奸蔡京把持朝政,欲通过其子蔡攸拉拢他,但他始终不与之为伍,而且以&惜名器、省浮费&等六事上奏皇帝,抨击权奸,因得罪蔡京等奸臣,被贬任婺州知州。张邦昌僭位时,请他在学士院任职,世勣称疾拒绝任职,后忧愤而死。在他去世后的建炎初,赠端明殿学士,谥端洁公,后又赠延康殿大学士。宋高宗在《谭世勣谥端洁诰》中称赞他&松柏有心,岁寒始见,王番王与至宝,岂烈火能迁&。著有《师陶集》、《易传》传世。
  马师文 湘东(现高陇)人。北宋大观三年(1109)举进士。任邢洲文学。
  谭 综 潞水人,谭巽之子。北宋政和五年(1115)举进士。任殿中丞,贵州知州。
  谭思咏 舲舫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举进士。任朝请大夫。后迁常宁楠木山。
  谭 申 字汝行,又名涣之,潞水人。博学多才,对六经、诸子百家乃至佛学都有很高造诣。北宋政和五年(1115)举进士,选为王府赞读,后任瑞州知府。张邦昌僭位,要他充任屯田郎中,他虽处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却拒不到任。金兵掳捕钦、徽二帝后,他因日夜号哭,以至一目失明。其侄世勣死后,他护柩回到茶陵。南宋绍兴四年(1134)再次被朝廷征用,任筠州太守。卒后封右朝仪大夫。人们思念他,立祠曰&古谭&。
  谭 纶 潞水人,谭综之弟。北宋政和五年(1115)特奏进士。任大理寺丞。
  陈 孚 北宋政和五年(1115)举进士。赐上舍出身。
  周道存 ()字光祖,号霁月。火田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举进士,任奉政大夫。因徽宗约金灭辽,而纳张彀抗疏改忤权,迁任潭州别驾,后授荆州刺史,转知茶陵州。
  刘 锐 北宋重和元年(1118)举进士。赐上舍出身。
  孟叔弼 字廷甫。南宋绍兴二年(1132)举进士。任永州推官。
  孟叔献 字廷臣。南宋绍兴二年(1132)举进士。任吉州判官。
  项思默 字德成。南宋绍兴五年(1135)举进士。任将仕郎。
  谭 顒 潞水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任攸县主薄。
  谭 丕 字仲微,号松山,潞水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特奏进士。任辰溪宰。
  李时珍 ()字天宝,高陇龙集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举进士。任颖州刺史,后升任南雄司马。致仕归乡,居砻溪中洲下院。
  周 书 ()字伯一,又字耕道,号日勤,系周道存之孙。火田芙江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举进士。历任雍州司户参军、翰林学士。
  谭 景 潞水人,谭丕之子。南宋乾道五年(1169)举进士。任贺州文学。
  段昌世 字季成。南宋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任水衡都尉。
  欧 海 字朝宗。南宋时,欧海拜杨万里为师,万里看了欧海的文章说:&汝器识远矣,文者未也!&要他熟读《孟子》。欧海归家,废寝忘食,闭门读书。一年后,复见万里,万里看过他的文章后,高兴地说:&子非复吴下阿蒙矣!&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历任零陵县令、司户参军等职。著有《劝农十诗》、《唯斋文集》传世。
  谭 砺 (1164~?)字砥行,号砥庵,严塘人。南宋淳熙年间特奏进士。任武德州通判。
  徐 起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举进士。任贵州文学。
  尹子房 江口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举进士。任真州文学。
  尹伯正 火田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
  尹仲正 火田人。系尹伯正之弟。南宋绍熙四年(1193)举进士。
  谭嗣永 舲舫人。南宋绍熙四年(1193)举进士。任忠州文学。
  谭世选 字巽之,号竹峰,舲舫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举进士。初以上书献策得到皇帝赏识而授官。后来,曾五次被荐举为漕台(漕运总督),三任其职。潜心理学,著述颇丰,有《毛诗传》20卷、《史评》8卷传世。
  谭 杰 字惟共,号北轩,舲舫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举进士。任扬州路判。
  尹 申 系尹伯正之子,火田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举进士。任翰林学士。
  谭汝弼 字伯卿,号寅斋,舲舫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举进士。任龙州文学。
  尹褎然 火田人,尹仲正之子。南宋嘉定七年(1214)举进士。任大司农卿等职。
  谭千金 舲舫人。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举进士。任邵州文学。
  陈达善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举进士。任邵州文学。
  曹德英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特奏进士。任湘阴主簿。
  文惟古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举进士。任昌州文学。
  谭一雷 舲舫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举进士。任昌州文学。
  尹天球 火田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举进士。任信州文学。
  谭朝佐(?~1254) 字子霖,又字钦之,号文菴,秩堂人。举宋绍定年间特奏科许仪榜第四名进士。授从事郎,任临江府仁和县主簿,后任湘阴县丞。
  谭 逊 字伯谦,平水人。南宋淳礻右七年(1247)举进士。授户部尚书,后升任延春阁学士。
  陈兰孙 字季方,腰陂东山人。南宋淳礻右十年(1250)举进士。历任湘阴知县、户部左曹郎。在任湘阴知县期间,建会养堂,收恤贫民,为民所拥戴。
  尹天凤 火田人。南宋淳礻右十年(1250)举进士。
  李从龙 南宋淳礻右年间进士。
  谭拱辰 字北恒。秩堂沂江人。南宋宝礻右三年(1255)举进士。任朝奉郎。
  谭用式 字仁叔,号洣江,潞水人。南宋景定元年(1260)状元。任湖北提举。
  谭应时 潞水人。南宋景定元年(1260)举进士。
  谭光国 字仲宾,潞水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举进士。
  谭奇可(1215~?) 字辰伯,号虎冈,秩堂毗塘人。累试不第,后在父母督促下,锐意苦读,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举进士,时年50岁。初授迪功郎,后任临江军司户参军,再任英德府从政郎、教授、礼部侍郎,分派掌管府事。
  颜雷焱 ( ?~1276) 字震伯。南宋咸淳元年(1265)举进士。初授浏阳县尉,后代理醴陵知县,再被湖南安抚使李芾举荐为潭州佥判。德祐元年(1275),元兵围困潭州(今长沙),劝他投降。雷焱说:&公家之急弗勤,非忠也;既委土焉弗能守,非义也;民主之而弃,非仁也;敌至而不武,非勇也;临危而二,非贞也。&拒不投降,坚守7个月,城将陷,投水而死。
  谭湘龙 字子腾,号南田,潞水人。神童昭宝之子,状元用式之孙。昭宝20岁去世时,湘龙仅1岁左右,昭宝夫人矢志抚孤。一次,皇帝南巡,见湘龙器宇奇昂,一问,知是茶陵神童谭昭宝之子,赞不绝口。南宋咸淳四年(1268)举进士。
  陈中子 腰陂东山人。系东山书院创办者陈仁子之弟。南宋咸淳四年(1268)举进士。任抚州、崇仁主薄。
  张 本 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易 奇 著名书法家。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岳 祠 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陈应元 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陈有勋 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谭雷发 潞水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
  尹谦孙 字希吕,又名虚心,江口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举进士,后拒绝为官,筑庐退隐,致力儒学。武昌张铁峰称其文类&贾长沙&,王梦应言其&以宋张心胸行韩柳笔墨&,刘须溪取其诗列之&诗宗&。著有《虚心斋文集》、《宋史拟管》传世。
  罗 椅() 字子远,号涧谷,平水水源人。南宋咸淳年间进士。初授潭州军学正,后任提举殿讲,敕封朝请大夫。
  陈綎凤 南宋咸淳年间进士。初授别驾,后任宏州刺史。
  彭思贤 下东人。南宋咸淳年间进士。任监察御史。
  彭岳芳 字惟钟。南宋咸淳年间进士。历任光禄寺丞、镇江府通判。
  陈可伊 字正己。南宋咸淳年间进士。任评事郎。
  罗天觉 南宋咸淳年间特奏进士。任安南军事。
  罗可权 南宋咸淳年间进士。任郴州军学教授。
  尹 毂(?~1275) 字务实,名耕叟,火田人。南宋咸淳年间进士。初授常德推官,后任崇阳知县。因廉政有声,被大臣李庭芝聘为幕僚,后推荐为衡州知府。不久辞官归家,又被湖南安抚使李芾聘为参谋。元兵围困潭州(今长沙)时,城中壮士大部分跟随李芾保卫临安去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尹毂率部抵抗了3个月,援兵不至,元兵攻陷潭州城,他不愿投降,偕妻儿纵火自焚。李芾闻讯后,洒泪至奠,感慨地说:&尹务实,真男子也!&
  尹 岳 火田人。南宋咸淳年间进士。
  谭世用 字遴之,潞水人。南宋咸淳年间进士。
  李元奎 字文叟,系李朝端之父,高陇龙集人。元延祐元年(1314)举进士。任湘阴县佥判。
  陈 奎 字伯奎。元延祐二年(1315)举进士。任湘乡州判官。
  尹惟鸑 元延祐二年(1315)举进士。
  陈 泰 字志同,号所安,火田芙江人。元延祐二年(1315)举进士,授龙南县尹。任期中建学校、赈贫穷,为民所爱戴。时信丰乱兵压境,陈泰率兵迎战于犁鼻山,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年仅39岁。当地民众悼恸,收葬于马鞍山,立祠奉祀。所著《所安遗集》于明代中叶刊行,后收入《四库全书》。鲁迅在《梁山水泊考》中称陈泰是&第一个记载《水浒》故事的文人&。
  李朝端 字庸,高陇龙集人。系李元奎之子。元延祐三年(1316)举进士。任新安县知县。
  陈彦伦 字汝锡。元延祐五年(1318)举进士。任湘潭判官。
  陈谊高 元延祐五年(1318)举进士。任衢州路总管。
  刘朝端 元延祐年间进士,诏选授翰林院学士。在翰林院任职十余年中,常手不释卷,且颇有建树,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当时的重臣赞木儿为其题像赞:&衣冠肃整容貌端庄,渊源家学名重湖湘;选居粉署观国之光,鞠躬尽瘁羽翼朝纲。&
  曾 昺 字仲明。元泰定元年(1324)举进士。任澧州录事。
  李 焘 元泰定元年(1324)举进士。授翰林左丞学士。
  陈真孙 字汝成,陈彦伦之弟。元泰定元年(1324)举进士。任瑞金县尹。
  曾 策 元至顺元年(1330)举进士。任婺源州同知。
  刘耕孙 字存吾,腰陂人。元至顺元年(1330)举进士。初任临武县令,后历任建德推官、徽州推官、端州宁国路总官。所到之处,颇有政绩。灾荒年,他劝富民赈灾,使不少灾民免遭饥饿。后来,乱兵围攻宁国城,耕孙在城门书写对联:&身随士卒同甘苦,誓与高城共死生。&表示自己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城被攻陷后,死于乱兵激战中。
  李 祁() 字一初,号希蘧,别号危行翁,高陇龙集人。元元统元年(1333)登左榜第二名进士,为汉人榜殿元授应奉翰林文学,改婺州同知,迁浙江提举,后诏任湖南儒学提举。因时局动乱未赴任,归隐云阳山。不久,隐居江西永兴山中。明洪武初,朝廷开礼乐馆,征聘宿儒,他坚辞不从,蛰居穷乡僻壤三十年,吟咏不辍,著有诗作千余首。被誉为元末、明初湖湘诗人第一。他又是书法名家,曾为名画《清明上河图》题跋。后人将他的诗作辑为《云阳集》,收入《四库全书》。
  刘 简 字敬仲。元元统元年(1333)举进士。任澧州录事。
  陈 熙 字仲思。元至正五年(1345)举进士。
  陈光禄() 字南宾,又名光裕,火田芙江人。元至正七年(1347)举进士,授全州学正。明初,历任无棣县丞、胶州同知、国子监助教、侍讲经筵、山东主试等。常为朱元璋讲《洪范&九畴》,得到朱元璋赏识。后升任蜀府左长史。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为四川主考官。致仕归里后,蜀王赐给他宅第,名为&安老堂&。
  陈光荐 火田人。元至正七年(1347)举进士。任常德学正。
  曹绍祖() 字昌姬,号定陶,枣市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举进士。
  雷德英 元至正年间进士。任湘阴判官。
  刘三吾() 字三吾,初名崑,后名如孙,元皇庆三年(1313)生于石溪(今腰陂镇石溪村)一官宦世家。元至正年间赐进士。时值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吾避兵广西,授静江教授,后升任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元年(1368),明兵克广西,遂归隐故里,潜心著述,设馆授徒。明洪武十八年(1385),由茹瑺举荐入朝,授左春坊左赞善,后官至翰林大学士,主纂《存心录》、《省躬录》、《书传会选》、《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御用典籍。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至临大节,迄乎不可夺&(明史&刘三吾列传),因而三次被贬,洪武二十三年(1390),吏部劾其&授世子晋王经怠职&,一度降为国子监博士。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议续立太子事。再降为国子监博士。后来,其女婿赵勉&坐赃&处死,以避嫌为由致仕回乡。不久,官复原职。洪武三十年二月(1397),因&南北榜&事件,被发配戍边。建文元年(1339),被召还京,主修《春秋大成》。建文二年(1400)卒于任上。三吾著述颇丰,仅存《坦斋文集》、《斐然堂稿》、《孟子节文》传世。《坦斋文集》后入《四库全书》。
  周崇德 (1330~?)字象贤,火田芙江人。系宋进士周道存五世孙。元至正十五年(1355)举进士,任江西都昌县知县。元末兵乱,与弟原德率民于龙楼寨,垒石为营,以御劫掠,并设法保护明太祖朱元璋下江南。大明定鼎后,授元帅不就,携子维芳隐居山中。后赠文林郎。
  陈 谦 字益翁,腰陂东山人。明洪武年间进士,任泸州知州。泸州地广而贫瘠,旱荒频繁。他推行社仓法,以备灾荒,受到百姓拥戴。九载任满,按例应调任他职,由于州民再三请留,获准留任三年。因操劳过度而死于任上。陈谦为官清廉,去世后,清理他的遗物时,仅有青布袍一件、米数升、《大明律》一部。因无钱将灵柩运回茶陵,只好安葬泸州。
  谭惟善 字国宝,潞水人。明洪武十八年(1383)举进士。任光禄寺丞。
  陈 广 明洪武十八年(1383)举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陈逢辰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举进士。
  谭 璧 秩堂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举进士。官至光禄寺丞。
  谭 登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举进士。
  刘伏隆 字隐之,号吾庐,黄堂路辖(今下东乡茶园村)人。通经史、善书法。洪武二十一年(1388)举进士。授攸县县令,在官无积蓄。任满留居攸县长峰坳,后返迁路辖。
  谭 隆 字益高,腰陂人,宋大学士谭世勣的裔孙。明永乐八年(1410)中举人,永乐十九年(1421)举进士。官至户部郎中、吏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后辞官归里,致力讲学,门生很多。著有《大易辑解》、《大平诗集》等传世。
  李东阳() 字宾之,号西涯,高陇龙集人。4岁能运笔写大字,出口成章,被称为&神童&。因此,先后3次受到明代宗召见。明天顺八年(1464)举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谨身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等职。史称李东阳&立朝五十余载,柄国一十八年。&时值刘瑾等宦官乱政,朝官多遭迫害。李东阳于危难中,忍辱负重,弥缝其间,使刘大夏、杨一清等一批重臣免遭杀害。以他为领袖的茶陵诗派,振弊拔衰,结束了台阁体在诗坛的统治地位,开诗坛一代新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他又是散文大家,&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主编了《大明会典》和《孝宗实录》等皇家典籍。所著《怀麓堂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卒后,赠太师,谥文正。
  谭公望 字周佐,秩堂人。明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建言不合上意,谪宿松知县,后以&廉明仁恕&升浙江道御史。他为政精敏,以除奸宄、兴学校为先务。在典试山东时,上疏奏请&广进贤才&。他兴办学校,政绩显著,颇得民心。
  罗 鉴 字辑熙,号湘川,平水水源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举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转户科给事中。弘治初以上书进言&隆辅养、保初政、广储积&三事,被皇帝采纳,升任广东参议。后历任四川布政使、副都御史。在任职中,注重&均赋役、练戌政、抚孤独,吏戢民安&。正德年间,在清查苏松漕粮时,因拒绝刘瑾的索贿,被罢官。刘瑾下台后,调任苏松巡抚。致仕居南京,年90岁卒。著《愿乐堂稿》传世。
  谭玉瑞() 字雅祥,号雩村,秩堂毗塘人。明弘治六年(1493)举进士,授征仕郎,任礼部行人司司正。后奉旨出使宁藩,拒收馈赠,受到皇帝嘉勉:&才既精于佐理,志克谨于操修。阅历浸深,贤劳茂著。不俟陟明之考,预加褒赐之恩。&致仕归乡,率族人建义仓、立乡约。卒后,大学士李东阳为其撰写墓志。著有《雩村存稿》、《义仓规》等。
  周 鼎 字定之,又字九畴,枣市人。祖文在明永乐六年(1408)考取贡士,后在京都任训导。生于北京,祖籍枣市岩口人。明弘治九年(1496)举进士。历任礼部给事、河南参议。
  龙大有 字道亨,号雩东,腰陂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历任知州、知府、广西兵备副使。因安抚壮、苗少数民族卓有成效,升河南布政使。以捐奉助饷升都御使,巡抚大同。后晋升都御史兵部左侍郎。不久,因刚直得罪权贵,谪戌全州,年余赦归。著有《平乐政事录》、《谕民要务》、《明道书院纪》、《道乡书院志》、《经书口契紧录》、《两浙漫吟》、《北觐纪行》、《奏疏稿》等。
  张 治() 字文邦,号龙湖,秩堂毗塘人。张治出身贫寒,父母&为人佣绩、句力劳百荼&,供其读书。他贫而好学,自幼聪慧,5岁能挥笔写大字,被知州董豫破例推荐入州学,给予灯油食宿补贴。明正德十六年(1521)全国会试第一,为会元,同年参加殿试,举进士,授庶吉士,历一年授编修。因不满张王总、桂萼之流用事,借病弃官家居。家居十三年后,再度被朝廷起用,历任南京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史籍称他&以辨邪正,明黜陟为己任&。&持身方正,汲引善类,铨政称善。六次主持会试,皆称得人&。后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卒后,初谥文隐,隆庆元年(1567)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改谥文毅。曾编修《明伦大典》、《茶陵洲志》,纂修《长沙府志》,著有《龙湖文集》传世。
  龙 钦 字则敬。明嘉靖二年(1523)举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
  尹尚宾 字元夫 ,号斗庵,火田人。明嘉靖五年(1526)举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贵州参议等职,后受命管理盐厂。盐政管理被人们视为肥缺,盐商常贿赂盐政官员,不少官员以此中饱私囊,大发横财。尹尚宾洁身自好,从不受贿,还严惩行贿的盐商。后来,盐厂其他官吏受贿败露而受惩处,唯独尹尚宾一尘不染而安然无恙。著有《斗庵集》传世。
  廖希颜() 字叔愚,号东雩,秩堂东首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举进士。任高安知县期间,整顿户口,设立常平仓,修筑堤防,颇有政绩。后历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他性格刚直,因上疏奏请&停建行宫&,得罪了国公郭某等权贵,被贬任为山西学政提举。在任学政提举时,亲自在河汾书院讲学。人们将他比作范仲淹。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到任后积极组织军民抗击倭寇,以劳累卒于任上。著有《东雩诗集》、《思复堂集》、《三关志》。其中《三关志》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后选入《四库全书》。
  郭廷用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举武进士,授指挥使。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升荆瞿守备。后历任兴都留守司副留守、四川都司署都指挥佥事掌印、广西总镇、左参将等职。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升任左参将,提督川贵叙泸以西地方。
  刘应峰 字少衡,城关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举进士,任南昌知县。刘应峰采取均粮赋、省徭役的施政措施,减轻老百姓负担,安定民心,获得百姓好评。后历任吏部主事、侍郎、江西省参议、广西参议、云南提学副使等职,均有贤声。致仕后,归隐故里,潜心理学研究,建旌忠书院培育士子。著有《衡云山集》、《辅仁会规》等书传世。
  谭希思() 字子诚,号岳南,秩堂毗塘人。明万历二年(1574)举进士。历任万安知县、永丰县知县、南京监察御史、侍郎、尚宝司丞、大理寺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川巡抚等职,后以理学治蜀,诸弊剔除而授中宪大夫。谭希思不阿权贵,敢于诤言直谏,任监察御史时,冒杀头之祸,上《请改复祖制疏》,抨击把持朝政的权宦,提出恢复朱元璋时期制定的奏疏办理制度,不许宦官干预朝政,广开言路。因此得罪了一大批权贵,被调到地方任职。任四川巡抚时,夜郎部落叛乱,朝廷百官主张进剿,但他采取宽徭薄赋、革积弊、兴学校等措施,安抚夜郎百姓,使叛乱得以平息。致仕后,潜心研究理学。编纂的《明大政纂要》和著述《四川土夷考》均收入《四库全书》。
  周廷参() 字文谟,别号诚之,又自号建宇。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举进士。历任海宁知县、朝议大夫。任海宁知县时,他平赋役、剖疑狱、杜私谒、缉大盗,禁止吏胥舞文,深得民心。因治理海宁有方而升朝议大夫。其后,因父丧归家数载。后皇帝诏令任巡街御史,北上赴任途中而卒。海宁百姓为纪念他,立有&去思碑&。
  陈 瑚 明崇祯八年(1634)举武进士。任广东都司。
  尹惟日() 字冬如,火田人。清顺治九年(1652)举进士,任广东和平县令。当时,和平县驻军与盗匪窜通一气,挟官扰民,历任地方官员惧之如虎。尹惟日上任后,单骑入溪峒安抚,平息战事。后升赣州知府、岭北兵备道,并管理岭南及连、韶两道军政要事。不久,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年仅27岁。著有《和平政绩》、《行吟集》、《制艺稿》传世。
  彭维新() 字肇周,号石原,秩堂石垄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举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雍正二至九年(),历任直隶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江苏巡抚。任地方官期间,在疏请豁免江南民欠、漕粮量器改制、赈济江北水灾、查办积案、惩处豪右等方面,雷厉风行,不畏权势,颇得民心。此后历任户部、刑部、兵部尚书,授内阁协办大学士。因刚直不阿,不依附权贵而几次遭诬陷,被革职甚至下狱,复职后仍秉性不改。乾隆四年(1739)致仕,闲居家乡。彭维新诗文书画都有较深造诣,著有《墨香阁诗文集》十三卷传世。
  周 焘() 字迪循,号桐圃,枣市岩口人。清乾隆四年(1739)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任国史馆编修。不久,任山西道御史。奉命稽察大同粮仓时,不畏权势,一次弹劾贪赃枉法者数十人,得罪了不少权贵要员,因此被贬为吏部郎中。乾隆十五年(1750)任广东乡试主考官。十七年(1752)转任刑科给事中,后改任吏科任给事中。他厌恶官场的阿承曲迎,辞官归里。辞官后,先后主讲长沙岳麓书院和常德朗江书院,湖广名士多出其门。周善为诗,曾从彭维新受业。著有《爱莲堂集》传世。
  陈源兖 (?~1854) 字岱云,号瞻孔,洣江人。道光十八年(1838)与曾国藩同年举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编修,参与纂修国史。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会试同考官,不久,出任江西吉安知府。在吉安,主持修筑了文天祥墓,平反冤狱,均得民心。因与清朝官规不合,改调池洲知府。到任未满一个月,太平军攻占池洲城。陈在督战时受伤落水,为渔翁所救。曾国藩收复池洲后,以城陷陈死上报朝廷,并奉朝廷旨意在池洲为陈建祠庙,以旌其忠。后陈求见曾国藩,曾国藩才知陈未死。曾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清律以及为陈建祠庙的前后原因告诉陈,并嘱咐陈以陈家人的身份督建祠庙,自为庙祝,以终其余年。为遮人耳目,曾国藩为陈源兖举行追悼会,并为陈撰写挽联曰:&众口铄坚金,谁知烈士丹心苦。大江流日夜,长照忠臣白骨寒。&
  萧锦忠() 字黼平,号史楼,下东东山坝人。幼年家贫,无钱买书,便借书抄录,装订成册,日夜苦诵。被选送到岳麓书院就读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获准回乡省亲期间,两个弟弟相继去世,即延留家中孝养双亲,一直未赴京复任。居家期间,太平天国将领萧朝贵曾请他出山,曾国藩也曾请他襄办湘军,都被他谢绝。他工于诗文词赋和书法,求诗文墨迹者盈门塞户,但他不摆状元架子,一概有求必应,因此卖诗文收入颇丰。咸丰三年(1853)曾主讲洣江书院。著有《舆地汇参》、《孺庐集》、《自然斋时文辞赋集》等。
  谭钟麟() 字崇德,号文卿,高陇石床人。谭出仕前,家庭贫困,十六岁时设塾馆教授生徒以自给。清咸丰六年(1856)举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年间,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河南按察史、陕西布政使等职。他理政有方,主事果断。在杭州,惩治豪劣,清退豪门势族强占的&荒田&给百姓,又厘定赋税,安定民心。在陕西化解回汉民族矛盾、推广蚕桑和织绸、理财方面颇有建树。陕西绸被后人称为&谭公绸&。光绪年间,历任陕西、浙江巡抚、吏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福州将军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加授太子少保衔。光绪二十三年(1897),遂溪、吴川民军奋起抗击法国侵略军,他派兵支援民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得知慈禧太后同意将九龙、广州湾分别划入英、法租界,谭钟麟大骂签约的苏元春丧权辱国,并电奏朝廷,请求废除租约,但朝廷不予理睬。遂于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告假两个月闲居长沙,从此再未赴任。
  苏大治() 字立堂,号树滋,枣市枣园人。清同治七年(1868)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分派陕西司主政,兼司福建。同治十一年(1872),老父重病,因母亲早逝,与弟归家侍奉。光绪五年(1879)老父病逝,在家守制三年。光绪八年(1882)返京供职。卒后,诰授中宪大夫。
  曹诒孙() 字次谋,枣市曹柏人。就读岳麓书院时,以优等第二名补廪生。光绪六年(1880)殿试赐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八年(1882)授国史馆协修。光绪九年(1883)授武英殿纂修。光绪十一年四月(1885)回乡奔父丧。光绪十三年(1887)应知州沈金润之聘,主讲洣江书院。次年应召北上,供职词苑,掌教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七年(1891)选任山西乡试副主考。
  尹铭绶 字佩之,七地人。自幼读书勤奋刻苦,善于融会贯通。清光绪二十年(1894)参加殿试,中第一甲第二名进士,称为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山东学正。民国元年(1912),在杨度等人劝导下,任袁世凯&总统府&的机要秘书。因在&善后大借款&问题上与袁世凯意见相左而辞职。辞职后寓居上海,以写字卖文度日。
  谭延闿() 字祖安(祖庵),号无畏,人称&畏公&,高陇石床人,是谭钟麟的第三子。青少年时,其诗文书法即负盛名。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称之为&奇才&。光绪三十年(1904),在全国会试中夺魁,为会元,填补了湖南近二百年无会元的空白,同年七月殿试举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旋即回湖南兴办教育,并积极投身宪政运动。宣统元年(1909)被推举为湖南省咨议局议长。三次督湘期间,曾筹军饷并派兵支援武昌革命军,并创办了湖南金厂、陆军工厂、农事试验场、模范制丝厂、茶叶讲习所、陆军讲习所和邮电学堂,修筑了湖南第一条公路&&长潭公路,是湖南实施新政、兴办实业的先驱。后追随孙中山,先后任大元帅府大本营内政部长、秘书长。民国13年1月(1924),谭延闿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被任为建国军北伐总司令,率军北伐。是年冬,与毛泽东等人创办国民党政治讲习所。此后,曾任国民政府代主席、主席、行政院长等职。1930年,病故于南京。于佑任撰挽联,称之为&民国一完人&。谭延闿擅诗文书法,著有《祖庵诗集》传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绪甲午科武进士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